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术中处理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双击自动滚屏作者:博雅眼科陈庆义添加时间:2007-3-16一、术中并发症及处理(发生率、原因、表现、处理、预防)一)麻醉1、眼心反射定义:压迫眼球、牵拉肌肉→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心律失常、心动过缓,甚至停博。
处理:a、立即停止手术,上氧;b、阿托品0.01mg/kg iv;c、球后注射1~2%利多卡因;d、心外按摩;e、麻醉科或内科医师2、麻醉过敏表现:病人出现胸闷、气急、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休克(喉头、气管、支气管、肺水肿等所致)处理:a、立即使病人平卧,刺激人中穴位;b、肾上腺素0.01mg/kg im或DXM5~10mg iv;c、观察20~30分钟后,再考虑手术预防:病史+皮试3、麻醉失败--追加麻药4、球后血肿处理:(1)终止手术、适当压迫、包扎眼球、止血剂,必要时外眦切开。
(2)手术至少推迟一周5、一过性黑目蒙原因:a、针头损伤视神经或刺激了中央A;b、用了肾上腺素;c、过度压迫眼球;d、麻药毒性太大或不合格;e、麻药注入眼内或视神经鞘内(对侧眼有一过性黑蒙);f、视神经病变患者处理:a、终止手术;b、上氧;c、扩血管(吸入亚硫酸异戊酯,舌下含硝酸甘油片)。
一般于30分钟内恢复(个别可达2小时)。
6、穿破后巩膜原因:进针方向不对,进针过快,针尖太锋利判断:a、落空感强(比进入肌圆锥明显)b、眼球运动可带动针头运动处理:终止手术,探查伤口(二)固定直肌缝针太深:穿破眼球(探查伤口→冷冻+外加压)牵拉太重、太后:导致眼心反射;损伤提上睑肌-上睑下垂(三)角膜1、角膜上皮干燥、水肿或脱落原因:局麻药;消毒液;冲洗,按摩、压迫;暴露处理:湿润角膜或刮除上皮2、后弹力膜脱离1)原因:器械钝,进出前房次数多;切口小,强行进入前房;切口太前2)发生率:0.5%--8.11%3)表现4)处理:此膜很脆弱,极易撕破或撕脱3、角膜内皮水肿:一般较轻,大多不影响视野清晰度原因:灌注液:成份、高度、流量手术直接损伤进入前房的药物:肾上腺素、缩瞳剂急性内皮毒性反应:由针管内器械消毒液引起,表现:角膜突然雾状混浊、增厚、透明度下降(四)切口位置不当(Phaco多见)切口太小:断流、前房变浅、灼伤内皮、后弹力膜脱离切口太大:漏液、前房变浅、涡流、虹膜脱出切口太后、太深:虹膜、脉胳膜甚至玻璃体脱出,出血切口太前:后弹力膜脱离、内皮损伤、角膜变形切口太浅:前瓣撕脱处理:规范切口、缝线或更换切口位置(五)前房出血1、原因:切口偏巩膜,扩大切口时未行巩膜表面止血结膜下出血内渗虹膜周切或切开,损伤虹膜血管大环、小环睫状体损伤虹膜红变、异色等大角膜、先青、马凡氏综合征等血液病、抗凝治疗2、处理前房外出血:烧灼、电凝、0.1%肾上腺素棉球压迫、缝线前房内出血:肾上腺素;缝合切口,升高I.O.P;出血点位置清晰时电凝(少用)(六)术中高眼压1、原因术前眼压控制不佳麻醉不足,眼外肌有张力球后麻药过多、出血→眶压高脉胳膜上腔出血憋尿、憋气巩膜薄、颈粗而短等指压或眼压计测量I.O.P高切口裂开,虹膜外脱,前房变浅,虹膜晶体隔前移粘弹剂恢复前房不理想3、处理放松牵引线、开睑器缝合切口外眦切开高渗剂前房内注入粘弹或加大灌注玻璃体抽液必要时停止手术(七)虹膜损伤1、术中小瞳孔(1)原因术前散瞳剂应用不当前房浅液体、器械刺激虹膜虹膜及全身情况:虹膜前后粘连、萎缩、弹性差、瞳孔僵直,晶体半脱位,糖尿病等注入足量粘弹剂滴肾上腺素、新福林或阿托品虹膜钩对拉括约肌剪开:深1㎜±,3-4个点括约肌剪除或撕掉虹膜放射状切开四个虹膜钩拉开硅胶瞳孔扩张环(3)预防术前充分散瞳,必要时加阿托品术前加甾体类药物:消炎痛、双氯灭痛灌注液中加肾上腺素术中减少刺激虹膜,保持前房深度特殊器械2、虹膜根部离断(1)原因扩大切口时损伤强有内推虹膜强行分离虹膜前后粘连高负压吸引(Phaco术)(2)处理虹膜明显下垂或可能引起双瞳孔--缝合(八)截囊1、截囊针进入前房困难的原因穿刺口太小(一般为1-1.5mm),针头过长(一般为0.5-1mm) 