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法三章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2024年是中国甲辰龙年。

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

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图一彩绘龙纹陶盘(山西陶寺遗址)图二玉猪龙(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图三玉龙(安徽凌家滩遗址)A. 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B. 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C. 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D. 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2.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还记载,高祖曰:“此三者(张良、萧何和韩信),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材料描述的是刘邦夺取天下的()A. 目的B. 原因C. 过程D. 影响3. 绘画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直观表现。

赏析下面两幅绘画作品,从中可以得出二者在技艺上( )《女史箴图》(局部)作者:顾恺之(东晋)作品风格:线条优美活泼,注重人物神态刻画,以形写神,用笔细劲连绵,富有个性。

《送子天王图》(局部)作者:吴道子(唐)作品风格:吸收顾恺之的画风,注重线条,笔法简练;又改革传统线描法,融入晕染法的立体效果,颇有动感。

A. 生动描绘了宫廷女官的生活B. 表现出继承基础上的创新C. 细腻表现了开放的社会风气D. 借鉴西方绘画的创作手法4.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

经考古发掘(如下图),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千米,有数百个粮窖。

这种规模宏大的仓窖,不仅数目繁多,而且库藏巨大,在全国运河地区普遍建立。

这些仓窖遗址可用于研究隋朝( )A. 国家统一的条件B. 政治制度的创新C. 商业发展的水平D. 财政经济的状况5. 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单元提优】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中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单元提优】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中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单元提优】五年级下册期中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一)快走吧妈妈说:“实在想不出办法就到地洞里躲藏吧!”可是,这战士不愿意入地洞。

雨来在炕上躺着,闻到一股羊身上的膻气味儿。

他用手一摸,软囊囊的羊毛,这不是爸爸丢下的老羊皮袍子吗?不错,就是那件羊皮袍子。

雨来两眼直瞪着,想到三钻儿赶着的那挤着撞着、奔跑着的羊群,他忽然有了主意。

雨来在黑暗里睁大发亮的眼睛,用那种很兴奋很快活的语调,小声地向妈妈和受伤的战士说:“我有办法了,叫叔叔反穿着爸爸这件羊皮袍子,装羊。

我当放羊的,岗哨准不注意,一下子就混出去了!”战士连理都没有理他。

妈妈生气地斥责雨来说:“一边待着你的!别胡说八道啦!”雨来着急地争辩说:“真的呢!隔壁于大肚子家不是有一大群羊吗,我把它们赶出来,叔叔反穿着羊皮袍子夹在当中。

快到岗哨的时候,蹲着身子走几步,准能瞒过敌人!”妈妈不言语了,她没有想到还有“夹”在羊群当中这招儿。

她在思摸这到底是不是个办法时,身边的战士却用肯定的语气说:“这是个办法!快去赶羊吧!”妈妈担心地问:“人家叫你把羊赶出来吗?”雨来把嘴凑近妈妈的耳朵,很有把握地说:“不是三钻儿给狗不理家放羊的吗!”妈妈推了雨来一把,急急地说:“快把羊赶到后门口,我们随后就到!”雨来急忙下炕,悄悄来到堂屋,伸着耳朵,听东屋的鬼子都睡得像死猪一样,打着很响的呼噜。

雨来小心地挪动脚步,不让脚底下发出一点声音,悄悄地出了堂屋。

然后又放快脚步,穿过后院。

他从排子缝儿探出小脑袋,瞧瞧近处没有敌人的哨兵,就一闪身钻出去,贴着墙根,来到隔壁狗不理家的后门。

狗不理的爸爸于大肚子,在县城里给日本人当团总,但是他的家眷却住在乡下。

狗不理家的后排子门也是虚掩着的。

雨来把一只耳朵贴在排子上,听院里没有响动,就轻轻地推一推排子,从排子缝儿探进脑袋去,两眼迅速地扫视了一下后院,然后,一闪身,溜了进去。

后院在一道砖墙和包着铁皮的大木板门后面,靠西是羊圈,靠东是两间小屋。

一间是堆放着锹镐筐篮之类的储藏室,一间住着于家雇的放羊娃三钻儿。

约法三章阅读答案3篇

约法三章阅读答案3篇

约法三章阅读答案约法三章阅读答案3篇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约法三章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约法三章阅读答案1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①,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

