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肌理构成(色彩 肌理 空间)
色彩肌理构成名词解释

色彩肌理构成名词解释
色彩肌理构成是指在设计或绘画中,通过不同的色彩和纹理表现手法来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感受。
色彩肌理构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色彩和肌理。
其中,色彩指的是颜色和色调,而肌理则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和质感。
在色彩肌理构成中,色彩和肌理的相互作用会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感受,如对比、和谐、动感、冷静、热情等。
在色彩肌理构成中,色彩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色彩能够影响人们的情感和情绪,因此需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色彩的作用。
在色彩选择上,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颜色和色调,以达到特定的效果。
例如,如果想要创造出温暖、柔和的氛围,可以选择柔和的色调,如暖色调的黄色、橙色和红色等;如果想要创造出冷静、清新的氛围,可以选择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和紫色等。
除了色彩外,肌理也是色彩肌理构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和质感,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创造。
例如,可以采用平涂、渲染、素描、水彩等手法来表现物体的肌理。
在肌理选择上,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肌理效果,如光滑、粗糙、硬、软等,以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
色彩肌理构成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和肌理表现手法来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感受。
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色彩和肌理的作用,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色彩的肌理

色彩的肌理色彩肌理是指运用特定的物质材料与相应的处理塑造手法所造成画面的组织纹理。
肌理可看作是制作手法(塑造、用笔)与材质两个因素的综合表现。
如画家特定的塑造方法、用笔;各种笔痕墨迹皴擦与渗化的细微变化;画布、扁笔、画刀及颜料所产生的笔触、刀痕、布纹等效果。
它们生动自然、奇妙,能唤起作者和观者内心深处的幻想和联想。
给人们独特的美感享受。
色彩肌理决定了画面的细节。
一、画面肌理在美术作品上的审美表现1 、具象的反映物象——状物这是色彩肌理存在的客观依据之一。
例如:在写意的中国画中以干涩的含有许多飞白肌理的枯笔 , 象征性的表现干枯的树干 , 以渗化的湿墨肌理去表现鸡雏的羽毛 , 以各种皴法肌理去表现不同的山石地貌。
在印象派的绘画里利用点彩的细碎肌理去摹拟光与大气粒子的闪烁感。
印象派画家莫奈,他在白画布上直接用不透明的颜色厚涂,采用跳跃、活泼的小笔触,形成斑斑点点、粗糙不平的画肌结构。
这种画肌,是随着油画工具材料的改进,及户外写生方式的兴起,以及新的色彩学原理在绘画中的应用才产生的。
2 、悦目人类视觉对装饰美的要求是审美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
装饰美的内涵也就是具有意味的形式美,而色彩肌理正是具备了较强的肌理形式美感。
如各种用笔的肌理效果;各种不同的塑造手法;水、色、纸自然融合的墨韵趣味;都满足了人们俱有“愉悦性”的形象感受。
3 、传情色彩肌理的表象也正是一种形象。
这种点线面、浑浊与清楚、突出与凹进、光滑与粗糙等等的组织纹理,经过人们感官唤起了人们的记忆与联想。
如垂直的肌理可以造成静穆崇高的感觉,倾斜的肌理可以产生冲击与运动的联想,破碎的肌理使人想到残破与杂乱,整齐的肌理能表现秩序与条理。
线型肌理有方向感、粒状肌理有着沉静与自若 , 曲线肌理象征着优美、流动与不安 , 水平的肌理又可表现稳定与宽广。
4 、色彩肌理对形成个人风格具有明显作用在名家作品中,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色彩肌理结构:塞尚的作品色彩肌理,多如泥水刀刷墙,厚涂重抹。
肌理构成PPT课件

