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_电流和电路》综合训练及答案(A、B、C)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_电流和电路》综合训练及答案(A、B、C)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_电流和电路》综合训练及答案(A、B、C)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综合练习(A卷)1.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将湿衣服晾在电线上

B. 用湿抹布擦电器

C. 将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

D. 将开关装在零线上

2.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条件下,金属、人体、大地、陶瓷是导体

B.绝缘体不导电,是因为在绝缘体中没有电荷

C.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能够移动的自由电子

D.导体与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

3.如图,比较的读数大小()

A.I1>I2>I3 B.I1

4.关于电路的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为使两灯同时亮,同时灭,两灯一定要串联

B. 金属中的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C. 在电路中,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D. 一般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

5.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组合全部属于绝缘体的是()

A.金属、盐水、橡胶 B.毛皮、丝绸、干木棒

C.塑料棒、石灰水、大地

D.铁棒、橡皮、铅笔芯

6.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用飞机野蛮地对南联盟发电厂进行轰炸时,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的纤维状的石墨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赞成电厂停电。这种炸弹的破坏方式主要是()

A.炸塌厂房 B.炸毁发电机 C.使设备短路 D.切断输电线

7.一台家用小型(47厘米)彩色电视机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与下列哪一组数据最接近()

A.18安B.1.8安C.180毫安 D.18毫安

8.如图是一把既能吹冷风,又能吹热风的电吹风的简化电路,图中A是吹风机,B是电热丝;若只闭合S1,吹出的是风,若将S1、S2都闭合,吹出的是风。(选填“冷”或“热”)

9.图中的灯泡在通电时,灯泡能被点亮。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当开关K1、K2处于以下状态时,灯泡A、B的亮熄情况:(1)K1断开K2闭合时;(2)K1闭合K2断开时;(3)K1和K2都闭合时 .

10.在图的电路中,有四个开关S1、S2、S3、S4,如果仅将开关S2、S4闭合,S1、S3断开,则灯L1、L2_____联.如果将开关S1、S2、S3闭合,S4断开,则灯L1、L2____联.

11.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医务人员需要随时看护患者,临时使用的一种呼唤电路如图所示(注意:有多少张病床就按同样接法装多少盏电灯,图中只画出两盏),患者只要按床头的电键,他们就能知道谁呼唤。请你研究一下这个电路(你可以只研究没有两人同时按电键的情况),说说既然已经有电铃为什么还需要电灯?根据你的见闻,用什么代替电灯可以使电路更先进?

12.把下图的电路图画在右边的方框内。

13.按照下图中的电路图,把右图中的电路元件连接成实物电路。

14.如下图所示,将所给的元件连接起来,要求L1、L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根据实物连接画电路图。

15.如图所示,现有一个电池组、两个开关和两盏电灯,请你在接好下面的实物电路图,使S1闭合时L1亮,S2闭合时L2亮。

16.请你设计一个电路图,要求将L1、L2并联,开关S1作总开关,S2控制灯L2,电流表测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1所在支路电流,请按要求将下图中所画的实物连接好,并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19.按照我国交通管理的规定,“红灯停、绿灯行、黄灯预备”。小明在科技活动中设计

了一个实验电路,如图所示,用以模拟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控制。请你认真分析后填空:

(1)当单刀多掷开关接通位置“1”时,有______个灯发光,发光灯的连接采用的是

_______联方式;

(2)当开关接通位置“3”时,允许_____方向的车辆通行(选填“东西”或“南北”);

答案:

1.C

2.D

3.D

4.A

5.D

6.B

7.C

8.C

9.D 10.B 11.电流,L

1 12.0.24,1.3 13.冷,热 14. (1)A灯亮,B灯不亮 (2)AB两灯都不亮 (3)AB两灯都亮15.串,并 16.短路,A 17.这个插孔具有安全保障作用。如果它与大地的连线断了,一

旦电器的外壳与电源火线之间的绝缘损坏,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18.电铃响只表示有人呼唤;电灯亮具体显示谁呼唤;用一块液晶显示屏代替所有的电灯会使电路更先进. 19.(略) 20.(略) 21.(略)

22.

23.(略) 24.(1)“+”,“-”接线柱接反了 (2)把导线a连接电流表“+”接线柱的一端改

接在电流表“-”接线柱上

25.

26.

27.(1)4,并(2)东西(3)可行(4)可填内容有:改为自动控制、加装时间显示、

加装左右拐标志等. 28.(1)增大(2)内(3)提示:测量范围大;可以测水银温度计

无法测量的高温;便于进行远距离测量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综合练习(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常用的电源的有____、____.

2.只有电路____时,电路中才有电流.电流沿着“____→用电器→____”的方向流动.3.常见的导体有____、____、____.

4.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是____连接的.

5.电流强弱可用____来表示,字母是____,单位是____,简称____.

6.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____.

7.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____.

8.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来显示家庭所用电能的仪表是____.

10.进户的两条输电线是____和____.

11.如果发生了触电事故,要立即______________.

12.火线可由____判断出来.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3.下列物体是绝缘体的是

A.金属B.人体C.橡皮D.大地

14.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

A.一定串联

B.一定并联

C.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D.不可能串联

15.电流的单位安培、毫安、微安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1 A=102 mA

B.1 A=106μA

C.1 mA=102μA

D.1 μA=10-3 A

16.下列关于电流表的使用,错误的是

A.电流必须从黑色接线柱(或标着“-”接线柱)流进去,从红色接线柱(或标着“+”接线柱)流出来.

B.中间的接线柱标着“0.6”的字样,右边的接线柱标着“3”的字样.

