AAO脱氮除磷实用工艺课程设计
《A~2-O工艺脱氮除磷的优化研究与工程设计》范文

《A~2-O工艺脱氮除磷的优化研究与工程设计》篇一A~2-O工艺脱氮除磷的优化研究与工程设计一、引言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工业和市政废水的处理,氮和磷的去除是关键环节。
A~2/O(厌氧-缺氧-好氧)工艺作为目前广泛应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其脱氮除磷效果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保护和再利用。
本文旨在研究A~2/O工艺的优化方法,并设计相应的工程方案,以提高其脱氮除磷的效率。
二、A~2/O工艺概述A~2/O工艺是一种生物脱氮除磷工艺,通过在厌氧、缺氧和好氧三种不同环境下,利用微生物的作用,达到去除废水中氮、磷的目的。
该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及工业废水处理中。
三、A~2/O工艺脱氮除磷的优化研究(一)脱氮优化脱氮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污泥回流比、曝气量、pH值等。
针对这些因素,本研究通过实验和模拟,对A~2/O工艺的脱氮过程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污泥回流比和曝气量,同时控制pH值在适宜范围内,可以有效提高脱氮效率。
(二)除磷优化除磷效果主要受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时间分配和污泥循环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调整各区段的运行时间及循环比例,发现通过合理分配各区段运行时间,并优化污泥循环比例,可有效提高除磷效果。
四、工程设计(一)设计思路根据上述优化研究结果,本工程设计方案以提高A~2/O工艺的脱氮除磷效率为目标,重点优化各区段的运行时间、污泥回流比、曝气量等参数。
同时,考虑到工程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性,设计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降低运行成本。
(二)工程设计1. 厌氧区设计:为保证厌氧环境,本设计采用密闭式构造,减少外界氧气干扰。
同时,设置适当的污泥停留时间和循环比例,以利于磷的释放。
2. 缺氧区设计:该区域主要负责反硝化过程,因此需保证足够的停留时间和适宜的污泥回流比,以利于硝酸盐的还原。
此外,还需设置合适的曝气量,以控制混合液的DO(溶解氧)浓度。
3. 好氧区设计:该区域主要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完成硝化和磷的吸收过程。
课程设计(论文)-脱氮除磷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脱氮除磷工艺设计宝鸡文理学院2008 级综合课程(学年)设计说明书系别: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系专业班级:环境工程2班指导老师:设计题目:脱氮除磷工艺学生姓名:学号:学期:2010-2011第二学期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系2011年6月8日脱氮除磷工艺设计中文摘要:污水中的氮磷元素会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
生物脱氮过程中,污水中的有机氮及氨氮经过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最后转化为氮气。
对应的在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中应设置相应的好氧硝化段和缺氧反硝化段。
生物除磷,污水中的磷以正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等形式存在。
生物除磷就是利用微生物对磷的释放和吸收作用,使磷积聚于微生物体内,从污水中去除。
从几种常见的污水脱氮除磷工艺和实际水质综合考虑,采用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
关键词:脱氮;除磷;氧化沟目录1设计目的 (1)2脱氮除磷主体构筑物综合课程设计1任务书 (1)3.主要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及其优缺点介绍 (2)3.1.A2/O工艺 (2)3.2、SBR工艺 (3)3.3、氧化沟 (3)4、处理工艺选择及其流程 (4)5、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计算与说明 (6)5.1、提升泵的设计计算…………………………………………………………5.2、细中格栅的设计计算 (6)5.3、曝气沉砂池的计算 (8)5.4、氧化沟设计计算 (10)5.5、二沉池设计计算 (18)5.6消毒池的设计计算………………………………………………………….6、实验总结: (20)注释和参考文献 (20)指导教师评语: (21)工艺流程高程图 (24)工艺流程平面图 (25)此污水厂平面布置图 (26)1.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
