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汽车节能技术探析_孟欣

合集下载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精选全文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随着能源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为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能效,采用节能技术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优化设计,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新能源汽车及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方面进行阐述。

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指利用非传统能源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

随着能源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被视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重点。

1、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指利用电力驱动电机转动车轮的汽车,其主要优点是能够完全消除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

电动汽车的电能可以通过电池储存,也可通过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来获得。

与传统汽车相比,电动汽车的能效更高,性能更稳定,维护成本更低。

目前,电动汽车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市场上有多款成熟的电动汽车品牌,如特斯拉、比亚迪等。

2、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是指将传统燃油发动机与电动机相结合的汽车,其主要优点是既可以使用传统燃油发动机提供动力,也可以使用电动机进行驱动,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效率比传统汽车高,减少了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

目前,丰田、本田等大型汽车公司已经推出了多款成熟的混合动力汽车。

3、氢燃料电池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指利用氢气和氧气在氢燃料电池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从而驱动车辆的汽车。

氢燃料电池汽车不需要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减少了传统汽车排放的废气和噪声,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汽车。

目前,丰田、本田等大型汽车公司已经推出了多款氢燃料电池汽车。

目前,汽车能源消耗量占全球总能耗量的20%左右,汽车的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汽车节能技术研发的目标是提高汽车的能效,减少车辆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降低汽车的运营成本。

1、轻量化技术轻量化技术是指在保证汽车安全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轻汽车重量的技术。

轻量化技术可以通过材料选择、结构优化和工艺改进等手段来实现。

汽车新技术与节能探讨

汽车新技术与节能探讨

摘要:自从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车开始,汽车就开始作为代步工具逐渐的进入人们的生活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

汽车也随着人类对物质的更高追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新兴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也应运而生,节能新技术的开发就是不可缺少的。

关键词:节能新兴技术混合动力零排放汽车的节能主要体现在能源上,当今的趋势就是要实现零排放。

汽车节能技术是用于改进汽车能源消耗的技术。

现今的趋势是致力于大力推广替代燃料,电能及太阳能的应用。

现在的能源技术成百花齐放的态势,各种新兴技术被应用在节能上。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目前重点开发推广的汽车节能技术与应进行研究的汽车节能技术。

一﹑轿车﹑轻型车的柴油化技术柴油化是实现节能的重要途径,随着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加快,轿车和轻型车等燃油消耗非常可观。

轿车和轻型汽车柴油化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轻型高速柴油机技术的研究开发2﹒车用柴油品质的提高和质量保证二﹑整车轻量化技术整车轻量化是汽车节能的重要措施,开展新型高强度、轻质材(如:镁合金、非金属材料等)的研究和应用工作是以后的方向。

三﹑内燃机技术现代稀燃技术为了降低汽油机的排污和燃油消耗量 ,现代汽油机采取了许多新技术。

而稀燃技术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它可以有效减少 CO、HC、NO X和 CO2的排放物 ,因此稀燃及低排放技术受到汽车行业的高度重视。

稀燃技术就是发动机在空燃比大于理论空燃比的情况下燃烧 ,这样 ,燃料能完全燃烧 ,也减少了换气损失 ,同时降低汽油机的有害排放物。

从而实现在部分负荷时的节能和降低尾气排放。

美国已研发出高效稀燃汽油机技术,对配置汽油机的乘用车来说,该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经试验验证可达到改善百分之二十甚至以上的水平。

