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讲 《归一问题》 (附解题思路和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归一问题讲解及答案

小学数学归一问题讲解及答案

学会画图,巧解归一问题,妈妈辅导孩子不再困难归一问题是复合应用题中的一种,学生刚学归一问题时往往找不到解题思路,经常出错。

归一问题其实很好理解,只要撑握技巧,这类问题是极好解决的。

归一问题有一个特点:条件中有一个量是不变的。

归一问题有一个共同的解题思路:要求出单位数量是多少,比如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食品的单价,每小时行路的路程,等等。

归一问题大多数有一个共同的标志:“照这样计算”,或是“照这样的速度”,(有的情况下没有,这种情况下,单位的量不发生变化。

)归一问题的解题思路:用除法求出单位量的数值,然后再根据问题和条件去求最后结果。

归一问题解题技巧要点:第一步必用除法。

归一问题分为“正归一”和“逆归一”两种,下面以例题进行说明。

正归一例题1:学校买来3个足球,用了180元。

如果买9个同样的足球,需要多少钱?分析:此题中的足球单价是一个不变的量,也就是它的单价是固定的,求出单价就可以求出总价。

这个求单价的过程,就是在“归一”,即归到一个单位数量上来,要用除法来解决单价问题。

画图法帮助理解:可以用除法求出一个的价钱(归一)180元再用乘法求出总价?元答案:180÷3=60(元)(归一)60x9=540(元)答:买9个足球需要花540元。

小结:这个问题中,没有明显的归一标志,但可以从生活常识知道,足球的价格是相对不变的,它就是此题的“一”,即单价。

抓住这个突破口,思路就清晰了。

正归一例题2:豆腐坊用15千克大豆做出60千克豆腐。

照这样计算,用120千克大豆可以做出多少千克豆腐?分析:此题是典型的归一问题,有“照这样计算”标志,归一特征明显。

解题思路:要求出120千克大豆可以做出多少千克豆腐,要先知道单位数量大豆能做出多少豆腐,即“归一”,再求出120千克大豆能做出多少豆腐。

画图法帮助理解:用除法求出单位数量的豆腐产量再用乘法求出120千克大豆的腐总产量120千克大豆的豆腐产量?答案:60÷15=4(千克)(归一)(注:也可以理解为豆腐数量是大 120x4=480(千克) 豆的4倍)答:120千克大豆可以做出480千克豆腐。

归一问题

归一问题

归一归总应用题归一问题: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归一问题。

根据求“单一量”的步骤的多少,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一次归一问题,两次归一问题。

根据求出单一量之后,解题采用乘法还是除法,归一问题可以分为正归一问题,反归一问题。

一次归一问题,用一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

又称“单归一。

”两次归一问题,用两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

又称“双归一。

”正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乘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反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除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解题关键:从已知的一组对应量中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份的数量(单一量),然后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的要求算出结果。

【数量关系式】单一量×份数=总数量(正归一)总数量÷单一量=份数(反归一)例如:一个织布工人,在七月份织布4774 米,照这样计算,织布6930 米,需要多少天?归总问题:是已知单位数量和计量单位数量的个数,以及不同的单位数量(或单位数量的个数),通过求总数量求得单位数量的个数(或单位数量)。

特点: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跟着变化,不过变化的规律相反,和反比例算法彼此相通。

【数量关系式】单位数量×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另一个单位数量例: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800米,6天修完。

实际4天修完,每天修了多少米?归一和归总的区别:因为要求出每天修的长度,就必须先求出水渠的长度。

所以也把这类应用题叫做“归总问题”。

不同之处是“归一”先求出单一量,再求总量,归总问题是先求出总量,再求单一量。

基础热身:1.一个科学实验小组3小时做了5次试验,用同样的方法,从上午9时到下午6时,可以做几次实验?2.学校食堂5天用粮510千克,照这样计算,7天用粮多少千克?3570千克能用一个月吗?3.王红计划利用一周的时间看完一本224页的书,实际前3天看了99页,照这样计算,她一周内能看完吗?4.普通列车原来每小时行56千米列车提速后,每小时比原来快21千米,要行是原来5.5小时的路程,现在可以缩短几现在可以缩短几小时?5.某粮食加工厂用6台同样型号的碾米机2.5小时碾米5100千克,照这样计算,用4台这样的碾米机工作8小时可以碾米多少千克?6.某粮食种植专业户用拖拉机耕地,2台4小时耕地0.96公顷,5台这样的拖拉机,要耕0.36公顷的地需要多少小时?能力拓展:1.某村收割玉米,24人12天可收割完,现在24人收割4天后又增加8人,还需几天才能收割完?2.战士们挖一条长90000米的战壕,30人每天挖9小时,15天挖了全长的36%,以后人数减少51 ,每天工作时间延长31 ,完成余下的工程要比前一段时间多用几天?3.服装厂要加工一批服装,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同时加工60天正好完成。

