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设计规范
变电站设计变电站在设计和建设时需要遵循哪些规范和标准

变电站设计变电站在设计和建设时需要遵循哪些规范和标准变电站设计:遵循的规范和标准随着电网的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增长,变电站的建设和改造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经济的变电站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和标准,本文将对变电站设计中需要遵循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探讨。
一、电站设计的目的和原则变电站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电力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同时还要满足节能降耗和环保的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1. 安全性原则。
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要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尤其是在施工和维修时,还需要遵守各种安全规范。
2. 经济性原则。
变电站是电网的关键环节之一,设计时应该考虑到整个电力系统的效益问题,确保建设和运行的经济性。
3. 环保性原则。
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变电站的设计和建设要更加注重环境和生态保护。
二、电站设计的基本规范除了上述原则外,变电站的设计还需要遵守一些基本规范,涉及到变电站的布局、设备、安全、环保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变电站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规范:1. 变电站的布局应该合理。
应该避免建设在容易受到洪水、地震等灾害影响的区域,也应该离污染源和居民区等敏感地区一定的距离。
同时,变电站的布局还要满足工程操作的需要,以便于电力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2. 变电站的设备应该满足相关标准。
主要指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应该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合同规定的技术要求。
3. 变电站的安全应该得到重视。
安全检测和保护装置是保障电站安全的关键设备,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来选择、安装和使用。
4. 变电站的环保应该得到重视。
变电站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音、电磁辐射等问题,需要采取措施以减少对周围的影响,以满足环保要求。
5. 变电站的施工和运维应该按照相关规范进行。
包括土建、电气、通信等多个方面,施工和运维人员应该熟悉各自的操作规范,确保施工和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三、电站设计的具体要求除了上述基本规范外,变电站的设计还需要满足一些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通常是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求而制定的。
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

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35-110千伏变电站设计规范一、前言35-110千伏变电站是供电系统的紧要构成部分,它是电网输电和配电的中心节点,对电网的运行安全和经济性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
因此,在变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行中,必需进行规范和科学的管理。
本文提出了35-110千伏变电站设计规范,旨在提高变电站运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以确保电网的高效运行。
二、设计基础2.1 设计任务依据供电区域的需要,确定变电站的电压等级、装置容量、用地面积等基本设计参数,完成变电站的设计工作。
2.2 设计依据变电站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关于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建筑设计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3 设计要求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应依据实际需要,合理地设计变电站的技术设备、构筑物、管线、防雷装置等。
三、设计内容3.1 变电站基本设计(1)电压等级:依据供电区域的需要,确定变电站的电压等级,应当考虑到供电负荷、输电距离、电力系统结构等因素,确保变电站能够充足实际需要。
(2)容量:依据供电负荷及其增长率,确定变电站的容量,应当适当预留肯定的容量余量,以充足后续的系统扩建和变化的负载需求。
(3)用地面积:依据装置容量大小和布置形式,确定变电站的用地面积,应当考虑到金具安全距离、设备间距、操作人员工作空间等因素,确保变电站的安全、合理、易于运行。
3.2 技术设备设计(1)电缆接头箱:应依据电缆种类和数量,选择合适的接头箱类型和规格,同时应合理确定接头箱的布置位置,易于维护。
(2)金具:应依据电压等级、电气荷载和气象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金具类型、规格,确保变电站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同时应注意避开金具间距过小引起的爆炸事故。
(3)开关设备:应依据负载和备用容量来选择开关设备类型和容量,可以采纳组合式开关柜,使得变电站的牢靠性更高,且运行维护工作更为便利。
(4)变压器:应依据供电要求和负载特点来选择变压器规格和容量,确保其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电气性能和运行安全。
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标准

