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复习资料教程文件
(完整版)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简史范围:史前及先秦美术——秦汉美术——魏晋南北朝及隋唐美术——五代宋元美术——明清美术——近代美术复习重点:魏晋南北朝及隋唐美术——五代宋元美术——明清美术分值大概分布:1.绘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110分2.绘画理论:10分3.工艺(玉器艺术、陶瓷艺术、染织)10分4.书法艺术:5分5.雕塑(秦汉美术、佛教艺术)15分第一编史前及先秦美术第一章史前美术一、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1.模仿说2.巫术说3.游戏说4.劳动说二、重要彩陶类型★★★★★1.仰韶文化彩陶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2.马家窑文化彩陶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3.黑陶工艺三、重要雕刻★★1.玉器:C形龙2.陶雕:女神塑像四、岩画第二章先秦美术一、青铜器艺术★★★★★1.青铜器的分类及代表商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西周:伯矩鬲[lì]、毛公鼎春秋:立鹤方壶战国:宴乐采桑狩猎攻战纹壶2.青铜器纹饰兽面纹(饕餮纹)2.青铜器上的铭文铭文出现于商代后期,初时字数很少,仅有族徽的印记。
到商代晚期,出现了长达数十字的铭文,西周以后,有的器物上铸出数百字的长铭二、绘画艺术★★帛画:《人物龙凤》《人物御龙》第二编秦汉美术一、秦汉美术的主要类型★★★★★(厚葬)1.壁画: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2.帛画3.画像石、画像砖4.雕塑(守灵)二、秦汉绘画的主要特征(简单了解)1.政治功能和伦理教化作用2.题材广泛地采来自社会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3.单线勾勒三、壁画宫殿寺观壁画和墓室壁画代表:秦都咸阳宫壁画残片;河南洛阳卜千秋墓室壁画;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四、帛画马王堆一号墓彩绘帛画《轪[dài]侯妻帛画》——T字形,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
五、画像石、画像砖1.用途2.特点六、雕塑(简答题)1.秦汉特点、异同⑴塑代表作品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特点: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石器时代的美术是我国工艺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
这时期美术的明显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
从距今约8000年前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磨制石器和陶器为标志的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陶器、玉器、纺织品以及骨牙器、漆器制作日渐发达,工艺美术的大幕也就此拉开。
按陶质来分有红陶、灰陶、白陶和黑陶,著名的彩陶往往属于泥质红陶。
工艺美术讲究装饰和造型,原始陶器的装饰之美集中体现于彩陶,造型之美突出表现于黑陶。
彩陶和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最灿烂的美术创造。
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然后入窑烧制。
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美化装饰效果。
这样的陶器通称彩陶。
彩陶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装饰纹样上,黄河流域是中国彩陶最发达的地区,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为其代表。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制作发达,其彩陶数量之众,装饰之丰富均令新石器时代其他文化的彩陶无法比肩,中国彩陶艺术至此达到顶峰。
代表作品:舞蹈纹彩陶盆黑陶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的。
黑陶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制作工艺和造型上,以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
以轮制技术烧成的薄胎蛋壳黑陶以器形别致,工艺精巧而著称。
陶质细腻、器胎极薄,陶色纯黑,表面打磨精细,漆黑光亮。
大多素面,有的器物表面饰以凹凸弦纹或纤细的镂孔花纹。
著名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出现在晚期。
由于这种陶器胎薄如蛋壳,最薄处仅为0.2-0.5毫米,人们还习称之为“蛋壳陶”。
蛋壳陶代表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
红山文化1935年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遗址。
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前3000年。
分布在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一带。
这里出土了已知最早的玉龙。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启示和影响:1、功能和美观的统一2、技术对艺术的制约3、形式法则的创造4、经济原则的发明5、原始工艺美术不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复习资料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复习资料一、概述中国美术简史是研究中国艺术发展历程的一门重要学科。
