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

合集下载

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 (共20张PPT)

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 (共20张PPT)

说明பைடு நூலகம்序
逻辑 时间 空间顺序
说明文的结构
总分式 并列式 统分式 对照式 递进式
说明文的结构
举例子 打比方
下定义 摹状貌
作比较 分类别等
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
标题: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毛主席于1955年6月9日为人民英 雄纪念碑写的题词。
表明作者要歌公颂的对象,
揭示全文主旨。
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
西之北
北之东 北之中
1
1839年
2
1851年
3
1911年
4
1919年
5
1925年
6
1927年
7 抗日战争时期
8 9
销毁鸦片烟 金田起义 武昌起义
五四运动 五卅运动 八一南昌起义 敌后游击战
热烈支援前线 胜利渡长江
表现中国人民反帝的决
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结束了封建帝制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促使大革命风暴的爆发 打响了武装斗争第一枪 打击日本侵略者

绍内涵丰富,情感深厚,既介绍了纪念碑建筑上的特征,更
雄 永
突出了纪念碑的纪念意义。
重 不

liú
馏金
sù chóng màn
上溯
重幔
zhān
瞻仰

庑殿
tiǎo xìn
挑衅
yú 逾越
qiàn
天堑
瞻仰: 挑衅: 上溯: 逾越:
天堑:
恭敬地看。瞻,往上或者往前看。 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从现在往上推算。溯,逆流而上。 跨越,超越。 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多指长江, 形容它的险要。堑,壕沟。
纪念碑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优质课课件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优质课课件

通过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影视作品 等多种渠道,让学生了解英雄事迹, 感受英雄精神。
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烈士 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重走长 征路”、“追寻红色足迹”等实践活 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传承红色基 因。
03
营造浓厚氛围
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主题班会等 多种形式,营造学习英雄、崇尚英雄 、争做英雄的浓厚氛围。
记者们提前准备好问题,可以 围绕英雄的生平、事迹、精神 等方面提问。
采访总结
采访结束后,记者们对英雄的 回答进行总结和归纳,加深对 英雄形象的理解和认识。
角色分配
每组选择一位学生扮演革命先 烈或当代英雄,其他学生扮演 记者。
采访过程
记者们依次向英雄提问,英雄 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回答问 题。
时间安排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梳理
引言
01
简述写作背景,引入主题
主体部分
02
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人民英雄的伟大事迹
结尾
03
总结全文,表达对人民英雄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关键语句解读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
解放战争胜利原因分析
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 中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 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人民群众的积极 支持等因素。
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他们英勇善战、不怕牺牲,打 败了国民党军队,推翻了国民党反动 政权。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制定了正确 的战略和策略,通过土地改革、发展 生产等措施,赢得了广大农民和其他 劳动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共26张PPT)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共26张PPT)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人民英雄纪念碑 (西)
先介绍画面,再指出 其意义。
南昌起义 1927年 抗日战争时期
先总后分地描述了画 面上的人物及其行动, 以此显示人民战争的 特点。
人民英雄纪念碑 (北)
胜利渡长江 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详细说明北面最 大的一幅浮雕。
简略介绍左右两幅 装饰性浮雕。
热烈支援前线
欢迎解放军
人民英雄纪念碑 (北)
记叙
“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议论
阅读4—6段,梳理介绍纪念碑的顺序
台阶 平台(碑身四周) 碑身(正面、背面)
碑身东西两侧 上部
小碑座
碑顶
大碑座
阅读7—10段,思考文章重点介绍了哪十幅浮雕?作者分别是如何介绍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 (东)
虎门销烟 1839年 金田起义 1851年
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具体说明纪念碑巍峨雄伟的特征。
品味语言
1、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
“自古以来”是时间限定词,强调时间久远。从而突出纪念碑 对我国的重大历史意义。
2、据地质专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久八百年到一千年之久 。
“至少”强调了最低限度,突出这些浮雕的耐久些,也暗含了人民 英雄永垂不朽的意思。
建碑的特殊材料的象征意义:
花岗石的特征是坚强,汉白玉的特征是洁白。用这两种材料象征先 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碑顶


背 面
第二层平台

小碑座
碑 正

大碑座
汉白玉 栏杆
第3自然段主要运用了说明 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有适当的 与

“当天傍晚,毛主席率领全体与会代表为纪念碑举行了庄严隆重的 奠基礼,毛主席亲自执锨铲士,为纪念碑奠定基石。”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精品PPT课件(共29张)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精品PPT课件(共29张)

