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内科出科考试试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血液内科测试题及答案

血液内科测试题及答案

血液内科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血液属于下述哪种组织?A. 上皮组织B. 结缔组织C. 神经组织D. 液态组织答案:D2. 下列哪种细胞是负责氧运输的?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血浆细胞答案:A3. 血液的液态成分主要是什么?A. 血浆B. 血红蛋白D. 血小板答案:A4. 哪种细胞负责免疫防御和抗感染功能?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血浆细胞答案:B5. 下列哪种成分是血液凝结的关键物质?A. 血红蛋白B. 血清C. 血浆蛋白D. 血小板答案:D二、判断题1. 血液内科是专攻对血液疾病和病态生理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B. 错误答案:A2. 血液疾病主要包括贫血、白血病、血液凝块等。

A. 正确B. 错误答案:A3. 血液内科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骨髓穿刺等。

A. 正确B. 错误答案:A4. 骨髓穿刺是血液内科的一项常规检查方法,用于获取骨髓细胞进行病理分析。

A. 正确B. 错误答案:A5. 血液内科医师通常会进行血型鉴定,并能够根据血液特性进行输血治疗。

B. 错误答案:A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血液内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血液内科医生主要负责对血液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包括贫血、白血病、血液凝块等。

他们需要进行常规血液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了解患者的血液状态。

他们还进行骨髓穿刺等检查,获取骨髓细胞进行病理分析。

血液内科医生能够进行血型鉴定,并根据患者的血液特性进行输血治疗。

此外,他们也参与血液疾病的研究和教育工作。

2. 请简述血液凝结的过程。

血液凝结是机体在血管损伤时的一种防御机制。

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于损伤部位,形成血小板聚集体,同时释放一种叫做血小板激肽的物质,激活血浆中的凝血酶原。

凝血酶原经过一系列的酶反应,最终转化为凝血酶,凝血酶能够将溶解在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的血栓,并修复损伤的血管。

血液内科出科考试试题与答案

血液内科出科考试试题与答案

血液内科出科考一、单选题(共 100题,每题 1分)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属于A 、红细胞系疾病B 、巨核细胞系疾病C 、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D 、粒细胞系疾病E 、浆细胞系疾病2 、男性,病史2周,贫血伴周身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压痛(+),肝脏轻度肿大,外周血白细胞25×109/L,可见幼稚细胞,血小板50×109/L,血红蛋白40g/L,该患者最可能诊断A 、败血症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过敏性紫癜D 、急性白血病E 、恶性淋巴瘤3 、急性溶血得开始症状就是A 、腰背及四肢酸痛,头痛,呕吐,寒战,高热等B 、血红蛋白尿C 、休克D 、昏迷E 、肾功能衰竭4 、男,28岁,脾大2年,间有黄疸,近1周再次出现黄疸。

肝在右肋缘下触及,脾大左肋下5cm。

Hb70g/L,网织红细胞21%,球形红细胞30%,WBC15×109/L,血小板100×109/L,红细胞脆性增高,Coomb’s试验(一),最有效得治疗A 、脾切除B 、糖皮质激素C 、骨髓移植D 、反复输E 、抗感染5 、下列各种类型急性白血病中,哪种最常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A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 、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C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D 、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E 、红白血病6 、 Q海洋性贫血可出现A 、 HbF增多B 、 HbA2增多C 、 HbS增多D 、 HbH增多E 、 HbC增多7 、女,59岁,右颈部淋巴结肿大3个月,蚕豆大小,其可能性最校灸病变就是A 、转移癌B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C 、恶性淋巴瘤D 、淋巴结结核E 、转移性肉瘤8 、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监测肝素用量得试验就是:A 、血小板计数B 、 3P试验C 、出血时间D 、 APTT(活化得部分凝血活酶时间)E 、纤维蛋白原定量9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贫血发生常就是由于A 、红细胞生成素缺乏B 、免疫机制C 、原位溶血D 、失血E 、红细胞本身缺陷1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得骨髓幼稚细胞中有Auer小体,见于A 、 RA型B 、 RAS型C 、 RAEB型D 、 RAEB—T型E 、 CMML型11 、麻醉中得手术病人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即出现手术区渗血与低血压,应考虑A 、出血倾向B 、变态反应C 、过敏反应D 、细菌污染反应E 、溶血反应12 、贫血病人,化验为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伴有慢性下肢溃疡,血清铁700μg/L,总铁合力1900μg/L,骨髓外铁(++),诊断为A 、缺铁性贫血B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 、失血性贫贫血D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E 、慢性感染性贫血13 、不属于小细胞性贫血得就是A 、缺铁性贫血B 、海洋性贫血C 、慢性感染性贫血D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E 、再生障碍性贫血14 、霍奇金病得最有诊断意义得细胞就是A 、 R-S细胞B 、霍奇金细胞C 、陷窝细胞D 、多形性瘤细胞E 、嗜酸性细胞15 、男性,20岁,突发下肢紫癜,隆起于皮肤表面,对称。