(1)、复习和消化所学课程内容,初步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并掌握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和技术资料的运用;(3)、训练和培养污水处理的基本计算方法及绘图的基本技能;(4)、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了解国家环境保护和基本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AAO工艺

1 设计任务及资料1.1 设计任务根据已知资料,设计A2/O生物处理系统1.2 污水水质及设计要求设计水量 Q=3000m3/d设计资料:设计进水、出水水质见表2 A2/O工艺的设计流量、处理效率等计算2.1 设计流量计算根据原始数据与基本参数,首先判断是否,可采用A²/O法。
COD/TN=500/50=10>8,BOD5/TP=300/10=30>20,符合条件,可采用A²/O 法。
设计流量:Q=3000m3/d=125m3/h=0.035 m3/s2.2 去除率的计算2.2.1 溶解性BOD5的去除率活泩污泥处理系统处理水中的BOD5值是由残存的溶解性BOD5和非溶解性BOD5二者组成,而后者主要是以生物污泥的残屑为主体。
活性污泥的净化功能,是去除溶解性BOD5。
因此从活性污泥的净化功能来考虑,应将非溶解性的BOD5从处理水的总BOD5值中减去。
取原污水BOD5值(S)为300mg/L,经初次沉淀池及缺氧池、厌氧段处理,按降低25%考虑,则进入曝气池的污水,其BOD5值(S)为:Sα=300(1-25%)=225mg/L计算去除率,对此,首先按式BOD5=5⨯(1.42bXαC e)=7.1XαC e计算处理水中的非溶解性BOD5值,上式中C e——处理水中悬浮固体浓度,取用综合排放一级标准20mg/L;b-----微生物自身氧化率,一般介于0.05-0.1之间,取0.09;X α---活性微生物在处理水中所占比例,取值0.4 得BOD 5=7.1⨯0.09⨯0.4⨯20=5.1mg/L.处理水中溶解性BOD 5值为:20-5.1=14.9mg/L ,去除率:%38.93%1002259.14225=⨯-=η 2.2.2 COD r 的去除率 进水COD c 为300mg/L ;%66.7%100003010003=⨯-=η 2.2.3 SS 的去除率进水SS 为100mg/L ,出水SS 为10mg/L%90%10010010100=⨯-=η 2.2.4 总氮的去除率出水标准中的总氮为5mg/L ,入水总氮取50mg/L ,总氮的去除率为:%95%10050550=⨯-=η 2.2.5 磷酸盐的去除率进水中磷酸盐的浓度为10mg/L 计。
某市污水处理厂AAO工艺设计

某市污水处理厂AAO工艺设计AAO工艺是一种常见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得到广泛应用。
该工艺通过利用生物细菌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氮和磷去除,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下面将从工艺原理、工艺组成和操作要点等方面对AAO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AAO工艺的原理是通过利用好氧条件下不同种类细菌的协同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同时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进一步将硝态氮还原为氮气,从而实现氮的去除。
同时,A/O(Aerobic/Anoxic)工艺中的缺氧区可以利用异养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碳和硝态氮同时除去,从而实现磷的去除。
其次,AAO工艺的主要组成包括进水处理单元、好氧曝气池、缺氧区、二沉池和出水处理单元等。
进水处理单元主要是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包括格栅、沉砂池和调节池等,以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沉淀物,并调节污水的流量和水质。
好氧曝气池是AAO工艺的核心单元,用于提供氧气和混合床,让细菌进行好氧处理。
缺氧区则是通过控制DO(溶解氧)浓度维持在0.2-0.4mg/L范围内,以便异养菌能够进行硝化反应。
二沉池主要是用于沉淀产生的污泥,并将清水排出。
出水处理单元则对排出的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包括消毒、PH调节等。
AAO工艺的操作要点主要包括控制好氧曝气池中的DO浓度,通常应维持在2-3mg/L范围内,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细菌进行氨氮的氧化过程。
同时,也要注意好氧曝气池的温度,通常应在20-30摄氏度范围内,以保证细菌的正常生长和代谢。
对于缺氧区,应通过控制DO浓度维持在0.2-0.4mg/L范围内,以满足异养菌的需求。
此外,污泥回流比也是AAO工艺的一个重要参数,通常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以维持好氧池和缺氧区的菌群平衡。
