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合集下载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A、C标尺为100
B标尺为130
机 械 制



§1.2 硬度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二、洛氏硬度
标注——用符号HR表示, A标尺HRA B标尺HRB C标尺HRC
如: 42 HRA


硬度值 A标尺




§1.2 硬度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三、维氏硬度 测定原理——基本上和布氏硬度相同,只是所用 压头为金刚石正四棱锥体
冲击韧度高

•冲击能量高时, --材料的冲击韧度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塑性,塑性高则
韧度高
械 制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1 强度和塑性
§1.2 硬度
§1.3 冲击韧度
§1.4 疲劳强度
本章小结






§1.4 疲劳强度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疲劳强度
Sl110000%%Sl10lS0 110100%0%
Sl 二者的值越大塑性越好 00
lS0 0
机 械 制
原始原横始截标面距积
试样拉试断样后断的裂标处距截面积
造 基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1 强度和塑性
§1.2 硬度
§1.3 冲击韧度
§1.4 疲劳强度
本章小结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由主金要属内材容料:制成的零、部件,在工作过
程中金都属要材承料受的外力力学性(或能称指载标荷和) 测作试用方而法产,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定义: HR=k-(h1-h0)/0.002 常用标尺有:B、C、A三种
① HRA 硬、薄试件,如硬质合金、表面淬火层和渗碳层。 ② HRB 轻金属,未淬火钢,如有色金属和退火、正火钢等 ③ HRC 较硬,淬硬钢制品;如调质钢、淬火钢等。 洛氏硬度的优点:操作简便,压痕小,适用范围广。
②弹性:材料不产生塑性变形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 大应力。
弹性极限:σe=Fe/So 不产永久变形的最大抗力。
2)屈服强度s:材料发生微量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即 在拉伸试验过程中,载荷不增加,
试样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
s = Fs/So
s
条件屈服强度0.2:高碳钢等无屈服点, 国家标准规定以残余变形量为0.2%时的 应力值作为它的条件屈服强度,以0.2 来表示。
影响因素:循环应力特征、温度、材料成分和组织、夹 杂物、表面状态、残余应力等。
二、塑性 金属材料受力破坏前可承受最大塑性变形的能力。
1.延伸率
延伸率与试样尺寸有关:δ5、δ10 (L0=5d,10d)
2.断面收缩率 ψ=△S/So=(So-Sk)/So x 100%
> 时,无颈缩,为脆性材料表征; < 时,有颈缩,为塑性材料表征。
0.2
3)抗拉强度b:材料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 应力值。(材料抵抗外力而不致断裂的极 限应力值)。
b = Fb/So
(5)灰铸铁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灰口铸铁是典型的脆性材料,其σ-曲线是一段微弯曲 线,如图a)所示,没有明显的直线部分,没有屈服和颈 缩现象,拉断前的应变很小,延伸率也很小。强度极限 σb是其唯一的强度指标。 铸铁等脆性材料的抗拉强度 很低,所以不宜作为受拉零 件的材料。
无论是塑性材料还是脆性材料,断裂时都不产生明显的 塑性变形,而是突然发生,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有相当多 零件的破坏属于疲劳破坏,对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高教版)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高教版)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教学组织】1.提问5分钟2.讲解75分钟3.小结5分钟4.布置作业5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金属材料的强度与塑性、硬度2.难点:韧性、疲劳现象和疲劳强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利用试样、挂图等教具。

2.利用多媒体资料进行短时演示。

【教学内容】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使用性能是指金属材料为保证机械零件或工具正常工作应具备的性能,即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性。

使用性能包括力学性能(或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工艺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制造机械零件或工具的过程中,适应各种冷、热加工的性能,也就是金属材料采用某种成形加工方法制成成品的难易程度。

工艺性能包括铸造性能、锻压性能、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及切削加工性能等。

第一节金属材料的强度与塑性一、力学性能的概念●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力作用下所显示的与弹性和非弹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应力—应变关系的性能,又称机械性能,主要包括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疲劳强度等。