血液内科出科试题

血液内科出科试题

血内科出科(血液病与风湿病)试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选一最佳答案。

每题2分,共100分)1.慢性贫血病人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加主要是由于A.心输出量增加,血液循环加速B.呼吸频率加速,增加换气功能C.红细胞中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浓度增高D.缺氧敏感器官的血流量增加E.骨髓幼红细胞增生2.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第一阶段,首先是因为组织释放A.第Ⅶ因子B.第Ⅲ因子C.第Ⅴ因子D.第Ⅱ因子E.第Ⅷ因子3. 血管内溶血常有A.尿中尿胆原减少B.血清结合胆红素降低C.血中结合珠蛋白降低D.网织红细胞数降低E.骨髓中幼红细胞减少4.急性白血病患者,出现头痛、呕吐、颈强直,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增高,糖减少,细胞大多为白血病细胞,鞘内注射首选药物是A.环磷酰胺B.三尖杉酯碱C.长春新碱D.氨甲蝶呤E.6-巯基嘌呤5. 贫血时病人皮肤及粘膜苍白,较为可靠的检查部位是A.面颊,皮肤及上腭粘膜B.手背皮肤及口腔粘膜C.耳轮皮肤D.颈部皮肤及舌面E.睑结合膜,指甲及口唇6.男性,45 岁,平素健康,因感冒就诊发现肝肋下3cm,脾肋下10cm,红细胞4.5×10 9 /L,白细胞300×10 9 /L,血小板250×10 9 /L,白细胞分类:中幼粒以下细胞为主,中性粒细胞碱性酸酶活性显著减低,诊断考虑为A.急性粒细胞白血症B.肝硬变合并感染C.败血症D.类白血病反应E.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7.男性,20 岁,贫血已10年,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3.2×10 12 /L,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 周围血中有较多靶形红细胞,考虑为A.葡萄糖6 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B.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海洋性贫血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8.最易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混淆的疾病有A.粒细胞减少症B.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D.脾功能亢进E."非白血性"白血病9.女性,32 岁,低热伴牙龈出血半年,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肋下3cm,脾肋下7cm,化验: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计数150×10 9 /L,原粒和早幼粒6%,骨髓象原粒细胞2%,ph'染色体阳性,哪种治疗正确A.脾切除B.口服羟基脲C.阿糖胞苷+柔红霉素静滴化疗D.大剂量抗生素抗感染治疗E.急输新鲜血加用止血药静点10. 末梢血反映骨髓幼红细胞增生程度准确的指标是A.出现有核红细胞B.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数C.网织红细胞百分数D.网织红细胞绝对值E.红细胞出现豪-周氏小体11.男性,46 岁,高热黄疸,右上腹痛,疑为胆囊炎住院治疗,入院后第二天突然鼻衄,皮肤出现瘀斑,血压降至(80/50mmHg),心率110次/分,急查血小板30×10 9 /L,纤维蛋白原1g/L,3P试验(+),凝血酶原时间20 秒(正常对照15 秒),除积极控制感染,纠正休克, 治疗应首选A.输新鲜血B.输纤维蛋白原C.肝素治疗D.输血小板E.抗纤溶治疗12.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哪一组正确A.血清铁减少,总铁结合力增加,未饱和铁结合力减少B.血清铁减少,总铁结合力增加,未饱和铁结合力增加C.血清铁减少,总铁结合力减少,未饱和铁结合力增加D.血清铁减少,总铁结合力减少,未饱和铁结合力减少E.血清铁减少,骨髓铁粒幼细胞减少,未饱和铁结合力减少13.缺铁性贫血用铁剂治疗后的血象首先表现为A.血红蛋白先上升B.网织红细胞先上升C.血红蛋白与网织红细胞同时上升D.出现幼稚红细胞E.出现幼稚粒细胞114.恶性淋巴瘤的特异性诊断依据为A.X 线片B.尿凝溶蛋白测定C.免疫球蛋白测定D.血碱性磷酸酶及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淋巴结病理学检查15.女性,16 岁,高热、寒战、腰痛2 天,尿呈酱油色,红细胞2.0×10 12 /L,网织红细胞50%. 血Ham's 试验(+),血红蛋白尿(+),如何处理最佳A.输新鲜全血B.输压积红细胞C.输洗涤红细胞D.输血浆E.脾切除16.缺铁性贫血发病过程中最敏感或可靠的检验方法是A.血清铁降低B.血清总铁结合力降低C.平均血红蛋白量降低D.平均血红胞体积减小E.血清铁蛋白降低17.女性,56岁,发现贫血2周,轻度黄疸,肝肋下2厘米,脾肋下刚触及,血红蛋白70g/L,网织红细胞8%,血清铁80μg/dl,转氨酶正常,Coombs 试验(+),应如何处理A.保肝治疗B.输新鲜血C.糖皮质激素D.干扰素E.脾切除18.男性,30 岁,周期发热3 个月,伴盗汗、皮肤搔痒,查体: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肝肋下2cm,脾肋下3cm,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计数9.0×10 9 /L,血小板100×10 9 /L ,如需明确诊断应做什么检查A.胸部X线摄片B.免疫球蛋白测定C.腹部B超检查D.淋巴结活检E.骨髓象检查19.男性,31岁,高热、皮肤粘膜出血2周,红细胞2.5×109 /L,白细胞14.3×10 9 /L,血小板55×10 9 /L,骨髓原粒+早幼粒90%,最适当的治疗是A.强的松+环磷酰胺B.强的松+长春新碱C.羟基脲D.苯丁酸氮芥E.HA方案20. 血液中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其骨髓象有核细胞量显著减少,巨核细胞缺如,使用雄性激素治疗,最先增高的是哪项检查A.网织红细胞B.血红蛋白C.白细胞D.血小板E.早幼红细胞21.海洋性贫血的诊断依据是A.网织红细胞增高B.骨髓中红系增生活跃C.周围血中有幼红细胞D.血红蛋白电泳E.