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美术九上第五课走进微观世界word教案

合集下载

湘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美术九年级上册第一课长河漫步一、教材分析_长河漫步课题《长河漫步》明示了编者的意图。

本单元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要求,通过对彩陶、青铜器、兵马俑以及古代绘画的欣赏,长河漫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历史发展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美术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漫步”中学习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赏析美术作品的方法,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长河漫步培养学生对中国艺术审美特点的探究兴趣,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教材列举了各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同时考虑到不同门类和不同形式。

彩陶部分提出早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对彩陶纹样的分析,帮助学生揭示艺术起源与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之间的种种联系;青铜器和兵马俑的介绍,将象征和写实的不同艺术表现风格的社会性呈现出来,调动学生综合运用历史文化知识进行审美体验;古代绘画部分尽可能地选用了不同形式、题材的绘画作品,内容包括人物、山水、花鸟,工笔、写意,风俗画和文人画等等。

通过这些作品在视觉美感上各自的鲜明特点,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同时,也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不同切入点。

以下将课本呈现的材料作简略分析: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1课长河漫步1.彩陶纹与青铜器纹饰之间的联系彩陶纹样内容分别和不同氏族的现实生活或巫术仪式发生关系,如猪纹、鸟纹之于河姆渡人,鱼纹、人面纹之于半坡人那样。

彩陶纹样中有写实的也有抽象纹样,两者之间有密切联系,抽象纹样大多是写实纹样变化的结果;青铜器纹样中的饕餮、夔、龙、凤等为想像中的神异动物,这些纹样更具有装饰性,常常对称排列,教材上的鸟纹和凤纹可以看出这种变化。

青铜器也有和彩陶纹相同的几何纹,如云雷纹、圆涡纹、回纹以及方格、三角等纹饰,常常作为陪衬的底纹。

2.彩陶、青铜器具有象征意义的纹饰与兵马俑的写实风格比较彩陶、青铜器的纹饰具有象征意义和装饰性,一是纹饰都依附于器物,或本身就是器物的造型。

微观世界美术教案

微观世界美术教案

微观世界美术教案教案名称:探索微观世界的美术之旅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微观世界的概念和特点;2. 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观察和表达能力;3.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4.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微观世界的概念和特点;2. 创作微观世界的美术作品;3. 欣赏和评价微观世界的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图片、美术作品样本、绘画工具和材料;2. 学生准备:纸张、铅笔、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些微观世界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提问:你知道什么是微观世界吗?你能举例说明吗?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通过PPT或者讲解,介绍微观世界的概念和特点;2. 举例说明微观世界的存在和重要性。

三、创作微观世界的美术作品(30分钟)1. 给学生展示一些微观世界的美术作品样本,引发学生的创作灵感;2. 学生使用铅笔或者颜料等绘画工具,创作自己的微观世界作品;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创作。

四、欣赏和评价微观世界的美术作品(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欣赏和评价;2. 教师指导学生从构图、色彩运用、细节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3. 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感受。

五、总结和展望(5分钟)1. 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关于微观世界的知识;2. 学生展望未来可以创作更多关于微观世界的美术作品。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者校园中观察微观世界,并绘制观察到的事物;2.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实验室或者自然博物馆,进一步了解微观世界的奥秘。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创造力;2. 学生的作品展示和互评;3. 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室环境安全,避免使用有害物质;2.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不限制创作主题和形式;3. 尊重学生的创作成果,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美术《微观世界》教案

美术《微观世界》教案

《微观世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观察、探究事物的另一构造世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2、关注微小世界,运用线条与色彩以及不同的表达方式表现美妙的微观世界,体验创作的乐趣。

3、热爱大自然、能感受身边的美并具有较强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表达出对微观世界的感觉。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各种技法表现微观世界的美感。

教具准备:CAI课件、范作(刮画、海绵纸贴画)、示范用的油画棒和水彩颜料。

学具准备:刮画纸、彩纸、剪子、胶棒、彩泥、吸管、彩水、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毛笔、涮笔杯。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导入:“去年暑假,我去北戴河旅游,发现有一处的海水特别清澈,就带回来一小瓶,用显微镜一看,(幻灯2——海水里的浮游生物),让我大吃一惊,没想到在这小小的方寸之间,还藏有这么神奇的世界,”(板书课题:微观世界)2、(幻灯3——盐、种子、针眼、刀锋)。

“原来在显微镜的镜头下能看到很多平时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景象,它们被奇妙的放大了。

”接下来的探秘活动请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被放大了?(幻灯4)(生答)其实这象外星人基地的是蜘蛛腿上的一根毛,这是一倍显微镜下的蜻蜓。

如果让你把它们表现出来,你打算怎么做?(二)发展阶段1、“在微观世界里有一种东西无处不在,却又让你看不到,摸不着,谁知道是什么?(生答)对啦,是细菌,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细菌,基本分为这三种形状。