C.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D.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17.用试电笔可以判断

A.火线和零线B.零线

C.地线D.火线

18.如果发生了触电事故,正确的措施是

A.立即切断电源,再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唤,同时尽快通知医务人员抢救

B.先通知医务人员,再切断电源,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

C.赶快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尽快通知医务人员抢救

D.等医务人员的抢救

19.家庭电路的组成如下,顺序正确的是

A.电灯、总开关、电能表、保险装置、插座

B.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电灯、电能表

C.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电灯

D.保险装置、插座、总开关、电能表、电灯

20.以下情况不会触电的是

A.使用试电笔时,手指按住笔卡,用笔尖接触被测的导线,但手指绝对碰不到笔尖.B.在电线上晾衣服

C.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接触零线

D.人站在地上,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不接触零线

21.关于电流,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的单位只有一个安培

B.串联电路中,电流有时不相同

C.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

D.电路不闭合时也会有电流

22.安全用电的原则是

A.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B.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C.防止绝缘部分破损

D.避免电线跟其他金属物接触.

三、简答题(共11分)

23.(5分)简述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时你是如何做的?

24.(6分)如果有人触了电,你应如何急救?

四、电路设计与计算题(每题8分共24分)

25.有三盏电灯,想把它们连接在一个电路中,要求用不同的每盏电灯都不影响别的电灯.请你设计出这个电路,画出电路图.

26.如下图所示,是理发用电吹风机的典型电路.其中电热丝通电后可以发热,电动机通电后可以送风.选择开关分别放在“热”“冷”“停”三个位置,请你分析一下这个电路是

27.某控制电路的一个封闭部件上,有三个接线柱A、B、C和电灯、电铃各一只.连接A、C灯亮,铃不响;连接A、B铃响,灯不亮;连接B、C灯不亮,铃不响.请你根据上述情况画出这个部件的电路图.

答案:

1.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干电池、发电机

2.闭合、正极、负极

3.金属、人体、大地

4.首尾

5.电流、I、安培、安

6.串联

7.相等

8.各支路电流之和

9.电能表

10.火线、零线11.切断电源

12.试电笔

13.C 14.C 15.B 16.A

17.D 18.A 19.C

20.A 21.C 22.ABCD

23.答案:第一步先对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关系进行猜想或假设,之后设计实验证实猜想.设计好实验后,进行实验操作,最后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最后的结果.

24.答案:如果有人触电,我会立即切断电源,再用绝缘木棒(干木棒)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必要时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尽快通知医务人员抢救.25.答案:略

解析:三盏电灯连接在同一电路中,要互不影响,应采取并联方式,如下图:

26.答案:略

解析:如下图,选择开关放在“热”的位置时,电热丝与电动机同时工作,这时既有风又有热,所以得到热风;选择开关放在“冷”的位置时,只有电动机工作,所以得到的是冷风;当选择开关放在“停”的位置时,电热丝与电动机都是断路,都不工作,所以既无风也无热,也就是停止工作.

27.答案:电路图如下图.

解析:由题意知封闭部件内一定有一个电源和若干根导线,把电源、电灯、电铃,A、B、C三个接线连接在一起.由于连接A、C灯亮,铃不响;连接A、B铃响,灯不亮,可确定电灯和电铃是并联关系.又因为连接B、C灯不亮,铃不响,可知,B到电铃到电灯再到C上没有电源,那么电源和A接线柱相连.所以电路图如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综合练习(C卷)1.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将湿衣服晾在电线上

B. 用湿抹布擦电器

C. 将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

D. 将开关装在零线上

2.如图所示电路,把两个金属夹夹在下列物体的两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能发光的是()

A. 塑料尺

B. 橡皮

C. 玻璃棒

D. 铁钉

3.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条件下,金属、人体、大地、陶瓷是导体

B.绝缘体不导电,是因为在绝缘体中没有电荷

C.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能够移动的自由电子

D.导体与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

4.如图,比较的读数大小()

A.I1>I2>I3 B.I1

5.关于电路的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为使两灯同时亮,同时灭,两灯一定要串联

B. 金属中的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C. 在电路中,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D. 一般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

6.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组合全部属于绝缘体的是()

A.金属、盐水、橡胶 B.毛皮、丝绸、干木棒

C.塑料棒、石灰水、大地

D.铁棒、橡皮、铅笔芯

7.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用飞机野蛮地对南联盟发电厂进行轰炸时,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的纤维状的石墨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赞成电厂停电。这种炸弹的破坏方式主要是( )

A .炸塌厂房

B .炸毁发电机

C .使设备短路

D .切断输电线

8.一台家用小型(47厘米)彩色电视机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与下列哪一组数据最接近( )

A .18安

B .1.8安

C .180毫安

D .18毫安

9.下列图(乙)的四个电路中,与实物图(甲)相对应的是( )

A .

B .

C .

D .

图乙

图甲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灯L L 12、是串联

B. 电流表测L 1的电流

C. 电流表测L 2的电流

D. 开关只控制L 2

11.12.甲 乙

13.如图是一把既能吹冷风,又能吹热风的电吹风的简化电路,图中A 是吹风机,B 是电热丝;若只闭合S 1,吹出的是 风,若将S 1、S 2都闭合,吹出的是 风。(选填 “冷”或“热”)

14.图中的灯泡在通电时,灯泡能被点亮。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当开关K 1、K 2处于以下状态时,灯泡A 、B 的亮熄情况:(1)K 1断开K 2闭合时 ;(2)K 1闭合K 2断开时 ;(3)K 1和K 2都闭合时 .

15.在图的电路中,有四个开关S1、S2、S3、S4,如果仅将开关S2、S4闭合,S1、S3断开,则灯L1、L2_____联.如果将开关S1、S2、S3闭合,S4断开,则灯L1、L2____联.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1与L2为两个小灯泡,电源由两节新干电池串联而成.若闭合S后则电路里将会发生_____;要想使两灯泡都正常发光,只需将导线M由B接线柱拆下改接到_____接线柱上即可.