以上都不是22.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最常见于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D.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E.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3.下列关于DIC 实验室检查中,哪一项提示纤溶亢进A.血小板明显减少或呈进行性下降B.PT 延长,大于正常对照3秒C.纤维蛋白原下降<1.5g/LD.FDP>200ng/LE.外周血涂片,红细胞呈三角形等24.诊断缺铁性贫血时,估计体内铁贮存状态的一种敏感的方法是A.红细胞形态B.MCV,MCHCC.血清铁及血清铁蛋白饱和度D.血清铁蛋白测定E.血清总铁结合力25.女性,20 岁,因泌尿系感染,一年来反复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近一周来发热,全身皮肤及口腔粘膜出血,血红蛋白下降至60g/L,白细胞 2.5×10 9 /L,血小板15×10 9 /L,网织红细胞0.2%,骨髓象示增生减低,应诊断为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白血病C.粒细胞缺乏症D.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败血症26.对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儿童发病率高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C.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粒和早幼粒细胞百分比明显超过正常D.ph 染色体多阳性E.对长春新碱和激素有较好的治疗反应27.贫血患者,轻度黄疸,肝肋下2厘米,血红蛋白70g/L,网织红细胞8%,血清铁80μg/dl,转氨酶正常,Coombs 试验(+),诊断首先考虑为A.黄疸型肝炎B.早期肝硬化C.缺铁性贫血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肝炎合并继发性贫血228.女性,35岁,平时月经量多已三年,半年来感头晕、心悸、乏力,查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5.0×10 9 /L,血小板150×10 9 /L,网织红细胞0.8%,骨髓象粒:红为1∶1,幼红细胞增生活跃,中晚幼红细胞达45%,体积小,胞浆蓝而少,边缘不规则,此患者治疗首选A.输血B.肌注维生素B12C.口服铁剂D.口服叶酸E.脾切除29.下列结果哪项对诊缺铁性贫血最有意义A.MCV 降低B.MCH 降低C.MCHC 降低D.血清铁降低E.骨髓铁缺乏30. 促使血小板发生聚集的主要物质之一是A.环磷酸腺苷B.钙离子C.第Ⅻ因子D.血小板第Ⅲ因子E.二磷酸腺苷31.类风湿关节炎下列关节外表现哪个不常见A.类风湿结节B.肾炎C.肺间质病变D.心包炎E.神经炎32.下列哪个不是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表现特点A. 关节晨僵B. 不对称关节肿C. 关节痛D. 关节压痛E. 关节畸形33.类风湿关节炎晨僵时间一般大于A. 15 分钟B. 30 分钟C. 45 分钟D. 60 分钟E. 120 分钟34.下列哪项是类风湿关节炎的最早关节表现A. 关节晨僵B. 关节肿C. 关节痛D. 关节压痛E. 关节畸形35.下列哪个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痛特点A. 对称性B. 持续性C. 游走性D. 反复性E. 时轻时重36.30 岁女性,全身关节痛伴反复发热3 月,咽喉痛,口腔潰疡,肌无力,尿蛋白(++),首选诊断:A. 类风湿关节炎B. 系统性红斑狼疮C. 多发性肌炎D. 上呼吸道感染E. 风湿性关节炎37.下列哪个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特殊关节受累表现A. 张口困难B. 颈痛C. 臀及下腰部痛D. 骶部痛E. 肩部痛38.Felty 综合征是指类风湿关节炎伴有除外下列哪项A. 类风湿结节B. 脾大C. 中性粒细胞减少D. 血小板减少E. 贫血39.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下列哪项不常见A. 轻至中度贫血B. 血小板减少C. 血沉快D. CRP 高E. RF 高40.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液特点A. 白细胞明显增高B. 中性粒细胞增高C. 单个核细胞增高D. 粘度差E. 含糖低41.常规临床检测的是哪一型类风湿因子A. IgAB. IgGC. IgED. IgDE. IgM42.抗风湿消炎药不包括A. 青霉胺B. 青霉素C. 强的松D. 双氯酚酸钠E. 干扰素43.甲氨蝶呤不良反应包括A. 口潰B. 胃肠道反应C. 骨髓抑制D. 肝功异常E. 以上均包括44.NSAIDs副作用不包括A. 胃肠道反应B. 凝血异常C. 肾损害D. 高血压E. 抑制结肠,直肠癌细胞的生长45.NSAIDs的作用下列哪项表述不正确A. 起效快,可迅速缓解关节与肌肉疼痛和晨僵B. 可以阻止风湿病病程的进展C. 停药不久即可出现“反跳”或症状再现D. 副作用发生率高E. 只适用于低度至中度疼痛,对内脏痛无效46.SLE 下列哪项表述不正确A. 是自身免疫病B. 是弥漫性结缔组织病C. 体内有自身抗体D. 女性约占九成E. 高发年龄为老年妇女47.下列哪项不易诱发SLEA. 紫外线B. 苜蓿芽C. 青霉胺D. 鱼油E. 避孕药48.SLE 与遗传,下列哪项表述不正确A. 同卵双胞胎者发病率高,40%B. 异卵双胞胎者发病率3%C. 患者家族中患SLE者,发病率可高达13%D. 不同人种患病率差异不大3E. 易感基因:HLA-DR2,DR3等49.性激素与SLE,下列哪项表述不正确A. 育龄期女性,约占九成B. 小于13岁,发病率显著减少C. 高于55岁,发病率显著减少D. SLE 男患者体内雌酮羟基化物不增加E. 妊娠可诱发SLE50.活动期SLE 的贫血,主要是A.慢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 缺铁性贫血D. 大细胞性贫血E.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液内科出科试卷答题卡(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入以下括号中)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4。

