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PPT下载
合集下载
第12课《关雎》课件(23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中写一个年轻小伙子爱慕着一 位美丽贤淑的姑娘,他朝思暮想、执着追求,然而 求之不得,进而相思成梦,梦中与这位姑娘弹琴鼓 瑟,相亲相爱。
《诗经》的第一篇。
关雎
《诗经》中诗的标题一 般取自该诗的第一句。
双声词。第一ຫໍສະໝຸດ 是写传来的鸟鸣,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听;第二句是寻声而望,是
见物 起兴
jū jiū
雎鸠
yǎo tiǎo cēn cī
窈窕 参差
xìnɡ
sè wù mèi
荇菜 琴瑟 寤寐
mào
jiān jiā
sù huí qī
xī méi jī
芼
蒹葭 溯洄 萋萋 未晞 湄 跻
chí sì
坻涘
zhǐ zhǎn zhuǎn
沚 辗转
hǎo qiú
好逑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默写常考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所见;第三句是对自己倾心 人之所思,是想;第四句是 主人公强烈的向往、默默的
叠韵词,表现淑
自我祝愿。
女的美好。
第一章:以水鸟和鸣起兴,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 的爱慕之情。
双声词,描绘水草的状态。
这两句以荇菜的流动不定比喻淑女的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难求;以捞取荇菜的动作,隐喻君子
关
《诗经》二首之 八年级语文下册
雎 当
小 图
·
“ 风 ” “ 雅 ” ‘ 颂 ”
·
《诗经》是我国_最__早__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__周__
_到_春__秋__时期的诗歌_3_0_5_首,又称《诗》或《_诗__三__百__》。
第12课《关雎》课件(共12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爱 情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 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诗经》按照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 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 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 比、兴。 赋是直陈其事(直接抒写); 比是借物譬喻(比喻); 兴是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诗经》中,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或叠句,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 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请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出淑女的美丽,“参差” (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双声/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动作。 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读来韵味十足。“参差荇菜”“窈窕淑女”等 句子的重复吟咏则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
再读:悟情感
淑女和君子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淑女:文静美好、勤劳、理智慎重、情趣高雅。 君子:执着追求、尊重对方、情趣高雅。
中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
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和娴静 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在梦 里也会梦见那位姑娘的一系列追求过程,充 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 往和追求,突出表达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挚 的思想感情。 本篇是诗经的首篇,更加表明 了关雎在古代人们心中的地位。
初读:感韵律
重章叠句,又叫“重章叠唱”或“重章叠咏”。是指上下句或 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重复歌咏的一种语言形 式。重章叠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往往形成回环往复、余 味无穷的表达效果。《诗经》中多采用此种形式。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 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诗经》按照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 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 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 比、兴。 赋是直陈其事(直接抒写); 比是借物譬喻(比喻); 兴是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诗经》中,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或叠句,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 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请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出淑女的美丽,“参差” (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双声/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动作。 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读来韵味十足。“参差荇菜”“窈窕淑女”等 句子的重复吟咏则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
再读:悟情感
淑女和君子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淑女:文静美好、勤劳、理智慎重、情趣高雅。 君子:执着追求、尊重对方、情趣高雅。
中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
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和娴静 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在梦 里也会梦见那位姑娘的一系列追求过程,充 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 往和追求,突出表达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挚 的思想感情。 本篇是诗经的首篇,更加表明 了关雎在古代人们心中的地位。
初读:感韵律
重章叠句,又叫“重章叠唱”或“重章叠咏”。是指上下句或 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重复歌咏的一种语言形 式。重章叠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往往形成回环往复、余 味无穷的表达效果。《诗经》中多采用此种形式。
第12课《_诗经_二首:关雎》课件(共29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挑选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译文:长的短的荇菜,左挑右选忙采摘。 文静美好的女子,我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三、FM模拟教学
1.这首诗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全诗共5个小节,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3.诗中的女子为何会让君子“寤寐思服”? 4.既然是写君子追求淑女,为何以雎鸠鸟开头 呢?