17.下图为一个三孔插座,其中有一个插孔的导线是与室外大地相连的,请把这个插孔产中代表大地的记号E用线连起来。如果这个插孔的导线断了,使用这个插座还能使洗衣机转动,但是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医务人员需要随时看护患者,临时使用的一种呼唤电路如图所示(注意:有多少张病床就按同样接法装多少盏电灯,图中只画出两盏),患者只要

按床头的电键,他们就能知道谁呼唤。请你研究一下这个电路(你可以只研究没有两人同时按电键的情况),说说既然已经有电铃为什么还需要电灯?根据你的见闻,用什么代替电灯可以使电路更先进?

19.把下图的电路图画在右边的方框内。

20.按照下图中的电路图,把右图中的电路元件连接成实物电路。

21.如下图所示,将所给的元件连接起来,要求L1、L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根据实物连接画电路图。

22.如图所示,现有一个电池组、两个开关和两盏电灯,请你在接好下面的实物电路图,

使S1闭合时L1亮,S2闭合时L2亮。

23.请你设计一个电路图,要求将L1、L2并联,开关S1作总开关,S2控制灯L2,电流表测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1所在支路电流,请按要求将下图中所画的实物连接好,并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24.某同学用如图的连线来测灯泡L1的电流。

(1)在该图中,电流表的连接有什么错误?

(2)现要测L2灯的电流,但只允许变动原图中一根导线中一个端点的接线位置,应如何改动?

25.某大型宾馆设有地下停车场,地下值班室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操纵室内的开关,使

想存车的司机通过看入口处的红、绿灯便可知车场内是否有空车位:红灯亮,无车位;绿灯

亮,有车位,请你设计出满足上述要求的电路.(电源用电池组)

26.如下图所示的电路盒,面板上有红、绿灯各一个,三个拨动开关S1、S2、S3。为了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探究盒内的电路结构,小明做了多次实验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根据上述实验情况,在虚线框内画出盒内的电路图。

27.按照我国交通管理的规定,“红灯停、绿灯行、黄灯预备”。小明在科技活动中设计了一个实验电路,如图所示,用以模拟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控制。请你认真分析后填空:

(1)当单刀多掷开关接通位置“1”时,有______个灯发光,发光灯的连接采用的是_______联方式;

(2)当开关接通位置“3”时,允许_____方向的车辆通行(选填“东西”或“南北”);

(3)你认为小明的设计是否可行__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4)联系实际,对设计方案提一条改进性建议________________

28.如图所示,把1根铁丝的两端分别与2根铜丝相连接,再与一只小量程的电流表串联成闭合电路。然后把铜、铁丝的一个接点D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杯中,另一个接点G

用火焰加热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表明闭合电路中的电流,像这样的电路叫做热偶电路。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性质以及接点D和G间的温度差有关。下表中给出了通过实验测得的某铂—铑合金热电偶电路中电流大小与温度差关系的一组数据。

(1)从表中数据可以发现,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将随着两接点间温度差的增大而________;

(2)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的电能是由_____________能转化而来的;

(3)利用热电偶电路中电流与两接点间温度差的关系可以制成热电偶温度计,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预测:与通常的水银温度计相比,铂—铑合金热电偶温度计的优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D

3.D

4.A

5.D

6.B

7.C

8.C

9.D 10.B 11.电流,L

1 12.0.24,1.3 13.冷,热 14. (1)A灯亮,B灯不亮 (2)AB两灯都不亮 (3)AB两灯都亮15.串,并 16.短路,A 17.这个插孔具有安全保障作用。如果它与大地的连线断了,一

旦电器的外壳与电源火线之间的绝缘损坏,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18.电铃响只表示有人呼唤;电灯亮具体显示谁呼唤;用一块液晶显示屏代替所有的电灯会使电路更先进. 19.(略)

20.(略) 21.(略)

22.

23.(略) 24.(1)“+”,“-”接线柱接反了 (2)把导线a连接电流表“+”接线柱的一端改接在电流表“-”接线柱上

25.

26.

27.(1)4,并(2)东西(3)可行(4)可填内容有:改为自动控制、加装时间显示、加装左右拐标志等. 28.(1)增大(2)内(3)提示:测量范围大;可以测水银温度计无法测量的高温;便于进行远距离测量等.

关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题答案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课后题答案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我们知道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有的时候,比如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办法证明桌子发声时也在振动吗? 答:可以在桌面上放一些轻小的物体,如粉笔屑、泡沫、小纸团等把桌面的振动放大,通过轻小物体的振动观察桌面的振动。 2、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000km,假设声音在空气中能够传得这么远,那么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火车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大型喷气式客机呢?自己查找所需的数据,进行估算? 解:t声=s/v声=1000000m ÷340m/s≈ t火车=s/v火车=1000km ÷200km/h=5h t客机=s/v客机=1000km ÷1000km/h=2h 3、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个敲打的声音!亲自试一试,并说出你其中的道理。 答:可以听到两个敲打的声音,先听到的是通过铁管传到耳朵里的,后听到的是通过空气传到耳朵里的。因为声音在铁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 4、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向相反的方向传播,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经过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 是多少米?(声速按340m/s计 算) 解:s=vt=340m/s×2s=255m 5、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 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小资料 知道: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 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慢,在 固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 快,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受温度影响。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许多立体声收音机有 “STEREO-MONO”开关,开关处 于STEREO位置时放出的声音和 电台播出的一样,是立体声;而 处于MONO位置时收音机把两个 声道的信号合成一个声道,没有 立体声的效果。找一台立体声收 音机,试一试这个开关的作用 (使用耳机效果更明显),向有 经验的人请教:既然立体声更为 逼真,为什么还要设置这样的开 关? 答:将开关处于MONO位置 时接收信号比较灵敏。 2、(略) 三、声音的特性 1、如果你家中有乐器,观 察一下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又 是怎样改变单调和响度的。 答:见课本第23页科学世 界。 2、制作音调可变的哨子。 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 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 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 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 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音 调就会改变(如图),你能练着 用它吹出一首歌吗? 答:音调可变的哨子是通过 改变竹管中空气柱的长短来改 变音调的高低。 3、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 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在2s内 做了700次振动,频率是多少? 人能听到吗? 解:f=700次÷2s=350Hz 人能听到。 4、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 不同的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就 可以发出“1,2,3,4,5,6, 7,ⅰ”声音来! 答:敲击时音调依次为ⅰ, 7,6,5,5,4,3,2,1(水振 动从高到低) 用嘴吹音调依次为1, 2,3,4,5,6,7,ⅰ(空气柱 振动从低到高)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调查一下校园里或者你 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应该采 取什么控制措施?与班里的同 学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详细, 采取的措施更好。 答:噪声主要有车辆发动机 的声音、鸣笛声。周围村民的鞭 炮声等。 可以采取多植树、设置 禁鸣标志的方法,当有噪音时关 闭门窗。 2、在工厂里,噪声主要来 源于电动机、车床等。在公路 上,噪声主要来源于发动机、喇 叭等。 3、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 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 下面的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 的?(A、C ) A、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 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4、在安静的环境里,测量 你的脉搏在1min里跳动的次