血液内科出科考试题

血液内科出科考试题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出科考试试题(A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专业:姓名:实习编号:日期:一、选择题(每题3 分共30分)1、小细胞低血红蛋白性贫血可见于下列疾病,但除外:A.慢性感染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海洋性贫血E.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后2、下列那种疾病,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呈阴性反应?A.再生障碍性贫血B.继发于感染所致贫血C.溶血性贫血D.海洋性贫血E.以上都不是3、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下述哪一项可改善造血功能:A.肾上腺皮质激素B.雄激素C.叶酸D.维生素B12E.脾切除术4、缺铁性贫血治疗最重要的是:A.治疗病因 B. 肌注铁剂 C.输血D. 进食含铁食物E. 口服铁剂5. 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最主要的区别是:A.起病急缓B. 出血程度C. 白细胞数目多少D.贫血程度E. 以上都不是6.急性白血病引起贫血的最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寿命缩短B. 造血原料缺乏C. 出血D.红细胞无效生成E. 正常造血受抑7. 下列哪项不引起类白:A.恶性肿瘤B. 严重感染C. 氯霉素中毒D.粒细胞缺乏恢复期E. 严重溶血8 粒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粒细胞持续少于:A. 5×109/LB. 4×109/LC. 0.2×109/LD. 1.5×109/LE. 0.5×109/L9. ITP的首选治疗是:A.脾切除B. 大剂量丙球C. 糖皮质激素D.输注血小板E. 长春新碱10.治疗DIC最重要的是:A.肝素B. 潘生丁C. 输血浆D.去除病因E. 6-氨基己酸二、名词解释(每题15 分共30分)1.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2.M蛋白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简述AA的诊断标准及分型鉴别要点。

