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的调查及思考
对中小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的认识与思考

对中小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的认识与思考
孩子们的青春期是一段充满机遇的发展时期,他们在教育、发展中学习更多关于习惯、责
任和幸福的知识,但也反映出气候、中枢神经系统、荷尔蒙等不可思议的发生变化。
因此,性教育对中小学生青春期的发展一直是家长和学校的重要关注。
近年来,中小学生性教育的实施已经得到不断改善,有关的教育辅导和学习内容都已经得
到开展和深入。
及时正确的性教育,可以使孩子们知道自我保护和社会责任,认识到人类
青春期过渡及其改变;同时可以创造对性需求表达有独立信念、自主意志、自律态度的可
控性,具有自我安全感和社会健康感。
除此之外,性教育还应充分认识到青少年抗压力、保护个人感情和安全的重要性,以健康
的角度去看待性和它的相关内容,增强他们安全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减少性冲动的冲动,增强对知识和行动的科学实践认识,在发展中积累良好的价值观以及正确的态度和行为。
此外,家长也不能忽视孩子们的性教育。
家长应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孩子们的健康启蒙中,有效把握孩子发展潜力,增强实践认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为孩子们的
身心健康做出实质性贡献。
总之,中小学生的性教育对孩子们来说是重要的,家长和学校共同发挥作用,及时地传授良好的性知识,内容应正确广泛,以全面指导孩子完成青春期的发展任务。
小议小学性教育

小议小学性教育现在观念的转变以及传媒的影响使性的话题不再难以启齿,长期以来的思想禁锢得到了解放。
但小学生的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教育却迟迟得不到重视,青少年因为缺乏性知识而走向性失误或性犯罪的错的道路,给青少年的身心造成伤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灾难。
一、迫在眉睫一小学性教育的形势据资料显示,全国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数量达到3亿以上,农村子弟约有1.8亿人。
其中很多人因为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控制能力,得不到科学的指导,其行为常常出现偏差,而成为“危险人群”。
在近年来被关注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性犯罪案件占18%-25%,并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
更可叹是在学生出事后,都是简单地用法律作武器,或者说他们是自甘堕落而一推了之。
青少年的性知识教育真的是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二、难以启齿——小学性教育的阻力性教育无师自通,这是有些教师所持的观点。
他们的理由是:如果不讲,学生们还有所畏惧,如果讲得很详细透彻,学生们反倒会去尝试。
这反映了小学性教育的偏颇之处——性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分离。
离开道德教育的性教育,只能导致性愚昧,而不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性观念。
这些观念严重阻碍小学性教育的开展。
三、掀起盖头——小学性教育的对策1.开展适时、适度的青春期性教育。
学校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采取提前教育、及时教育,主动揭开性面纱,用科学的性知识来解除学生对性成熟现象的好奇心和恐惧感,让孩子觉得不过如此,没有什么神秘可言。
2,引导学生建立自然、良好的异性关系。
对于现代社会中男女交往而言,回避正常的异性交往不仅会影响学生健康和人格发展,也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反之,如果尚未成熟就和异性恋情,也会给当前的学习、生活乃至身心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首先,在小学生的异性交往过程中要做好引导工作,要自然、适度。
其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让学生明确友谊和爱情的关系,自觉地把维护社会道德、法制与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统一起来,做到自尊、自爱、自重、自强。
最后,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对自身或异性的兴趣转移到对科学、对知识的兴趣上来。
浅谈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缺失与青春期健康教育

浅谈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缺失与青春期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性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
当前我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和不足,导致许多小学生在青春期时对性健康问题认识不足,面对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时缺乏应对能力。
对小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针对青春期的健康教育进行深入探讨。
一、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 人身发育的正常认知小学生正处于性别意识开始觉醒的阶段,他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体和性别有更多的认识。
