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位主义之我见
本位主义和自我设限

本位主义和自我设限本位主义,是中国近代产生的一个负面用语,它并非如一般的主义那样指一套有系统的思想,而是泛指一种态度和心理状态,它通常是指一种放大了的团体主义,主要特点是:在处理单位与部门、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时只顾自己,不顾大局,对别部、别地、别人漠不关心。
简单举个例子吧,比如说,自己在等公交车,就希望公交见你就停,不管你是不是在固定停车点;而当自己坐上车上了,就希望车子一直开着不要停,最好一路开到你要到的地方才停。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各家只扫门前雪的意境?其实这就是一种狭隘的私心。
一个团队工作,有技术有销售,无事则好,有客诉或新产品推展不力时,无能的业务就把责任一股脑都统统推到技术身上,一句“都是技术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而把自己置之度外,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架势;又或者明明你已经从上司手中接手一个客户,然而出于自我设限,认为别人还是只给上司面子而不会理睬自己,结果事无大小都要再找上司出马,此时上司比没交出客户更累。
以上两个例子并不少见,在当今职场上的确存在很多老油条们,他们不但满脑子本位主义,更有甚者,因为自己就在团队中滥竽充数,结果处处畏首畏脚,拿上司来做挡箭牌。
“态度决定高度”曾有负责华南的业务居然说:“我只负责华南的产品销售,华东的东西就算堆在这边坏了也不关我事!”也有业务说过说:“新产品开发推展不好,都是技术的问题,与我无关!”类似这种现象的确常见,好像工作责任可一刀切,各单位间互不相干,你我分得很清楚。
这是没有能力者画地自限,自我防卫方式,就是因为无能无法解决问题,所以往外推得干净。
假使高阶亦不察而默认此种工作态度,等于鼓励“不做不错,多做多错,且错了要赔!”,请问还有谁愿意积极主动任事,一旦“成功是自己的,错误是别人的”之文化形成,企业将快速崩解,因为,所有企业例行事务皆相互关联的。
所以在企业中,我们应该打破本位主义的框框,积极去承担责任,养成追根问底的精神,勇于实现自我,敢于面对问题、面对客户,并协同好各部门形成团队,为既定目标不懈努力,这样你的职场生涯才会过得比别人更精彩更深刻,当领导要提拔人才或加拨奖金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你,而当你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也会为自己曾创造出的成绩而感到骄傲。
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心理分析之我见

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心理分析之我见作者:黄文臻夏季来源:《新丝路(下旬)》2019年第02期摘要: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需要我们对其心理基础有清晰的认识。
文章通过对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的心理基础进行探讨,分析如何克服消极心理状态,因势利导推动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法律职业共同体;心理基础;消极心理法律职业共同体在我国最早由霍宪丹、刘亚提出,对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概念至今还没能达成一致的认同。
笔者认为,法律职业共同体是指以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家为核心的法律职业人员所组成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包括立法人员、仲裁员、公证员、辅助人员等)。
这是一类特殊的群体。
他们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拥有法律职业资质。
如同科学家或医生,他们孜孜研究自己的职业工具,希望借此维护社会正义。
他们有时虔诚,坚守自己的信条;他们有时勇敢,“为权利而斗争”使他们不惜牺牲。
他们拥有共同的知识、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职业习惯。
他们是法治社会的脊梁,他们是公平与正义的实现者和守护者,他们是现代社会的法律人。
一、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的心理基础1.集体意识的作用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把集体意识界定为“一般社会成员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我认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正建立在这样一种集体意识的基础上。
法律职业共同体必须由经过专门法律教育或职业训练的人组成,是具有统一的法律知识背景、模式化思维方式、共同法律语言的知识共同体;它以从事法律事务为本,是有着共同的职业利益和范围,并努力维护职业共同利益的利益共同体;其成员间通过长期对法治事业的参与和投入,达成了职业伦理共识,是精神上高度统一的信仰共同体,如此多的共同性促进了集体意识的产生,而集体意识在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中起了重要作用。
2.安全和归属的心理需要法律人是一个职业的法律职业人员,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同样需要从社会中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存在可以加强个体成员在心理上对自身及所属共同体的认同感和自信。
对“本位主义心态”说不