小学思维数学讲义:归一问题-含答案解析

小学思维数学讲义:归一问题-含答案解析

归一问题本讲主要学习归一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归一问题的类型,以及解决归一问题的一般方法,掌握归一问题的基本关系式,并会将这种方法应用到一些实际问题中.归一问题 归一问题是一类典型应用题,这类问题是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个单位的数值(单一量)之后,再求出题目所要求解的问题,解答归一问题的方法叫做归一法。

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求总量的,求出一个单位量之后,然后利用乘法求出结果,这种问题叫做正归一问题(也称正归一);如:一辆汽车3小时行150千米,照这样,7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再求几个单位数量是多少;另一种是求份数的,求出一个单位量后,再用包含除法求出所求的结果,这类问题叫做反归一问题(也称反归一)。

如:修路队6小时修路180千米,照这样,修路240千米需几小时?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再求一共包含多少个单位数量? 正、反归一问题的相同点是:一般情况下第一步先求出单一量;不同点在第二步,正归一问题是求几个单一量是多少,反归一是求包含多少个单一量.解答归一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单位量的数值,再根据题 中“照这样计算”、“用同样的速度”等句子的含义,抓准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列出算式,求得问题的解决。

有的问题一次归一不能解决,需要两次归一或与倍比相结合才能解决。

归一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总工作量=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份数 (正归一)份数=总工作量÷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 (反归一)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 =总工作量÷份数模块一、简单的归一问题【例 1】 某人步行,3小时行15千米,7小时行多少千米?【考点】简单的归一问题 【难度】1星 【题型】解答【解析】 153735÷⨯=(千米)。

答:7小时行35千米。

【答案】35【巩固】 一艘轮船4小时航行10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继续航行270千米,共需多少小时?【考点】简单的归一问题 【难度】1星 【题型】解答【解析】 先求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再求航行270千米需要几小时,最后求出共需多少小时。

三年级奥数:归一问题,盈亏问题,典型应用题解题思路

三年级奥数:归一问题,盈亏问题,典型应用题解题思路

三年级奥数:归一问题,盈亏问题,典型应用题解题思路我们把先求“单一量”的应用题统称为归一问题。

“单一量”一般是固定不变的数量,是指某人或某物在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单位时间所走的路程、商品的单价等等。

根据求“单一量”的步骤,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一次归一和两次归一。

归一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种是正归一,即用除法求出单一量后,再用乘法求几个单一量是多少;另一种为反归一,即求出单一量后,再用除法求包含有多少个单一量。

解归一问题的一般数量关系是:(1)总额÷份数=1份数;(2)1份数×份数=总数;(3)总数÷1份数=份数。

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一次归一问题在做这类问题时,首先求出“单一量”(平均数),然后再根据“单一量×份数”求出总数。

一次归一问题在做归一问题时,首先求出“单一量”(平均数),然后再观察题目是求总数还是求份数,求总数用乘法(单一量×份数),求份数用除法(总数÷单一量)。

两次归一问题需要运用两次除法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叫做“两次归一”。

求出单一量后,根据“单一量×份数1×份数2”求总数。

两次归一问题在做两次归一问题时,首先根据“总数÷份数1÷份数2”求出“单一量”,然后再观察题目是求总数还是求份数,求总数用乘法(单一量×份数1×份数2),求其中一个份数用除法(总数÷单一量÷份数)。

份数改变的归一问题其中一个份数发生变化时,总数=单一量×变化后的份数×另一个份数。

份数改变的归一问题做其中一个份数发生变化的归一问题时,总数=单一量×变化后的份数×另一个份数,份数=总数÷单一量÷变化后的份数。

下面是一些这个知识点的相关练习,大家可以练练看。

(做完后再看后面的答案哦)1.李师博3小时生产96个零件,照照这样计算50小时生产多少个零件?2一台播种机每小时语种20亩,3台这样的播种机6小时能播种多少亩?3.竹器编织组8人3天可编织144个精制竹篮。

