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热学实验探究专题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热学实验专题

中考物理热学实验专题

中考物理热学实验专题一、探究固体在熔化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例1】小明为“探究蜂蜡和海波的熔化特点”,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2-2-41甲所示。

【基础设问】(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物质______________。

(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三种视线A、B、C如图2-2-41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

(3)图2-2-41丙是小明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像,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____min,熔点是__________℃,在第10 min海波处于_________________态。

(4)图2-2-41丁是小明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像,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蜂蜡是_____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拓展设问】(5)小明换用冰做该实验,当冰的温度等于熔点时,可能处于__________(多选)态。

A. 固B. 液C. 固液共存(6)当试管中的冰开始熔化时,小明立即将试管浸入到另一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发现冰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熔化。

另一位同学发现,在冰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冰块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水的温度_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冰块的温度,冰块可以继续吸收热量。

(7)已知冰从第2 min开始熔化,到第6 min完全熔化,则冰(包含已熔化的)在第5 min时的内能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3 min时的内能。

分析图2-2-42中的图像,若AB段时物质的比热容为c1,CD段时物质的比热容为c2,则c1__________c2。

二、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例2】图2-2-43甲是小明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复习《热学实验》(附参考答案)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复习《热学实验》(附参考答案)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复习《热学实验》(附参考答案)热学实验题重点考查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水的沸腾、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等实验,侧重考查温度计等仪器的使用、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归纳实验结论、用图像描述规律等。

一、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规律 1.图像中若有一段线段与“时间轴”平行,则该物体是晶体否则是非晶体。

2.晶体熔化(凝固)条件:温度达到熔点(凝固点),且继续吸(放)热。

非晶体熔化(凝固)条件:持续吸(放)热。

3.特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

晶体熔化(凝固)过程中持续吸(放)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吸(放)热,温度不断变化.此类题考查学生对固体熔化(凝固)实验的掌握情况、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以及固体熔化时的规律.根据温度计的使用的注意事项: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不能碰到容器底,也不能碰到容器壁.知道怎样才能使试管中的晶体均匀受热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同时需要不断搅拌物体。

水浴加热,可以使加热比较均匀,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固体颗粒越小,受热越充分,熔化的就越快.根据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当Q吸和比热容c一定时,升高的温度△t和水的质量m成反比,因此当水的质量m越大时,水的温度升高的就会越小,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就不太显著.在相同的时间内(吸热相同),若物质固态时温度升高多,而液态时升高少,由此可知温度变化越大,比热容就越小.例1 图甲是小明“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时刻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

(2)实验时,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到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主要目的是使碎冰块,而且物体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①;②.(3)图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初中热学部分物理实验题汇总

初中热学部分物理实验题汇总

初中热学部分物理实验题汇总一、观察水的沸腾(1(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_℃。

(3)暂停冷却后,水将______(学测”能够”或”无法”)稳步融化。

(4)右图所示的是甲、乙两杯水被加热时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形,其中______可能是水沸腾时的情形。

二、探究冰、石蜡的熔融特点小方同学发现: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于是,小方同学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他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碎冰或碎蜡放在试管中,在烧杯中倒入温水或热水进行加热并记录数据.小方同学应在试管中加入多少碎冰或碎蜡()(1)a.越少越好b.越多越好c.能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其中即可d.随意多少(2)在熔融冰的实验中,他应当在烧杯中放入________(温水/热水),用水而不必酒精灯轻易冷却的目的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他画出了冰和蜡的熔化图象.其中,图乙是(冰/蜡)的温度随其时间变化的图象。

(4)请设计一个实验步骤证明蜡在熔化过程中也要吸热。

三、物质的比热容夏天中午海边的沙子热,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的沙子凉,海水却较暖和。

对此,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两探究小组都设计实验去验证。

(1)他们在实验前准备工作了火柴、酒精灯、烧杯、沙子、水、弄厉害、铁架台、石棉网,除此之外,还须要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采用弄厉害的促进作用就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应取________和________均相等的沙子和水。

(3)由于物体稀释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稀释热量的多少转换成用________的酒精灯加热,比较______________来判断。

用纸做的初中热学实验

用纸做的初中热学实验

用纸做的初中热学实验在初中物理中,热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模块。

利用纸作为实验材料,可以开展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热学的相关原理。

以下是用纸做的初中热学实验的详细步骤:1. 探究纸的燃烧与温度的关系实验材料:纸、打火机、尺子、温度计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固定在桌子上,记录初始温度T1。