在中国几千年的艺术发展历程中,美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手法,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美术简史的复习方法,包括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并提供一些复习建议。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1)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发展背景和主要艺术流派;(2)代表性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的分析;(3)不同艺术门类的特点和演变过程;(4)艺术发展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
2、难点(1)艺术作品的分析与鉴赏方法;(2)不同艺术流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艺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历史环境的理解;(4)艺术作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评估。
三、复习建议1、梳理发展脉络,把握重要时期和艺术流派。
建议将中国美术简史分为若干个时期,如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分别了解各时期的艺术发展背景、主要艺术流派和代表性艺术家。
2、掌握鉴赏方法,提高艺术品味。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艺术展览、欣赏名画等方式,逐渐掌握鉴赏方法,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水平。
3、理解艺术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
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分析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时代特色和地域文化。
4、注重实践,强化记忆。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模拟考试、做题、画作练习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料。
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学术网站、艺术类论坛等途径,获取更多有关中国美术简史的资料和信息。
四、总结本文介绍了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复习资料的整理方法,包括概述、重点与难点以及复习建议。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梳理发展脉络,把握重要时期和艺术流派,掌握鉴赏方法,理解艺术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注重实践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相信考生一定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国美术史资料全国考研必备.doc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前言一、什么是美术?美术有哪些种类?(一)什么是美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艺术”这个专门名词,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s”,由此演变成现代英语中的“art”,原意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及文学、戏剧、音乐等,广义的还包括拳术、魔术、制衣、栽培、医术等。
今天,英语中的“art”一词仍然既作“艺术”解,又作“美术”解,它既可以用来指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等其它各种艺术门类,有时又专门用来要指称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在内的视觉艺术。
在很多西方著作中我们甚至还会看到,作者所说的“art”其实仅仅就是指我们中国人所认为的美术的一部分:绘画。
而他们的“the fine arts”(我们直接译作“美术”),也仍然是指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
“美术”这个专门名词,在中国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被文艺家和教育家普遍运用的。
当时蔡元培运用“美术”这个术语时,也还包括了诗歌和音乐。
其后,中国的文艺界、教育界把“美术”和“艺术”的概念逐渐分离开来,“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社会,表现人类情感的一门大人文学科,它包罗了美术、音乐、诗歌、舞蹈、戏剧、电影等,也包括服饰、园林等很大的范围。
“美术”,则专门用来指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即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部分。
一种精神产品,“美术”它有别于听觉艺术的意义、语言艺术的文学,具有造型性(形象)、可视性(视觉)、静态性(瞬间)、物质性(材料)的一种空间(二或三维)艺术。