对“本位主义心态”说不陈烟章【摘要】在一个企业里,某些人或部门只片面地要求协作,却不愿协作别人,或者勉强接受协作任务,却不积极努力地按质、按量、按期地完成.他们不顾大局,常抱怨工作量大、人手少,对其他部门、人、事漠不关心.以他们为主导的业务流程从不考虑其他部门需求与衔接,出了问题就相互指责推诿.这就是所谓的“本位主义”,是一种顽固的态度或心理状态.【期刊名称】《企业管理》【年(卷),期】2012(000)002【总页数】1页(P17)【作者】陈烟章【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摒弃本位心态,更能发挥个人和团队的才华,也更能够为组织创造价值,预防和整治“ 本位主义心态”是每个企业的必修课。
在一个企业里,某些人或部门只片面地要求协作,却不愿协作别人,或者勉强接受协作任务,却不积极努力地按质、按量、按期地完成。
他们不顾大局,常抱怨工作量大、人手少,对其他部门、人、事漠不关心。
以他们为主导的业务流程从不考虑其他部门需求与衔接,出了问题就相互指责推诿。
这就是所谓的“本位主义”,是一种顽固的态度或心理状态。
本位主义在企业中非常常见。
因为本位心态本身就是人性弱点的一部分,本质上是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原动力来自内心的恐惧。
现代人在工作领域中,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自我防卫,想要掌控周边环境和资源,尽可能保护自己的势力范围,并避免威胁自己既定利益的各种变数。
本位主义心态很自然地就会先从个人行为中反映出来,并向外扩展至部门,逐步弥漫在整个企业。
如果常听到或看到类似“不做不错,多做多错”或“成功是自己的,错误是别人的”言论和行为,可以判断本位主义心态已经深入企业骨髓了。
那么,如何铲除本位主义毒瘤呢?企业不能盲目坐着等,等本位主义者良心发现,主动改变,那是不现实的。
笔者认为,彻底打破本位主义,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措施:一是通过整风,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理念。
本位主义者是以本位为中心的,自然而然地,个人、部门乃至组织,就会形成了一个个的异心圆。
对中国大陆地区刑事诉讼法中的国家本位主义的反思

导思想的原因所在。正如上文所说,国家本位主义 如何衡量打击犯罪和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我国目 前的这部刑事诉讼法在制度设计时,很明显地将国 家权力的行使放在了首要的位置,而且相应的对抗 因素的制度又设计不足,使得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 “缺钙” 保护在制度层面上先天便 。以下是对这部刑 诉法中国家本位主义的具体的表现的分析: * 一 + 侦查过程中, 强制措施没有设立司法审查 制度, 侦查权缺乏制约 刑事诉讼活动过程中 “虽然基于保障法律秩序 的需要,允许刑事追诉机关采取对公民强制性质侦
是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权并重,但并不能因此而简单 地得出结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指导思想不是 以国家本位主义为重。事实上,国家本位主义是我 国刑事诉讼立法中最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它贯穿于 各个时期刑事立法的始终,从而在实质上影响和决 定着各种刑事诉讼制度的设置、具体法条的规定、 刑事诉讼活动的进行。依照这种立法指导思想,刑 事诉讼法的最主要价值在于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 定,国家的利益明显要高于个人的权益,而其它的
针、 政策 $ 甚至领导人的指示 * 。方针、 政策是党、 国
!"
家从国家的立场和角度出发提出的一段时期内的 虽然不稳定不规范,但具有很强的政治指向性,是 否遵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评判一个人的阶级 立场和政治觉悟的直接标准。因这种以政策代替法 律的思维模式就成为了以后从国家本位主义立场 出发来指导各种法律制定的一种习惯性思维。虽然 后来,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刑事诉 讼立法从颁发正式成文法典到刑事诉讼法的几经 修改, 但仍摆脱不了这种习惯性思维的影响。 !#$# 年经过十年动乱的中国确立了改革开放 的政策,国家的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刑
当事人在侦 被害人权利的保障,淡化了国家本位主义的色彩, 措施的审查更加难以保证诉讼的公正性,
《精益生产》 第二期

2)重视培训 企业的经营能力依赖于组织体的力,而这种活力来自于员工的努力。 只有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 只有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富于挑战性的工 才能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能力。 作,才能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能力。精益生产的成功同样依赖于高素质的技 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它要求员工不仅掌握操作技能, 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它要求员工不仅掌握操作技能,而且具备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因此, 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因此,精 益生产重视对职工的培训,以挖掘他们的潜力 以挖掘他们的潜力。 益生产重视对职工的培训 以挖掘他们的潜力。 轮岗培训(Job Rotation)和一专多能培训是提高人员素质以满足精益 轮岗培训 和一专多能培训是提高人员素质以满足精益 生产需要的有效方法,前者主要适用于领导和后备领导 前者主要适用于领导和后备领导,后者主要适用于操作 生产需要的有效方法 前者主要适用于领导和后备领导 后者主要适用于操作 人员。通过轮岗培训,使受训者丰富技术知识 提高管理能力, 使受训者丰富技术知识, 人员。通过轮岗培训 使受训者丰富技术知识,提高管理能力,掌握公司业 务和管理的全貌;同时可以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系统观念, 务和管理的全貌;同时可以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系统观念,使他们明确系 统的各部分在整体运行和发展中的作用和弱点,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 统的各部分在整体运行和发展中的作用和弱点,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 自觉地从整体观念出发,找到改进的方案。 自觉地从整体观念出发,找到改进的方案。一专多能的目的是扩大操作人员 的工作范围,提高他们的工时利用率;同时提高操作的灵活性, 的工作范围,提高他们的工时利用率;同时提高操作的灵活性,为实现小组 工作法创造条件。 工作法创造条件。
官本位思想在当代的体现及防治

