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书面作业设计方案探索

合集下载

简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业设计

简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业设计

简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业设计摘要:基于教师视角提出了作业布置的主要目的,并以课外作业为例,剖析了设计作业应把握的三个重点,紧密围绕“作业”这一核心,为高中地理教师的作业设计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外作业作业设计学生心理新时期的高中地理教学是一项系统工作,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客观、全面、细致的设计各个环节,力求工作不出纰漏,让教学能够满足素质教育要求。

作业布置也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环,科学、有效的布置作业能够弥补教师力量的不足,让学生满怀兴趣的在课外继续探索知识的奥秘。

然而,在多年来的教育实践中,作业布置却是我国广大教师最易忽略的部分,尤其在传统理念下,有些教师将作业当作约束学生课外行为的工具,一味求多,不注重作业质量,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学习压力。

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如何科学设计作业,论述了作业布置的主要目的,并以课外作业为例,剖析了设计作业应把握的三个重点,紧密围绕“作业”这一核心,为高中地理教师的作业设计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1 新时期作业布置的主要目的从学生角度探析,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通过作业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而,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

而从教师角度探析,作业能够弥补教师力量的不足,在1比45(或更多)的师生比例中,通过布置作业可有效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从而使教学工作更专注,更能提升教学质量。

因此,可以说作业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策略。

教师要能够从思想上对作业产生一个客观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作业布置的主要目的:第一,结合课堂教学布置作业,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外通过完成作业而进一步积累和巩固知识;第二,将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自主学习[1],从而达到缓解教师教学压力的目的;第三,抛开传统的“纯解题”式的作业形式,为学生布置阶段性探究作业,如以一周为一个阶段,让学生在一周内完成探究,得出结论,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

高中地理作业的有效设计及实施

高中地理作业的有效设计及实施

高中地理作业的有效设计及实施设计策略1. 目标明确:在设计地理作业时,应确定清晰的研究目标,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完成作业达到这些目标。

目标应该具体、可量化,以便学生和教师都能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

2. 个性化:尽量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设计作业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研究动力。

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设计选题,或者提供多样化的作业选择,让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形式。

3. 综合性:地理作业应该涵盖不同的学科知识,尽量与其他科目进行融合。

可以引入历史、数学、科学等相关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综合应用。

4. 互动性:设计作业时可以加入互动元素,如小组合作、实地考察、讨论等。

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和领域知识的理解。

实施策略1. 指导与反馈:在学生进行地理作业时,教师应提供明确的指导和反馈。

指导可以包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参考资料等。

反馈应及时给予学生,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帮助他们改进研究策略和提高成绩。

2. 订立合理的时间安排:教师可以根据作业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作业的完成时间。

避免过长或过短的时间限制,以免给学生造成压力或浪费时间。

在安排时间时,还应考虑到其他学科的作业情况,防止作业负担过重。

3. 激发研究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的作业任务和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可以利用多媒体、实物模型、地图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研究地理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不断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学生参与度和研究效果。

以上是高中地理作业的有效设计及实施的一些建议。

通过合理的设计策略和实施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地理作业,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优化高中地理作业设计和评价的实践探索

优化高中地理作业设计和评价的实践探索
江 苏教 育 . 中学教 学
l 【 课 程 与教 学 】 I
责任编辑 梅 香
优化 高 中地理作业设计 和评价 的实践探索
!塑 墨 夔星主
【 摘 要】 长期 以来 , 地理作业设计和评价 中存在诸 多问题 : 作业量大 ; 作业频繁 ; 作 业 内容封 闭僵 化 , 囿
于 学科 , 远 离实际生活 ; 作 业评 价 不 及 时 、 评价无力 、 缺 少 人 文 关 怀 等 等 。 这 些 问题 严 重 扼 杀 了学 生 学 习地 理
符合课 程标准 的要求 , 层层递进 、 难 易得 当。 维果斯基的
“ 最 近 发 展 区理 论 ” 启发 我们 , “ 跳一跳 , 够得着 ” 能 够 大
大促进学 生的学 习兴 趣 , 发挥 其潜能 。 超越其最 近发展 区而达到更高的水平。但 如果这个跳跃高度太高 了. 学
生 也 就 失 去 了跳跃 的 兴趣 。 因 此 在设 计 作 业 前 要 努 力 寻 找 学 生 的 最 近 发展 区 。 练 习 的选 取 既要 考 虑 学 生 的 已有
题: 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近段 时间家乡天气变化 的 原因。 通 过 解 题 学 生 发 现 地 理 知 识 与 生 活 实 际 联 系 是 如
此的紧密 ! 进 一 步 引导 学 生 关 注 自然 、 社会和生活 , 将 视
适度 , 是指作业采用分课 时 、 小容量设计 。 即把 作 业
多 出的一 天是 因 为 ( A. 日期 记 载错 了 ) 。 B . 东西 方 的 日历 不 一 样
来, 高 中地理作业设计 和评价 中存在着诸 多问题 , 如: 作
业 量大 ; 作业 频繁 ; 作 业 内 容 封 闭僵 化 , 囿于学科 , 远 离 实 际生 活 : 作业评价不 及时 、 评价无力 、 缺 少 人 文 关 怀 等

