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所设计规程

合集下载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5056-2007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5056-2007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20071. 引言1.1 概述本文是对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2007的详细解读和分析。

该规程旨在指导变电所的总体布置设计,确保变电设备的合理配置和安全运行。

文章将通过对各章节的解读,探讨其中提到的要点和技术细节,为读者提供全面且深入的了解。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包括六个主要部分,除了引言外,还包括章节一、章节二、章节三、章节四以及结论。

每个部分都会对规程中要点进行详细阐述,并通过实际案例或数据来支持相关观点。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2007内容的全面指南。

通过深入解读各个章节,并对其中提到的关键概念和技术进行解析与讨论,希望能够增强读者对该规程内容的理解,并能够应用相关知识于实际工作中,确保变电站布局设计达到高效、安全和可靠的标准。

以上是“1. 引言”部分内容的详细描述,请按照需要进一步扩展或修改。

2. 章节一2.1 要点一在变电所总布置设计中,要点一是关于变电设备的选择和排列。

首先,在选择变电设备时需要考虑其功率、负荷特性以及与其他设备之间的互联关系。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用高压开关柜、变压器、低压开关柜等设备,并合理安排它们的布置。

对于高压开关柜,应考虑其容量和工作条件,确保能够满足所需的负荷需求,并具备可靠的操作性能。

同时,还需要考虑安全因素,如设置过载保护装置和灵活的遥控功能等。

对于变压器的选择和排列,则需要根据负荷容量来确定合适的型号和数量。

重要的是将其安置在空间充裕、通风良好且便于检修维护的区域内。

同时,为了防止火灾等意外情况发生,还应设置监测系统和灭火装置。

此外,在低压开关柜方面,应充分考虑各种用电设备之间不同功率等级的匹配问题,并且注意保证不同线路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性。

2.2 要点二要点二涉及到变电所的接地设计。

变电所的接地设计是保障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接地系统能够有效地消除或分散电流,降低操作人员触电、设备损坏等风险。

10kv无人值守变电所设计规程

10kv无人值守变电所设计规程

10kv无人值守变电所设计规程一、总则1. 本规程适用于10kv无人值守变电所的设计、安装、调试和验收。

2. 无人值守变电所应满足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环保的要求,具备远程监控和自动化的功能。

3. 设计应遵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规范和规定,结合实际运行经验和现场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二、一次设备选择与配置1. 变压器:选择低损耗、高效率的变压器,根据负荷需求合理配置容量和台数。

2. 开关设备:选用具有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和隔离功能的开关设备,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 互感器:选用准确度高、稳定可靠的互感器,满足测量和保护的要求。

4. 避雷器:配置避雷器,防止过电压对设备造成损坏。

5. 电容器:根据负荷需求,配置适当的电容器,提高功率因数和电压质量。

三、控制系统与监控系统1. 控制系统: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或微处理器,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2. 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实现远程监控和报警功能。

3. 数据采集与处理:对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生成各种报表和图表,为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提供支持。

四、保护与自动化装置1. 保护装置:配置完善的保护装置,如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接地保护等,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自动化装置:采用自动化装置,实现设备的自动投切、自动调节等功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3. 故障诊断与处理:通过故障诊断和处理系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故障对设备的影响。

五、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1. 继电保护:配置完善的继电保护装置,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保护。

2. 自动装置:采用自动装置,实现设备的自动调节和控制,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3. 信号处理:对设备运行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生成各种报警信号和故障信息,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提供支持。

六、防雷与接地1. 防雷设计:根据现场环境和设备特点,进行合理的防雷设计,确保设备免受雷电损害。

农村小型化变电所设计规程

农村小型化变电所设计规程

农村小型化变电所设计规程
一、总则
本规程规定了农村小型化变电所的设计原则、基本要求、设计内容、设计文件编制深度与格式等,适用于农村小型化变电所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设计。

二、电力系统与变电所接入
变电所的接入应符合电力系统规划要求,应考虑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短路容量、系统潮流变化、中性点接地方式以及继电保护配合等因素,力求接线简单、操作方便、节约投资、运行安全。

