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后续发展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案例调查——关于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后续发展的思考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案例调查——关于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后续发展的思考

■中国经贸导刊〇责任编辑O唐仁敏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案例调查—关于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后续发展的思考□张新民易地扶贫搬迁是“五个一批”精准扶贫中最难啃的 “硬骨头”,“十三五”期间,全国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建档 立卡贫困人口丨〇〇〇万人,搬迁后后续发展如何是党中 央国务院的重要关切。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 白崖乡半子沟村搬迁至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之 后,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有了很大改观,同时也存在一些 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润丰村生产生活现状西吉县白崖乡半子沟村地处六盘山革命老区、民 族地区,山大沟深、干旱缺水,居住环境差,是典型的 “耕作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致富难”地区,也是 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20丨6年2月,春节 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宁夏固原最贫困的村子之-----半子沟村考察时强调,把贫困人口从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搬出去,是精准扶贫、拔掉穷根的重要方式,搬出去天地就宽了,就医、出行、上学的条件更好,可以生出好日子的“新根”。

宁夏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选址,最 终确定征迁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原永丰村十三队。

2016年9月移民新村开始建设,2017年8月润丰村建 成,整建制搬迁安置半沟子村群众327户回族村民 133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5户593人,全部办理 了户口迁移。

经过自然增减,截至2019年底,润丰村实 有327户142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5户621人。

(一)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润丰村距离银川市区11公里,车程15分钟,交通 便捷。

总规划面积1672亩,其中安置区334亩,建有徽 派平房住宅345套、3.2万平方米,人均套内面积18平 方米。

户均宅基地院落面积0.4亩,有的在院内下挖扩 建了房屋面积。

同步配套建设了便民服务中心、幼儿园、小学、污水处理站及垃圾转运站等公共设施;水、电、天然气、壁挂炉、宽带、有线电视、太阳能热水器等 设施一应俱全,统一进行了简单装修,基本上实现了拎 包人住。

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方案

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方案

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方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扶贫工作的重视日益提升,除了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外,实事求是地推进农村的基础建设也是一个十分关键和必要的方面。

而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就是为了改善贫困地区的土地条件、促进居民脱贫而开展的一项具体工作。

下面,本文将介绍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方案。

一、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让贫困地区的居民移到具备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安全居所中,进而改善他们生活条件,提高生产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二、工程环节为达到目标,这个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将包含以下几个环节:1. 靶向选择:首先,我们将在选定的贫困地区开展一个详尽的调查和了解,以了解那里的居民情况、生产和生活条件和地方文化背景等。

然后,我们将挑选出一部分能够满足搬迁条件的部分居民作为移民。

2. 计划布局:当我们选定了移民的对象后,我们将开始筹划一个全面的发展计划,计划中将包含新居所的位置、居所大小,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等的规划布局,还将包括传统产业支持、劳动就业、教育、卫生保健和政府组织等方面的发展。

所有这些计划的设计将倾向于以移民的需求为中心。

3. 资金准备:由于这个项目预计需要巨额资金来实现,因此我们将会组成一个专门的资金筹集小组,该小组将负责与私人资本家和政府机构等联系和合作。

4. 设施建设:当我们获得了资金后,我们将运用这些资金开始建设新的居所和为移民安排其他必要的设施,如机关、工厂、卫生保健中心、道路、电力工程和电信等等。

这些都将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部分。

5. 委员会成立:为了使这个项目得以平滑实施,我们将组成一个具有技术专长和经验的小组来监督和评估计划的实施情况,该小组将在新的移民策略和政策方面建议我们。

6. 政策实施:最后,我们将实施移民政策,目的是鼓励那些有资格的居民选择移民。

我们将提供适当的资助和其他的鼓励措施,如移民人员的公共服务费用、地段税、建设成本的减免等等,以便更多的人选择移民。

三、预算这个项目以4650万元作为预计的总成本,其中包括:1. 用于设施建设的土地和其他购买成本占32%,这部分费用估计为1500万元;2. 基础设施建设占23%,这大约需要花费1070万元;3. 另外14%的预算是为移民人员购买新居所的初步成本,这部分费用估计为800万元;4. 移民人员支持、政策和服务方面的13%总成本,即为600万元;5. 剩余的不超过18%的总成本将用于为委员会组建和管理等方面。

--镇2024年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施方案

--镇2024年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施方案

“--镇2024年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扶贫搬迁,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