销毁鸦片烟 1839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
(东)
金田起义 1851年
武昌起义 1911年
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
(南)
五卅运动 1925年
南昌起义 1927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
抗日敌后游击战 抗日战争时期
(西)
胜利渡长江
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英雄纪念碑
热烈支援前线
欢迎解放军
(北)
这一部分的说明顺序:
天安门 东长安街
人 民 大 会 堂
纪念碑台阶前 北 西 纪念碑 东 第二层平台
政 协 礼 堂

天安门 东长安街

人 民 大 会 堂

北 西 纪念碑
纪念碑台阶前

第二层平台
政 协 礼 堂

按照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介绍纪念碑
课文分析(6——10节)
(分组讨论)
1 .这一部分重点介绍了哪10座浮雕?
2.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1 从东到南到西再到北的空间顺序 2 从近代再到现代的时间顺序
课文小结
本文说明的顺序是:
一、从远到近的空间顺序(2-5节)
二、从东到南到西再到北的空间顺序 与从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相结合 (6-10节)
组织交流
朗读第四段的碑文,思考:
人民英雄纪念碑要纪念 的英雄究竟是哪些人? 烈士们已经远离我们而 去了,作为新时期的青年, 我们能做些什么?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
并且毫不畏惧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
名言摘抄 3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7、散文就是渴望自由的心灵,自由的表达,自由的形式,自由的来来去去。——王蒙 38、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39、天 才出于勤奋。——马克思 40、人之所以错误,不是因为他们不懂,而是因为他们自己以为什么都懂。——卢俊 41、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东西。——约翰· 洛克 42、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郭沫若 43、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44、爱学出勤奋,勤奋出天才。——郭沫若 45、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46、求知是一条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路。——福柯 47、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弗兰西斯· 培根 48、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弗兰西斯· 培根 49、一个人应该为知识不广博而害羞。——张衡 50、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 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苏霍姆林斯基 51、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 样。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末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一个有观察力的学生,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 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 52、学习如果想有成效,就必须专心。学习本身是一件艰苦的事,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会有相应的收获。——谷超豪 53、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名 54、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佚名 55、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佚名 5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佚名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
人民英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缅怀。
人民英雄的奋斗历程和牺牲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通过学习人民英雄的事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一步增强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传承和弘扬人民英雄的精神,有助于培养新时代的爱国者和建设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国际影响
03
人民英雄的事迹和精神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05
CHAPTER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现状与保护
人民英雄纪念碑经过多年的保护,整体保存状况良好,碑身和碑文清晰可见,无明显损坏。
纪念碑保存状况
纪念碑定期进行清洗、保养和检查,以确保其外观和结构的完好。同时,周边环境也得到有效整治,保持整洁。
目的
通过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PPT课件的展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历史使命感。
意义
02
CHAPTER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立与历史
民族危机的深重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为了纪念在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激发民族精神,决定建立人民英雄安门广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个国家级公共艺术工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
主题诠释
通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课文,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巍峨、雄伟和庄严,学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通过PPT课件,让学生全面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碑文内容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PPT课件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PPT课件

巍峨 wēi’é 矗chù立
永垂不朽
橘jú黄色 镶嵌xiāng qiàn 销xiāo毁
序幕mù
梭suō镖biāo
践jiàn踏 慷kāng慨kǎi
怒形xíng于色 五卅sà运动
摧cuī毁 髻jì子 搀chān扶
勇yǒng往直前 雄伟峻jùn峭qiào

矗 立:高大而笔直地挺立。 永垂不朽:垂,流传后世。朽,磨灭。指光辉的事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具体准确、突出强调地说明了人民英雄纪念 碑雄伟、高大的特点。

(3)纪念碑是用17000块坚硬的花岗 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 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 对先烈的怀念。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准确具体地说明了
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的特点。
百四十年”。这三个历史年代,在中国
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① 解放战争,②
五四运动
③ 鸦片战争
三段碑文分开写,由近溯远,层次清晰, 表达了人民 对各个历史阶段革命先 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方位 顺序 事件
时间
东 1 销毁鸦片烟
1839
2 金田起义
1851
南 3 武昌起义
1911
4 五四运动
1919
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 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 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 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
这句话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突出强调地说明了双层汉白玉栏杆美 观朴素,洁白耀眼、庄严、雄伟。

