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常用的溶剂汇总

合集下载

液体制剂常用溶剂和附加剂

液体制剂常用溶剂和附加剂

液体制剂常用溶剂和附加剂(熟悉)I常用溶剂:溶剂按介电常数大小分为极性溶剂、半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

1极性溶剂:①水是最常用溶剂,能与乙醇、甘油、丙二醇等溶剂任意比例混合,能溶解大多数的无机盐类和极性大的有机药物,能溶解药材中的生物碱盐类、苷类、糖类、树胶、粘液质、鞣质、蛋白质、酸类及色素等。

配制水性液体制剂应使用蒸馏水或精制水。

②甘油有甜味,毒性小,能与水、乙醇、丙二醇等任意比例混合,可以内服,也可外用,30%以上有防腐作用。

③二甲基亚砜(DMSO):具大蒜嗅味,有较强的吸湿性,能与水、乙醇、甘油、丙二醇等溶剂任意比例混合。

透皮吸收促进剂。

2半极性溶剂:(1)乙醇:可以与水、甘油、丙二醇等溶剂任意比例混合,能溶解大部分有机药物和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20%以上的乙醇即有防腐作用。

(2)丙二醇:药用品一般为1,2-丙二醇。

可作为内服及肌肉注射液溶剂。

(3)聚乙二醇(PEG):聚乙二醇分子量在1000以下为液体,超过1000为半固体或固体。

3非极性溶剂:(1)脂肪油:如麻油、豆油、花生油、橄榄油、棉籽油等植物油。

(2) 液体石蜡:本品在肠道中不分解也不吸收,能使粪便变软,有润肠通便作用。

(3) 醋酸乙酯:本品能溶解挥发油、甾体药物及其它油溶性药物。

常作为搽剂的溶剂。

II常用附加剂: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和防腐剂。

1增溶剂增溶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

增溶剂的最适HLB值为15~18。

2助溶剂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如碘在水中溶解度为1:2950,如加入适量碘化钾,能配成含碘5%的水溶液。

碘化钾为助溶剂。

3潜溶剂为了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常使用混合溶剂。

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潜溶,这种溶剂称潜溶剂。

与水形成潜溶剂的有: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等。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1.3《水是常用的溶剂》知识总结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1.3《水是常用的溶剂》知识总结

水是常用的溶剂1〕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它能溶解各种固态的、液态的和气态的物质。

天然水是溶液,是混合物。

2〕纯洁物与混合物的区别:纯洁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易错题:蒸馏水是纯洁物,冰水混合物是纯洁物,干净的空气是混合物〕3)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即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的根本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常见考题分析〕拓展: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悬浊液;液体小液滴悬浮在另一种液体里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这两类液体统称为浊液,久置后一般会出现分层现象。

例举你知道的悬浊液和乳浊液。

泥水、血液、豆浆〔悬浊液〕牛奶、浊液和溶液最主要的区别是悬浊液中物质颗粒大。

分散不均匀,久置后要分层;溶液中分散的颗粒较小,分散均匀,久置后要分层。

常见的溶剂除了水之外,还有酒精、汽油等。

油脂在水中不易溶解,在汽油中易溶解;碘在水中不易溶解,在酒精中易溶解。

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

4〕溶质和溶剂是相对而言的,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质,当溶液中有水时,习惯上把水看作溶剂。

通常不指名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5〕把10克蔗糖放入80克水中,过一会儿蔗糖不见了,蔗糖分子均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形成了蔗糖溶液,其中水是溶剂,蔗糖是溶质。

所得的溶液质量是90 克。

例题解析:6〕指出以下各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医用消毒酒精溶质酒精,溶剂水。

碘酒溶液溶质碘,溶剂酒精。

2、生理盐水溶质食盐,溶剂水3、高锰酸钾溶液,溶质高锰酸钾,溶剂水。

5、葡糖糖注射液,溶质葡萄糖,溶剂水。

6、汽水,溶质二氧化碳,溶剂水。

7、白酒,溶质酒精,溶剂水。

7)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药匙的两端分别为大匙和小匙,取用量多时用大匙,取用量少时用小匙。

〖2021年整理〗《水是常用的溶剂》参考优秀教案

〖2021年整理〗《水是常用的溶剂》参考优秀教案

第三节水是常用的溶剂教学目标:1、了解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2、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定义。

3、能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4、初步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和溶解过程进行科学探究5、了解水和其他常见的溶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溶液的组成和分类、溶解度教学难点:溶解度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复习:什么叫溶液?溶液的组成?活动: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引言:同学们知道,糖或食盐很容易溶解在水里,但是在一杯水里是不是无限制地溶解呢?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一杯水里,如果糖或食盐放得太多,在杯底就会剩下溶解不了的糖或食盐。