注:根据载荷性质,零件受力情况可分为静载荷和动载荷两类。

静载荷是指逐渐而缓慢地作用在工件上的力,如机床床头箱对床身的压力、钢索的拉力、梁的弯矩、轴的扭矩和剪切力等。

动载荷包括冲击载荷和交变载荷等,如空气锤锤杆所受的冲击力;齿轮、曲轴、弹簧等零件所受的大小与方向是随时间周期变化的载荷等。

●物体受外力作用后导致物体内部之间相互作用的力称为内力。

●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σ(N/mm2或Mpa)。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引起形状和尺寸改变,称为变形,包括弹性变形(卸载后可恢复原来形状和尺寸)和塑性变形(卸载后不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和尺寸)。

●应变є是指由外力所引起的物体原始尺寸或形状的相对变化(%)。

二、拉伸试验过程分析●拉伸试验是指用静(缓慢)拉伸力对试样进行轴向拉伸,通过测量拉伸力和伸长量,测定试样强度、塑性等力学性能的试验。

圆柱形拉伸试样分为短圆柱形试样和长圆柱形试样两种。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机械制造中使用的材料品种很多,为了正确使用材料,并把它加工成合格的工件,必须掌握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使用性能,是指为保证工件正常工作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和化学性能等。

工艺性能,是指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铸造性能、锻压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等。

所谓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主要有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等,是设计机械零件时选材的重要依据。

这些性能指标是通过试验测定的。

第一节刚度、强度、塑性刚度、强度和塑性是根据试验测定出来的。

将材料制成标准试样(图1-1a),然后把试样装在试验机上施加静拉力,随着拉力的增加试样逐渐变形,直到拉断为止(图1-1b)。

将试样从开始到拉断所受的力F 及所对应的伸长量ΔL绘制在F—ΔL坐标上,得出力一伸长曲线。

低碳钢的力一伸长曲线如图1—2所示。

从图1—2可知,在OE 阶段,试样的伸长量随拉力成比例增加,若去除拉力后试样恢复原状,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超过E 点后,若去除拉力试样不能完全恢复原状,尚有一部分伸长量保留下来,这部分保留下来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当拉力增加到F s 时,力一伸长曲线在S 点呈现水平台阶,即表示外力不再增加而试样继续伸长,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该水平台阶称为屈服台阶。

屈服以后,试样又随拉力增加而逐渐均匀伸长。

达到B 点,试样的某一局部开始变细,出现缩颈现象。

由于在缩颈部分试样横截面积迅速减小,因此使试样继续伸长所需的拉力也就相应减小。

当达到K 点时,试样在缩颈处断裂。

低碳钢在拉伸过程中经历了弹性变形、弹一塑性变形和断裂三个阶段。

F —ΔL 曲线与试样尺寸有关。

为了消除试样尺寸的影响,把拉力F 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A0,得出试样横截面积上的应力,同时把伸长量ΔL 除以试样原始标距L 0,得到试样的应变LL ε∆=0F A σ=σ—ε曲线与F —ΔL 曲线形状一样,只是坐标不同。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1章工程材料1.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使用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应具备的性能,它包括力学性能(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等)、物理性能(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等)和化学性能(耐蚀性、抗氧化性等)。

工艺性能是金属材料从冶炼到成品的生产过程中,适应各种加工工艺(如:铸造、冷热压力加工、焊接、切削加工、热处理等)应具备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时所表现的性能。

1.1.1 强度金属材料的强度、塑性一般可以通过金属拉伸试验来测定。

1.拉伸试样图1.1.1拉伸试样与拉伸曲线2.拉伸曲线拉伸曲线反映了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直到拉断时的力F时,拉伸曲线Op为一直线,即试样的伸长量与载荷学特性。

当载荷不超过p成正比地增加,如果卸除载荷,试样立即恢复到原来的尺寸,即试样处于弹性变形阶段。

载荷在Fp-Fe间,试样的伸长量与载荷已不再成正比关系,但若卸除载荷,试样仍然恢复到原来的尺寸,故仍处于弹性变形阶段。

当载荷超过Fe后,试样将进一步伸长,但此时若卸除载荷,弹性变形消失,而有一部分变形当载荷增加到Fs时,试样开始明显的塑性变形,在拉伸曲线上出现了水平的或锯齿形的线段,这种现象称为屈服。

当载荷继续增加到某一最大值Fb时,试样的局部截面缩小,产生了颈缩现象。

由于试样局部截面的逐渐减少,故载荷也逐渐降低,试样就被拉断。

3.强度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1) 弹性极限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弹性极限,用符号σe 表示:(2) 屈服强度金属材料开始明显塑性变形时的最低应力称为屈服强度在拉伸试验中不出现明显的屈服现象,无法确定其屈服点。