八年级物理基础训练答案

八年级物理基础训练答案 【篇一:201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基础练 习(全册含答案)】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的目的是:获得精确的数据,作出准确的判断。 2、长度的测量工具叫刻度尺。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有:直尺、三角板、、、、。 3、刻度尺上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叫分度值。叙述分度值是要有数字和单位。 4、使用刻度尺测量前要三看:一看量程;二看分度值;三看 0刻度线是否磨损。 5、刻度尺按照厚薄不同可分为厚刻度尺和薄刻度尺。 6、刻度尺按照分度值不同可分为厘米刻度尺、毫米刻度尺、 分米刻度尺和米刻度尺。 7、记录的长度测量结果必须要有数字和单位。 8、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必须注意:(1)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或者重合; (2)要用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前边缘;(3)刻度必须要物体。(4)记录数据时,必须记录到分度值的(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 10、判断记录的测量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就看倒数第 1 位的单位和分度值的单位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是正确的,如果不一致是错误的。 11、在我们记录的正确长度测量结果中,所有各位都是有效数字,最末一位数字是估计数字,除最末一位外的其他各位数字都是精确数字。 12、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13、任何人,用任何工具,使用任何方法都会有误差。 14、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误差可以减小。 15、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人有关,与测量的工具有关。 16、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而产生的叫错误。测量错误可以避免。 17、改正了错误的测量方法只能避免错误,不能避免误差,也不能减小误差。

18、长度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与要求有关;能够达到的准确 程度与分度值有关。 19、分度值越小,长度测量越准确。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多少,测 量长度时所能 达到的准确程度就是多少。 20、减小误差的方法有:(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用精密 仪器测量; (3)用先进方法测量。 21、用同一把刻度尺多次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时,记录的测量结 果除了要记录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外,还必须满足除最末一位可以 不同,其余各位必须相同。 2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只能用正确的测量结果来求平均值,错误的测量结果不能用来求平均值。 24、求平均值时,应当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和原小数位数 相同。 25、时间用钟或表来测量。古代测量时间用日晷和沙漏。 26、时间的国际单位有:小时h 、分min 、秒s 。时间的国际主 单位是s 。 27、1h=60min= 3600s。1min=60s。 28、要会读停表。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1、一个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改变,叫机械运动。或者说物体 间的位置改变叫机械运动。 2、位置改变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1)方位不变, 距离改变;(2)距离不变,方位改变;(3)距离和方位都改变。 3、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为比较对象的物体叫参照物。一个 物体被选作为参照物后,不管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就认为 这个物体是静止不动的。 4、我们可以选择任何物体作为参照物,但原则上不选择研究物体 自己。 5、如果选择不同物体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选填:一定、不一定、一定不) 6、物体是做机械运动、还是静止都必须相对于参照物来说,所以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 7、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运动,如果两个物体速度相同,以其中一个 物体作为参照物,那么另一个物体是静止的。如果两个物体速度不

大学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 大学物理》(上)考试试卷( A 卷) 注意:1、本试卷共4页;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3、姓名、序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4、考试为闭卷考试; 5、可用计算器,但不准借用; 6、考试日期: 7、答题答在答题纸上有效, 答在试卷上无效; b =2.897×10?3m·K R =8.31J·mol ?1·K ?1 k=1.38×10?23J·K ?1 c=3.00×108m/s ? = 5.67×10-8 W·m ?2·K ?4 1n 2=0.693 1n 3=1.099 g=9.8m/s 2 N A =6.02×1023mol ?1 R =8.31J·mol ?1·K ?1 1atm=1.013×105Pa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如图所示的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若将单缝沿透镜光轴方向向透镜平移,则屏幕上的衍射条纹 (A) 间距变大. (B) 间距变小. (C) 不发生变化. (D) 间距不变,但明暗条纹的位置交替变化. 2. 热力学第一定律只适用于 (A) 准静态过程(或平衡过程). (B) 初、终态为平衡态的一切过程. (C) 封闭系统(或孤立系统). (D) 一切热力学系统的任意过程. 3.假设卫星环绕地球中心作圆周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卫星对地球中心的 (A) 角动量守恒,动能不变. (B) 角动量守恒,动能改变. (C) 角动量不守恒,动能不变. (D) 角动量不守恒,动量也不守恒. (E) 角动量守恒,动量也守恒. 4.质量为m 的物体由劲度系数为k 1和k 2的两个轻弹簧串联连接在水平光滑导轨上作微小振 动,则该系统的振动频率为 (A) m k k 212+π =ν. (B) m k k 2 121+π=ν . (C) 2 12 121k mk k k +π=ν. (D) )(212 121k k m k k +π=ν 5. 波长? = 5500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光栅常数d = 2×10-4cm 的平面衍射光栅上,可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为 (A) 2. (B) 3. (C) 4. (D) 5.