下面我们做两种物质的溶解实验。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演示:实验在各盛有10mL水的两支试管里,分别缓缓地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的固体,边加入、边振荡,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

(保留试管里的溶液,供下面的实验用)讲述:此实验说明,在室温,在10mL水里,氯化钠或硝酸钾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板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讲述:在上面的实验里,在室温下当氯化钠或硝酸钾还能继续溶解的时候,试管里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当氯化钠或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试管里的溶液就是饱和溶液了。

板书: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讲述:在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板书: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外界因素。

演示:实验二给(实验一)里盛有硝酸钾溶液和剩余硝酸钾固体的试管缓缓加热、边加热、边振荡,观察试管里剩余的硝酸钾固体有什么变化?演示:实验三给(实验一)里盛有氯化钠溶液和剩余氯化钠固体的试管缓缓加入水,边加边振荡,观察试管里剩余的氯化钠固体有什么变化。

再加水振荡,直至氯化钠固体完全溶解。

1.3水是常用的溶剂解析

1.3水是常用的溶剂解析

水是常见的溶剂知识点 1 溶液1.溶质溶剂80 10 70 16【典例】1.D2.药匙纸槽倾斜底部直立镊子试管口3.高锰酸钾氯化钠酒精酒精4.B5.C [解析] 该灭蚊水是由固体胺菊酯溶于酒精后形成的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久置不会分层。

根据溶质和溶剂的定义可以知道,固体胺菊酯是溶质,液体的酒精是溶剂,则根据溶液命名方法,可将其称为胺菊酯的酒精溶液。

6.B [解析] 溶液有的是有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

由碘易溶解在汽油中,可溶解在酒精中,不易溶解在水中;高锰酸钾易溶解在水中,不易溶解在汽油中,说明了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7.不变变小变小[解析] 溶质不能透过淡化膜,右侧海水溶质质量不变;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右侧海水溶剂质量变小;溶液质量等于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所以右侧海水溶液质量也变小。

知识点 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典例】1.(1)AB (2)C (3)D[解析]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在该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由图示可知A和B中都有固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所以都为饱和溶液;由于C中没有固体溶质存在,有两种可能:有可能刚好饱和,也有可能不饱和,因此C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D中没有固体溶质存在,按常规考虑有两种可能:有可能刚好饱和,也有可能不饱和,但因为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减少,所以D中溶液一定不饱和。

【变式训练】1.C [解析] 实验①和②中都是将0.5 g块状的硫酸铜放入100 mL水中,变量是温度,符合对照实验的要求,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实验②和③存在溶质颗粒大小和水的体积两个变量,实验①和③存在溶质颗粒大小、水的体积和水的温度三个变量,都不可进行对照。

2.D3.A [解析] 20 ℃时,往100 g硝酸钠溶液中加入10 g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则溶液一定是饱和的;稍加热后,晶体全部溶解,此时溶液可能不饱和,也可能恰好饱和。

第3节 水是常用的溶剂(第1课时)科学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水含答案

第3节 水是常用的溶剂(第1课时)科学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水含答案

成都市发展规划成都市发展规划是指成都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成都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潜力,正在成为国内外投资和创业的热门城市之一。

对于成都市的发展规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规划。

首先,成都市应该以经济发展为重点。

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例如,成立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端技术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和技术创新,吸引优秀的人才和企业来到成都创业和投资。

同时,还可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来到成都投资建设项目。

其次,成都市还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

例如,加快城市交通建设,扩大地铁线网和公共交通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城市交通的便利性和效率。

同时,还可以修建更多的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文化娱乐设施等,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生活条件。

此外,还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加快推进生态城市建设,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再次,成都市还应该注重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

成都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应该加强对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的保护和利用。

例如,可以修建更多的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设施,举办更多的文化活动和展览,提高居民和游客的文化素质。

同时,还可以打造成都的旅游品牌,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成都旅游观光,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最后,成都市还应该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

例如,加大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提高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均衡性,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同时,还应该加大对低收入人群和特殊群体的帮扶力度,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每个人都能分享到发展的果实。

总之,成都市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应该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进行发展规划,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指导和保障。

水是常用的溶剂PPT课件(初中科学)

水是常用的溶剂PPT课件(初中科学)

/ /
溶 200 解 度 190
g/101080g水
硝 酸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硝 酸 钠
硝 酸 钾
氯化铵
氯化钾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溶 0.20 解 0.20 度
g/1000.g105水.15
0.10 0.10
0.05 0.05
0 10 0 10
在100mL水中 加入1g氢氧化 钙固体