穿刺口太大,前房变浅切口太后,伴虹膜堵塞截囊针误入间质层后房压力高、晶体悬韧带松弛→浅前房2、截囊时前房变浅或消失原因:切口太大灌注不足或注入粘弹太少后房压力太高3、环形撕囊囊膜放射状撕裂(1)原因:囊膜太脆、变薄囊膜太韧、机化前房太浅,后房压高显微镜太差或无红光反射方法不正确(2)处理:加深前房继续或反撕;改截囊4、前囊残留过多危害:影响皮质抽吸前囊内卷→瞳孔外翻、变形粘贴内皮→角膜水肿后发障增加(九)晶体1、晶体脱位原因:病人因素、手术因素处理:与术前已知晶体脱处理原则相同晶体匙圈出晶体核或整个晶体+前部玻切2、娩核困难原因:截囊口小于5㎜(在2°、10°松解前囊)瞳孔小于5㎜(拉开12°虹膜)切口太小I.O.P太低(注入粘弹剂或圈核)核太软、大小(注粘弹剂或圈核)方法不对(十)术中后囊破裂及玻璃体脱出1、发生率:小于3%,取决于技术熟练程度、术式、诱因、病人的危险因素2、后囊破裂及玻璃体脱出原因术前后囊已破裂(如外伤)水核分离时,注水过快、过多,且未压迫核边缘或旋核过猛、方向不对前囊有放射状撕裂仍强行撕囊或晶体核液化而针刺过深娩核抽吸皮质(占49%)植入人工晶体3、玻璃体脱出的表现前房突然加深,轻压切口或停止灌注,前房不消失皮质自发性移位,核倾斜切口有无色透明的胶冻样物质,擦不动,拉之可牵动虹膜有时能看到后囊破孔大小、位置Phaco时,核的跟随力下降或消失,乳化核的力量减弱4、玻璃体脱出的处理1)有前部玻切机时的处理解除压迫眼球因素行前部玻璃体切割,一期植入I.O.L虹膜周切前房内注BSS或空气2)无前部玻切机的常规处理缝合切口,解除压力剪除切口及瞳孔平面以前的玻璃体,用棉纤或吸血海棉将其粘走虹膜周切或大切前房注入空气术后用高渗剂使玻璃体回退3)前部玻切充分的指征瞳孔变圆,虹膜向后垂落轻压切口,前房消失轻擦切口,无虹膜活动气泡在前房可自由移动4)关于IOL植入有玻溢,未玻切,原则上不植入IOL后囊有小破孔,无玻溢,可植入IOL有玻溢,玻切后:破孔<6㎜,可植入后房型IOL;破孔>6㎜,可植入悬吊式或前房型IOL 5、玻溢危害使手术失败使切口愈合延迟或不良诱发角膜内皮失代偿加重术后反应产生机化牵拉,引起瞳孔变形,黄斑水肿、皱折及网脱术后视力减退,恢复较慢(十一)晶体核落入玻璃体1、原因小瞳孔CCC失败,前房不稳定或分核过重使后囊撕裂雕刻太深、太周边使后囊破裂或旋核太猛,方向不对使悬韧带断裂操作失误(推核太快、太重等)2、处理辅助钩放入核块后方将其托住,注入粘弹剂后,将核块取出,或行前部玻切后夹除核块看不到核块时,行前部玻璃体干切或俯卧位,待核块前移时,固定取出后部玻切、重水、超声粉碎1、IOL偏心或倾斜1)原因张力不对称一攀位于囊,另一攀位于睫状沟皮质或前囊膜残留过多后囊部分破裂或悬韧带部分断裂2、IOL植入玻璃体1)原因:后囊已破未发现,误植IOL浅前房强行植入IOL 2)处理:取出IOL→前部玻切→再植入IOL 3、IOL植入后瞳孔不圆1)原因括约肌损伤残留前囊卷曲或皮质阻挡虹膜脱出嵌于或被缝于切口IOL襟推压2)处理:针对病因(十二)切口缝线埋藏困难原因:缝线太紧边距太短线结太大,缝针太小组织堵塞针道组织水肿(十三)暴发性脉胳膜上腔出血1.发生率:国外0.2%,国内0.07%2.发生时间:1/3术中,1/3术后3-6小时,1/3术后7小时-9天3.表现:突发性IOP增高→切口裂开,前房变浅或消失→晶体、虹膜、玻璃体脱出→瞳孔区可见片状暗黑色组织前移→甚至视网膜脱出,伴鲜血流出;病人常有突发性头痛或烦躁不安4.处理早期特征:突然出现前房变浅或消失,虹膜脱出复位困难立即缝合(要紧、要密)后巩膜切开引流前房注入粘弹剂加压包扎、止血剂对出血不止或有视网膜、脉胳膜脱出者,行眼内容剜出或眼球摘除5.预后:大部分痌人眼球萎缩、无光感;少部分保存一点视力(0.1以下)(十五)视网膜光损伤1、视网膜损害的光阈值及照射时间(平均值):近视眼或正视眼:100~970MW/c㎡,27分钟无晶体眼:59~590MW/c㎡,45分钟2、预防(IOL植入术后)加快手术速度减少进光量:同轴换成斜轴照明;遮盖瞳孔区(棉片或遮光装置);前房注入空气(改变屈光状态);缩瞳术后并发症及处理上睑下垂原因:不正确夹持上直肌(常见);麻醉损伤神经处理:轻者可自行恢复,重者可在数月恢复,给予vitB12;ATP等治疗个别未恢复者,6个月后手术角膜水肿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D):生理状态下:20岁3500个±/m㎡;40岁3000个±/m㎡;60岁2500个±/m㎡;70岁2000个±/m㎡以上;若CD 1500个±/m㎡为警界值;1000个±/m㎡为临界值(失代偿).原因:术前CD低,功能差;术中机械损伤;化学损伤;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分度条纹状水肿(3-5天消退)局限性蜂窝状水肿(7-10天消退)角膜全部或大部分(弥漫性)水肿(1个月左右)大泡性角膜病变(3-6月不消退)处理激素、扩瞳保护上皮、高渗济滴眼非甾体类药对症穿透性角膜移植虹膜睫状体炎原因:患者条件;术后应激反应;感染;术中损伤;异物残留处理:针对病因进行局部和全身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时,取出晶体+前部玻切(往往为感染)术后浅前房原因:切口渗漏;IOP太底(网脱、脉脱);虹膜后粘连;瞳孔阻滞;IOP高(恶青,脉络膜上腔出血)等处理:根据原因前房出血原因: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碰伤,咳嗽;IOL磨损;切口外渗;全身病变(虹膜红变糖尿病)处理:少量出血(Ⅰ级)保守治疗,大量出血(Ⅲ级)保守治疗5-7天效果不好伴IOP高时,可能引起角膜血染、视神经损伤→前房冲洗前房冲洗指征Ⅱ级积血(1/3~1/2),治疗3~9天无效;Ⅲ级积血(1/2)IOP 