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压力与冲击地压试题库
冲击地压应急预案试题

1. 冲击地压事故是指煤矿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
()2. 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不是冲击地压防治的第一责任人。
()3. 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定期对井下相关的作业人员进行冲击地压防治的教育和培训。
()4. 开采具有冲击倾向性的煤层,必须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价。
()5. 冲击地压矿井必须明确分管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负责人,设立专门的防冲机构,并配备专业防冲技术人员与施工队伍。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冲击地压事故的分类方法中,根据冲击地压的物理特征分为以下几种?()A. 压力型、突发型、爆裂型B. 微冲击、弱冲击、中等冲击、强烈冲击、灾害性冲击C. 煤体冲击(煤爆)、围岩冲击(岩爆)D. 显现强度及其对2. 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C.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D. 依法依规、科学有序3. 煤矿企业冲击地压防治费用应当列入以下哪个计划?()A. 年度安全生产计划B. 年度安全费用计划C. 年度生产经营计划D. 年度投资计划4. 煤矿企业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
()A. 正确B. 错误5. 冲击地压矿井必须明确分管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负责人,设立专门的防冲机构,并配备专业防冲技术人员与施工队伍,防冲队伍人数必须满足矿井防冲工作的需要。
()A. 正确B. 错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2. 简述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程序。
3. 简述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评估内容。
四、论述题(20分)论述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2130煤矿防治冲击地压安全知识考试卷 答案

2130煤矿防治冲击地压安全知识考试卷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1、冲击地压煤层采掘工作面临近大型地质构造,幅度在(30m)以上、长度在(1)km以上的褶曲,落差大于(20m)的断层、采空区、煤柱及其它应力集中区附近时,必须制定(防冲专项措施)。
2、对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内的在用设备、管线、物品等应当采取(固定)措施。
3、冲击地压煤层巷道与硐室布置不应留底煤,如果留有底煤必须采取(底板预卸压)等专项治理措施。
4、停采(3天)及以上的冲击地压危险采掘工作面恢复生产前,防冲专业人员应当根据(钻屑法)、(应力监测法)或(微震监测法)等检测监测情况对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程度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5、严重冲击地压矿井不得开采(孤岛煤柱)。
6、进入严重(强)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人员必须采取穿戴防冲服等特殊的个体防护措施,对人体(胸部)、(腹部)、(头部)等主要部位加强保护。
7、冲击地压危险工作面实施解危措施后,必须进行(效果检验),确认检验结果小于(临界值)后,方可进行采掘作业。
8、冲击地压事故发生后,必须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9、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必须设置(压风自救)系统。
