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心理健康咨询记录

合集下载

校园欺凌谈话记录内容

校园欺凌谈话记录内容

校园欺凌谈话记录内容校园欺凌谈话记录谈话日期: [日期]地点: [地点]参与人员: [姓名]会议记录员: [姓名]会议记录:会议开始时间: [时间]主持人: [姓名]欢迎参与本次会议的各位。

今天我们聚在一起,讨论和解决校园欺凌问题。

请大家依次自我介绍,并简单陈述自己对校园欺凌的看法。

[参与人员自我介绍和观点陈述]主持人: 谢谢大家的分享。

首先,我想我们都同意校园欺凌对受害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还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制定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参与人员集体讨论校园欺凌的原因和表现:[参与人员对校园欺凌原因的讨论][参与人员对校园欺凌表现的讨论]主持人: 很好,我们已经深入了解了校园欺凌的原因和表现。

下面,我们来提出一些建议,以便我们能够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请大家积极参与,提出你们的建议。

参与人员提出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建议:[参与人员提出的建议]主持人: 谢谢大家的建议。

我总结了一些建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行动来应对校园欺凌问题:1. 提高校园欺凌意识:开展校园欺凌教育和意识提醒活动,加强学生、教师和家长对校园欺凌的了解。

2. 建立支持系统: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受害者和目击者积极报告校园欺凌行为,并确保他们的安全。

3. 建立反欺凌政策:制定明确的校园欺凌行为规范,加强学校的纪律和管理措施,以确保违规行为受到严厉处罚。

4. 心理支持和辅导:为受害者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应对校园欺凌的心理创伤。

5. 教育培训:开展针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培训,提高他们应对和预防校园欺凌的能力。

请大家对以上建议进行讨论和补充。

[参与人员对建议进行讨论和补充]主持人: 谢谢大家的讨论。

我们已经得到了很多有用的建议。

接下来,我们将制定一份行动计划,明确责任和时间表。

请大家积极参与,确保我们能够有效解决校园欺凌问题。

心灵不能被孤立--中学生校园欺凌心理咨询案例

心灵不能被孤立--中学生校园欺凌心理咨询案例

辅导个案 ■□ 白容容心灵不能被孤立——中学生校园欺凌心理咨询案例〔摘要〕中学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但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本案中的来访者因遭受校园欺凌而导致情绪低落,对学校产生恐惧,对自身生命价值产生怀疑。

咨询师采用共情、情绪ABC 疗法、积极心理暗示和放松训练等咨询方法对其进行干预,帮助其重建自信,效果良好。

〔关键词〕校园欺凌;危机干预;中学生;个案辅导〔中图分类号〕G 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3-0047-03一、一个哭泣女孩的来访一天,一个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女孩敲响了我办公室的门,我赶紧把她迎进了咨询室,把纸巾递给她,轻轻地搂住了她,问:“同学,你现在哪里不舒服?如果身体有不舒服的地方,老师带你去医院好不好?”面色苍白、满脸泪花的女孩没有多说话,只是不停地边抽泣边摇头。

