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三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单元复习课件

B
)
C 罗马教廷对各国的经济掠夺
D 罗马教皇垄断教职的任免权
6、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 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 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 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
D) A)
D 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7、有关西欧宗教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摧毁了西欧的封建势力 B 有力的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
• 5、一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英文资料,发现了 一个古代哲学家提出了 “ Know yourself” 的哲学命题,那么该哲学家极有可能是 •
• Thales • A
Socrates B
Plato C
Aristotole D
• 6 、与孔子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家是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 C、柏拉图 D、泰勒斯
(
C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 促进了西欧民族文化的发展
8、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相同点有
(
①都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出现的 ②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A)
③都反对宗教信仰
④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德国首先进行宗教改革的原因:
原 因
概 况
人物:
影 响
为近代自然科 学和各种学术 的发展清除了 思想障碍。
冲破天主教会的精 神独裁; 进一步解放人们的 思想.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称号 代表人 前三 杰 艺 坛 三 杰
薄伽丘
代表作
《十日谈》
作品风格
抨击天主教会,宣扬人文 主义精神 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人的 丰富情感 专注人体创作,表现人物的 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③政治原因: 伴随资本主义经济旳发展,资产阶级要求 分享政治权利;民族国家旳形成要求打破 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旳局面。
④思想文化: 文艺复兴运动和反天主教旳“异端”思想 为宗教改革奠定思想基础.
⑤德国原因: 德国受罗马天主教会压榨最重 ⑥导火索(直接):兜售“赎罪券”最终成为导火索
二、分期:
1、早期:14世纪,意大利,前三杰 2、全盛:15世纪,意大利,艺术三杰 3、扩展:16世纪,西欧,莎士比亚
三、实质:
早期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旳反封建斗争和思想解放运动
四、关键:
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享乐,反对禁欲; 提倡自然个性,反对迷信盲从。
五、特点:
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B.墨子 D.亚里士多德
【答案】D
【例2】 (2023·广东·17)15世纪,意大利人
开始用多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
经》,这一现制 B.宗教改革在乎大利已经有了较大旳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乎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1.(2023·江苏·12)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旳东西方
D、“社会契约论”:人是生而平等旳,统治者旳权
力来自于他同人民签订旳契约,假如他违反民意,侵犯 民权,人民有权推翻他旳统治。以此来反对专制和封建 等级制度。提出“人民主权”旳标语。
(3)影响: 提供了革命理论
4、康德 :人非工具
(1)简介: 德意志著名哲学家,著有《纯粹理 性批判》等著作,对理性作了更彻底旳哲学探 讨,又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智慧旳大门。他旳哲 学是对启蒙运动旳理论总结。
(2)作用:
1)揭开宗教改革序幕 2)是反对天主教会旳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3)改革后形成三足鼎立旳宗教新局面。
历史必修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doc

历史必修ni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人文精神含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广义则指公元前5世纪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尊重人的价值。
人文主义发展历程:人文精神源头——古希腊思想家们的思想;14至17世纪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所体现的思想17至18世纪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弘扬——启蒙运动;而科学理性的发展仍然是人文主义弘扬的结果。
一、古希腊奴隶制时代的人文精神——人文主义的产生(一)希腊最早的哲学是自然哲学,即对于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与人生没有关系。
公元前7世纪,一些哲学家反对过去流传的种种神话创世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些物质性的元素;著名的代表有泰勒斯,他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水,他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
影响:体现了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二)人本主义和系统哲学时期:“人”成为研究的中心。
1. 智者学派——强调人的决定作用1)背景①自然哲学的产生,是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②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③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2)主要观点——普罗塔哥拉%1人是万物的尺度。
A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B世间没有客观的批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C强调人作为认识事物的主体意义。
%1重点是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3)评价“智者学派观点”: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强调人的主体意识,树立了人的尊严;但是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哲学史上最完美的师生“三人行”,被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2. 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知识和道德修养苏格拉底西方文化史上的圣人,思想被保留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
1)主要观点:①认识你自己,认为哲学的追求要重点探讨人自身;②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2)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相比,在对人,特别是对知识的看法上有何进步?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主体作用,认为人的主观感受就是知识。
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启蒙运动与明清之际思想批判旳比较
• 同:都对君主专制提出了剧烈旳批评
• 异: (1)背景:明清之际旳思想批判产生旳经济背景是资 本主义旳萌芽;而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旳成果
• (2)内容:明清之际旳思想批判主要是侧重于对君主旳批 判,提出了某些限制君权旳设想;启蒙运动主要是针对 封建专制制度和教权主义旳批判,提出了一系列先进旳 思想,描绘了将来资本主义社会旳宏伟蓝图;
(4)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旳推动
启蒙运动旳概况
17世纪开始,18世纪到达高潮
源于英国,中心在法国,涉及全欧,影响全世界
首先在思想,后发展到政治
理性主义(即人自己思索,利用自己旳智力去认 识、判断和了解事物旳能力。) ①旗帜:用理性主义批判封建主义 ②对象: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 ③目旳: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 ④任务:消灭封建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教会权威, (构一建“一种理民”主、和二科“学旳批理”性、社三会“追”、四 “封灭建”制度)及天主教会
B B.批判罗马天主教旳愚昧统治
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设计了将来理想旳社会制度
• 4、(23年上海历史卷)15.“……就是人类 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本身旳不成熟状态”,“不 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利用自己旳理 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利用自己旳理智!” 以上省略旳内容应是
• A. 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6)直接原因:黑死病旳蔓延,促使人们反思和思索。
2 、含义和实质:
(1)含义: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旳资产阶级在复兴希 腊罗马古典文化旳名义下发动旳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旳运动
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体现岀来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单元学习总结课件岳麓版必修3