所以国标中规定,以试样塑性变形量为试样标距长度的0.2%时,材料承受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并以符号σ0.2 表示。

1.1.2 塑性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塑性。

中职金工实训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剖析

中职金工实训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剖析

教案二【教学组织】1.提问5分钟2.讲解75分钟3.小结5分钟4.布置作业5分钟【教学内容】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使用性能是指金属材料为保证机械零件或工具正常工作应具备的性能,即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性。

使用性能包括力学性能(或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工艺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制造机械零件或工具的过程中,适应各种冷、热加工的性能,也就是金属材料采用某种成形加工方法制成成品的难易程度。

工艺性能包括铸造性能、锻压性能、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及切削加工性能等。

第一节金属材料的强度与塑性一、力学性能的概念●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力作用下所显示的与弹性和非弹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应力—应变关系的性能,又称机械性能,主要包括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疲劳强度等。

●物体受外力作用后导致物体内部之间相互作用的力称为内力。

●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σ(N/mm2或Mpa)。

●应变є是指由外力所引起的物体原始尺寸或形状的相对变化(%)。

二、拉伸试验过程分析●拉伸试验是指用静(缓慢)拉伸力对试样进行轴向拉伸,通过测量拉伸力和伸长量,测定试样强度、塑性等力学性能的试验。

圆柱形拉伸试样分为短圆柱形试样和长圆柱形试样两种。

长圆柱形拉伸试样L0=10d0;短圆柱形拉伸试样L0=5d0。

●在进行拉伸试验时,拉伸力F和试样伸长量△L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力-伸长曲线。

a)拉伸前 b)拉断后图1-1 圆柱形拉伸试样图1-2 退火低碳钢的力—伸长曲线完整的拉伸试验和力一伸长曲线包括弹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变形强化阶段、颈缩与断裂四个阶段。

三、强度●强度是金属材料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金属材料的强度指标主要有屈服强度(或规定残余伸长强度)、抗拉强度等。

1.屈服强度和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屈服强度是指拉伸试样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拉力(或载荷)不增加(保持恒定)仍然能继续伸长(变形)时的应力。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法主要用于测硬度较低(小于450HBS或小于650HBW)且较厚的 材料和零件,如铸铁、有色金属和硬度不高的钢。 4、适用范围: <450HBS; <650HBW
第1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二、洛氏硬度 HR ( Rockwll hardness ) 1、测量原理
10HRC≈HBS
洛氏硬度测试示意图
第1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三、维氏硬度 HV
1、测量原理:
第1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2、表示方法: 符号HV。标注时,硬度值写在符号之前,如666HV
3、特点: 维氏硬度试验的测试精度较高,测试的硬度范围大,被测试样的厚度 或表面深度几乎不受限制(如能测很薄的工件、渗氮层、金属镀层等)。 但是, 维氏硬度试验操作不够简便,试样表面质量要求较高,故在生 产现场很少使用。
抗拉强度为设计机械零件和选材的主要依据。
σe σs σb
第1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二)疲劳强度
工程上规定,材料经无数次重复循环(交变)载荷作用而不发生 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表示材料经无数次交变载荷作用而 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值。
钢材的循环次数一般取 N = 107 有色金属的循环次数一般取 N = 108
主要指标: 强度、塑性、冲击韧性和硬度。
第1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1 强度
按照载荷的性质,金属材料的强度有静强度、疲劳强度和 冲击强度。一般意义上的强度是指静强度。
(一)强度 一、拉伸试验
1.拉伸试样 标准试样(按GB/T6397-1986规定) 常用圆截面拉伸试样 : 长试样:L0=10d0 短试样:L0=5d0
钢铁材料的疲劳曲线
第1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疲劳的危害:

