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电平测试器的课程设计
数字逻辑电路课程课程设计--简易加减计算器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具有加减运算功能的简易计算器,并通过合适的方式来显示最后的计算结果。
此次设计电路的完成主要是利用简单的数字电路和电路逻辑运算来进行的。
简易加减计算器电路主要是对数据的输入与显示,数据的加减运算,数据的输出与显示三个主要的方面来设计研究完成的。
在输入电路的部分,我们通过开关的闭合与断开来实现数据的输入,开关闭合接入高电平“1”,断开接入低电平“0”。
而输入的数据将通过显示译码管以十进制的形式显示出来。
由于输入二进制的位数较多,我们采用个位十位分别输入的方式来简化电路。
加减运算电路则主要通过加法器来实现的。
设计电路时,我们将个位和个位、十位和十位分别接入一片加法器。
在进行加法运算时我们所选择的加法器是完全符合要求的,但是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加法器就不能满足我们的设计要求了。
因此我们将减法转换为加法进行运算,运算时采用补码的形式。
在进行减法时通过异或门将减数的原码全部转换为补码,输入加法器中进行相加。
最后将进位信号加到十位的运算电路上就实现了加减法的运算电路。
在显示电路中,由加法器输出的数据是二进制码。
这些码可能表示超过十的数字,所以显示译码管就不能正确的显示出数字了。
此时要将二进制转化成BCD码,再将BCD 码送到显示译码管中就可以将计算所得的数字显示出来了。
概述1.1设计题目:简易加减计算器1.2设计任务和要求:1)用于两位以下十进制数的加减运算。
2)以合适的方式显示输入数据及计算结果。
1.3设计方案比较:方案一:输入十进制的数字,再通过编码器对十进制的数字进行编码,输出二进制的数据。
运用显示译码器对输入的数字以十进制的形式进行显示。
在进行加减计算的时候将二进制数字运用数模转换,然后再进行相加减。
然后将这些模拟信号再次转换成数字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将数字信号输入到显示译码管中来显示数剧。
这个方案中要进行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所需要的电路器件有些复杂,并且转换的时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转换以后数值的精度不高。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数字电路逻辑课程设计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数字电路逻辑课程设计课外设计说明书——四人抢答器的设计学生:学号:20114820指导教师:何伟专业:11级电子信息实验班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二O一三年05月一、课题设计概述及原理1、设计内容:(1)、借助于QuartusⅡ软件在计算机上仿真制作了四人抢答器。
在抢答类竞赛中,通过选手按动按键的先后,判定由哪位选手回答问题。
(2)、设计分为四个模块分别设计,每个模块完成不同的功能,分别实现抢答器的不同功能,各个模块共同作用,以实现整个设计的总体功能。
(3)、在QuartusⅡ软件中通过波形仿真,检验该设计的具体功能与要求相一致,实现了四人抢答器的相关功能2、预期实现功能(1)设计一个四人抢答器,可同时供4名选手或4个代表队参赛,他们的选号分别是1、2、3、4、各用一个抢答按钮,按钮的编号对应分别是S1、S2、S3、S4.(2)给节目主持人设置一个控制开关,用来控制系统的清零和抢答器的开始。
(3)抢答器具有数据锁存和显示的功能。
抢答开始后,若有选手按动抢答按钮,编号立即锁存,并在LED数码管上显示出选手的编号,同时扬声器给出音响提示。
此外,要封锁输入电路,禁止其他选手抢答。
优先抢答选手的编号一直保持主持人将系统清零为止。
3、扩展功能(1)、定时抢答器功能。
抢答器定时为10秒,主持按下开始键后,定时器开始工作,开始倒计时,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同时扬声器发出声响。
(2)、参赛选手在设定时间内抢答(10s),抢答有效,定时器停止工作,显示器上显示的选手编号和抢答时间,并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零为止。
(3)、当定时抢答时间已到,还没人抢答,本次抢答无效,系统报警,并封锁输入电路,禁止选手抢答,时间显示004、设计思路二单元程序或原理图设计及分析1、顶层设计原理图:见附录三2、仿真波形3、功能当正常工作时,下载后,会出现倒计时10秒的一次初始化。
同时,选显示管会显示40的字样,表示有4各参赛选手。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2.设计方案
• 该控制系统由输入、输出和控制器模块构成,系 统结构框图如图3-6所示。输入模块完成裁判启动 命令和两个按钮信号的输入,其逻辑关系由门电 路实现;控制器模块完成对输入脉冲信号的统计, 由可预置加/减计数器构成(如74LS193),其预 置数为0100,作为加/减计数的起点,加/减计数 的脉冲源分别取自两个按钮信号,计数器输出状 态变量进行输出模块;输出模块完成计数器统计 信号的翻译(可由4-16线译器74LS154完成)与 显示(可由发光二极管完成)并给出一个此次比 赛结束信号。
