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尿素标准
车用尿素指标

车用尿素指标一、概述车用尿素是一种用于柴油车SCR系统中的重要化学物质,可以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氮和水。
车用尿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SCR系统的性能和柴油车的排放水平。
因此,制定合理、严格的车用尿素指标对于保障SCR系统正常运行、提高柴油车排放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二、外观指标1.颜色:无色或淡黄色液体;2.透明度:透明或稍有浑浊;3.气味:无刺激性异味。
三、物理指标1.密度:20℃时密度应在1.05~1.35g/cm³之间;2.溶解度:在20℃下,车用尿素应该可以完全溶解于蒸馏水中;3.冰点:-11℃以下。
四、化学指标1.含氨量:32.5%±0.5%;2.游离脲含量:≤0.3%;3.铁含量:≤0.5mg/kg;4.铜含量:≤0.2mg/kg;5.镉含量:≤0.1mg/kg;6.铅含量:≤0.5mg/kg;7.磷酸盐含量:≤0.5mg/kg;8.硫酸盐含量:≤0.5mg/kg;9.氯离子含量:≤0.5mg/kg。
五、质量指标1.车用尿素的质量应符合GB29518-2013《车用尿素》标准的要求;2.车用尿素应该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避免受到污染和水分的影响,保证其质量稳定性。
六、包装指标1.车用尿素应该采用密闭容器进行包装,防止受到空气中的水分和杂质污染;2.包装容器应该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以保证车用尿素长期储存期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七、使用指标1.车用尿素应该在SCR系统中按照规定比例加入,以确保SCR系统正常运行;2.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车用尿素的干燥和清洁,避免受到外界环境影响。
八、检测指标1.检测方法:采用GB/T 32142-2015《汽车排放污染物监测方法》或GB/T 34664-2017《车用尿素》标准中的方法进行检测;2.检测频率:车用尿素生产企业应该每批次进行一次质量检测,使用单位应该每季度进行一次质量检测。
九、总结车用尿素是保障柴油车SCR系统正常运行、提高柴油车排放标准的重要化学物质。
车用尿素使用好坏判定标准

车用尿素使用好坏判定标准
一、纯净度
车用尿素的纯净度是判断其质量的首要标准。
优质的车用尿素应不含任何杂质,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气味,无明显杂质。
如果尿液颜色过深或混浊,则可能存在杂质或污染物。
二、浓度
车用尿素浓度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车用尿素的浓度应为32.5%±0.5%。
浓度
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尿素溶液的品质和性能。
三、清澈度
车用尿素的清澈度也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优质的车用尿素应清澈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
如果尿液中含有悬浮物或沉淀物,则可能影响车辆的排放性能。
四、抗结晶能力
车用尿素的抗结晶能力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寒冷环境下,如果车用尿素容易结晶,则可能堵塞尿素泵和喷嘴,影响车辆的排放性能。
因此,优质的车用尿素应具有较强的抗结晶能力。
五、消耗量
车用尿素的消耗量也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每行驶1000公里应消耗10-20
升尿素。
如果消耗量过大或过小,则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或使用不当的问题。
六、刺激性气味
车用尿素的刺激性气味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如果尿液中含有刺激性气味,则可能影响驾乘人员的健康。
因此,优质的车用尿素应无明显刺激性气味。
七、品牌信誉
最后,选择具有良好品牌信誉的车用尿素生产商也是非常重要的。
品牌信誉好的生产商通常会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并且能够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
国六车用尿素标准

国六车用尿素标准
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对车用尿素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六车用尿素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车辆尿素喷射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效降低车辆尾气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首先,国六车用尿素标准要求尿素产品的纯度高于99.5%,这
意味着尿素产品中杂质含量更低,能够更好地保护车辆的尿素喷射
系统,提高尿素的溶解性,确保尿素在车辆尿素箱中的稳定性。
同时,高纯度的尿素能够更好地保证尿素的反应效率,降低车辆的氮
氧化物排放。
其次,国六车用尿素标准对尿素产品的挥发性也提出了要求。
挥发性是衡量尿素产品在高温下释放氨气的能力,挥发性过高会导
致尿素在加热过程中损失过多的氨气,影响尿素的使用效果。
因此,国六标准要求尿素产品的挥发性需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尿素在车
辆尿素喷射系统中的稳定性和效果。
此外,国六车用尿素标准还对尿素产品的PH值、电导率等指标
进行了规定。
PH值是衡量尿素产品酸碱性的指标,国六标准要求尿
素产品的PH值在特定范围内,以保证尿素在车辆尿素箱中的稳定性
和不会对喷射系统造成腐蚀。
电导率则是衡量尿素产品中杂质含量的指标,国六标准对尿素产品的电导率也有明确要求,以保证尿素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综上所述,国六车用尿素标准的实施,对尿素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有利于保护车辆的尿素喷射系统,提高尿素的使用效果,降低车辆的氮氧化物排放,也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因此,尿素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六标准要求,加强质量管理,确保生产出符合国六标准的优质尿素产品,为保障车辆的环保性能和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车用尿素的技术参数

