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试题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宁夏银川市2020届高三4月普通高中学科教学质量检测(一模)文科综合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宁夏银川市2020届高三4月普通高中学科教学质量检测(一模)文科综合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2020年银川市联考政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C 13.B 14.A 15.B 16.D 17.A18.D 19.C 20.B 21.D 22.C 23.B二、问答题38. (14分)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区块链技术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的合理性。

①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产品质量,实现供需有效对接(3分)②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升消费质量和水平,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3分)③加强市场监管,构建社会主义市场信用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3分)④实现金融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缓解农村经济发展融资难的问题,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3分)⑤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推动农业创新、绿色发展, 形成农村产业新优势,推动实现乡村振兴(2分)39.(1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3分)②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组建监察委员会,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3分)③完善国家机构体系,理顺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分工合作、协调高效、协商民主。

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组织保障。

(3分)④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中央领导地方,地方服从中央,确保中央决策落实和尊重地方首创精神。

(3分)(说明:若学生只回答民主政治制可得2分)40(1)(10分)结合材料一,运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相关知识为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分)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3分)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2分)④树立远大理想、弘扬科学精神、脚踏实地、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者服务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命题:高淑萍王亚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8题,共15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②“天”仍然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

仿效“天”的构造,模拟“天”的运行,遵循“天”的规则,就可以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

在人们心目中,凡是仿效“天”的,就能够拥有“天”的神秘与权威。

于是,这种“天”的意义,在祭祀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支配力量,在占卜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对应关系。

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于“天”。

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

③“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而这些概念又被具体化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于是“天”与“人”之间就被联系起来。

首先是“一”。

在秦汉时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祇,又是天下一统、君主权威、理性法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

其次是“二”。

“二”即阴阳,既可以指日月、天地,也可以指君臣、上下,以及从阴阳引申出来的冷暖、湿燥、尊卑、贵贱。

再次是“五”。

在《吕氏春秋》中,思想家曾为“五”并列出种种匹配的事物和现象。

这说明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

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混乱,宇宙就会无序。

比如朝代的变更,要顺序地吻合五德的排行;人们的服饰,要顺序地吻合五色的轮次。

这种数字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整合和论证过程,在秦汉时代终于以系统的形式固定下来。

2020年6月宁夏银川一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20年6月宁夏银川一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四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2020年6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输沙量能够直观地反映一段时间内某方向输沙的多少。

青海荒漠化研究人员为研究青海湖东岸沙地风沙活动,根据2013~2014年和2016~2017年的输沙量数据,绘制了输沙量玫瑰图(图1)。

据此完成1~2题。

2013~2014年(甲图,分)材料元朝以来,官府的文移案牍极为繁冗,使办公文、办公事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如非长期从事无法精通。

吏员在封建社会属杂流,文化层次一般较低,他们大多唯利是图,利用办公文的专利上下其手,舞弊弄奸,损害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这种情况到明朝初年仍未改变,当时有官府按原格式报送公文到中央,朱元璋看了非常厌烦。

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年八月正式颁布《案牍减烦式》。

这一改革使公文案牍简易好懂,各级政府主官可在短时间内熟悉并亲自主持政务。

而一般吏员则只能管理事务性、技术性的工作。

朱元璋此举的主观目的是使官和吏分开,利于朱明王朝的长治久安。

这一改革客观上简化了文章格式,简化了文字,促进了文风的转变。

——摘编自宋强刚《朱元璋对文字、文体的改革与明代之文风》(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元璋公文改革的背景。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公文改革的影响。

(8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历史上,中国虽然宣布了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并没有真正派出军队参战。

真正卷入战争的中国人,是14万中国劳工,协约国称为“中国劳工旅”。

在欧洲战场上,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在德国的步步紧逼下损失惨重,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

