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中秋节
中秋节与嫦娥奔月的传说

中秋节与嫦娥奔月的传说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与嫦娥奔月的传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秋节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一节日,其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就是赏月。
赏月的习俗源于嫦娥奔月的传说,这个传说也给了中秋节更深层次的内涵。
传说中,嫦娥是一个美丽而善良的女子,她与丈夫后羿生活在天宫。
天宫里有一种神奇的药,吃了它可以长生不老。
后羿为了保护这种药,将它藏在家中。
一天,后羿不在家时,嫦娥偷偷拿出了这种药,她想要帮助人们,让他们也能长生不老。
然而,她的举动被后羿发现了。
为了保护这种药,后羿追赶嫦娥,嫦娥害怕被丈夫追上,于是她决定飞向月亮,永远留在那里。
这个传说讲述了嫦娥为了保护人类的善良心灵,选择了一个牺牲自己的方式。
中秋节正是为了纪念嫦娥的这一壮举而设立的。
在这一天,人们会聚在一起,一家人团聚,共同欣赏明亮的月亮。
赏月的习俗也渐渐发展成为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赏月活动通常在晚上进行,人们会提前准备好一些水果、糕点和茶水,然后一起前往户外或者阳台,找一个舒适的角落,坐下来欣赏月亮。
有些人还会点燃一些蜡烛,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赏月时,人们会互相分享月饼、糕点和茶水,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月亮。
这个时刻充满了温馨和团圆的氛围,人们感受到了家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
除了赏月,中秋节还有其他的传统活动。
其中之一是吃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食品,它的形状像圆月,寓意着团圆和圆满。
月饼的种类繁多,有豆沙、莲蓉、五仁等多种口味,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制作方法和口味。
人们在中秋节期间会互相赠送月饼,以表达彼此的祝福和关怀。
此外,中秋节还有一些民间的游戏和活动,比如猜灯谜和打陀螺。
猜灯谜是一种传统的智力游戏,人们会在灯笼上挂上谜语,然后大家一起猜谜语的答案。
这不仅锻炼了人们的智力,也增加了节日的乐趣。
打陀螺则是一种传统的体育活动,人们会在中秋节期间组织陀螺比赛,展示自己的技巧和力量。
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不仅有着美丽的传说,也有着丰富多彩的活动。
中秋民俗 嫦娥奔月与各地习俗

中秋民俗嫦娥奔月与各地习俗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全家团聚、赏月、品尝月饼的时刻。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有一项具有丰富民俗文化内涵的活动备受关注,那就是嫦娥奔月的传说及各地独特的中秋习俗。
一、嫦娥奔月的传说嫦娥奔月是中国著名的传说之一,与中秋节密切相关。
传说中,嫦娥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丈夫名叫后羿,是个著名的射手。
有一天,十夫长奉天帝之命赐予人间一颗神药,这颗神药可以让人长生不老。
然而,后羿担心神药落入坏人手中,于是他将神药藏在家中。
嫦娥偷偷看到了这一切,并认为神药不应该被无故囤积。
为了保护神药不被滥用,她吞下了整颗神药,并因此得以长生。
后羿发现后,十分悲伤,但已无法挽回。
嫦娥长生了,却无法再与丈夫相守。
每年的中秋之夜,嫦娥都会在广寒宫中奔月,与后羿相望。
人们为了纪念嫦娥,便在中秋节时登高赏月、吃月饼,并将嫦娥奔月的故事代代相传。
二、各地中秋习俗虽然庆祝中秋节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中秋习俗。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习俗:1. 上海:在上海,中秋节被称为“端阳节”。
人们在这一天经常举行龙舟比赛,欣赏龙舟赛事,还会制作粽子等食品,共享节日的快乐。
2. 福建:福建地区的中秋节习俗中,最具特色的要数“晒秋”。
人们会在中秋节前后将谷物、果实、动物形象等制成精美的作品,摆在户外晒太阳,以祈求丰收和好运。
3. 广东:广东地区的中秋节习俗丰富多样。
人们会点燃并排成一排的彩灯,还会在舞龙表演中展示广东的传统艺术。
此外,吃柚子和猜灯谜也是广东人喜爱的中秋习俗。
4. 台湾:台湾地区的中秋节习俗十分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人们会进行打秋千、赏月、猜灯谜等活动,同时也会品尝到许多美味的传统中秋食品。
5. 新加坡:中秋节是新加坡的公共假期,当地的华人会举办各种活动,如灯笼展览、民族舞蹈表演等。
此外,在中秋节夜晚,市区的花园和公园将举行盛大的露天音乐会,为人们营造出浪漫的节日氛围。
总而言之,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