(2)点燃纸片,用尺子量出火焰的高度,观察火焰的颜色和温度计的读数变化。

(3)当纸片完全燃烧后,记录温度计的最终温度T2。

(4)比较T1和T2,分析纸燃烧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实验结论:通过观察温度变化,可以了解到燃烧过程中纸片释放热量导致温度升高。

2. 观察纸的吸热与散热性能实验材料:纸、水、水盆、计时器实验步骤:(1)将纸平放在水盆上,用计时器计时。

(2)在一定时间内观察水的蒸发情况,记录时间。

(3)比较不同时间点上纸的湿度变化。

实验结论:纸具有良好的吸热性能,能吸收水蒸气并使之蒸发。

通过观察湿度的变化,可以了解纸的散热性能。

3. 探究纸的导热性能实验材料:纸、打火机、尺子、热敏电阻、数据线、电脑实验步骤:(1)将热敏电阻固定在尺子上,与电脑连接。

(2)点燃打火机,加热尺子的一端,观察热敏电阻的数据变化。

(3)比较不同时间点的数据,分析纸的导热性能。

实验结论:通过观察数据变化,可以了解纸的导热性能。

与金属相比,纸的导热性能较差。

4. 制作简易纸制温度计实验材料:纸、水、彩色笔、尺子、胶水、温度计实验步骤:(1)用尺子在纸上画出刻度线,标上数字。

(2)将水滴入纸中,折叠成锥形。

(3)用胶水将锥形部分固定在温度计上。

(4)将彩色笔插入锥形部分,使水带色。

(5)根据温度计的读数,画出相应的颜色区域。

实验结论:简易纸制温度计制作完成,可用来测量物体表面温度。

与标准温度计相比,其精度和稳定性较差。

5. 纸制热气球实验实验材料:纸、热水、扇子、胶带、剪刀、橡皮筋实验步骤:(1)将纸剪成圆形,边缘向外翻折。

(2)用胶带将翻折部分固定在一起,形成球形结构。

专题6 物理探究实验(1)——热学中的3个探究实验(课件)-中考物理核心素养提升

专题6 物理探究实验(1)——热学中的3个探究实验(课件)-中考物理核心素养提升
48℃时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完,
继续吸热升温。
石蜡的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持续上升,在此过程中,石
蜡由硬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
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温度变化的特点
熔化前
熔化中
熔化后
海波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石蜡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探究实验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分析与论证
(1)以方格纸上的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将表中的
数据分别在两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再将所有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
起来,得到海波和石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海波(石蜡)熔化时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探究实验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时间/min
0
1
【例题2】如下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①图甲是某小组同学组装的实验装置,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接触到
烧杯底部,此时应适当将__________(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
A处向上
下”)进行调整;
②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
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______;
减少从加热至沸腾的时间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需要将温度计向上调整。
可能是温度计有误差,也可能是受外界大气压的影响。
②为了既节约能源,又让水尽快沸腾,有什么比较好的措施?
提高加热前水的温度、减小水量(需要没过温度计的玻璃泡)等。
探究实验三、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提出问题
猜想和假设
物质吸收的热量可能哪些因素有关?
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

初中物理热学实验题型及考点全面梳理

初中物理热学实验题型及考点全面梳理

初中物理热学实验题型及考点全面梳理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热学部分的实验是理解热学概念和规律的重要途径。

热学实验题型丰富多样,考点也较为集中。

接下来,让我们对初中物理热学实验的题型及考点进行一次全面梳理。

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这个实验的器材通常包括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秒表、海波(或石蜡)等。

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一般按照“从下到上”的原则。

2、温度计的使用,包括温度计的量程选择、读数方法以及测量时玻璃泡的位置。

3、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并根据图像分析固体熔化的特点,比如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4、比较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持续上升。

题型示例:(1)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小明每隔 1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50 52 54 56(2)如图是该固体熔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图像,该固体是____(晶体/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分钟。

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器材有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中心有孔的纸板、秒表等。

考点包括:1、实验装置中各器材的作用,如纸板的作用是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加热时间。

2、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3、沸点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 100℃,但气压不同,沸点也会不同。

4、绘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并通过图像分析水沸腾的特点,即温度保持不变。

常见题型:(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某组同学记录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

专题03 热学实验(解析版)

专题03 热学实验(解析版)

