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债券市场与美国债券市场的比较分析
中美债券市场对比

一、美国债券市场概述债券市场产品的特点是可以获得固定的、有明确支付时点的回报,包括本金和利息,这是其与股权市场的最大差异。
债券市场在资本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整体规模大于股票市场, 2017年美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约40万亿美元,而纽交所的股票总市值约20万亿美元。
1、从市场品种来看,美国债券市场主要品种包括:国债、联邦机构债券、市政债券、企业债券、抵押贷款相关债券、资产支持债券,其中国债是规模最大的品种,其次是抵押贷款相关债券和企业债券;2、从参与主体来看,美国债券市场主要参与方包括发行人、投资人和中介机构,其中:(1)发行人主要包括政府机构、一般企业、商业银行等,其诉求是通过发行债券,以较理想的价格获取资金;(2)投资人主要包括政府主权基金、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一般个人投资者,其诉求是通过持有债券获取稳定的投资收益;(3)中介机构主要包括:投资银行、商业银行、评级机构等,其诉求是通过提供中介服务获得相应的业务收入。
3、从交易模式来看,目前美国债券市场主要通过OTC场外市场交易,通过全美托管清算公司(DTCC)完成一体化托管结算。
二、中美债券市场对比相较于美国债券市场,我国债券市场起步较晚,总体规模与美国有一定差距,同时在监管体系、品种分类、交易托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1、监管体系差异美国债券市场监管部门仅有两个:财政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财政部负责国债发行,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包括债券在内的证券市场进行统一监管,是美国债券市场交易活动的唯一监管者,同时,也负责国债之外的债券发行监管;中国债券市场存在多头监管,财政部负责国债发行的监管,人民银行负责金融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及利率和汇率衍生品等发行的监管,证监会负责可转债、公司债和场内市场交易衍生品发行的监管,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企业债券发行的监管,银监会除了会同人民银行参与商业银行金融债等债券的发行监管外,还负责商业银行资本混合债券的发行管理,以及银行参与包括资产证券化在内的利率、汇率、信用衍生品交易的管理,保监会负责审核保险公司次级债券,以及保险项目资产支持计划。
美国债券市场简介及与中国债券市场之比较

美国债券市场简介及与中国债券市场之比较中央国债公司信息部 李婧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为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就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漫长历程来说,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本文主要介绍全世界最发达的债券市场——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其一、二级市场的特点,希望能为我国债券市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 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美国债券市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债券市场之一。
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792年,当时,为了方便美国政府债券的销售和交易,成立了纽约股票交易所。
换言之,作为当今全世界交易额最大的股票市场,纽约股票交易所在当年实际上是债券交易所。
随着股票发行量和交易量的增加,债券逐渐离开交易所市场。
在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债券的销售主要依靠华尔街雇佣的销售员挨家挨户地推销。
与此同时,债券的交易转向了场外市场,但交易极其不活跃,因为大多数债券投资者都采取购买并持有的投资策略,其目的在于获得稳定的利息回报。
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经济和金融体制变化刺激了债券的交易。
两次石油危机造成了很高的通货膨胀率,并导致全球固定汇率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利率不仅发生大幅度的上升(相应的是债券价格大幅度下跌),而且,波动极其剧烈(相应的是债券价格的剧烈变化),这种状况使得购买债券的风险迅速增加。
两次石油危机的另一个间接结果是利率市场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这使得大量企业、地方政府开始主要依靠债券市场、而不是银行贷款来获得直接的债务性资金,其结果就是债券发行规模的迅速增长。
债券价格风险的上升和发行量的增加从规避风险、提供流动性等两个方面对债券二级市场的发展提出了要求。
