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工序交接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工序需要由不同的员工负责完成。

为了确保工序的顺利交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品质的稳定性,制定一套工序交接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工序交接的过程和要求,确保交接工作的有效性和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生产工作的员工,包括生产线上的操作工、工段长以及工程师等。

三、工序交接的内容和流程1.工序交接的内容(1)详细说明上一个工序的完成情况,包括生产数量、合格率等相关数据;(2)梳理当前工序的要求和特点,包括操作方法、关键控制点等;(3)引导接班员工对当前工序进行设备和工艺的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做好准备工作;(4)交接前工序的产品、半成品和原材料的数量和质量情况。

2.工序交接的流程(1)接班员工提前了解当前工序的要求,并准备相关的工具和设备;(2)上一个工序的员工与接班员工进行交接,详细说明工序的情况和要求;(3)接班员工对工序进行设备和工艺的检查,并确保正常运行;(4)接班员工检查前工序的产品、半成品和原材料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5)确认交接无误后,正式接班,开始进行当前工序。

四、工序交接记录1.工序交接记录的内容(1)交接时间、地点和人员的姓名;(2)上一个工序的完成情况和遇到的问题;(3)当前工序的要求和特点;(4)工艺和设备的检查结果;(5)前工序产品、半成品和原材料的情况。

2.工序交接记录的保存和使用(1)工序交接记录由接班员工负责填写,并交由班组长或主管审核签字确认;(2)工序交接记录应做到真实、准确,保存至少一年;(3)工序交接记录可作为生产问题追溯的重要依据,对于交接不清、质量问题的发生有关键作用。

五、工序交接的责任与义务1.上一个工序的责任与义务(1)做好自己工序的生产任务,并确保产品质量;(2)详细记录工序的完成情况,并向接班员工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

2.接班员工的责任与义务(1)按时到岗接班,并提前了解当前工序的要求;(2)与上一个工序的员工进行认真交接,确保交接无误;(3)对设备和工艺进行检查,确保正常运行;(4)做好前工序产品、半成品和原材料的检查和记录。

建设工程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建设工程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建设工程工序交接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建设工程工序的交接工作,加强施工过程的协调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工序交接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建设工程项目的工序交接工作。

三、工序交接的定义工序交接是指两个工序之间的边界交界处,前一工序的负责人把自己辖区内的工作的详细情况向接替责任的负责人及时、准确、全面地传达,并且在交接单上签字、带交接章。

后一工序的人员在交接过程中应认真核对交接资料,并确认收悉。

四、工序交接的要求1. 工序负责人应提前通知接替责任的负责人进行工序交接。

2. 工序负责人应准确记录本工序的工作情况,包括工作内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并将交接资料整理清楚。

3. 接替责任的负责人应认真核对交接资料,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 在工序交接现场应当有两名以上见证人在场,对交接过程进行记录和确认。

5. 工序交接单应当详细记录交接双方的信息,包括姓名、职务、交接时间、交接内容、交接备注等,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6. 工序交接单应保存至工程竣工,备查。

五、工序交接的流程1. 工序负责人及时通知接替责任的负责人进行工序交接。

2. 工序负责人整理工序交接资料,准备好交接单。

3. 工序负责人与接替责任的负责人进行工序交接,详细说明工作情况。

4. 交接双方对工序交接资料进行核对确认,签字确认。

5. 见证人在场记录交接过程,确认双方的签字。

6. 工序负责人归档交接单,保存备查。

六、工序交接的责任1. 工序负责人对本工序的工作情况负责,需及时准确地进行交接。

2. 接替责任的负责人对接收到的交接资料负责,需仔细核对并确认。

3. 见证人对交接过程的记录和确认负责,需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

4. 工程管理部门对整个工序交接流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交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工序交接的注意事项1. 工序交接过程中,务必保持沟通和配合,避免信息的遗漏和误解。

2. 工序交接资料的整理应当细致认真,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施工过程控制及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施工过程控制及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施工过程控制及工序交接管理制度1.引言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严格的施工过程控制和工序交接管理。

施工过程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方法保证施工按照计划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工序交接管理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和协作,确保工序交接的无缝衔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本文就施工过程控制及工序交接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阐述。

2.施工过程控制2.1.施工过程规划在施工前,项目经理要根据设计图纸和工程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过程规划,包括任务分配、施工顺序、进度计划等。

施工过程规划要与业主、设计方等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各方的要求和期望得到满足。