总之,AAO工艺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氮和磷,从而实现水质的净化。
在工艺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设置各个处理单元,控制好关键参数的运行,才能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
AAO脱氮除磷工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水污染控制工程题目名称A/A/O脱氮除磷工艺课程设计学生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07环境工程(1)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010 年7 月 6 日一.基本原理厌氧-缺氧-好氧(Anaerobic-Anoxic-Oxic,简称A/A/O或A2/O)工艺由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串联而成,是A1/O与A2/O流程的结合。
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专家在厌氧-好氧除磷工艺基础上开发出来的。
该工艺在厌氧-好氧除磷工艺中加入缺氧池,将好氧池流出的一部分混合液流至缺氧池的前端,以达到反硝化脱氮的目的。
工艺流程图如下:污水回流污泥剩余污泥污水进入厌氧反应区,同时进入的还有从二沉池回流的活性污泥,聚磷菌在厌氧环境下释磷,同时转化易降解COD、VFA为PHB,部分氨氮因细胞的合成而去除。
污水经过第一厌氧反应器以后进入缺氧反应器,本反应器的首要功能是进行脱氮。
硝态氮通过混合液内循环由好氧反应器传输过来,通畅内回流量为2至4倍原污水量,部分有机物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利用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而得到降解去除,磷基本无变化。
混合液从缺氧反应区进入好氧反应区,混合液中的COD浓度已基本接近排放标准,在好氧反应区除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外,主要进行氨氮的硝化和磷的吸收,混合液中的硝态氮回流至缺氧区,污泥中过量吸收的磷通过剩余污泥排除。
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可以同时完成有机物的去除、反硝化脱氮、除磷的功能,脱氮的前提是氨氮应完全硝化,好氧池能完成这一功能,缺氧池能完成脱氮的功能,厌氧池和好氧池联合完成除磷功能。
二.工艺特点(1)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菌群的有机结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
(2)工艺简单,水力停留时间较短。
(3)SVI 一般小于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4)污泥中含磷量高,一般在2.5%以上。
(5)脱氮效果受混合液回流比大小的影响。
除磷效果则受回流污泥中挟带溶解氧DO 和硝酸态氧的影响。
《A~2-O工艺脱氮除磷的优化研究与工程设计》范文

《A~2-O工艺脱氮除磷的优化研究与工程设计》篇一A~2-O工艺脱氮除磷的优化研究与工程设计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愈发突出,尤其是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过量排放已成为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对于水处理技术的改进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A~2/O工艺作为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脱氮除磷的双重功能,其优化研究对于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保护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A~2/O工艺脱氮除磷的优化方法,并基于这些方法进行工程设计。
二、A~2/O工艺概述A~2/O工艺是一种集生物脱氮、除磷于一体的污水处理技术。
该工艺通过控制曝气时间、缺氧与好氧区的比例等参数,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A~2/O工艺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处理效率不高、能耗较大等。
因此,对其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三、A~2/O工艺脱氮除磷的优化研究(一)工艺参数优化1. 曝气时间:通过对曝气时间的调整,可以控制好氧区与缺氧区的比例,从而提高脱氮除磷效率。
研究表明,适当延长曝气时间有助于提高处理效果。
2. 回流比:调整回流比可以影响反硝化过程和除磷过程。
适当的回流比有助于提高脱氮效率,同时保证除磷效果。