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变电所的设计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要求,制订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电压为35~110kV,单台变压器容量为5000kVA及以上新建变电所的设计。
第1.0.3条变电所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5~10年发展规划进行,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
第1.0.4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结合国情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
第1.0.5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
第1.0.6条变电所设计除应执行本规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和规的规定。
第二章所址选择和所区布置第2.0.1条变电所所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综合考虑确定:一、靠近负荷中心;二、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及经济效益高的土地;三、与城乡或工矿企业规划相协调,便于架空和电缆线路的引入和引出;四、交通运输方便;五、周围环境宜无明显污秽,如空气污秽时,所址宜设在受污源影响最小处;六、具有适宜的地质、地形和地貌条件(例如避开断层、滑坡、塌陷区、溶洞地带、山区风口和有危岩或易发生滚石的场所),所址宜避免选在有重要文物或开采后对变电所有影响的矿藏地点,否则应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七、所址标高宜在50年一遇高水位之上,否则,所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措施或与地区(工业企业)的防洪标准相一致,但仍应高于涝水位;八、应考虑职工生活上的方便及水源条件;九、应考虑变电所与周围环境、邻近设施的相互影响。
第2.0.2条变电所的总平面布置应紧凑合理。
第2.0.3条变电所宜设置不低于2.2m高的实体围墙。
城网变电所、工业企业变电所围墙的高度及形式,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2.0.4条变电所为满足消防要求的主要道路宽度,应为3.5m。
主要设备运输道路的宽度可根据运输要求确定,并应具备回车条件。
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

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变电所的设计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要求,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电压为35~110kV,单台变压器容量为5000kVA及以上新建变电所的设计。
第1.0.3条变电所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5~10年发展规划进行,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
第1.0.4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结合国情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
第1.0.5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
第1.0.6条变电所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所址选择和所区布置第2.0.1条变电所所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综合考虑确定:一、靠近负荷中心;二、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及经济效益高的土地;三、与城乡或工矿企业规划相协调,便于架空和电缆线路的引入和引出;四、交通运输方便;五、周围环境宜无明显污秽,如空气污秽时,所址宜设在受污源影响最小处;六、具有适宜的地质、地形和地貌条件(例如避开断层、滑坡、塌陷区、溶洞地带、山区风口和有危岩或易发生滚石的场所),所址宜避免选在有重要文物或开采后对变电所有影响的矿藏地点,否则应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七、所址标高宜在50年一遇高水位之上,否则,所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措施或与地区(工业企业)的防洪标准相一致,但仍应高于内涝水位;八、应考虑职工生活上的方便及水源条件;九、应考虑变电所与周围环境、邻近设施的相互影响。
第2.0.2条变电所的总平面布置应紧凑合理。
第2.0.3条变电所宜设置不低于2.2m高的实体围墙。
城网变电所、工业企业变电所围墙的高度及形式,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2.0.4条变电所内为满足消防要求的主要道路宽度,应为3.5m。
主要设备运输道路的宽度可根据运输要求确定,并应具备回车条件。
变电站设计规范

变电站设计规范变电站设计规范是指在设计变电站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以下是常见的变电站设计规范的要点:1. 设计依据:根据国家相关电力规划、电网工程标准,按照电力系统的需求和可靠性要求进行设计。
2. 设计要求:变电站的设计要符合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包括电压等级、负荷容量、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等。
3. 设备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经济性原则,选择合适的变电设备和器材。
4. 布置设计:根据场地条件和安全要求,合理布置变电设备和管线,保证正常运行和维护。
5. 安全设计:考虑到变电站的高压电气设备和较高的安全风险,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包括防雷、防爆、防火和防电击等。
6. 接地设计:变电站的接地系统是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
接地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接地电阻和接地电位满足要求。
7. 绝缘配合设计:绝缘配合设计是为了保证高压设备间的绝缘性能和电气安全。
根据设备的电压等级和负荷条件,合理设计绝缘层和配合间隙。
8. 灭弧措施:为了防止变电站发生故障时产生的电弧对设备和人身的伤害,需采取灭弧措施,包括合理的设备布置和电弧控制设备的应用。
9. 地下结构设计:地下变电站的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包括地下排水、通风和环境保护等要求。
10. 控制与保护:变电站的控制与保护系统应设计合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11. 自动化系统设计:根据变电站的功能和需求,设计合适的自动化系统,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12. 施工设计:变电站的施工设计要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包括设备的吊装、安装和接线等。
13. 运行指南:对于新建的变电站,应编制运行指南,明确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要求,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总之,变电站设计规范是确保变电站建设和运行安全可靠的重要依据,设计人员应根据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设计,并合理选择设备和措施,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35~0KV变电站设计规范