官本位思想在当代的体现及防治教师节的官本位今天又是教师节,眼看着我们学校的几位领导又去请我们学校所在地的村委会领导去,我的心里真的是非常的憋屈。
为什么年年的教师节是我们学校请村委会的领导吃饭,而不是村委会请我们全校教师吃饭。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在于吃上面,我并没有那么好吃,非要人家请我们学校的老师吃饭。
只是觉得我们学校的庆祝形式实在是搞倒转了头。
弄得像村委会的领导们过教师节一样!真的搞不懂,以往至今的学校领导为什么要那么讨好村里的领导,官本位的思想是否已经深入到了某些人的骨髓呢?再拿村支两委来说吧,既然是教师节,我们学校请那些个领导来吃饭,他们都应该有所表示吧。
送点什么有品位,有什么纪念意义的东西给我们学校或者老师吧。
但是,他每年都只知道送个几瓶酒来,而我们学校只有几位教师喝酒,因此我们学校很多老师心理都非常的不热火。
他们真的是酒精考验的村委领导啊,走到哪里都不忘了带上几瓶酒。
今年我们学校换了校长,听说村委会的领导今天也不打算来。
我们学校的新校长出于礼节,今天还是去请了他们。
我想,不来更好,我们教师自己的节日,自己庆祝,不需要外人。
这是我们这说小学校的情况,再来谈谈我们整个乡的教师节庆祝情况吧。
每年教师节,我们乡都要举办全乡优秀教师表彰大会。
大会上,除教师外,乡级村级领导也是济济一堂,每次都比教师的人数还多,而举办方却是我们的学校。
乡里出了些举办资金,乡里领导来还情有可原,但为什么要请那些村级的领导来呢?那些村级的领导对各村学校有没有支持,难道大家都没有看出来?他们不支持我们的教育,我们乡教育界为什么要那么巴结讨好他们?一个好好的教师节成了各级领导呢的节日!这真是官本位世道的悲哀啊!而,我今天在一博友博客里看到的,他们学校教师节庆祝的形式,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他们的教师节庆祝没有什么政府的领导,而是全校师生济济一堂。
师生们共同表演文艺节目,学生们向本校优秀的教师献花。
既温馨,又教会了学生应当有一颗感恩之心,真的非常好!这样朴素温馨又高雅的教师节庆祝形式才是我们全体教师所需要的!希望我们乡明年的教师节庆祝形式会有所改观,走向人性化,温馨化,去掉官本位!教师工资与官本位据新华社等媒体报道,美国芝加哥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单论工资,在全球28个国家的老师中,中国几乎排到了垫底的位置。
本位主义表现和整改措施

本位主义表现和整改措施
本位主义就是为自己或所在的小团体利益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思想作风或行为。
主要是指在处理单位与部门、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时只顾自己,而不顾整体利益,对别部、别地、别人漠不关心的思想作风或行为态度和心理状态。
本位主义者缺乏大局观和全局意识,考虑问题时往往以自我或小团体为中心,无论利弊得失都站在局部的立场上,为了维护少数人的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严重的甚至不惜损害集体利益而换取部分人的私利。
本位主义,实际上是个人主义的扩大,相似于小团体主义或个人主义。
整改措施:
如果,所有事物都以本位主义的根本出发点考虑的时候,就会容易使自己进入一个思想角度的误区。
过于自我或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思想明显是不会融入到一个集体中去。
而人是生活在社会这个群体之下的,并不能离开这个社会(群体)而单独生活。
在家庭相处中,如果过于本位主义,那么亲人就会分离;
在朋友相处中,如果过于本位主义,那么朋友就会疏远;
在同事相处中,如果过于本位主义,那么同事就会分歧;
在上级相处中,如果过于本位主义,那么上级就会否定;
所以说,本位主义的人,是无法在一个社会中,得到大家的认可。
本位主义如何克服?
首先需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否则是无法从基本上解决
本位主义寄生在思想里的私欲。
其次,在遇到事物进行考虑角度的时候,要学会使用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
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信任,并且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互相宽容、理解,多去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
)。
本位主义