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导读:本文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人教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练习一: 1、B 2.452、28.225.1 3、2.5 4、人、河岸 5、运动 6、地面、地面、椅背、车 7、A 8、c 9、C 10、C 11、A 12、D 13、B 14、B 练习二: 1、长、短 2、每秒行驶5米 3、6.2522.5

4、2505/3 5、路程、时间、V=s/t 6、0.4便于测量时间 7、100min 8、路程、时间、速度 9、6.25m/s交接棒所用时间少 10、8022.220.45 11、86大于 12、(1)v=s/t=300m/5h = 60 km/h(2) v=s/t=300m/2.5h=120 km/h(3)t =t1—t2 =5h—2.5h =2.5h 练习三: 1、振动、空气、山间铃响马帮来 2、不能、能 3、快 4、不相同、空气、耳朵 5、小于、波的、泡沫塑料屑在飞舞、在振动 6、C 7、C 8、C 9、音调、音色、音调、响度 10、频率、快慢、频率、高 11、次数HZ20---20000HZ 12、强弱、振幅、振幅、大、远近

13、分贝、90dB 14、慢、低、大、大 15、音色、响度 16、信息、能量 17、C 18、B 19、C 20、A 练习四: 1、A 2、C 3、A 4、A 5、A 6、C 7、空气柱、空气柱、频率、空气 8、(1)能量(2)音色 9、(1)无法正常交流(2)无法听音色(3)感受不到声音带来的信息 10、(1)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2)更好的接收声音(3)听诊器 练习五: 1、36.4、=、体温计有缩口,水银不会回流 2、A:没有水平放置B:正C:接触了容器底D:没有接触液体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堂练习册答案2020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堂练习册答案2020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基础知识 1米。千米。分米。厘米。 毫米。纳米。2、1mm。0.68。3测量值。真实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书粗心。4A。5B。6D。7D。8D。9C。10D。 11B。水平提升12偏小。13A。14B。15A。探索研究 16测出课本中厚度相同的100张纸的厚度为d,d/100就是一张纸的厚度。17第一步,用细铜丝在铁钉上紧密缠绕n圈;第二步,将缠绕的细铜丝拉直,测 量它的长度L;第三步,根据公式D=L/nπ计算出铁钉的直径。第二 节运动的描述基础知识1运动。静止。2江岸。竹排。3船。江岸。 4位置。参照物。5A。6B。7B。8是相对于跑步机的跑道跑了2千米。 水平提升 9地球。24。10、静止、向北运动或向南运动(速度小于列 车的速度)。11C.探索研究12C。13(1)汽车在公路上奔驰;以迅速 移动的背景作参照物。(2)能。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基础知识1、运动快慢。v=s/t。m/s。km/h。3.6。2B。3A。4C。5C。6D。7、4m/s 水 平提升 8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时间 的长短。9、3。15。10(1)从标志牌处到西大桥的流程为8km。(2)该路段车辆可行驶的速度为40km/h。12。 11C。探索研究12(1)大(2)匀速。13、(44*25m)/50s =22m/s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基础 知识 1、v=s/t。路程。时间。卷尺。停表2略。3(1)匀速。6。 (2)1.2。(3)小于。水平提升4(1)5min(2)72km/h。5、 80km/h。200km 。探索研究6(1)测出一盘蚊香的长度L; 测出长为 L1的蚊香燃烧时间t1;算出蚊香燃烧所用时间t 。 (2)t = Lt1/L1 第一章综合练习一、1、dm。cm。min。s。2、20。18。3、1.2米每秒。每秒通过1.2米的路程。4岸边。静止。5静止。后。后。6、1250。7、闪电。传播时间。停表。S=vt。8、白烟。 提升。12、29。二、9D。10C。11B。12B。13C。14C。15D。16A。17A。18B。19A。三、20、1mm。3.15。21、(1)0.6000。(2)20。(3)

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第2章刚体得转动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A、B为两个相同得绕着轻绳得定滑轮.A滑轮挂一质量为M得物体,B滑轮受拉力F,而且F=Mg.设A、B两滑轮得角加速度分别为βA与βB,不计滑轮轴得摩擦,则有 (A) βA=βB。(B)βA>βB. (C)βA<βB.(D)开始时βA=βB,以后βA<βB。 [] 2、有两个半径相同,质量相等得细圆环A与B。A环得质量分布均匀,B环得质量分布不均匀。它们对通过环心并与环面垂直得轴得转动惯量分别为JA与J B,则 (A)JA>J B.(B) JA