4.碑文中标出三个年代:“三年以来”,
“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
5 五卅运动
1925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ppt课件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ppt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请判断下列语句的说明方法,并做简单赏析。
1.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天安门广场南部。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具体地说明纪念碑的巍峨、雄伟。
请判断下列语句的说明方法,并做简单赏析。
2.它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 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广场还高4.24米。
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纪念碑的高大、雄伟、庄严。
内容上: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特征,点明了作者当时的心情, 万分崇敬”“瞻仰”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4.阅读第2-5段,

找出体现作者行


踪的词语。
5.从总体来看,这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阅读7—10段
1.思考:这一部分总共描绘了几幅浮雕? 按照历史的发展来写
1.销毁鸦片烟 2.金田起义
拓展延伸
参照本文介绍浮雕时的说 明顺序及说明方法,以《我 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 一篇说明文。 (600字)
文中哪些词语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2.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
“亲自‘’和"亲笔“说明毛主席和周总理对纪念碑的重视, 表明建碑的意义重大。
文中哪些词语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3.据地质专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久八百年到一千年之久。
“至少’强调了最低限度,说明保存的时间可能更久, 暗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之意。
1839
东 1851年
3.武昌起义 4.五四运动
5.五卅运动
1911年 1919年 (南) 1925年
6.八一南昌起义 1927年 (西) 7.抗日敌后游击战 1931年
8.解放战争“百万雄师胜利渡长江” 1949年

第20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课件(共19张ppt)

第20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课件(共19张ppt)

(20-21·邯郸凌云中学期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国家大剧院
①国家大剧院外观像一个倒扣的半边蛋壳,壳体表面由2万多块钛金属板和1 200多 块超白透明玻璃组成,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每当夜幕降临,壳体表面 上星星点点、错落有致的“蘑菇灯”,如同扑朔迷离的点点繁星,与远处的夜空遥相呼 应,使大剧院呈现出一种含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
(2)第 ④ 句是病句,修改意见为: 在句末添加“的气氛”

解析: ①句,慷慨陈词,指情绪激昂地发表言论,陈述自己的见解。这里形容青
年学生去天安门的状态,改为“慷慨激昂”更合适。 ④句,“充满”没有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补充宾语中心语。
5.下列有关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本文是一篇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标题表明了本文说明的对象。 B.本文在说明时,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进 行
“小虾”的活泼、可爱。
解析:C.这一句是陈述句,不是祈使句。
7.下面是介绍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的文字,顺序已被打乱,正确的顺序为: ②⑤①④③ 。 (只填序号)
①碑前立有一尊5米多高的革命志士青铜雕像。 ②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建于雨花台海拔60多米的制高点上,高42.3米,宽7米,厚5米。 ③碑身背面刻有江苏省和南京市人民政府所撰的碑文。 ④碑身正面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为邓小平题写。 ⑤它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
②从紧邻长安街的北入口步入大剧院,进门后,便是长达80米的水下廊道。廊道顶 部全部采用玻璃天花板,上方的湖水波光粼粼,层层涟漪可以投影在地板和墙壁上,与 墙上疏密有致的气泡形装饰相映成趣,让身在其中的人们仿佛徜徉在一个亦真亦幻的 “未来水世界”。
③过了水下廊道,就走进了橄榄厅。橄榄厅因其空间形状酷似一颗橄榄而得名。两 扇大门凝重典雅,其上各有180个椭圆形凸起,既是中国古老门钉的变形演化,又是现 代设计的点缀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下列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 作用 ?
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 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 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 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
这句话用了 作比较 的说明方法,
突出强调地说明 了双层汉白玉栏杆 的 美观朴素、洁白耀眼、庄严、雄 伟。
4.碑文中标出三个年代:“三年以来”, “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 百四十年”。这三个历史年代,在中国 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第二课时
课堂目标: 1.十大浮雕的行文线索; 2.通过分析浮雕上的画面形象,锻
炼形象思维,感受革命烈士的革 命精神; 3.富于变化的语言 。
人民英雄纪念碑雄伟的特点。
(3)纪念碑是用17000块坚硬的花岗 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 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 对先烈的怀念。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准确具体地说明了
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的特点。
研读第四小节
1.这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列数字 和 作比较 。
2. “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 写的碑文。”这一句中的“亲自”、“亲 笔”不能删去是这因能为说明毛主席、周总理对 此事的态度非常慎重,显示建碑意义的重 大。
副标题: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万分崇敬
题 解: 的心情
说明的对象
1.表明了本文说明的对象。
2.表现出作者对革命 先烈万分崇敬的心情。
请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奠基(diàn ) 挑衅( xìn ) 旌旗(jīng ) 天堑( qiàn ) 瞻仰(zhān) 逾越( yú ) 镏金 (liú ) 重幔 ( màn ) 庑殿 ( wǔ ) 上溯 ( sù )
第二层 东 平台
走下 离开
南(背面) 西 北(正面)
重点研读:
从总体上看,作者是 按照怎样的顺序把纪 念碑一步步介绍到我 们面前来?
(阅读2至5节,找出表明 顺序的关键词语回答。)
活动顺序:
进入广场
越过广场 踏上石道 走到碑前 踏上台阶 到了平台
天安门
东长安街