面是由点和线围合而成的二维空间,具有形状、大小和色彩等属性。在 肌理构成中,面可以通过形状的变化、色彩的搭配以及面的叠加、交错 等方式形成复杂的肌理效果。
色彩与肌理
色彩三要素
色相、明度、饱和度是影响色彩 与肌理关系的重要因素。不同的 色彩搭配可以产生冷暖、远近、 轻重等不同的视觉感受,从而影
响肌理的表现力。
空间尺度
空间尺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肌理的视觉效果和感受方式。在较大的空间中,肌理需要更加 粗犷和醒目才能引起注意;而在较小的空间中,细腻而精致的肌理则可能更加受欢迎。
空间光影
光影是塑造空间氛围和表现肌理质感的重要因素。通过巧妙地运用光影效果,可以突出肌 理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营造出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的空间环境。
左右对称
以垂直中心轴为基准,两侧元素完全相同或相似 。
上下对称
以水平中心轴为基准,上下元素完全相同或相似 。
对称与均衡
1 2
点对称
以中心点为基准,各元素与之等距且呈放射状分 布。
均衡
在不对称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元素的大小、色彩 、位置等因素,使画面达到视觉上的平衡。
3
异形均衡
运用不同形状的元素,通过巧妙布局达到视觉平 衡。
比例
指肌理元素之间以及元素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黄金比例
运用1:1.618的黄金比例关系,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等比关系
各元素之间保持相同的比例关系,营造秩序感和统一感。
比例与尺度
自由比例
根据创作需求灵活调整元素比例关系,突破常规比例限制 。
尺度
指肌理元素的大小和画面整体的度量关系。
自然尺度
保持元素的自然大小关系,符合人们的日常视觉经验。
(动漫平面构成)第5章 肌理训练

1.点绘法
钢笔、马克笔、针管笔、 直线笔、毛笔等描绘的规 则性的点
干枯的油画笔(垂直敲 打)、海绵等描绘多样化、 不规则性的点
大小、疏密、明度、色相 等渐变点表现,它能很好 地呈现出深入图形的三次 元的细腻的空间感。
2.勾线法
用不同线形在粗细、 长短和角度、疏密 的变化上来描绘图 形、空间的技法。
运用时应注意油画颜料 和图形用色的明度和色相 的对比度,太弱的对比会 使效果减弱。
8.笔触法
用各种材质的笔(如狼毫毛笔、尼龙油画笔、炭精笔、铅笔等 等)在光滑或粗糙的纸面或布面,采用刷、喷、甩、弹、擦、 刮等手段,来强化“笔触”的意义,以表现流畅、顿挫等多种的 “笔触”本身的语言价值。此技法在应用中应注意笔触的视觉统 一性,不应一味追求丰富多变而使画面杂乱无章。
此技法一般情况下,常作为 作品的底纹,可获得意外的丰 富效果。
13.熏烧法
指用烟火熏烧纸边,追 求随意多变或缺损的外型, 也可用烟熏纸的表面,以 获得烟熏留下的灰色痕迹, 达到一种柔和虚化的视觉 效果。
此技法要注意烟熏痕迹 的保持(可用定型液或蒙 上透明塑料纸),更不要 使用过旺的明火,以免控 制不住。此法常用做图形 的局部,并与其他方法同 时使用。
利用油性与水性颜料的油水互排性进行绘画。 此技法能很好地表现油性颜料的生动笔触感和水性颜 料的生动交汇,形成厚实而富有变化的视觉效果。应 用时应注意油性颜料和水性颜料的明度和色相的对比 度,不要拉得过开或靠的太近,这样都会影响效果。
7.脱胶法
先用胶水或厚颜料画出 所要的图形,等完全干后, 用柔软的布等物蘸以油画 颜料涂满整个画面,趁油 画颜料未干,用高压水冲 洗画面,便可显出斑驳的 色彩图像,同时使画面的 空间层次也显得丰富多彩, 且有很强的整体感。
肌理构成

肌理在现代设计中的使用越来越多
建筑、服装、工业设计等
合在一起时,将具有吸水性的纸铺在上面, 将浮色粘在纸上晾干即可。
(2)绘写法 用多种笔和不同的颜料,
直接在画面上构成肌理 效果。
(3)喷洒法 将墨或颜料调和成适当
浓度的液体,用喷笔或 其它工具直接将液体喷 洒在画面上。
(4)熏烤法 利用烟在纸上熏烤留下
的痕迹。
(5)拼贴法 利用现成材料,通过设
1、肌理的概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肌理表现方法
3、肌理在设计中的应用
肌理又称质感,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与质地
特征。 粗糙、光滑、柔软、坚硬
常用的表现方法有画、描、喷、洒、擦、磨、
浸、染、淋、冲、熏、烤、炙、拓、印、撕、 堆、贴、压、刮等。
(1)浮色拓印法
将墨或颜料滴在水面,在颜料还没有和水混
揉搓后展开,在表面轻 轻刷上颜色。
(10)渲染法 将宣纸用水打湿后,半
干状态下涂上颜料,自 然晕开的效果。
(11)盐融法 在渲染法的基础上,趁
颜料未干时撒上适量的 盐,融化时,颜料便自 然散开。
(12)水油法 利用水油不相融的原理,
用蜡笔、油画棒画出图 形,再将画面涂上水性 颜料。
计编排粘贴在画面上。
(6)拓印法 将较干的颜料或油墨涂
在凹凸的物体表面,再 用画纸拓印下来。
(7)刻刮法 先在硬纸板或较厚的纸
上涂上颜料,然后用利 器刻刮出肌理效果。
(8)自流法 将水分饱和的颜料或墨
水,滴在光滑纸张的表 面,使其自然流淌或吹 气,形成偶然形。
(9)揉纸法 将质地较厚的纸张进行
色彩构成五色彩肌理与色彩的采集重构