确认她身体无恙后,我说:“这位同学,先谢谢你对老师的信任。

先缓一会儿,等你情绪稳定了,咱们再细聊吧。

”过了一会儿,女孩渐渐停止了哭泣。

我轻声问道:“现在我们可以聊了吗?”她抬头看了看我,一双哭红的眼睛茫然不知所措,犹豫了一下,轻轻地点了点头。

“老师,我叫小凡(化名)。

最近压力太大了,大到常常有窒息的感觉,想来您这里好久了,可是我不敢,我怕自己紧张到说不清楚,所以就给您写了一封信,请您帮帮我。

”说完,她从兜里掏出一封信塞给我,信封上画着一个漂亮的女孩儿在一棵大树下安安静静地看书,树下有几朵小花和一些小草,树后是一条幽静的小溪。

以下是信的内容。

老师:您好。

我是七年级一班的小凡,每次听到您的声音,看到您充满爱的眼睛,我都感到特别温暖,但我的世界却特别寒冷。

我父母在外地做小买卖,平时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很多事情我没办法和他们说。

我有时候感觉活着特别没意思,我常感到特别的孤独,没有人喜欢我,没有人爱我,除了好朋友小琪(化名),没有人和我玩。

以前的我活泼开朗,梦想是成为一名主持人。

防校园欺凌谈话记录内容

防校园欺凌谈话记录内容

防校园欺凌谈话记录谈话记录概述•时间:2022年10月10日•地点:学校办公室•参与人员:校长、班主任、被欺凌学生及其家长背景介绍在学校里,发生了一起欺凌行为,涉及到一名学生被同学欺负的情况。

为了解决和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学校决定组织一次防校园欺凌谈话。

谈话内容1. 欢迎和介绍校长首先对参与谈话的人员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谈话的目的和重要性。

他强调了学校零容忍欺凌行为的立场,并希望通过此次谈话能够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来预防和解决类似问题。

2. 听取被欺凌学生家长的陈述班主任请被欺凌学生的家长先发言,听取他们对于孩子遭受欺凌的描述以及他们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

家长表示孩子在近期遭受了同学的言语和身体上的欺凌,导致孩子心理受到了严重伤害。

他们希望学校能够采取措施保护孩子的权益,并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自信。

3. 听取被欺凌学生的陈述校长和班主任接着询问被欺凌学生本人,听取他对于欺凌事件的描述以及他对于解决问题的建议。

被欺凌学生表示自己在学校遭受了同学的侮辱和威胁,感到非常害怕和无助。

他认为应该加强对欺凌行为的惩处力度,并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

4. 分析问题原因校长和班主任针对欺凌事件展开讨论,分析可能导致此类事件发生的原因。

他们认为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 学生之间缺乏尊重和理解; -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足;- 学校对于欺凌行为的监管不够严格。

5. 提出解决方案校长、班主任以及家长共同商讨并提出解决方案,旨在预防和解决校园欺凌问题:-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应对欺凌的能力; - 建立学生互助小组,通过互相支持和帮助来减少欺凌行为; - 定期开展校园欺凌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于欺凌行为的认识和警惕性; - 对于发现的欺凌行为,学校将采取严厉的纪律处分,并配合家长进行必要的辅导工作。

6. 各方承诺在谈话结束前,参与人员一起讨论并达成以下共识: - 学校将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定期组织相关活动; - 家长将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并与学校保持紧密联系; - 被欺凌学生将主动寻求班主任和家长的帮助,并积极参与到相关活动中; - 学校将定期组织防校园欺凌培训,提高教师对于此类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校园欺凌心理健康疏导记录

校园欺凌心理健康疏导记录

校园欺凌心理健康疏导记录一、基本情况男孩,独子,8岁,小学二年级。

该生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宠溺,长辈对他更是言听计从。

在校学习成绩差,性情怪异,难与同学相处。

有时会欺负周围同学。

组织纪律差,上课时有话就说,而且在课堂上一直随意的走来走去,甚至大叫,从没有留心听课、认真思考、举手回答的习惯。

二、问题分析:1、优越环境生活的影响该生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平时对他言听计从,百般宠溺,爷爷奶奶更是所有的要求千方百计满足他,渐渐形成横蛮任性的性格。

2、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由于父母平时对他的关心比较少,只会在物质层面上满足孩子的需求,其他方面从不过问,可见平日与他的沟通很少。

他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经常做一些怪怪的行为,甚至会欺负周围同学,导致与同学难相处,学习成绩也不理想。

三、咨询建议该儿童目前要解决的主要有两方面问题: 1.人际交往问题;2.学习适应性。

目前,该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主要是如何调整好情绪,给予学习相应的注意力,提高上课效率,并且这也是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

在行为上给予积极的建议与指导,两者结合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四、咨询方法与咨询效果:1、询问学生的基本情况。