智能机器人行走控制器设计
智能机器人行走控制电路,要求实现智能 机器人能够识别并绕开障碍物,在充斥着障碍物 的环境里自由行走。机器人的前端有一个接触 传感器,当遇到障碍物时传感信号X=1,否则传 感信号X=0.机器人有两个控制信号Y1和Y0,控 制脚轮行走,当Y1=1时控制机器人左转,Y0=1时 控制机器人右转,当Y1Y0=00时控制机器人直 行.机器人遇到障碍物时的转向规则是: 若上一 次是左转,则这一次右转,直到未探测到障碍物 时直行;若上一次是右转,则这一次左转,直到未 探测到障碍物时直行 。
二、学时分配
• 时间:16周*2课时;
分为两个教学实验单元: 第一单元20学时,主要内容是数字系统计算机仿真软 件及使用操作,选题、设计、仿真; 第二单元分别选作一个数字电路系统进行设计制作。
从所列实验项目中每个同学任选一个做 出硬件电路实物。
三、参考题目
• • • • • • • • • • 1.数字电子钟设计 2.洗衣机控制器设计 3.电饭堡控制器设计 4.四路彩灯显示系统设计 5.拔河游戏机控制器设计 6.汽车尾灯控制器设计 7.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器设计 8.智能机器人行走控制器设计 9.串行输入信息中“1”数检测器设计 自选题
EDA课程设计报告,数字频率计

. I目录前言01. 总体设计方案11.1总体设计方案12. 单元模块设计12.1十进制计数器设计12.1.1 十进制计数器原件t10设计12.1.2 位十进制计数器的顶层设计22.2闸门控制模块EDA设计32.2.1 定时信号模块Timer32.2.2 控制信号发生器模块T_con42.3译码显示模块42.3.1 显示存放器设计42.3.2 译码扫描显示电路52.3.3 译码显示模块的顶层电路设计73. 软件测试83.1测试的环境83.2调试和器件编程84. 设计总结85. 参考文献9前言在电子技术高度开展的今天,各种电子产品层出不穷,而频率作为设计的最根本的参数之一,并且与许多电参量的测量方案、测量结果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频率的测量就显得更为重要。
测量频率的方法有多种,其中电子计数器测量频率具有精度高、使用方便、测量迅速,以及便于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等优点。
数字频率计是一种用十进制数字显示被测信号频率的数字测量仪器,它的根本功能是测量正弦信号、方波信号、尖脉冲信号以及其它各种单位时间变化的物理量。
当今国外厂家生产的数字频率计在功能和性能方面都比拟优良,而且还在不断开展中,但其构造比拟复杂,价位也比拟高,在测量精准度要求比拟低的测量场合,使用这些数字频率计就不够经济合算。
我所设计的这款数字频率计能够可靠实现频率显示功能,原理及构造也比拟简单本次所做的课程设计就是一个数字频率计,能测量1HZ~9999HZ的矩形波信号,并正确地显示所测信号的频率值。
数字频率计是数字电路中的一个典型应用,实际的硬件设计用到的器件较多,连线比拟复杂,而且会产生比拟大的延时,造成测量误差、可靠性差。
随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的广泛应用,以EDA工具作为开发手段,运用VHDL等硬件描述语言语言,将使整个系统大大简化,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采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为控制核心,通过硬件描述语言VHDL编程,在Quartus‖仿真平台上编译、仿真、调试,并下载到FPGA芯片上,通过严格的测试后,能够较准确地测量各种常用的波形信号的频率,而且还能对其他多种物理量进展测量。
模电、数电课程设计

1 数字电子设计部分1.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数字逻辑电路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通过实践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巩固已学专业基础课的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的设计能力,加强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上的训练和培养,为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为其专业学习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研究的认真精神,使之明白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使其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为其以后的工作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时序电路,触发器,序列发生器,是数电技术的基础,熟练掌握其工作特性才能为其以后在数电上的发展打下基础。
1.2设计任务1.利用在理论课上所学到的知识,结合对数字电子器件的认识,利用JK触发器,各种逻辑门电路设计出以010、001为无效态的三位二进制同步减法计数器。
并检查能否自启动,检查完毕,搭接电路,进行验证。