--镇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贫困发生率较高。

为了让这部分群众早日脱贫,我们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

目标很简单,就是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二、项目实施对象与范围此次搬迁试点工程涉及--镇范围内的100户贫困家庭,共计400人。

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进行搬迁。

三、项目具体实施方案1.搬迁选址我们已经在--镇周边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最终确定了三个潜在的搬迁地点。

这些地点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非常适合贫困群众居住。

2.建设规划我们将根据搬迁地点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建筑设计方案。

主要包括住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

住宅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生活习惯和民族特色,让搬迁群众感受到家的温暖。

3.搬迁安置搬迁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确保搬迁顺利进行。

搬迁后,我们将为群众提供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保障,让他们在新的家园安居乐业。

4.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搬迁群众稳定脱贫的关键。

我们将根据搬迁地点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如种植、养殖、旅游等,确保群众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四、项目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1.项目筹备阶段(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在此阶段,我们将完成项目申报、资金筹集、搬迁选址、建筑设计等工作。

2.项目建设阶段(2024年2月至2024年8月)此阶段,我们将完成住宅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工作。

3.搬迁安置阶段(2024年9月至2024年11月)此阶段,我们将完成搬迁群众的安置工作,确保他们顺利入住新家园。

五、项目风险与应对措施1.搬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群众意愿不强、搬迁难度大等。

我们将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确保搬迁顺利进行。

2.产业发展风险产业发展受市场、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一定风险。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易地扶贫搬迁是指将贫困地区的居民从原址搬迁至相对富裕地区,通过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促进产业发展等方式来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是指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政策,下面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一、背景和目标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长期困扰着国家的发展进程。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全面解决贫困问题。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重要的扶贫政策和措施,旨在通过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

二、实施原则1.全面依法依规。

依法制定、实施及监督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确保搬迁方案的合法性和可行性,充分保障贫困群众的权益。

2.全面科学规划。

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搬迁规划,考虑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

3.全面参与社会各界。

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格局,共同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4.全面持续发展。

易地扶贫搬迁不是简单的搬迁,更需要在新的地方提供就业机会和扶贫产业,促进搬迁群众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步骤1.制定搬迁规划。

根据各地的贫困程度和可行性,制定易地扶贫搬迁规划。

该规划应涵盖搬迁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就业机会等方面。

2.资金筹措。

全国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资金投入,同时吸引社会资金的参与。

可以通过发行政府债券、设立专项扶贫基金等方式筹措资金。

3.选择搬迁地点。

根据搬迁规划确定需要搬迁的地区,并综合考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搬迁地点。

4.实施搬迁方案。

确定搬迁对象和搬迁时间,向搬迁群众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补偿,并组织专业力量进行搬迁工作,确保搬迁过程安全顺利。

5.建设基础设施。

在搬迁地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等设施,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支持产业发展的条件。

6.推动产业发展。

根据搬迁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适地适业的产业,提供就业机会,帮助搬迁群众增加收入。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重点内容及方案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重点内容及方案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重点内容及方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扶贫举措,旨在将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转移至具备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新居住地,以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目标。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建设内容和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点:1.选址规划:根据指定的移民安置区域,对该区域进行详细的选址规划工作。

选址工作必须充分考虑该区域的气候、地质、水资源、交通等自然条件,以及当地的农业、工业等经济发展情况,确保选址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需要重点建设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本设施。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将直接影响搬迁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因此,必须确保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和可靠性,提供稳定可靠的基础设施保障。

3.生态环境保护: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建设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选址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确保新居住地的生态环境良好,为搬迁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4.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成功建设离不开产业发展的支持。

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潜力,积极引导搬迁群众发展适合当地情况的优势产业,提供就业机会和可持续增收的途径。

同时,要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搬迁群众的技能水平,确保他们能积极参与到当地经济的发展中去。

5.社会服务保障: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成功实施,离不开社会服务的保障。

要加强对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改善搬迁群众的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时,要鼓励搬迁群众主动融入当地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

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具体方案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

同时,要注重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监督和评估,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另外,要加强对搬迁群众的帮扶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脱贫致富能力。