10、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制定避免因冲击地压产生火花造成(煤尘)、(瓦斯)燃烧和爆炸等次生灾害的专项措施。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采用爆破卸压时,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措施,起爆点及警戒点到爆破地点的直线距离不得小于300m,躲炮时间不得小于(C)min。
A、10B、20C、30D、402、压风自救系统管路可以采用耐压胶管,每(A)m预留0.5~1.0m的延展长度。
A、10~15;B、5~15;C、10~20;D、15~203、冲击地压煤层内掘进巷道贯通或错层交叉时,应当在距离贯通或交叉点(D)m之前开始采取防冲专项措施。
A.20B.30C.40D.504、冲击地压矿井进行开拓方式选择时,应当参考地应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开拓巷道层位与间距,尽可能地避免(B)应力集中。
矿山压力与冲击地压试题库

山东能源矿山压力与冲击地压培训考试题库一、填空题1、矿井必须成立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小组,(矿井主要负责人)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技术责任人,负责防冲技术管理工作;(分管副矿长)对分管范围内的防冲工作直接负责,负责防冲措施的落实。
2、矿井必须设立专门的(防冲机构)和专职的(防冲副总工程师),成立专职防冲队伍,防冲队伍人数必须满足矿井防冲工作的需要。
3、巷道应采用锚网支护,不具备锚网支护条件的可采用带整体性结构的可缩性金属支架,严禁采用(混凝土)支架和(金属刚性)支架。
4各矿业集团、矿井应组织编制冲击地压防治(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审查批准后实施。
5、严格执行煤层注水、(坚硬顶板断顶卸压)、(大孔径钻孔卸压)、(放炮卸压)、地面岩移观测、加强支护及“预测、治理、检验、防护”的综合防冲措施。
6、在孤岛开采、(各类煤柱回收)、(条带开采)等高应力区进行采掘活动前,应聘请专家进行安全技术论证,以确保实现安全开采。
7、山东能源集团加强冲击地压管理特别规定适用于能源集团所属具有(冲击地压危险)和(采深超过800米)的矿井。
8、矿井应配备微震监测系统、矿震监测系统、地音监测系统、工作面矿压在线监测系统、电磁辐射仪、(煤粉监测钻具)、(大孔径钻机钻具)、(高压注水设备)及(地质构造探测仪器)等防冲装备。
9、采区一翼内各工作面应向同一方向推进,严禁(相向)回采。
回采工作面均应(背向)采空区方向推进,避免形成孤岛煤柱。
10、有冲击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停产(3 )天以上的,恢复生产的前一班内,应鉴定冲击地压危险程度,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11、严重冲击地压厚煤层中的所有巷道应布置在(应力集中圈)外。
12、未发生冲击地压的矿井,开采煤层、煤层顶底板经鉴定具有冲击倾向性,并且采掘过程中(煤粉量)超标、有煤炮或钻孔钻进中有(卡钻)、(吸钻)、(异响)等动力现象的,均按冲击地压矿井管理。
最新煤矿防治冲击地压专项试题[汇编整理]
![最新煤矿防治冲击地压专项试题[汇编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b5d779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7f.png)
防治冲击地压专项试题单位姓名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1、冲击地压具有(突发性)、(瞬时震动性)、(巨大破坏性)、(复杂性)明显的显现特征。
2、电磁辐射监测时必须(停电监测),我矿暂定电磁辐射监测临界强度值为(65)mv,临界脉冲数为(70)。
3、煤层注水的作用有“四防两快”,四防是指:防尘、(防冲)、防火、(防瓦斯);两快是指:快速揭煤和(快速掘进)。
4、重点防冲地段(区域)包括(地质构造变动带)、(采面前方应力集中区)、(煤柱区域)、孤岛内的掘进和回采工作面、(矿井采深大于550米的区域)。
5、凡进入冲击地压管理区域都必须戴(防冲头盔),穿(防冲背心)。
6、常村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理念是(安全第一),(防冲为先)。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集团公司《防冲细则》规定,凡采深超过()米的矿井必须开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采深超过( B )米为严重冲击地压区域。