性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人身的发育规律,知道自己的性别特征和性器官的基本结构,正确认知自己的身体。
2. 性教育的基本概念性健康教育不仅是提供生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性观念和性态度。
他们需要明白性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正确认识性并不是什么不正常的事情。
3. 预防性侵犯随着社会的进步,性侵犯事件逐渐增多,小学生成为性侵犯的受害者并不鲜见。
适当的性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不妥当的触碰和什么是可以和不能说的话,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 塑造良好的性别角色观念性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性别平等、尊重和理解的重要性,避免性别歧视和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念。
1. 生理和心理变化的认知青春期是一个充满变化、困惑和挑战的阶段,生理上的变化给孩子们带来了新的感觉和问题。
性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缓解他们对变化的困惑和恐惧。
2. 性健康问题的认识青春期是性启蒙的关键时期,学生对性问题开始感兴趣并且好奇。
青春期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性,了解性生理现象和性行为的相关知识,以及避免青春期性问题的发生。
3. 培养正确的性行为观念青春期是孩子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的性观念和性行为态度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性健康教育可以通过科学的知识传授和正面的性教育,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性行为观念。
青少年性教育调查报告以及对性教育的看法

青少年性教育调查报告以及对性教育的看法青少年性教育调查报告以及对性教育的看法杨晨光摘要:众所周知,青少年是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时期,但人们常常忽略了青少年同时又处在性意识觉醒、情窦初开的青春期(即性待业期)。
青春期的孩子不仅需要特别的关爱,而且更需要适宜且足够的性教育。
为了客观地反应青少年性教育现状,唤起社会各界对青少年性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助推青少年性教育正常开展。
我对宿州市四县一区的某一中学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现将我调查的信息分析总结如下。
关键词:青少年、青春期、性教育首先我把我的调查情况汇报一下:一共发出1000份青少年性教育调查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538份,有效回收率53.8%。
调查对象均为在校学生。
年龄在10~20之间,性别男女各半。
为了尽可能的是调查具有全面性,我在该乡镇中学从初一到高三,几乎全部学生都进行了问卷调查。
至于调查出的数据与结论,我会在接下来的正文中穿插进去。
欧洲思想家卢梭曾说“我觉得人类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我们还可以说,关于人的知识中,最有用而不完备的,是性的知识。
在谈论性,或者在性问题、性生活上,把人类至洁至纯的崇高的美与污秽、低贱的丑的概念和界限区别开来是非常重要,却也是非常困难的。
在此,我带领大家回顾一下性学发展的轨迹。
一百多年前,奥地利人克拉夫特-伊宾于1886年出版了他的《性心理学》,被认为是性学的肇始。
后来,德国人霭理士是以为很有影响的科学家、思想家,他终身严肃地从事人类性科学的研究和教育,1933年出版了《性生理学》。
潘光旦先生与1941年将其译成中文,梓成自题曰“我亦传来竺国经,不空不色唤人醒”,可见其用心良苦。
二十世纪中叶,重点移向美国的生态学研究和广泛的性学调查,当推金赛博士,他的《人类男性的性行为》和《人类女性的性行为》是著名的性学报告。
2002年翻译过来的《海蒂性学报告》堪与金赛报告相媲美。
当今,在西方,性问题面临着严峻的现实:二十世纪掀起的“性自由”、“性解放”和“开放婚姻”与科学家们的研究形成鲜明对照;一些国家关于性的禁锢有增无减、有不能不在外来的冲击下发生难以预料的震颤。
小学开设性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开设性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性教育逐渐成为家庭和学校都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
在过去,性教育往往被忽视,甚至被视为敏感话题,人们对于性教育的认识也停留在简单的生理知识上。
现在的社会对于性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校开始意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如何在小学阶段开设性教育课程。
本文将探讨小学开设性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思考,希望能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为何小学需要性教育课程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心发育都在快速发展阶段。
尤其是在面对青春期的到来,孩子们对于性知识和性心理更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而在现代社会中,各种信息充斥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如果没有正确的性教育,孩子可能会因为误解和不正确的行为受到伤害。
小学阶段开设性教育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开设性教育课程的实践需要家长、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家长需要重视小学性教育,与学校合作,支持学校开设相关课程。
