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缸使用规范及驱动力的计算

合集下载

油缸出力计算

油缸出力计算

油压缸理论出力表CC(米制体积单位)=cubic centimeter 立方厘米 1立方毫米=0.001毫升=0.001CC出力单位为:KG油缸出力:80X80X(∏/4)X7(Mpa)(=35168N (缸径80油缸,压力70kgf/cm2=7MPa出力) 100mm油缸*行程100mm,缸体容积为:785ml (计算方法为:体积MM2/1000=容积毫升 ml)液压常用计算公式项目公式符号意义液壓缸面積(cm2) A =πD2/4 D:液壓缸有效活塞直徑 (cm)液壓缸速度 (m/min) V = Q / A Q:流量 (l / min)液壓缸需要的流量(l/min) Q=V×A/10=A×S/10t V:速度 (m/min)液壓缸面積(cm2) A =πD2/4 D:液壓缸有效活塞直徑 (cm)液壓缸速度 (m/min) V = Q / A Q:流量 (l / min)液壓缸需要的流量(l/min) Q=V×A/10=A×S/10t V:速度 (m/min)S:液壓缸行程 (m)t:時間(min)液壓缸出力(kgf) F = p × AF = (p × A)-(p×A)(有背壓存在時)p:壓力(kgf /cm2)泵或馬達流量(l/min) Q = q × n / 1000 q:泵或马达的幾何排量(cc/rev) n:转速(rpm)泵或馬達轉速(rpm) n = Q / q ×1000 Q:流量 (l / min)泵或馬達扭矩(N.m) T = q × p / 20π液壓泵所需功率 (kw) P = Q × p / 612管內流速(m/s) v = Q ×21.22 / d2 d:管內徑(mm)管內壓力降(kgf/cm2) △P=0.000698×USLQ/d4 U:油的黏度(cst)S:油的比重L:管的長度(m)Q:流量(l/min)d:管的內徑(cm)。

挖掘机油缸工作原理

挖掘机油缸工作原理

挖掘机油缸工作原理
挖掘机油缸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压系统来驱动的。

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液压油管、油缸和控制阀组成。

首先,液压泵会将液压油从油箱中抽取出来,然后通过液压油管输送给油缸。

液压油管中的压力会随着泵的输送而增加。

液压油进入油缸后,根据控制阀的指令,液压油通过阀门控制进入油缸的相应截面积。

当液压油进入油缸的一侧时,另一侧的液压油会被压缩,使油缸产生了推动力。

这个推动力会使油缸的活塞沿着油缸内的轴向移动。

活塞的移动将推动挖掘机的各种执行器,例如挖斗、铲斗等。

当活塞移动到一定位置后,液压系统会关闭进油口,同时打开回油口,使油缸中的液压油通过回油口回流至油箱中。

通过不断地控制液压油的进出,挖掘机油缸可以实现前后、左右、上下等各个方向的移动,从而完成挖掘、装载和倾倒等工作操作。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公式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公式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举例某厂汽缸加工自动线上要求设计一台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机床有主轴16根,钻14个φ13.9mm 的孔,2个φ8.5mm 的孔,要求的工作循环是:快速接近工件,然后以工 作速度钻孔,加工完毕后快速退回原始位置,最后自动停止;工件材料:铸铁,硬度HB 为240;假设运动部件重G =9800N ;快进快退速度v1=0.1m/s ;动力滑台采用平导轨,静、动摩擦因数μs =0.2,μd =0.1;往复运动的加速、减速时间为0.2s ;快进行程L1=100mm ;工进行程L2=50mm 。

试设计计算其液压系统。

一、作F —t 与v —t 图1.计算切削阻力钻铸铁孔时,其轴向切削阻力可用以下公式计算:F c =25.5DS 0.8硬度0.6(N)式中:D 为钻头直径(mm);S 为每转进给量(mm/r)。

选择切削用量:钻φ13.9mm 孔时,主轴转速n1=360r/min ,每转进给量S1=0.147mm/r ;钻8.5mm 孔时,主轴转速n2=550r/min ,每转进给量S2=0.096mm/r 。

则F c =14×25.5D 1S 0.81硬度0.6+2×25.5D 2S 0.82硬度0.6=14×25.5×13.9×0.1470.8×2400.6+2×25.5×8.5×0.0960.8×2400.6=30500(N) 2.计算摩擦阻力静摩擦阻力:Fs=f s G=0.2×9800=1960N 动摩擦阻力:F d =f d G=0.1×9800=980N 3.计算惯性阻力4.计算工进速度工进速度可按加工φ13.9的切削用量计算,即:v 2=n 1S 1=360/60×0.147=0.88mm/s=0.88×10-3m/s 5.根据以上分析计算各工况负载如表所示。