宁夏银川市2019-2020学年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宁夏银川市2019-2020学年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气旋控制,近地面温度高,盛行上升气流,有利于扬沙和浮尘的产生,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8 题详解】
聚,城市人口快速增长,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2 题详解】
人口向城市集聚,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主要是城市中,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从
而吸引人口迁入,C 正确。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密集型产业、金融服务业和商业贸易不需要大量劳动力,ABD 错误。故选
C。 【3 题详解】
读图,20 世纪初期,曼哈顿区人口年均增速明显下降,并且降到零以下,说明人口开始由迁入为主变为以
月最多、午后至傍晚高发。2020 年 4 月以来我国北部大部地区多晴朗天气、降水偏少、气温偏高,使沙尘在
地表的附着力降低。从 4 月 15 日夜间开始,河套西部附近地区出现了扬沙或浮尘。未来几天,受冷空气影响,
北部地区沙尘天气还将持续。据统计,亚湖沙漠每年向太平洋西岸等地输送约上亿吨的尘土。下图为中国
西部戈壁分布有古墓葬群,不同时代其选址地位置不同。下图为车尔臣河河道变迁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自西汉以来且末河河道变迁方向及流域面积变化的趋势是
A. 由东向西迁移,流域由北向南退缩
B. 向东南方向迁移,流域面积减小
C. 由东向西迁移,流域由南向北退缩
D. 向东北方向迁移,流城面积扩大
5. 导致且末河河道变迁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地势变化是
19 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在美国东部沿海地区蓬勃开展,推动大批欧洲人移民美国。在 19 世纪初期纽约
地区人口多数集中在曼哈顿这一狭窄小岛上,区位优势吸引了人口聚居。纽约作为美国的最大城市,虽自然
资源缺乏,却在充足的劳动力、资本支撑下,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图一为 1810-1920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pdf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pdf

第Ⅰ卷(选择题,140分) 一、选择题。

(共35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1. 图等高线中A 、 B 、 C 、 D 四个观测点所见到的起伏形态对应的是A.?B.?C.?D.一般而言,热带雨林区因高温高湿,蚊虫滋生,土壤养分淋失,以致农业不彰(好),人口稀少。

然而,同属热带雨林区的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农业却比其它热带雨林区发达,它和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为密切?A.在荷兰殖民的时代,联合东印度公司引进耕牛开辟许多农地?B.地处重要海运中继站,岛民借助粮食作物交易可获得优厚利润?C.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提供各种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热量与降水量?D.覆盖厚厚的火山灰,各种农作物生长时所需3.该公司向国外拓展最早利用的方式是?A.设立工厂B.设立销售代理商?C.设立销售部?D.设立研发中心 A.? B.产品地国家?C. D.推动该公司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是 图3为我国周边区域天气形势图,图中虚线为等压线,读图回答5—6题。

图3 5. 图中区域此时不可能出现的气压值(单位百帕)A.1006B.1010 C.1022? ?D.1024 6. 有关此时我国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受冷高压控制,天气晴朗B.冷空气前锋已侵入到华南地区,带来了降温降水C.冷空气前锋已经到达东北.华北一带,为阴雨天气D.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回答题。

7.该地的耕作制度为?A.一年一熟B.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C.一年三熟D.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有关该地水资源最缺乏月份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少,只有80毫米左右? B.气温回升快,大风天气多?C.一年中光照最强的时候,蒸发旺盛?D.正值生长后期,需水量大.有关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②建设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大规模扩大水田面积,增产粮食推广海水淡化技术,增加水资源供给?A.?B.?C.?D.—11题 10.三地的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B.C.D......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2020年6月宁夏银川一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2020年6月宁夏银川一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四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2020年6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输沙量能够直观地反映一段时间内某方向输沙的多少。

青海荒漠化研究人员为研究青海湖东岸沙地风沙活动,根据2013~2014年和2016~2017年的输沙量数据,绘制了输沙量玫瑰图(图1)。

据此完成1~2题。

2013~2014年(甲图) 2016~2017年(乙图)图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的起沙风方向主要为偏西风B.乙图所示的起沙风方向主要为偏东风C.乙比甲的起沙风方向发生明显变化D.乙比甲的实际输沙量减少约为210kg2.该地2016~2017年较2013~2014年输沙量变化的可能原因有①风力作用减弱②风向频率变化较大③植被覆盖度增加④周边沙源增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19年6月23日,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运营。