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关键信息项:1、嫦娥奔月的主要人物:嫦娥2、嫦娥奔月的起因3、嫦娥奔月的经过4、嫦娥奔月的结果5、嫦娥奔月与中秋节的关联11 嫦娥奔月的传说背景在远古时期,天空中曾出现了十个太阳,炽热的阳光烤焦了大地,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这时,有一位英勇的神射手后羿挺身而出,他力大无穷,箭法精准,决心帮助人们消除灾难。
111 后羿射日的英勇壮举后羿登上高山,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
只留下一个太阳在天空中,按时升起和落下,给大地带来了温暖和光明。
从此,万物复苏,人们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对后羿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112 西王母的赏赐后羿射日的英勇事迹传到了西王母那里,西王母为了表彰后羿的功绩,赐给了他一粒长生不老药。
据说,吃下这粒药,就能即刻飞升成仙,长生不老。
12 嫦娥奔月的起因后羿得到长生不老药后,将其交给了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保管。
然而,后羿的一个徒弟蓬蒙觊觎这粒神药已久,一心想要将其占为己有。
121 蓬蒙的阴谋蓬蒙趁后羿外出狩猎之时,逼迫嫦娥交出长生不老药。
嫦娥深知这药一旦落入坏人之手,将会带来灾难,于是坚决不肯交出。
122 嫦娥的无奈抉择在蓬蒙的逼迫下,嫦娥为了不让长生不老药落入贼人之手,无奈之下,只好决定自己吃下这粒药。
13 嫦娥奔月的经过嫦娥吞下长生不老药后,身体顿时变得轻盈无比,缓缓地向天空飞去。
131 飞向月宫嫦娥越飞越高,最终飞向了月宫。
月宫清冷寂寞,只有玉兔为伴,嫦娥从此在月宫中居住下来。
132 后羿的悲痛后羿狩猎归来,得知嫦娥已经吃下长生不老药飞升到月宫,悲痛欲绝。
他仰望星空,呼唤着妻子的名字,却再也无法与她相见。
14 嫦娥奔月的结果嫦娥奔月后,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子。
她在月宫中思念着人间的后羿,而后羿也在人间思念着她。
141 人们的纪念百姓们为了纪念嫦娥,每年的八月十五这一天,都会摆上瓜果、月饼等祭品,向嫦娥祈求平安幸福。
142 中秋节的形成久而久之,八月十五这一天就成为了中秋节,这是一个象征着团圆和思念的节日。
中秋节与嫦娥奔月

中秋节与“嫦娥奔月”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中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故尔中秋也称仲秋。
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
中秋节正当秋分,太阳直射月亮朝地球的一面,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格外明媚。
所以,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
《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
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
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
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中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中国三大传统佳节。
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
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中秋节与嫦娥奔月的故事