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始怀王②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

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③。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④。

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⑤。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饷军士。

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注](1)组:绳索。

(2)怀王:即楚怀王。

(3)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称为弃市。

(4)关:指函谷关,古代要塞、天险。

(5)案堵:同“安堵”,即安定。

【小题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4分)(1) 且人已服降 (2) 偶语者弃市【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文言字词。

(4分)(1)固以能宽容_______________ (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___________(3)先入关者王之_____________ (4)人又益喜___________【小题3】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小题4】楚汉战争,刘邦最终赢得了胜利,请你根据此文分析他取得胜利的原因。

(4分)答案【小题1】(1) 且/人已服降 (2) 偶语者 /弃市【小题1】(1)本来(2)苦于;以……为苦(3)使……称王(4)更加【小题1】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

中考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

中考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①,偶语②者弃市③。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④如故。

凡吾因此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因此还军霸上⑤,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选自《入关告谕》)【注释】①族;灭族。

②偶语:两个人在一起谈论。

③弃市:死刑。

④案堵:即“安堵”,安居别变、安顿别动的意思。

⑤霸上:地名,在咸阳东。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或用法别同的一项是()A. 上书谏寡人者诽谤者族B.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公咨询其故C. 门庭若市烨然若神人D. 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水降而石出者(2)将选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4)概括【甲】文的要紧内容。

(5)【甲】文中齐威王给群臣吏民下达命令,【乙】文中刘邦入关前给百姓写告谕,他们如此做各有啥目的?【答案】(1)B(2)①几个月往后,还间或有人来进谏。

②我和诸侯们约定,先入关的人做这个地方的王。

(3)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4)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5)齐威王是为了广开言路,使齐国强盛,刘邦是为了安抚百姓,赢得民心。

【解析】【分析】(1)A……的人。

B原来;缘故。

C好似。

D连词,表并列。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别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终再依照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语文试重庆八中2024——2025学年度(上)高三年级入学适应性训练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中国科学史上,数学历来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这是由于,在中国古代,数学和天文学,医学等学科一样,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数学在古代社会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人们以仰视的角度看待数学家的活动,甚至以神话的方式渲染数学家的技艺,赞颂数学家的成就。

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应该起步于对数的认识和记数方法的形成。

在古代中国,数字的产生究竟始于何时,现在无从考证。

可以肯定的是,在传说中的“结绳记事”年代,古人已经有了数的概念,其对应的时期应该在文明产生之前。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无法找到明确的考古依据,以此确定其具体年代。

在目前已知的古代遗存当中,半坡遗址一些器物上的刻画符号,很可能与数字有关,但那也只是今天人们的一种猜测。

现在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数字的具体记录,包括从一到十以及百、千、万,最大的数字是三万。

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古人的记数法——十进位值制。

十进位值制这种记数法的发明,是古代中国人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一大贡献。

与发明十进位值制记数方法相应的是,古代中国人还发明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计算方法——筹算。

筹算完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以算筹作工具的一种数学计算方法。

根据《汉书·律历志》的记载,算筹是一种长六寸、直径一分的小圆竹棍。

古人在用算筹表示1-9九个数字时,有纵横两种摆法,为减少算筹使用,其中6-9这四个数字则以上方摆一个纵横相反的算筹代替五个算筹。

2019-《约法三章》阅读答案-范文模板 (3页)

2019-《约法三章》阅读答案-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约法三章》阅读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题。

(16分)约法三章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①,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

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始怀王②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

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③。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④。

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⑤。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饷军士。

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注](1)组:绳索。

(2)怀王:即楚怀王。

(3)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称为弃市。

(4)关:指函谷关,古代要塞、天险。

(5)案堵:同“安堵”,即安定。

小题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4分)(1) 且人已服降(2) 偶语者弃市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字词。

(4分)(1)固以能宽容_______________ (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___________(3)先入关者王之_____________ (4)人又益喜___________小题3: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小题4:楚汉战争,刘邦最终赢得了胜利,请你根据此文分析他取得胜利的原因。