第一章金属力学性能与工艺性能

第一章金属力学性能与工艺性能

σ
s
:屈服强度
b:最大应力点 “缩颈” σb :抗拉强度
3.断裂点(k)
强度指标:
1.弹性极限ζe :是指材料由弹性过 渡到弹-塑性变形的最大应力。 2.屈服强度ζs :是指材料产生明显 塑性变形时的应力。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高碳钢等一 些相对脆性的金属材料往往没有 明显的屈服平台,规定产生0.2% 残余应变时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 其屈服极限,称为条件屈服强度, 记作ζ0.2。 3.抗拉强度ζb :是指材料拉伸时所 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σ-应力;F-轴向拉力; S-试样原始横截面积
ε =ΔL/L0=(L1-L0)/L0
ε-应变; L0-试样标距; L1-试样拉伸 后长度
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特点(σ-ε曲线)
1.弹性变形阶段(oe) 2.塑性变形阶段(eb) 3.断裂点(k)
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特点(σ-ε曲线)
1.弹性变形阶段(oe)
塑性指标:一般用伸长率(δ)或断面收缩率(Ψ)来反
映材料塑性的好坏。
1.伸长率: δ =(L1-L0)/L0
2.断面收缩率: Ψ=(S0-S1)/S0
三、硬度:
定义:硬度反映了材料表面抵抗其他硬物 压入的能力。 意义:硬度能较敏感地反映材料的成分与 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强度、耐磨性以及工艺 性能往往存在一定对应关系,故可用来检验 原材料和控制冷热加工质量。
测量方法:静载压入法
根据压头和载荷的不同,主要有布氏硬度(HB)、 洛氏硬度(HR)和维氏硬度 (HV) 等。
布氏硬度:1900年瑞典工程师布利涅尔
(Brinell)提出
将一定直径的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在规定载荷下压入被 测金属的表面,并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卸除载荷,以金属表面球 形压痕单位面积上所承受载荷的大小来表示被测金属材料的硬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和计算
Percent elongation= (final length-initial length)/initial length
伸长率δ=(拉断后长度-初始长度)/初始长度
Percent reduction in area = (initia area – final area)/initial area
是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 E称为弹性模量 ,是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通常又 称为刚度 刚度, 称为刚度,单位 MPa 。
ε
载荷在F 伸长量与载荷已不再成正比关系, 载荷在Fp-Fe间:伸长量与载荷已不再成正比关系,但若 卸除载荷,试样仍然恢复到原来的尺寸, 卸除载荷,试样仍然恢复到原来的尺寸,故仍处于弹性 变形阶段。 变形阶段。
0. 2% offset
0 .2%偏移
Engineering stress-strain curve
(工程)应力-应变 曲线
Plastical range: (塑性变形范围)
拉伸应力 大于屈服强度бs时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抗拉强度бb / (最大拉伸强度)
curve drops off because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reduces significantly during necking:
弹性极限
Fe σe = Ao
比例极限
σp =
Fp Ao
弹性变形条件下,弹性模量的作用。 图2-11 弹性变形条件下,弹性模量的作用。 所有构件具有相等的长度和横截面积。 所有构件具有相等的长度和横截面积。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屈服强度σ 屈服强度σs
-- 强度、塑性 强度、
金属材料开始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低应力, 金属材料开始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低应力, 金属材料开始发生明显塑性变形的抗力 抗力。 即金属材料开始发生明显塑性变形的抗力。
力学性能— 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时表现出来的性能。 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时表现出来的性能。
外力形式: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扭转等。 外力形式: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扭转等。 静载荷、冲击载荷、 静载荷、冲击载荷、交变载荷等。 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和疲劳强度等 指标: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和疲劳强度等。
(工程)应力-应变 曲线
Plastical range: (塑性变形范围)
拉伸应力 大于屈服强度бs时 elastic limit (true yield point)
弹性极限(真实屈服点)
engineering yield strength (0.2% offset:)
(工程)屈服强度бs (0 .2%偏移)
机械制造基础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09数控 机电工程学院 数控
2010年10月 2010年10月
(工程材料部分)复习资料 工程材料部分)
网上可以下载 用户名:engineering010203@ 密码: materials010203 练习本务必填写: 学号
推荐: 推荐:
工具书: 英汉科学技术词典” 工具书:“英汉科学技术词典”, 清华大学编写,国防工业出版社。 清华大学编写,国防工业出版社。
(圆柱形试样,或 板状试样); (两点标记)
tensile tester
拉伸试验机
cross-head moves vertically pulling the test specimen
(十字滑块拉住试样向上垂直移动 );
extension gage Force transducer
(伸长量测量计); (力传感器)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 强度、塑性 强度、