A 400m、500mB 550m、650mC 700m、800mD 750m、800m2、高压煤层注水压力应不低于( B )Mpa,含水率增值要大于()。
A 8Mpa、%B 12Mpa、%C 12Mpa、10%D 10Mpa、15%3、集团公司《防冲细则》规定采煤工作面超前支护长度不得低于( B )。
A 50米B 100米C 150米D 200米4、下列选项不属于解危措施的是( C )。
A 卸压爆破B 煤层高压注水C 电磁辐射监测D 卸压钻孔5、深孔爆破解危措施应采取装药,连线。
( C )A 正向并联B 反向并联C 正向串联D 反向串联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 冲击危险区域实施解危措施后,可立即进行正常采掘活动。
B 防冲区域不准随意存放材料和设备,如需存放必须按规定进行捆绑,大型设备设专门硐室存放。
C 在严重冲击危险区域,必须安设压风自救系统。
D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掘进工作面外面维修拆换断面时,里面严禁任何作业。
三、名词解释(8分)冲击地压: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
冲击地压专项知识竞赛题库

防冲知识复习题一、选择题:1、《煤矿安全规程》第100条规定井下空气成分中,二氧化硫的最高充许浓度是( B)。
A 0.00025%;B 0.0005%;C 0.00066%2、在标准大气压状态下,干空气的重率是( A )公斤/米A 1.293;B 0.122;C 0.7163、一般服务年限短,通过风量在10米3/秒以下时,应采用(C)式风桥。
A 绕道式:B 混凝土式C 铁筒式4、煤尘爆炸的引火温度一般为( A )A 700—800℃;B 650—750℃;C 1000—1200℃5、《煤矿安全规程》第248条规定,火区内的氧气浓度降到(B)以下时,方可认为火区熄灭。
A 3% ;B 5% ;C 8%6、煤矿用电雷管有(C)段别。
A、1个;B、3个;C、5个;D、10个。
7、煤矿用毫秒电雷管脚线色别是区分雷管段别的标志。
1-5#毫秒电雷管脚线的色别分别为:( C )A、红灰、黄灰、蓝灰、白灰、绿灰;B、红绿、红灰、黄灰、蓝灰、白灰;C、红灰、黄灰、蓝灰、白灰、红绿;8、瞎炮正确的处理方法为:( C )A、锨挖、镐刨、拽出雷管,掏出引药;B、套残眼,重新装药引爆;C、距原炮眼300mm外平行于原炮眼打眼装药引爆,并回收残药雷管。
9、装好的炮眼雷管脚线应该:( C )A、串联起来;B、并联起来;C、拧结成短路。
10、卸压爆破时一次放多跑,应该是:( A )A、并联;B、串联;C、混联。
二、判断题:1、煤层中的自重应力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2、开采深度越大,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3、冲击地压危险状态是随着采矿地质条件的变化而在空间和时间上发生变化的。
√4、分层开采可以限制大震动的冲击地压发生。
√5、影响冲击地压的主要因素有(开采深度、顶板岩层坚硬程度、构造应力集中程度和煤层冲击倾向)等。
√6、控制冲击地压灾害的发生,实质上就是改变煤岩体的应力状态,以保证煤岩体不足以产生失稳破坏或非失稳破坏。
√7、应力场和能量是发生冲击地压的的前提。
防治冲击地压考试题

防治冲击地压考试题一、填空题:(每题3分计60分)1、冲击地压是矿山压力的一种特殊显现形式,可描述为:矿山采动(采掘工作面)诱发(高强度)的煤(岩)体变形能瞬时释放,在相应采动空间引起强烈(围岩震动)和挤出的现象。
显现具有(突发性)、瞬时震动性及破坏性等特征。
2、煤层冲击危险程度分为无冲击危险、(中等冲击危险)、强冲击危险3、防治冲击地压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划分冲击危险区域)→采取区域防范措施→进行冲击危险预测预报→实行局部防冲措施→(进行效果检验)”。
4、在冲击地压煤层中进行爆破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躲炮时间(30)分钟以上;躲炮半径大于(150)米,实际躲炮时间、躲炮半径应根据现场实际确定。
躲炮地点必须宽敞、支护必须完整牢固。
在有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中撤人范围应同时参照突出矿井(防突)要求执行。