高中地理作业设计计划方案

高中地理作业设计计划方案

高中地理作业设计计划方案一、作业设计的目标。

1. 让同学们像探险家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地理的乐趣。

地理可不仅仅是地图上那些弯弯曲曲的线条和奇奇怪怪的地名,它是整个地球的故事书。

我们的作业要让同学们从各个角度去读懂这本故事书,不管是了解自然奇观背后的原理,还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爱恨情仇。

2. 提高同学们的地理技能。

就像超级英雄要有自己的超能力一样,同学们得学会像专业的地理学家那样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看一眼地图就能知道哪里的气候适合种啥,或者哪个地方为啥老是发生自然灾害。

二、作业内容与形式。

(一)基础知识巩固类。

1. 地图绘制大赛。

形式:让同学们分组绘制世界地图或者某个区域的地图,可以自由选择手绘或者用软件绘制(像简单的画图工具或者地理绘图软件)。

在地图上要准确标注出重要的山脉、河流、城市、经纬线等。

目的:地图是地理的“语言”,通过绘制地图,同学们能更好地记住地理事物的位置关系,就像记住自己家周围的街道一样清晰。

而且分组绘制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说不定绘制过程中还会有一些有趣的争论,像“这条河到底该画多宽”之类的。

2. 地理名词连连看。

形式:制作一些卡片,卡片一面写地理名词,比如“板块运动”“季风”“城市化”等,另一面写关于这个名词的简单解释。

然后让同学们把名词和正确的解释配对。

目的:这种方式就像玩游戏一样轻松,能帮助同学们准确理解地理专业名词的含义,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因为名词理解错误而“迷路”。

(二)思维拓展类。

1. 地理小论文。

形式:给定一个地理主题,像“气候变化对当地农业的影响”或者“城市交通拥堵与地理因素的关系”。

同学们要通过查阅资料(可以是图书馆的书籍、网络资源等),然后撰写一篇小论文,要求有自己的观点、分析和结论。

目的:这能锻炼同学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

他们得像侦探一样去收集证据,然后像哲学家一样去思考和总结。

而且写论文还能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毕竟地理知识不能只放在肚子里,还得能清楚地说出来、写出来。

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研究

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研究

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研究摘要: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比较科学的课后作业,能够促使学生拓展性学习地理知识,并使他们更好地巩固所学习的知识。

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自然需要着重关注课后作业的设计,尽量采用科学的教学形式设计课后作业,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让他们获得较好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对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助力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后作业;教学策略在高中地理中,包含的教学环节丰富多样,课后作业设计便是其中之一。

但是,很多高中教师却忽视课后作业的设计,往往不注重课后作业设计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得学生难以通过课后作业掌握知识,也难以产生做课后作业的积极性。

应对这种情况,高中地理教师应当尽量将课后作业形式变得更为丰富,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发展自身的地理水平。

一、重视作业的多元性在设计课后作业时,高中地理教师应当尽量将具备多元性特点的作业设计出来,促使学生在这些课后作业的引导下,具备知识学习的新鲜感,找寻到知识学习兴趣,能够以比较积极且主动的姿态做课后作业。

如,讲授“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这节知识时,笔者为了促使学生做好知识复习,加深知识了解,便会向学生布置搜集性质的作业。

学生需要根据笔者所布置的任务,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搜集与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等诸多地貌相关的图片资源,从而帮助他们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

当然,笔者也会鼓励学生依据这些图片资源,总结特点,谈一谈自己所认为的这些地貌的基本特征。

这样,学生便会在笔者的教学引导下,积极思考,总结这些地貌的特征,加深自己对这些地貌的了解。

此外,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笔者也会布置体验式作业、探究式作业等诸多形式的作业。