饱和溶液 20 ℃氢氧化钙
在100mL水中 加入150g硝酸 铵固体

20 ℃硝酸铵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即:在一定 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 克水中到达饱和状态时 所溶解的质量(克),叫做该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1.3水是常用的溶剂
在我们周围存在的澄清透明的天然水几乎都不是纯净的水。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 成的物质。
氧气是纯净物,空气是混合物;
蒸馏水是纯净物,矿泉水是混合物;
海水、河水等是混合物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它能溶解各种固态、液态和蔼态的物质。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浑浊,有小油滴悬浮 在水中。不均一 浑浊,有小油滴悬浮 在水中。不均一
静置一段时间后现象 不稳定,有泥土沉淀 不稳定,有固体沉淀 不稳定,油水分层 不稳定,油水分层
悬浊液
乳浊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 液体小液滴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

药品结晶常用溶剂

药品结晶常用溶剂

药品结晶常用溶剂
药品结晶的常用溶剂有很多种,选择使用哪种溶剂取决于具体的药物性质和结晶条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品结晶溶剂:
1. 水: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之一,因为它广泛存在并且相对安全、廉价。

许多药物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度,并且能够通过控制温度或加入其他试剂来调节结晶过程。

2. 有机溶剂:包括乙醇、甲醇、丙酮、二甲基亚砜(DMSO)等。

有机溶剂通常用于那些在水中溶解度较低的药物结晶,有机溶剂可以提供更适宜的溶解环境。

3. 混合溶剂:有时候需要使用混合溶剂来实现更好的结晶效果。

常见的混合溶剂包括水/乙醇、水/甲醇等。

混合溶剂的选择需要考虑药物的溶解性和所需的结晶条件。

此外,在药品结晶过程中,还可以针对特定的药物性质和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溶剂选择,如使用有机酸、碱性溶剂或特定的溶剂体系等。

最终的溶剂选择应该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际测试和验证。

正相色谱常用溶剂

正相色谱常用溶剂

正相色谱常用溶剂
一般而言,正相色谱常用的溶剂有以下几种:
1. 水:水是最常见的正相色谱的溶剂,尤其适用于水溶性化合物的分析。

2. 乙酸和酸性缓冲液:适用于酸性化合物的分析,酸性条件可以改变化合物的极性和保持样品的稳定性。

3. 乙醇和甲醇:适用于极性化合物的分析,特别是一些有机溶剂中不溶于水的化合物。

4. 醚类溶剂:例如乙醚、五氧化二磷等,适用于非极性化合物的分析。

5. 醋酸酯:适用于中等极性化合物的分析。

6. 丙酮和二甲基亚砜:适用于非极性、微极性化合物的分析。

除了以上列举的溶剂,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溶剂的比例、添加缓冲剂等,以满足特定的分析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称:溶质在前,溶剂在后(3)溶质和溶剂的判断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有水,水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无水,量多的为溶剂【常见误区】1.认为溶液一定是液态的物质。

根据溶液的概念,清新的空气、有色玻璃等也属于溶液,因为它们都是由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认为一种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实际上,自然界、实验室里的不少的溶液都是混合溶液,即在溶剂里同时溶解了多种溶质。

如例2。

3.有的同学在分析由于溶质的溶解造成的溶液温度升降的时候,只强调扩散或水合两个过程的其中之一,为我所用,不能全面、客观的进行分析。

如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就不能说是由于扩散而吸收了热量,而是因为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少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这才造成了溶液温度的降低。

如例1。

4.认为无色透明的、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应注意:溶液不一定没有颜色,其类别一定属于混合物。

例1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凡是溶液一定是无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例2下列与溶液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虽均一稳定,但未必无色B.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C.如果温度不变,水不蒸发,食盐溶液久置也不会分离出食盐晶体D.一种溶液中只能含一种溶质例3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C.食醋可用来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D.自来水可溶解掉铁栅栏上的铁锈例4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指出下列溶液的溶质和溶剂:(1)“茅台”白酒:溶质是_ __,溶剂是_ _。

(2)生理盐水:溶质是_ _,溶剂是_ __。

(3)碘酒:溶质是_ _,溶剂是_ _。

(4)高锰酸钾溶液:溶质是_ _,溶剂是_ _。

【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冰水 B.牛奶 C.碘酒 D.石灰浆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B.溶液应该是无色透明的C.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D.煤油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溶液3.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相同点是()A.都是浑浊的 B.都是均匀的 C.都是稳定的 D.都是混合物4.下列属于悬浊液的是()A.油滴在水中 B.泥土跟水混合 C.高锰酸钾溶于水中 D.牛奶5.有一瓶蔗糖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下部的溶液比上面的甜B.外界条件不变时,放置一段时间后一定有蔗糖析出C.上、中、下各部分的密度不同D.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在水中6.将少量的(1)菜油(2)醋(3)味精(4)胡椒粉(5)面粉,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其中 形成悬浊液, 形成乳浊液, 形成溶液。