此外,美联储执行货币政策也要求有一个较为发达的债券二级市场,以便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现在,债券已经成为美国政府和企业最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美国的债券市场也成为了汇聚全球资金的重要资本市场。
中美债券市场现状对比及完善中国债券市场

目前, 我国债券交易主要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从换手率指标 来看,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流动性最好的债券品种为短期融资券、 央票和商业银行债, 其换手率均在 1 倍以上, 分别为2.02、 1.51 和 1.38 倍; 其次为政策性银行债, 其换手率为 0.93 倍; 国债的换手率 水平较低, 仅有 0.41 倍。我国债券市场整体换手率水平为 0.91 倍 , 是美国债券市场的十分之一。
中美债券市场现状对比及完善中国债券市场 .pptx
国家
美国 中国
2009年末 债券市场
余额
债券市场余 债券市场
额/同期股 余额
票市值
/GDP
债券市场
余额年均 增长率
34.75 万亿 美元
3
16.33万亿 元
0.67
2.4
9.1%
0.48
42.31%
债券种类比较
图1:2005年末美国债券市场余额分布图
货币工具 机构债 13.69% 10.27%
资产支持 7.71%
市政债券 8.74%
MBS 23.31%
公司债 19.84%
国债 16.44%
市政债券 国债
MBS 公司债 机构债 货币工具 资产支持
债券种类比较
短期融资券 中期 2.14% 票据
公司债
5.33%
0.74%
企业债
3.40%
图2:2011年末中国债券市场余额分布图 国际机构
债 0.02%
金融债 19.34%
国行票据 4.94%
金融债 19.34%
央行票据 4.94%
金融债 19.34%
地方政府债 1.62%
国债 地方政府债 央行票据 金融债 地方政府债 央行票据 金融债 金融债 企业债
中美债券市场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南 、 .2 1 年第 4 荔 01 云 期
效 率 , 高 市 场 流 动 性 , 进 市 场 价 格 发 现 和 稳 定 市 场 运 提 促
行 。 20 自 0 1年 中 国人 民银 行 确 定 银 行 间 债 券 市 场做 市 商
场 发展 与货 币政 策 传 导机 制建 立的 关 系研 究 》
( YJ 0 9 O 2号 ) KT 2 0 一 0
( ) 券 市 场 交 易 制 度— — 做 市 商 制度 的 比较 一 债
市 场 微 观结 构 理论 认 为 ,交 易 制 度 的选 择 对 债 券 市
收稿 日期 :01 — 2 2 2 0 1— 6
二、 中美 两 国 债 券 市 场 制 度 的 国 际 比较
中央 国债 登 记 公 司 的 数 据 显 示 ,0 9年 中 国 债 券 市 场 发 20 行 量 、 易 量 分 别 为 8 3万 亿 元 、2 . 亿 元 , 末 托 交 . 7 15 9万 年 管 量 达 到 1. 亿 元 ,分 别 较 19 7 7万 9 7年 增 长 了 2 倍 、 l 2 7
充 分 、 券 市场 监 管 权 力 分 割 、 息披 露 制度 执 行 不 力 、 用评 级 体 系建 设 滞 后 等 问题 。 通 过 完善 做 市商 准入 与 考 评 债 信 信 体 系、 塑 债 券 市场 监 管体 系 、 全 信 息披 露 法律 法规 等 措 施 , 有 效 破 除 我 国债 券 市 场发 展 的 制 度 性 障 碍 , 进 其 重 健 能 促
一
、
引 言
倍 和 3 倍 。截至 2 1 3 0 0年 1 0月末 ,市场发行量达到 82 . 万亿元 , 比增长 2 %; 同 5 托管量达 2 .万亿元 , 比增长 05 同
中美两国信用利差定价的实证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中美两国信用利差概述 • 中美两国信用利差定价模型 • 中美两国信用利差定价的实证分析 • 研究结论与展望
CHAPTER 01
引言
研究,各国之间的金融市场联 系也日益紧密。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 体之一,两国之间的金融市场 动荡对全球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
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
信用评级
信用评级是影响信用利差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 信用评级越低,意味着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越高,因此需要 更高的利率来补偿这种风险。
债券的到期日
债券的到期日也会影响信用利差。一般来说,到期日越长 ,违约风险越大,因此需要更高的利率来补偿这种风险。
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也会影响信用利差。例如,在经济衰退期间,违 约风险增加,因此信用利差通常会扩大。
基于期限结构的信用利差定价实证分析
实证模型
基于期限结构的信用利差定价模型主要考虑债券的到期 期限、利率风险等因素,通过建立相应的模型来计算信 用利差。常见的模型包括简约模型和结构化模型。
实证结果
根据中美两国信用利差的历史数据,采用基于期限结构 的信用利差定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两国信用利差 与债券到期期限均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两国 债券市场均存在明显的利率风险。此外,基于两国模型 的比较分析发现,中国债券市场的利率风险相对较低, 而美国债券市场的利率风险相对较高。