03
色彩的采集
色彩采集的方法与技巧
直接采集
直接从自然、人造物、艺术作 品等现实生活中获取色彩。
间接采集
通过媒介如图书、图片、网络等 获取色彩。
联想采集
通过联想想象,将内心感受与色彩 结合,创造出新的色彩组合。
色彩采集的实践与应用
实践案例1
01
采集自然色彩,运用色彩构成原理,创作出自然风格的艺术作
品。
实践案例2
02
采集城市色彩,运用色彩构成原理,创作出城市风格的艺术作
品。
实践案例3
03
采集文化色彩,运用色彩构成原理,创作出文化风格的艺术作
品。
色彩采集的材料与工具
材料
画布、纸张、颜料、墨水、水彩等。
工具
毛笔、油画刷、喷枪、画板、调色板等。
04
重构色彩
色彩重构的方法与思路
直接重构
根据设计需求,直接对基本色、明度和纯度进行 调制。
五色彩肌理的分类与特点
色彩肌理的分类
根据五色彩肌理的组成,可以将色彩肌理 分为五种类型,包括明度肌理、纯度肌理 、饱和度肌理、对比度肌理和调和度肌理 。
VS
特点
五色彩肌理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明度肌 理可以调节色彩的明暗程度,纯度肌理可 以调节色彩的鲜艳程度,饱和度肌理可以 调节色彩的鲜艳度和饱和度,对比度肌理 可以调节色彩的对比度和反差效果,调和 度肌理则可以调节色彩的和谐度和整体效 果。
色彩构成的意义与应用
色彩构成对于艺术和设计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色彩构成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色彩的运 用规律,提高色彩搭配和运用能力。
色彩构成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提 高作品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第五章平面形态的构成(特异、密集、肌理、空间)汇编