【小升初】小学数学《归一、归总问题专题课程》含答案

【小升初】小学数学《归一、归总问题专题课程》含答案

14.归一、归总问题知识要点梳理一、归一问题1.归一问题来历:我国珠算除法中有一种方法,称为归除法,除数是几,就称几归;除数是8,就称为8归。

而归一的意思,就是用除法求出单一量,这就是归一的说法。

在解答某些应用题时,常常需要先找出“单一量”,然后以这个“单一量”为标准,根据其他条件求出结果。

用这种解题思路解答的应用题,称为归一问题。

所谓“单一量”是指单位时间的工作量、物品的单价、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所走的路程等。

2.归一问题有两种基本类型如下:先求单一量再一次归一:一步求单一量归正归一:求几个单一量一是多少(乘)二次归一:两步求单一量问题反归一:先求单一量再求包含几个单一量(除)3.正、反归一问题的相同点是:第一步先求出单一量;不同点是:第二步正归一是乘法,反归一是除法。

二、归总问题与归一问题类似的是归总问题,归一问题是找出“单一量”,而归总问题是先找出“总量”,然后再根据其他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量”是指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亩地上的总产量、总路程、总产量、工作总量、物品的总价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总量÷1份数量=份数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解题思路: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考点精讲分析典例精讲考点1 正归一问题【例1】一只小蜗牛6分钟爬行12分米,照这样速度1小时爬行多少米?【精析】为了求出蜗牛1小时爬多少米,必须先求出1分钟爬多少分米单一量(一次归一)即蜗牛的速度,然后以单一量为依据按要求算出结果。

【答案】①小蜗牛每分钟爬行多少分米?12÷6=2(分米)②1小时爬几米?1小时=60分2×60=120(分米)=12(米)答:小蜗牛1小时爬行12米。

【归纳总结】一般情况下第一步先求出单一量,第二步求几个单一量是多少。

【例2】王奶奶家养了5头奶牛,7天产牛奶630千克,照这样计算,8头奶牛15天可产牛奶多少千克?【精析】第一步先算1头奶牛7天产的牛奶为单一量一次归一,再算1头奶牛1天产的牛奶为单一量二次归一,最后8头奶牛15天可产牛奶多少千克。

小学奥数知识点归一问题解题方法

小学奥数知识点归一问题解题方法

小学奥数知识点归一问题解题方法
小学奥数知识点归一问题解题方法
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
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复合应用题中的某些问题,解题时需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一个单位量的数值,如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单位物品的价格、单位时间所行的距离等等,然后,再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求出结果。

这样的应用题就叫做归一问题,这种解题方法叫做归一法。

有些归一问题可以采取同类数量之间进行倍数比较的方法进行解答,这种方法叫做倍比法。

由上所述,解答归一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单位量的数值,再根据题中照这样计算、用同样的`速度等句子的含义,抓准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列出算式,求得问题的解决。

例1.张叔叔劳动 3天,得工资20 元。

照这样计算,他劳动一个月(按30天计算),可得工资多少元?
我们在解答这道题时,如果和解答前面两道例题一样,先求出一个单位的数量,也就是先求出张叔叔平均每天得工资多少,就要计算203,203等于多少呢?
我们目前还无法算出它的结果。

那么,这道题应该怎样解答呢?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因为30天是3天的303=10倍,所以,张叔叔30天的工资就应该是他3天工资(20元)的10倍,就是2010=200(元)。

列综合算式解答:20(303)=2010=200(元)答:可得工资200元。

例的解法是归一问题的另一种解法,与前一种解法比较,只不过是在计算中改变了运算顺序,就是把20330改变成20(303),计算结果不变。

小学经典数学应用题:归一问题(含例题解析)

小学经典数学应用题:归一问题(含例题解析)

小学经典数学应用题:归一问题(含例题解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留言必回哦!先了解下应用题:1.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

任何一道应用题都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简称条件),第二部分是所求问题(简称问题)。