这项最新技术,正在被许多北美、欧洲及日本的汽车制造商纳入生产应用计划中,而且相关一些车型已经开始生产。

这项技术被命名高效稀燃汽油机。

开源节流——新时代汽车节能技术分析

开源节流——新时代汽车节能技术分析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类 燃料 更 多 的作 为汽 车燃 料 还有 很 大一 步路 要 走 。
2 . 1 . 2 开发 新 能源
电能 的 使用 可 以极 大 的节 约 能 源 , 电动 汽 车没 有 污染 或 者 只是 低污染, 使其备受亲睐, 成为各国所致力研究的主要方向。电动汽车 目前已发展成为汽车中的重要一支 , 燃料电动汽车即为一种新能源 汽车 , 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燃料 电池可 以直接将燃料氧化所产生的 化 学 能 转化 成 为 电能 , 与 电池 不 同的 是 , 燃 料 电池 因 为其 活 性 物 质 均储存在电池 以外 , 所 以只要有燃料供给 , 便可一直不断发 电, 电池 的容量却很容易被 消耗完 , 消耗之后 , 需要充电。总结来说 , 燃料电 池 的使 用 有 以下几 大 优 点 : 可供 选 择 的燃 料 多 、 有 害气 体排 放 少 、 积 木化强 , 可 持续 使 用 。 另外 , 太阳能也是一种极为清洁的能源 , 光伏 电池 的研发和一 些 电子技术的不断成熟 , 使太阳能汽车的出现成为可能 , 然, 受天气 多变 , 且太 阳能电池 的转换率还 比较低等因素限制 , 想要把太 阳能 汽车投入使 用仍面临挑战。 2 . 2节 约 消耗 2 . 2 . 1从汽 车 结构 人手 发动 机作 为 汽 车的 核心 , 是 我 们着 力 于 汽 车节 能 改造 应重 视 的 个 主 要环 节 , 可 以从 以下几 个 方 面 人 手 : 提 高 其充 气 的效 率 及 机 械效率 , 最大程度的使燃气浓度与其工况完美 匹配 , 提高有效热效 率 …… 例 如 , 在 同样 大 小 的气 缸 中 , 充 气 效 率 的 提 高 能够 使 更 多 的 空气进入其中。 混合气的浓度不变时, 气缸中的燃料量会得到增加 , 如此 , 在相 同的条 件 下 , 汽 车 发动 机 的功 率会 明显 增 大 。 还 有 一种 情 况是 , 在有限的燃料供给中, 发动机的充气效率提高, 会使气缸中的 图 1 混合气体变稀, 这时 , 充分的氧气足够使燃料得到更为充分的燃烧 , 从 而 减少 污 染 , 提高 经 济效 益 。 2 . 2 . 2从汽车使用人手 驾驶 员 的技 术也 是 影 响汽 车 能 源消 耗 的一 个 重要 因素 , 这个 素有 时 候 甚 至 可 以造 成 超过 1 0 %的油 耗差 异 , 当然 除 此 之 外 , 汽 车 的整个保养还有路况也会或多或少的造成油耗差异 ,考虑到这些 , 驾驶员在使用汽车的过程中 , 应更为准确地把握好离合器和档位调 换, 选择合适 的车速 , 做好维修与保养工作。 可持 续 发展 是 我们 国家始 终 坚 持 的政 策方 针 ,为 节 约 能源 , 保 2 . 1开发 能源 护环境 , 我们必须重视汽车节能减排 ,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 , 从寻求 2 . 1 . 1寻找 石 油 的替代 燃 料 新 的替 代能 源 和改 造 汽车 结构 等 方 面着 手 ,以达 到节 能 的 目的 , 当 在“ 油气并举” 的政策号召下 , 我国多 出被勘探出有丰富的天然 然 , 这必 将是 一 个长 期 的过 程 , 但 相 信随 着 民众 节 能意 识 的增 强 、 汽 气, 比如 四川 、 陕西 、 新 疆 三 地 就蕴 藏 着 巨 大 的 天然 气 资 源 , 这 就 为 车 “ 能 效 门槛 ” 的不 断 提 高 , 新 技 术 和管 理 方 法 的不 断 涌 现 , 新 时代 天然 气 应 用 与汽 车行 业 提供 了物 质 基 础 , 相 比于石 油 , 天 然 气 有 着 汽 车节 能技 术 会走 得越 来 越远 。 诸 多优 点 , 它 的燃烧 相 当完 全 , 这 样 就 可 以降 低 汽 车排 放 的一 氧 化 参 考 文献 【 1 】 欧 阳明 高 . 我 国 节能 与 新 能 源汽 车 发展 战略 与 对 策 } J 1 . 汽 车 工程 , 碳等污染气体 , 且更具经济性 , 安全 陛。 另外 , 现 在绝 大 部分 城 市 的 出租 车和 公 交汽 车 都使 用 了液化 石 2 0 0 6 ( 4 ) : 3 1 7 — 3 2 1 . 油气 以代替石油 ,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L P C汽车 , 液化石油气 的辛烷 [ 2 】 裴海 , 康 建营 , 王 红梅 . 汽 车 的环 保 与 节能 技 术l J ] . 黑龙 江 生 态 工程 值高 , 很大程度提高 了发动机抵抗爆震的能力 , 它燃烧充分 , 因而环 职 业 学 院学报 , 2 0 0 7 ( 6 ) : 5 0 — 5 1 . 境 污染 会 有 所减 少 ,像 现在 市 场 上 不仅 研 发 出 了 纯液 化 石 油 气 汽 【 3 】 蔡风 田, 谢元芒0 气车 运行 油 耗 的影 响 因素 与 汽 车 节 能技 术 交 车, 同 时 还有 汽 油 、 石 油 两 用 汽车 , 通 过 的汽 车结 构 的改 造 , 使 汽 车 通 节 能与 环保 . 2 0 0 6 ( 1 ) : 2 8 — 3 3 . 燃 料 多 了一 种选 择 , 汽 车行 业 发 展 到现 在 , 液 化 石 油 气汽 车也 得 到 了相 应 普及 , 并 将逐 步 扩大 市场 所 占比例 。 上 述 两种 燃 料 是 汽 车 目前 汽 车 能 源 的两 大 主流 选 择 ,除 此之 外, 甩醇类燃料 , 也可以很大程度节约能源。 我们可以从煤炭、 植物 、 天然气中提取 , 乙醇则在一些含糖 、 淀粉 的生物作物中就可以提炼 , 包括甘蔗 、 秸秆等。把醇类燃料和汽油 、 柴油按照相应 的比例调配 , 可以制成混合燃料 。 醇类燃料燃烧充分 , 所以属清洁能源。 甲醇提炼 若形成一定规模 , 成本不会太大 , 乙醇 因为是利用谷物还有野生植 物的生产 , 所以成本也 比较低 , 这样就使得醇类燃料用于汽车有了 必 备 的条 件 。但另 一 方 面 , 众所周知 , 甲醇 有 毒 , 让公 众 接 受是 个 难 题, 倘 若 只 用 此类 燃 料 , 冷 启 动 也 会遭 遇 挑 战 , 由此 看来 , 想 要 将 醇