北 纪念碑台阶前



大 会 堂
夜 景
碑 文
精花星碑
神纹、身
万,松东
年象柏西
zxxkw
长 存 。
征 着 先 烈
和 旗 帜 组
两 侧 上 部
们成,
的的刻
革装着
命饰红
设计精巧的纪念碑花边
虎门销烟 浮雕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 浮雕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浮雕
五四运动
浮雕
五卅运动
浮雕
八一南昌起义 浮雕
抗日游击战
浮雕
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 浮雕
说明 顺序
(1)先 四周 (2)先 台阶
(3)先 正面
后 中间 后 碑身
后 背面
空间顺序
活动三、准确的说明语言
本文的重点是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 因此运用了大量说明性的语言,并运用 了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 阅读2-5节, 说出这一部分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又 有哪些你认为特别准确的词语,各有什 么作用 ?
(1)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 广场南部。
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人民英雄纪念碑高大巍峨的特点。
(2)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 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 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 4.24米。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据、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具体准确、突出强调地说明了
① 解放战争 ② 五四运动
③ 鸦片战争
三段碑文分开写,由近溯远,层次清晰, 表达了人民 对各个历史阶段革命先 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据统计,从1946到1949年,三年解放战争牺牲了解 放军将士30多万人。从1919年到1949年的30年中, 旧中国经历国民大革命、十年国内革命战争、八年抗战 和三年解放战争,死伤无数,仅抗日战争就死伤军民 3500多万人。由此追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到 新中国成立的100多年,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 女为了民族解放与自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西

纪念碑
东 第二层平台


天安门
东长安街 远
人 民 大 会 堂
近 北
纪念碑台阶前


西
纪念碑

第二层平台
礼 堂

按照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介绍纪念碑
按平台
碑顶
碑 身 小碑座
大碑座
正面 背面
四周: 双层汉白玉栏杆 中间: 碑 心 石 正面: 题 字
背面: 碑 文
活动一、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自由朗读课文, 找出体现作者对 纪念碑总印象、 概括总特征的词。
活动二、初知本文说明顺序
浏览课文,画出表示 作者行踪的词以及观察地 点
再读课文,找出作者参观路线的方 位词,试着画出参观路线图。
走 越踏 走 踏 到瞻 去 过着 到 上 了仰
东长 安街
转到
纪念碑 台阶前 最后 来到
下面让我们以无比崇敬的心情诵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吧: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 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 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 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人民英雄纪念碑简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作出决议,在天安 门广场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人 民英雄纪念碑收到了200多份的设计 方案,1951年国庆决定以梁思成的设 计方案为主,再综合另外3个方案来 建筑纪念碑 。
zxxkw
人民英雄纪念碑简介:
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碑芯巨 石重达百吨,自青岛运到北京,成品高 14.7米,宽29米,厚1米,重60吨。碑身 由413块花岗岩组成,碑基由17000多块花 岗岩和汉白玉组成,面积3000多平方米。 碑座四面嵌着10幅巨大的浮雕.人民英雄 纪念碑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与天安门 遥遥相对,上有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 垂不朽”,背面碑文由毛泽东起草,周恩 来书写。
支援前线
浮雕
欢迎人民解放军 浮雕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周定舫
第一课时
课堂目标: 1.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2.理清说明顺序 3.准确的语言
体裁:
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正标题: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题 解:
(歌颂的对象) (全文中心意思)
1.标明作者要歌颂 的对象。
2.揭示全文 中心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