模块二热学专题03 热学实验*知识与方法一、初中物理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几个不同因素的影响,为了确定该物理量与各个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其固定不变,只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看所研究的因素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分析思路:找好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自变量:实验中主动变化的量。

因变量:实验中被动变化的量,一般也是研究目标。

控制变量:除自变量之外其他可能会引起因变量变化的量,需控制不变。

2.转换法:在科学探究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或者不易观察的现象,通常改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

3.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陌生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用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代替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

4.科学推理法: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深刻地揭示科学规律的本质。

二、测定性实验测量液体的温度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使用:(1) 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不能超量程使用(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 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侧壁;(3) 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视线要与液柱相平。

三、探究性实验1.晶体熔化实验(1)测量仪器:温度计、秒表;(2)安装:①实验器材的组装顺序:自下而上(否则酒精灯到石棉网的距离可能会过高或过低)②试管位置:保证海波浸没在水中,但不能碰到烧杯底或侧壁③温度计位置:玻璃泡浸没在海波中,同样不能碰到试管底或侧壁:④酒精灯火焰:用外焰加热。

(3)石棉网的作用:使物体受热均匀;(4)水浴加热的作用:使物体受热均匀;减缓熔化过程,便于观察和记录数据(5)搅拌器的作用:使物体受热均匀(6)把海波弄成粉末状进行实验的目的:使物体受热均匀。

2.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1)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的关系:结论: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初中物理实验专辑热学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专辑热学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专辑-------热学实验(1)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如图乙所示,温度的正确读数是________°C . (2)当水沸腾时,水中有一个气泡从A 位置(体积为V A )上升到B 位置(体积为V B ),则V A _______V B (选填“>”、“=”或“<”,下同).气泡在A 、B 两位置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 A 和p B ,则p A ______p B . 时间/min0 1 2 3 4 5 6 7 8 温度/°C 90 92 94 96 9898 98 98 98 (3)以上表格中的内容是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则水的沸点是_______°C .(4)实验完成后,烧杯内水的质量与实验前相比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2016泰州)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选填“A ”或“B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 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 后停止读数;时间/min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①在第7min 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 ℃; 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 图(选填“C ”或“D ”);°109甲 乙③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3(2016南通))夏天,小华发现爸爸将水和防冻液(主要成分是不易蒸发、密度为1.11g/cm3的乙二醇)混合后加入汽车水箱,他很不解:夏天为什么还要加防冻液?他思考后认为,加防冻液后,混合液的比热容和沸点都可能发生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学实验题一.探究改变内能的方法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夏天中午海边的沙子热,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的沙子凉,海水却较暖和。

对此,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

他们在实验前准备了火柴、酒精灯、烧杯、沙子、水、搅棒、铁架台、石棉网,除此之外,(1)还需要___温度计___、___停表___;实验时使用搅棒的作用是___使沙子和水能均匀受热。

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沙子和水,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如右图)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2)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二种:① _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热量的多少_;② __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的多少___ 。

(3)探究过程中有部分同学提出猜想:可能是中午海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低;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高,你认为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 ___不正确_如果按照海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低;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高的说法,那么晚上海水温度低,沙子的温度高,这与事实不符合.(标准答案)当在傍晚时,海水仍在蒸发,仍在吸收热量,而海水的温度却比沙子的温度高(4)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5)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4)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水的导热性能好或沙子的导热性能不好。

(6)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加热时间的长短。

在探究活动中常用到这种方法(转换法)。

运用这种方法设计一个方案来比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_把电源,滑动变阻器,电磁铁开关串联起来,在不同的电流下,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就可以知道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__(7)如上图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D )A.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B.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D.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3.有四位同学。

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某种液体A,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

请将1号烧杯记录中漏的选项填上。

(2)。

此液体的比热容为_2100J/(千克. ℃)___ (3).比较两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升高的温度有关。

____烧杯号液体A质量(克)初温(℃)末温(℃)加热时间(分)1A200101422A200101843水100101844水2001018808大连)在“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实验中,提供的装有液体、发热电阻丝和温度计的烧瓶(各烧瓶完全相同;各烧瓶中的液体种类不同、质量相同;各烧瓶中发热电阻丝完全相同)若干,其他器材任选。

(1)小明选用的两个烧瓶中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选用的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图如图14所示。

给A、B两种液体加热时,小明“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一段时问后,断开S3。

”这样操作可保证加热时间_________,其目的是使两种液体______________。

通过观察,发现A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大,则_________液体比热容大。

(2)小明将装有A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C液体的烧瓶,将装有B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D液体的烧瓶。