2017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练习册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基础练习1米。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纳米。2、1mm。。3测量值。真实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书粗心。4A。5B。6D。7D。8D。9C。10D。11B。综合提升12偏小。13A。14B。15A。实践探究16、1。。17、(1)。(2)B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基础练习1运动。静止。2歼-15战机。航空母舰/甲板。3船。江岸。4位置。参照物。5B。6B。7B。8是相对于跑步机的跑道跑了2千米。相对于地面当然是静止的。综合提升9地球。10、静止、向北运动或向南运动(速度小于列车的速度)。11B。实践探究12C。13(1)汽车在公路上奔驰;以迅速移动的背景作参照物。(2)能。可以让背景快速运动。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基础练习1、运动快慢。v=s/t。m/s。km/h。。2、5。3A。4D。5C。6D。7、4m/s 综合提升8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9、3。15。10(1)从标志牌处到西大桥的流程为8km。(2)该路段车辆可行驶的最大速度为40km/h。12。11D。实践探究12、5。6。快。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基础练习1、v=s/t。路程。时间。卷尺。停表2、AB:、2、。BC:、1、。AC:、3、。 3(1)匀速。6。(2)。(3)小于。综合提升4(1)t=10:05-10:00=5min (2)v=s/t=5min=h。5、80km/h。200km 。实践探究6、(1)(2)(3)(4)(5)。 第一章综合练习一、1、cm。dm。cm。cm。2、20。18。3、米每秒。成年人正常步行每秒通过米的路程。4运动。橡皮筏。5静止。运动。6、1250。7、。8、白烟。降低。。二、9D。10C。11B。12B。13D。14C。15D。16A。17C。18B。19B。三、20、(1)1mm。。(2)。21、(1)。(2)20。(3)s/t。。22、、4、四、24、53m。25、39s。 第二章声现象 第一节基础练习1、振动。空气。2空气。电子通讯设备(无线电)。3、介质。不能。4、时间。种类。温度。340。5、回声。区分开。响亮。6C。7A。综合提升8、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空气可以传声。不会。9B。10C。实践探究11(1)乙。丙(2)甲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2、1836m。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基础练习1、音调。响度。音色。2、频率。赫兹。Hz。3、超声波。次声波。4、高低。频率。强弱。振幅。远近。5、音色。6B。7B。8C。综合提升9、响度。音调。10、(1)(2)(4)(7)。11C。12B。13A。14D。15C。实践探究16(1)慢。低。(2)大。强。17(1)能。(2)几乎听不到(或听不到)手机铃声。(3)真空不能传声。第三节声的利用基础练习1、超声。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声呐。2、B超。3、能量。能量。4D。5B。6C。综合提升7A。8A。9C。实践探究10、1530。真空不能传声。(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传播)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基础练习1、无规则振动。干扰。2、90.。70.。50.。3、声源。传播过程中。人耳。4B。5D 综合提升6、噪声。7、声源。产生。8D。9C。10D。实践探究11、隔音盘可以反射和吸收部分声音。 第二章综合练习一、1、振动。音调。空气。2、振动。音色。3、响度。音色。4、响度大。音调高。5、音调。音色。6、超声波。7、振动。响度。340.。8、向一方测摆。能量。 9、次声波。10、甲。乙。二、11B。12A。13C。14B。15C。16A。17B。18A。19B。三、20、空气柱。音调。21、介质。22(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液体可以传声。23、下面。 24、振动、音调、高幅度、响度。25、(1)D。E(2)③②①④(3)控制变量法。26、(1)不同、乙、高。(2)不同、甲、大。27(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基础训练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基础 训练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⑴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⑵声音的产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而发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声”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②“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③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⑶声音的保存: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发出和原声相同的声音 2、⑴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声源⑵声音的传播: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②真空不能传声⑶声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3、声速:⑴定义: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反映的是声音传播的快慢。⑵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速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②声速还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当空气中不同区域的温度有区别时,声音的传播路线总是向着低温方向的,如上面的温度低,声音就向上传播,此时,低处的声音,高出容易听到。 4、回声:⑴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产生的。⑵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不小于0.1秒⑶回声传播的时间低于0.1s,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使得原声听起来更加深厚、有力。这就是所说的“拢音”。⑷回声的应用:“回声测距”:测海底深度,山与山间距离等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5、人耳的构造:⑴外耳: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外耳,主要有:耳廊、耳道两部分。⑵中耳:主要有耳膜、三条纤细的耳骨:锤骨、砧(zhen)骨、镫骨。耳骨(又叫听小骨)是人体内最小的骨头。⑶内耳:耳蜗、半规管(共三条) 6、鼓膜是怎样工作的:人耳的鼓膜是一层很薄的像鼓的鼓膜一样的弹性膜,即可绷紧,也可伸展。当声波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后,鼓膜就随着声波振动,并将这种震动传给听小骨。 7、双耳效应:⑴定义:人都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是不同的,这样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⑵耳朵可以分辨声源方向的原因:两只耳朵可以分辨声源的方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①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强度不同;②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时间有先后;③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振动的步调有差异;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8、乐音的三个特征:⑴音调:声音的高低。(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⑵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和发音体的振幅有关)⑶音色: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人的声音的音色因人而异(只所以能区别各种乐器的声音,就是因为其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9、频率的概念: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是用来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频率决定着声音的音调。 10、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11、超声波和次声波: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正常人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低于或高于此频率范围的声音人都听不到。通常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 12、次声的特点: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破坏性强。 13、响度和音调的区别:⑴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只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它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⑵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反之亦然。如老牛和蚊子发出的声音。 14、思考: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自己听起来不像自己的声音,别人听起来和自己说话的声音没什么区别,为什么?提示:因为录音机录下的是说话人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别人平时听到的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别人认为是说话人的声音;而我们听自己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的,由于空气和骨头是不同的介质,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听起来感觉也就不一样了。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5、噪声的界定:①从物理学角度:由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音;②

大学物理期末试卷(带答案)

大学物理期末试卷(A) (2012年6月29日 9: 00-11: 30) 专业 ____组 学号 姓名 成绩 (闭卷) 一、 选择题(40%) 1.对室温下定体摩尔热容m V C ,=2.5R 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情况下,系统对外所做的功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比W/Q 等于: 【 D 】 (A ) 1/3; (B)1/4; (C)2/5; (D)2/7 。 2. 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 B 等压过程; A C 等温过程; A D 绝热过程 . 其中吸热最多的 过程 【 A 】 (A) 是A B. (B) 是A C. (C) 是A D. (D) 既是A B,也是A C ,两者一样多. 3.用公式E =νC V T (式中C V 为定容摩尔热容量,ν为气体摩尔数)计算理想气体内能 增 量 时 , 此 式 : 【 B 】 (A) 只适用于准静态的等容过程. (B) 只适用于一切等容过程. (C) 只适用于一切准静态过程. (D) 适用于一切始末态为平衡态的过程. 4气缸中有一定量的氦气(视为理想气体),经过绝热压缩,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问气体 分 子 的 平 均 速 率 变 为 原 来 的 几 倍 ? p V V 1 V 2 A B C D . 题2图