2. 利用JK触发器,各种逻辑门电路设计出串行序列发生电路,使其发生100111序列,并检查能否自启动,检查完毕,搭接电路,进行验证。
1.3 三位同步二进制减法计数器电路设计1.3.1抽象状态图获得驱动方程1.已知三位同步二进制减法计数器的无效状态为010、001,则抽象出状态图为1.3.1三位二进制减法计数器状态图2.根据三位同步二进制减法计数器状态图可得输出状Y的次态卡诺图。
1.3.2输出状态Y的卡诺图3.将输出状Y的次态卡诺图分解可得Q2n+1Q1n+1Qn+1的次态卡诺图。
1.3.3输出状态Q2n+1次态图1.3.4输出状态Q1n+1次态图1.3.5输出状态Q0n+1次态图4.根据图1.3.2、1.3.3、1.3.4、1.3.5中的输出状态Y及Q2n+1Q1n+1 Qn+1的次态卡诺图,可分别得到三位同步二进制减法计数器的输出状态Y的状态方程和三个JK触发器的驱动驱动方程。
状态方程 Q2n+1=nQnQ2+nQnQ1nQ2Q 1n+1=nQnQ1+nQnQ2nQ1Q 0n+1=nQ2nQ1nQ则驱动方程为J 2 =nQJ1=nQJ=nQ2nQ1K 2=nQnQ1K1=nQnQ2K0=11.3.2根据驱动方程画出电路图由于我们做的是三位同步二进制减法计数器,所以设计的电路所需的脉冲CP1=CP2=CP3=CP,所以选用一个就可以了。
DSP课程设计报告

DSP课程设计报告摘要本次课程设计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的最小系统的整个设计过程,该最小系统的硬件由主控芯片TWS320VC5402、电源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JTAG 接口、外部存储器构成。
DSP 芯片是一种独特的微处理器,是以数字信号来处理大量信息的器件,其工作原理是接收模拟信号,转换为0或1的数字信号。
再对数字信号进行修改、删除、强化,并在其他系统芯片中把数字数据解译回模拟数据或实际环境格式,而且具有可编程性。
所以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是ADC0809完成数据的采样及A/D转换后,数字信号通过TMS320VC5402处理后,由DAC0832完成D/A转换并输出;外部存储器采用通用EPROM, TMS320VC5402采用8位并行EPROM引导方式;并加入了标准的14针JTAG 接口,便于系统的调试与仿真。
AbstractThe course design introduces the smallest system of DSP and its design process. The smallest system consists of main control chip that is TMS320VC5402, power circuit, clock circuit, reset circuit, JTAG interface circuit and external memory constitute.The chip of DSP is a unique microprocessor which is mainly dealing with digital signal, so it transforms analog signal to digital signal including 0 and 1. And then chip modifies, deletes and strengths digital signal that it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analog signal through other chips. The chip of DSP can be programmed. Next, the process is following. The chip deals with digital signal after ADC0809 chip finishes data colle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nd DAC0832 transforms digital signal to analog signal and outputs the analog signal. The external memory adopts EPROM. In order to debug and simulate , it adds the standard JTAG interface of 14 pins.1绪论在近20 多年时间里,DSP 芯片的应用已经从军事、航空航天领域扩大到信号处理、通信、雷达、消费等许多领域。
DSP课程设计TMS320LF2407A最小系统设计

一、设计要求要求设计的最小系统包括TMS320LF2407A基本电路、电源电路、扩展RAM、指示灯等部分,需要用protel软件完成原理图和PCB的设计,并编写验证程序,在实验箱上进行调试。
二、设计原理及框图对于DSP2407,加上电源、复位和晶振,就构成了DSP最小系统。
为使这一最小系统能工作在开发状态下,应配以锁相环、JTAG接口、扩展片外程序存储器、FLASH烧写、指示灯、引脚扩展以及对其他引脚的处理等电路。
DSP2407最小系统框图如下图所示:三、主要芯片说明3.1 TMS320LF2407ATMS320LF2407A的常用资源见下表:3.2 TPS7333QTPS7333Q是TI公司生产的一款电压转换芯片,能将5V电压转换成3.3V,其特点如下:1.TPS7333Q克服了常规LDO稳压器的弊端,它具有非常低的静态电流,即使对于变化较大的负载,静态电流可以保持稳定2.具有关断特性3.具有输入和输出电容的选择3.3 CY7C1021选用的RAM型号为CY7C1021,64k*16位大小。