三、负荷分析与计算
根据用电负荷的性质和规模,进行负荷分级,确定各级负荷的供电方式及保安电源。

对负荷进行必要的分析计算,以利于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和确定供电设备。

四、变压器选择
根据负荷计算结果,选择合适型号的变压器,应考虑变压器容量、电压等级、变压器台数及阻抗参数等因素,力求运行安全、经济合理。

五、电气主接线设计
电气主接线应根据变电所的规模、地位和作用、电气设备特点以及配电装置布置等因素,进行必要的技术经济比较,尽量做到简单清晰、操作方便、节约投资。

六、主要设备选择
对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母线、绝缘子等主要电气设备进行选择,应考虑短路容量、工作电压、设备参数等因素,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七、无功补偿与电压调节
根据负荷无功功率及电压要求,进行无功补偿及电压调节设计,以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压稳定性。

八、短路电流计算与设备动热稳定
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并根据短路容量校验电气设备动热稳定性,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九、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
根据系统要求配置继电保护装置及自动装置,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20~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220~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220~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SDJ 2—88主编部门:华北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执行日期:1989年10月关于颁发《220~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SDJ 2—88的通知能源电规[1989]318号为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需要,我部委托华东电力设计院对《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SDJ2—79进行了修订,经组织审查,现批准颁发《220~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SDJ2—88,自发行之日起执行。

原颁发的《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SDJ2—79的有关内容同时停止执行。

本规程的适用范围比原规程有较大改动,在国家标准《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颁发执行前,对于35kV变电所的设计,按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35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J59—83(试行)执行;对于63~110kV变电所的设计,仍暂按《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SDJ2—79执行。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不妥或需要补充之处,请随时函告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及华东电力设计院。

1989年3月30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在变电所工程设计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体现社会主义的技术经济政策,统一建设标准,使变电所设计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确保质量的要求,为此特制订本规程。

第1.0.2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利益出发,正确处理安全与经济,基本建设与生产运行,近期需要与今后发展等方面的关系,从实际出发,结合国情采用中等适用水平的建设标准,有步骤地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并采用经试验鉴定合格的新设备、新材料、新结构。

根据需要与可能,逐步提高自动化水平。

第1.0.3条本规程适用于电压为220~500kV新建变电所的设计。

对扩建或改建工程的设计以及国内外联合设计的变电所均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变电所的设计宜采用经过审定的通用设计或典型设计。

第1.0.5条变电所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和能源部、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有关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变电所的设计规范

变电所的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1.0.1 条为使变电所的设计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要求,制订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合用于电压为35~110kV,单台变压器容量为5000kVA 及以上新建变电所的设计。

第1.0.3 条变电所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5~10 年发展规划进行,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

第1.0.4 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结合国情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

第1.0.5 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

第1.0.6 条变电所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所址选择和所区布置第2.0.1 条变电所所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综合考虑确定:一、挨近负荷中心;二、节约用地,不占或者少占耕地及经济效益高的土地;三、与城乡或者工矿企业规划相协调,便于架空和电缆路线的引入和引出;四、交通运输方便;五、周围环境宜无明显污秽,如空气污秽时,所址宜设在受污源影响最小处;六、具有适宜的地质、地形和地貌条件(例如避开断层、滑坡、塌陷区、溶洞地带、山区风口和有危岩或者易发生滚石的场所),所址宜避免选在有重要文物或者开采后对变电所有影响的矿藏地点,否则应征得有关部门的允许;七、所址标高宜在50 年一遇高水位之上,否则,所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措施或者与地区(工业企业)的防洪标准相一致,但仍应高于内涝水位;八、应考虑职工生活上的方便及水源条件;九、应考虑变电所与周围环境、邻近设施的相互影响。

第2.0.2 条变电所的总平面布置应紧凑合理。

第2.0.3 条变电所宜设置不低于2.2m 高的实体围墙。

城网变电所、工业企业变电所围墙的高度及形式,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2.0.4 条变电所内为满足消防要求的主要道路宽度,应为3.5m。