24mmHg持续6天IOP50mmHg,持续5天IOP60mmHg,持续3天角膜有水肿及少量血染(SLE检查)IOL位置异常原因:囊袋或悬韧带损伤;后囊纤维增生与牵拉IOL处理:视力下降复视及视物周围有暗影者观察缝线固定IOL脱入玻璃体腔原因:囊袋或悬韧带严重损伤处理:如无并发症,矫正视力好,可以观察;复位取出或更换;前部玻切(IOL可见时)后部玻切继发性青光眼一过性眼压高(2~3天恢复)降眼压+激素瞳孔阻滞青光眼原因:玻璃体堵塞小瞳孔IOL夹持并虹膜广泛后粘连处理:扩瞳纠正IOL位置或虹膜周切或小梁切除恶性青光眼原因:玻璃体前界膜损害后,房水倒流入玻璃体处理:扩瞳降眼压手术(切开晶体后囊和前界膜前部玻切)后发障发生率:成人20~40%,儿童高76~88%,常始于术后6月~2年类型:珍珠样型纤维样型混合型程度:Ⅰ度眼底可见者,Ⅱ度眼底部分可见,Ⅲ度眼底完全看不清处理:激光或手术治疗眼内炎发生率:2‰--5‰原因:眼睛局部有炎症病灶,手术所用液体,器械IOL感染,慢性眼内炎常继发于伤口与针道处理:1.立即取房水和玻璃体标本送涂片和培养2.细菌感染可能性大时:全身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激素(抗生素治疗24小时后用为宜)3.球结膜下注射(isc)抗生素+DXM(2.5mg)4.玻璃体内注药5.真菌感染时---预后差,首选二性霉素B黄斑囊样水肿原因:内眼手术破坏血房水屏障玻璃体牵拉视网膜光损伤处理:药物激素+非甾体药物(抑制FG)+Diamox有玻璃体嵌顿或牵引者,激光切断条索或玻切网脱原因:视网膜变性玻璃体处理:常规网膜复位术;后部玻切、光凝、硅油。
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及处理白内障术后可出现多个并发症,必须根据各个并发症的原因作对症处理。
(1)对于切口渗漏引起的浅前房多主张重新缝合切口;如果程度较轻,可通过加压包扎术眼,有时浅前房可以恢复。
如果脉络膜脱离伴有切口渗漏时应重新缝合切口,形成前房;如果脉络膜脱离范围较大,脱离区后巩膜切开引流可加速眼压的恢复和脉络膜脱离复位;如脱离范围较小,无明显的切口渗漏,可加强抗炎,加压包扎数天后脱离多能逐渐消失。
(2)在瞳孔阻滞的早期可用强的散瞳剂、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减轻炎症或全身用高渗剂。
然而,最根本的措施是重新沟通前后房的交通,虹膜切开术可达到此目的,YAG激光进行周边虹膜切开则更为简便。
(3)由于角膜内皮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了持续性角膜水肿,角膜光学性恢复有赖于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对于不便行角膜移植的患者,局部可通过高渗剂、配软性接触镜或去除病变区的上皮细胞层后用结膜瓣遮盖来缓解症状。
术中应避免器械和人工晶体接触角膜内皮,使用粘弹剂保护角膜内皮,避免长时间冲洗前房;术后尽快处理玻璃体及其他组织与角膜内皮的接触,均可在较大程度上减少术后持续性角膜水肿的发生。
(4)少量前房积血一般数天内自然吸收,积血充满前房伴高眼压则应立即进行前房冲洗。
玻璃体积血少量时多能吸收,大量时应进行后段玻璃体切除术。
(5)上皮植入前房的治疗效果不好,预后较差,一经诊断,应立即切除病变区切口附近的深层巩膜,并冷冻受累区角膜后面的增生上皮组织,切除受累的虹膜,冷冻或切除受累的睫状体,为确保玻璃体不与角膜粘连还应进行前段玻璃体切除。
(6)术后的葡萄膜炎一般应用皮质类固醇、前列腺素抑制剂及散瞳剂等药物多能控制,但需要同时寻找病因,进行病因治疗。
白内障术后一旦怀疑眼内炎,应立即抽吸房水及玻璃体进行细菌或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用玻璃体切割器切除受累的玻璃体,并向玻璃体腔、静脉和球结膜下注射抗生素。
(7)术后青光眼的治疗应局部和全身进行降压处理的同时进行病因治疗。
白内障术后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龙源期刊网 白内障术后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作者:詹敏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9期一、什么是白内障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东西,与我们人的眼睛里面有一种特别的组织息息相关。