驱动力计算公式

驱动力计算公式

1)确定牵引比
图4-8 牵引比的四要素
(1)根据机器功能选择牵引比
表4-2 由机器功能决定的牵引比
我们的机器可按运输机的参数选取,则由表4-2可知:牵引比i1=0.00 (2)根据驱动链设计选择牵引比
表4-3 由驱动链设计决定的牵引比
我们的机器为轮驱动(油缸转向),则由上表可知:牵引比i2=0.00
(3)根据爬坡度选择牵引比
表4-4 由爬坡度确定的牵引比
有资料可知大型联合收获机的爬坡度为20°
tan20°=0.364
即爬坡度为36.4%,与36.4%接近的值是40%,则由上表可知牵引比i3=0.37 (4)根据滚动摩擦系数选择牵引比
表4-5 滚动摩擦系数决定的牵引比
我们的收获机最恶劣的工作路面是湿土和泥浆,则由上表可知牵引比i4=0.20。

液压缸压力计算

液压缸压力计算

液压缸压力计算液压缸压力计算是液压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液压系统中液体的压力传递和转换。

液压系统是利用液体来传递能量的一种动力传动系统,液压缸作为液压系统中的执行元件,承担着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的重要任务。

在液压缸工作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其所受的压力,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

液压缸的压力计算涉及到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损失、液体的流动速度、缸筒的尺寸等多个因素。

在进行液压缸压力计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工作压力:首先需要明确液压缸在工作时所需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这个工作压力通常由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实际工作条件来确定。

2. 计算液体流速:根据液压缸的工作速度和缸筒的尺寸,可以计算出液体在液压缸内的流动速度。

流动速度的大小会影响到液体的流动阻力,从而影响到液压缸所受的压力。

3. 考虑压力损失:在液体流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损失,这部分压力损失需要在液压缸压力计算中进行考虑,以确保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得到准确的压力值。

4. 考虑液体的物性参数:液体的物性参数包括密度、黏度等,这些参数会影响到液体在液压缸内的流动状态和流动阻力,需要在压力计算中进行考虑。

在进行液压缸压力计算时,可以利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P = F / A其中,P代表液压缸所受的压力,单位为帕斯卡(Pa);F代表液压缸所承受的力,单位为牛顿(N);A代表液压缸的有效工作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液压缸所受的压力。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安全系数等因素,以确保液压缸在工作时能够安全可靠地承受所需的压力。

总之,液压缸的压力计算是液压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准确计算,以确保液压缸能够在工作时正常运行并且安全可靠。

油缸压力计算公式

油缸压力计算公式

油缸压力计算公式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油缸压力计算公式油缸工作时候的压力是由负载决定的,物理学力的压力等于力除以作用面积(即P=F/S)如果要计算油缸的输出力,可按一下公式计算:设活塞(也就是缸筒)的半径为R (单位mm)活塞杆的半径为r (单位mm)工作时的压力位P (单位MPa)则油缸的推力 F推=*R*R*P (单位N)油缸的拉力 F拉=*(R*R-r*r)*P (单位N)100吨油缸,系统压力16Mpa,请帮我计算下选用的油缸活塞的直径是多少怎么计算的理论值为:282mm 16Mpa=160kgf/cm2 100T=100000kg100000/160=625cm2 缸径D={(4*625/)开平方}液压油缸行程所需时间计算公式当活塞杆伸出时,时间为(15××缸径的平方×油缸行程)÷流量当活塞杆缩回时,时间为[15××(缸径的平方-杆径的平方)×油缸行程]÷流量缸径单位为 m杆径单位为 m行程单位为 m流量单位为 L/min套筒式液压油缸的行程是怎么计算的,以及其工作原理形成计算很简单:油缸总长,减去两端盖占用长度,减去活塞长度,即为有效形成,一般两端还会设置缓冲防撞机构或回路。

工作原理:1、端盖进油式:油缸的两端盖接有管路一端通油活塞及活塞杆向令一个方向运行;结构紧凑适合小型油缸2、活塞杆内通油式:活塞杆为中空,内通油,活塞与活塞杆链接部位有通油孔,通油后活塞及活塞杆想另一方向运行;适合大型油缸。

3、缸体直入式:大吨位单作用油缸,一端无端盖(端盖与缸体焊接一体),直接对腔体供油,向令一方向做功,另一端端盖进油回程或弹簧等储能元件回程。

大致如此几种我有一台液压油缸柱塞直径40毫米缸体外径150毫米高度400毫米请专业人士告诉我它的吨位最好能告诉我计算公式谢谢油泵压力10MPA一台液压机械的压力(吨位)是与柱塞直径和供油压力有关。