中美两国信用利差的特点与趋势
美国信用利差特点
美国的信用利差通常比中国的信用利差要小。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债券市场更加成熟,投资者更加分散,因此对信用风险的补偿相对较低。此外,美国的评级 机构对债券的评级更加严格,这也降低了信用利差。
中美企业债券市场比较研究

■■■-
经济工作・C N M C P A TC E O O I R C IE
中美企业债券市场比较研究
文 / 振兴 易
近年来 , 国资本 市场快速发展 , 我 但 相对于股 市债券 市场发展 严重 滞后 , 直 接融资与 间接融资不平衡 、股权融资 与 债权融 资不平 衡的资本市场结构矛盾仍 然较突出。 在成熟 的资本市场 , 债券市场 尤其是企业债券 市场 占据 了多层次资本 市场 的中心地位 。 目前 国际上 日、 、 德 美 等 国企业 的 直接 融资 比重 已分别 达 到 5%、7 7 %, 0 5 %、0 且直接 融资 中债券融资 比例远远大于股 票融资 , 20 如 0 5年美 国 公 司债券发行规模大约是股 票发行规模
市场品种 、 联邦债 、 市政债等 ( 见图 1 。 ) 而我 国债券市场 品种 较少 ,主要分
债券融资进一步发展 的重要阻碍 。在美 国等一 些资本 市场 比较 发达 的国家 中 ,
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 。而从 国外 的经验
来看 ,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壮大有利 于
企业的市场价值与企业的负债 比率息息
二 、当前我 国企业债券市场存在 的
主要 问题 1 企 业 “ 有 者 缺 位 ”现 象 严 重 , . 所
对债券融资认识有误 ,发行债券积极性 不高 。 发行人 角度来说 , 国企业对企 从 我 业债券认识 、市场理解有误是制约企业
元 , 1. 排名第三 。 占 52 %, 其余分别 为货 币
的 65倍 ,而同期 中国企 业债券筹 资额 .
仅相 当于股票筹资额 的 4 %。0 6年我 _ 20 4 国企 业 债 券 规 模 占 G P的 比重 仅 为 D
1 % 。 低 于 美 国 4 % 日均交易量为 16亿美元 , 2 0 年 3 而 06
从中美企业融资结构对比思考国内企业融资方式和债券融资环境

从中美企业融资结构对比思考国内企业融资方式和债券融资环境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企业融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与融资方式息息相关的是融资结构,而融资结构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所处的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环境和市场特点。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企业融资结构的对比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特别是对于国内企业融资方式和债券融资环境的思考。
一、中美企业融资结构的对比在融资方式方面,中美企业融资结构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在中国,企业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两种方式。
而在美国,企业融资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和其他融资方式。
在债券融资方面,美国企业发行债券的规模远远超过中国企业。
美国企业也更加倾向于通过股权市场融资,而中国企业更多地通过银行贷款融资。
在融资结构方面,中美两国企业融资结构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中国,银行贷款占据了企业融资结构的主要地位,而债券融资的比重较低。
而在美国,债券融资占据了企业融资结构的重要地位,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
美国企业的股权融资比重也相对较高。
中美企业融资结构的对比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美国企业融资方式更加多样化,包括银行贷款、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多种方式,这种多样化的融资方式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并且有利于分散风险。
美国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的规模远远超过中国企业,这表明债券市场在融资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债券市场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的融资渠道,有助于引入更多的长期资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企业发展。
中美企业融资结构的差异也反映出了两国金融体系和市场特点的异同,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特别是对于国内企业融资方式和债券融资环境的思考。