5、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冲击危险(预测预报)制度,预测预报方法有:(钻屑法)、电磁辐射法、微震监测法等预测方法。
6、防治冲击地压的措施有:开采保护层、(煤层卸压注水)、(煤层松动爆破)、煤层卸压钻孔、顶板注水、强制放顶、具有防冲效果的其它生产技术措施。
7、根据监测及综合分析,冲击危险区要设立防冲(警示牌),执行“限制(人员进入)制度”。
8、我矿防冲区域的预测预报采用(钻屑指标法)进行冲击倾向性预测,临界值为(5.4)L/m。
在打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煤粉粒度)的变化,同时观察钻进过程中是否出现夹钻、(顶钻)、(吸钻)等现象,当出现上述现象时,视为达到临近值并对煤体采取(卸压解危)措施。
二、选择题:(每题2分计20分)1、有冲击地压矿井,在煤层内掘进巷道时,相向掘进的巷道相距(A)米(综合机械化掘进50米)时,必须停止一个头的掘进。
A:30 B:50 C:602、开采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回采工作面附近应力集中区的旧巷,在使用前及停产(C)天以上的工作面恢复生产前一个班内,矿应确认冲击危险程度,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冲击地压培训考试卷

冲击地压培训考试卷单位: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新《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自2018年()月()日起施行。
2、最常见的煤层冲击,有()和()。
3、人员进入冲击地压危险区域时必须严格执行“( )”。
4、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制定采掘工作面冲击地压( ),绘制井下避灾线路图。
5、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作业人员必须掌握作业地点发生冲击地压灾害的避灾路线以及被困时的自救常识。
井下有危险情况时,( )、( )和防冲专业人员有权责令现场作业人员()、()。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进行冲击地压卸压爆破时躲炮时间不得少于()分钟。
A、15B、20C、30D、402、冲击地压发生前一般无明显前兆,冲击过程短暂,持续时间几秒到几十秒,难已事先准确确定发生的时间、地点的强度是指冲击地压的()。
A、破坏性B、突发性C、复杂性3、有冲击地压矿井,在煤层内掘进巷道时,相向掘进的巷道相距()米时,必须停止一个头的掘进。
A、150B、50C、604、浅部冲击是指发生在煤壁()m范围内的冲击地压。
A、2~6B、6~9C、10~155、预测冲击地压的常规方法主要根据的条件是()。
A、煤的冲击倾向B、煤的走向C、支承应力带特征6、有冲击危险时,工作面煤体电磁辐射信号强度(),超过设定的临界值。
A、较弱B、较强C、几乎为零7、钻孔卸压在冲击地压防治措施中属于()措施。
A、区域性防范B、局部性防范8、回采工作面附近应力集中区的老巷在使用前及停产()天以上的工作面恢复生产前应进行冲击危险的检查和处理。
A、1B、2C、39、新《煤矿安全规定》冲击地压煤层采取卸压爆破措施时,起爆点到爆破点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
A、70B、300C、15010、微震是指采动引起()时产生的动力现象。
A、煤体破坏B、巷道破坏C、岩体破坏D、煤岩体破坏11、冲击地压是()井巷和采场周围煤岩体由于变形能释放而产生的以突然、急剧、猛烈的破坏为特征的动力现象。
矿井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知识题库(管理人员)O.po

矿井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知识题库(管理人员)1、什么叫冲击地压?答:冲击地压是指矿山井巷或采场周围矿体和围岩由于变性能的释放而产生的以突然、急剧、猛烈的破坏为特征的动力现象。