主要设备运输道路的宽度可根据运输要求确定,并应具备回车条件。

DL/T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oc

DL/T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oc

DL/T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oc1)表内未规定最小间距“—”者该间距可根据工艺布置需要确定。

2)屋外配电装置内断路器的油量大于或等于1t时,从断路器外壁距丙、丁、戊类生产建筑或变压器的间距不应小于10m。

3)屋外配电装置与道路路边的距离不宜小于1.5m,在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1m。

4)围墙与丙、丁、戊类生产建筑和所内生活建筑的间距,在满足消防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不限。

5)屋外油浸变压器之间无防火墙时,其防火净距不得小于下列数值:35kV66kV110kV220kV及以上5m6m8m10m置4竖向布4.1一般规定4.1.1变电所的所址设计标高应根据变电所的电压等级确定:110kV变电所所址标高宜在频率为2%的高水位之上,否则,所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措施,或与地区(工业企业)的防洪标准相一致,但仍应高于最高内涝水位。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所,所址标高宜高于频率为当所址标高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1%的高水位,或最高内涝水位。

0.5m;0.5m,也可采取措施使主要设备底座和所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措施,防洪设施标高应高于上述高水位标高位于内涝地区的变电所,防涝设施标高应高于历史最高内涝水位标高生产建筑的室内地坪标高不低于上述高水位。

沿江、河、湖、海受风浪影响的变电所,堤顶标高还应考虑频率为2%的风浪高和0.5m的安全超高。

4.1.2变电所所内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或局部高于所外地面,以满足所区场地排水要求。

4.1.3所区竖向布置应合理利用地形,根据工艺要求、交通运输、土方平衡综合考虑,因地制宜确定竖向布置形式,使场地排水路径顺捷。

4.1.4所区竖向布置在考虑所内外挖填方总平衡的前提下,宜使所区场地平整土方量最小。

当挖填方不平衡时,宜减少向所外取土或弃土。

4.2设计标高的确定4.2.1根据所区竖向布置形式应首先确定以下主要建、构筑物的设计标高。

4.2.1.1主配电装置场地标高:应根据自然地形、工艺布置、设备运输、基础及管沟埋深、场地排水等因素综合确定。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5056-2007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5056-2007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5056-2007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5056-2007》是中国电力企业推出的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方面的技术规程。

该规程主要包含了变电所总布置设计的要求和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变电所总布置的设计工作。

该技术规程主要包括变电所总布置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变电所用地和建筑设计;变电所主要设备的布置和安装要求;安全和防火设计;环境保护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5056-2007》通过规范变电所总布置设计,可以确保变电所的布置合理、设备安装符合要求、安全可靠,并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同时,该规程的推出也有助于提高变电所总布置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变电所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该技术规程发布于2007年,目前可能已经有新的版次或相关修订,建议在具体应用时参考最新的规范和标准。

SDJ2-88(220~500KV变电所设计)

SDJ2-88(220~500KV变电所设计)

220~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SDJ 2—88主编部门:华北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执行日期:1989年10月关于颁发《220~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SDJ 2—88的通知能源电规[1989]318号为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需要,我部委托华东电力设计院对《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SDJ2—79进行了修订,经组织审查,现批准颁发《220~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SDJ2—88,自发行之日起执行。

原颁发的《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SDJ2—79的有关内容同时停止执行。

本规程的适用范围比原规程有较大改动,在国家标准《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颁发执行前,对于35kV变电所的设计,按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35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J59—83(试行)执行;对于63~110kV变电所的设计,仍暂按《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SDJ2—79 执行。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不妥或需要补充之处,请随时函告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及华东电力设计院。

1989年3月30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在变电所工程设计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体现社会主义的技术经济政策,统一建设标准,使变电所设计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确保质量的要求,为此特制订本规程。

第1.0.2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利益出发,正确处理安全与经济,基本建设与生产运行,近期需要与今后发展等方面的关系,从实际出发,结合国情采用中等适用水平的建设标准,有步骤地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并采用经试验鉴定合格的新设备、新材料、新结构。