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了应用题的结构。

2.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

3.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

4.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

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答:需要运3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归一问题(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归一问题(课件)
关键信息:1小时可做多少张桌子。 16÷4=4(张) 4×10=40(张)或16÷4×10=40(张) 答:生产10小时要生产桌子10张。
4.小明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7页。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照这种速度,7天可以读多少页?
(2)照这种速度,全书81页,几天可以读完
关键信息:一天读了多少页。 (1)27÷3=9(页) 9×7=63(页)27÷3×7=63(页) 答:7天可以读63页。 (2)27÷3=9(页) 81÷9=9(天)或81÷(27÷3) =9(天) 答:全书81页,9天可以读完。
谢 谢
6.买3个文具要用18元。照这样的价格,填写下表。
个数 5
11 12
总价/ 元
42 54
关键信息:1个文具多少元。
个数 5
7
9
11 12
总价/ 30 42 54 66 72 元
7.把4本相同的书摞起来,高度是24毫米。如果把35 本这样的书摞起来,高度是多少?
关键信息:1本书高度是多少毫米。 24÷4=6(毫米) 35×6=210(毫米)或 24÷4×35=210(毫米) 答:如果把35本这样的书摞起来,高度是 210毫米。
练习题:
2.豆腐坊用4千克黄豆做出16千克豆腐。照这样计算,用 70千克黄豆可以做出多少千克豆腐?
关键信息:1千克黄豆做出多少千克豆腐就可以解决 问题。 16÷4=4(千克) 4×70=280(千克)或 16÷4×70=280(千克) 答:用70千克黄豆可以做出280千克豆腐。
练习题:
3.一木厂4小时可生产桌子16张,照这种速度,生产10小 时要生产桌子多少张?
5.一头牛一天要吃32千克草。2头牛4天要吃多少千克 草?
方法一:以2头牛为标准: 2头牛一天吃:32×2=64(千克) 2头牛4天就吃:64×4=256(千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讲归一问题(含解题思路与参考答案)
一、冲关宝典
1. 先求出一份即一个单位的量是多少的应用题,称为归一问题。

2. 归一问题可以分为直进归一、反归一两种,也称为正归一、反归一。

求总量的叫作正规一问题,求份数的叫做反归一问题。

3. 解答归一问题的关键是用除法求出一份即一个单位的量是多少,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求出若干个单位的量或用除法算出总量里包含多少个单位的量。

4. 常用的数量关系:总量÷份数=一份数量(一个单位的量);一份数量×份数=总量;总量÷一份数量=份数。

二例题教学
例题1.军人们从部队出发,进行徒步训练,2小时走了8千米。

照这样的速度,去目的地还要走5小时。

他们部队离目的地有多少千米?
巩固练习1. 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3小时加工了165个,照这样的速度,他再工作8小时就可完成全部任务,李师傅加工的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2. 贝贝的妈妈用35元钱买了5盒牛奶,照这样计算,如果再买16盒,共要花多少元钱?
3. 一辆汽车从甲城到乙城3小时行了168千米,这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休息了2小时,到达乙城共用了10小时,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例题2 冷饮店进了500根雪糕,3天卖了150,根照这样计算,剩下的雪糕还要几天才能卖完?
巩固练习1 某服装公司要加工200套衣服,现5天加工了40套,照这样的效率,剩下的服装还要加工多少天才能完成?
2. 乐乐读一本320页的故事书,3天读了120页,如果剩下的书要在四天内看完,平均每天需要比原来多看多少页?
3. 某粮店运进364袋大米,4天卖了64袋,剩下的如果每天多卖4袋,几天可以卖完?
例题3 修一段公路,8人3天修了96米,照这样计算,15人8
天可以修多少米?
巩固练习1 . 2只羊3天能吃138千克青草照,这样计算5只羊7天能吃多少千克青草?
2. 商场搞化妆品促销活动,4个销售人员9天销售了144套,照这样计算,8人在一个月之内(按30天计算)能销售多少套?
3. 加工一批零件,5人8小时可加工100个,照这样计算,12人6小时可加工零件多少个?
例题4. 1200吨货物,5辆货车在8小时之内运完了,照这样计算,现在1620吨货,要求在9小时之内运完,需要多少辆这样的货车?
巩固练习1. 一个运输车队,3辆汽车5天节约油45升,照这样计算,这个车队可在30天内节约油2160升,这个车队共有多少辆车?
2. 7个工人2小时往粮店运大米420袋,照这样计算,现在有360袋大米,要2小时之内运完,需要几个工人就够了?
3. 5个工人4天制造了60台机器,如果要在9天之内制造540台机器,需要增加多少个工人?
例题5. 20人天可修剪2800棵果树,照这样计算增加10人,修剪3000棵果树需要几天?
巩固练习1. 3个工人用6天时间修理了144套旧桌椅,照这样计算,如果增加6人,修理936套旧桌椅需要多少天?
2. 位师傅4小时工可以加工84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再增加5位师傅4小时可加工多少个零件?
3. 一项工作,6个人每天工作4小时,5天可以完成。