其高速转换时间:8、10、12、15ns,CMOS低功耗管理,TTL可共存界面,由3.3V供电,完全静态管理:无时钟或刷新要求,三种输出状态,高位、低位数据控制3.4 MAX811MAX811是一款四管脚微处理器复位芯片,用于监控微控制器和其他逻辑系统的电源电压,带有手动复位输入低电平复位芯片,支持手动复位功能,当MR引脚持续存在180ms的低电平,芯片的复位输出即会产生复位信号。
3.5 74HC0874HC08是4-2输入与门,相当于四个两输入与门。
其逻辑图如下:引脚图为四、设计过程4.1 电源电路电源电路的选择是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设计好坏对系统的影响最大。
这里使用TI公司的TPS7333Q来设计电源供电电路。
电源插孔J1 标识为内正外负,5V 稳压直流电源输入。
FUSE 为自恢复保险;7333 电源转换芯片作为5V 转3.3V 的高性能稳压芯片。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专业学生一个重要实践环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实用电子产品,巩固加深并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2.经过查资料、选方案、设计电路、撰写设计报告、制作电子产品等,加强在电子技术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线路的一般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和设计工具,提高电子线路的设计、制作、调试和测试能力;3.课程设计是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和培养创新能力,通过熟悉并学会选用电子元器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毕业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收获:1.学习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书本知识到工程实践的过渡;3.学会设计报告的撰写方法。
三、课程设计教学方式:以学生独立设计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四、课程设计一般方法1. 淡化分立电路设计,强调集成电路的应用一个实用的电子系统通常是由多个单元电路组成的,在进行电子系统设计时,既要考虑总体电路的设计,同时还要考虑各个单元电路的选择、设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连接。
由于各种通用、专用的模拟、数字集成电路的出现,所以实现一个电子系统时,根据电子系统框图,多数情况下只有少量的电子电路的参数计算,更多的是系统框图中各部分电子电路要正确采用集成电路芯片来实现。
2. 电子系统内容步骤:总体方案框图---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电子元件选择---单元电路之间连接---电路搭接调试---电路修改---绘制总体电路---撰写设计报告(课程设计说明书)(1)总体方案框图:反映设计电路要求,按一定信息流向,由单元电路组成的合理框图。
比如一个函数发生器电路的框图:(2)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电子元件选择:●基本模拟单元电路有:稳压电源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信号产生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电压比较器,积分电路,微分电路,滤波电路等),集成功放电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信号电平测试器的设计课程设计的任务与目的学生通过理论设计和实物制作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常用的模拟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发电子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掌握电子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包括: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初选电路;调查研究和设计计算确定电路方案;选择元件、安装电路、调试改进;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括: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询工具书和参考文献来寻找解决方案,掌握电路测试的一般规律;能通过观察、判断、实验、在判断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一般故障;能对实验结果独立的进行分析,进而做出恰当的评价。
掌握普通电子电路的生产流程及安装、布线、焊接等基本技能。