名词概念:1.美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是对生活的一种能动的审美反映。
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
《中国美术简史》复习纲要.doc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广告(设计与制作方向)专业(开放专科)《中国美术简史》考试大纲第一部分期末考试说明一、期末考试要求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中国美术简史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情况,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全面了解美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理解并掌握中国美术史中的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等流派的艺术特点。
二、组卷原则考核是依据浙江电大《中国美术简史》课程教学大纲和本课程的多媒体教材编制的。
该课程的文字主教材《中国美术简史》是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现用的《中国美术简史》教材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出版。
学生在学习中可同时参考使用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提供的本课程电视直播课堂、网上教学辅导等其他学习支持服务资源。
三、试题类型1、填空题1' X52、选择题1' X203、简答题20' X24、论述题35, XI四、考核形式本课程的考核采取一纸开卷考试的方式。
五、答题时限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六、其它说明无第二部分考核的内容和要求期末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编、史前及先秦美术第一章、史前美术1.考核目的了解史前美术的特点2.考核的知识点1、新石器时代的两大标志。
2、陶器按质地分类。
3、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装饰纹样。
4、仰韶文化出土彩陶艺术品。
5、马家窑文化主要出土艺术品。
6、岩画。
3.考核要求掌握理解并熟记第二章、先秦美术1.考核目的了解先秦美术的特点2.考核的知识点1、先秦美术中的青铜器的艺术成就。
2、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种类。
3、西周青铜工艺的特点。
4、商代文字。
5、玺文分类。
3.考核要求掌握理解并熟记第二编、秦汉美术第二章、画像石与画像砖1 •考核目的了解画像石和画像砖的特点2.考核的知识点1、画像石。
2、画像砖。
3、考核要求掌握理解并熟记第三章、书法篆刻艺术1.考核目的了解书法篆刻艺术2.考核的知识点1、中国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主要是在秦汉时代确立起来的。
中国美术简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简史复习资料第一编.史前及先秦美术
第一章.史前美术
注:瓷器与陶器的不同之处有三:一是原料不同,陶器用普通黏土,金属杂质含量多,而瓷器用高岭土,质地纯净的多;二是烧成温度不同,陶器一般在600~900摄氏度,而瓷器达1200摄氏度以上,这就造成瓷器的胎体烧结致密,吸水性大大低于陶器;第三,陶器是素胎烧成,而瓷器表面挂有人工培植的玻璃质釉,与胎体一起烧成。
第二编秦汉美术
第一章绘画艺术
第二章画像石与画像砖(兼具绘画雕刻两种因素)
第三章书法篆刻艺术
第四章雕塑艺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高峰)
第五章建筑艺术
第六章工艺美术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第一章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
第二章隋唐的绘画艺术
第三章书法篆刻艺术
第四章雕塑艺术
第五章石窟寺院艺术
第六章建筑艺术
第七章工艺美术
第四编五代宋元美术(各民族交流和融合)第一章五代宋元的绘画艺术
第二章辽金元的绘画艺术
第三章书法篆刻艺术
第四章建筑和雕塑艺术
第五章工艺美术
第五编明清美术
第一章绘画艺术
第六编近现代美术中国画艺术
西学东渐。
中美史复习提纲

中美史复习提纲中国美术简史复习提纲史前美术(一)基础知识:1、中国的史前时代即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属社会发展史上的原始社会。
2、《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的作品,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3、《舞蹈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的作品,属于马家窑文化类型。
4、陶器的发明和磨制石器的应用,并列为新石器时代的两大标志。
5、马家窑彩陶文化主要分为三个类型:A.马家窑类型。
B.半山类型。
C.马厂类型。
(二)思考题:名词解释:彩陶。
试描述《舞蹈纹彩陶盆》及其文化内涵。
试描述《人面鱼纹彩陶盆》及其文化内涵。
先秦美术(一)基础知识:1、《四羊方尊》是商代的青铜器。
2、《莲鹤方壶》是春秋晚期的青铜器。
3、《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是战国时期的帛画。
4、商代的书法以甲骨文为代表,西周的书法则以金文为代表。
(二)思考题:名词解释:甲骨文简述:瓷器是中国文化的标志之一,它是在制陶工艺上发展起来的,谈谈瓷器与陶器的不同之处。
秦汉美术(一)基础知识:1、武梁祠是东汉的建筑,其中保存了内容非常丰富的画像石,是汉画像石的典型代表。
2、《T字形帛画》是汉代帛画的重要作品,发现于长沙马王堆汉墓。
3、草书是汉代新出现的一种书体。
4、《马踏匈奴》是汉代霍去病墓的主体石刻。