2.患者贫血、骨痛、血沉快,请分析诊断与治疗。

血液内科出科考试

血液内科出科考试

血液内科出科考试题1.诊断成年女性贫血的标准为血红蛋白浓度低于DA.140g/L B.130g/L C.120g/L D.110g/L E.100g/L2.不属于小细胞性贫血的是EA.缺铁性贫血 B.海洋性贫血 C.慢性感染性贫血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血象特点是 DA. RBC减少比Hb减少明显B.粒细胞分叶多C. MCH=32pgD.红细胞中央淡染区大E.粒细胞左移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AA.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B.红细胞破坏过多 C.红细胞寿命缩短D.造血原料缺乏 E.红细胞内在缺陷5.慢性再障的治疗首选 AA.丙酸睾丸酮肌肉注射 B.造血干细胞移植 C.维生素B12肌注D.抗胸腺球蛋白 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口服6.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最常见于B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细胞性贫血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溶血性贫血7.可进行骨髓移植治疗的贫血是BA.巨幼细胞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慢性病贫血 E.缺铁性贫血8.引起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较常见的病因是 AA.药物及化学物质B.物理因素C.病毒感染D.细菌感染E.营养因素9.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是EA.慢性胃炎 B.慢性肝炎 C.慢性溶血 D.慢性感染 E.慢性失血10.铁剂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达正常后继续用药的时间是D A.1周 B.2周 C.4周 D.6月 E.8月11.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药物中,易引起凝血因子减少的是DA.阿糖胞苷 B.长春新碱 C.柔红霉素D.左旋门冬酰胺酶 E.足叶乙苷12.急性白血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EA.发热、贫血、出血 B.白细胞计数>50×109/L 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D.胸骨压痛+ E.骨髓中原始细胞明显增高1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最主要的区别是DA.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 B.外周血可见中幼粒、晚幼粒细胞C.脾大D.Ph’染色体阳性 E.骨髓检查:粒细胞增生活跃14.脾肿大最显着的疾病是D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5.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达到血液学缓解的首选药物是BA.白消安 B.羟基脲 C.靛玉红 D.α干扰素 E.环磷酰胺16.男、l4岁.颈淋巴结肿大2周,活检示淋巴结结构破坏,可见里一斯R-S细胞.可诊断为C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B.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C.霍奇金病 D.非霍奇金淋巴瘤 E.淋巴结结核17.对于恶性淋巴瘤,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 DA.发热 B.恶病质 C.贫血 D.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E.肝脾大18.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见于cA.维生素K缺乏 B.慢性肝病肝功能失代偿 C.血友病D.口服双香豆素 E.先天性V因子缺乏19.紫癜与充血性皮疹的主要区别是A.颜色的不同B.形态不同C.按压后是否退色或消失D.是否高起皮肤表面 E.是否有皮肤脱屑2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较少出现AA.肌肉血肿 B.鼻出血 C.月经过多 D.口腔黏膜出血E.皮肤瘀点21急性型DIC高凝期患者的治疗原则,除消除病因、治疗原发病外,应首先考虑DA.补充水与电解质B.应用抗血小板药物C.积极抗纤溶治疗D.及早应用肝素E.输注全血或血浆22.成人失血500~800ml,首先考虑输入EA.全血 D.血浆 C.浓缩红细胞 D.白蛋白 E.晶体液23.对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肝病患者,应给予输注BA.全血 B.新鲜冰冻血浆 C.白蛋白 D.血小板 E.红细胞悬液24.准备进行骨髓移植的患者需要输血改善贫血症状,首选的血液制品为CA.全血 B.红细胞;悬液 C.少白细胞的红细胞D.洗涤红细胞 E.浓缩红细胞25.保存期内的全血最主要的有效成分是A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凝血因子 E.免疫球蛋白。

血液内科出科考试题及答案

血液内科出科考试题及答案

血液内科出科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细胞是负责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血浆细胞答案:B. 白细胞2. 下列哪种疾病是由于血小板减少引起的?A. 贫血B.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 血友病D. 白血病答案:A. 贫血3. 以下哪种疾病是由于免疫系统产生自身抗体攻击红细胞引起的?A. 乙肝B. 风湿热C. 白血病D. 冠心病答案:B. 风湿热4. 哪种检验方法可以用于测定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A. 血小板计数B. 血红蛋白浓度测定C. 血常规检查D. 血凝血功能测定答案:C. 血常规检查5. 血液疾病中常见的一种诊断方法是骨髓穿刺检查,以下哪种疾病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来确诊?A. 贫血B. 白血病C. 冠心病D. 高血压答案:B. 白血病二、填空题1. 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答案:促进血液凝固,形成血栓阻止出血。

2. 常见的血液疾病中,红细胞减少导致的贫血多数是由于_________。

答案:缺铁、失血、遗传等原因引起。

3.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是一种_________性疾病。

答案:骨髓增生异常。

4. 免疫系统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可以识别和消灭进入机体的_________。

答案:异物、病原体。

5. 在血常规检查中,可以根据细胞体积和形态的变化来鉴别不同种类的_________。

答案:白细胞。

三、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血液内科的学科范围。

答案:血液内科是内科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主要研究血液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内容。