巩固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电子器件的测试技能。
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和设计实践,逐步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并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经济观和全局观。
课设计任务(一)设计目的学习逻辑信号电平测试器的设计方法。
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在检修数字集成电路组成的设备时,经常需要使用万用表对电路的故障部位的高低电平进行测量,以便分析故障原因。
使用这些仪器能较准确地测出被测点信号电平的高低和被测信号的周期,但使用者必须一面用眼睛看着万用表的表盘或者示波器的屏幕,一面寻找测试点,因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本课题所设计的一起采用声音来表示被测信号的逻辑状态,高电平和低电平分别用不同声调的声音来表示,使用者无需分神去看万用表的表盘或示波器的荧光屏。
1.技术指标(1)测量范围:低电平<,高电平>;(2)用1KHz的音响表示被测信号为高电平;(3)用800Hz的音响表示被测信号为低电平;(4)当被测信号在~之间时,不发出音响;(5)输入电阻大于20kΩ;(6)工作电源为5V;2.设计要求(1)进行方案论证及方案比较;(2)分析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进行单元电路设计计算;(4)画出整机电路图;(5)写出元件明细表;(6)小结和讨论;(7)写出对本设计的心得体会;3.撰写内容要求:(1)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10页);(2)整机电路图一份(B5纸);(3)元件明细表一份;(4)正文层次分明、客观真实、绘图规范、书写工整、语言流畅;(5)设计中引用的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目录前言0第一章电平绪论0电平测试仪器及测试技术的发展状况0本文的主要工作2第二章方案设计及比较2方案一2方案二3方案三4方案比较5第三章声调提示的逻辑电平测试器的原理介绍5逻辑电平介绍及测试器的工作原理框图5输入电路及逻辑判断电路原理6音调产生电路原理 7扬声器原理9第四章各单元电路和整机电路的设计10输入和逻辑判断电路的设计10音响产生电路的设计11扬声器驱动电路的设计13元器件的选择13整机电路的设计14设计总结及心得体会15参考文献16前言在检修数字集成电路组成的设备时,经常需要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对电路中的故障部位的高低电平进行测量,以便分析故障的原因。
使用这些仪器能较准确的测出被测点信号的电平的高低和被测电平的周期,但是使用者必须一方面用眼睛看着万用表的表盘或示波器的屏幕,另一方面还要寻找测试点,因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声调提示的逻辑电平测试器用声音来表示被测信号的逻辑状态,高电平和低电平分别用不同的声调的声音表示,使用者不需分神去看万用表的表盘或示波器的荧光屏。
该测试器采用运算放大器作电压比较器进行电平判断,根据电平高低使音响电路产生不同频率方波驱动扬声器,使扬声器有相应不同的声调输出提示。
通过对基准电压的设定,可以对常用的电平标准TTL、CMOS、LVTTL、LVCMOS等进行测试判断。
关键词:放大器;逻辑电平;测试;声调提示第一章电平绪论随着电子技术和其他高技术的飞速发展,致使工业、农业、科技国防等领域以及人们社会生活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革。
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发展,使各种电器,电子仪表设备微型化,多功能化和更加灵活。
随之而来的电路测试和检测问题也应运而生,电平测试器就是在检修数字集成电路时经常用到的工具,人们也时常用万用表和示波器对电平中的故障部位的高低电平进行测量,都不如专用的逻辑电平测试器使用起来方便,快捷,电平测试器可以做成电平测试笔,便于携带和使用,采用声音或光色对电平高低加以提示,使得人们不用盯着显示器读数,直接得到结果。
电平测试仪器及测试技术的发展状况目前市场中所使用的电平测试仪的性能以向智能化、数字化、操作简单化方向发展。
如GK5110数字电平综合测试仪(高频通道测试仪)是集振荡器、宽频电平表、选频电平表、杂音仪、阻抗表、载波通道自动测试仪、频率计等为一体的多功能仪表。
仪表采用国际先进的双DDS技术、带flashROM的单片机、温补晶振TCXO,以及大规模集成的特殊电路开发成功的智能型、全数字化仪表]1[。
仪表测量精度高,电平稳定,具有自动量程、自动电平校正、自动快速搜索、近端单机和远端双机同步自动测试,测量结果具有数字和模拟两种指示,数据可存储,并通过RS232接口上传PC 机,打印输出。
仪表频率范围200Hz~1700kHz,分辨率1Hz,频率误差±3×10-6,适用于平衡和同轴电缆FDM系统以及无线链路和卫星系统的基带电平测量,可广泛用于电力、邮电、铁路、等通信部门。
由于发信的高电平(+18dB)和收信的高电平(+50dB)输入测量,以及输出口的自动保护功能,使仪表特别适用于电力载波、保护设备以及电力线载波通道的测试。