2.2.工程监控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要进行全面的工程监控,及时了解施工进度、质量状况和安全问题。

可以通过现场巡视、定期检查、施工日志等方式进行监控。

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调整,确保工程按照计划进行。

2.3.成本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是一个重要的控制指标。

项目经理要进行成本控制,包括材料采购、施工设备使用、人员费用等。

可以通过制定详细的成本计划、与供应商进行谈判、优化施工工艺等方式进行成本控制。

2.4.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项目经理要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并根据计划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可以通过现场检查、材料抽检、工序验收等方式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工序交接管理3.1.工序分工在施工前,项目经理要对各工序进行合理的分工,明确各工序的职责和任务。

可以通过编制工序分工表、与施工人员进行沟通等方式确定工序分工。

3.2.工序衔接各工序之间的衔接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项目经理要进行严格的工序衔接管理,确保各工序之间的无缝衔接,避免出现漏洞和断层。

可以通过制定详细的衔接计划、进行工序交底和交接班等方式进行工序衔接。

3.3.工序验收在一个工序完成后,项目经理要进行工序验收,确认工序的质量和进度是否符合要求。

班组工程工序移交制度范本

班组工程工序移交制度范本

班组工程工序移交制度范本一、目的与意义为了确保工程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建立班组工程工序移交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制定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班组工程工序的移交流程,明确责任主体,确保移交工作顺利进行,促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班组工程工序的移交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土建工程、电气工程、管道工程等。

三、工程工序移交流程1. 移交准备阶段(1)班组负责人在工程工序移交前应仔细查看工程规格书、施工图纸等相关资料,准备好移交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2)准备好移交记录表,记录移交的详细情况,包括移交时间、移交内容、接收人等信息。

2. 移交过程(1)班组负责人将待移交的工序进行检查,确保工序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2)班组负责人向接收人详细介绍工序的情况,包括工序的施工过程、注意事项等。

(3)接收人对接收到的工序进行检查,确认工序的质量符合要求。

3. 移交完成阶段(1)班组负责人和接收人共同填写移交记录表,签字确认移交工序的完成。

(2)移交完成后,班组负责人应对移交工序的质量进行跟踪,确保工序能够顺利进行下一步工作。

四、责任主体1. 班组负责人(1)负责组织工序的移交工作,确保工序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2)对移交工序的情况进行详细介绍,确保接收人能够顺利接收工序。

2. 接收人(1)负责接收移交工序,并进行详细检查,确保工序质量符合要求。

(2)在移交记录表上签字确认移交工序的完成。

五、违纪处罚对于严重违反工程工序移交制度的行为,将给予相应处罚,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附则本制度解释权归班组负责人所有,如有新增或修改,需经班组负责人批准。

以上为班组工程工序移交制度范本,希望班组各成员能够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确保工程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

土建住宅工程工序交接制度

土建住宅工程工序交接制度

土建住宅工程工序交接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房地产行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土建住宅工程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房地产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涉及的工种众多,工作流程繁琐,因此在工程交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工程质量和进度受到影响。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土建住宅工程工序交接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工序交接流程1. 开工前准备阶段在土建住宅工程施工之前,各相关单位需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开展前期调查、确定施工方案、落实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等。

在这个阶段,应明确各个工程部门的职责和交接关系,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2. 施工过程中的工序交接在土建住宅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工序的交接,比如地基处理、基础施工、主体结构、装修装饰等。

每一个工序的交接都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在交接过程中,各相关单位应及时提供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并进行必要的验收和确认。

3. 交付使用阶段当土建住宅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终验工作,并最终将工程交付给业主使用。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整个工程进行综合验收,确定工程的质量和完工情况,并向业主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和保修服务。

同时,还需要将工程的相关信息和档案进行完善,确保工程的可追溯性和相关权益的保障。

三、工序交接制度的建立为了确保土建住宅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工序交接制度。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责任分工:在工程开始之初,应明确各个工程部门的职责和交接关系,确保各个环节的衔接顺畅。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2.完善交接流程:建立一套完善的工序交接流程,包括工序交接的时间节点、内容要求、验收标准等。

各相关单位应按照流程进行操作,确保工序交接的准确无误。

3.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包括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的资料和记录,确保工程的可追溯性。

同时,还需要做好档案的保管和归档工作,确保相关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车间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车间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车间工序交接工作,确保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保障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车间所有工序的交接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明确交接双方的责任,规范交接程序,提高交接效率,减少因交接不当造成的问题。