剪式液压升降机设计的类比增型与油缸推力计算

剪式液压升降机设计的类比增型与油缸推力计算

台面 的竖向运 动是通过 油缸 柱塞的伸缩带动拐臂 绕剪式板 架内架轴 O旋转 ,驱动剪式板架 内架绕铰轴 B旋转 , 滚轮在底 座滑道 中滚 动 , 下 剪式 板架的 内架 在 内架轴 O的合力作用下绕 铰点 C转动 ,上滚 轮在台面 滑道中滚动 。由于平 面连杆 机构相对运动 , 使升降机台 面上升与下 降。
中图分类号 :S 4 6 I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14 6 ( 0 3 0 -0 5 0 10 - 4 2 2 0 ) 80 2 - 3 -
剪式液压 升降机有平 台式 和辊 筒式 ,其基本工作 方式是相 同的 ,只是 结构尺寸 的大小 随载荷的大小增 减变化 。生产企业 的需要不 同, 对升降机产品的升降高 度 、 重量的要求 也不同 , 起 但其实质 是对升降机产 品的 增型。 在设计方面也就是规格 的变化 。 基 于上述 的指导思想 。在设计 了多 台不 同规格升 降机 的基础上 。 总结 出类 比设计 的基本方法 。
ZF O , , s  ̄  ̄ F O Fi 1 - = = n ∑眠= o
} c Fs i - ) 。 c_n + 一 s o ( 0 手一 y  ̄ s
F s  ̄ o( +0) 0 Ri / s n c -
依此法 , 可设计 任意规格高度的升降 台产 品。
整理得油缸推力公式 :
约能源 , 根据吸收消化本公 司原 引进 的以木质废料 ( 砂 光粉尘 、 木屑、 树皮 、 水洗废渣等 ) 为燃料 的能源工厂的
江林机 厂生产 的削片机 , 以 自行 开发设计 的运输 、 配 贮
存设备 组成 ;砂光线选用苏 福马公 司生产的一 台双砂 架 、 台 四砂架 砂光机 , 一 配一 台进 口的双砂架精 砂机 ;

油缸压力计算公式

油缸压力计算公式

油缸压力计算公式油缸工作时候的压力是由负载决定的,物理学力的压力等于力除以作用面积(即P=F/S)如果要计算油缸的输出力,可按一下公式计算:设活塞(也就是缸筒)的半径为R (单位mm)活塞杆的半径为r (单位mm)工作时的压力位P (单位MPa)则油缸的推力F推=3.14*R*R*P (单位N)油缸的拉力F拉=3.14*(R*R-r*r)*P (单位N)100吨油缸,系统压力16Mpa,请帮我计算下选用的油缸活塞的直径是多少?怎么计算的?理论值为:282mm 16Mpa=160kgf/cm2 100T=100000kg100000/160=625cm2 缸径D={(4*625/3.1415926)开平方}液压油缸行程所需时间计算公式当活塞杆伸出时,时间为(15×3.14×缸径的平方×油缸行程)÷流量当活塞杆缩回时,时间为[15×3.14×(缸径的平方-杆径的平方)×油缸行程]÷流量缸径单位为m杆径单位为m行程单位为m流量单位为L/min套筒式液压油缸的行程是怎么计算的,以及其工作原理形成计算很简单:油缸总长,减去两端盖占用长度,减去活塞长度,即为有效形成,一般两端还会设置缓冲防撞机构或回路。

工作原理:1、端盖进油式:油缸的两端盖接有管路一端通油活塞及活塞杆向令一个方向运行;结构紧凑适合小型油缸2、活塞杆内通油式:活塞杆为中空,内通油,活塞与活塞杆链接部位有通油孔,通油后活塞及活塞杆想另一方向运行;适合大型油缸。

3、缸体直入式:大吨位单作用油缸,一端无端盖(端盖与缸体焊接一体),直接对腔体供油,向令一方向做功,另一端端盖进油回程或弹簧等储能元件回程。

大致如此几种我有一台液压油缸柱塞直径40毫米缸体外径150毫米高度400毫米请专业人士告诉我它的吨位最好能告诉我计算公式谢谢油泵压力10MPA一台液压机械的压力(吨位)是与柱塞直径和供油压力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版本号:01
、油唧抽大行程行位或斜行位:
当行位行程较大或动模行位向动模边倾斜较大时,如用斜边抽芯,其受力较差,
图二:大行程行位或斜行位用油唧驱动
两个极应设计可位咭挚
版本号:01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应注意油唧的安装位置,尽
可能使油唧顶出力与顶出元件
对顶针组板的作用力构成平衡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版 本 号:01
S :受压面积) 从上面公式可以看出,由于油唧在作推动和拉动时受压面积不同,故所产生的力也是不同 = P ×π/4*D 2 -(d/2)2] = P ×π/4* (D 2-d 2) d : 活塞杆直径)
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加上一个负荷率β。

因为油缸所产生的力不会100%用于推或拉,图四:油唧力学模型
重物
拉力F2
推力F1
φd φD P1 P2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版 本 号:01
活塞端隙 运动部件行程S 活塞端隙 行位 B 板
版本号:01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顶针板必须由油唧
完全复位,避免合模强
行复位;因此,要求开
关动作精度要高,并需
设计调节装置。

图六:油唧行程的信号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