包括贫血、白血病、血栓病等常见病和少见病的诊治。

2. 骨髓穿刺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请简要介绍一下骨髓穿刺的操作步骤。

答案:骨髓穿刺是通过穿刺骨髓腔进行细胞学、病理学等检查的方法。

操作步骤包括体征观察、准备穿刺器械、无菌操作、局麻等。

通过采集骨髓组织进行细胞学检查,可以评估骨髓中造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辅助诊断血液疾病。

血液内科题目及答案

血液内科题目及答案

血液内科题目1、急性白血病治疗措施有哪些?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3、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的标准?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如何鉴别?5、如何鉴别血管外溶血和血管内溶血?6、淋巴瘤分期和分组?7、多发性骨髓瘤完全缓解标准?8、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FAB分型分哪几型?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诊断标准?10、ITP诊断标准?血液内科习题答案1、急性白血病治疗措施有哪些?答:(1)支持治疗是联合化疗和骨髓移植的基础;(2)联合化疗;(3)髓外白血病的防治;(4)骨髓移植。

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答:(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2)一般无肝、脾大;(3)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正常50%)或重度减低(﹤正常25%),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有条件者作骨髓活检可见造血组织均匀减少);(4)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PNH、Fanconi贫血、Evans综合征、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MDS、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症、某些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3、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的标准?答:指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骨髓中原粒细胞+早粒细胞(原单+幼单核细胞或原淋+幼淋巴细胞)≤5%,M3型除原粒+早幼粒细胞≤5%,还应无Auer小体,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列正常,无髓外白血病。

理想的完全缓解时,白血病细胞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异常标志均应消失。

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如何鉴别?答:(1)类白血病反应常继发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并有原发病临床表现;(2)白细胞可达50×109/L,粒细胞胞浆中常有中毒颗粒和空泡。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不增多;(3)NAP 反应阳性,Ph染色体阴性;(4)原发病控制后,类白血病反应亦随之消失。

血液内科学试题及答案

血液内科学试题及答案

血液内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血液内科学是研究什么的医学科?A. 研究心脏疾病B. 研究肝脏疾病C. 研究血液相关疾病D. 研究神经疾病答案:C2. 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血液内科学的范畴?A. 白血病B. 贫血C. 高血压D. 血栓答案:C3.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抗感染B. 促进毛细血管形成C. 参与血液凝结D. 调节血液pH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造成贫血的原因?A. 铁缺乏B. 维生素B12缺乏C. 缺乏红细胞生成因子D. 血小板过多答案:D5. 哪一项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A. 肺癌B. 肝癌C. 白血病D. 输卵管癌答案:C二、填空题1. 造成血栓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血液中______的增加。

答案:凝血物质2. 血液系统常见的遗传性疾病是______。

答案:血友病3. 嫌氧菌引发的败血症可以形成血中的______。

答案:气体4.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常出现______。

答案:贫血5. 血液成分中最多的是______。

答案:红细胞三、解答题1. 简述血液的主要成分及功能。

答:血液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携带了营养物质、荷尔蒙、抗体等物质,起到运输和调节体内平衡的作用。

红细胞主要携带氧气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将二氧化碳带回肺部排出体外。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抵御病原体和维持免疫稳态的作用。

血小板参与血液的凝结过程,防止出血和维持血管壁完整。

2. 什么是白血病?其临床症状有哪些?答: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造血系统中的干细胞异常增生而引起的恶性肿瘤性疾病。

其临床症状包括长期发热、乏力、贫血、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等。

病情进展时可出现骨痛、淋巴结浸润、脾脏和肝脏肿大等症状。

3. 请解释血栓形成的机制及其可能引发的并发症。

答:血栓形成是由于血液凝固机制异常导致的。

当胶原暴露在血管壁上时,血小板会黏附到胶原上形成血栓原位,同时血液中的凝血物质会被激活,形成血块,最终导致血栓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内科出科考试试题与答案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血液内科出科考一 . 单选题(共 100题,每题 1分)1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属于A . 红细胞系疾病B . 巨核细胞系疾病C . 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D . 粒细胞系疾病E . 浆细胞系疾病2 . 男性,病史2周,贫血伴周身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压痛(+),肝脏轻度肿大,外周血白细胞25×109/L,可见幼稚细胞,血小板50×109/L,血红蛋白40g/L,该患者最可能诊断A . 败血症B . 再生障碍性贫血C . 过敏性紫癜D . 急性白血病E . 恶性淋巴瘤3 . 急性溶血的开始症状是A . 腰背及四肢酸痛,头痛,呕吐,寒战,高热等B . 血红蛋白尿C . 休克D . 昏迷E . 肾功能衰竭4 . 男,28岁,脾大2年,间有黄疸,近1周再次出现黄疸。