学会解题 体验高考
真题·案例·技巧
例题 (2014·海南高考)卢梭和洛克都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在下列洛克关于国家政治的主张中,与卢梭的主张不同的是 () A.议会君主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B.国家源于社会契约 C.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 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审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干 一明考点:启蒙运动。 二抓关键:“关于国家政治的主张”洛克和卢梭之间的不同。 第二步:析选项
➢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2.文艺复兴时期 (1)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 反对神权。 (2)提倡追求自由、现世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 冒险精神。 (3)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3.宗教改革时期 (1)挑战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 魂得救的自主权。 (2)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3)提倡人的个性解放,获得更多的个性自由。 4.启蒙运动时期 (1)由提倡人性到崇尚理性。 (2)集中批判专制主义。
编后语
➢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高中必修三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必修三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1.(2012·浙江高考)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2.(2011·北京高考)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
这位哲学家是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哥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3.(2009·广东高考)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A.民主思想B.无神论思想C.科学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4.“未经检讨与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
”这句话表明苏格拉底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B.关注自然界,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C.追求美德,改善人类的灵魂D.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的真谛5.苏格拉底曾感慨地说:“如每个人都是自己智慧的尺度,我们相对的无知又在哪里?如普罗塔哥拉的《真理》确实是在宣布真理,而不是在每个人的观点都正确的时候对各自的观点进行详细考察,那么哲学对话的整个事业只不过是在冗长而又可怕地展示愚蠢。
”这表明A.苏格拉底强调以人的感觉为判断事物的标准B.苏格拉底认为人应发现自我的本质改善灵魂C.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对神的存在深信不疑D.普罗塔哥拉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理性是人的中心6.(2012·福建高考)15世纪学者费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原本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
”这反映了在该地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7.(2012·重庆高考)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A.抨击愚昧B.倡导平等C.讽刺贪淫D.推崇人性8.(2011·安徽高考)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

• 理3.性希腊最早的哲学派别:_____哲学。
• 4.代表:_________认为,万自物然皆由_____生成,他首次用观察得到的
_______来解释泰自勒然斯现象,创立了__________水______世界观,因此他被誉为西
经方验“_________”。
朴素的唯物主义
哲学之父
• 二、智者学派
人涵。
人
人文精神
• (2)以培养兼顾公私利益的_________为自己的任务。
• (3)价值标准跟人的_______和好__公__民___有关。
需要
兴趣
• 4.评价 • (_1_)_积__极__作__用__:__强等调超人自作然为的_力__量__对__社_认_会_识_人_客_生_观_的_事_作的物用主,体树的立意了义_,__否__定的了尊严。 • (神2)消或极命作运用:它同时也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____________人打开了方便之门。
精准高考
历史
岳麓版
必修三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1.西方人文精神最初起源于古希腊智 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 述,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存 在的价值和意义。14、15 世纪以来,面对 教会的反动统治,人们再次高举人文主义 的大旗,先后发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 改革运动,基本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和腐朽统治。 17、18 世纪的启蒙运动高举科学与理性的大旗,把人文主义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 启蒙思想成为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强大武器。人文精神的起源、延续和弘 扬体现了西方文明和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 2.西方近代科技迅速发展,推动了西方社会的巨变。
第32讲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及文艺复兴
第1课时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单元小结教案

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1.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1)人文主义的起源——古希腊哲学中对于人的探讨,成为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
①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研究。
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究自然的奥秘,打破传统的束缚,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②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上,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③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对探索知识和自由的理性精神的崇尚与追求,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亚里士多德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把希腊哲学中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2)人文主义的兴起——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来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人文主义兴起。
这一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主要通过艺术大师作品中的对话、故事情节的发展、绘画和雕刻作品的艺术特色、构图和色彩等表现出来。
这些作品把人与神的距离拉近了,神也具有了个性化色彩,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对人们思想和文学、艺术等创造的桎梏,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大潮。
(3)人文主义的发展——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可以视作是人文主义的自然发展。
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反对教会在人与上帝沟通中的中介作用,认为人与上帝可以直接沟通,使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4)人文主义的弘扬——启蒙运动:①从批判对象看,文艺复兴运动的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而启蒙运动则直指整个“黑暗的中世纪”。
②从涉及的领域看,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则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
③从批判形式上看,启蒙运动脱掉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④从思想特点上看,启蒙运动思想家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为解放全人类宣传理性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要点归纳】
人:觉醒-发现-解放-智慧-力量
面对四大问题——
人应该过怎样的世俗生活:文艺复兴人应该过怎样的心灵生活:宗教改革
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启蒙运动人应该过怎样的幸福生活:科学革命
完成四个解放——
文艺复兴:把人从_________________解放出来
宗教改革:把人从_________________解放出来
启蒙运动:把人从_________________解放出来
科学革命:把人从_________________解放出来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
(一)智者运动——人文精神的起源(P课文第45-46页)
1.智者学派(前5世纪中叶):
⑴.背景:①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 ,平民地位提高。
②主要原因: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社会生活丰富,思想活跃。
③思想基础:前7世纪出现的_________________。
: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体运动的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第一次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