汽车节能技术研究

汽车节能技术研究

1 绪论1.1 课题背景(1)汽车节能技术分析的作用与意义大家知道,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大骄傲。

与此同时,汽车对能源的消耗与废气的排放也日渐成为人类发展的一大障碍。

2002年地球峰会大会的主要目的就是敦促各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采取实际行动。

各国政府在大会上纷纷提出行动计划、时间表与伙伴关系项目,特别是中国总理朱镕基在大会上宣布中国已核准旨在减缓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赞扬。

汽车工业对可持续发展应做出的贡献就是减少燃油的消耗量、降低排放。

采用先进科学的节能措施减少汽车废气对大气的污染、改善人类生态环境、节省石油资源。

(2)我国汽车化进程对石油消费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汽车化进程也越来越快。

汽车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我国石油消费的增长。

我国的原油消费量从1990年的1.18亿吨上升到2005年的3.0亿吨,其间,1996年我国开始从原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

在之后仅仅1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上升到40%。

汽车消费占石油消费的比例不断上升。

1980年,我国汽车消费占全国石油消费的比例为12%,1990年上升到19%,2000年上升到21%(IEA,2005年)。

而根据我国的统计资料,2004年该比例已经达到25%。

2005年我国的汽车普及率仅仅为24辆/1000人,而2030年的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278万辆,普及率将上升到152辆/1000人,汽车消费的石油在石油消费中所占比例将不断上升。

世界各研究机构对2030年我国车用石油占石油总消费比例的预测如下:IEA(国际能源署),37%(2004年);TSINGHUA(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37%(2004年);ERI(中国能源研究所),41%(2005年);EDMC(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计量分析部),43%(2006年)。

从以上各研究机构的预测值可以看出,我国用于汽车消费的石油消费比例在2030年将上升到40%[1]左右,所以,随着我国汽车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与汽车普及率的快速增加,我国石油消费量在近几十年内将会迅速增加。