二、国内企业融资方式的思考国内企业融资方式相对单一,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融资。
虽然银行贷款是一种相对成本较低的融资方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银行贷款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但融资渠道相对较窄,容易形成融资壁垒。
各国金融市场的比较分析

各国金融市场的比较分析金融市场是全球经济的核心,它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政策调整、投资理财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国家有着独特的金融市场发展历程和特点,本篇文章将围绕各国金融市场的比较分析展开。
一、美国金融市场的特点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其金融市场的特点是开放、灵活和竞争激烈。
美国的证券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和商品市场等多个市场。
在美国,证券市场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监管。
SEC的主要职责是确保证券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此外,美国的金融市场还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信息透明度,这使得投资者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投资、买卖和管理风险。
二、英国金融市场的特点英国是世界上最具发达的金融市场之一,其金融市场的特点是多元化和国际化。
英国的金融市场主要包括伦敦证券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以及伦敦对外汇市场等多个市场。
伦敦证券交易所是英国金融市场最为重要的交易所,其市值稳居全球前列。
作为一个国际化的金融中心,伦敦的金融市场拥有高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
此外,英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也备受推崇,其金融监管机构包括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和英国银行业监管局(PRA)等。
三、中国金融市场的特点中国的金融市场近年来经历了快速发展,其金融市场的特点是政府主导和监管规制。
中国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等多个市场。
中国的证券市场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监管,而中国的银行业由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CBIRC)进行监管。
当然,中国政府在金融市场运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与中国整体的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此外,中国的金融市场也有许多的挑战和机遇。
例如,中国的金融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同时还面临着金融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挑战。
不过,随着中国国内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和改革,中国的金融市场将会迎来更大的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债券市场简介及与中国债券市场之比较中央国债公司信息部 李婧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为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就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漫长历程来说,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本文主要介绍全世界最发达的债券市场——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其一、二级市场的特点,希望能为我国债券市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 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美国债券市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债券市场之一。
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792年,当时,为了方便美国政府债券的销售和交易,成立了纽约股票交易所。
换言之,作为当今全世界交易额最大的股票市场,纽约股票交易所在当年实际上是债券交易所。
随着股票发行量和交易量的增加,债券逐渐离开交易所市场。