3. 污泥浓度:通过控制污泥浓度,可以提高生物反应速率和处理效率。
然而,过高的污泥浓度可能导致污泥膨胀等问题,因此需合理控制。
(二)生物强化技术生物强化技术是通过投加特定微生物或微生物制剂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的方法。
在A~2/O工艺中,可以通过投加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微生物,提高处理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具有更强脱氮除磷能力的微生物。
(三)其他优化措施1. 强化预处理:通过强化预处理技术,如物理法、化学法等,去除污水中的部分氮、磷等物质,减轻后续处理的负担。
2. 优化设备: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优化升级,如改进曝气设备、提高污泥处理效率等,有助于提高整体处理效果。
四、工程设计基于上述优化研究,本文提出以下A~2/O工艺的工程设计思路:1. 确定工程规模: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和处理量。
aa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流程

aa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流程今天咱们来了解一个特别神奇的东西,叫做AA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流程。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呀?其实呀,就像是一场特别有趣的“环保小魔术”呢!想象一下,我们生活的环境里有好多污水。
这些污水就像调皮捣蛋的小怪兽,里面有很多不好的东西,像氮呀、磷呀。
氮就像是一个喜欢捣乱的小坏蛋,它如果太多了,会让水变得臭臭的,还会让水里的小鱼小虾不舒服。
磷呢,也不是个好东西,它会让水里面长出好多好多的藻类,就像给水面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毯子,这可不是什么漂亮的毯子,而是会让水变得脏脏的,其他生物也会很难生存。
那这个AAO工艺就像是一个超级英雄,要来打败这些小坏蛋。
这个工艺有三个特别的地方,就像三个小关卡。
第一个地方呢,是一个小房间,污水会先来到这里。
这里有好多小细菌在等着污水呢。
这些小细菌可厉害了,它们就像一群小小的清洁工。
污水里的有机物呀,就像是垃圾,小细菌看到这些垃圾就会把它们吃掉,然后转化成自己的能量。
这个过程就像是我们吃饭一样,小细菌吃饱了就能做更多的事情啦。
比如说,有一些污水里有好多糖一样的东西,小细菌就会把这些糖分解掉,污水就开始变得干净一点了。
接着呀,污水会来到第二个小关卡。
这里又有另外一些小细菌,这些小细菌对氮这个小坏蛋特别感兴趣。
它们会把氮抓住,然后把氮变成气体,就像吹泡泡一样,这些氮气泡就会跑到空气里去了。
就像我们吹泡泡的时候,泡泡飘走了就看不到了。
有一个小池塘,以前因为氮太多了,水都是绿绿的,还有臭味。
后来用了这个AAO工艺,小池塘里的氮就慢慢减少了,水也变得清澈起来,小鱼也回来游泳了呢。
最后呀,污水来到第三个小关卡。
这里的小细菌专门对付磷这个小坏蛋。
它们会把磷吸收到自己的身体里,就像把小磷藏起来一样。
这样污水里的磷就越来越少了。
有一条小河,以前因为磷太多,长满了绿藻。
用了这个工艺后,绿藻慢慢消失了,小河又变得美美的了,河岸边的小花小草也变得更有精神了呢。
这个AA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流程呀,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把污水里的氮和磷这些坏东西都去除掉,让污水变得干净起来。
污水处理厂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简介

污水处理厂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简介
污水处理厂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简介
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传统活性污泥工艺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BOD5和SS,但不能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氮和磷.如果含氮、磷较多的污水排放到湖泊或海湾等相对封闭的水体,则会产生富营养化导致水体水质恶化或湖泊退化,影响其使用功能.因此,在对污水中的BOD5和SS进行有效去除的同时,还应根据需要,考虑污水的脱氮除磷.其中A-A-O(厌氧-缺氧-好氧)为同步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一种.
