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汽化膜分离项目简介

合集下载

渗透汽化膜分离原理

渗透汽化膜分离原理

渗透汽化膜分离原理渗透汽化膜分离是一种利用溶液中不同组分的气体透过选择性渗透膜的原理进行分离的方法。

该原理基于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性差异,通过渗透膜的选择性作用,使得气体分子能够透过膜的孔隙,而其他溶质无法通过,从而实现对气体的高效分离。

渗透汽化膜分离的基本原理可以用扩散理论和膜的选择性两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根据扩散理论,溶液中不同组分的气体分子会因其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产生浓度梯度。

在渗透汽化膜分离过程中,当一侧气体分子在膜表面发生蒸发过程时,气体分子会进入膜材的孔隙中,并在膜材内部扩散,然后从另一侧膜表面释放出来。

由于气体组分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故气体分子在膜材内部的扩散速率也不同,从而导致了气体的分离。

其次,渗透汽化膜分离中的膜选择性是实现气体分离的关键。

渗透膜通常由聚合物、无机材料或陶瓷等制成,其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孔隙结构和选择性,可用于选择性分离不同大小和性质的气体分子。

渗透膜的选择性主要是通过孔隙结构的大小和形状以及膜表面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一般而言,渗透膜的孔隙尺寸很小,可以实现对较小分子的选择性分离。

渗透汽化膜分离的分离效果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 温度:渗透汽化膜分离过程中,提高温度可以增加溶液中气体分子的扩散速率,从而加速分离过程。

2. 压力差:增加两侧膜表面的压力差可以增强气体分子在膜内的扩散速度,进而提高分离效率。

3. 膜材料:渗透膜的选择性和分离效率与膜材料的孔隙结构、孔隙大小以及膜表面的相互作用相关。

选择适合的膜材料可以提高分离效果。

4. 溶液浓度和气体浓度:溶液浓度和气体浓度对渗透汽化膜分离过程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较低浓度的溶液和气体浓度有助于提高分离效率。

总结来说,渗透汽化膜分离是一种基于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利用渗透膜的选择性进行分离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气体分子在膜内扩散的速率差异,通过温度、压力差、膜材料以及溶液浓度和气体浓度等因素的调控,实现对气体的高效分离。

渗透汽化膜技术及其应用

渗透汽化膜技术及其应用

渗透汽化膜技术及其应用
渗透汽化膜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用于分离气体的新技术,它可以将气体分离成不同的组分,使气体的组成更加纯净,有利于节约能源、改善空气质量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渗透汽化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气体分离技术,它可以将气体分离成不同的组分,从而获得更加纯净的组分。

它的原理是利用渗透汽化膜的渗透特性,将混合气体的组分分离出来。

渗透汽化膜的毛细管是由一种可渗透的材料制成的,它可以将混合气体中的组分分离出来,使气体的组成更加纯净。

渗透汽化膜技术具有节能、改善空气质量、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

比如,在燃料气中分离氧气和氮气,可以提高燃料气的燃烧效率,减少燃料消耗,从而节约能源。

此外,渗透汽化膜技术还可以将有害气体从空气中洁净,从而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污染。

此外,渗透汽化膜技术还可以用于回收有用气体,从而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保护环境。

渗透汽化膜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气体分离、空气净化、燃料气改良等领域。

在石油化工、环保、医药、冶金等行业中,渗透汽化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之,渗透汽化膜技术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分离技术。

它既可以节约能源,又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并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渗透汽化技术简介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渗透汽化技术简介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渗透汽化技术简介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渗透汽化(pervaporation,即 permeation vaporation,简称 PV),最先由Kober于20世纪初提出,是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一种膜技术,它是利用膜对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溶解性不同及各组分在膜中的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得以达到分离目的。

原则上适用于一切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具有一次性分离度高、设备简单、无污染、低能耗等优点,尤其是对于共沸或近沸的混合体系的分离、纯化具有特别的优势,是最有希望取代精馅过程的膜分离技术。