2、向家长反映该生的在校表现,表明想教育好其儿子的心意。

3、向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4、与孩子交谈,探寻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思想意愿;5、着重让孩子表达“当时怎么想,想怎么做,感觉如何”,目的一-在于让孩子宣泄;二在于让父母学习与演练与.孩子的沟通;三可以顺势引导家长如何做更好,做好共同教育工作。

6、让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欢迎的学生,让他明白如何与同学相处,做个受同学欢迎的人。

经过几次心理咨询和沙盘治疗,胡同学人际交往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同学愿意与他一起玩,同时老师反映课_上胡同学遵守纪律,成绩也有所提高。

校园欺凌心理健康疏导记录

校园欺凌心理健康疏导记录

校园欺凌心理健康疏导记录咨询时间:辅导老师:一基本情况张同学,男,16岁,高一学生。

入学成绩中等,智力一般,爱好体育活动,性格倔强,自尊心特强,有抽烟等不良习惯,喜欢观看港澳台的“古惑仔”的电视电影,并模仿“大哥”,由于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严重。

在学校,他充当带头大哥,通过言语威胁等方式拉拢一批学生组成小团体,甚至发展为对稍微看不过眼的同学就出手打骂。

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抱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和态度。

二.问题分析该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

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1.缺乏家庭温情,父母教育方式和策略不当。

张同学的父亲长期外出珠三角务工,一个月也难得回家一次,和孩子的交流很少,对孩子的关心较少。

遇到问题过分担心,不注重教育的策略,动辄斥责、打骂孩子,在老师面前又过分袒护孩子。

而他的母亲主要关心孩子身体状况和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就会懂事的。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两人的方式也常常不一致。

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大量的暴力的电影和电视以及新闻刺激了张同学的头脑。

高中生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以为充当“大哥”打骂同学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三.辅导方案的制定和实施1.加强和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教育。

通过电访、邀请父母到校座谈的方式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全方位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家庭情况及家长的教育方式,并争取家长的配合教育,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

2.指导父母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改变教育方式和策略。

建议和推荐家长阅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

指导家长如何创造温情、民主的家庭环境,学会尊重、信任孩子,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少批评、打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

心理健康疏导记录

心理健康疏导记录

心理健康疏导记录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心理健康疏导记录一、基本情况郑海栋,六年级男孩。

父母离异,妈妈几乎不管孩子了,爸爸身患疾病,也没有更多精力顾及郑海栋。

郑海栋刚升入六年级,性格非常内向,在学校经常被同学欺负。

爸爸表示,郑海栋从小就有点口吃,同学经常笑话郑海栋,说郑海栋是弱智,被欺负后,爸爸几乎都是告诉郑海栋要忍耐,要让着点同学,然后不了了之。

二、问题分析1、自卑郑海栋性格内向,几乎不怎么开口说话,说话一着急就结巴。

加上郑海栋正处于青春期,身形比较矮胖,皮肤也比较黑,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从小学开始,同学就拿郑海栋开玩笑,取笑他;进一步加重郑海栋的自卑心理。

当一个孩子从内到外都对自己失去信心时,就会表现出垂头丧气、胆小弱懦的样子。

而这类孩子极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对象。

2、情感缺失郑海栋的父母离异,母亲几乎没有尽到照顾孩子的义务。

父亲身患重症,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就会离开。

对于年幼的郑海栋来说,他会把这些外在事件的发生归因到自己的身上,觉得是自己不够好,所以妈妈才会离开,爸爸才会生病,进一步强化自卑心理,导致自尊水平极低。

郑海栋从来都没有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关爱,从小学开始,在学校受了欺负,爸爸总是告诉孩子一定要忍让,即使不是郑海栋的错,爸爸也没有有效的解决方式,严重伤害了郑海栋的尊严和自尊心。

久而久之,郑海栋在学校受到欺负后,回到家中却得不到安慰和应有的保护,内心的苦闷和压抑情绪发泄不出来。

如果再不有效处理,日后父亲因病去世将会成为孩子心理创伤爆发的诱因,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三、咨询方向1、引导郑海栋宣泄压抑的情绪能量。