(4分)参考答案:小题1:(4分) (1) 且/人已服降(2) 偶语者 /弃市小题2:(4分)(1)本来(2)苦于;以……为苦(3)使……称王(4)更加小题3:(4分)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罢了。

43、《九章律》是在秦律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_

43、《九章律》是在秦律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_

43、《九章律》是在秦律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汉朝的比又叫做“决事比”,即__________。

47、汉朝把对被告人进行审讯和判决分别叫做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把三日后再行复审叫做__________,当事人上书请求复审叫做__________。

名词解释:1.约法三章答案:刘邦攻占咸阳后,为废除秦朝残酷法律制度、争取民心,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

其主要内容是: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约法三章”在天下未定、民心未附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又在宣布废除秦朝苛法严刑的同时开创了汉代法制。

2.汉律六十篇答案:汉朝建立之初,高祖刘邦命萧何制定汉朝基本法典《九章律》,一般狭义的汉律就是指《九章律》。

此外,汉高祖刘邦又命叔孙通制定《傍章律》十八篇;汉武帝命张汤制定关于宫廷警卫方面的法律《越宫律》二十七篇,命赵禹制定关于朝贺制度方面的法律《朝会律》六篇。

《九章律》、《傍章律》、《越宫律》、《朝会律》总计六十篇,它们统称为汉律,构成了汉代成文法的主体。

3.《九章律》答案:西汉初期,相国萧何以《法经》盗、贼、囚、捕、杂、具六篇为基础,增加户、兴、厩三篇,合为九篇,故称为《九章律》。

《九章律》篇章体例依准《法经》,其主要内容则是在吸收秦律的基础上斟酌损益而成,它是两汉的基本法典,一般所说的汉律通常即是指《九章律》。

《九章律》对中国汉代以后的法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朝的立法者曾评价说:“历代之律,皆以汉九章为宗”。

4.黄老思想答案:是战国中后期形成的一种道家与法家合流的法律思想流派,它的核心思想是主张无为而治、约法省刑,实质上是“外道内法”。

因其适应了西汉初期与民休息的历史需要,所以成为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思想,并成为从秦朝“以法为本,专任刑罚”的法家思想向西汉中期以后“德主刑辅,礼法并用”的儒家法律思想过度的一种法律思想。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12 《鸿门宴》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12 《鸿门宴》阅读训练【含答案】

12 鸿门宴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一)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

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二)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项王闻之,烹说者。

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

”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

”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

……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汉之元年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

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

趣义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还军.霸上 ____(2)先入关者王.之 ____(3)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____(4)沛公又让.不受 ____(5)如衣.绣夜行 ____(6)又恶负.约 ____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沛公得人心和项羽失人心做法的一组是()A.①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②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B.①余悉除去秦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约法三章阅读答案
约法三章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①,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

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始怀王②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

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③。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④。

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⑤。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饷军士。

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注](1)组:绳索。

(2)怀王:即楚怀王。

(3)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称为弃市。

(4)关:指函谷关,古代要塞、天险。

(5)案堵:同“安堵”,即安定。

【小题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4分)
(1) 且人已服降(2) 偶语者弃市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文言字词。

(4分)
(1)固以能宽容_______________ (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___________
(3)先入关者王之_____________ (4)人又益喜___________
【小题3】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小题4】楚汉战争,刘邦最终赢得了胜利,请你根据此文分析他取得胜利的原因。

(4分)
答案
【小题1】(1) 且/人已服降(2) 偶语者/弃市
【小题1】(1)本来(2)苦于;以……为苦(3)使……称王(4)更加
【小题1】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

【小题1】据关中有利的地理位置;礼贤下士,听人劝告;不贪图享受;约法三章,取得关中民心。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同时还要注意到句子的结构,比如:主谓宾之间的停顿,当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用法,在平时学习时就要注意积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意思的能力。

理解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同时还要注意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比如“苦、王”等。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翻译时要注意“所以、还、约束”等关键字,有时还要句子的省略成分以及句子的语序等问题。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根据文中刘邦的具体描写来分析他取胜的原因即可。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