第二章交接职责第四条交班人员职责:1. 交班人员应在交班前对所负责的工序进行彻底检查,确保设备、工具、原材料等处于良好状态。

2. 交班人员应将本班次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异常情况、设备故障、安全隐患等详细记录在交接班记录表上。

3. 交班人员应确保接班人员能够顺利接手工作,必要时对接班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第五条接班人员职责:1. 接班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到达交接班现场,认真阅读交接班记录表,了解本班次生产情况。

2. 接班人员应检查设备、工具、原材料等,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3. 接班人员如有疑问,应及时向交班人员询问,并确保交接内容清晰明确。

4. 接班人员应立即处理交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第三章交接程序第六条交接班时间:1. 按照车间生产计划安排,确定每天、每班的交接班时间。

2. 交接班时间应确保生产不受影响,为接班人员提供充足的时间了解和掌握生产情况。

第七条交接班内容:1. 交班人员应向接班人员介绍本班次生产情况,包括生产进度、产品质量、设备运行状态、安全隐患等。

2. 交班人员应将交接班记录表、设备操作手册、工艺流程图等资料交给接班人员。

3. 接班人员应认真阅读交接班记录表,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询问。

第八条交接班记录:1. 交接班记录表应详细记录交接班时间、交班人员、接班人员、交接内容、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等。

2. 交接班记录表应妥善保存,以备查证。

第四章管理与监督第九条车间主任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交接班工作顺利进行。

第十条班组长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对交接班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协调。

第十一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班组工程工序移交制度内容

班组工程工序移交制度内容

班组工程工序移交制度内容一、一般要求1. 原则上所有工序移交应在项目工程进度及安排好的情况下进行。

2. 移交方应书面向接收方提出工序移交申请,说明移交范围、时点、内容要求。

3. 接收方应书面主管同意接收,签署申请表。

4. 移交前应办理好移交资料及工器具交接手续,双方做好记录。

5. 移交后工序负责人及班组长应对接收方工序开展指导和协助。

6. 移交方工序部门应认真撰写工序移交报告,并由工程总监审批后生效。

7. 接收方应组织班组进行工序技术交底,按规范操作,确保工序质量。

二、工序移交须知1. 移交前工序负责人要对工序部门目前的整体情况,工艺要求,材料设备,班组人员熟悉度等进行评估,做到心中有数。

2. 移交前应检查当前工序的完工及质量状况,将存在的质量缺陷及时整改处理。

3. 接收方应做好接待工序部门的准备工作,保证接收方人员安排、工器具及材料准备齐全。

4. 禁止移交人员私自延长工序处理时间,必须达到规定工期交接完毕。

5. 移交时严禁私自处理工序材料设备。

三、移交程序1. 移交方按照工序负责人向其上级主管提交移交通知,确认后通知接收方。

2. 移交前办理手续:办理移交手续前应确认移交前所有工器具及材料是否齐全,办理交接手续,签字确认。

3. 移交时,双方主管进行现场勘察,核定范围及内容。

4. 接收方组织技术骨干进行技术交底,安排上岗处理。

5. 移交后工序部门要实施上级要求的各项管理制度,完成相应的移交报告。

四、移交要求1. 移交前工序负责人要认真核对工序所持资料,系统组织资料,保障移交顺利进行。

2. 移交资料应包括:工序施工图纸、工序施工方案、工序技术要求、质量验收标准等工序管理文件资料。

3. 移交质量记录要完整,毛巾完整,确保交接清晰。

4. 移交审核人员要核查资料、设备、材料等备案齐全。

5. 移交所有开展人员应签署员工意向书或承诺书,确保工序移交合法合规。

五、移交报告1. 移交报告应包括:工序移交申请、移交范围、工序接收情况等。

管廊工程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管廊工程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管廊工程工序交接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管廊工程工序交接流程,保障工程质量,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管廊工程的施工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具体操作流程见下文。

二、工序交接前的准备工作1. 确认交接工序:交接人员应明确交接的具体工序,包括工程内容、完成进度、质量要求等。

2. 完成验收:交接人员应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全面验收,确保工序符合规定要求。