浅谈我国天然气汽车的应用及发展

浅谈我国天然气汽车的应用及发展

汽车 的燃 油经济 性主要 受不 同工况下供
油量决 定 ,当汽车在 速度和 负荷上 发生变化 体燃料 , 因此 解决好 汽车在 不 同工 况下所需
提 供 的 不 同浓 度 、不 同 量 的 混 合 气 是 混 合 与
排放 污染 ,促进 能源转 型与 实现产业振 兴势 速率 、容量 配置 、充放气优 先顺序 、起停 控 时 ,发动机对 气体燃 料的控 制难度 又高于液
开 关 有 三 个 位 置 , 当 拨 到 中 位 时 , 油 、气 电
[] 王全保 . 天 然气汽车发展 中的问题 4
磁 阀均关 闭,该功 能是专 门用来 由汽油转 换 和对策分析 . 市车辆 ,2 0 ,9 7 3. 城 8 :2 — 0 0
到天然 气 时,烧完 化油器 室里残存 汽油 而设
控 制 系统的根 本任务 目前 在天然 气双燃料
汽 车 发 动 机 的 电控 技 术 方 面 , 作 出 了 大 量 的
管道来 的天然气经压缩 机增压达到2 M a 5 P ,通 研 究工作 , 电控 缸 内喷气技 术和天然气 稀燃 过充气 顺序控 制盘 按高 、中、低压储 气瓶 组 技术 己达 到较先进水平 。 顺序 向储气 瓶充气 。当汽 车充气 时,储气 瓶
少 量 的 改 装 液 化 天 然 气 汽 车 。 故 目前 我 国 使
[】 肖永 清. 节能减 排驱动前景广 阔的 2 天然 气汽车 市场 【] 新材料产 业 ,2 1 , : J. 0 3 0
6 - 5 3 6 .
用较多 的仍是压缩 天然气 汽车 ,但 因 目前天 然气加气 站没有 形成 网络 ,所 以压缩 天然气 汽车大 部分是在汽 油机或 柴油机 的基础上 改 造 的两用燃 料汽车 。可通 过对加气 站技 术、 气瓶 技术 、发动机 技术及 混合和控 制技 术几 个重 要方面 的研究 来提 高天然气汽 车 的可行

汽车驾驶中的节能技术分析

汽车驾驶中的节能技术分析

汽车驾驶中的节能技术分析随着全球能源资源日益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汽车行业的节能技术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汽车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能源消耗和排放水平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汽车驾驶中的节能技术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汽车节能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汽车节能技术的现状1. 节能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目前,节能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主要包括车辆动力系统的优化、车辆轻量化设计、动力总成的高效化和智能化等方面。

在车辆动力系统的优化方面,通过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和机械传动系统的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

在车辆轻量化设计方面,通过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减轻车辆的自重,提高燃油经济性。

在动力总成的高效化和智能化方面,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和新能源技术,降低车辆的能耗和排放。

2. 节能技术的应用现状目前,汽车行业在节能技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许多汽车企业都在研发和生产节能动力系统的车型,如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一些节能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发动机的启停系统、智能省油系统、轻量化设计和空气动力学等技术。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减少了尾气排放,改善了环境质量。

3. 节能技术的市场前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节能汽车技术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据预测,未来节能汽车的市场份额将逐渐增加,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将会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流产品。

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将得到更大的提高,为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1. 智能驾驶系统的应用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驾驶系统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一个热门话题。

智能驾驶系统可以通过实时监测车辆的运行状态和驾驶行为,优化车辆的动力系统和行驶路线,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安全性。

智能巡航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道路和交通条件自动调节车速和节能,智能导航系统可以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路况信息和最佳的驾驶路线,智能车载系统可以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和自动泊车等功能。

汽车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汽车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汽车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与实践第一章:前言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

然而,汽车的排放却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汽车节能减排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汽车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进行分析与探讨。

第二章:汽车节能技术2.1 车身轻量化技术车身轻量化技术是汽车节能的主要手段之一。

降低汽车的重量可以大幅度降低油耗。

轻量化的方法有多种,可以采用轻量化材料如铝合金、钛合金等替代传统的材料,还可以减轻车身的设计等。

2.2 发动机技术发动机技术是汽车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

目前,最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就是混合动力和电动车技术。

混合动力是指同时采用内燃机和电动机两种动力和储能设备的汽车,可降低燃料的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电动车是指采用动力电池作为主要能源的汽车,具有环保、经济性和噪音低等特点。