它表现为透明色,当光线经过它以及其他的屈光物质到达我们的视网膜,最后由视神经到达我们的大脑,我们才能看到眼前的美丽的世界。
可是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我们的晶状体出现混浊,这个时候光线透过视网膜的在视网膜成像将会受到巨大影响。
当患上这种病,人就会看不清楚东西的,我们将这种引起视网膜浑浊的疾病称之为白内障。
老年人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由于病变,导致可溶性蛋白变性且含量减少,不可溶性的蛋白增加,导致晶状体出现浑浊而表现视物模糊,在我们的生活中,。
白内障只有长到一定程度,成熟了,才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手术有时又会引起一些并发症。
二、白内障的临床表现老年人白内障最主要表现为就是视力减退,与其他退行性变如远视眼不同,初病时表现为视物模糊,可见眼前的固定性黑影,或者出现复视等。
当视力下降的明显时候,患者可能只有光感而完全看不见东西。
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到成熟需要时间各不相同,有的少的几个月即可,有的需要数年甚至几十年,也有些患者的症状在某一阶段暂停而保持不变。
三、白内障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在做白内障手术时,有可能会出现并发症,这种病发症会出现在手术的任何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手術后的一周内,往往会出现出血的症状。
2、白内障手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出血以及炎症反应,这些反应可能导致患者地眼压明显升高。
如果不及时干预任其发展可能最终会形成青光眼3、术后出现眼痛、视力下降、充血、玻璃体混浊等炎症,这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4、几个月后,又长出了白内障,也叫后发性白内障。
5、由于手术时候对眼角膜进行切开缝合势必造成眼球地表面完整性受到损害,光线不能够良好地聚焦就会形成散光。
6、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出现眼前黑点等。
长期的术后低眼压等。
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论文(共2篇)【护理医学论文】

第1篇: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因具有切口小、视功能恢复快而成为白内障手术的主要方式。
白内障手术的普遍开展,术后并发症也逐渐显现。
白内障术后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手术失败,所以,做好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国内白内障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综述如下。
1白内障术后常见并发症1.1角膜水肿角膜水肿是常见的并发症,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原因常因角膜内皮损伤引起,当角膜内皮细胞数每立方毫米低于1000个时,角膜将发生失代偿而出现水肿;也有文献报道残存晶体碎片、前房粘弹剂也会引起角膜水肿,但是一般要经过很长时间才会发病,角膜水肿是影响术后早期视力恢复的主要因素。
1.2暂时性高眼压发生暂时性高眼压多数患者合并有青光眼,高度近视或葡萄膜炎病史,大多数高眼压患者在数天内可自行缓解。
但眼压持续增高也足以引起持久性损害和视力丧失。
一过性眼压增高多发于术后当天下午或夜间,分析主要原因为:术中残留黏弹性物质、残留晶状体皮质碎片、晶状体囊碎片等阻塞小梁网以及手术损伤产生的炎症反应物质堆积在小梁网上或炎症导致小梁网水肿,房水循环障碍引起一过性眼压升高,也可能由于晶体植入后引起前房深度、房角的宽度的变化而引起的房水循环障。
1.3眼内出血白内障术后出血多数来自手术创口、虹膜和睫状体,通常发生在术后1天至1周。
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使虹膜血循环障碍,血流阻滞,血管弹性减弱,虹膜血管易破裂而致前房出血。