学校需要积极申请相关资源,并组织相关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性教育知识和水平。
教师们需要熟悉教育部相关规范和标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成长特点的性教育课程。
在小学开设性教育课程的实践中,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生理知识教育对于小学学生来说,他们需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功能,了解生理成熟的过程。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画册、实物模型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性器官的功能等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生理观念。
孩子们在青春期之前就会开始对自己的性别和性别角色有一定的认识,因此需要对性别平等、性别角色和性别意识进行教育。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性别差异,并树立对性别平等的认识。
3. 性道德教育性道德是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要引导学生对性的认识和态度,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
教学中,可以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向学生传达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引导他们尊重自己和他人,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
浅谈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缺失与青春期健康教育

浅谈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缺失与青春期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由于很多学校并没有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小学生性教育的普及,导致小学生对于自己的性健康以及相关知识的了解非常匮乏,这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小学阶段是儿童身体、智力、心理等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小学生性健康教育需要全方位的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普及性知识小学生对于困扰他们的性问题通常没有足够的认知和理解。
家庭和学校应该在小学生身上进行正确的性知识普及教育。
在这一方面,家长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应该向孩子们阐明生殖器官的构造及其作用,讲解人体的生理特征和性别差异,并告诉孩子们如何保护自己。
学校方面则应该在课程中注重这方面的教育,建立正确的性观念。
通过图书、宣传画等样本的介绍和小组讨论等形式来普及性知识。
二、警示性教育随着性犯罪的频繁发生,小学生必须受到预防性教育,防范性侵害。
现在的许多小学生经常接触互联网,而互联网是性信息流传的中心。
在这个方面上家长要对孩子们的上网进行指导,不要让孩子们沉迷于网络,避免不良信息对孩子的伤害。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男女拥抱、接吻、性侵等威胁孩子们的警示性教育。
三、维护个人隐私保护个人隐私对于小学生来说同样重要。
我们必须鼓励孩子们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要随便给别人看自己的身体,也不要对别人主动展示自己的身体。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身体上的伤害。
在小学生性健康教育方面,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承担起重要的责任。
在小学生的性教育课中,教师应该在讲解性知识的同时,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提高孩子们的亲自保护能力。
家长应该在家庭中帮助孩子们了解性方面的知识,引导孩子们珍惜自己的身体,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从性方面的健康成长。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状况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在这时期,青春期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孩子们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防止他们由于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变化而出现产生不必要的困扰。
青春期性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青春期性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日期:青春期性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科学论文青春期性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谢静一、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必要性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已进入青春发育的早期,性器官开始发育,由身体变化而引起一系列心理变化,许多孩子常常被“性”困扰而产生疑惑、紧张、焦虑等心理。