2.3 节油技术除了车身轻量化和先进的发动机技术,汽车的节油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目前,汽车节油技术主要有启停系统、气动设计和低滚动阻力轮胎等。

第三章:汽车减排技术3.1 三元催化器技术三元催化器是目前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最重要技术之一。

它能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转化为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

因此,三元催化器具有重要的环保作用。

3.2 洁净燃料技术洁净燃料技术是另一种重要的减排技术。

替代传统燃料的洁净燃料包括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生物柴油、乙醇等。

使用这些洁净燃料可以降低汽车的尾气排放。

3.3 EGR技术EGR技术是一种内燃机排放控制技术。

它的原理是将一部分废气重新加入进气系统,以降低燃烧温度和废气排放。

这种技术可以降低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

第四章:汽车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案例4.1 华晨宝马i3华晨宝马i3采用了先进的储能电池技术,提供了更多的电力和驾驶舒适性。

同时,它还采用了具有轻量化材料的车身,强化了汽车的安全性和驾驶稳定性。

这种车型减排效果显著。

新的汽车节能技术

新的汽车节能技术

新的汽车节能技术汽车节能技术能源短缺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制约要素,中国是贫油国,已成为石油进口大国。

油价的不断上升,汽车的燃料消耗已成为汽车运行的一大成本。

汽车拥有者越来越感受到燃料成本支出的压力。

因此,汽车能耗指标与节油措施正被广大车主重视。

目前汽车燃油消耗占我国石油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一,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该比例也在逐渐加大。

探索有效的节油措施是应对石油价格急速上涨的唯一途径,特别是在现有汽车技术装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良好的操作技术与行车习惯,或者辅以简单的节能器具及产品达到节油目的,不失为是一种应急而有效的手段。

很多行家都知道,同一技术状况的车辆,由于驾驶人员的操作不同,其油耗可相差15%—30%甚至更大,也就是说操作因素对油耗的影响远大于一般节能产品。

当然,一位优秀的驾驶人员在辅以有效的节能产品会获得更佳效果。

笔者在多年的汽车节能工作中认为只要遵照“操作熟练、适时换档、油门适当、合理滑行、预先处理”二十个字,不仅节油显著,而且也符合安全行车要求,更能延长车辆寿命。

一位驾驶员能根据不同的车型采取相适应的操作要领摸索出一套合理的操作规程,既达到节油目的又保护车辆状况,才称得起是一位合格的驾驶员。

一个驾驶员不仅是要有一个好的操作,还要有一个好的行车心态,不急、不躁、不抢、不赌,精神集中,既稳又准。

另为还要熟悉车辆的一般机械性能常识,只有对车辆技术有一个完整、正确的了解,才能悟出真正合理的操作要领。

譬如笔者经常遇见开了很长时间车,还不知什么时间加机油,怎样检查冷却液和油面,更不知发动机的最大扭矩、转速、怠速及额定转速,也不知该车的经济车速等关键参数。

这样的驾驶员怎么能爱护好车和做到节油呢?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要注意看温度表,发动机正常温的水温应保持在80—90℃之间,如果过高或不足都会使油耗增加。