5、《说唱俑》是东汉四川成都富有浓郁生活情趣的陶俑。
6、汉代书法以隶书为主要的书体或官方书体。
(二)思考题:名词解释:画像石;画像砖;秦兵马俑。
名词解释:马踏飞燕、长信宫灯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一)基础知识:1、王羲之是生活在东晋的书法家,后世称之为“书圣”。
2、《昭陵六骏》是唐代皇帝陵中的重要雕刻作品,“六骏”是唐太宗征战时骑过的马。
3、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被称为中国的三大石窟寺。
4、书法史上的“颠张狂素”指的是张旭与怀素,他们均以草书见长。
5、书法史上的“颜筋柳骨”指的是唐代的颜真卿和柳公权。
6、吴道子是生活于唐代的画家,被称为“画圣”。
中国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中国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中国美术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是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
在考研复习过程中,合理的复习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考研复习的中国美术史资料,希望能够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教材类资料1.《中国美术史》(第三版):该教材是中国美术史考研的主要教材之一,由中国美术学院编写。
该教材内容详实,系统性强,涵盖了中国美术史的各个时期和流派。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该教材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复习。
2.《中国美术史纲要》:该书是中国美术史的经典教材之一,是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基本参考书。
该书内容简明扼要,适合用来进行快速复习和梳理知识框架。
3.《中国美术史教程》:该教材是一本比较全面的中国美术史教材,内容详实,适合用来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论研究。
二、辅助类资料1.《中国美术史名著导读》:该书是对中国美术史名著的解读和导读,通过对名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和艺术思想。
2.《中国美术史名家作品选》:该书选取了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名家作品,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美术的风格和特点。
3.《中国美术史人物辞典》:该书是对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解读,可以帮助考生了解各个时期的重要人物及其对中国美术史的贡献。
三、论文集类资料1.《中国美术史研究论文集》:该书是中国美术史研究的重要论文集,收录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对于深入研究中国美术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中国美术史研究文集》:该书收录了一些重要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可以帮助考生了解当前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热点问题。
四、网络资源类资料1.中国美术馆官方网站:中国美术馆是中国最重要的美术馆之一,其官方网站上有大量的关于中国美术史的展览、藏品和研究资料,可以通过浏览网站来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
2.学术论坛和博客:在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中国美术史的学术论坛和博客,可以通过参与讨论和阅读博文来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术简史--考研
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简史
范围:史前及先秦美术——秦汉美术——魏晋南北朝及隋唐美术——五代宋元美术——明清美术——近代美术
复习重点:魏晋南北朝及隋唐美术——五代宋元美术——明清美术
分值大概分布:
1.绘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110分
2.绘画理论:10分
3.工艺(玉器艺术、陶瓷艺术、染织)10分
4.书法艺术:5分
5.雕塑(秦汉美术、佛教艺术)15分
第一编史前及先秦美术
第一章史前美术
一、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
1.模仿说
2.巫术说
3.游戏说
4.劳动说
二、重要彩陶类型★★★★★
1.仰韶文化彩陶
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
2.马家窑文化彩陶
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
3.黑陶工艺
三、重要雕刻★★
1.玉器:C形龙
2.陶雕:女神塑像
四、岩画
第二章先秦美术
一、青铜器艺术★★★★★
1.青铜器的分类及代表
商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西周:伯矩鬲[lì]、毛公鼎
春秋:立鹤方壶
战国:宴乐采桑狩猎攻战纹壶
2.青铜器纹饰
兽面纹(饕餮纹)
2.青铜器上的铭文
铭文出现于商代后期,初时字数很少,仅有族徽的印记。
到商代晚期,出现了长达数十字的铭文,西周以后,有的器物上铸出数百字的长铭
二、绘画艺术★★
帛画:《人物龙凤》《人物御龙》
第二编秦汉美术
一、秦汉美术的主要类型★★★★★(厚葬)
1.壁画: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