第五章 平面形态的构成
特异构成实例制作步骤:
1.先确定图形外框大小,按重复构成绘制基 本骨骼线; 2.绘制出一个单位的基本形; 3.沿水平方向复制基本形; 4.留出特异单位,对其他单位复制基本形; 5.绘制特异单位,去除骨骼线完成特异构成 图形。
(11)
第五章 平面形态的构成
1.先确定图形外框大小, 然后绘制基本骨格线
(3)
第五章 平面形态的构成
特异构成 1
(4)
第五章 平面形态的构成
特异构成 2
(5)
第五章 平面形态的构成
特异构成 3
(6)
第五章 平面形态的构成
特异构成 4
(7)
第五章 平面形态的构成
特异构成 5
(8)
第五章 平面形态的构成
特异构成 6
(9)
第五章 平面形态的构成
特异构成 7
(10)
(17)
第五章 平面形态的构成
基本形的密集,要有一定的数量、方向的 移动变化,常带有从集中到消失的渐移现象。 密集是比较自由的构成形式,包括预臵型 密集与无定型密集两种。预臵型密集是依靠在 画面上预先安臵的骨格线或中心点,组织基本 形的密集与扩散,即以数量相当多的基本形在 某些地方密集起来,而从密集又逐渐散开来。 无定型的密集则不预臵点与线,而是靠画面的 均衡,即通过密集基本形与空间、虚实等产生 的轻度对比来进行构成。
(12)
第五章 平面形态的构成
2.绘制出一个单位的基本形
(13)
第五章 平面形态的构成
3.沿水平方向复制基本形
(14)
第五章 平面形态的构成
4.留出特异单位,对其他单位复制基本
(15)
第五章 平面形态的构成
色彩肌理、采集和重构(第五周)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SECAIJICHU
色彩基础
一 色彩肌理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SECAIJICHU
色彩基础
(三)肌理在色彩表达中的作用: 颜色肌理是色彩形式语言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同一种颜色用不同的材
质会有不同的表现效果。当我们将相互矛盾的图形组织在一起时,又可以 借相似的颜色肌理使它们之间的冲突得到调解,缓和对视觉的刺激。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SECAIJICHU
色彩基础
1、拓印法 (1)直拓法 (2)揉皱拓法 (3)重叠拓法 (4)压印法
如用图章盖印,是最常见的肌理 制作方法。用石头、木料、泥、纸等各 种材料,磨平后压上印油或颜料,然后 压印在画面上,即可制造出随心所欲的 肌理来。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SECAIJICHU
SECAIJICHU
色彩基础
水墨制造出的肌理 水粉颜料制造出的肌理
一. 色彩肌理
(二)色彩肌理的分类: 3、视觉肌理
在平面构成中,视觉肌理指的是规 则或不规则形态以较小的尺度经过群 化或密集处理成面的形态后所体现的 视觉形式。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SECAIJICHU
色彩基础
视觉肌理表现为视觉上的质感,它 不具备触觉上的质地感。对视觉肌理 而言,视觉上的粗糙感并不意味着触 觉上的质地感。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SECAIJICHU
色彩基础
干预流法
吹流法
4、挤压法——将 颜色滴落在硬质材料上, 然后再用一块硬质材料 压上去,制造出丰富的 肌理来,将画面纸覆在 上面,拓印下肌理。 (1)平压法 (2)挤压并拉动法 (3)多次挤压法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SECAIJICHU
色彩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科目立体构成年级一班级
服装
G31001 时间
2011年3
月22、29
日
课题肌理构成(色彩、肌理、空间)第17-20
21-24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肌理
要求学生区分肌理的表现形式及其分类,掌握生活中常见的肌理的表现技法。
熟练掌握肌理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了解国外的肌理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肌理的基本概念、肌理的提取方法以及肌理制作技法。
重
点
重点:肌理的形式。
难
点
难点:视觉肌理和平面肌理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教学
用具
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提问、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与学生进行交流,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
2.检查出勤率做好记录。
3.组织学生作好课前准备。
二、导入新课
1、概念:凡凭视觉即可分辨的物体表现的纹理,称为肌理,以肌理为构成的设计,就是肌理构成。
“肌”——皮肤;“理”——纹理、质地。
肌理指形象表面的纹理。
肌理又称质感,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各不相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感、软硬感、有光泽无光泽等质感的纹理状态、肌理装饰形态并能感染认得情绪。
2、肌理是理想的表面特征。
人们对肌理的感受一般是以触觉为基础的,但由于人们触觉物体的长期体验,以至不必触摸,便会在视觉上感到质地的不同。
我们称它为视觉质感。
肌理有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之分。
肌理给人以各种感觉,并能加强形象的作用与感染力。
视觉肌理是一种用眼睛感觉的肌理,如屏幕显示出的条纹、花纹凹凸等,但都是二维平面的肌理。
如:木纹、大理石纹、动物皮纹等。
触觉肌理一般通过拼压、模切、雕刻等加工方式而得到,是三维立体的肌理,用手能触摸感觉到的肌理,有凹凸的浮雕感,又叫“非平面性肌理”。
如:树皮纹,用实际材料编织成的毛衣、草席纹理等。
3、肌理的形式:肌理可分为自然肌理和人工肌理两大类,自然肌理如大理石的纹路、木材的纹路及材质、烟云水纹等自然表成的肌理。
人工肌理是人类在认识自然肌理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还可分为视觉肌理和触摸肌理
(1)视觉肌理:通过眼就可以观察到的肌理(形和色)
常见的肌理制作技法:
A:绘写:用笔进行自由缓写或规律绘写,直接产生的肌理效果
B:拓印:将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着色,用纸覆盖其上,然后均匀地挤压,放样印在纸上构成肌理效果。
C:熏灸:用火焰熏灸,使纸的表面产生自然纹理。
D:自流:将油漆或油画颜料滴入水中,以纸吸入,也可将颜料滴在较光滑的纸上,使颜料自由流淌或用气吹,形成自然纹理。
E:印刷或自印:用丝网版、石版、铜版、木板、树皮、树叶、面料自行印制方法所产生的肌理效果。
F:拼贴
(2)触觉肌理:
A、现成的肌理,将纸、布、绳、金属片、碎玻璃、沙等现成的材料,稍加工处理,贴附于平面之上。
B、改造的肌理采用某种工艺手段,对原材料表面加工改造,形成新的肌理效果。
肌理技法图例:
肌理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案例:
作业:分别收集自然、人为肌理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各10张。
(JPEG 形式)
教学后记
课堂学习氛围积极,反馈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