(填编号)7.下列与人密切相关的4种液体中,属于溶液的是 ( ) A .“伊利”纯牛奶 B .“娃哈哈”矿泉水 C.黄河水水 D .血液 8.下列物质混合,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 A.植物油与水 B.碘与酒精 C.面粉与水 D.食盐与水9.把20克食盐溶液放在蒸发皿内,加热蒸干后,得到食盐4克,则其溶剂水的质量是( ) A .24克 B .4克 C .20克 D .16克10.在学完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后,小明还有点疑问,回家后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将少量的食盐溶解在凉开水中,静置一个小时后,小明用吸管分别尝了上层、中层和下层的溶液的味道,你觉得小明会感觉到 ,这个实验说明了 。

2、固体药品的取用: (1)粉末状:药匙、纸槽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小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2)块状:镊子、药匙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浓溶液和稀溶液:(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为气体时,还需要指明压强),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注意:a 、明确前提条件: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

因为改变溶剂量或温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b 、明确“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c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不是固定不变的,一旦前提条件发生改变,则溶液的饱和或不饱和状态也会发生改变。

(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对大多数物质而言)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多的是浓溶液,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少的是稀溶液。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例下列有关固态物质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B .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升温、加溶剂C.将热饱和溶液降温时,一定会析出晶体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课堂练习】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肯定是较浓的溶液C.饱和溶液肯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D.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2.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A.很浓的溶液B.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C.含100克水的溶液D.含100克该物质的溶液3.一定温度下,欲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加溶剂;④增加溶质。

其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 )A.只有①B.只有④C.①④D.③④4.搅拌可加速溶解,实验室里常用来搅拌的仪器是()A.药匙B.玻璃棒C.温度计D.滴管5.下列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A.试管直立,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向试管口倒入B.试管倾斜,把盛有固体药品的药匙从试管口倒入C.试管直立,把盛有固体药品的纸槽送入试管底部D.试管横放,把盛有固体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直立起来6.下列哪种物质溶于水,温度下降()A.氢氧化钠B.硝酸铵C.生石灰D.氯化钠7.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是()A.一定是浓溶液B.降温后一定还是饱和溶液C.析出晶体后仍为饱和溶液D.不能再溶解其它任何物质8.现有一杯底部尚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溶液,在给烧杯加热或加水的条件下,原来未溶解的硝酸钾溶解,这时溶液由变为。

这说明,在改变条件的情况下,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可以相互转化。

因此我们在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涵义时,应强调和两个条件,否则就会失去意义。

9.取用固体药品时,当药品是块状时,可用__ __取用;取少量粉末状或小粒固体试剂时,用干净的__ _,或用代替。

10.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B.某温度下,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任何溶质C. 某温度下,从一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取出一半,则这半杯溶液仍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D.有一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11.下列方法中,可用来检验某种溶质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 )A.将溶液适当加热B.将溶液适当冷却C.再加少量溶剂D.再加入该溶质12.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某固体溶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一定会变成不饱和溶液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还是饱和的D.某溶液冷却到一定温度,能析出晶体,就可证明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13.某温度下,有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钠溶液,欲使其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A.用滤纸吸去一部分水B.蒸发掉一部分水C.降低溶液的温度D.加入硝酸钠晶体14.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

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生石灰B.氢氧化钠C.食盐D.硝酸铵 4、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 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36g 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 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注意:通过溶解度可得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比。

假设某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为Sg ,则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质量比为S :100 :(S+100)。

S = ×100g(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如KNO 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如Ca(OH)2(4)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20℃时 S 易溶 > 10g 可溶 1-10g 微溶 0.01-1 难溶 < 0.0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溶解性是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表示,溶解度是物质溶解能力的定量表示。

例“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 ”。

根据这一条件及溶解度的含义,判断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A.100g 水溶解36g 食盐恰好能配成饱和溶液B.200C 时,100g 食盐饱和溶液里含有36g 食盐C.200C 时,把136g 食盐饱和溶液蒸干,可得到36g 食盐D.饱和食盐水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36:100:136 2、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 (2)曲线法: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的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②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的溶液必然是饱和溶液。

③两条曲线交叉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④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4)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A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硝酸钾B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平”,如NaClm 质m 剂C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5)溶解度曲线的应用A 、可以查出某种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