我国在1984年前后开始对渗透汽化过程进行研究,主要工作集中在优先透水膜的研制与醇水溶液的脱水。

近年来主要开展优先透有机物膜、水中有机物脱除、有机物一有机物分离以及渗透汽化与反应耦合集中过程的研究。

一、渗透汽化的主要形式按照形成膜两侧蒸汽压差的方法,渗透汽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减压渗透汽化膜透过侧用真空泵抽真空,以造成膜两侧组分的蒸汽压差。

在实验室中若不需收集透过侧物料,用该法最方便。

(2)加热渗透汽化通过料液加热和透过侧冷凝的方法,形成膜两侧组分的蒸汽压差。

一般冷凝和加热费用远小于真空泵的费用,且操作也比较简单,但传质动力比第一类小。

(3)吹扫渗透汽化用载气吹扫膜的透过侧,以带走透过组分,吹扫气需经冷却冷凝,以回收透过组分,载气循环使用。

(4)冷凝渗透汽化当透过组分与水不互溶时,可用低压水蒸气作为吹扫载气,冷凝后水与透过组分分层后,水经蒸发器蒸发重新使用。

渗透汽化与反渗透、超滤及气体分离等膜分离技术的最大区别在于物料透过膜时将产生相变。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不断加入至少相当于盘过物汽化潜热的热量,才能维持一定的操作温度。

二、渗透汽化的特点(1)分离系数大。

针对不同物系的性质,选用适当的膜材料与制膜方法可以制得分离系数很大的膜,一般可达几十、几百、几千,甚至更高。

因此只用单极即可达到很高的分离效果。

(2)渗透汽化虽以组分的蒸汽压差为推动力,但其分离作用不受组分汽一液平衡的限制,而主要受组分在膜内渗透速率控制。

[详细讲解]渗透汽化膜分离实验

[详细讲解]渗透汽化膜分离实验

膜分离是一项新兴的高效分离技术。

膜分离过程是被分离混合物在一定的推动力(如压差、浓差、电位差等)作用下,通过传递介质——膜,进行分离的过程。

渗透汽化(pervaporatioion,PV)是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它利用膜对液体混合物中组分的溶解扩散性能的不同来实现分离。

它过程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在恒沸物、沸点相近混合物和异构体的分离上相对于精馏等传统分离方法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对含有少量水的有机溶剂或混合溶剂脱水以及含有少量有机污染物的废水的处理也有明显的技术、设备和经济方面的优势。

作为一项方兴未艾的新技术,渗透汽化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它在石化、食品、环保等方面具有的广阔酌应用前景,正得到不断的开发和利用。

渗透蒸发(渗透汽化) 是有相变的膜渗透过程。

渗透蒸发是在膜的下游侧减压,组分在膜两侧蒸汽压差的推动下,首先选择性地溶解在膜的料液表面,再扩散透过膜,最后在膜的透过侧表面气化、解吸。

渗透蒸发可使含量极低的溶质透过膜,达到与大量溶剂分离的目的。

显然,用渗透蒸发技术分离液体混合物,特别是恒沸物、近沸物,具有过程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能耗低和无污染等优点。

一、实验目的与内容1.理解渗透蒸发的分离原理。

2.掌握渗透蒸发分离乙醇——水的操作方法。

3.研究影响渗透蒸发分离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

二、实验原理当液体温合物在一张高分子膜的表面流动时,膜在高分子所含官能团的作用下对混合物中各组分产生吸附作用,使得组分进入膜表面(该步骤称为溶解过程)。

膜的另一侧抽真空(或者用惰性气体吹扫),在浓度梯度作用下,组分透过膜从料液侧迁移到真空侧(该步骤称为扩散过程),解吸并冷凝后得到透过产品。

整个传质过程中液体在膜中的溶解和扩散占重要地位,而透过侧的蒸发传质阻力相对小得多,通常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该过程主要受控于溶解及扩散步骤。