帮助孩子将心中长期压抑的负面情绪逐步发泄出来,学会有效处理自己的情绪。

2、提高郑海栋的自尊水平和自信心。

调整郑海栋消极负面的自我认知,帮助孩子重新建立积极正面的自我形象,逐渐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提高自尊水平。

实际上,郑海栋并非真正结巴或是智商很低,孩子慢慢内化了这种观念,所以其表现变得越来越符合这种社会性评价3、教给郑海栋如何有效应对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心理健康疏导记录

校园欺凌心理健康疏导记录

校园欺凌心理健康疏导记录咨询时间:辅导老师:一、基本情况小飞,高二年级学生,男,17岁。

家庭条件优越。

父母宠溺,长辈对他更是言听计从。

在校学习成绩差,性情怪异,难以同学相处,有时会欺负同学,组织纪律较差,课堂上说话随意,进出自由,不受约束。

二、问题分析1优越的家庭环境生活的影响该生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宠溺,爷爷奶奶对他更千方百计的满足他,渐渐的他养成了横蛮任性的性格。

2.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由于父母对他的关心较少,只会在物质层面上来满足孩子的需求,其他方面不多过问,平时与孩子沟通较少,几乎不知道孩子的心理情感方面的成长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是平时的点滴造就的。

为了找到自己在班上的存在感,经常做一些怪模怪样的动作或行为,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

欺负周围同学,与同学难相处,成绩更是不理想。

三、咨询建议该生目前解决的有两方面的问题1人际交往问题2 学习适应问题目前,该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主要是如何调整好情绪给与学习相应的注意力,提高上课效率并且这也是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在行为上给与积极地建议与指导,梁柱结合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四、咨询辅导的方法与效果1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实际表现,家校共同努力教育好学生。

3向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特别是具体的重大典型事件。

4与该生交谈,探寻学生的心理矛盾及思想意愿。

5着重引导让学生表达“当时怎么想的,想怎么做,感觉如何”,目的让他宣泄自己的,与父母友好沟通,同时引导家长如何做的更好。

6让学生找到在班上最喜欢的最受欢迎的学生,让他明确如何与同学相处,做个受欢迎的学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辅导,小飞同学的人际关系问题有了一定的改善,在校纪律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预防校园欺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1

预防校园欺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1
四、遭遇校园欺凌,应该怎么办?
我可以这么做:
1.为了避开欺凌,最好和他人一起行动,不单独行动。
2.受到欺凌要时,最好不要表现出害怕或哭泣,这会让欺凌你的人觉得你很好欺凌而继续欺凌你。
3.第一次受到欺凌后就要及时向父母、老师及警察求助,不要沉默凌时,不要视而不见,不作为冷漠旁观者,要向成人及时报告,比如:老师、家长、甚至是过路的陌生人。
三、校园欺凌的类型有哪些?
校园欺凌往往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肢体欺凌,包括殴打、抓咬、推搡、抢夺和破坏物品等身体动作行为。2、语言欺凌,包括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外号等语言行为。3、社交欺凌,包括传播谣言、社交孤立、损毁他人形象等。4、网络欺凌,指借助互联网进行欺凌,包括恶意的短信、社交平台信息等。
预防校园欺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辅导教师:赵晶晶
时间
2023年4月27日
地点
大会议室
主题
呵护心灵|心理健康教育之对校园欺凌说“不”
方式
心理健康讲座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频进入公众视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2.46亿学生遭受校园欺凌,这样的数字看起来触目惊心。同时也在提醒我们需要储备预防校园欺凌的安全知识,守护每个孩子的健康和快乐成长。青少年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学会与他人互动是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哪些行为在学校被视为欺凌行为?遭遇校园欺凌,我们要怎么办?
图片记录
一、校园欺凌案例
江西省万载县某中学,一群初一女生对受欺凌者进行掌掴、谩骂、威胁,并恐吓对方不得告诉父母、老师和学校,还把欺凌视频发布到网上,对受欺凌者造成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
安塞区某初二学生谢某,伙同外校7名学生,对本校初三高某,进行了长时间的殴打、谩骂,并拍摄视频,导致身体多处受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欺凌心理健康疏导记录
咨询时间:2016年12月咨询教师王萍
一、基本情况
小鹏,六年级男孩。