图2示意兰州市远景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目前仅1号线已建成开通。

地铁1号线客流虽大,站内却没有空调。

地铁采用蒸发冷却式的通风降温体系,利用水的热量交换制冷,无需人工冷源,节能环保。

据此完成3~4题。

图23.由图中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走向可以推断出兰州的A.城市出行人口数量B.城市功能分区C.城市地域形态D.经济发展状况4.兰州地铁1号线采用蒸发冷却式的通风降温体系的自然背景主要是A.空气干燥B.光照强烈C.昼夜温差大D.常年多大风驯鹿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岛屿等环北极地区。

图3是北美野生驯鹿群的迁徙景象,驯鹿集聚停歇处雪地平坦。

读图回答5~6题。

图3。

宁夏银川2022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高考模题

宁夏银川2022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高考模题
(摘编自周武惠《花,一种诗化的中国文化表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花文化是一种饱含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生活内容的文化现象与文化体系,是对国人与植物积极互动、和谐共生的关系的体现。
B.国人药食花草的文化源远流长。如果没有神农氏尝百草百花来测试它们的药用功能和效果,后世就不可能让花草成为人们药物和食物来源。
药之食之,信仰寄情。远古时期,神农氏就遍尝百草百花,测试它们的药用功能和效果。此后,人们将各种不同的花草分类定性,针对不同的病症入药,同时作为各个季节的食材,花草成为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药物和食物来源。后世出现的莉花糕、桂花鲜栗羹、木香花粥、梅粥,以及用栀子花、芙蓉花、玉簪花、金雀花、紫藤花等四季鲜花做菜的方式更是数不胜数。花卉花木很早就成为人们信仰象征和情感寄托的对象。范晔《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记录了夜郎国的故事,“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遯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这个故事说明古代西南地区将竹视为有神性的图腾物加以崇拜。《后汉书》还描述了西南地区的竹子较其他地区更为粗壮的特征,“其竹节相去一丈,名曰濮什”。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如彝族等,把竹子视为他们祖先的象征,竹文化对他们而言有着特殊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
“土地是滚烫的,故事是鲜活的”
——访作家关仁山
(摘编自《文艺报》2021年1月18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洁 净
李 娟
初夏,院中栀子花盛开,翠绿的枝丫开满素洁的花朵。她的香气馥郁而饱满,痴痴缠绕,让人无处逃避。白色的花朵有一种贞静之美,比如白色的荷花、茉莉、铃兰、白百合、梨花、白玉兰。洁净的东西,自有一种灵魂的清香。我自幼就喜欢白色的花朵,一如这淡雅的栀子花。白色的栀子花不娇媚,不艳丽,她清清白白,仿佛是江南采莲的女子,眉眼盈盈,穿一件蓝花的布裙,袅袅婷婷地从小桥流水边走来,有说不出的秀雅和美好。

【高考模拟】2020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题 语文(word版有答案)

【高考模拟】2020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题 语文(word版有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卷(银川一中第四次模拟考试)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比较文明是个新课题。

之所以新,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习惯以世界为关心对象。

②比较文明的目的是理解文明。

个体研究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无视整体的结果一定是盲人摸象。

比较研究是整体下的个体与个体的比较,或个体与整体关系的钩沉。

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以及从世界的维度来理解中国,是出和入、间离和沉浸的关系,是辩证发展的关系,是螺旋上升的关系。

有了“从周边看中国”,对中国的认识才会更完整,更接近真实。

③比较文明研究是有伦理的。

有些比较无益甚或有害,伦理就是约束。

比如“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比人生轨迹,没什么好比的,但在创造文学形象的维度下比较,不但有益而且必需。

有些比较无意义,并非学术前提出了问题,而是回答不了“然后呢”这个问题。

④比较文明是有方法的。

文明离不开人,物作为文明的见证,也很重要。

物是实实在在的,罐就是罐,盆就是盆。

当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西北见到彩陶就一眼看出它和世界各地彩陶文化的联系,后来我们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

彩陶西来与否和中国的正当性其实毫无关系。

⑤文明比较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制度比较属于宏观的文明比较。

因为有文献,制度很容易比较,但也有缺陷,一是文献资料有太多不可信的成分;二是制度大概未必属于文明的范畴,它更像是文明的副产品,其本质是制度的制定者对受制度约束的人实践优势的工具。

如今的民主制度在柏拉图那里未必多么理想,同理,当年的“君臣父子”也未必全然“反动”。

⑥微观的文明比较主要在这两个范畴:从具体的物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