(幻灯5)你能用什么方法表现杆形细菌的形状?(生答),(幻灯8)有害细菌和病毒一直被人深恶痛绝,其实抛去它的危害性,它也相当美丽呢”。

老师选用刮画的方法以线描的方式表现了花样细菌的美,出示范画——花样细菌1,你想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去设计呢?(讨论)我还想用吹画的方法来设计。

(演示印染法)出示范画--------花样细菌22、引导学生观看教材——根、茎、海螺的剖面A、“现在大家把书翻到20页,我们比较一下植物的根、茎横切面,虽然都以圆为元素,但由于圆的大小、疏密、排列方式不同,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图象。

2019-2020年九年级美术上册 05课 走进微观世界教案 湘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美术上册 05课 走进微观世界教案 湘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美术上册 05课走进微观世界教案湘教版一、《走进微观世界》教材分析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质的基本理念,《走进微观世界》培养他们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的?穴或许还应该是独特的?雪反应,《走进微观世界》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熏提高综合思维水平,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教材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设置了这一单元的课程,通过微观世界的形式美感的启迪,学习和运用艺术造型的基本知识。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5课走进微观世界学习活动的设置分三个步骤展开:欣赏微观图片呈现的形式结构美感,通过语言描述和讨论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像;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或通过显微摄影图片,感受微观世界的现象,并通过记录、想像、设计基本形,组合形状构图等一系列的工作,进一步发现和探究图形的奥秘;采用绘画或计算机辅助绘画以及制作立体模型等造型方法进行艺术表现,在不断认识、想像的基础上,运用构成方法创造出独特的富有想像力的图形。

“评价建议”从对图形的想像和创意、空间意识的形成以及绘制水平和动手能力几个方面展开,便于学生自评或互评。

“资料库”摘录了有关名词术语的解释。

“学习大空间”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出发,列举了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的图片,讲解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关系,帮助学生更广泛地理解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视觉形象。

本单元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开拓新的视角,启发他们关注自然形态,开阔视野,发挥想像,探究和思考图形结构的规律。

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认识自然,对丰富的视觉形象产生兴趣。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力求帮助学生在物质结构的基本形式和艺术创造的造型要素之间找到某种联系,并归纳出方法,用以创造新的图形。

二、教学目标*发现和欣赏微观世界呈现的形式结构美感,探究自然结构与图形结构的共同规律;根据自然现象进行想像和表现,创造性地运用简单元素构成图形。

三、教学思路1.教学题材教材呈现的显微摄影图片注重体现和谐、秩序两个特点。

湘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集

湘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集
→《有壶的静物》及构图示意。→《静物》及构图示意。
四、摆静物
按照活动一的任务要求分组,确定各自的主题,运用以上所学知识摆放静物;各组派代表就表现意图、光线运用、色彩搭配、物品组合的构图方式等内容进行讲解。教师结合拍摄的图片讲评静物。(可用构图稿代替)
→用构图草样讲解或数码相机对各组静物的不同角度拍照并演示。
→几何体展开平面图演示和讲解。
四、总结、评价、布置后续任务
1.对教学做出总结,点评新颖的制作和设想并提出建议;2.为进一步了解建筑艺术提供教学资源;3.讲解下节课任务,布置准备工作。
→学生草图展示、归类。→相关书籍和网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根据设计草图,制作简单的建筑模型;进一步感受经典建筑的魅力。
六、依据模型,运用所掌握的透视知识画一张居室草图
复习上节课的透视知识,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讲解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透视规律要点:1.掌握术语:视平线、消失点、消失线;2.画面、物体、消失点之间的关系。从一个固定的位置(视点)通过透明薄膜用一只眼睛观察模型或模型中的某一家具,用笔描绘到透明薄膜平面上,再根据获得的透视知识,把透视图在纸上画出来。
一、导入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因为好的建筑不仅仅是用于遮风避雨的构筑物,它还像音乐一样,使我们的情感和精神得到升华。
二、欣赏、分析、讨论
1.感受作品;2.运用建筑造型美感要素,对作品的造型、结构、色彩、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a.布达拉宫、天坛祈年殿、悉尼歌剧院造型都有向上的趋势,却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你能说出它们的区别吗??穴直线和曲线、规则与变化、环境因素等?雪b.仔细观察天坛祈年殿,从基座至屋顶排列的距离和层数有什么变化规律?(节奏)c.比较布达拉宫和加拿大蒙特利尔某住宅,同样是直线造型,不同的组合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受,说说你的感受。