本位主义本位主义běn wèi zhǔ yì(departmentalism )就是为自己或所在的小团体利益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思想作风或行为。
本位主义者缺乏大局观和全局意识,考虑问题时往往以自我或小团体为中心,无论利弊得失都站在局部的立场上,为了维护少数人的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严重的甚至不惜损害集体利益而换取部分人的私利。
本位主义,实际上是个人主义的扩大,相似于小团体主义或个人主义。
家族本位主义基于宗法家族制的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及其相应道德观念。
认为东洋民族与西洋民族之根本思想的差异,在于西方“实以巩固个人利益为本因”,而中国皆“以家族为本位,而个人无权利”。
主张“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
本位主义哲学分析本位主义其实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与其相对应的是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是一种精神。
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是一种精神。
它的最高标准是一切言论和行动符合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这是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内容。
其科学含义在于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要服从集体利益。
一切行动和言论以集体为重个人为轻。
)所以,本位主义似乎与集体主义是相矛盾的。
从道德的观点上来说,本位主义为自私的一种表现,尤其对于利益方面。
通常是会牺牲它人(包括集体)的利益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而这种本位主义思想,从古到今也是一直在社会的人群中所充斥着。
其实,本位产义与集体主义取决于人性的两个面。
三字经里有“人之初,性本善”,而孟子却认为“人之初,性本恶”。
而善与恶,是共同寄生于人类思想里的两个对立面。
而单纯的通过本位主义而一言定论为“恶”显然有些过于极端。
但是,由于做事处于本位主义角度而损害到了它人的利益(工作、家庭、生命......),这个结果便是为恶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位主义之我见
近期公司组织“消除本位主义思想”的大讨论,可以说是对--职工思想的一次及时洗涤、净化。
小到科室大到单位开展的如火如荼。
个人也从中深有所悟,既然是“消除”,肯定不是什么好的东西,这点毋庸置疑,因为好的思想大家肯定都是积极学习倡导的。
本位主义,实质就是一种狭隘的私心,体现在工作上最直接的特点就是怕承担责任,在处理单位与部门、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时只顾自己,不顾大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别人漠不关心,遇事相互扯皮、推诿。
本位主义做为一种客观存在,我们首先要正视它,小到家庭,大到企业、国家,无处不在,已经渗透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入职五年,耳边经常响起这样、那样的话语,“我只负责楼盘销售,策划设计不关我事”,“我只负责技术科的业务,配套科与我无关”,“全员营销那是销售的事,跟我财务没一毛钱的关系”,“办公室做的都是些琐事,是个人都干得了,哪像咱们技术科都是技术活啊”
这些话语听似平淡无常,其实无形间都充斥着浓重的本位主义思想,有这种思想的人往往都有一个通病:缺乏大局观和全局意识,怕承担责任,考虑问题时往往以小团体为中心,无论利弊得失都站在局部的立场,为了维护少数人的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
本位主义作祟的例子俯拾皆是,并深深困扰着许多人。
所以我们禁不住要问:为何会有本位主义?如何消除本位主义?
为何会产生本位主义?最主要的关键在于缺乏忧患意识;--十年
磨砺、十年积淀发展到今天的辉煌,很多员工产生大企业病,对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沾沾自喜,不求上进,不再积极努力的学习,不再伴随企业的发展而共同成长,固步自封,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而忘记了“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道理。
在追求个人利益极大化的前提下,本位主义的负面循环将不断被强化,终将把企业陷入被动和困难的境地。
那么消除本位主义的问题,成为维护企业正常秩序的关键,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其中承担责任,共同促进团队建设:
1、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各部门各层级员工要有整个“企业一盘棋”的意识,如果只站在个人的角度或者所在部门的角度,就会对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漠不关心,就会造成工作相互推诿,相互埋怨,危害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2、加强横向、纵向沟通,多换位思考。
公司规模日益扩大,往往很容易出现信息流转不畅、信息断层等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不够,我们应不断鼓励部室间、科室间、单位间多沟通交流,遇到事情多换位思考一下。
3、中高层主管率先垂范,自我剖析。
中高层是内部分工、协作的源头,加强彼此的横向、纵向的协作和沟通,起到表率的作用。
如果中高层不能跳出本位怪圈,那公司内部必然是山头林立、诸侯割据之风盛行,影响整个公司发展。
4、打破“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错误思想,积极承担一些边缘性工作,因为一些边缘性工作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思想觉悟。
职责内业务做好,职责外的业务也要积极去承担,不能固守本位,把自己锁在固定的圈内。
现今是团队合作时代,我们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消除本位主义,发挥团队合力。
---发展到今天,本位主义心态不利于培养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漏洞、缺陷和不足,形成“孤岛”和“短板”,对企业整体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前车之鉴,很多企业不曾叱咤风云、显赫一时,但却因为思想作怪,没能及时根治、摒除而昙花一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我们--职工都要汲取经验吸取教训,都要有同舟共济、团结奋战的精神和心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极消除本位主义毒瘤,解放思想,为企业健康发展扫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