例如高压输电线路、变电站等场所的电力线载波通道进行电平、衰减、串杂音、阻抗等高频参数测试,以及电力通信结合设备高频阻波器、结合滤波器、高频电缆的开通维护测试。
性能及特点:全数字化,大屏幕高清晰LCD汉字图形显示,菜单式操作。
发信电平~+18dB,具有良好的频响和电平稳定度,输出纯度极高,是理想的高质量信号源。
输出口设有自动保护电路,不会因强信号灌入而损坏输出电路,特别适用于继电保护高频收、发信机测试。
收信电平测量范围+50dB~-100dB,分辨率,具有自动量程、自动校正,电平测量稳定,精确度高。
测量结果有数字和模拟棒两种指示。
电信号的电平,一般都是用正弦波的有效值为基准,以热电偶测量功率来定度它的电压值(电平值),我们也叫做电平(电压)的有效值。
这就是说信号电平和功率之间是以热电偶所产生的热量来联系的。
我们知道,电功率是与信号波形无关的,而对于电平来说,我们所定度的正弦波那一定是无失真正弦波,否则要引入误差。
为了准确地测量信号的电平,一般正弦波信号不言而喻地用常规电平表示测量有效值,如果是脉冲信号则一般测量它的峰值。
在电视信号测试中,因为视频信号相当复杂,其信号大小是以行同步脉冲的峰值来定度,因此测定行同步脉冲峰值。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通信、计算机网路,数字电视的发展,各种调制的数字信号出现,它们怎样测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目前常见的数字信号有FSK、PSK、ASK、CDMA、TDMA、FDMA、QPSK、QAM等。
从测量的角度来看,无论那种调制数字信号,都可以把它当作在一定带宽内的噪声来对待。
因此,我们用每赫兹功率电平(dBmV/Hz)的概念,将一定带宽的功率来表征信道的功率(dBmV),笔者称为平均功率电平。
像频谱仪通常是测量正弦波的电平有效值,来表征电平]4[。
本文的主要工作本文主要完成的是声调提示的逻辑电平测试器的原理、各单元的电路的设计过程、所用到的电子元器件的介绍。
本文按照不同的内容,分三个章节进行组织。
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声调逻辑电平测试器的用途及产生背景,同时给出了目前电平测试仪表的发展状况;第二章介绍了几种方案及其比较,第三章介绍了标准电平,分析了所用电路的基本原理;第四章详细介绍了各个单元和完整电路的设计过程,设计电路原理图;最后设计总结。
第二章方案设计及比较方案一设计方框图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的输入信号Vi通过输入电路后,进入逻辑信号识别电路,经过该电路的识别比较,将信号分为高低电平两种信号,在通过二极管的限流,在示波器上将该波形显示出来。
具体电路下图所示。
方案二方案二设计方框图如图所示:该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即输入电路,逻辑信号识别电路,音响信号产生电路和扬声器,在该电路中,电路的输入信号Vi由输入电路输出后,经过逻辑信号识别电路,在该电路中,通过比较器的比较测试,将该信号区分为高电平和低电平两个信号分别输入音响信号产生电路,在音响信号产生电路中,通过两个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产生不同频率的脉冲信号,不同频率的脉冲信号使得扬声器发出不同的响声,通过响声的不同来区分高低电平的不同。
具体电路下图所示。
方案三方案三设计方框图原理图如方案二,输入电路域逻辑判断电路域方案二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音响产生电路。
具体电路如下图所示。
其中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震荡频率为其输出信号经三极管推动扬声器。
PR为控制信号,由逻辑信号识别电路输出得到。
当输入为高电平时,多谢振荡器工作;反之,电路停振。
方案比较方案三用到了555定时器,相对于方案一和方案二简单,在通过频率相对应的阻值上简单,但考虑到了其成本较高,所以采用方案一和方案二。
但由于方案一只是简单的对于高低电平的判断,并且在读取实验数据的过程中,一边要看设备的屏幕,另外还要注意,设备的工作情况,使用起来十分的不方便,并且,方案一的成本也很高。
故本次课程设计中选取方案二作为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方案。
第三章声调提示的逻辑电平测试器的原理介绍逻辑电平介绍及测试器的工作原理框图下图3-1为测试器的工作原理框图。
本测试器采用运算放大器做电压比较,对电平进行测量。
由下图可以看出电路由五部分组成。
即:输入电路、逻辑状态判断电路、音响电路、发音电路和电源。
图3-1测试器的工作原理框图以上工作原理框图可使用与不同标准的电平的测试,,高电平为大于3V,低电平为小于1V。
电平测试器技术指标(1)测量范围:低电平<高电平>(2)用1kHz的音响表示被测信号为高电平(3)用800Hz的音响表示被测信号为低电平(4)当被测信号在~之间时,不发出音响(5)输入电阻大于20kΩ(6)工作电源5V输入电路及逻辑判断电路原理图3-2为测试输入和逻辑判断电路原理图。
图3-2中U1是被测信号。
A1和A2为两个运算放大器。
可以看出A1和A2分别与它们外围电路组成两个电压比较器。
A2的同相端电压为1V左右(D1和D2分别为硅和锗二极管),A1的反相端电压U h由R3和R4的分压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