由于不同组分在膜中的溶解和扩散速度不同,使得优先透过组分在真空侧得到富集,而难透过组分在料液侧得到富集。

渗透汽化膜分离

渗透汽化膜分离
化膜分离
膜分离是一项新兴的高效分离技术。膜分离过 程是被分离混合物在一定的推动力 ( 如压差、浓 差、电位差等 ) 作用下 , 通过传递介质----膜 , 进行分离的过 程。渗透汽化 (pervaporation, PV) 是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 , 它利用膜对液体泪 合物中组分的溶解扩散性能的不同来实现分离。
五、研究内容及课题
(1) 测定渗透汽化膜的分离性能 ,包括其分离因 子及通量.对实验所用的膜做出评价。
(2) 改变进料温度或组成、膜后真空度、膜种 类和厚度 , 比较各状况下的分离性能 , 并对 结果进行分析。
(3) 对实验装置流程、膜器的设计、膜的选择以 及膜过程相关领域的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
(4) 自拟课题进行研究。
整个传质过程中液体在膜中的溶解和扩散 占重要地位,而透过侧的蒸发传质阻 力相 对小得多,通常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该过程 主要受控于溶解及扩散步骤。
由于不同组分在膜中的溶解和扩散速度不 同,使得优先透过组分在真空侧得到富集, 而难透过组分在料液侧得到富集.这便是渗 透汽化的基本原理,其流程如下图 所示:
二、基本原理
当液体混合物在一张高分子膜的表面流动 时,膜在高分子所含宫能团的作用下对、混 合物中各组分产生吸附作用,使得组分进入 膜表面(该步骤称为溶解过程).膜的另一侧 抽真空 (或者用惰性气体吹扫),在浓度梯度 作用下,组分透过 膜从料液侧迁移到真空侧 (该步骤称为扩散过程),解吸并冷凝后得到 透过品。
纳 600mL 料液 ; (2) 真空泵 : 旋片式 , 极限真空 O.06Pa, 抽气速率
1L/s; (3) U 形管压差计 : 指示液为束 , 量程 O~800mmHg; (4) 超级恒温水浴槽 z 控温精度0.1℃, 温度范围 :

渗透汽化膜分离项目简介

渗透汽化膜分离项目简介

渗透汽化膜分离项目简介膜法有机气体回收项目XXX 技术工程中心2019年11月1. ,概要北京清源洁华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源洁华)成立于2019年,公司以清华大学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渗透汽化膜等专利技术为基础,从事渗透汽化、汽体渗透、透醇膜、超滤膜、纳滤膜等的研发生产。

清源洁华主要发起人全部毕业于清华大学,分别具有几十年的膜性能研发生产、化工工艺开发设计、化工设备加工制造、化工装置及企业生产管理经验,对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及膜分离技术的先进性共同认知促成大家走到了一起。

汽体渗透和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新技术,依据溶解扩散分离原理,依靠有机汽体和空气各组分在膜中的溶解与扩散速度不同的性质来实现分离的新型膜分离技术。

其中膜法有机气体回收是以混合物中组分分压差为分离推动力,有机汽体透过膜、空气不能透过膜。

该技术具有高效、低能耗、操作安全等优点,与传统油汽回收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技术上和经济上的优势。

清源洁华作为清华大学膜技术工程中心生产、实验基地,拥有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分别是:一种渗透汽化优先透醇沸石填充硅橡胶复合膜的制备方法;一种渗透汽化汽油脱硫用互穿网络膜的制备方法;二氮杂萘聚醚砜酮类聚合物平板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等。

2. 项目背景清华大学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深知国际竞争的残酷性和中国人拥有该先进技术自主产权的重要性,是国内最早开展渗透汽化和汽体渗透膜技术研究单位。