三、FM问题归零
6. 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 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感情 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烈浓郁。B.“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写出了小伙子对意中人的思念、追求, 和因求之不得而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情形。C.诗歌反复吟咏, 逐步表现了君子追求淑女,最终和淑女结为永好,成为夫妻, 过上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的过程。D.诗歌善于刻画人物形象, 尤其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把青年男子的爱慕之情和相思 之苦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大胆热烈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FM问题归零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窈窕淑女”后成为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 B.“君子好逑”中的“好逑”的意思是好的配偶。这里的“好 ”读第三声。 C.“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着、睡觉中。写 出对心中的女子日日夜夜都在追求她。 D“参差荇菜”中的“参差”形容荇菜不仅长得茂盛,而且长得 十分整齐。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第12课《关雎》课件(共23张ppt)

板书设计
和鸣起兴 窈窕淑女 萌生爱意 君子好逑
关 思念之苦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雎
辗转反侧
亲近之乐 琴瑟友之 得之为欢 钟鼓乐之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课后拓展
运用《关雎》写实的手法刻画一下你对某个异性最纯朴 的喜爱之情。
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对异性的喜爱之情
写作特色
1.这首情诗的特点 (1)在语言运用上:反复咏唱,朴素优美、韵律和谐。 (2)在追求的方式上:弹琴鼓瑟,通过奏乐取悦对方。 (3)在追求的对象上:是劳动中的女子。
“赋”: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烘托、衬托,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事做 铺垫。
知识拓展
《诗经》地位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是《诗经》。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是屈原的《离骚》。
四书: 《孟子》《中庸》《大学》《论语》 《诗》《书》《礼》《易》《春秋》
思念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追求她成了空想,(我)日 日夜夜不停思念。 思念之
形容思念之情绵绵不尽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情绵绵不尽,叫人翻来覆去 难以入睡。
理解:小伙对意中人的思念、追求,和因求之不得而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情形。
诗意速通
译文: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在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船的左右两边采摘。文静善良美好的女子,
写作特色
2.托物起兴 “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
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 鸟儿的呼唤——“关关”,从听觉上触动了诗人的情怀;随声望
去——“在河之洲”,又从视觉上引起诗人的遐思——那“窈窕淑女” 真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呀!
12.1关雎 (共31张PPT)

课文内容填空: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寤寐求之。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辗转反侧。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这二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 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 调亦迫切急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 。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 思 服 。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朝 思 暮 想 , 辗 转 反 侧
第二、三章:写小伙子追求心上人而未得 的相思之苦(忧思)(心情:苦闷与焦灼)
雎鸠鸟不停地鸣叫, 栖息在河中的小岛上。 美丽文静的姑娘是君 子的好配偶。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长短不齐 捞取
参差不齐的荇菜, 在船的左右捞取。美 丽文静的姑娘,日日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寤,醒时;寐,睡 时。这里意思是日 日夜夜。
夜夜地思念她。
追求姑娘难以如愿, 思念 更加日夜思念着她。相 思之情绵绵不尽,翻来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覆去难以入睡。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这位采荇菜的姑娘 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 使他日夜相思,已到了长 夜不眠的程度。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第二章:参差荇菜
兴
难求
君子思服
窈窕淑女
第三章(第4、5节)
• 描写姑娘劳动的身影,让小伙子幻想能 与心爱的姑娘欢聚的欢乐场景
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 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 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思考
1.第一节是采用什么手法开篇的?写雎鸠鸣 叫起什么作用?
第一行以起兴手法开篇,由雎鸠立在水中沙 洲上鸣叫起兴,引出淑女是君子喜爱的配偶的 联想。由此奠定了全篇的抒情中心。 起兴:就是触景生情,因事寄兴。 此处,写雎鸠鸟鸣叫,既象征男女欢爱,又 给诗歌染上了一层浓浓的欢乐气氛。
《关雎》优秀ppt课件

跨文化视野下爱情诗对比
中西方爱情诗比较
中西方爱情诗在表达方式、情感内涵等方面存在差异。西方爱情诗更注重直抒胸臆、热烈 奔放;而中国爱情诗则更强调含蓄内敛、意境深远。
古今爱情诗比较
古代爱情诗更注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而现代爱情诗则更注重个性表达、情感宣泄。同 时,现代爱情诗还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呈现出更加开放、多元的特点。
03
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 对诗中爱情、婚姻和家 庭观念的理解和看法
04
搜集相关资料,探讨《 关雎》在中国文学史上 的地位和影响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和资源
《诗经》选读,了解《关雎》在其中 的位置和其他优秀诗篇
《关雎》研究论文及专著,进一步探 讨该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史》等相关教材,深 入了解先秦时期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特 点
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
艺术手法
运用比兴、象征等艺术手法,通过自 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来表达作者 的情感和思想。
表现技巧
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表现技巧 ,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感染力;同时 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现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03
CATALOGUE
文化内涵与价值观念探讨
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体现
主题思想
《关雎》的主题思想是赞美美好的爱情和婚姻生活,传达了作者对和谐家庭的向往。诗歌通过描绘君子与淑女的 爱情故事,强调了真挚、纯洁的爱情以及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同时,《关雎》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 的追求和向往。
02
CATALOGUE
文本解读与赏析
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篇章结构
采用起兴手法,以关雎和鸣引出男女相思之情;接着描写男 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展现其深情厚意;最后以琴瑟钟鼓之 乐表达男女之间的和谐美好。