此外,术前眼压控制不佳,在高眼压状态下,切开前房时眼压骤降,睫状体血管通透性增加易引起球内毛细血管破裂,引起眼内出血。
及术后眼压过低血管可能出现反射性扩张,术后炎症反应致毛细血管扩张,此时如咳嗽、便秘、及外碰撞等均将会加剧前房出血的发生。
1.4毒性眼前节综合征毒性眼前节综合征(toxicanteriorsegmentsyndrome,TASS)是一种眼前节急性非感染性炎症,是眼前节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常见于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手术并发症及处理【104页】

20世纪80年代复苏
超乳
双手超乳
广西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39
白内障手术切口的演变
• 角膜缘针刺 120度角膜缘切开 12mm角膜缘切口 8mm角巩缘 隧道切口 2.5~3.5mm透明角膜隧 道切口 1.5mm透明角膜切口
广西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40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 隧道切口:6~8mm • 闭合注吸系统 • 联合前房维持器 • 无缝线
(一) 预防
清晰的手术显微镜对焦,手术中分清
囊膜与皮质;做皮质冲洗时,发现有后囊膜
皱折时及早停手。
广西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20
(二)处理
如果后囊已破,可于娩核或出核时 将残余核块以注水圈套器圈出,然后注 射少许粘弹剂压住破孔位置玻璃体,植 入人工晶状体于入睫状沟内,陆续抽吸 残余皮质,缩瞳。
广西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集液袋 43
• 文丘里泵工作原理
液体
从集液盒过来的气体
集液盒
抽吸管路
超声乳化手柄
广西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负压
气流
44
PHACO
• 优点
– 手术切口小,可自闭,愈合快 – 术中前房保持良好 – 术后散光小 – 视力恢复好
• 缺点:仪器昂贵;硬核、瞳孔疾患者、 某些遗传病患者慎用
广西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45
广西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35
三、黄斑囊样水肿
一 般 发 生 于 术 后 2~4 个 月 。 手 术中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是黄班囊样 水肿发生的主要原因。另外,手术时 间过长,术后炎症反应也是危险因素。
广西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36
四、视网膜脱离
是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 入术后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大约 为1%~3%。多在术后6个月内发生。多 发生在高近视眼,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 的病例中。一经发现视网膜脱离即应采 取手术方法治疗。
白内障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有哪些

白内障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有哪些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法之一。
虽然白内障手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安全有效的,但仍然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了解这些并发症对于患者和医生都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也有助于医生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一、感染感染是白内障手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手术过程中,如果细菌或其他病原体进入眼内,就可能引发感染。