2、冲击地压的显现特征有哪些?答:冲击地压的显现特征有:突发性、瞬时震动性、巨大破坏性等;3、冲击地压按应力来源和加载形式可分为几类?答:冲击地压按应力来源和加载形式可分为四类:重力型、构造型、震动型、综合型;4、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矿上地质因素,包含开采深度、煤层和顶底板岩石的性质和特征、地质构造因素;二是开采技术条件,包含采煤方法、煤柱、采掘顺序、放炮、顶板管理方法等;5、根据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和规律,治理措施的基本原理包括哪几个方面内容?答:根据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和规律,治理措施的基本原理包括两方面:一是减缓应力梯度;二是改变煤岩体本身的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能,以减弱其积蓄和释放弹性能的能力,并减缓其破坏时的能量释放速度;6、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基本程序是什么?答: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冲击倾向鉴定----采取防范措施----冲击危险预测预报----实行解危措施----进行效果检查。
7、根据治理的作用目的和时空范围,治理冲击地压措施有几类?答:根据治理的作用目的和时空范围,治理冲击地压措施有三大类:防范措施、解危措施和防护措施;8、防范措施的特点和方法有哪些?答:这类措施旨在消除产生冲击矿压的条件,其特点是:在完备程度上具有彻底性,在时间上具有长期性,在空间上具有区域性。
属于这类措施的主要有:开采解放层、合理的开拓、开采布置、煤层预注水、煤层超前松动爆破、顶板预注水、顶板超前爆破等。
9、解危措施的特点和方法有哪些?答:这类措施旨在对已形成冲击地压危险或可能具有冲击危险地段进行解危处理,属于暂时的、局部性的措施;属于这类措施的主要有:煤层卸载注水、煤层卸载卸爆破、煤层松动爆破、煤层卸载钻孔、顶板爆破处理、底板爆破处理等;10、防护措施的特点和方法有哪些?答:这类措施旨在发生小规模冲击地压时,尽量避免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属于这类措施的主要有:加强支护、宽巷掘进爆破工艺制度控制等;11、什么叫解放层和被解放层?答:在开采煤层群的条件下,首先开采没有冲击倾向或冲击危险性小的煤层,由于其采动影响,使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在采掘过程中不再发生冲击地压,这样先采的煤层称为解放层;而处于有效卸载范围内的后采的煤层称为被解放层;12、开采解放层的原则是什么?答:开采解放层的原则是:合理的安排开采顺序,充分利用解放效果,避免形成应力集中,在解放层内保证整个快段采净,避免留设煤柱;13、冲击危险预测预报方法有哪些?答:冲击危险预测预报方法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钻屑法为主的岩石力学方法;第二类是以地音和微震监测方法为主的地球物理方法;第三类为经验类比分析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能源矿山压力与冲击地压培训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
1、矿井必须成立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小组,(矿井主要负责人)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技术责任人,负责防冲技术管理工作;(分管副矿长)对分管范围内的防冲工作直接负责,负责防冲措施的落实。
2、矿井必须设立专门的(防冲机构)和专职的(防冲副总工程师),成立专职防冲队伍,防冲队伍人数必须满足矿井防冲工作的需要。
3、巷道应采用锚网支护,不具备锚网支护条件的可采用带整体性结构的可缩性金属支架,严禁采用(混凝土)支架和(金属刚性)支架。
4各矿业集团、矿井应组织编制冲击地压防治(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审查批准后实施。
5、严格执行煤层注水、(坚硬顶板断顶卸压)、(大孔径钻孔卸压)、(放炮卸压)、地面岩移观测、加强支护及“预测、治理、检验、防护”的综合防冲措施。
6、在孤岛开采、(各类煤柱回收)、(条带开采)等高应力区进行采掘活动前,应聘请专家进行安全技术论证,以确保实现安全开采。
7、山东能源集团加强冲击地压管理特别规定适用于能源集团所属具有(冲击地压危险)和(采深超过800米)的矿井。
8、矿井应配备微震监测系统、矿震监测系统、地音监测系统、工作面矿压在线监测系统、电磁辐射仪、(煤粉监测钻具)、(大孔径钻机钻具)、(高压注水设备)及(地质构造探测仪器)等防冲装备。
9、采区一翼内各工作面应向同一方向推进,严禁(相向)回采。
回采工作面均应(背向)采空区方向推进,避免形成孤岛煤柱。