作者:孟永进作者单位:张家口市鸿泽排水有限公司,河北,张家口,075000 刊名:硅谷英文刊名: SILICON VALLEY 年,卷(期):2009 ""(15) 分类号: X7 关键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水污染控制工程题目名称A/A/O脱氮除磷工艺课程设计学生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07环境工程(1)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010 年 7 月 6 日一.基本原理厌氧-缺氧-好氧(Anaerobic-Anoxic-Oxic,简称A/A/O或A2/O)工艺由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串联而成,是A1/O与A2/O流程的结合。
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专家在厌氧-好氧除磷工艺基础上开发出来的。
该工艺在厌氧-好氧除磷工艺中加入缺氧池,将好氧池流出的一部分混合液流至缺氧池的前端,以达到反硝化脱氮的目的。
工艺流程图如下:污水出水回流污泥剩余污泥污水进入厌氧反应区,同时进入的还有从二沉池回流的活性污泥,聚磷菌在厌氧环境下释磷,同时转化易降解COD、VFA为PHB,部分氨氮因细胞的合成而去除。
污水经过第一厌氧反应器以后进入缺氧反应器,本反应器的首要功能是进行脱氮。
硝态氮通过混合液内循环由好氧反应器传输过来,通畅内回流量为2至4倍原污水量,部分有机物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利用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而得到降解去除,磷基本无变化。
混合液从缺氧反应区进入好氧反应区,混合液中的COD浓度已基本接近排放标准,在好氧反应区除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外,主要进行氨氮的硝化和磷的吸收,混合液中的硝态氮回流至缺氧区,污泥中过量吸收的磷通过剩余污泥排除。
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可以同时完成有机物的去除、反硝化脱氮、除磷的功能,脱氮的前提是氨氮应完全硝化,好氧池能完成这一功能,缺氧池能完成脱氮的功能,厌氧池和好氧池联合完成除磷功能。
二.工艺特点(1)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菌群的有机结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
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2)工艺简单,水力停留时间较短。
(3)SVI 一般小于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4)污泥中含磷量高,一般在2.5%以上。
(5)脱氮效果受混合液回流比大小的影响。
除磷效果则受回流污泥中挟带溶解氧DO 和硝酸态氧的影响。
三.设计参数污水处理量Q :20000m 3/dBOD5污泥负荷Us :0.13kgBOD 5/(kgMLSS ·d) 回流污泥浓度Xr :6000mg/L 污泥回流比R :80% 混合液回流比Ri :400%四.设计计算 (1)反应池设计计算① 混合液固体浓度2667mg/l 60000.810.8Xr R 1R X =⨯⎪⎭⎫ ⎝⎛+=⎪⎭⎫ ⎝⎛+=② 反应池容积0QS 10000100V 2884.3NX 0.132667⨯===⨯m 3 ③ 水力停留时间进水 出水 COD (mg/L ) 180 40 TN (mg/L ) 40 15 TP (mg/L ) 4 1 BOD (mg/L ) 100 20 氨氮(mg/L ) 3510V 2884.3t 0.29d 7h Q 10000==== ④ 各段水力停留时间和容积厌氧∶缺氧∶好氧 = 1∶1∶3t 厌氧=1.4h V 厌氧=1153.7m 3t 缺氧=1.4h V 缺氧=1153.7m 3 t 好氧=4.2h V 好氧=3661.1m 3⑤ 反应池的主要尺寸设反应池有2组,则V Vd 1442.132==m 3设有效水深h = 4 m ,则d d V 1442.13S 360.5h 4===m3拟采用廊道式推流反应池,廊宽b = 5 m ,廊道数n = 4个 m 05.3645721bn S L d =⨯==3 取L = 40m 校核:25.145h b == 满足1~2的范围, 8540b L ==满足5~10的范围 取超高为1m ,则反应池总高H = 5m (3)反应池进、出水系统设计计算① 进水管设计单池进水流量0.1163600242200002Q Q1=⨯⨯==m 3/s设流速v=0.8m/s 过水面积145.08.0116.0v Q1A ===m 2 管径0.43π4Ad ==m = 430 mm 取进水管管径为DN450 mm ② 回流污泥管设计 流量09.03600242200008.02QR Qr =⨯⨯⨯=⋅=m 3/s设流速v = 0.8m/s 面积0.120.80.09v Qr A ===m 2 管径391mm 0.391m π4Ad ===取回流污泥管管径为DN400mm ③ 进水井设计进水孔流量()()0.2083600242200000.812Q R 1Q 2=⨯⨯⨯+=+=m 3/s 设流速v = 0.5m/s 面积0.420.50.208v Q A 2===m 2孔口尺寸取700mm ×600mm进水井平面尺寸取3000mm ×3000mm④ 出水堰及出水井设计出水堰量Q 3等于出水孔流量Q 4()()0.6836002422000020.812Q Ri R 1Q3=⨯⨯⨯++=++= m3/s 23233bH86.1bH2g 0.42Q ==设出水堰宽度b = 7m 求得堰上水头H = 