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水箱水量不足时,很容易导致水温快速攀升,当水温超过95℃时,油耗比正常温度增加30—40%,并且会很容易导致机件磨损和损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化合物, 是无色透明、 易挥发的可燃液体。与汽 油相比, 醇类燃料具有热值低、 汽化潜热大、 抗暴 性好、 含氧量高等优点。 除上述介绍的 3 种代用燃料之外, 还可以选 取生物燃料、 煤基燃料等来作为石油的替代品 , 逐 步减少汽车行业对石油的依赖性。 ( 2) 新能源的开发
图 1 汽车节能技术树状图
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主要是指一氧化氮、 二 氧化氮 , 它们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 特别是对呼 吸系统有危害。在二氧化氮浓度为 9 . 4m g /m 的 空气中暴露 10 m in , 即可造成人的呼吸系统功能 失调。 碳氢化合物。目前还不清楚它对人体健康的 直接危害。但当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 外线的作用下, 会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 烟雾, 其中包含有臭氧、 醛类、 硝酸脂类等多种复 杂化合物。这种光化学烟雾对人体最突出的危害 是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黏膜, 引起眼睛红肿和喉 炎。 1952年 12月 , 伦敦发生光化学烟雾, 4d 中死 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多 4 000 人, 45 岁以上的死亡 人数最多, 约为平时的 3 倍 ; 1 岁以下的死亡人数 约为平时的 2 倍。 铅。铅是有毒的重金属元素, 汽车用油大多 数掺有防爆剂四乙基铅或甲基铅 , 燃烧后生成的 铅及其化 合物均为有毒物 质。城市大气 中的铅 60 % 以上来自汽车含铅汽油的燃烧。人体中铅含 量超标可引发心血管系统疾病 , 并影响肝、 肾等重 要器官的功能及神经系统。由于铅尘比重大, 通 常积聚在 1m 左右高度的空气中 , 因此对儿童的 威胁最大。 间接危害。尾气在 直接危害 人体健康 的同 时 , 还会对人类生活的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尾气 中的二氧化硫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 , 达到一定浓 度时容易导致 酸雨 的发生 , 造成土壤和水源酸 化 , 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近 100 年来 , 气候 变暖已成为人类的一大祸患。冰川融化、 水位上 涨、 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等都对人类的生存 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二氧化碳则是地球变暖的 罪魁祸首。
2 汽车节能技术途径分析
近年来, 我国汽车工业通过引进、 吸收国外一 些先进技术, 汽车制造部门为降低汽车油耗, 进行 了大量的试验和改进汽 车结构的工作, 通 过 开
6
应用能源技术
2010 年第 5期 (总第 149 期 )
源 和 节流 2个方面大大提高了现代汽车的节能 技术 , 并且有的已经在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 并取 得明显成效。图 1 为汽车节能技术途径的树状图。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 世界上除了已存在的 能源问题之外, 环境保护问题也逐渐成为各个方 面所关心的重大课题 , 内燃机汽车的排放污染 , 给 全球的环境以灾难性的影响, 因此开发生产零污 染的交通工具成为各国所追求的目标 , 电动汽车 的无 ( 低 )污染优点, 使其成为当代汽车发展的主 要方向。所以, 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大车展中的中间力量。燃料电 动汽车也作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形态登上汽车历史 舞台, 燃料电池是把燃料氧化的化学能直接转换 为电能的 发电装置 , 它能够使用多种燃料产生 电能。燃料电池在原理和结构上与普通电池完全 不同, 燃料电池的活性物质是储存在电池之外 , 只 要不断地供给燃料和氧化剂就可以一直发电, 因 而容量是无限的 ; 而电池的容量是有限的 , 活性物 质一旦消耗光, 电池寿命即告终止、 或者必须充电 后才能使用。所以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 有害气体排放低, 燃料适用范围广 , 积木化强, 负 荷响应快等优点。另外, 随着光伏电池技术以及 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 , 太阳能汽车作为一种新能 源汽车已经崭露头角。然而由于太阳能电池的转 换效率有限 , 并受气候、 环境等 外界条件影响较 大 , 太阳 能汽车 在实际 应用中 仍存 在一定 的局 限性。 2 . 2 节流 角度实现汽车节能 ( 1) 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 发动机是整个汽车的核心部分, 也是从技术
3
1 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
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 其中 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碳氢化合物、 氮氧化合物、 铅及硫氧化合物等。以 英国为例, 英国空气洁净和环境保护协会曾发表 研究报告称 , 与交通事故遇难者相比 , 英国每年死 于空气污染的人要多出 10 倍。 固体悬浮 颗粒。固 体悬浮颗 粒的成分 很复 杂 , 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 可以吸附各种金属粉 尘、 强致癌物苯并芘和病原微生物等。固体悬浮 颗粒随呼吸进入人体肺部, 以碰撞、 扩散、 沉积等 方式滞留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 , 引起呼吸系统疾 病。当悬浮颗粒积累到临界浓度时 , 便会激发形 成恶性肿瘤。此外 , 悬浮颗粒物还能直接接触皮 肤和眼睛, 阻塞皮肤的毛囊和汗腺, 引起皮肤炎和 眼结膜炎, 甚至造成角膜损伤。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 合的速度比氧气快 250 倍。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 入血液循环 , 与血红蛋白亲合后生成碳氧血红蛋 白 , 从而削弱血液向各组织输送氧的功能 , 危害中 枢神经系统 , 造成人的感觉、 反应、 理解、 记忆力等 机能障碍 , 重者危害血液循环系统 , 导致生命危 险。所以, 即使是微量吸入一氧化碳 , 也可能给人
4