【 B 】 (A)2 2 / 5 (B)2 1 / 5 (C)2 1 / 3 (D) 2 2 / 3 5.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 【 D 】 (A )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 但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B )热可以由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 )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D )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 6. 如图所示,用波长600=λnm 的单色光做杨氏双缝实验,在光屏P 处产生第五级明纹极大,现将折射率n =1.5的薄透明玻璃片盖在其中一条缝上,此时P 处变成中央 明纹极大的位置,则此玻璃片厚度为: 【 B 】 (A) 5.0×10-4 cm (B) 6.0×10-4cm (C) 7.0×10-4cm (D) 8.0×10-4cm 7.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 D 】 (A) 当波从波疏媒质( u 较小)向波密媒质(u 较大)传播,在界面上反射时,反射 波中产生半波损失,其实质是位相突变。 (B) 机械波相干加强与减弱的条件是:加强 π?2k =?;π?1)2k (+=?。 (C) 惠更斯原理:任何时刻波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作为次波的波源,各自发出球面次波;在以后的任何时刻,所有这些次波面的包络面形成整个波在该时刻的新波面 (D) 真空中波长为500nm 绿光在折射率为1.5的介质中从A 点传播到B 点时,相位改变了5π,则光从A 点传到B 点经过的实际路程为1250nm 。 8. 在照相机镜头的玻璃片上均匀镀有一层折射率n 小于玻璃的介质薄膜,以增强某一波长 的透射光能量。假设光线垂直入射,则介质膜的最小厚度应为: 【 D 】 (A)/n λ (B)/2n λ (C)/3n λ (D)/4n λ P O 1 S 2 S 6. 题图

八年级物理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答案(人教版)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响度音调 2.30°; 0.6 3. 静止运动 4.B 深 5. 凸透镜大 于二倍焦距 6.热胀冷缩,3 7.8 7.熔化;液化 8.直线传播,色散(折射).9.近凹 10. 250 cm3 650g 二、选择题(共26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7,18 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 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A 12.B 13.D 14. B 15.C 16.A 17. BD 18.ACD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6分,19题5分、20题6分,21题7分、22题8分。) 19.答:前面玻璃相当于平面镜,(2分)倾斜一定角度安装可以使平面镜成的车内景物的像 成在前窗玻璃斜上方,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3分) 20.(1)由“区间测速”图可得, t=10.41min﹣10.31min=10min==h, v===150km/h, 因150km/h>120km/h,故该轿车会被判超速(3分) (2)若一辆货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 由v=变形可得: t===0.25h.(3分) 21. (1)s=vt=340m/s×(5s-3s)=1020m(3分) (2)v=s/t=1020m/2s=510m(4分) 22.解:水的质量:m水=20g﹣10g=10g 瓶的容积:V===10cm3 油的质量:m油=18g﹣10g=8g ==0.8×103Kg/m3(8分) 油的密度:ρ 油= 四、实验探究题(共28分,每空1分) 23. (9分)(1)A;减少热量散失;(2)C;水蒸气;(3)5;水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 沸腾过程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98;沸腾过程温度保持98℃不变;(5)水的质量 不同.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训练答案第一章大象出版社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米 m 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103 109 刻度尺 2、秒 s 小时 分钟 h min 60 3600 停表 3、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 量程 分度值 磨损 紧靠 垂直 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准确值 估计值 单位 4、测量值 真实值 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 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 5、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 6、 3.30 7、3 38.4 8、(1)1cm 2.4 (2) 1mm 2.40 9、C 10 B 11 337.5 2.50 12 17.28cm 17.82cm\ 13 1.6 14 18.3cm 18.30cm 15 D 16 C 17 bdac c 计算每张纸的厚度50 L d 18 ①不同尺子的准确程度不同 ②不同的人估读结果不同③引起误差既有工具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 19 ⑴停表 ⑵1、4、5 ⑶s l ⑷测量多次摆动的时间,取平均值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1. 运动 静止 相对 物体位置的变化 2. 标准 参照物 3. 参照物 不一定 4. 相对 地面 5. 云 6. 静止 7. 电梯 地面 8. 地面 位置 9. 汽车 变大 相反 10. D 11. 运动 静止 相对性 12. 地面(或河岸) 地面(或河岸) 13. 静止 运动 长途汽车 14. C 15. B 解析:首先确定题中描述的运动对象,然后分析该物体相对于其他参照物的相对位 置是否发生改变。 16. B 解析:地球同步卫星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卫星的运行方向 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轨道是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 17. D 解析;从烟囱中烟的飘动方向确定出风在向左吹,根据a 车上旗帜的飘动方向

大学物理试题库及答案详解【考试必备】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 -1 质点作曲线运动,在时刻t 质点的位矢为r ,速度为v ,速率为v,t 至(t +Δt )时间内的位移为Δr , 路程为Δs , 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为Δr ( 或称Δ|r |),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 (1)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Δr |= Δs = Δr (B)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s ≠ d r (C) |Δr |≠ Δr ≠ Δs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D)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2)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v |= v ,|v |= v (B) |v |≠v ,|v |≠ v (C) |v |= v ,|v |≠ v (D) |v |≠v ,|v |= v 分析与解 (1) 质点在t 至(t +Δt )时间内沿曲线从P 点运动到P′点,各量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路程Δs =PP′, 位移大小|Δr |=PP ′,而Δr =|r |-|r |表示质点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三个量的物理含义不同,在曲线运动中大小也不相等(注:在直线运动中有相等的可能).但当Δt →0 时,点P ′无限趋近P 点,则有|d r |=d s ,但却不等于d r .故选(B). (2) 由于|Δr |≠Δs ,故t s t ΔΔΔΔ≠r ,即|v |≠v . 但由于|d r |=d s ,故t s t d d d d =r ,即|v |=v .由此可见,应选(C). 1 -2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位矢r (x,y )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 (1)t r d d ; (2)t d d r ; (3)t s d d ; (4)2 2d d d d ?? ? ??+??? ??t y t x .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有(1)(2)正确 (B) 只有(2)正确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答案

最佳答案 第一章声现象基础知识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3.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4.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较快,在气体中最慢;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5.听到声音过程: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骨传道:声波—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

6.双耳效应:声音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和强弱不同 通过双耳效应可以辨别声音的方向,产生立体感。 7.音调指声音的高低。(1)频率:1秒内振动的次数,反映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的越快,频率就越大。(2)音调的高低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也低。人的听觉是20Hz---------20000 Hz 8.响度指声音的大小。(1)振幅是物体振动的幅度。(2)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声音就越分散,响度就越小。