可是,我们的“性教育”却赶不上孩子的“性早熟”。
当今网络上这样那样与性有关的“门”事件频频出现,初高中女生堕胎的事件时有发生,近来甚至有向小学蔓延的趋势,究其原因,都与性教育的缺失有关。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母亲在女儿第一次来月经之前,没有告诉孩子怎样处理,有很多父亲也从不告诉儿子怎样保持生殖器官的清洁卫生,由此可见家庭性教育的缺失。
许多家长本身就没有性教育的经验,当孩子问及性的问题,家长往往扭扭捏捏,似是而非,缺乏对孩子的正确引导;而学校的性健康教育形同虚设,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课程,即使是科学教材上的内容,很多老师也是直接跳过,让学生自己学习。
而学生从其他渠道如网络所获得的性知识、性观念往往缺乏科学性,甚至是扭曲的。
因此,在小学高段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现行《科学》教材中设置了青春期教育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补充介绍相关的性知识,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性问题,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青春期性教育存在的问题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的重要性,并为之做出了积极有效的努力,但在很多小学的科学课中,尤其是农村小学,青春期性教育仍然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得不到有效落实,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及教师重视程度不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没必要,认为这部分知识可以让学生回家问家长,在讲到这部分内容时,往往跳过,或者让学生自己看书学习。
小学生性教育研究、实施现状及反思

小学生性教育研究、实施现状及反思随着时代发展,性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越来越受到重视。
各地都在努力推进性教育,让学生全面了解性,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性健康知识和道德观念。
在此背景下,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小学生性教育实施现状的研究,以深入挖掘小学性教育现状的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一、小学生性教育研究概况本次调研以15家北京地区小学为研究对象,考察了200名小学生、45名家长和30名小学老师,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形式,得到有力的数据支持。
结果表明:1.学生对性教育的认识还是非常薄弱的,性知识的了解不足。
此外,孩子们的性意识过早,也会对正常的性发展产生影响。
2.学生性教育实施现状很不理想,大多数小学老师和家长的性知识还比较落后,只有少数小学也让性教育作为学校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多数机构缺乏性教育的专业师资,缺少性教育课程内容,以及实行性教育的规范。
二、小学生性教育反思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小学性教育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影响孩子正常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应该加以重视。
1.分发挥小学性教育的重要作用。
应该认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并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纳入学校的教育安排中,以便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所帮助。
2.大对性教育师资的培养力度。
要加强性教育师资的培养,增加性教育的资源分配,提高性教育课程的专业化水平,以适应小学生性教育的需要。
3.力推进性教育的实施。
我国各级政府应立足国情,根据小学生成长需求,制定出全面、有针对性的性教育规范,并加大投资,以改善孩子们的性教育现状,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指引。
结论通过对小学生性教育实施现状的调研,我们发现小学生性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要加大性教育研究力度,以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性,培养健康的性文化,为孩子们提供全面而科学的性教育,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小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的调查及思考李力红张晓春徐洪图(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长春,130024)(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长春,130024)[摘要]小学生青春期性教育一直是较少有人涉足的领域,通过对长春市319名小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试图进行以下方面的分析:其一,描述小学中高年级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状况。
其二,了解小学生性知识的来源。
其三,对进行小学生青春期性教育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性教育1 前言青春期(Puberty)一词来自于拉丁文“Puberfas”含义为“成熟年龄”或“具有生殖能力”。