中秋节与嫦娥奔月的故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举行。
这个节日有许多与它相关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故事便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古时候,中国有位名叫后羿的弓箭手,他十分勇敢和聪明。
在那个时代,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这造成了灾难性干旱,百姓们饱受困扰。
于是,后羿决定用他的弓箭来解决这个问题。
后羿上山拉弓,他弯起皮筋般的月亮弓,一个箭矢瞄准了九个太阳,一箭之下,九个太阳消失了。
天地间终于恢复了平静,百姓们感谢后羿的勇敢和智慧,他们赞美他是救星。
后羿救了人类,但他因此获得了神力。
他挂在腰间的月亮弓拥有令人恐惧的力量,他的力量和名气逐渐使他傲慢起来。
他想要成为唯一的神,所以他选择了不当解药,他吞下了长生不老的丹药。
然而,他不知道,长生不老的丹药需要两个人来共同服用,他的妻子嫦娥,也是个美丽的仙女,也想要长生不老的丹药。
在后羿成功地吞下药丸后,嫦娥无奈地看着自己的丈夫变得越来越傲慢。
她为此感到心灰意冷。
在一次月圆之夜,后羿去寻找珍贵的大草药,以增加他的神力。
就在他离开的时候,嫦娥找到了荷兰草药,她吞下了这颗药丸。
这颗草药有一个神奇的效果,它将嫦娥变为了一只仙鹿。
嫦娥变成了一只美丽的仙鹿,她无忧无虑地在月光下奔跑,她的行动让她的丈夫后羿感到不悦和愤怒。
当他回来时,他发现他的妻子已经消失了。
嫦娥变成了仙鹿并到了月亮上。
她心痛地看着地球,无法与她的丈夫相见,她决定永远留在月宫。
月亮上有一个美丽的宫殿,嫦娥在宫殿中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她成为了月亮女神,负责保卫中秋之夜的人们。
每年中秋之夜,人们在露天庆祝中秋节,他们一起分享家人和朋友之间的快乐时刻。
人们还会吃月饼、赏月、放花灯和猜灯谜等。
一起庆祝的人们也会祈祷嫦娥女神保佑所有的人们。
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它不仅是人们团聚的时刻,也是人们对古老传说的怀念。
我们通过庆祝中秋节,不仅记录着经典故事,更团结了家人和朋友之间的感情。
总的来说,中秋节与嫦娥奔月的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这个故事通过中秋节这个节日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嫦娥奔月和中秋节的故事

嫦娥奔月和中秋节的故事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的起源和传说与嫦娥奔月密不可分。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位伟大的神仙叫做后羿。
他有一枝神箭,可以射下九个太阳。
他的妻子嫦娥,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仙女,她喜欢玩弄玉兔,因此人们称她为“玉兔仙子”。
某一天,后羿杀死了九个太阳,人们都很高兴。
但是,后羿却被王母娘娘责备,因为他用神箭杀死多余的太阳,导致地球寒冷无比。
为了让后羿学习谦逊和克制力量,王母娘娘给了他一个不死药,叫做“仙药”。
不久之后,后羿的弟弟听到后羿拥有不死药,便想要抢夺它。
为了保护不死药,嫦娥将它吞下肚子里。
但是,这个不死药的力量太过强大,嫦娥的身体不断飘起,最终她飞到了月亮上。
在月亮上,嫦娥不得不住在一个孤单的宫殿里。
但是,后羿每年都在中秋节时给嫦娥献上美好的祭品。
他的敬意和思念直到今天也一直在人们的心中流传。
因此,中秋节也被称为“嫦娥奔月节”。
在这一天,人们会围坐
在一起吃月饼、赏月、放烟花,祭拜后羿和嫦娥。
这个节日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刻,让人们感受到家人和朋友的温暖。
- 1 -。
中秋节的故事嫦娥奔月的故事简短