9.音色指声音的特色。音色和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 10.音调、音色、响度是声音的三要素。但是,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反之,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 11.四大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物理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12、分贝(dB):表示声音的强弱。0 dB:人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30—40 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

大学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 大学物理》(上)考试试卷( A 卷) 注意:1、本试卷共4页;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3、姓名、序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4、考试为闭卷考试; 5、可用计算器,但不准借用; 6、考试日期: 7、答题答在答题纸上有效, 答在试卷上无效; b =×10?3m·K R =·mol ?1·K ?1 k=×10?23J·K ?1 c=×108m/s ? = ×10-8 W·m ?2·K ?4 1n 2= 1n 3= g=s 2 N A =×1023mol ?1 R =·mol ?1·K ?1 1atm=×105Pa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如图所示的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若将单缝沿透镜光轴方向向透镜平移,则屏幕上的衍射条纹 (A) 间距变大. (B) 间距变小. (C) 不发生变化. (D) 间距不变,但明暗条纹的位置交替变化. 2. 热力学第一定律只适用于 (A) 准静态过程(或平衡过程). (B) 初、终态为平衡态的一切过程. (C) 封闭系统(或孤立系统). (D) 一切热力学系统的任意过程. 3.假设卫星环绕地球中心作圆周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卫星对地球中心的 (A) 角动量守恒,动能不变. (B) 角动量守恒,动能改变. (C) 角动量不守恒,动能不变. (D) 角动量不守恒,动量也不守恒. (E) 角动量守恒,动量也守恒. 4.质量为m 的物体由劲度系数为k 1和k 2的两个轻弹簧串联连接在水平光滑导轨上作微小振 动,则该系统的振动频率为 (A) m k k 212+π =ν. (B) m k k 2 121+π=ν . (C) 2 12 121k mk k k +π=ν. (D) )(212121k k m k k +π=ν 5. 波长? = 5500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光栅常数d = 2×10-4cm 的平面衍射光栅上,可能观 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为 (A) 2. (B) 3. (C) 4. (D) 5. 6.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d v /dt =-k v 2t ,式中的k 为大于零的常量.当t =0时,初速为v 0,则

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人教版)(7)

初二物理试题(7) (答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2、一支铜棒,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A、钳工使用锉刀对它进行加工 B、放在火炉上加热 C、把铜棒轧成一张铜板 D、宇航员把铜棒带到太空中 3、在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总要用泡沫塑料制作房屋构件的道具,这主要是因为泡沫塑料的() A、价格便宜 B、体积很小 C、密度很小 D、质量很小 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植物上常有露珠 C、深秋的早晨,有时地面上会有一层霜 D、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雪却不见了 5、烧开水时从壶嘴里喷出“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液化过程 B、汽化过程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升华后汽化 6、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正确?() 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D、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 7. 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温度为48℃的海波的状态一定是() A. 液态 B. 固态 C. 固液共存状态 D. 三种情况都可能 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 A、雪在阳光下化成了水 B、对碘加热,生成紫色气体 C、一杯水放在房间里,日久变少 D、春天,早晨出现大雾 9、能够降低室内温度的做法是() A、打开电风扇 B、关闭门窗 C、向地面洒些水 D、打开房间内电冰箱的门 10、在体育课上小明要测投铅球的距离应选用()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基础训练

基础知识训练 恐龙的质量可达50 t,则它的体重为_________________ N ,相当于___________ 个质量为50kg的 同学的体重. 2 .重垂线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原理制成的,瓦工常用它来检查墙壁 _______________ ,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一) 3 ?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比. 公式G= mg中g表示物体受到重力与 ______ 之 比,约等于_____ N/kg.在要求不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 10 N/kg.甲、乙两同学的质量 之比是10: 9,甲同学重为540N,乙同学重为_____________ N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大坝流下的水能冲击水轮机发电,正在工作的打桩机能将桩打人地下。表明被举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 __________ .它的大小与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 关。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统称为_____________. 5. 下列物体的质量和重力估计正确的是()(题型二)A?—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 50N B. —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15kgC.一只母鸡的重力大约是1.5N D. —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kg 6 .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C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D.重力的单位是kg 7 .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题型一)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 大瀑布 B. 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 C. 物体将失去质量 D.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口里面8. 2002年12月,我国发射了神舟四号宇宙飞船,为载人飞行进行了仿真人实验。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 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在地面一样正常进行A.用刻度尺测长 度 B.用放大镜看物体 C.用平面镜改变光路D.用弹簧测力计测物重 9 .一容器质量为1kg,内盛10dm3液体.现将该容器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得其重力为 88.2N .求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综合提高训练1.一个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9.4 N , 若改用天平测该物体的质量,其示数应为________ kg.若把它带到月球上,用天平称它的示 数为_______ kg,用弹簧测力计称它的示数与地球相比将_____________ (选填不变” 变大”或 变小” ?) 2 .一座限重为4.9X10 N的桥,一辆自身质量为1.1t的卡车要能安全过桥,所能装载的货物不能超过__________________ k g. 3. 如图8-7所示的水平仪检验是否水平,当它在东西方向放置时,人在水平仪南边看,重垂线锥体偏在水平仪刻度线下端的左方,当把它南北放置时,人在水平仪东边观看,锥体偏 在右方,此时桌面的_________ 高。 4?我国首位叩访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在地球上重637N,则他乘坐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太 空中飞行时,他的质量为_________kg.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在太空中围 绕地球飞行14圈后,杨利伟安全返回,降落在预定的着陆场一一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部的阿 木古郎牧场上.则杨利伟从太空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将 ________ (选填不变” 变大”或变小” ?) 5?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斜面上向下滚动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方向是沿 斜面向下的B.「投出的篮球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下落过程中才受重力作用 C.物体的重心 一定是在物体上 D.地面附近的物体在失去支持时,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