在国家的支持下,本研究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重大项目“膜分离与分离膜”、“八五”重点项目“新型膜分离过程的应用基础研究”、“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渗透汽化透水膜及其过程关键技术开发”研究以及国家“十五”“863”项目“渗透汽化膜材料及其应用”研究,取得了醇、酯、酮脱水等16项小试研究成果和苯脱水、碳六油脱水两项工业中试研究成果。

在渗透汽化膜制备、膜组件设计、膜工艺等方面申请专利10多项,形成了完整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代表着我国渗透汽化和汽体渗透膜技术的先进水平。

pdms渗透汽化膜的工业应用

pdms渗透汽化膜的工业应用

pdms渗透汽化膜的工业应用PDMS渗透汽化膜(PDMS pervaporation membrane)是一种高效的分离膜,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它由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简称PDMS)制成,具有优异的渗透性能和稳定性,因此在许多工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PDMS渗透汽化膜的工业应用非常广泛,其中之一是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的石油精炼过程中。

在石油精炼过程中,原油中含有不同种类的杂质,如硫化物、氮化物和氧化物等。

这些杂质会降低石油产品的质量和价值,因此需要进行分离和去除。

PDMS渗透汽化膜通过其独特的渗透性能,可以有效地将这些杂质从原油中分离出来。

具体而言,当将原油与PDMS渗透汽化膜接触时,原油中的杂质会通过膜的微孔和多孔结构渗透到膜的另一侧,而纯净的原油则通过膜的渗透孔隙传输出来。

通过这种分离过程,可以将原油中的杂质有效地去除,从而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

PDMS渗透汽化膜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工业中的分离和浓缩过程中。

例如,在果汁生产过程中,经过榨取的果汁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杂质。

通过使用PDMS渗透汽化膜,可以将果汁中的水分和杂质分离出来,从而得到浓缩的果汁。

这不仅可以提高果汁的品质和口感,还可以减少运输和储存的成本。

PDMS渗透汽化膜还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

例如,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污染物。

通过使用PDMS渗透汽化膜,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分离出来,从而得到净化的水。

这对于保护环境、减少水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PDMS渗透汽化膜在工业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在石油精炼、食品和饮料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中进行分离和浓缩。

通过其优异的渗透性能和稳定性,PDMS渗透汽化膜为工业过程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分离技术,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和进步。

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及应用简介

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及应用简介

这样,渗透物组分在膜两侧的蒸汽分压差 或化 这样,渗透物组分在膜两侧的蒸汽分压差(或化 学位梯度)的作用下透过膜 的作用下透过膜, 学位梯度 的作用下透过膜,并在膜的下游侧汽化 被冷凝成液体而除去。 ,被冷凝成液体而除去。 不能透过膜的截留物流出膜分离器。 不能透过膜的截留物流出膜分离器。 因此, 因此,渗透汽化过程是依靠不同组分在特定聚 合物膜中溶解扩散能力不同,透过速率不同, 合物膜中溶解扩散能力不同,透过速率不同,从而 实现不同组分分离的目的。 实现不同组分分离的目的。
工业技术经济比较
从国际上已投产的工业装置的运行结果表明, 从国际上已投产的工业装置的运行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恒沸蒸馏和萃取精馏相比, 与传统的恒沸蒸馏和萃取精馏相比,采用渗透汽化 技术生产无水乙醇,可使能耗大大降低, 技术生产无水乙醇,可使能耗大大降低,仅为蒸馏 法的1/2-1/3,整个生产装置总投资为传统分离方法 法的 , 总投资的40%-80%。 总投资的 。 表1是文献中关于渗透汽化法与共沸蒸馏法进 是文献中关于渗透汽化法与共沸蒸馏法进 行乙醇脱水典型操作费用的比较, 行乙醇脱水典型操作费用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 采用渗透汽化法总能耗为共沸蒸馏法的1/3。 ,采用渗透汽化法总能耗为共沸蒸馏法的 。
Hale Waihona Puke 表2 蓝景异丙醇脱水生产中所需的操作费用比较
项目名称 01 蒸汽消耗 02 电耗 03 设备折旧费 04 膜和密封材料 更换费
数 量 0.12 70度 度
金额( 金额(元/ 吨) 12 42 60 50 164
备注 0.6MPa蒸汽(100 蒸汽( 蒸汽 元/吨) 吨 0.6元/度 元度 十年折旧
实例无水乙醇/燃料乙醇的膜生产 工艺
简 介 蓝景无水乙醇 无水酒精 燃料乙醇 燃料酒 蓝景无水乙醇(无水酒精 燃料乙醇,燃料酒 无水酒精,燃料乙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膜法有机气体回收项目XXX技术工程中心2015年11月1. ,概要北京清源洁华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源洁华)成立于2013年,公司以清华大学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渗透汽化膜等专利技术为基础,从事渗透汽化、汽体渗透、透醇膜、超滤膜、纳滤膜等的研发生产。