进入青春期是以个体生殖器官功能的成熟和第二性征为标志,它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的转变与过渡时期,是人发育中第二个重要阶段。
世界卫生组织将青春期的年龄范围定为10-20岁。
我国青少年女性一般从10-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男性从12-14岁开始。
处于青春期的个体在性生理上主要表现为第二性征的出现和发展,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具备生殖的可能性,在性心理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性意识的萌发和成熟,即对性问题逐渐感兴趣、关注异性、容易被异性吸引。
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每一个阶段都具有该阶段的主要发展特点和需要解决的矛盾,青春期横跨了儿童晚期和青年初期两个阶段因此,个体在青春期的开始、发展和后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有所区别的,只有对小学、初中和高中青少年进行性生理、性心理、青春期性教育重要的是要针对不同年龄的性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的进行。
小学高年级正是步入青春期的年龄。
近来许多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在性生理和心理发育日趋早熟,这一现实情况表明在小学阶段对青少年性教育提出了要求。
虽然国内许多初、高中已经不同程度的开展了性教育,但小学的性教育还处于相对空白的状态。
专门针对小学生青春期的调查研究还比较少,因此,基于小学生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征以及性意识的萌发特点对即将进入或正处于青春期的小学生进行有效的、适时的教育,更好的促进其个体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青春期个体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诸如遗传、营养、运动、生活条件、气候环境等。
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现代文明的普及以及全球气候条件的变化等,青春期生理发育普遍存着提前的趋势,但对心理成熟的变化却有不同的观点。
有些学者认为,新的时期,青春期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及矛盾已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因为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显著的提前了,但是心理发展却表现出严重滞后。
张春兴曾在《青年的烦恼与出路》中写道:“人的寿命普遍延长,青春期生理发育普遍存着提前的趋势,心理成熟却表现出滞后。
这是由于,50年代前,不到20岁的青年就挑起了生活的担子,生理成熟晚于心理成熟。
但是现在,结婚的年龄都在20岁以后,青年人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里,教育内容窄化(重升学),青少年接触社会的机会少了,历练的机会也少了。
”相对的,有些学者认为青春期的心理与生理一并提前,没有明显的滞后现象。
如王惠晏就在《当代青年心理学》中明确表示生长加速了,体现在生理发育提前、心理发育提前和身体迅速增长上。
青春期是一个从单纯走向繁杂,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裂变时期,他们单纯、幼稚,却又渴望长大、成熟,是人生的“第二断乳期”,往往具有隐蔽性、差异性的特征。
因而,准确掌握和遵循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的外在干预,是使青少年顺利渡过青春期这座“危桥”的关键。
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其成人感产生并不断发展成熟,但由于身心发展不够平衡,却又同时经历着多种的心理矛盾和危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正确的解决,将会影响一个人以后乃至一生的健康发展。
因此,怎样了解即将进入或刚刚进入青春期的未成年人的心理,什么时候实施恰当有效的教育,现今未成年人的生长发育现状是其实施的重要依据。
面对青春期提前的现状,我国的性教育却没有表现出相适应的变化。
一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性,仍被教育界视为跨世纪的“雷区”,使得青少年的青春期性教育仍处在比较隐蔽简单的层面上,青少年性教育仍未普遍展开。
学校、家庭都不太重视和不能正确地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性教育。
但青少年的性教育却是迫在眉睫: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西方思想的侵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新旧价值观念不断碰撞、冲突,人们被禁锢的心态和规范的欲望,受到了五光十色的新潮流的冲击,思想和观念也发生了空前的变化。
但在性教育观念方面,仍有许多诸如“封闭保险论”、“无师自通论”等错误的认识,使得青少年对性知识的正确了解普遍缺乏。
而在现代社会环境下成长的新一代青少年,一出生就接触着各种各样的斑斓的文化,与传统文化有着不可调和的鸿沟,尤其在青春发育期出现的有关性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传统的性道德观念受到了冲击;同时,信息时代网络的出现和普遍应用,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广泛频繁地提供的大量的性信息、性刺激,使得自控能力、辨别能力较差的青少年不能正确的理解和接受,进而形成不正确的性观念;由于没有得到正确的性教育,处在青春期性意识萌发阶段的青少年为满足其好奇和渴望了解等需要而通过不正当的渠道来获得性知识;由于不健全的性开放观念等的影响,许多青少年性行为低龄化、性失误、性犯罪呈上升趋势。