感染的症状包括眼睛疼痛、红肿、视力下降、分泌物增多等。
一旦发生感染,需要立即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来清除感染灶。
为了降低感染的风险,医生在手术前会对患者的眼部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手术中也会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
患者在手术后也要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并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睛。
二、角膜水肿角膜是眼睛前端透明的部分,在白内障手术中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角膜水肿。
角膜水肿会使角膜变得混浊,影响视力。
这种并发症通常在手术后的短期内出现,多数情况下会逐渐自行消退。
但如果水肿严重或持续不消退,可能需要采取药物治疗或其他措施来促进恢复。
三、后发性白内障后发性白内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白内障复发,而是指手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在晶状体后囊膜上形成混浊。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手术后数月或数年。
后发性白内障的症状主要是视力逐渐下降。
治疗方法通常是通过激光在后囊膜上打孔,以恢复视力。
四、眼内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损伤眼内的血管,导致眼内出血。
少量的出血一般可以自行吸收,不会对视力造成太大影响。
但如果出血量较大,可能会引起眼压升高、视网膜损伤等问题,需要及时处理。
五、视网膜脱离白内障手术可能会改变眼球的结构和眼压,增加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视网膜脱离会导致视力急剧下降,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永久性失明。
患者在手术后如果出现眼前黑影飘动、闪光感、视力突然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六、眼压升高眼压升高是白内障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白内障疾病并发症应急预案

一、背景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的眼部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逐渐发生浑浊,导致视力下降。
白内障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提高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白内障并发症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 小组成员包括眼科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
三、应急预案内容1. 早期发现与评估(1)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等,以确定白内障病情。
(2)对疑似并发症患者进行早期评估,包括青光眼、黄斑囊样水肿、玻璃体积血等。
2. 并发症处理(1)青光眼:立即降低眼压,可使用降眼压药物或进行激光手术,必要时进行眼球摘除。
(2)黄斑囊样水肿:采用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或玻璃体切除术等手段。
(3)玻璃体积血:进行玻璃体切除术,清除积血,促进视网膜复位。
(4)脉络膜脱离:采用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或玻璃体切除术等手段。
(5)前房积血:采用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或玻璃体切除术等手段。