总之,高中地理教师应当强化对学生的教学和引导,促使学生接收到多元性的课后作业,促使他们在这种作业形式的指引下,更好地完成课后作业,促进自身的发展。

高三地理作业设计

高三地理作业设计

有关高三“地理作业”的设计设计一份高三地理作业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课程要求以及教学目标。

有关高三“地理作业”的设计如下:作业标题:地方与全球视角下的区域发展分析作业目标:1.加深学生对地理区域特征和发展差异的理解。

2.提高学生分析区域地理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作业内容:一、基础知识回顾1.列举并解释至少三个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

2.描述区域地理学中“区域”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二、案例分析1.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国家或地区(如中国的长江三角洲、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等),并回答以下问题:2.描述所选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资源等)。

3.分析该区域的社会经济特征(如人口分布、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

4.探讨该区域面临的主要发展挑战和机遇。

5.提出至少两个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并解释理由。

三、小组讨论1.与同学组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并准备在课堂上分享讨论结果:2.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特色和文化如何在区域发展中发挥作用?3.如何平衡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4.你认为未来区域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为什么?作业要求:1.请在提交作业时附上所选区域的地图或图片,以便更好地理解区域特征。

2.案例分析部分应包含至少500字的文字描述和分析。

3.小组讨论部分应确保每位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评价标准:1.基础知识回顾:准确性和完整性。

2.案例分析:分析的深度和广度、逻辑性、创新性。

3.小组讨论:参与度、讨论质量、分享内容的清晰度和条理性。

4.作业截止日期和提交方式:5.截止日期:XXXX年XX月XX日6.提交方式:电子版提交至学校指定邮箱或纸质版交给地理课代表。

附加说明:1.请确保所有作业内容原创,如有引用他人观点或数据,请注明出处。

2.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请随时联系地理老师。

3.这只是一个基本的设计框架,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进行调整。

高中地理作业设计

高中地理作业设计

高中地理作业设计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老师常常会布置一些地理作业来检验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地理涵盖了地球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包括了地形地势、气候气象、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因此,设计一份富有深度的地理作业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深入理解地理知识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以十二个小节的形式展开,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设计一份有趣且富有挑战的高中地理作业。

第一节:选择合适的地理主题地理学科广泛而且深度较大,所以在设计地理作业时应选择一个特定主题,以确保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范围内掌握相关的知识。

例如,可以选择“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作为主题,在此基础上设计作业。

第二节:确定作业形式在设计地理作业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形式,如写作、绘图、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

多样化的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第三节:设置开放性问题对于地理作业来说,开放性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研究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探索,从而深入理解地理知识。

第四节:引入实践活动地理学科注重实践操作和观察,通过设计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对地理内容的亲身体验。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地貌变化或者城市规划。

第五节:引入案例分析地理作业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案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的应用,并能迁移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第六节:设计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的作业,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调查和数据收集来深入了解某一地理问题。

第七节:设置信息搜集任务地理作业中,学生需要寻找和整理相关的地理信息。

通过设置信息搜集任务,学生能够掌握获取和整理地理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第八节:培养地理技能地理作业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如地图阅读、空间思维和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等。

通过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提高学生的地理技能水平。

第九节:鼓励合作学习地理作业设计中,引入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高中地理作业设计

高中地理作业设计

高中地理作业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的任务是针对高中学生进行地理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具体包括: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特点、地理分布规律、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的认识;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地理技能,但个体差异较大。

在设计地理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力求让每位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实现个体化发展。

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高中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包括地理环境、地理分布规律、人文地理特征等;(2)学会运用地图、地理图表等工具,分析地理现象,提高地理空间思维能力;(3)掌握地理研究方法,如实地考察、数据分析、文献查阅等,具备初步的地理研究能力;(4)培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城乡规划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品质;(3)结合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网络资源、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2)通过地理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3)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让学生了解我国地理国情,增强民族自豪感;(4)培养学生具备全球视野,关注世界地理变化,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5)通过地理作业的完成,培养学生严谨、勤奋、合作的学术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书面作业设计探索-地理论文
高中地理书面作业设计探索
骆海军
(宁波市第四中学,浙江宁波315016)
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地理学科在高考科目中地位跌宕起伏,总体呈下降趋势。

