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4-部编版

合集下载

《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教案:《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分析古诗的韵律、意境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古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 分析诗的意境、韵律和艺术特色。

3.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分析古诗的韵律、意境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生僻字词的理解。

(2)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介绍诗人杜甫的背景,为学习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做好铺垫。

2. 学习古诗(1)让学生自读古诗,注意停顿、语气和节奏。

(2)讲解古诗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分析古诗的韵律、意境和艺术特色。

3.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1)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在诗中表达的爱国情怀。

(2)讨论诗中的意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意。

4. 巩固所学(1)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5. 课堂小结(2)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 板书诗人姓名“杜甫”。

3. 板书古诗中的重点字词。

4. 板书诗的意境、韵律和艺术特色。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朗读、背诵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3.家庭作业本: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诗句内容概括、修辞手法分析等,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阅读:推荐阅读与杜甫相关的诗选或传记,了解杜甫的生平事迹及其创作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5.课堂反馈:请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撰写一份课堂反馈,包括学习收获、疑问和建议等,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3.学习诗人杜甫身处逆境,仍然关心国家大事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面对困难,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4.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总而言之,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古诗,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c.情感态度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变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我首先会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杜甫诗句,如《春望》、《月夜忆舍弟》等,让学生感受杜甫作为“诗史”的创作特点,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同时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要认真完成作业,书写工整,保证作业质量。
2.家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协助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反馈,关注学生的进步和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观点,共同解决问题。我会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给予必要的引导和解答。
(四)课堂练习,500字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练习题:
1.朗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并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诗句内容。

年五年级下册部编版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案 (4)

年五年级下册部编版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案 (4)

年五年级下册部编版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4)一、教学背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被广泛传颂。

通过教学这首古诗,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古代军事背景,理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写作背景。

2.理解古诗中所蕴含的意境,领会古代诗人的感怀和写作手法。

3.掌握古代诗歌的韵律和写作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课文学习,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了解古代抗战精神的伟大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主题和写作手法。

2.引导学生体会古代诗歌的魅力,欣赏其意境和艺术表现。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中蕴含的深层意义,提升其文学鉴赏水平。

2.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其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四、教学方法1.听说读写结合:通过朗读、解析、默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情景模拟:通过情景再现古代军事场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主题和意境,促进学生合作交流。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古代战争场景,引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主题。

2.朗读诗歌:让学生跟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诗歌解析:解读诗歌内容,讲解古代军事背景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4.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展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第二课时1.诗歌默写:让学生默写诗歌,检测他们对诗歌内容的掌握程度。

2.情景模拟:分组模拟古代战争场景,让学生感受诗歌背后的历史氛围。

3.表演展示: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或表演,展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领会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年五年级下册部编版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案 (4)

年五年级下册部编版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案 (4)

年五年级下册部编版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4)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内容和背景,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3.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古代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意境。

2.学会朗读这首古诗。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中的古代历史背景和意义。

2.理解古诗中的表达方式和意象。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案、教材、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

2.学生准备:笔、纸、课本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播放古诗的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进入诗歌世界。

3. 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独立阅读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理解其中描写的景物和情感,尝试解读诗歌中的意境。

4. 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古诗中的关键词和意象,探讨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5. 朗读练习(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古诗,练习语音语调和表达力,提高朗读技巧。

6. 总结反馈(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回顾学习收获和遇到的困难,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六、课堂作业1.背诵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尝试用自己的话解读古诗中的意境和主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古诗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为《年五年级下册部编版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 (4)》的教学内容及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优秀的古诗。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部编版

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关心社会、同情他人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熟读并背诵古诗。

2. 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情感。

3. 学习古诗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情感。

2.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中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 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首古诗?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2. 自主学习:a. 让学生自主阅读《古诗三首》,理解古诗的大意。

b.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合作探讨: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2. 诗中的意象有哪些?3. 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b.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讲解与示范:a. 教师对古诗进行详细讲解,包括诗的背景、诗的意境、诗人的情感等。

b. 教师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5. 练习与反馈:a. 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b. 学生进行古诗背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a. 主题:喜悦、庆祝b. 意象:河南河北、官军、收复c. 情感:诗人对国家统一、人民安定的喜悦心情七、作业设计1. 熟读并背诵古诗。

2. 结合课文,思考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写一篇短文。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有所提高。

3. 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点评还需加强。

4.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9 古诗三首 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9 古诗三首 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9 古诗三首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古诗《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背景和作者。