清源洁华主要发起人全部毕业于清华大学,分别具有几十年的膜性能研发生产、化工工艺开发设计、化工设备加工制造、化工装置及企业生产管理经验,对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及膜分离技术的先进性共同认知促成大家走到了一起。

汽体渗透和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新技术,依据溶解扩散分离原理,依靠有机汽体和空气各组分在膜中的溶解与扩散速度不同的性质来实现分离的新型膜分离技术。

其中膜法有机气体回收是以混合物中组分分压差为分离推动力,有机汽体透过膜、空气不能透过膜。

该技术具有高效、低能耗、操作安全等优点,与传统油汽回收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技术上和经济上的优势。

清源洁华作为清华大学膜技术工程中心生产、实验基地,拥有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分别是:一种渗透汽化优先透醇沸石填充硅橡胶复合膜的制备方法;一种渗透汽化汽油脱硫用互穿网络膜的制备方法;二氮杂萘聚醚砜酮类聚合物平板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等。

2.项目背景清华大学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深知国际竞争的残酷性和中国人拥有该先进技术自主产权的重要性,是国内最早开展渗透汽化和汽体渗透膜技术研究单位。

在国家的支持下,本研究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重大项目“膜分离与分离膜”、“八五”重点项目“新型膜分离过程的应用基础研究”、“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渗透汽化透水膜及其过程关键技术开发”研究以及国家“十五”“863”项目“渗透汽化膜材料及其应用”研究,取得了醇、酯、酮脱水等16项小试研究成果和苯脱水、碳六油脱水两项工业中试研究成果。

在渗透汽化膜制备、膜组件设计、膜工艺等方面申请专利10多项,形成了完整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代表着我国渗透汽化和汽体渗透膜技术的先进水平。

清源洁华自2013年成立以来,生产的膜组件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中石化北京清华西门加油站尾气回收系统、山东油脂行业溶剂油尾气回收系统、天津渤海集团二甲苯尾气尾气回收系统和中石化安徽阜阳油库油汽回收系统,相比原有技术装置,采用膜分离工艺装置不仅提高了工艺性能指标,还降低了生产及运行成本。

有机气体膜简介有机气体膜基于膜对气体(或蒸汽)的渗透性,利用一定压力差下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膜中具有不同的渗透速率而实现分离。

气体或蒸汽分子首先被吸附并溶解于膜与料气接触的表面,然后借助浓度梯度在膜中扩散,最后从膜的另一侧解吸出来。

有机气体膜可以分为玻璃态聚合物膜和橡胶态聚合物膜,前者优先透过相对分子量小的分子(氢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等),适用于不可凝性混合气体分离;后者优先渗透相对分子量较大或者沸点高易冷凝的分子(甲醇,乙醇、二甲醚,甲酸甲酯、乙酸、丙酮、丁烷、戊烷等),特别适用于有机蒸气和不可凝性气体分离,如图1示。