抗拉强度σb (强度极限) 抗拉强度σ 强度极限) 金属材料在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金属材料在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是材料抵抗外力 而不致断裂的极限应力值。
Fb σb = AO
MPa) (MPa)
脆性材料: 脆性材料:σb=σs 灰口铸铁
折叠后变形明显减小
断面收缩率Ψ =(初始横截面积-拉断后最小横截面积)/初始横截面积
力学(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 如:力学(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
工艺性能:是指制造工艺过程中材料适应加工的性能。 工艺性能:是指制造工艺过程中材料适应加工的性能。 制造工艺过程中材料适应加工的性能
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切削性能、热处理工艺性。 如: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切削性能、热处理工艺性。
金属材料的塑性好坏, 金属材料的塑性好坏,对零件的加工和使 用有重要影响。 用有重要影响。塑性好的材料不仅能较容易 进行锻压、轧制,而且在使用时万一超载, 进行锻压、轧制,而且在使用时万一超载, 由于塑性变形,能避免突然断裂。 由于塑性变形,能避免突然断裂。
测量和计算
Once the sample fractures,two measurements are made: (当试样拉断以后,要做两个测量): The fractured sample is reassembled as best as possible and the final length of the gage area is measured . (尽可能仔细地把试样拼合在一起,测量 出标距范围内的最终长度.) The final diameter of the necked down portion of the sample is also measured. (还要测量试样缩颈处的最终直径)
明显的塑性变形
断裂
force-deflection curve(拉伸力-伸长量曲线) 伸长量曲线) 力 伸长量曲线
纵坐标:tensile load, Ft (拉伸载荷)
横坐标: extension,δ
(伸长量)
Elestical range (弹性变形范围) Plastical range: (塑性变形范围)
FS σS = AO
ε (MPa) MPa)
工业上使用的某些金属材料, 工业上使用的某些金属材料,如 高碳钢、铸铁等, 高碳钢、铸铁等,在拉伸试验中不出 现明显的屈服现象。 现明显的屈服现象。国标规定以试样 塑性变形量为试样标距长度的0.2% 0.2%时 塑性变形量为试样标距长度的0.2%时, 材料承受的应力称为: 材料承受的应力称为: “条件屈服强度”,并以符号σ0.2表示。 条件屈服强度” 并以符号σ 表示。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 强度、塑性 强度、
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强度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抗拉强度σ 抗压σ 抗弯σ 抗剪τ 抗扭τ 抗拉强度σb、抗压σbc、抗弯σbb、抗剪τb、抗扭τt。
标准拉伸试样: 标准拉伸试样:L0=5d0或L0=10d0
2
Plastic deformation
Permanent increase in length
塑性变形
长度永久性变长
The poit at which the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trasitions from elastic deformation to plastic deformation is referred to as the elastic limit or yield point (屈服强度бs ). 屈服强度 the stress at this peak load is called the ultimate tensile stength(抗拉强度бb) .
(工程)应力-应变 曲线
Elestical range: (弹性变形范围)
Hooke`s law : б=Eε
式中E——the elastic modulus (弹性模量).
E= ∆sress/ ∆srain
Engineering stress-strain curve
(工程)应力-应变 曲线
Elestical range: (弹性变形范围)
2.0
Fb Fe Fp Fs
弹性变形
1.5
Load / KN
屈服阶段
1.0
缩颈阶段
0.5
试样断裂
0.0 0.0 0.5 1.0 1.5 2.0
退火低碳钢拉伸曲线 Distance/ mm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单位: 单位 MPa
-- 强度、塑性 强度、
令: σ = F AO
(单位
Mpa) Mpa)
∆L ε= LO
材料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 材料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的 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 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
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材料、能源、 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材料、能源、信息 全球新技术革命的四大标志: 全球新技术革命的四大标志
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 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
Engineering stress-strain curve
(工程)应力-应变 曲线
横坐标:
Tensile strain:
(拉伸)应变
εt =δ/Lo
纵坐标: 拉伸应力) Tensile stress: (拉伸应力 бt 拉伸应力
бt=F/Ao
Engineering stress-strain curve
Tensile test
拉伸试验 Figure 2-12 Typical universal testing machine
图2-12 典型的万能拉伸机
Tensile sample
(拉伸试样 拉伸试样) 拉伸试样
Cylingdrical rod ,or flat plate Tow fiducial marks (gage mark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