2.帛画
3.画像石、画像砖
4.雕塑(守灵)
二、秦汉绘画的主要特征(简单了解)
1.政治功能和伦理教化作用
2.题材广泛地采来自社会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3.单线勾勒
三、壁画
宫殿寺观壁画和墓室壁画
代表:秦都咸阳宫壁画残片;河南洛阳卜千秋墓室壁画;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
四、帛画
马王堆一号墓彩绘帛画《轪[dài]侯妻帛画》——T字形,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
五、画像石、画像砖
1.用途
2.特点
六、雕塑(简答题)
1.秦汉特点、异同
⑴塑代表作品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特点: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
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⑵代雕塑代表是霍去病墓石刻《马踏匈奴石刻》,特点:①循石造型②因材施艺,较多地保留
原石的形状和表面质感,稍作加工,取其意似,不作细致刻画③它是一定美学趣味的产物,因为当时就有很多种手段可以制造出较为精细的雕像,而花岗岩的特殊质感与这种古拙朴厚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阳刚之美,显然更有利于表现西汉帝国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
2.影响
专题一人物画
一、人物画的分类及特点★★
1.分类
2.特点:形神兼备,不受时空的限制,高度的笔墨技巧和技法的多样化
二、人物画的发展历程★★★★★
专题二花鸟画
专题三山水画
一、山水画的分类及特点★★
1.概念
2.分类: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没骨山水
二、山水画的发展过程★★★★★
1.各时期的特点
2.代表作品
专题四佛教美术(出大题可能性小,一般为填空题)
一、佛教美术的特点
1.图像与文本
2.中国化过程、女性化过程、世俗化过程
二、佛教美术的题材
建筑:塔和伽蓝
雕塑:佛、菩萨、罗汉及诸天像
绘画:佛、菩萨
三、重要石窟寺艺术
四大石窟:甘肃敦煌(前秦—元)、山西大同云岗(北魏)、河南洛阳龙门(北魏)、甘肃天水麦积山(后秦)
其他重要石窟有(以开凿时间先后顺序):甘肃炳灵石窟(西秦——元明)、河南巩县石窟(北魏——宋)、泰山天龙山石窟(东魏——唐)、河北响堂山石窟(北齐——明)、重庆大足石窟(唐宋)、云南剑川石窟(唐宋)等。
专题五绘画理论
一、先秦美术理论
竹帛丹青论
二、南北朝美术理论★★★★★
1.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2.顾恺之:传神、以形守神,迁想妙得
三、隋唐五代美术理论★★
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第一本通史形式的画论
2.张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3.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神、妙、能、逸
4.荆浩《笔法记》——六要(针对“六法”提出的):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
笔,六曰墨
四、宋代美术理论★★★★★
1.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2.郭熙《林泉高致》: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
3.※苏轼:文人画论:宋代“文人画”理论的出现,赋予绘画以新的革新解放精神和浪漫主义情
调,使“文人画”呈现了蓬勃的生机,以至元明以后成为画坛占压倒优势的力量,跃居于中国
绘画的正宗地位。
“文人画”变绘画传统重客体为重主体(即变重写实为重写意),对“神”的
含义着重于主观的理解,强调感情和理想决定着艺术的成败,这对中国绘画无疑是一个创造
性的发展。
而系统地提出“文人画”理论并进行初步创作实践的,当首推苏轼。
五、元代美术理论★★
1.赵孟頫:古意、书画同源
2.倪瓒:不求形似
六、明清美术理论★★★★★
董其昌:文人画、南北宗论(简答或名词解释)
▲南北宗论——董其昌《画旨》中提出山水画派分南北两宗的观点。
借禅宗南北二派“顿、渐”
的修行方式,把我国唐以来的山水画中的文人画、水墨画和院体画两大体系划出了一个轮廓。
文人画体系似禅之南宗,院体画似禅之北宗。
北宗是注重功力的,犹如神秀的渐修,南宗是注重天趣的,犹如慧能的顿悟。
专题六书法艺术(分值很小)
一、篆书★★
甲骨文、周代金文——毛公鼎
二、隶书★★★★★
石门颂、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史晨碑
三、草书★★
智永的《草书千字文》,孙过庭的《书谱》,怀素的《小草千字文》
四、楷书★★
·三国魏人钟繇[yáo]
·龙门二十品
·初唐四杰: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jì]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五、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专题七玉器艺术
一、礼玉时期★★
红山文化C字形大玉龙、丝缕玉衣
二、世俗时期★★
精品文档
桐荫仕女图(清)、大禹治水图(清)
专题八陶瓷艺术
一、陶瓷的概念: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
二、青瓷★★
1.南青北白(填空或名词解释):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2.宋代五大名窑(填空):汝窑(青瓷)、官窑(宋徽宗创立)、哥窑(百圾碎)、钧窑(“钧
红”、“钧紫”)、定窑(白瓷:刻花、划花、印花)
三、彩瓷★★
1.元青花
2.(明清)五彩、斗彩、粉彩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