肝在右肋缘下触及,脾大左肋下5cm。

Hb70g/L,网织红细胞21%,球形红细胞30%,WBC15×109/L,血小板100×109/L,红细胞脆性增高,Coomb’s试验(一),最有效的治疗A . 脾切除B . 糖皮质激素C . 骨髓移植D . 反复输E . 抗感染5 . 下列各种类型急性白血病中,哪种最常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A .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 . 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C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D . 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E . 红白血病6 . Q海洋性贫血可出现A . HbF增多B . HbA2增多C . HbS增多D . HbH增多E . HbC增多7 . 女,59岁,右颈部淋巴结肿大3个月,蚕豆大小,其可能性最校灸病变是A . 转移癌B .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C . 恶性淋巴瘤D . 淋巴结结核E . 转移性肉瘤8 . 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监测肝素用量的试验是:A . 血小板计数B . 3P试验C . 出血时间D . AP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E . 纤维蛋白原定量9 .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贫血发生常是由于A . 红细胞生成素缺乏B . 免疫机制C . 原位溶血D . 失血E . 红细胞本身缺陷10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骨髓幼稚细胞中有Auer小体,见于A . RA型B . RAS型C . RAEB型D . RAEB—T型E . CMML型11 . 麻醉中的手术病人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即出现手术区渗血和低血压,应考虑A . 出血倾向B . 变态反应C . 过敏反应D . 细菌污染反应E . 溶血反应12 . 贫血病人,化验为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伴有慢性下肢溃疡,血清铁700μg/L,总铁合力1900μg/L,骨髓外铁(++),诊断为A . 缺铁性贫血B .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 . 失血性贫贫血D .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E . 慢性感染性贫血13 . 不属于小细胞性贫血的是A . 缺铁性贫血B . 海洋性贫血C . 慢性感染性贫血D .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E . 再生障碍性贫血14 . 霍奇金病的最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是A . R-S细胞B . 霍奇金细胞C . 陷窝细胞D . 多形性瘤细胞E . 嗜酸性细胞15 . 男性,20岁,突发下肢紫癜,隆起于皮肤表面,对称。

化验:WBC10×109/L,Hb112g/L。

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试验正常,血小板200×109/L,束臂试验阳性,诊断应该是A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 . 过敏性紫癜C . 再生障碍性贫血D . 急性白血病E . 血管性假血友病16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诊断依据是A . 全血细胞减少B . 网织红细胞减低C . 无淋巴结肿大D . 无肝脾大E . 骨髓多部位增生低下17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出现酱油色尿,下列哪项检查最具有诊断意义A . 热溶血试验B . 蔗糖溶血试验C . 酸溶血试验D . 荧光斑点试验E . 抗人球蛋白试验18 . 贫血病人,化验为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伴有慢性下肢溃疡,血清铁700μg/L,总铁合力1900μg/L,骨髓外铁(++),诊断为A . 缺铁性贫血B .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 . 失血性贫血D .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E . 慢性感染性贫血19 . 患者,女,29岁,1年前因胃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近1年半来头晕,乏力,面色逐渐苍白,平时月经量稍多,检查:HB 76g/L,RBC /L,WBC ×109/L,网织红细胞。

针对该患者的入院检查,不可能出现的体征是A . 皮肤干燥,毛发干燥易脱落B . 心尖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C . 口腔炎,舌乳头萎缩D . 指甲变脆、变平或匙状甲E . 步态不稳,深感觉减退20 . 男,50岁。

黑便、头晕,血压90mmHg/60mmHg输悬浮红细胞后出现呼吸困难、胸闷。

最可能的推断是A . 过敏反应B . 输血后正常反应C . 急性溶血反应D . 急性肺损伤E . 急性肾损伤21 . 19岁男孩,因腹痛来院就诊。

查:双下肢出现对称性成片状小出血点,尿常规发现血尿(+++),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 . 肾血管畸形B . 肾下垂C . 肾绞痛D . 急性肾盂肾炎E . 过敏性紫癜肾炎22 . 下列有关贫血性心脏病的改变,哪一项不正确A . 心脏扩大B . 心尖部可闻及隆隆样杂音C . 心尖部可闻及较粗糙的吹风样杂音D . 心电图可呈现ST段降低,T波低平或倒置E . 以上改变在贫血治愈后仍不能恢复正常23 . 女,32岁。