在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债券的销售主要依靠华尔街雇佣的销售员挨家挨户地推销。
与此同时,债券的交易转向了场外市场,但交易极其不活跃,因为大多数债券投资者都采取购买并持有的投资策略,其目的在于获得稳定的利息回报。
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经济和金融体制变化刺激了债券的交易。
两次石油危机造成了很高的通货膨胀率,并导致全球固定汇率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利率不仅发生大幅度的上升(相应的是债券价格大幅度下跌),而且,波动极其剧烈(相应的是债券价格的剧烈变化),这种状况使得购买债券的风险迅速增加。
两次石油危机的另一个间接结果是利率市场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这使得大量企业、地方政府开始主要依靠债券市场、而不是银行贷款来获得直接的债务性资金,其结果就是债券发行规模的迅速增长。
债券价格风险的上升和发行量的增加从规避风险、提供流动性等两个方面对债券二级市场的发展提出了要求。
此外,美联储执行货币政策也要求有一个较为发达的债券二级市场,以便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现在,债券已经成为美国政府和企业最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美国的债券市场也成为了汇聚全球资金的重要资本市场。
截止到2005年年末,美国债券市场余额已达25.331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股票市值21.22万亿美元的1.2倍。
二、美国债券市场的品种与结构1、美国政府债券这种由美国政府(财政部)发放的债券被称为国库券。
有三种分类:美国短期国库券(Treasury Bills)─期限从九十天到一年不等; 美国中期国库券(Treasury Notes)─期限二到十年不等;美国长期国债(Treasury Bonds)─期限十到三十年不等。
人们普遍认为国库券是最为安全之债券投资,因为有美国政府完全的信用担保。
除非天灾人祸,否则到期一定会兑付。
债券期限1数据来源:2数据来源:越长,利息便越高,因为你所承担的风险会越大,所以,三十年的国库券比九十天或五年之T-bill或note更有吸引力。
但它也承受着通货膨胀及信用等风险。
但与其他债券相比,即使三十年到期的债券也是安全的。
它还有一个长处:投资所得免交州及地方税。
2、地方性政府债券这种债券主要由州、地方政府或其代理机构发行,用于为学校、道路、环境和住房等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公共投资筹集资金,分为一般债务债券和收入债券。
一般债务债券(general obligation bond,简称Go bond)是由政府的一般征税权力为担保的,需以政府的税收来偿还,这种债券只有有权征税的政府才能发行。
收入债券(revenue bond)由政府事业的收入作为担保,由这些事业所获得的收入来偿付债券本息,例如供水收入债券以城市供水系统的收入来偿付。
地方性债券较国库券的风险高了一层,但却在税收方面给予了补偿。
这要感谢美国宪法的下述规定:联邦政府不得向州或地方债券征收税利(反之亦然);而且,地方政府也常常免掉州内居民的债券税,所以,这种债券的回报常常会免交市、州、联邦税款(这通常被称为三重税务赦免)。
但是也要付出代价:这种免税收入对高薪者吸引力极大,所以此种债券的利息低于需纳税之债券。
3、政府机构债券除了美国国库券和地方政府债券外,美国其他政府机构(通常是联邦政府级机构)也常发行债券,进行融资活动。
这些机构债券(Agency Bonds),主要用于资助与公共政策有关的项目,如农业、小企业和对首次购房者的贷款等。
不过,不能小看机构债券规模。
根据美国债券市场协会(Bond Market Association)的统计,目前市场上的机构债券已达107,019亿美元,占债券市场可流通余额的41.36%。
这些债券虽然不像国库券那样有完全的信用担保(full-faith-and-credit guarantee),但由于是政府机构发行的,投资者还是相当看好这种债券。
已发行机构债券的主要有这样一些部门:联邦国家抵押贷款协会(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Fannie Mae)联邦家庭抵押贷款公司(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oration,Freddie Mac)农场信用系统财务资助公司 (Farm Credit System Financial Assistance Corporation)联邦农业抵押贷款公司(Federal Agricultural Mortgage Corporation,Farmer Mac)联邦家庭贷款银行 (Federal Home Loan Banks)学生贷款营销协会 (Student Loan Marketing Association,Sallie Mae)大学建筑贷款保险协会(College Construction Loan Insurance Association,Connie Lee)小企业管理局 (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BA)政府机构债券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联邦机构债券、抵押支持债券和资产支持债券。
联邦机构债券的发行体主要是政府支持的企业,但没有政府完全信用的担保,风险较大,可发行品种有一级和次级债务。