《关雎》 ppt课件完美版23页PPT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关雎》 ppt课件完美版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关雎》ppt32张(素雅中国风)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牵挂在心头。 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辗转反侧”,运用动作描写,突出其内 心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深深 的思念之情。
第二章写小伙子对意中人的思念、追求,和因求之 不得而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场面。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弹琴鼓瑟对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她表示亲近。
兴
托物起兴。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与诗歌内容 有一定联系。 比兴手法可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韵味和形象的感染力。
《诗经》六艺: 风、雅、颂、 赋、比、兴。
贰
理 解 探 究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诗
关经 》
雎
序言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 英语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 等,想了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注释:
关关:拟声词。 雎鸠: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淑:漂亮,美好。 逑:配偶。
译文: 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在河心小洲上。文静美好的
女子,是男子的好配偶。
原文: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
好的女子,日日夜夜追求她。追求她却得不到,白天 黑夜总是思念她。思念啊思念,竟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文静美好的女 子,弹琴鼓瑟亲近她。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 两边挑。文静美好的女子,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1.开篇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篇起兴,在河心 小洲上“关关”鸣叫的雎鸠鸟,情谊深挚,互相唱和 的样子,与君子、淑女和乐恭敬地相处非常相似。 写雎鸠鸟是为了引起读者的相关联想,酝酿气氛。 然后进入正题,抒写自己的倾心所思和强烈向往, 提出文静美好的女子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窈窕 淑女,君子好逑”是全诗的纲目,统领全篇。
3. 如何理解诗歌中渗透的感情? 【答案】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 而不伤。”它既写了思慕追求,又深刻细 微,止当所止,虽然有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 之苦,但也不陷于难以自拔的境地。所以, 此诗的感情率真、淳朴、健康。
重难点小结
这首诗开头四句以起兴开篇,由成双成对雎鸠鸟引 出男女爱情,并统领全诗。然后运用重章叠句的方法, 写出了男子求姑娘而不得,辗转反侧日夜不安的焦急心 情。最后,用虚写的方式,表达了男子对心爱的姑娘的 深深爱慕和美好的愿望。
1. 了解《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理解诗 歌的内容(主旨)。(重点)
2. 学习比兴手法,体会一咏三叹的写作结构, 体会它朴素优美、音韵和谐的语言特色。 (难点)
3.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以及对我国古代文 化的热爱之情。(重点)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认为 “不学诗,无以言”,将其作为道德教育的教材。自西 汉以后被儒家学派尊崇为经典,奉为“六经”之一。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孔 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和的雎鸠鸣叫,引起所咏之词“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采用双声叠韵的联绵词。 本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增强了诗歌音
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 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 韵。用这类词语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描摹形 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 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这里的景物 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以景物为出发点,借景抒情, 用时而向左,时而向右采摘荇菜的动 作,隐喻这个男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 追求。
阅读方法解密
古诗文中景物描写作用分析法。 古诗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1)点明诗歌的 基本信息,包括时间、地点、天气、季节、人物等。(2) 衬托人物性格。(3)营造一种氛围和意境。(4)表达人物 心情,抒发内心情感。其中第(4)是古诗文中景物描写的 终极与核心作用,所写的景物归根结底是要为情感的含 蓄与巧妙表达服务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正面衬托, 即一般所说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一是反面衬托,即 一般所说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以倍增其哀乐”。
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
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
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参差: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
荇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流:捞取。
寤寐:指日日夜夜。
芼:挑选。
钟鼓:钟和鼓。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钟,击鼓。
乐:使……快乐。
译文: 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左右两边捞。文静美
12 关 雎
诗 歌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美好的人或物, 都会产生爱慕之心。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心中爱 慕之人称为“梦中情人”。 《关雎》这首诗便惟妙 惟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场对“梦中情人”的浪漫的 追求。那么追求的过程是如何的?追求的结果又是怎 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走进《诗经》开篇 的第一首《关雎》。
关雎
热
起兴 荇菜
淑女
流采芼
烈 而 美 好
君子 求 友 乐
的 爱
情
《关雎》是一首优秀的爱情诗,描写了一位青 年执着地追求一位漂亮而善良的姑娘,反复倾诉内心 缠绵的情思,急切盼望不久的将来能与意中人美满地 结合,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期盼之情。
1.恰当运用“兴”的手法。 如本诗的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用一唱一
(四)名句积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美好追求
导思1.诗中,主人 公是怎样追求所喜 欢的人的?
关键词: 美好感情
美好事物
导思2.重点描写了 哪种事物?有何作 用?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关雎》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一 读一读字音
jū jiū
雎鸠
xìng
荇菜
qiú
逑
mào
芼之
二 写一写字形
yǎo tiǎo( 窈窕 ) wù mèi( 寤寐 )
(一)古今异义 左右流之 古义:捞取;今义:液体移动。
(二)一词多义 之:在河之洲(结构助词,的) 钟鼓乐之(代词,她) 左右采之(代词,指“荇菜”)
(三)词类活用 1.左右流之 名词作状语,在左、右两边。 2.钟鼓乐之 名词用作动词,敲击钟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快乐。 3.琴瑟友之 名词用作动词,弹琴鼓瑟。名词用作动词,亲近。
《诗经》的作品分为风、雅、颂三个,表现手法有赋、 比、兴三种。风:是各地的民歌,分15国风,共160篇,是 《诗经》中的精华,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 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 用复沓手法,体现民歌特色。雅:多是祭祀、宴会的乐歌和 史诗,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多是宗庙、 颂神的乐歌,有“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赋: 即陈述铺叙。比: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兴:即借助 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