3. 康复治疗(1)针对视力下降患者,进行视力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针对心理障碍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提高生活质量。
4. 预防措施(1)加强白内障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并发症的认识。
(2)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早期发现并治疗白内障。
(3)改善生活方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四、应急处理流程1. 患者出现并发症症状时,立即通知应急处理小组。
2. 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确定并发症类型。
3.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4. 按照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理。
5. 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五、总结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加强早期发现与评估、并发症处理、康复治疗和预防措施,为白内障患者提供全面、高效的治疗服务。
在实施过程中,应急处理小组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治疗效果。
白内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白内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选择本院121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均行巩膜隧道切口术,观察术后患者视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10例(8.26%)矫正视力0.3且≤0.6,18例(14.88%)矫正视力>0.6;患者早期出现后囊破裂和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等并发症,对症处理后基本恢复;中晚期并发症为前房出血、角膜水肿、前囊和后囊混浊、葡萄膜炎、囊袋阻滞综合征、高眼压和青光眼。
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白内障手术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标签:白内障手术;并发症;眼科白内障为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1]。
晶状体囊膜一旦出现破损将会导致晶状体混浊,这是由于具备屏障功能的晶状体出现渗透加强现象,影响其新陈代谢。
有研究调查显示2006年我国约2003万人存在视力障碍,而造成视力障碍的病症中白内障居首位。
白内障是一种可治性盲病[2],临床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但在手术治疗的同时,还应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2012年1~6月本院实施白内障手术121例,现对其手术及并发症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2012年1~6月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121例,年龄42~90岁,平均59岁,男性66例,女性11例,全部患者中老年患者105例(86.78%),在实施手术前视力为光感或0.3且≤0.6(表1)。
2.2 并发症发生的类型和例数手术前期并发症为后囊破裂和晶狀体悬韧带断裂,经相应处理措施后病症基本消除;中晚期并发症为前房出血7例、角膜水肿38例、前囊和后囊混浊32例、葡萄膜炎16例、囊袋阻滞综合征9例、高眼压和青光眼19例。
3讨论3.1 术中并发症白内障手术早期并发症如能及时对症治疗,均能获得很好的疗效[4]。
①造成后囊破裂的原因与操作者手术熟练度和患者手术时状态有关,主要为撕囊口较小,实施娩核时的未能掌握好力度;实施娩核时核下没有黏弹剂注入,晶状体圈匙超负荷下压;处理晶状体皮质时侵入后囊膜;植入人工晶状体调位时未能掌握好力度;黏弹剂用量未达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