易地搬迁安置点后续管理计划

易地搬迁安置点后续管理计划

易地搬迁安置点后续管理计划
交通运输部对对象安置实施后续管理,重点抓好安置对象“四个抓”
工作:
1.抓好财产安置工作。

按照计划要求,定期检查和核实安置对象财产
安置情况,及时处理安置对象反映的财产安置问题;
2.抓好社会安置工作。

定期检查和核实安置对象社会安置情况,及时
处理安置对象反映的社会安置问题;
3.抓好教育安置工作。

定期检查和核实安置对象子女教育安置情况,
及时处理安置对象反映的教育安置问题;
4.抓好保障安置工作。

定期检查和核实安置对象保障安置情况,及时
处理安置对象反映的保障安置问题。

此外还要抓好维护安置对象经济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工作,加强安置点
管理组织,从制度上保障安置对象正常经营与正常生活。

做到财政、财务、货币、信贷、就业、公共资源等方面的合理安排,完善财政支出情况,保
障安置对象合理索取社会救助。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总结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总结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总结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国政府在减少贫困、改善贫困地区生活环境方面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自2016年以来,易地扶贫搬迁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易地扶贫搬迁仅仅是解决了贫困群众的住房问题,其后续扶持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总览易地扶贫搬迁的本质是通过将贫困地区群众搬迁至相对富裕地区,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

然而,仅仅迁移搬迁并不能真正摆脱贫困。

因此,在搬迁结束后,政府需要继续提供扶持,确保贫困群众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就业创业扶持、教育支持、医疗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

1. 就业创业扶持易地扶贫搬迁后,贫困群众往往面临着就业问题。

政府需要提供相应的就业扶持政策,帮助他们找到稳定的工作或创办自己的小微企业。

此外,还可以通过培训和技能提升来提高他们就业创业的能力。

2. 教育支持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

易地扶贫搬迁后的贫困群众需要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设施,确保贫困群众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此外,还可以建立奖助学金制度,鼓励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

3. 医疗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后,贫困群众也需要得到相应的医疗保障。

政府应该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健康保障,并改善基层医疗设施,在医疗资源紧缺的地区建立健全的医疗机构,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还可以设立医疗救助基金,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就医费用问题。

4. 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后,新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需要加大对新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方面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

5. 社会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后,贫困群众需要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确保贫困群众在退休、生病、失业等方面能够得到相应的保障。

安置点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方案

安置点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方案

安置点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方案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以考虑完善安置点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便利度。

同时,还可以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产业发展方面,可以通过引进产业、开发就业岗位等方式,帮助易地搬迁后的居民实现稳定就业和增加收入。

同时,可以开展职业培训,提升居民的就业技能,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在教育医疗方面,可以加强对安置点的学校和医疗机构的建设和支持,提高居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

还可以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和医疗服务普及工作,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医疗保障水平。

此外,还可以加强对易地搬迁后的居民的心理疏导和社会融合工作,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融入当地社会。

总之,安置点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需求,制定针对性强、可持续发展的帮扶措施,以确保易地搬迁后的居民能够稳定、健康、幸福地生活在新的安置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镇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后续发展实
施方案
为确保2017年XX镇易地扶贫搬迁镇区幸福家园安置点374户1448人、XX村村安置点32户118人共406户1566人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早谋划,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后续发展思路
结合搬迁户致贫原因和增收需要,在引导服务外出务工就业的同时,围绕“就近就业创业”,着力解决好不同年龄、知识结构的搬迁户贫困劳动力就业务工问题,促进稳定就业、稳定创业。

二、后续发展产业
镇区幸福家园安置点,在对搬迁户原有烟叶、核桃、苹果、中药材、食用菌等产业进行优化提升的同时,积极落实搬迁户入住后的产业发展政策,建成6个剩余贫困劳动力产业就业基地。

一是与中国太阳能技术控股集团公司合作,预计投资8亿元,新上一个100兆农光扶贫项目,不仅可为XX1900余户贫困户每年给予3000元光伏利益收入,而且安置就业200余人。

二是引进台湾林家花园集团预计投资5000万美元筹建的农业创业园区,发展文冠果、菊花茶,安置贫困人口500余人就业。

三是筹建XX市北京浩岩制衣
车间,安排50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

四是依托运头、果园等食用菌合作社、远山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建成100个产业扶贫大棚和核桃成品加工等就业基地6个,为贫困户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230余个。

五是面向搬迁户贫困人口拿出镇区卫生保洁、社区保安等公益岗位10个。

六是在镇区市场设立搬迁户贫困人口创业区,鼓励从事家政、餐饮、商贸等服务业、解决自主就业问题。

XX村村安置点,主要是帮助搬迁户提升原有烟叶、核桃、中药材等高效种植业,并着力培育菌袋制作、养菌、出菇、贮存、销售等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基地,解决50余富裕贫困劳动力生产生活出路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