车用尿素的技术参数车用尿素是现代柴油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减少柴油车的氮氧化物排放。
在使用前了解车用尿素的技术参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使用和维护车辆。
以下是关于车用尿素的技术参数。
1.化学成分:车用尿素的化学名称为尿素,化学式为CO(NH2)2,是氮肥的一种。
车用尿素通常含有高纯度的尿素,其化学成分可以高达99.5%以上。
2.结晶温度:车用尿素的结晶温度约为-11度摄氏度。
如果温度低于结晶温度,尿素会结晶成固体,对喷射器和尿素输送系统造成堵塞风险。
因此,在低温环境中使用车用尿素时,需要采取保暖措施。
3.氨含量:车用尿素中的氨含量通常为32.5%,这个比例是为了最佳尾气处理而设计的。
4.比重:车用尿素的比重约为1.10~1.15克/立方厘米,这意味着车用尿素的密度相对较高。
5.氧化还原反应:车用尿素会在柴油车的尾气处理系统中与氮氧化物(NOx)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6.用量:车用尿素的使用量取决于柴油车的排量和驾驶条件。
一般来说,柴油车的尿素消耗量为柴油消耗量的3%到5%。
7.存储和运输:车用尿素通常以液体形式存储和运输。
尿素的密度较大,因此在存储和运输时需要使用特殊的容器和设备。
此外,尿素还是潮湿的,容易吸湿,需要储存在干燥的环境中。
8.温度要求:车用尿素在温度范围-5至30度摄氏度的条件下使用,超出此范围可能会影响尿素的性能和稳定性。
9.灭菌处理:车用尿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
灭菌可以防止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保持尿素的纯度和有效性。
10.储存寿命:车用尿素在干燥和恒温条件下可以储存大约一年。
超过过期日期的尿素可能会降低其性能和效果。
总之,了解车用尿素的技术参数对于使用和维护柴油车辆非常重要。
车用尿素的化学成分、结晶温度、氨含量、比重、氧化还原反应、用量、存储和运输要求、温度要求、灭菌处理和储存寿命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关键参数。
只有掌握了这些技术参数,我们才能更加有效地使用车用尿素,降低柴油车的氮氧化物排放,保护环境。
尿素及车用尿素溶液简介

车用尿素溶液车用尿素是重型柴油车达到国四排放标准的必备产品。
车用尿素是指尿素浓度为32.5%且溶剂为超纯水的尿素水溶液,原料为尿素晶体和超纯水。
重型卡车、客车等柴油车要达到国四排放标准,在尾气处理上就要选用适合的SCR系统,而这项系统必须利用尿素溶液对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处理。
因此,车用尿素溶液成了重型卡车及客车达到国四排放标准的必备产品。
SCR是我国减排的最优选择。
目前国内现行的柴油国标GB19147-2009要求含硫量≤350ppm,而ECR-DOC技术要求油品含硫量在10ppm以下,因此在中国暂不具有推广条件。
SCR则可耐350ppm 的含硫油品,因此有推广的技术基础。
由于采用SCR技术的国四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比EGR技术好、对发动机改动小、对燃油和机油要求较低、在技术升级连续性上具有优势、SCR催化器耐久性好且不存在催化器堵塞的风险,因此SCR技术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型柴油车减排技术路线。
车用尿素是浓度为32.5%且溶剂为超纯水的尿素水溶液,生产原料为尿素晶体和超纯水,其关键点在于原料纯度。
从生产工艺来看,虽然车用尿素对原料纯度要求高于一般工业用需求,但目前国内工艺已然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车用尿素的生产工艺不足以构建高进入壁垒。
国内车用尿素主要是从工业尿素提纯得来,其主要原理是:1)在温度70-75℃时,尿素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
2)在温度30℃以下时,尿素重新从水溶液中结晶出来。
3)每水解结晶一次,其纯度会得到大幅提高,一般利用工业一级尿素水解结晶一次,就可达到车用尿素标准要求,其产出比例为1.5:1。
车用尿素必须使用电子行业一级超纯水。
车用尿素的由于SCR催化剂载体极易发生金属离子中毒从而失去催化效果,因此车用尿素溶液必须使用电子行业一级超纯水(电阻率≥18MΩ?cm)。
车用尿素溶液会在-11℃下开始结冰,实际使用中在-20℃时会完全上冻。
目前技术是通过加入改性剂降低溶液凝固点、外加加热装置等手段防止溶液凝固。
车用尿素国标质量标准(一)