35~0KV变电站设计规范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是指对于电力系统中的35~110KV变电站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从设计原则、设备布置、电气设计、土建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以确保变电站设计符合相关要求。
首先,35~110KV变电站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可靠性原则:变电站的设计应考虑到在正常和异常情况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2.经济合理性原则:设计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规划,既满足功能要求,又能在经济上具备合理性。
3.可维护性原则:在设计时应考虑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要求,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方便地进行维护和修理。
其次,35~110KV变电站的设备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设备布置合理,避免设备之间的干扰和交叉影响,保证运行安全。
2.设备布局应符合操作规程,满足人员操作和维护的便利性要求。
3.设备安全间距应满足国家标准和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确保设备的安全操作。
然后,35~110KV变电站的电气设计应遵循以下要求:1.设计应满足国家标准和电网设计要求,包括电压等级、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等。
2.设计应考虑电流负载和短路电流,确保设备的额定工作能力和安全运行。
3.设计应进行合理的电容电流的计算和校核,保证电压稳定性。
最后,35~110KV变电站的土建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变电站的建筑物应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符合国家相关抗震设计规范。
2.建筑物结构设计要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如强风、雨等,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土建设计应满足变电站设备的布置和运行要求,确保土建结构与设备之间的协调性。
综上所述,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应考虑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可维护性等原则,合理布置设备,满足电气设计和土建设计的相关要求。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确保变电站的设计和建设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35kV_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标准

染源影响最小处。 6、变电站应避免与邻近施工之间相互影响,应避开火灾、
爆炸及敏感设施,与爆炸危险性气体邻近的变电站站址选择 及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 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有关规定。
2.0.5、屋外变电站实体围墙不应低于2.2m,城区 变电站、企业变电站围墙形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站址选择和站区布置
2.0.6、变电站为满足消防要求的主要道路宽 度应为4.0m。主要设备运输道路的宽度可根 据运输要求确定,并应具备回车条件。
2.0.7、变电站的场地设计坡度,应根据设备 布置、土质条件、排水方式确定。
3.1.3、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站,当断开一台主 变压器时,其余主变压器的容量(包括过负荷能力)应满足 全部一、二级负荷用电的要求。
3电气部分
3.1.4、具有三种电压的变电站中,通过主变压器 各侧绕组的功率达到该变压器额定容量的15%以上 时,主变压器宜采用三绕组变压器。
3.1.5、主变压器宜采用低损耗、低噪声变压器。 3.1.6、电力潮流变化大和电压偏移大的变电站,
经计算普通变压器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和用户对电压 质量的要求时,应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3电气部分
3.2电气主接线
3.2.1、变电站的主接线,应根据变电站在电网中的地位、 出线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并应满足供 电可靠、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节约投资和便于扩建等 要求。 变电站在满足供电规划的条件下,宜减少电压等级和简化接 线。
3.2.7、接在母线上的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 可合用一组隔离开关。接在变压器引出线上 的避雷器,不宜装设隔离开关。
移动变电站安全设计规范(标准版)

