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法三章文言文阅读答案
古诗约法三章翻译赏析

古诗约法三章翻译赏析文言文《约法三章》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玺符节,降轵道旁。
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
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馀悉除去秦法。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注释】①汉元年:公元前206年。
汉朝建立的第一年。
②沛公:即刘邦。
刘邦:安徽沛县人,故称其为“沛公”。
③子婴:秦始皇之孙。
秦丞相赵高杀秦二世,立子婴,去皇帝号,封秦王。
④素:驾。
⑤封:捧的意思。
⑥玺:皇帝的印。
⑦符:传达皇帝命令、征调兵将使用的一种凭证。
⑧节:皇帝派遣的使者所持的凭证。
⑨轵(zhǐ读三声)道:古亭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北。
⑩属:交给。
【翻译】汉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
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轵(zhǐ,纸)道旁投降。
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
沛公说:“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
”于是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就向西进入咸阳。
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良劝阻,这才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
沛公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对他们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当关中王。
文言文阅读《史记淮阴侯列传》练习及答案译文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
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
信拜礼毕,上坐。
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 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
” 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信再拜日:“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
然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
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
故曰其强易弱。
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民曰,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
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
合齐.赵共击楚。
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
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
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
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
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龜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T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甑渡军/袭安邑/B.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龜渡军/袭安邑/C.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甑渡军袭安邑/D.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飯渡军/袭安邑/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布衣,指布制的衣服,即用麻葛之类的织物制成的衣服,用来代指平民。
《贾至传》阅读练习

《贾至传》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贾至字幼邻,擢明经第,解褐单父尉。
从玄宗幸蜀,拜起居舍人,知制诰。
帝传位至当撰册既进稿帝曰昔先天诰命乃父为之辞今兹命册又尔为之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手可谓继美矣至顿首,呜咽流涕。
至德中,将军王去荣杀富平令杜徽,肃宗新得陕,且惜去荣材,诏贷死,以流人使自效。
至谏曰:“圣人诛乱,必先示法令,崇礼义。
汉始入关,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不易之法也。
将军去荣以偏裨提数千士,不能整行列,挟私怨杀县令,有犯上之逆。
或曰去荣善守,陕新下,非去荣不可守,臣谓不然。
李光弼守太原,程千里守上党,许叔翼守灵昌,初无去荣,未闻贼能下也。
以一能而免死,彼弧矢绝伦、剑术无前者,恃能犯上,何以止之!彼逆乱之人,有逆于此而顺于彼乎?乱富平而治于陕乎?悖县令,能不悖于君乎?律令者,太宗之律令,陛下不可以一士小材,废祖宗大法。
”帝诏群臣议,太子太师韦见素、吏部郎中崔器等皆以为:“法者,天地大典,王者不敢专也。
帝王不擅杀,而小人得擅杀者,是权过人主。
开元以前。
无敢专杀,尊朝廷也;今有之,是弱国家也。
太宗定天下,陛下复鸿业,则去荣非至德罪人,乃贞观罪人也。
其罪祖宗所不赦,陛下可易之耶?”诏可。
蒲州刺史以河东濒贼,彻①傅城②庐舍五千室,不使贼得保聚,民大扰。
诏遣至慰安,官助营完,蒲人乃安。
坐小法,贬岳州司马。
宝应初,召复故官,迁尚书左丞。
丞相杨绾请依古制,县令举孝廉于刺史,刺史升礼部。
诏有司参议,多是绾官。
至议以为:“自晋后,衣冠迁徙,人多侨处,因缘官族,所在占籍。
今乡举取人未尽,请广学校,增国子博士员,十道大州得置大学馆,诏博士领之,召置生徒。
使保桑梓者,乡里举焉;在流寓者,庠序推焉。
”议者更附至议。
转礼部侍郎,待制集贤院。
大历初,徙兵部。
累封信都县伯,进京兆尹。
七年,以右散骑常侍卒,年五十五,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选自《新唐书•贾至传》,有删改)注①彻:拆毁,毁坏。
②傅城:靠近城垣。
傅:靠近。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帝传位/至当撰册/既进稿/帝曰/昔先天诰命/乃父为之辞/今兹命册/又尔为之/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手/可谓继美矣/B.帝传位/至当撰/册既进稿/帝曰/昔先天诰命乃父/为之辞/今兹/命册又尔为之/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手/可渭继美矣/C.帝传位/至当撰/册既进稿/帝曰/昔先天诰命/乃父为之辞/今兹命册/又尔为之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手/可谓继美矣/D.帝传位/至当撰册/既进稿/帝曰/昔先天浩命乃父/为之辞/今兹/命册又尔为之/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手/可谓继美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经,科举科目之一,考中者必须明习经学,与进士科同为唐朝科举的基本科目。
约法三章阅读答案3篇