2.能够准确朗读古诗《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3.理解古诗《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意境和主题。

能力目标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读古诗《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2.训练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与理解能力。

2.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与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熟悉古诗《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

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古诗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隐藏的意蕴与情感。

2.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文学品味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关于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历史背景,并引入本诗歌内容。

学习(30分钟)1.老师朗读古诗《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让学生跟读。

2.解读古诗,分析文章结构和作者情感表达。

3.学生自主阅读古诗,理解诗中含义。

4.小组讨论,学生展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拓展(15分钟)1.引导学生展开关于古诗的联想,谈谈自己对于古诗《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理解与感受。

2.分享古诗相关的历史故事,增加学生对古诗的了解。

练习(15分钟)1.请学生对古诗《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进行歌唱或朗诵。

2.小组讨论:编写自己的古诗,体验古诗创作的乐趣。

总结反思(5分钟)1.老师总结古诗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所学进行回顾。

2.学生分享今天的收获与感想。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感悟情感,培养阅读与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多角度展示古诗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成长为有情感有思考能力的人。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一步研读其他古诗作品,拓展文学视野。

2.安排学生展示古诗朗诵会,增强学生的自信与表达能力。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9 古诗三首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年五年级下册部编版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案 (4)

年五年级下册部编版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案 (4)

年五年级下册部编版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 (4)一. 教材分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时期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和对战争的厌恶。

本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爱国情怀,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文学素养的好材料。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唐代诗人及其作品有一定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意境、分析诗歌结构和体会诗人情感方面仍需加强。

此外,学生对历史背景知识较陌生,需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文内容,掌握诗歌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生能够分析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历史、珍惜和平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诗的正确朗读、背诵,诗文内容的理解。

2.难点:分析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了解历史背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素材,营造有利于学生沉浸的学习氛围。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关注诗人情感,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3.问题驱动法: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4.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诗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课件。

2.资料:收集与诗歌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河南河北地理风貌,引导学生关注地域特色。

简要介绍唐朝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战争的思考。

2.呈现(5分钟)教师朗读古诗,学生跟读。

学生自主阅读古诗,体会诗文意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技巧,如韵律、情感的表达。

4.巩固(10分钟)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文内容,教师点评。

分析诗歌结构,引导学生关注诗句间的联系。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部编版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默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解读古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喜悦心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

诗人杜甫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唐朝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喜人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和祝福。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和默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难点: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古诗文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谈谈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引入今天的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吗?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情景?”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诗文大意。

2. 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生字词问题。

三、合作探究(10分钟)1. 学生分小组,讨论诗文内容,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诗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2. 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

五、朗读、背诵与默写(10分钟)1. 学生齐读课文,体会诗文的韵律美。

2. 学生背诵课文,巩固记忆。

3. 教师随机抽取学生默写课文,检查掌握情况。

六、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喜欲狂漫卷诗书下唐四杰河南河北作业设计:1. 熟读、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 完成课后练习,抄写诗文中的重点词语。

3. 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热爱祖国的文章。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了诗文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即刻启程,放舟从巴峡一直穿过巫峡;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可直奔洛阳。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 喜悦 ),收拾行装立即( 返乡 )的事。表现了诗人真挚的( 爱国 )情怀。
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儿女
白日:晴朗的日子
青春:美好的春光
2.老师范读古诗。
3.学生再读诗句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译文: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眼泪洒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译文: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小结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返乡的事。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导入
解题:一起学习杜甫的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知识讲解
1.理解重点词语
闻:古代指听说;现在指闻起来。
涕泪: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和眼泪。这里是说诗人激动地流下了泪水。
衣裳(chang):上衣和下衣。古代的“衣“指上衣;裳是指遮蔽下身的衣服,像今天的短裤,男女都可以穿。
难点分析
全诗构思精巧,《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祖国重归统一的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情。 诗歌以“剑外忽传收蓟北”为发端,直接叙写喜讯。
教学方法
1.通过理解词句,从而理解诗句的意思,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2.引导学生理解当时背景描写,理题诗句意思,本诗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的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抒发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五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能借助注释和图画,理解诗意,从而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感。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是宋代杜甫的一首诗。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作者喜闻蓟北收复,想到可以挈眷还乡,喜极而涕,这种激情是人所共有的。全诗毫无半点饰,情真意切。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惊喜欲狂的神态。因此,历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这首诗。全诗充分表现诗人的爱国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