0.105m 设出水孔孔口流速v = 0.5m/s 孔口面积 1.360.50.68v Q A 4===m 2 取A = 1.5m 2则孔口尺寸为2000mm ×750mm出水井平面尺寸取3000mm ×3000mm⑤ 出水管设计出水管流量Q5等于出水流量Q3 设管内流速v=0.8m/s 过水面积0.850.80.68v Q A 5===m2 管径 1.04m π4Ad ==取出水管管径为DN1100mm 校核流速0.72m/s 1.14π0.68A'Q5v'2=⨯==(4)曝气系统设计计算污泥产率系数Y 取0.6kgMLVSS/kgBOD 5 内源代谢系数Kd 取0.08d -1 污泥泥龄取10d 可求剩余污泥量△Xv()()533.3kg/d10100.08120100200000.6θcK 1Se S Y Q ΔXv 3d 0=⨯⨯+-⨯⨯=⋅+-=-曝气需氧量()()1595.6kg/d533.31.420.6820-10020000 1.42Δ.0.68S S Q O ve 02=⨯-⨯=--=考虑到氨氮氧化时还需要一定的需氧量,故最终需氧量取2000kg/d 本设计采用鼓风曝气,有效水深4m ,曝气扩散器安装距池底0.2m , 则扩散器上静水压3.8m ,α取0.7,β取0.95,ρ取1,曝气设备堵塞系数F 取0.8,采用管式微孔扩散器,E A =20%,扩散器压力损失4kPa ,20ºC 水中溶解氧饱和度为9.17mg/L 。
扩散器出口处绝对压力P dPa101.39 3.8109.8101.013H109.8P P 5353d ⨯=⨯⨯+⨯=⨯+= 空气离开曝气池面时,气泡含氧体积分数()()()()17.5%0.2121790.2121E 12179E 121A A 0=-⨯+-⨯=-+-=ϕ 20ºC 曝气池混合液中平均氧饱和度10.11mg/l4217.5102.026101.399.1742102.026Pd C C 5505S S =⎪⎪⎭⎫⎝⎛+⨯⨯⨯=⎪⎭⎫ ⎝⎛+⨯=ϕ标准条件下充氧量[]()179.4kg/h4306.7kg/d 0.81210.1110.950.79.172000F1.024C Cs(T)ρβαCs O Os 20T (20)2==⨯⨯-⨯⨯⨯⨯=⋅⋅-⋅⋅⋅=- 好氧池供气量/h 3203.6m 0.20.28179.40.28E Os Gs 3A =⨯==最大供气量Gmax = 1.4Gs = 4485m 3/h选择三台风机,两用一备,则单台风机风量为2242.5m 3/h 所需空气压力p=5m 设扩散器个数h 1为600个 校核微孔扩散器服务面积331好氧0.75m 0.601m 600360.5h A f <===池内4支供气管流量/s 0.3m /h 1121.3m 44485G 41Qs 33max ====流速取10m/s 管径 0.19m 103.140.34πv 4Q d s =⨯⨯==取管径为DN200mm 鼓风机房出口管管径0.4m 103.14360044854πv4G d'max=⨯⨯== 取管径为DN400mm(5)厌氧池、缺氧池设备选择单个厌氧池、缺氧池设有导流墙和4台水下推进器,所需功率按 5w/m3计算单池有效容积3580m 4529h b L V =⨯⨯=⋅⋅= 单池总功率为W 29005805=⨯(6)污泥回流设备回流污泥量/h 666.7m /d 16000m 200000.8Q R Q 33R ==⨯=⋅= 设污泥泵房1座,3台潜污泵,两用一备 单泵流量/h 333.35m Q 21Q 3R R 单== (7)混合液回流设备① 混合液回流泵设计回流流量/h 3333.33m /d 80000m 400%20000Ri Q Qi 33==⨯=⋅=设回流泵房2座,每座泵房设3台潜污泵,两用一备 单泵流量/h 833.33m 43333.33Qi 41Qi 单3===② 混合液回流管设计回流混合液由出水井流至回流泵房,经过潜污泵分别提升至两个缺氧池首段。
设回流管内流速v=0.8m/s过水面积21.2m 0.836003333.33vQi A === 管径 1.2m π4Ad ==取管径为DN1200mm 泵房出水管流量/s 0.463m 236003333.332Qi Q 3=== 流速v=1m/s 过水面积20.463m 10.463V Q A ===管径0.775m 3.140.4634π4Ad =⨯== 取管径为DN800mm五.调试和运行调试前对构筑物、设备等进行认真检查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以下问题较普遍:(1)构筑物、管道内的建筑垃圾未清理干净,造成水泵和曝气系统的堵塞,影响排泥。
(2)预留孔洞、管道伸缩缝、电缆穿孔处密封不好,通水后存在漏水现象,影响调试工作。
(3)出水堰和墙体接缝处渗漏严重,甚至导致堰口不出水,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4)搅拌器或推进器安置角度不正确或位置不合理,导致能量浪费和局部流速不足,造成局部污泥沉积。
调试过程的工艺参数控制主要涉及溶解氧,活性污泥的生物相,污泥增长率和回流比。
该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进入沉淀池的混合液通常需要保持一定的溶解氧浓度,以防止沉淀池中反硝化和污泥厌氧释磷,但这会导致回流污泥和回流混合液中存在一定的溶解氧,回流污泥中存在的硝酸盐对厌氧释磷过程有一定的影响,同时,系统所排放的剩余污泥中,仅有一部分污泥是经历了完整的厌氧和好氧过程,影响了污泥的充分吸磷。
另外A/A/0工艺运行不当也可出现污泥膨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