约法三章阅读答案约法三章阅读答案3篇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约法三章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约法三章阅读答案1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①,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
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始怀王②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
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③。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④。
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⑤。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饷军士。
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注](1)组:绳索。
(2)怀王:即楚怀王。
(3)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称为弃市。
(4)关:指函谷关,古代要塞、天险。
(5)案堵:同“安堵”,即安定。
【小题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4分)(1) 且人已服降 (2) 偶语者弃市【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文言字词。
(4分)(1)固以能宽容_______________ (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___________(3)先入关者王之_____________ (4)人又益喜___________【小题3】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小题4】楚汉战争,刘邦最终赢得了胜利,请你根据此文分析他取得胜利的原因。
(4分)答案【小题1】(1) 且/人已服降 (2) 偶语者 /弃市【小题1】(1)本来(2)苦于;以……为苦(3)使……称王(4)更加【小题1】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
2021年-有答案-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21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填空题1. 看拼音,用你最满意的字体写词语。
sāo yǎng hóu long wū huìnǐng luó s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īng mièjī fěng xiàng mào zhuā ěr náo sā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比一比,组成词语。
梁(________)哨(________)稍(________)弛(________)粱(________)躺(________)捎(________)驰(________)二、信息匹配用“________”画出下列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纠正,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养遵处优爱憎分明随心所欲情不自禁()B.不可思议膘肥体状垂头丧气手疾眼快()C.字里行间舍己为公毫不示弱富丽堂皇()D.神机妙算熠熠生辉一饮而尽心惊胆站()三、填空题用“贵”字组成双音节(二字)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不得重复。
(1)这些(________)的参考资料对我们的研究有极大的帮助。
(2)张排长带领小分队英勇阻击敌人,为部队反击赢得了(________)的时间。
(3)这批货物价格(________),摆在柜台多日都无人问津。
四、信息匹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凄美缠绵风花雪月恣意畅快人情冷暖在《红楼梦》中的大观园里,既有儿女情长,(________),也有盛衰变幻,(________)。
黛玉葬花,(________);刘姥姥进大观园,笑话频出;宝玉和姐妹们结社赋诗,(________)……五、修改病句修改下面一段话。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胜名,书中塑造了唐僧、孙悟空和众多人物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让人读了爱不失手。
(淄博专版)中考语文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练习(含解析)(含答案)

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一、(2019·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汉元年①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②。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③,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④旁。
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
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⑤,偶语者弃市⑥。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⑦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⑧。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饷军士。
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注释】①汉元年: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后的第一年,即公元前206年。
②沛公:即汉高祖刘邦。
霸上:古地名。
③组:绳索。
④轵道:亭名,后以“轵道”借指亡国投降。
⑤族:灭族,杀害违犯者及其亲属。
⑥偶语:相对私语。
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称为弃市。
⑦关:指函谷关,古代要塞、天险。
⑧吏:指当时的大、小官员。
案堵:同“安堵”,形容百姓安居乐业。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标2处)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沛公又让.不受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诸将或.言诛秦王一食或.尽粟一石B.乃以秦王属.吏属.予作文以记之C.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乃.不知有汉D.系颈以.组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4.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秦王子婴投降后,将领们主张杀死他,沛公反对,认为子婴已经投降,再杀他就太不吉祥了。
(语文)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含解析