因此,加强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的呼声日渐强烈。
2 研究和分析方法2.1 研究方法2.1.1 问卷调查法为了了解小学生性生理、性心理的发育水平,了解他们性知识准备的状况以及其青春期顺利发展的影响因素,为小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的有效、适时的实施提供参考,本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并且根据小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应用自编问卷调查。
样本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别从小四、小五、小六年级抽取学生共319人。
2.1.2 问卷的编制问卷的编制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1)首先进行文献检索和综述,整理确定出小学生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的结构构想,并以此来确定问卷的基本框架,然后近一步形成问卷维度和项目。
(2)根据框架构想并参照国内有关的性知识测试问卷和有关性的调查问卷编制(3)修改问卷,并多次征求心理学硕士及有关心理学老师的意见,确定问卷(4)统一印刷,并核对无误。
在调查内容上,除了针对男、女生两个不同群体设计了部分特有问题外,主要包括了一些要求共同回答的问题,以使资料具有可比性。
该问卷由21个题目组成,问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小学生对有关性概念的了解和掌握情况(2)小学生的青春期生理发育水平及相应的心理适应情况(3)性心理的发展状况(4)影响青春期顺利发展的因素(详见附表--问卷)2.1.3 问卷的调查由心理学专业人员统一组织问卷匿名调查。
调查时间约需25分钟。
本调查利用学生自习时间进行集体施测,调查前说明统一的指导语。
统一发放,当场回收。
累计发放问卷319份,收回有效问卷274份,有效率为85.9%。
2.2 分析方法整理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统计各选择题(单选题和多选题)均采用百分率统计方法来统计,即统计出各题每一选项的次数与各题总选择人数的比,然后分别对性别、年级作χ²检验,最后用统计表描述出各选项之间的关系。
3 结果与分析本结果只对小五、小六年级共167人进行具体统计分析,是由于小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还没有明显进入青春期发展阶段,对很多问题不理解或根本不懂,因此,对其调查结果,问卷中的多数问题没有做系统的整理,只做整体阐述,不做具体分析。
3.1 对相关概念的了解女生对有关概念的了解要比男生的比例高,这主要体现在女生对月经的了解比例要比男生对遗精的了解比例高;五年级女生约有40%了解月经,六年级女生有60%了解月经;而男生对遗精的了解,五、六年级分别是20%和30%左右。
同时,此项调查结果与都日那3等人的研究结果“80%以上的小学生缺乏生殖系统解剖学知识”相一致。
3.2 青春期性生理变化情况表1 青春期性生理变化情况变量男生人数(%)女生人数(%)χ²合计(%)n=77 n=90 n= 167身体变化是(不同程度) 49(63) 69(76) 3.398* 118(70)否(无变化) 28(36) 21(23) 49(29)首次月经经历过 12(15) 35(38) 11.144** 47(28)(或遗精)没经历过 65(84) 84(55) 120(71)如表1所示:小学五、六年级有70%的学生已经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第二性征,其中女生中有76%,男生中有63%,性别差异显著;有38%的女生经历过月经初潮和15%的男生经历过首次遗精,性别差异非常显著。
表2 青春期性生理变化情况变量四年人数(%)五年人数(%)六年人数(%)χ²合计(%)n=107 n=97 n=70 n= 274身体变化是(不同程度) 45(42.1) 57(58) 61(87) 35.130** 163(59.5)否(无变化) 62(57.9) 40(41) 9 (12) 111(40.5)首次月经经历过 3(2.8) 17(17) 30(42) 45.577** 50(18.3)(或遗精)没经历过 104(97.2) 80(82) 40(57) 224(81.7) 从对小四、小五、小六年级的此项调查来看,从四年级开始,就有超过一半的人数已经不同程度的出现第二性征,女生体现在乳房的发育,这与有关研究2一致;男生体现在胡须以及喉结的变化上。
对第一性征的调查中,月经初潮年龄最小的为9岁,与1990年的调查4相符;小四年级只有个别人经历过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而小五年级有所增加,小六年级的人数几近一半。
调查显示出,身体变化程度和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的年级差异都非常显著。
3.3 由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适应情况3.3.1 第二性征的心理适应情况表3 第二性征的心理适应情况变量男生人数(%)女生人数(%)χ²合计(%)n=49 n=69 n=118身体关注程度关注 15(30) 24(34) 8.027* 39(33)一般 30(61) 43(62) 73(61)不关注 4(9) 2(2) 6 (5)身高满意程度满意 23(46) 26(37) 4.739 49(41)一般 16(32) 29(42) 45(38)不满意 10(21) 14(20) 24(21)体重满意程度满意 18(37) 18(26) 9.178* 36(30)一般 11(23) 34(49) 45(39)不满意 20(40) 17(24) 37(31)体形满意程度满意 26(53) 25(36) 3.310 51(43)一般 15(30) 29(42) 44(37)不满意 8(16) 15(21) 23(19)外貌满意程度满意 26(53) 28(40) 3.0382 54(45)一般 21(42) 33(47) 54(45)不满意 2(4) 8(11) 10(8)由表3可知:发生生理变化的118名小学生中,大部分对生理变化的适应情况较好,且性别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