车用尿素国标质量标准(一)
车用尿素国标质量标准
引言
•车用尿素是一种用于净化柴油车尾气的重要添加剂。
•国家对车用尿素质量制定了一系列标准,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质量标准的重要性
•车用尿素作为净化尾气的关键成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净化效果和车辆排放水平。
•质量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提高车用尿素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保护环境和用户利益。
国家质量标准的要求
•纯度要求:车用尿素的纯度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以确保其有效反应。
•凝固点要求:车用尿素的凝固点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适应各地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使用。
•水含量要求:车用尿素的水含量需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过高的水含量会影响溶液的效果。
•杂质要求:车用尿素中杂质含量需要控制在一定限度内,以确保净化效果和使用安全。
•包装要求:车用尿素需要以特定规格的包装形式出售,以便用户使用。
质量标准的执行与监督
•国家质量监督部门将对车用尿素在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执行标准进行监督。
•违反质量标准的企业将受到惩罚,并可能被吊销生产资质。
•消费者可以通过投诉渠道向监督部门举报质量问题,维护自己的权益。
结论
•车用尿素国标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车用尿素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用户应选择符合国标质量标准的车用尿素,并保持监督意识,维护自己的权益。
注意: 本文仅为示例,实际车用尿素国标质量标准请参考相关法规和标准文件。
车用尿素的检测标准

车用尿素的检测标准
1. 成分检测,车用尿素的成分主要是尿素和水,因此检测标准
会包括对尿素和水的含量进行检测。
这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来确
定尿素和水的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 杂质检测,车用尿素中可能存在杂质,如铵离子、硫酸盐等。
检测标准通常会规定这些杂质的含量限制,以确保车用尿素的纯度
符合要求。
3. PH值检测,车用尿素的PH值也是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
PH
值的偏离可能会影响车用尿素的使用效果,因此检测标准会规定PH
值的范围。
4. 冰点检测,车用尿素在低温下会结冰,因此冰点也是一个重
要的检测指标。
检测标准通常会规定车用尿素的冰点范围,以确保
其在低温环境下仍然能够正常使用。
5. 溶解度检测,车用尿素的溶解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
检测标准通常会规定车用尿素在特定温度下的溶解度范围。
总的来说,车用尿素的检测标准涵盖了成分、杂质、PH值、冰点和溶解度等多个方面,以确保车用尿素的质量符合要求,能够有效地减少柴油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
车用尿素技术介绍要点

求。深圳则完全采用ISO的标准,仅在醛一项上有所放宽。
4
3、各成分技术指标确定说明:
1)、尿素含量 :
尿素含量直接影响NOx的催化效率和 尿素溶液的凝固点。在SCR还原系统中, 尿素溶液的浓度是关键因素之一,过高 或过低的浓度不仅不能提高NOx的转化效 率,反而会造成氨气的滑失(由于过高 的NH3/NOx比造成的氨气漏失),形成二 次污染物氨气。
车用尿素技术介绍
一、尿素概述
1、尿素的分子结构 尿素学名为碳酰胺。分子量为60.06,氮含量为46.65%, 尿素存在于人类和哺乳动物的尿液中,是蛋白质新陈代 谢后元素氮的最终产物
2、物理性质 纯尿素为无色、无味结晶体 常压下熔点132.7℃、密度为1.355g/cm3 20℃尿素饱和水溶液密度为1.146 g/cm3 尿素易吸湿
1087.0~1093.0 1.3814~1.3843
≤0.3 ≤20 ≤0.5 ≤0.5 ≤0.5 ≤0.5 ≤0.2 ≤0.5 ≤0.5 ≤0.5 ≤0.2 ≤0.2 ≤0.2 ≤5 —— ≤0.2 ——
JIS K 2247-1: 2005
31.8 ~33.3
1087.0~1092.0 1.3817~1.3840
6)、不溶物 不溶物是尿素溶液中的不溶于水的杂质,其存在对尿素溶液的输液管
道和喷嘴具有堵塞的危害。
7)、醛类(以HCHO计) 甲醛作为车用尿素溶液的杂质,也应当加以严格控制。
7
8)、磷酸盐 磷及磷酸盐由于能使Urea-SCR系统的催化剂中毒失活,因此需严格控制。
9)、金属离子(钙、铁、铜、锌、铬、镍、镁、钠、钾、铝) 金属离子(钙、铁、铜、锌、铬、镍、镁、钠、钾、铝)作为车用尿素
国内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