每逢高考改革方案出台,都期待中学进行课程教案创新、提高教案质量,实现素质教育。

、然而现实总是事与愿违,高考紧箍咒始终成为高中地理课程教案的指针。

教科书可以与时俱进,呈多面体发展,但其中基本内容仍是教案传承的主线。

因此,中学教案的内容并没有实质变化,只是教案方法与教案素材在不断的革新。

在这其中,课程书面作业既是容易被广大一线教师忽视的内容,却又是最重要的自主学习与课堂教案检验的载体。

因此,新课改背景下尝试破除“应试作业、做不完的试卷与题库”困境,探索适宜新型教案模式的课程书面作业设计的原则、要领与评析技巧,既可巩固基础知识,又可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课改与高中地理书面作业设计要领
1.课改对高中地理作业的诉求
课程改革是国家教育政策演进的直接产物,课改主要通过课程内容、教案、评价等方面予以落实。

然而,课程内容是教育部制定相关标准由各出版社研制相关教材,虽然人教版、中图版、湘教版、鲁教版的教材在编排体例、案例选择、课后阅读材料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总体教材基本内容并无差别。

因此,课改实现的路径只有通过课程教案、课程学教评价这两方面实现。

书面作业是课程教案、学教评价的重要环节,书面作业设计既关系到能否充分巩固课
堂教案与检验教案成效,又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探究学习能力。

因此课改对中学地理作业诉求有三:一是能够充分运用书面作业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生活化地理技能提升;二是能将书面作业视为学一教一评的有机关联载体,可测度学生学习成效与反映教案问题;三是书面作业应成为课堂教案的延伸,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地理思维能力。

2.值得重视的高中地理书面作业设计要点
(1)尊重主体兴趣,有效拓展书面作业功能。

面对智能多元化的学生,地理书面作业设计应引导自主选择作业类型与作业水平程度。

这既打破了以往不同学生做相同作业的要求,避免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现象的发生,又能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也可提高教师对教案实际、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学习水平差异的观察能力,做到课后辅导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2)提高自主设计分量,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书面作业自主设计指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参照自我选择要求或在老师指引下自主设计作业。

首要任务是表征课堂教案的学习内容及其应用,培养学生自主设计能力与探究学习兴趣,也利于学生自行查漏补缺。

然而教师要有所引导,尤其是转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避免学生出现盲目局面。

教师引导内容集中在作业的类型、形式、知识考查的难度与广度等。

(3)围绕主题与区域性,增强书面作业开放性。

任何一所中学都有独特的乡土地理背景,而书面作业的开放性设计要务是让学生在作业过程充分运用所学,发挥能动性尝试陛的解答;重点培育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此外开放性的另一重要功能是突破传统作业的标准答案模式,旨在测度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知识运用得当与逻辑严谨性等,测量学生从不同
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思路对同一问题思考深度与广度,激发地理思维。

二、以“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为题的书面作业设计示范 1.书面作业设计要领示例
如表1所示,书面作业的设计重点呈现主体选择、自主设计、开放性等特征。

在主体选择中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差异与个人偏好分别围绕基础知识、探究讨论、图表制作、实践调查等方面进行作业设计,并辅以相关时间要求说明与课外指导定期沟通要求;在自主设计中,主要围绕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课程的基本要求,整合阅读材料、交通网络与区位图、交通等时圈图,引导学生思考区域发展问题与交通便利的效应问题等;在开放性设计中,则给出具体材料,以不同水平题目的选择与自我解答,判定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等。

2.简单评析
(1)选择性的书面作业包括5种作业类型,分别为基础知识、探究讨论、图
表制作、实验调查等,每种作业类型都包括1—3道题目,基本遵循着由易到难的梯度递变。

作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等多种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也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同时辅以相关说明与课外定期指导,给学生在选择和完成探究讨论、图标制作等作业的时候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以免学生产生畏难的情绪。

(2)自主设计作业题目中,学生根据课本及以往积累的知识结合文字材料和图形材料,自我编题,从而使枯燥的课本知识的学习转变成了师生的互动,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钻研精神。

(3)融题目开放与结果开放的作业题,学生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绘制出杭州湾周边地区的比较图表,学生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可以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设计合理、理由充分就应该得到肯定。

三、结论与讨论
书面作业设计是课程改革、高考改革背景下提升课程教案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示例形式讨论了高中地理书面作业设计的主体选择、自主设计、开放性,以期引导当前中学教案除试卷之外毫无生趣的作业氛围。

当然,书面作业设计还需要融合生活化地理试卷,多以学生生活经历、经验、实践等为命题情境或载体,将课堂教案的知识、方法转化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人性、灵性”。

这既可引领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思想、体会课改理念、落实课程目标,对学科教案起导向功能;又可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所学地理知识、概念、原理、规律与方法的现实价值,让学生不再感到课堂是“无用的学习”过程,也能实现书面作业对地理教案导向、检测、评价的三重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