父母离异,妈妈几乎不管孩子了,爸爸身患疾病,也没有更多精力顾及小鹏。

小鹏刚升入六年级,性格非常偏激,由于青春期,情绪化。

在学校经常和同学吵架。

爸爸表示,从小对他管教严格,也有暴力管教的经历。

他打人后都是被严厉批评,他被欺负后,爸爸几乎都是告诉小鹏要忍耐,要让着点同学,然后不了了之。

二、问题分析
1、自卑
小鹏性格内向,几乎不怎么开口说话,加上小鹏正处于青春期,身形比较高大,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从小学开始,和同学关系不是很好;进一步加重小鹏的自卑心理。

当一个孩子从内到外都对自己失去信心时,就会表现出垂头丧气、胆小弱懦的样子。

而这类孩子极容易由校园欺凌的对象变成欺凌者。

2、情感缺失
小鹏的父母离异,母亲几乎没有尽到照顾孩子的义务。

父亲身患重症,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就会离开。

对于年幼的小鹏来说,他会把这些外在事件的发生归因到自己的身上,觉得是自己不够好,所以妈妈才会离开,爸爸才会发脾气,进一步强化自卑心理,导致自尊水平极低。

小鹏从来都没有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关爱,从小学开始,在学校受了欺负,老师家人总是告诉孩子一定要忍让,即使不是小鹏
的错,爸爸也没有有效的解决方式,严重伤害了小鹏的尊严和自尊心。

久而久之,小鹏在学校受到欺负后,回到家中却得不到安慰和应有的保护,内心的苦闷和压抑情绪发泄不出来。

如果再不有效处理,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来临,孩子心理创伤爆发的诱因,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三、咨询建议
1、引导小鹏宣泄压抑的情绪能量。

帮助孩子将心中长期压抑的负面情绪逐步发泄出来,学会有效处理自己的情绪。

2、提高小鹏的自尊水平和自信心。

调整小鹏消极负面的自我认知,帮助孩子重新建立积极正面的自我形象,逐渐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提高自尊水平。

实际上,小鹏并非自制力不够,暴躁冲动,孩子慢慢内化了这种观念,所以其表现变得越来越符合这种社会性评价。

3、教给小鹏如何有效应对校园欺凌。

教给小鹏和父亲有效处理校园欺凌事件的态度和策略。

而根本之道在于:当小鹏学会接纳自己,尊重自己时,就会从内而外地表现出一种自尊和自信的感觉,其他同学自然也会慢慢地尊重小鹏,不再孤立他,他不会欺负他人。

同时,父亲需要跟老师进行有效的建设性沟通。

4、加强亲子沟通,重新建立情感连结。

教给爸爸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孩子遇到困难挫折也需要先和爸
爸沟通交流。

重新建立父子之间情感的连结,相互情感支持,给对方力量,让孩子认识到爸爸也需要孩子的陪伴和爱,从而增强小鹏的价值感和被需要感。

四、咨询效果
1、情绪得到有效释放,自信心提高。

第一次咨询结束,小鹏就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孩子进去之工前是头耷拉着,不说话。

出来之后,是抬着头,面色明亮,开始交流。

慢慢的,小鹏变得比以前开朗很多,也自信很多了。

2、父子感情更加亲密。

经过沙盘治疗,小鹏和爸爸之间的沟通交流与相互的情感支持也更有效了。

爸爸也改变了对小鹏的看法,觉得孩子并不是无可救药,对于爸爸的付出,小鹏也感受到了父亲对自己的关爱。

3、学习的劲头更强了。

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共同的努力,小鹏希望在学习上可以取得更多的进步,现在的小鹏比以前更加自信,也更加努力,虽然学习提升的幅度不是很大,但是方向是好的,我们相信小鹏的内心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校园欺凌心理健康疏导记录
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
2016年1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