抵押支持债券主要由联邦抵押贷款协会和联邦家庭抵押贷款公司发行,政府国民抵押协会作为担保,由家庭抵押资产池作为支持,包括转手债券和担保抵押贷款债务。
该债券主要用于家庭抵押融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
资产支持债券指由非抵押的金融资产所创造的,由潜在资产支付所支持的债券。
证券化的资产包括信用卡、汽车贷款、设备租赁和商业抵押和贷款等。
资产证券化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融资方的借款利率。
4、企业债券企业债券一般在全部有固定回报之债券中风险最大的一种,因为即使大型、稳定的公司在经济困难、管理不善及竞争等情况下,比政府更易受影响。
城市也有破产之先例,但非常少见。
更为常见的是曾经风光一时的公司由于外国竞争对手或由于管理差错而被击垮。
Pan Am, LTV Steel以及Chrysler破产的例子仍使人记忆犹新。
这就是说,由于你承担了更多的风险,所以企业债券是各种回报固定之投资中获利最为丰厚的。
企业之信用越低,你所得回报越高。
这种债券的期限有以下几种:短期:一到五年中期:五到十五年长期:十五年以上公司及政府的信用可通过两家债务评级组织进行监控:标准普尔与穆迪。
它们根据实体之长期还款能力来评定其信用等级。
以Aaa, Aa, A等字母表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公司或政府所设之利率。
企业当然竭尽全力使自己的评级保持在高位──A与Baa的差别可能就意味着要支付几百万美金的额外利息。
但即使那些评级低于投资底线(Ba或更低)的公司也发放债券。
这些“垃圾”债券对于普通投资人而言,投机性过强,但其回报之高也让人瞠目。
二、中美债券市场的比较(一)债券市场规模比较美国债券市场可流通债券规模总量较大,债券品种发展较为成熟。
截止到2006年3月底,美国债券市场可流通余额达25.87万亿美元(不含1年以内的短期票据),相当于同期我国债券市场可流通余额的26.32倍(按照1:8的汇率),且总体规模增长速度比较平稳,年均增长率9.10%。
自1985年开始,市场可流通的债券品种就比较丰富,包含国债、市政债券、抵押支持债券和资产支持债券、公司债券、联邦机构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
图1-美国债券市场可流通余额(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美国证券业协会注:2006年数据截止到2006年3月31日。
根据中央国债公司的统计,截至2006年末3月末,中国债券市场可流通债券余额7.86万亿元,但整体规模增速较快,年均增长率达42.31%。
债券品种主要为国债、中央银行债、政策性银行债、企业债、商业银行债、非银行金融机构债等。
2005年,企业短期融资券、国际机构债和资产支持证券(2006年上市流通)等作为债券市场的创新品种首次向市场推出,但总量规模仍相对较小。
图2-历年中国债券市场可流通余额(单位:亿元)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数据来源:中央国债结算公司图3-美国与中国债券余额/GDP 的比值比较单位:倍数据来源:中央国债公司登记结算公司、路透另一方面,债券市场余额与GDP 的比重也能反映出一国债券市场的容量和整体的偿债能力。
美国债券市场可流通余额/GDP 的比值整体水平较高,1997年为1.54,2005年上升到1.99;我国的数据是,1997年该比值为0.06,2005年提高到了0.38。
这表明,我国债券市场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存量规模仍有进一步扩大的潜力。
(二)债券种类比较在美国债券市场中,以企业为发行主体的债券产品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包括公司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内的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占了债券市场整体规模的60%以上(如图4所示)。
2005年,抵押支持债券和资产支持债券余额共78708亿美元,占市场可流通余额的31.08%;公司债券余额49899亿美元,占市场可流通余额的19.70%;联邦机构债券余额26039亿美元,占比10.28%。
美国政府类债券余额则排在公司类债券之后,占到债券市场总规模的三分之一不到,2005年可流通余额为63928亿美元,占比25.24%(其中国债余额41658亿美元,占比16.45%;市政债券余额22270亿美元,占比8.79%)。
图4-2005年美国债券市场结构数据来源:美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截止日期:2005年12月末我国政府类债券所占比重较大。
债券品种中,国债和央行票据占了债券市场的67.48%,政策性金融债占比25.15%,商业银行债、企业债和企业短期融资券等企业类债券只占到7%左右。
图5-中国债券市场结构数据来源: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数据截止日期:2005年12月末(三)国债的持有结构比较从美国国债市场投资人的构成结构来分析,截至2005年底,外国及国际机构持有美国国债的比例最大,持有量2.20万亿美元,占美国国债可流通余额的52.15%;美国货币当局和各类养老金分别位居二、三位,各持有国债0.74、0.28万亿美元,占到可流通余额的17.60%和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