微观世界美术教案

微观世界美术教案

微观世界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微观世界的概念和基本知识;2.能够通过绘画表现微观世界的形态和特征;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4.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1.微观世界的概念和基本知识;2.微观世界的形态和特征;3.微观世界的绘画表现。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微观世界的形态和特征;2.教学难点:微观世界的绘画表现。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微观世界的概念和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微观世界的形态和特征;2.实践法:通过实践绘画,让学生掌握微观世界的绘画表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引入微观世界的概念和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微观世界的存在和重要性;2.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微观世界的形态和特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授环节1.讲解微观世界的形态和特征,包括微生物、细胞、分子等;2.介绍微观世界的绘画表现方法,包括线条、色彩、形态等。

3. 实践环节1.给学生提供微观世界的图片和实物,让他们观察和感受微观世界的形态和特征;2.让学生自由发挥,用线条、色彩、形态等表现微观世界;3.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水平。

4. 总结环节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2.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3.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微观世界,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六、教学评价1.学生的作品和表现;2.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3.教师的评价和反馈。

七、教学资源1.微观世界的图片和实物;2.绘画工具和材料;3.多媒体资料。

八、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教学方法是否得当;3.学生的反馈和建议;4.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微观世界小学美术教案

微观世界小学美术教案

微观世界小学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观世界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彩泥进行造型表现训练。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运用彩泥进行造型表现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关注大自然,热爱生态环境的情感。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运用彩泥进行造型表现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关注大自然,热爱生态环境的情感。

教学准备:1. 彩泥2. 搓、揉、压、切等彩泥制作技能3. 相关微观世界的图片或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相关微观世界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微观世界现象,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

二、新课(15分钟)1. 教师讲解微观世界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微观世界的神奇之处。

2.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了解微观世界的特点和形态。

3.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彩泥制作微观世界的作品,边示范边讲解制作技巧。

三、学生创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每组选择一个微观世界主题进行制作。

2. 学生运用彩泥进行搓、揉、压、切等造型表现,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微观世界作品。

四、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各组展示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方向。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探索更多关于微观世界的知识,如细菌、细胞等。

2. 学生可以尝试运用其他材料和技法创作微观世界作品,如绘画、剪纸等。

教学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和创作能力是否得到提高,需要在课后进行反思和总结。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拓展(5分钟)1. 教师出示更多微观世界作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微观世界美术教案

微观世界美术教案

微观世界美术教案主题:微观世界美术年级:初中学时:2小时教学目标:1. 了解微观世界的概念和意义。

2. 能够观察并记录微观世界中的细节。

3. 培养对微观世界的观察力和细致的注意力。

4. 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对微观世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准备:1. 菜叶、花瓣等自然物体2. 放大镜或显微镜3. 素描纸、彩色铅笔、水彩等绘画工具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微观世界的概念和意义,并引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兴趣。

Step 2:观察和记录(20分钟)1. 教师分发放大镜或显微镜,让学生观察自己所提供的菜叶、花瓣等物体,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细节。

2. 学生可以用素描纸和铅笔记录细节,也可以用手机拍摄照片。

Step 3:分享和讨论(15分钟)学生互相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细节,并讨论观察到的差异和共同点。

Step 4:艺术创作(30分钟)1.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观察到的细节,用素描纸和彩色铅笔进行绘画。

2.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色彩和构图方式,以表达自己对微观世界的感受和理解。

Step 5:作品展示(15分钟)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并以口头形式介绍作品中所表达的意义和感受。

Step 6:总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学习到的内容,强调观察细节和表达感受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对微观世界进行观察和艺术创作。

拓展活动(可选):1. 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其他自然物体进行观察,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如摄影、素描)表达观察到的细节和感受。

2. 学生可以尝试在绘画中加入自己对微观世界的想象和创造,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微观世界》同课异构
一、教材分析:
《走进微观世界》是湘版美术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的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目。

我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欣赏微观图片呈现的形式美感,帮助学生开拓新的视角,丰富学生的视觉形象,然后让学生通过语言描述和讨论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像,最后创造出独特的富有想像力的图形。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微观图片呈现的形式美感,描述你的感受和想象,创造出独特的富有想像力的图形。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独特的艺术角度来探究微观世界微生物形状和色彩的奥秘,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发展想象与个性化创造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领略到的微观世界的感受,体验观察与绘画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创造出造型独特的图形
教学难点:能运用简单的元素构建图形,并能装饰出丰富的颜色
四、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体验一场奇妙的视觉旅行,一边看一边想想,这些图片什么地方最吸引你们的眼球!能说说你的感受吗?(课件出示各种漂亮微生物的图片)
生:我觉得它们的颜色非常漂亮,它们的样子也很有趣!(板书)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这些图片吗?
生答:没有
师:其实,这些图片上有趣的图形是我们借助显微镜观察到的微生物细胞呈现出来的,微生物同样具有生命,它的个子特别小,小到我们根本无法用肉眼看到,只能借助显微镜去研究它!比如你们七年级时做的生物实验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实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带着美术的视觉去探究神秘的微生物世界。