图1 有机气体分离回收有机蒸气原理示意图3.项目市场前景膜法有机气体回收技术目前国际上只有德国的GKSS 、美国的MTR 等少数国家掌握,上述两家公司在国内有少数代理企业。

北京清源洁华膜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具有真正意义的掌握膜法有机气体回收技术的生产厂家。

近年来中国的雾霾现象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人民的生活乃至国际形象。

其中,有机气体的排放是产生雾霾的重要元凶之一,为此国家多次修改大气污染防治高分子膜法,最新公布污染防治法将在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该法案的执行将为膜法有机气体回收项目的市场提供巨大商机。

我们将市场分为油气回收以及合成、精馏、使用有机溶剂气体回收(简称VOC回收)等两大板块。

其中:油气回收技术已经完成工业化运行,处于快速推广阶段;VOC回收处于使用推广阶段。

3.1油气回收由于成品油具有可挥发性,在接卸油、存贮以及加油过程时,随着液相油进入油罐或者汽车油箱,油罐或邮箱内液体体积增加,将气相的油蒸汽置换,并使油蒸汽排放到大气中。

油蒸气是烃类物质与空气组成的具有一定毒性的易挥发有机化合物。

它在一定的气候条件和阳光的作用下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这种烟雾会影响人和牲畜的肺部功能,破坏植物叶面组织,影响树木和农作物生长,还会对一些材料造成损坏,如使橡胶开裂甚至解体。

光化学烟雾还会随着空气的流动造成大范围的环境污染。

排出的大量油气,极易达到1.4~7.6%的爆炸极限范围,当遇到明火、静电、雷电及其它不安全因素时,很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为此新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第四十七条石油、化工…企业,储油储气库、加油加气站、原油成品油码头、原油成品油运输船舶和油罐车、气罐车等,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并保持正常使用。

3.1.1 现有的油气回收技术油气回收首先是把密封的油气收集起来,然后将油气中的烃类(主要组成为C4、C5和C6)与空气进行有效地分离,对分离后的烃类再处理液化回用或者输送至油库。

目前采用国内采用的油气回收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

吸附法可以达到较高的处理效率;排放浓度可低至10mg/L。

但工艺复杂,存在二次污染;吸附床容易产生高温热点,存在安全隐患;三苯易使活性炭失活,活性炭失活后存在二次污染问题。

吸收法工艺简单,投资成本低;但回收率低(约80%),无法达到现行国家标准(25 g/m3),已经逐渐被淘汰。

冷凝法工艺原理简单,安全性高,自动化水平高,可直观的看到液态的回收油品;但单一冷凝法要达标需要降到很低的温度(-80℃以下),不光能耗巨大,运行成本高,相应的投资也远高于其他技术;如果冷凝法尾气排放浓度要达到低于25 g/m3的标准,投资和运行费用都将显著增加。

膜法油气回收利用特殊高分子膜对烃类有优先透过性的特点,让油气和空气混合气在一定压力的推动下,使油气分子优先透过高分子膜,而空气组分则被截留排放,富集的油气传输回油罐或用其他方法液化;该膜过程即时蒸汽渗透膜过程。

该技术先进,工艺相对简单,设备占地面积小;排放浓度低,回收率(可达99%)。

油气回收主要有4种技术比较如下清源洁华油气回收工程案例(1)中石化清华大学西门加油站膜法油气回收装置(中石化试点项目)汽油消耗量1万吨/年,要求尾气排放≤25mg/m3,油气回收率≥95%。

装置见图,装置外形尺寸为长1.1米、宽0.8米、高1.6米。

全套装置仅用一个1.1 KW真空泵,全部电器的均为防爆电器,真空泵出口及与加油站连接管线均装有阻火器,防爆要求达到加油站规定,全套装置20万元,正常运行至今。

该加油站历年统计数据加油与卸油损耗为0.3%。

自油气回收装置运行,排放油汽回收率达到98%以上。

每年减少挥发1万吨×0.3%=30吨。

经全年运行考核计量,该加油站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分公司系统所有加油站中连续几年全年油品损耗考评中名列第一,按现行公司损耗考评标准评价,损耗出现了正偏差。