3. 工序交底:把控人员应向接收人员详细介绍工序要求、施工方法、注意事项等,确保接收人员能准确理解并完成工作。

三、工序交接流程1. 甲方通知:甲方通知交接人员进行工序交接,确定具体交接时间、地点。

2. 交接组织:工程部组织人员参加工序交接,包括甲方、乙方、监理等相关人员。

3. 信息汇报:交接人员按要求向接收人员汇报工序完成情况、遇到的问题、待解决的事项等。

4. 现场核实:接收人员现场核实前期工序的完成情况,检查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提出必要的整改意见。

5. 工程交底:接收人员与交接人员进行现场交底,详细了解工序要求,交接人员应协助接收人员准备工作。

6. 工序确认:接收人员在确认所有工作准备就绪后,签署工序交接单,表示已接收该工序。

四、工序交接后的跟进工作1. 汇报情况:接收人员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工序交接情况,包括验收情况、存在的问题、后续计划等。

2. 整改措施:如发现问题,接收人员应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协助交接人员进行修复或重新施工。

3. 进度控制:接收人员应做好后续工序的进度控制,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4. 问题解决:接收人员遇到问题应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寻求有效解决方案。

5. 审核确认:工程部应对工序交接情况进行审核核实,确保工序即交接符合要求。

五、工序交接管理制度的执行1. 制度宣传:工程部应定期对工序交接管理制度进行宣传教育,确保所有人员理解并遵守。

2. 督促执行:工程部门领导应对工序交接流程进行监督和督促执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定期检查:工程部应定期对工序交接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一、为了加强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确保工程各工序间顺利交接,规质量监督、检查、验收等活动,使之受控、有序,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围:本制度适用于聚兴化工股份工程中的工序交接管理。

三、职责:工程部负责各工程中工序交接的管理。

四、A级及AR级质量控制点必须有工程部相关专业工程师参加,完成后填写《工序交接单》。

五、B级及BR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必须有监理工程师(无监理时应有工程部相关专业工程师)参加,完成后填写《工序交接单》。

六、C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及各工种之间的交接由施工单位自行组织,交接完成后填写《工序交接卡》,工程部将不定期抽查或参与。

七、工序交接须满足下列条件
1.A级、AR级、B级、BR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
1)上道工序已构成完整验收项目,并完成验收且验收结果合格;
2)上道工序资料齐全的施工项目;
3)上道工序未构成完整验收项目的,必须完成中间验收且验收结果合
格,并上道工序验收资料齐全的施工项目;
2. C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及除此之外各工种之间的交接:
1)上道工序已完成且经质检员检查合格:
2)上道工序资料填写完整无误。

八.交接手续:
1 A级、AR级、B级、BR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要求
1)上道工序交接按照网络计划及月计划的要求时间进行工序交接。

2)必须履行书面交接手续。

3)安装交保温、防腐必须由上道工序提出申请,以上、下道工序责任单位及工程部签字认可的工序交接单作为工序交接的书面手续。

4)安装交试运以签字齐全的工程验收单和共同签证的工序交接单作为工序交接的书面手续。

2.C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及除此之外各工种之间的交接要求
1)按检查合格时间随时进行。

2)必须填写《工序交接卡》,
八、工序交接资料由上道工序填写。

九、交接的处罚:
1、各单位参加的工序一次交接不合格需整改的按质量奖罚制度中一次验收不合格的处罚200元。

2.由施工单位自行组织的工序交接,经工程部抽查发现不合格或弄虚作假的,一次性处罚当事人50元/项,由施工单位代扣代缴。

十、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1 质量控制点表
1 安装工程
1.1 静设备
包括:塔、容器、反应器、再生器、热交换器。

1.2 动设备
1.3 工业炉
包括:工业炉、加热器、蒸汽锅炉。

1.4拼装罐(现场组对设备)
1.5 冷却器
1.6翅片式空气冷却器、风扇、风机
1.7行车、提升机械
1.8管道工程
1.9 电气工程
1.10仪表工程
1.12保温工程
包括:热保温、冷保温、人身防护、噪声防护。

1.13 油漆工程
2 建筑工程
2.1 建设勘测
2.2混凝土搅拌
2.3钢筋混凝土及砖建筑物
2.4钢建筑物
2.5钢结构
2.6防火灰浆/混凝土
2.7设备基础
2.8钢结构基础
2.9坑/池
2.10 混凝土道路/路面
2.11 /排水系统
适用于封闭式排水系统
2.12 电缆沟
2.13地下管道、管沟
2.14就地基础
2.17预制混凝土桩
2.18混凝土灌注桩
2.19栅栏和门
附2:
工序交接单
附3
工序交接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