10、有冲击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停产(3 )天以上的,恢复生产的前一班内,应鉴定冲击地压危险程度,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11、严重冲击地压厚煤层中的所有巷道应布置在(应力集中圈)外。
12、未发生冲击地压的矿井,开采煤层、煤层顶底板经鉴定具有冲击倾向性,
并且采掘过程中(煤粉量)超标、有煤炮或钻孔钻进中有(卡钻)、(吸钻)、(异响)等动力现象的,均按冲击地压矿井管理。
13、(冲击地压防治费用)费用必须列入企业(矿井)年度安全费用计划,保证满足防冲工作需要。
14、开采煤层必须留设煤柱时,煤柱形状应规则,不得留有锐角。
15、开拓巷道及永久硐室应布置在(岩层)或(无冲击危险)煤层中,服务期不超过2年的硐室可以布置在解除了冲击危险的煤层地段内,保护带宽度不得小于(3.5 )倍采高。
16、各煤层、各水平、各采区和各区段应按合理顺序开采,在褶曲构造中应从(轴部)开始回采,在盆地构造中应从(盆底)开始回采。
17、缓倾斜或倾斜煤层在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应采用(无煤柱)或(小煤柱护巷)布置巷道。
18、实施解危时,必须编制专门措施,由(矿总工程师)审批。
解危后,必须以(钻屑法)法为主,结合其它方法进行效果检测,确认危险解除后方可进行采掘作业。
19、设计回采工作面时,必须对(冲击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估。
有冲击危险的工作面除编制专项防冲设计外,在编制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时必须制定(专项防冲)措施。
20、同一采区内的工作面必须按(顺序)进行开采,避免形成孤岛工作面。
由于村庄压煤等因素影响形成的孤岛工作面,必须逐面进行(冲击地压)评估,由矿井(总工程师)审批。
21、相邻工作面切眼、停采线应(对齐),避免出现梯形、三角形或锯齿形等不规则煤柱。
22、如果在采空区留有煤柱,必须将煤柱的位置、尺寸以及影响范围标在(采掘工程)图上。
22、在冲击地压煤层中进行爆破作业时,躲炮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撤人距离不得小于(150)m。
23、冲击地压危险区开采过程中必须坚持“(先解危后开采)”的原则,按照“(监测)→(落实防冲措施)→(效果检验)→(再治理)”的基本程序,及时消除
冲击危险隐患。
24、在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岩层进行采掘活动之前,必须采用地质动力区划分析法进行(区划和冲击危险性)评价。
25、严格按照冲击地压煤层开采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进行设计,具备开采解放层条件的必须首先开采解放层。
二、名词解释
1、矿山压力
采动后作用于岩层边界上或存在于岩层之中的这种促使围岩向已采空间运动的力(即采动后促使围岩运动的力),称为矿山压力。
2、冲击地压
冲击地压是矿山压力的一种特显现形式,可描述为:矿山采动(采掘工作面)诱发高强度的煤(岩)体变形能瞬时释放,在相应采动空间引起强烈围岩震动和挤出的现象。
3、支承压力
煤层采出后,在围岩应力重新分布的范围内,作用在煤层、岩层和矸石上的垂直压力称为支承压力。
4、采动应力场
受采掘影响在岩体内重新分布后形成的应力。
5、矿山压力显现
在矿压作用下,通过围岩运动与支架受力等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矿山压力现象,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三、问答题
1、防治冲击地压的技术体系包含哪些内容?
答案:开采前危险性评价,危险区提前卸压,监测预警,效果检验,开采设计优化,防冲管理。
2、危险区卸压的主要方式?
答案:煤层大直径钻孔卸压,断顶,断底,注水,爆破等。
3、微地震监测系统的作用是什么?应力在线监测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微地震监测冲击地压发生的位置,能量和震动发生的频率,属于区域性
监测装备;应力在线监测系统监测应力集中的地点和程度,实时预报冲击地压危险性。
4、冲击危险性检验的方法是什么?
答案:主要采用直径42毫米的煤粉钻或应力在线监测系统进行检验。
对比有关规定中的煤粉指标,即可判断危险性。
5、开采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防冲因素有哪些?
答案:区段煤柱宽度,工作面长度,顺槽的层位,不留或少留煤柱,停采线位置,上下层位置关系,解放层开采等。
6、冲击地压的主要影响因素?