下图为清华大学西门加油站膜法油气回收装置现场应用照片(2) 中石化阜阳油库油气回收装置(中石化试点项目) 本项目是清源洁华协同清华大学化工系膜技术中心与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北京燕山石化设计院合作建设的项目,该项目是由中石化拨款的试点项目。

该项目采用我公司技术方案,使用我们加工生产的膜组件及装置。

装置参数A 、处理能力:灌装汽油所排放的500m 3/hr 油汽(1700吨汽油/天);B 、回收装置入口汽油含量880g/m 3左右,装置排出口汽油含量小于15g/m 3,汽油回收率达97%以上;C 、每回收1升汽油电耗小于0.2kwh 。

D 、装置工艺流程示意图E 、立项时综合评价该项目立项依据充分,实施方案可行,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实施该项目,将获得具有我国完全自主产权的油汽回收创新技术。

项目运行成功,市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同时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促进我国石化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建议立项实施。

2015年11月阜阳油库已经完成试车投入运行,装置总投资500万元。

计划2016年3月中石化组织开项目成果鉴定会。

中石化阜阳油库装置工艺流程示意图中石化阜阳油库油气回收装置照片3.1.2 油气回收项目市场加油站市场据2015年底商务部最新统计,全国加油站近9.7万座,其中中石化为3万多座,目前加油站仅北京、广州、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部分完成加油站改造工作,全国90%的加油站仍然处于无序排放中。

如果用3年的时间改造完毕,预计占有1/10的市场,每年将有9700(座)×90%×1/10÷3(年)=291(座)加油站的改造工作量,价格按20万元/座计算,仅此一项年产值5820万元,毛利率3500万元/年。

目前膜的使用寿命为5年,膜组件价格2.5万元/套,自回收装置运行第五年起开始更换膜组件,每年换膜产值727万元。

油气回收项目一直与中石化合作进行,有望双方共同开拓中石化市场,一旦进入具体实施,中石化加油站市场将为清源洁华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油库据2015年底商务部最新统计,全国油库近3000多座。

其中中石化油库近1000多座,存储油3000多立方。

油库的油气回收装置多采用美国活性他吸附技术,目前仅有京津、上海、广州、杭州等发达地区部分油库进行了改造,占油库总数的15%,需要改造的2500多座。

按改造均价500万元计算,市场总值125亿元。

按占有率1/15计算,3年改造完毕。

年产值2,8亿元,其中膜装置产值占到1/3,产值9.3千万元,毛利率6千万元/年。

其他如卸油码头、卸油罐车中转、吹扫等(未作详细统计)推广膜法油气回收装置,不仅仅给企业增加效益,最重要的是减少了空气污染,改善了大气环境,节约宝贵的自然能源。

2014年我国汽油消费9540万吨,在储运和装卸的过程中,平均损耗1%。

仅此挥发一项去年向空中排放损失的汽油达到95万吨之多,按平均油价5500元/吨计算,损失达52亿元之多。

3.2 VOC回收油气回收是近3年的主要推广的成熟技术。

但是,作为膜法渗透汽化技术的长期推广,面对的市场时:石化、精细化工、制药、包装及印刷等行业的生产尾气排放,主要来自裂解装置、精馏塔、反应釜等生产单元。

如炼厂干气回收:干气是炼油厂不能再液化的尾气,主要来自原油的二次加工,如催化裂化、热裂化、延迟焦化等,其中催化裂化(FCC)的干气量最大,一般占原油加工量的2%~6%。

2014年中国炼油4.458亿吨,产生炼厂干气2230万吨,相当于每年增产原油350多万吨,可以创造经济效益30多亿元,减排430多万吨CO2,对减轻我国石油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保护环境,以及促进石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推广应用空间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