应用能源技术
2010 年第 5期 (总第 149 期 )
新时代汽车节能技术探析
孟 欣 ( 陕西理工学院 , 陕西 汉中 723000) 摘 要 :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 巨大的市场 需求与严峻的能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 发展节能环保汽车 , 促进能源转型与实现产 业振兴势在必行 。首先分析了汽车尾气中各成分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然后从 开源 和 节 流 两方面阐述了目前汽车的主要节能技术。 通过有效的节能技术研究可以大大降低汽车的能 耗 , 减少汽车工业的能源压力。 关键词 : 汽车 ; 尾气污染; 节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 : U461 . 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 3230( 2010) 05- 0004- 04
0 前言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汽 车所消耗的能源是石油产品 汽油和柴油。据 统计, 全世界石油的储备量约为 3 000 亿 , t 其中 600亿 t已经开采, 1 000 亿 t已经被探明。 20 世 纪 70 年 代 末 期, 全 世 界 石 油 的 年 总 产 量 为 33 亿 ,t 目前已增长到 50 亿 t 。按此速度计算, 以 探明的石油仅能开采 20 年左右。 经过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高速发展, 据新华社 2010年 2 月 3 日公 布数 据我 国 已成 为 全球 最
2 . 1
开源 角度实现汽车节能 ( 1) 采用替代燃料来代替石油产品 近年来 , 在 油气并举 的方针指导下 , 我国
的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以四川川东崎岖 , 陕 北气区 , 新疆气区为三大天然气资源区的形成为 我国天然气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提供基础保证。 天然气作为一种新的替代能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低污染、 燃 烧比较 完全 , 可大 幅度降 低 CO 和 HC 的排放量、 无排 放微粒, 而且燃料的经济 性、 安全、 抗爆性均较好的优势。 其次, 使用液化石油气替代汽油 , 就是我们通 常说的 LPG 汽车。液化石油气气源供应有保障, 同时其辛烷值高 , 提高了发动机的抗爆性 , 燃烧液 化石油气经济性好, 对环境污染小。目前市场上 除了专门为液化石油气设计的纯液化石油气汽车 外 , 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汽车结构改造出液化石油 气 - 汽油 ( 柴油 ) 两用燃料汽车。在很多城市对 出租汽车和公交汽车改用燃烧液化石油气, 对控 制城市排放污染 , 提高汽车经济性和排放性, 使得 液化石油气汽车在当今的汽车行业中占居很重要 的地位。 第三, 开发和研制醇类燃料汽车。醇类燃料 的来源广 , 制取方式多。甲醇可以从 煤炭、 天然 气、 煤层气, 可再生生物资源、 分类垃圾等物资中 制取; 乙醇的原料主要是含糖、 含淀粉的农作物, 如甜菜、 甘蔗、 玉米、 草杆等。甲醇和乙醇都属有
An Analysis on the 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s
MENG X in ( ShanX i Un iversity of Technology , Hanzhong 723000 , Ch ina) Abstract : An i m po rtant m ateria l foundat io n fo r the hum an surv iv e and developm en. t W ith the rap id deve lo p m ent of autom ob ile industry, a sharp contraction ex ists bet w een the huge m arket dem and and a severe energy and env ironm ental constra in ts . Exp lo itin g energy - conserv in g and environm ent pro tectiv e autom ob ile , realizing energy sw itch ing and causing the develop m ent of autom obile in dustry are unavo id able and necessary . T his thesis ana ly ses the i m pact o f th e various e lem ents of ta il gas on the env iron m ent and m ank ind , then d iscusses the curren t m ain m ethods o f energy conservatio n in autom ob ile in dustry on th e tw o aspects -explo iting new energy and econom ize on energy . An effectiv e research on pow er -sav in g techno logy m ay efficient ly reduce the energy consu m ing of autom ob iles and re lieve th e energy stress of autom obile industry. K ey w ord s : Autom obile ; T a il gas pollution ; Energy-efficient technolog i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