照这样计算,如果增加4个人,每天工作时间减少1小时,可以提前几天完成?
课后趣题
风吹蜡烛
停电了,小力点燃了8根蜡烛,但外面有一阵风吹来,有3根被风吹灭了,过了一会儿,又有2根被风吹灭了。

为了防止蜡烛再被吹灭,小力赶紧关上了窗户之后,蜡烛就没有再被吹灭过。

到了第二天早上,你知道还能剩下几根蜡烛吗?
开心动脑
1. 身上雪雪白,肚里墨墨黑,从不偷东西,却说它是贼(打一动物)。

三各习题解题思路和参考答案
例题1.军人们从部队出发,进行徒步训练,2小时走了8千米。

照这样的速度,去目的地还要走5小时。

他们部队离目的地有多少千米?
巩固练习1. 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3小时加工了165个,照这样的速度,他再工作8小时就可完成全部任务,李师傅加工的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2. 贝贝的妈妈用35元钱买了5盒牛奶,照这样计算,如果再买16盒,共要花多少元钱?
3. 一辆汽车从甲城到乙城3小时行了168千米,这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休息了2小时,到达乙城共用了10小时,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例题2 冷饮店进了500根雪糕,3天卖了150,根照这样计算,剩下的雪糕还要几天才能卖完?
巩固练习1 某服装公司要加工200套衣服,现5天加工了40套,照这样的效率,剩下的服装还要加工多少天才能完成?
2. 乐乐读一本320页的故事书,3天读了120页,如果剩下的书要在四天内看完,平均每天需要比原来多看多少页?
3. 某粮店运进364袋大米,4天卖了64袋,剩下的如果每天多卖4袋,几天可以卖完?
例题3 修一段公路,8人3天修了96米,照这样计算,15人8天可以修多少米?
巩固练习1 . 2只羊3天能吃138千克青草照,这样计算5只羊7天能吃多少千克青草?
2. 商场搞化妆品促销活动,4个销售人员9天销售了144套,照这样计算,8人在一个月之内(按30天计算)能销售多少套?
3. 加工一批零件,5人8小时可加工100个,照这样计算,12人6小时可加工零件多少个?
例题4. 1200吨货物,5辆货车在8小时之内运完了,照这样计算,现在1620吨货,要求在9小时之内运完,需要多少辆这样的货车?
巩固练习1. 一个运输车队,3辆汽车5天节约油45升,照这样计算,这个车队可在30
天内节约油2160升,这个车队共有多少辆车?
2. 7个工人2小时往粮店运大米420袋,照这样计算,现在有360袋大米,要2小时之内运完,需要几个工人就够了?
3. 5个工人4天制造了60台机器,如果要在9天之内制造540台机器,需要增加多少个工人?
例题5. 20人天可修剪2800棵果树,照这样计算增加10人,修剪3000棵果树需要几天?
巩固练习1. 3个工人用6天时间修理了144套旧桌椅,照这样计算,如果增加6人,修理936套旧桌椅需要多少天?
2. 7位师傅4小时工可以加工84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再增加5位师傅4小时可加工多少个零件?
3. 一项工作,6个人每天工作4小时,5天可以完成。

照这样计算,如果增加4个人,每天工作时间减少1小时,可以提前几天完成?
课后趣题
风吹蜡烛
停电了,小力点燃了8根蜡烛,但外面有一阵风吹来,有3根被风吹灭了,过了一会儿,又有2根被风吹灭了。

为了防止蜡烛再被吹灭,小力赶紧关上了窗户之后,蜡烛就没有再被吹灭过。

到了第二天早上,你知道还能剩下几根蜡烛吗?
答:还剩下5支蜡烛,另外3只蜡烛烧完了。

相逢是缘课外辅导工作室小学数学思维拓展训练讲座之第19讲《归一问题》
开心动脑
1. 身上雪雪白,肚里墨墨黑,从不偷东西,却说它是贼(打一动物)。

答:乌贼
2. 一个警察有个弟弟,但弟弟却否认有个哥哥,为什么?
答:这个警察是个女的。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