中秋节的故事嫦娥奔月的故事简短中秋节的故事-嫦娥奔月的故事1. 背景介绍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是人们团圆的时刻。
与中秋节紧密相关的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2. 嫦娥奔月的传说古时候,有位名叫后羿的英勇射手,他射下了九个太阳,使人们的生活恢复了正常。
人们非常敬佩后羿,纷纷为他送来礼物以及感激之情。
3. 后羿偷取了长生不老草的故事有一次,后羿在一位仙人的指引下找到了长生不老草。
但仙人告诉后羿,这种草只能给一个人吃,否则会有危险。
后羿面对艰难的选择,最终决定不将草带回人间,而是将其藏在家中。
4. 嫦娥的出场后羿的妻子嫦娥无意间发现了丈夫藏起来的长生不老草。
她知道这是为了人民的福祉,但她也有自己的渴望。
她想要永远陪伴在丈夫身边而不分离,同时也渴望自己不再老去。
5. 嫦娥的选择与牺牲嫦娥偷偷地吞下了长生不老草。
她的身体变得轻盈,飞向天空。
嫦娥由于吞下了草,她的身体起了变化,变得非常轻盈,最终漂浮到了月球上。
她成了月神,终日与月亮相伴。
6. 后羿的悲伤与思念后羿发现妻子嫦娥已经消失了,他非常悲伤和思念。
为了让嫦娥每年都能看到丈夫以及人间的家乡,后羿开始在每年的中秋节时,向月亮祭拜并放置食物。
7. 人们的祭祀与传承后羿的行为逐渐传承下来,人们在每年的中秋节时也开始向月亮祭拜并赏月。
他们吃月饼、赏月和聚集在一起,以此来祭奠后羿和嫦娥的爱情故事,和表达人们的祝福和对幸福团圆的愿望。
8. 对故事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是中秋节一个非常重要的传说,它代表了人们对幸福、团圆和爱情的美好向往。
嫦娥为了永远陪伴自己的丈夫,牺牲了自己的安乐,成为了月神。
这个故事也让人们明白了追求幸福与付出牺牲之间的关系。
9. 总结与回顾嫦娥奔月的故事以及中秋节的庆祝活动,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传统节日所带来的欢乐和团聚,也能理解到一个人对家庭、爱情和幸福的追求,有时需要做出牺牲。
嫦娥奔月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

嫦娥奔月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1: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嫦娥奔月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2:嫦娥奔月嫦娥是月亮神,她的丈夫后羿是一位勇猛善战的战神,他的神弓和神箭百发百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嫦娥奔月中秋节
篇一:中秋传说──嫦娥奔月
中秋传说──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
但是,有一个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
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
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
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
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
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后来,一般妇女每逢中秋拜月,就是向月宫里的嫦娥遥祭。
中秋夜,除了拜祭、还有就是应节的月饼和灯笼。
祭拜的当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称她为月娘。
老人家说,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会被割耳朵。
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娥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娥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
将往,枚占于有黄。
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
大昌。
’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嫦娥变成癞蛤蟆(被叫作月精)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
可是又有另一个说法是,在月宫里还有一个叫吴刚的人。
篇二:幼儿园中班嫦娥奔月教案
第周活动主题:快乐的中秋节
篇三: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枯,老百姓苦得活不下去。
有个叫羿的英雄力大无比,他用宝弓神箭,射下九个太阳。
最后那个太阳一看大势不妙,连忙认罪求饶,后羿才息怒收弓,命令这个太阳今后按时起落,好好儿为老百姓造福。
后羿的妻子名叫嫦娥,美丽贤慧,
心地善良,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王母娘娘十分钦佩羿的神力和为人,赠他一包长生不老药,吃了可以升天,长生不老。
羿舍不得心爱的妻子和乡亲,就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收藏起来。
后羿有个徒弟叫蓬蒙,一心想偷吃羿的长生不老药,好自己升天成仙。
这一年的八月十五,羿带着徒弟们出门打猎去了。
天近傍晚,找借口未去打猎的蓬蒙闯进嫦娥的住所,威逼嫦娥交出可以升天的长生不老药。
嫦娥把药全部吞下肚里。
马上,她便身轻如燕,飘出窗口,直上云霄。
由于嫦娥深爱自己的丈夫,最后她就在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停了下来。
听到消息,羿心如刀绞,拼命朝月亮追去。
可是,他进月亮也进,他退月亮也退,永远也追不上。
羿思念嫦娥,只能望着月亮出神。
此时月亮也格外圆格外亮,就像心爱的妻子在望着自己。
第二年八月十五晚上,嫦娥走出月宫,默默地遥望下界,思念丈夫和乡亲
们。
她那美丽的面孔,使得月亮也变得格外圆格外亮。
后羿和乡亲们都在月光下祭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
从此年年如此,代代相传。
由于八月十五正值中秋,就定为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