(语文)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含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①,偶语②者弃市③。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④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⑤,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选自《入关告谕》)【注释】①族;灭族。
②偶语:两个人在一起谈论。
③弃市:死刑。
④案堵:即“安堵”,安居不变、安顿不动的意思。
⑤霸上:地名,在咸阳东。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上书谏寡人者诽谤者族B.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公问其故C. 门庭若市烨然若神人D. 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水落而石出者(2)将选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4)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
(5)【甲】文中齐威王给群臣吏民下达命令,【乙】文中刘邦入关前给百姓写告谕,他们这样做各有什么目的?【答案】(1)B(2)①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
②我和诸侯们约定,先入关的人做这里的王。
(3)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4)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5)齐威王是为了广开言路,使齐国强盛,刘邦是为了安抚百姓,赢得民心。
【解析】【分析】(1)A……的人。
B原来;原因。
C好像。
D连词,表并列。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
①时时:不时。
间或:偶然。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语文试重庆八中2024——2025学年度(上)高三年级入学适应性训练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中国科学史上,数学历来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这是由于,在中国古代,数学和天文学,医学等学科一样,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数学在古代社会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人们以仰视的角度看待数学家的活动,甚至以神话的方式渲染数学家的技艺,赞颂数学家的成就。
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应该起步于对数的认识和记数方法的形成。
在古代中国,数字的产生究竟始于何时,现在无从考证。
可以肯定的是,在传说中的“结绳记事”年代,古人已经有了数的概念,其对应的时期应该在文明产生之前。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无法找到明确的考古依据,以此确定其具体年代。
在目前已知的古代遗存当中,半坡遗址一些器物上的刻画符号,很可能与数字有关,但那也只是今天人们的一种猜测。
现在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数字的具体记录,包括从一到十以及百、千、万,最大的数字是三万。
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古人的记数法——十进位值制。
十进位值制这种记数法的发明,是古代中国人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一大贡献。
与发明十进位值制记数方法相应的是,古代中国人还发明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计算方法——筹算。
筹算完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以算筹作工具的一种数学计算方法。
根据《汉书·律历志》的记载,算筹是一种长六寸、直径一分的小圆竹棍。
古人在用算筹表示1-9九个数字时,有纵横两种摆法,为减少算筹使用,其中6-9这四个数字则以上方摆一个纵横相反的算筹代替五个算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约法三章文言文阅读答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约法三章文言文阅读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约法三章文言文选自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刘邦进入咸阳后,不贪图享受,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因此取得关中人心。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约法三章》文言文...
约法三章文言文选自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刘邦进入咸阳后,不贪图享受,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因此取得关中人心。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约法三章》文言文阅读材料
汉元年十月(1),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2)。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3),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
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始怀王(4)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
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5),偶语者弃市(6)。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7)。
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8)。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饷军士。
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注](1)汉元年: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后的第一年,即公元前206年。
(2)
沛公:即汉高祖刘邦。
霸上;古地名。
(3)组:绳索。
(4)怀王:即楚怀王。
(5)族:灭族,杀害违犯者及其亲属。
(6)偶语:相对私语。
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称为弃市。
(7)关:指函谷关,古代要塞、天险。
(8)吏人:指当时的大、小官员。
案堵:同"安堵",即安定。
《约法三章》文言文阅读题目
9.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2分)
(1) 且人已服降
(2) 偶语者弃市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字词。
(4分)
(1)固以能宽容_______________ (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___________
(3)先入关者王之_____________ (4)人又益喜___________
11.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楚汉战争,刘邦最终赢得了胜利,请你就此文分析他取得胜利的原因。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约法三章》文言文阅读答案
9. (1) 且/ 人已服降
(2) 偶语者 /弃市
10.(1)认为 (2)苦于;以......为苦 (3)称王 (4)更加
11.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
12. 占据关中有利的地理位置;礼贤下士,听人劝告,不贪图享受;约法三章,取得关中人心。
《约法三章》文言文参考译文
汉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
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枳(zhǐ,纸)道旁投降。
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
沛公说:"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
"于是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就向西进入城阳。
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良劝阻,这才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
沛公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对他们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当关中王。
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
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
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样,安居乐业。
总之,我到这里来,就是要为
父老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再说,我所以把军队撤回霸上,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
"随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县镇乡村去巡视。
向民众讲明情况。
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
沛公推让不肯接受,说:"仓库里的粮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让大家破费。
"人们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在关中做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