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关系不变,又做了一次实验。

他“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发现C液体温度升高得快,一段时间后,断开S1,同时记下C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t。

又过了一段时间,当D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也等于位时,断开S2。

”因为_________液体加热时间短,所以_________液体比热容小。

(1)相同(1分);吸收的热量相同(1分);B(1分)(2)C(1分);C(1分)4. 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可以得出的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_质量____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的___物质次数质量m/kg升高的温度△t/℃加热的时间t/min水11022104煤油310141025.(09·沈阳)如图14甲所示是教科书上提供的“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

实验方法是: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加热,在吸收热量相同时,通过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多少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大小。

小雨经过分析思考,将实验装置加以改进,如图乙所示。

(1)与图甲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更容易控制___________相同。

(2)图乙的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没有控制________相同。

答案:(1)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热量(2)食用油和水的质量6.(09·包头)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

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8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分钟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右表)。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先调整固定的位置,再调整固定的位置(选填“A”或“B”)。

(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的相同的量有:、(3)通过表中记录本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4)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油灯中燃料的质量,并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

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可靠吗,利用此实验方法计算出的热值将比真实值(偏大/偏小)。

为什么。

答案:(1)B A (2)水的质量煤油和菜籽油的质量(3)煤油(4)不可靠偏小煤油和菜籽油不可能完全燃烧,且有热量损失(容器,石棉网铁圈等要吸热,水、容器等向周围环境散热,故无法准确计算燃料的热值)7.(10分)小明和他的弟弟赤脚跑到海滩边,他们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不热,弟弟问这是为什么小明为了让弟弟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从海边取了一些沙子带回家和弟弟一起进行探究实验在相同的水杯中分别装上了100g的水和沙子,让太阳光同时照射,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温度,并用秒照射时间(min)0246810温度(o C)水26沙子26 (1)请你认真分析数据,总结结论;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一般(2)我们在上新课时,在探究“物质吸热能力”的问题上引入了一个概念(3)(4分)请你帮助小明给他的弟弟解释“沙子烫脚,而海水却不热”的原因8 .赵越同学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与吸收热量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器材:两个相同的烧杯、两只温度汁、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洒精灯2个、铁架台等探究过程:将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的烧杯在铁架台上组装好.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用温度汁分别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得到如下实验数据时间/min0123456……水的温度/℃25262728293031……煤油的温度/℃25272931333537……(1)_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或_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或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温度升高得越高,吸收的热量越多。

_____(2)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变化小。

比热容小的温度变化大。

_______50.(2010,哈尔滨,5分)同学们在做“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实验的场景如图所示,他们说该实验有两种探究方法。

(1)实验方法一的设计如图中所示:①在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目的是____;②请你指出该同学的设计思路和实验装置中的错误和不足。

(2)请你设计出第二种实验方法:①写出该实验方法所需要的测量仪器____;②请写出设计思路。

答案: (1)①使水和沙子吸收相等的热量②错误是:没有控制水和沙子质量相等、初温相同。

不足是:没有测量水和沙子温度的仪器。

(2)①天平温度计(秒表)②在两个相同的金属盒内,加入初温与质量均相同的水和沙子,用酒精灯加热至相同的末温,比较加热时间,就能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

(在两个相同的金属盒内,加入初温与质量均相同的水和沙子,用酒精灯加热,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就能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3.小明想用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的物理知识,将酒精从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在冷冻了很长时间后却没有如愿以偿,就此现象你能提出的问题:_为什么不能用凝固的方法把酒精从不当中分离出来。

合理的猜想:可能是混合后的混合物有了一个新的共同的凝固点。

4.如图l9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棉线、碘粉等.(1)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____________高度固定的.(选填“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或“铁架台”)(2)实验中观察的对象是______碘粉____.(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碘粉先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后来又变成固态的碘_.(4)实验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先升华后凝华_______.二.用温度计测温度及观察水的沸腾现象1.根据"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如图a所示,在水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_不变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温度即为水的_沸点____.水沸腾时看到瓶口周围有大量的"白气",在"白气"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汽化_____和__液化____.(2)待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___烧瓶中的水又沸腾了__.此实验说明 ___水的沸点与压强有关,_压强越小,水的沸点越低.3. 1、小华所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取了200g的水加热,下表是他们记录的有关数据。

时间/min0123456789水温/℃90929496979899999999(1)加热前水的温度如图所示,把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68040 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