根据需要与可能,逐步提高自动化水平。

第1.0.3条本规程适用于电压为220~500kV新建变电所的设计。

对扩建或改建工程的设计以及国内外联合设计的变电所均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变电所的设计宜采用经过审定的通用设计或典型设计。

第1.0.5条变电所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和能源部、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有关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10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601—96
4.011
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技术规定
DL/T5049—95
4.012
架空送电线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规程
DL/T5138—2001
4.013
35kV—220kV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技术规程
DL/T5146—2001
4.014
500kV架空送电线路勘测技术规程
变电所设计规程
4、设计规程、技术条件
编号
名称
标准号
备注
4.001
变电所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试行)
DLGJ25—94
4.002
4.003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5056—1996
4.004
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
DL/T5103—1999
4.005
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11—1989
4.02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46—1995
4.021
变电所给水排水设计规程
DL/T5143—2002
4.022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5083—1999
4.023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0—1992
4.024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IEC61850-1:2003
4.072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7-2部分:变电站和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
DL/T860.72—2004/
IEC61850-7-2:2003
4.073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7-3部分:变电站和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公用数据类
SDJ5—85
4.025
2L/T5155—2002
4.026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
4.027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电缆选择与敷设设计规程
SDJ26—89
4.028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5136—2001
4.029
火力发电厂、变电站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DL/T844—2003
4.064
关于颁发《220kV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深度规定》(试行)的通知
国家电网计[2003]249号
4.065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5044—2004
4.066
电力线载波通信设计技术规程
DL/T5189—2004
4.067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导则
DL/T5122—2000
4.015
发、送、变电工程初设施工组织设计大纲编制内容深度要求(试行)
(84)水电电规设字第138号
4.016
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规程
DL/T5094—1999
4.017
变电所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NDGJ96—1992
4.018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
GB50260—1996
4.019
DL/T5149—2001
4.035
330kV及500kV交流架空送电线路绝缘子串的分布电压
DL/T487—2000
4.036
500kV变电所保护和控制设备抗扰度要求
DL/T713—2000
4.03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DL/T720—2000
4.038
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DL/T767—2003
4.059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832—2003
4.060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
DL/T840—2003
4.061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阻尼式限流器使用技术条件
DL/T841—2003
4.062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使用技术条件
DL/T842—2003
4.063
12kV少维护户外配电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4.049
进口110kV—500kV棒式支柱绝缘子技术规范
DL/T811—2002
4.050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
用导则
DL/T802—2002
4.051
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DL/T815—2002
4.052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T50293—1999
4.053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DL/T5044—95
4.030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5137—2001
4.031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程
DLGJ56—95
4.03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
DL/T5157—2002
4.033
电力系统微波通信工程技术规程
DL5025—93
4.034
220kV—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866—2004
4.068
电力用直流电源监控装置
DL/T856—2004
4.069
发电厂、变电所蓄电池用整流逆变设备技术条件
DL/T857—2004
4.070
126kV—500kV电容式瓷套管技术规范
DL/T865—2004
4.071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1部分:概论
DL/Z860.1—2004/
4.044
运行中变压器油维护管理导则
GB/T14542—1993
4.045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DL/T401—2002
4.046
高压/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选用导则
DL/T537—2002
4.047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
DL/T768.1-7—2002
4.048
±500kV直流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技术条件
DL/T810—2002
GB/T6451—1999
4.039
交流高压隔离开关订货技术条件
DL/T486—2000
4.040
交流高压断路器参数选用导则
DL/T615—1997
4.041
金属封闭母线
GB/T8349—2000
4.042
电力变压器应用导则
GB/T13499—2002
4.043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
GB7595—2000
GB50059—1992
4.006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50053—1994
4.007
农村小型化变电所设计规程
DL/T5078—97
4.008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5092—1999
4.009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1997
DL/T599—96
4.054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DL/T5188—2000
4.055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
DL/T5131—2001
4.056
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
GBZ1—2002
4.057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766—2003
4.058
全介质自承式(ADSS)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