移动变电站安全设计规范
1.•安装地点无淋水、不燃支护、环境温度不超过30℃,并设置0.2m3沙箱及两个灭火器。
移变周围安装不低于1.5米的封闭栅栏,高压侧悬挂“高压危险”警示牌,移变处必须张挂供电系统图和漏电试验记录牌板。
2.•移动变电站最高点与顶板支架最低点距离、与周围巷壁距离不得小于0.5m,•人行道宽度不得小于0.7m,高、低开关的操作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m。
3.•移动变电站应水平放置,不能水平放置时,其放置倾角不得超过10度。
4.•移动变电站的欠压保护、短路保护、高低压联锁、过负荷保护、漏电保护必须齐全可靠。
为便于停送电和检修安全,距移动变电站附近10m范围内安装真空高防开关控制(移动变电站高压开关装备了隔离开关的除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3、变电站建筑物的接地,应根据负荷性质确 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OO57中有关第二类或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接地的 规定。
3电气部分
3.6站用电系统
3.4.2、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的有关规定。
3.4.3、变电站应装设并联电容器装置;必需时应 装设交流谐波滤波装置或能根据无功负荷波动自动 进行快速调节补偿容量的静补装置。
3电气部分
3.5过电压保护和接地设计
3.5.1、变电站过电压保护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620的有关规定。
3.6.1、在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站中,宜装 设两台容量相同可互为备用的站用变压器,每台站 用变压器的容量应按全站计算负荷选择。两台站用 变压器可分别取自主变压器最低电压级不同段母线。
3.6.2、按规划需装设消弧线圈补偿装置的变电站, 采用接地变压器引出中性点时,按地变压器可作为 站用变压器使用,接地变压器容量应满足消弧线圈 和站用电的容量的要求。
2站址选择和站区布置
2.0.2、变电站应根据所在区域特点,选择合适的 配电装置形式,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 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的相关规定。
2.0.3、城市中心变电站宜选用小型化紧凑型电气 设备。
2.0.4、变电站主变压器布置除应运输方便外,并 应布置在运行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的位置。
2.0.8、变电站内的建筑物标高、基础埋深、 路基和管线埋深,应相互配合;建筑物内地面 标高,宜高出屋外地面0.3m,屋外电缆沟壁 宜高出地面0.1m 。
3电气部分
3.1主变压器
3.1.1、主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应根据地区供电条件、负 荷性质、用电容量和运行方式等条件综合确定。
3.1.2、在有一、二级负荷的变电站中应装设两台主变压器, 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装设两台以上主变压器。变电站 可由中、低压侧电网取得足够容量的工作电源时,可装设一 台主变压器。
3.2.2、在满足变电站运行要求的前提下,变电站高压侧宜 采用断路器较少或不设置断路器的接线。
3.2.3、35kV-110kV电气接线宜采用桥形、扩大桥形、线路 变压器组或线路分支接线、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的接线。
3电气部分
3.2.4、 35kV~66kV线路为8回及以上时,宜 采用双母线接线。110kV 线路为6回及以上时, 宜采用双母线接线。
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 GB50059-2011
主编部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用于电压35kV-110kV、单台变压器容量 5OOOkVA及以上的新建、扩建和改造工程的变电站 设计。
变电站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5年-1O年发展规划进行, 做到远、近期结合,应以近期为主,正确处理近期 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并应根据需要预留扩建的 可能。
3.2.7、接在母线上的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 可合用一组隔离开关。接在变压器引出线上 的避雷器,不宜装设隔离开关。
3电气部分
3.4无功补偿
3.4.1、变电站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型式和容量的确 定,应按无功的分布情况,无功功率的大小,无功 功率的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用户谐波电流的发生 量和所介入电网的背景谐波值,由供配电系统设计 进行统筹安排。
2.0.5、屋外变电站实体围墙不应低于2.2m,城区 变电站、企业变电站围墙形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站址选择和站区布置
2.0.6、变电站为满足消防要求的主要道路宽 度应为4.0m。主要设备运输道路的宽度可根 据运输要求确定,并应具备回车条件。
2.0.7、变电站的场地设计坡度,应根据设备 布置、土质条件、排水方式确定。
3.2.5、当变电站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时, 6kV~10kV电气接线宜采用单母线分段,分段 方式应满足当其中一台主变压器停运时,有 利于其他主变压器的负荷分配的要求。
3电气部分
3.2.6、当需限制变电站6kV-10kV线路的短路 电流时,可采用下列措施之一: 1、变压器分列运行; 2、采用高阻抗变压器; 3、在变压器回路中串联限流装置;
变电站的设计应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负荷性 质、用电容量、环境特点,结合地区发展水平,合 理地确定设计方案。
2站址选择和站区布置
2.0.1变电站站址选择
1、应靠近负荷中心。 2、变电站布置应兼顾规划、建设、运行、施工等方面的要
求,宜节约用地。 3、应与城乡或工矿企业规划相协调,并便于架空和电缆线
3.1.3、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站,当断开一台主 变压器时,其余主变压器的容量(包括过负荷能力)应满足 全部一、二级负荷用电的要求。
3电气部分
3.1.4、具有三种电压的变电站中,通过主变压器 各侧绕组的功率达到该变压器额定容量的15%以上 时,主变压器宜采用三绕组变压器。
3.1.5、主变压器宜采用低损耗、低噪声变压器。 3.1.6、电力潮流变化大和电压偏移大的变电站,
路的引入和引出。 4、交通运输应方便。 5、周围环境宜无明显污秽,空气污秽时,站址宜设在受污
染源影响最小处。 6、变电站应避免与邻近施工之间相互影响,应避开火灾、
爆炸及敏感设施,与爆炸危险性气体邻近的变电站站址选择 及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 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有关规定。
经计算普通变压器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和用户对电压 质量的要求时,应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3电气部分
3.2电气主接线
3.2.1、变电站的主接线,应根据变电站在电网中的地位、 出线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并应满足供 电可靠、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节约投资和便于扩建等 要求。 变电站在满足供电规划的条件下,宜减少电压等级和简化接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