两年来月经量多,乏力、心悸。

检查面色较苍白。

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8×109/L,血小板110×109/L,血清铁300μg/L,治疗首选A . 输血B . 硫酸亚铁口服C . 维生素B12肌肉注射D . 右旋糖酐铁肌注E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24 . 有关白血病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 Ph染色体是只有慢性粒细胞自血病才有的特异性染色体B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无Auer小体C . 急性白血病骨髓象常有细胞裂孔现象D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可增高E .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25 . 最容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是A . 氯霉素B . 磺胺嘧啶C . 环磷酰胺D . 保泰松E . 他巴唑(甲硫咪唑)26 . 女,45岁。

4个月来乏力、面色苍白.既往体健。

实验室检查:Hb72g/L,×109/L,分类N65%,L32%,M3%,PI。

T45×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15%,可见Auer小体,全片见巨核细胞48个.易见小巨核细胞.骨髓细胞外铁(++),内铁见环状铁粒幼细胞10%。

临床考虑MDS,根据FAB分型最可能的类型是A . RA型B . RAS型C . RAEB型D . RAEB-t型E . CMML型27 . 男性,35岁,胃区常隐痛3年。

与饮食有关,间有黑便。

检查:血红蛋白75g /L,红细胞×1012/L,白细胞×109/L,血小板130×109/L,患者贫血最大可能是以下哪种A . 营养不良性贫血B . 缺铁性贫血C . 慢性肝病贫血D . 巨幼细胞性贫血E . 溶血性贫血28 . 男性,20岁,诊为急性白血病。

出现头痛呕吐,颈强直,腰穿发现脑脊液80滴/分,脑脊液蛋白增高,糖降低,细胞为白血病细胞,鞘内注射首选药物是A . 甲氨蝶呤B . 环磷酰胺C . 长春新碱D . 6-巯基嘌呤E . 5-氟尿嘧啶29 . 有助于铁剂胃肠道吸收的维生素是A . 维生素B5维生素B1B . 维生素CC . 维生素B12D . 维生素B230 . 不支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的是A . 外周血中原始粒细胞≥5%B . 骨髓中原始粒细胞≥10%C . 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D . 不明原因的血小板进行性减少E . 不明原因的血小板进行性增加31 . 以下何种实验室检查可鉴别缺铁性贫血与慢性病性贫血:A . 血清铁B . FEPC . 血清铁蛋白D . MCV、MCH、MCHCE . 血片示小红细胞性贫血32 . 此患者在发热、头痛、呕吐第2日做脑脊液检查,最可能的发现为A . 脑脊液中性粒细胞增高B . 细菌培养阳性C . 脑脊液发现结核杆菌D . 脑脊液蛋白量显着增高、糖定量减低E . 脑脊液白血病细胞增多33 . 男性,40岁,病史2周,发热皮肤出血点,骨髓原始细胞>80%,过氧化物酶(++),Auer小体(+),最可能的诊断A . 急淋白血病B . 急粒白血病C .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 . 急性红白血病急变E . 慢粒白血病急变34 . 缺铁性贫血不可见到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是A . 总铁结合力增加B . 血清铁降低C . 血清铁蛋白降低D . 运铁饱和度降低E . 游离原卟啉减少35 . 患者,女,28岁。

反复牙龈出血和月经增多半年。

查体:轻度贫血貌,巩膜无黄染,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Hb82g/L,×1012/L,×109/L,Plt13×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占36%,巨核细胞明显增多,产板型巨核细胞少,骨髓内、外铁均减少。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 . 溶血性贫血B . 慢性ITP合并缺铁性贫血C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D . 急性白血病E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6 . 支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的是A .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8×109/LB . 血小板计数10×109/LC . 中性粒细胞计数×109/LD .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减低E . 骨髓全片见巨核细胞8个37 . 贫血病人,化验为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伴有慢性下肢溃疡,血清铁700ug/L,总铁合力1900ug/L,骨髓外铁(++),诊断为A . 缺铁性贫血B .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 . 失血性贫血D .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E . 慢性感染性贫血38 . 全血在保存过程中.发生了“保存损害”,丧失了一些有用成分,它们是A . 血小板、粒细胞、不稳定的凝血因子B .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C . 白细胞、血小板、稳定的凝血因子D . 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E . 血小板、淋巴细胞、凝血因子Ⅶ39 . 关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正确的是A . 口服维生素B12及叶酸后血象很快恢复B . 糖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后血象正常C . 化疗疗效好,可根治本病D . Allo-BMT能使部分患者长期缓解甚至治愈E . 多数患者不需输血支持40 . 下列属于正常细胞性贫血的是A . 急性失血性贫血B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 . 缺铁性贫血D . 慢性失血性贫血E .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41 . 慢粒自血病下列哪项错误A . 晚期骨髓内纤维组织增多B .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慢性期增多急性期下降C . 骨髓中原始细胞<10%,而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D . 血清维生素B12浓度增高E . 周围血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增多42 . 男,58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