(1)自然地质条件
煤层性质(煤的强度、冲击倾向性、弹脆性等力学性质;煤的厚度、埋深、含水率、孔隙度、煤层结构等物理性质);煤层顶底板岩层性质(坚硬岩层的厚度、强度、冲击倾向性等);地质构造(褶曲构造、断裂构造展布形态,局部地应力异常,煤层厚度和倾角突变等)。
(2)生产技术因素
①人为造成高应力集中区,为冲击地压的发生提供力源条件;
②人工作业造成应力状态的突变和煤层约束条件的改变。
7、冲击地压监测方法一般有哪些?
(1)开采判定法(2)钻屑法(3)地音法
(4)微震法(5)电磁辐射前兆信息的识别
(6)围岩动态监测预报
8、有冲击危险回采巷道位置应如何选择?
(1)巷道应布置在煤层边缘的低应力区
理论和实践表明,重力型(采动型)冲击地压一般发生在回采工作面或煤柱的应力集中区,其发生形式主要是巷道周围的煤体突然破坏并释放能量,从而给巷道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根据围岩分布规律,合理选择巷道位置也是降低冲击危险程度的主要途径之一。
煤体边缘存在着处于破碎状态的低应力区,当巷道位于低应区或采用沿空送巷布置方式时,对煤体支承压力的影响较轻,所引起的围岩应力扰动和支承压力
变化较小,巷道的掘进或存在不会导致冲击危险程度的明显上升。
当巷道在高应力区掘进时,则会破坏煤体的极限平衡状态,容易诱发冲击地压,同时,也会大幅度降低煤体的支承能力,并引起围岩应力和支承压力的重大变化;巷道集中应力与采空区集中应力想叠加,增加了围岩应力和支承压力的集中程度。
因此,集中应力和冲击倾向性构成了冲击地压的必要条件,高应力区巷道构成了冲击地压的充分条件。
(2)避免巷道近距离平行布置或交叉布置
巷道两侧集中压力作用范围一般为巷道宽度的4倍,集中系数k1为2.0~2.5。
当巷道采用近距离平行布置时,在巷道之间的煤体上必然会出现压力叠加。
如两巷相距4B,叠加压力集中系数k2可以达到3左右。
两巷距离越近,压力叠加越严重。
因此,近距离平行巷道在掘进或受采动影响后极易发生冲击地压。
巷道交叉布置时,巷道两侧集中压力产生叠加,特别是在锐角部分的煤体上压力集中系数较高,容易引发冲击地压。
9. 叙述区域性防治和局部性防治冲击地压的方法。
(1)战略性或区域性防范措施,按照围岩应力分布规律,进行合理的开采设计,控制围岩应力的集中程度,从而避免产生大量的弹性能积聚,消除产生冲击地压的根源,杜绝或减轻冲击危险,其特点是在完备程度上具有彻底性,在时间上具有长期性,在空间上具有区域性;
(2)战术性或局部性的解危措施,即采用卸压钻孔、诱发爆破、煤体高压注水等措施对已形成冲击危险或具有潜在冲击危险的地段进行解危处理,改变煤岩体自身的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以减弱其积聚和释放弹性能的能力,减轻或消除重点部位的冲击危险性,这是局部地段安全开采的前提。
10、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采掘工作面评定冲击危险级别时,应考虑哪些因素:(1)本煤层已发生冲击地压,或相似条件下的采区已发生冲击地压;
(2)煤层及其顶底板岩层具有冲击倾向;
(3)煤层老顶为厚5m以上,抗压强度大于70MPa的坚硬岩层;
(4)孤岛形、半岛形煤柱或本煤层支承压力影响区;
(5)上部煤层遗留煤柱或停采线附近遗留煤柱;
(6)煤层厚度和倾角有突然变化;
(7)褶曲和断层等地质构造带;(8)煤炮剧烈、频繁;
(9)巷道煤(岩)体位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