(揭示课题:板书——走进微观世界)
(二)观察外形拓展思维
师(提出观察任务):请同学们对比观察这些图片。

它们都有哪些不同的形状?谁能和大家说一说!
生:我觉得这张像一条烟花(猕猴桃切面图)
生:我觉得这张像花朵(病毒)
生:这个像旋转楼梯(DNA螺旋结构图)
生:这个不是书上那个,像人脸(海洋浮游生物)
------
师:微生物的形状千姿百态,可以是抽象的任意不规则形状(课件出示图片)。

也可以规则的几何形状(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可以任意想象出自己喜欢的形状来。

师(提出尝试任务):想将你们的奇思妙想画出来吗?接下来请同学们大胆的试一试,在5分钟内用油画棒画出1—2种将你感兴趣的某一个自然形概括出来,并将这个自然形转换成富有创意的单元图形。

哪些同学愿意上来试一试,其他同学在下面创作。

师(作业反馈):请同学们推荐一下你们组里的创意作品。

哪位同学来?请说出你的设想哦。

其他同学思考你们更喜欢哪一张,说说你们喜欢的理由。

---------
生:我喜欢第一张,因为我觉得它的形状很有趣。

师:同学们觉得这一张怎么样呢?
生:我觉得这一张线条太轻了,看不清楚。

--------
师(小结):同学们在画单个微生物细胞的时候可以大胆创新,图形要简洁、有趣(板书)可以稍微画大点,油画棒的线条要流畅有力度。

(三)对比分析掌握方法
师(引导):刚才同学们学会了创造单个微生物的图形,那么现实生活中是不是只有单个元素的存在呢?下面我们观察一组内容,请思考它们的特点。

(1)播放PPT,分析微观世界图中的排列方式、展示水立方、烟花图片
→点、线、面的排列组合特点
(2)播放PPT三组平面图,(每组两幅作品)探讨平面作品的构成形式和规律
①每一组中哪一幅作品更有形式美感?
②每一组中的两幅作品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③你认为美的那一幅,排列有何规律?
生:----------
(3)怎样才能将这些图形装饰得更漂亮呢?我准备了三幅作品,请你们对比分析一下,他们运用了什么方式处理画面的,又是用哪些方法来装饰画面!
生:---------
师:除了这些方法,你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
师(小结):只要同学们把握好点线面的排列,把握好作品的构成形式,同时运用好对比的色彩,把握深色的底色和绚丽的图形颜色的对比,画面一定很漂亮。

(四)欣赏观察掌握规律
师(示范蜡笔水彩画的方法):同学们掌握了颜色的装饰方法,下面老师要用黑色的水彩颜料来给画面涂上底色,刷底色的时候要注意刷匀,不要乱洒水彩颜料!
师:你们发现画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
师(小结):刚刚老师就是利用油性不溶于水并且排斥水彩色的特点来加强画面颜色深浅的对比,这样画面的效果更加强烈、醒目。

师(提问):你们认为哪些颜色在黑色的底色上会更加醒目呢?
-------
师(小结):同学们可以用4-5种深浅变化或者是对比强烈的鲜艳颜色,运用点线面的方法来装饰微生物细胞,只要同学们搭配好色彩,刷匀底色,画面的效果一定不错。

师:今天我要请同学们来画微生物的家族成员,你们想想,家族成员有哪些共同点呢?生:形状----------
(五)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请根据老师提供的作品,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能力,表现一幅作品。

师:相信同学们都已经跃跃欲试啦!请大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外形,画一幅微观世界的想像画!
师: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六)情境评价拓展延伸
师:画完的同学可以自己贴到黑板上。

师:你更喜欢哪一幅画呢?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
师(小结):同学们今天的收获真多,学会了排列组合微生物细胞。

老师这里还有几张微生物的图片,你们一起来猜猜,他们会是什么微生物细胞呢?
师:其实这是现在正在蔓延全球的猪流感病毒,这个漂亮的球形是艾滋病的病毒----
师:我这里收集了一些有关于病毒的网址,有条件的同学们回家后可以查找和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将它画出来,还可以写上文字介绍,如:老师这里就画好了一张有文字介绍的病毒!同学们在家里完成后,我们可以去社区办一个微观世界科普知识普及展览。

让社区里更多的人来了解有趣的微观世界。

成效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和欣赏了微观世界呈现的形式结构美感,并共同探究了自然结构与图形的共同规律;在自主学习中学习创造性的设计单元图形,并将其按一定的构成形式重复排列成富有美感的平面作品;通过不同范例发散学生的思维范畴,在观察中认知图形并从实例引申创作出新的图形作品;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积极观察、思考、创造等能力,并使学生在自己的创造中建立充分的自信和成就感,创作了一批具有个性特点的微观图形作品;同时通过课后延伸活动带领身边的人了解微观世界、关注微观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