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用、仿写、变换句式复习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考点8选用 、仿用、变换句式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考点8选用 、仿用、变换句式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考点8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目标要求]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是重要的语言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语法知识、句意理解、语境把握、语言表述等几个方面。

为了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属修辞X围,因此高考中常常将其同修辞手法结合起来考查,比如同比喻、排比、反问等相结合。

这类题目也经常同连贯题结合起来考查。

这类测试题可以综合测试理解句意、分析句式与表达效果之间的关系的能力,所以难度往往不小。

选择句式的根据大体有三:〔1〕不同句式本身表意的鲜明程度。

〔2〕不同的语境,特别是上下文的需要。

〔3〕上下文句子主语的异同。

本考点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没有中断过。

[网络透视]什么是句式?句式就是句子表情达意所采用的形式,由于不同的句式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去表达,所以句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句式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一、句式的选用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和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来表达。

选用是要注意原材料的中心、内容和语境前后陈述的主体等特点,实现不同对象、场合或目的的情况下的预期表达效果。

例如:婵娟:“宋玉,我特别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诲,!〞A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B你是个没有骨气的文人C你这没骨气的文人 D这个没骨气的文人相比之下,C项合乎语境要求,“你〞“这〞复制之后充分表达出了婵娟气愤的心情。

二、句子的仿写句子的仿写实际上涉及到语法、逻辑和修辞等多方面的考查,所以句子仿写必须做到如下几点:语言形式必须一致,修辞辞格必须统一,逻辑顺序、主次、主客等必须完全照应,内容要连贯。

例如: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再写出两个前后句式分别相同的句子。

人们在关注自己是否衰老时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感官,不妨作自己诊断一下,你的鼻子是否嗅出四季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皮肤是否感觉出海滩上粗粒的粗细和清风的徐疾?如果这些你都可以,那就不能以为自己衰老了。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20题 一(含答案)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20题 一(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选用、仿用、变换句式20题一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段话。

要求:句式及修辞手法与示例相同。

向往是思想的折射,灵魂的写照,行动的先导。

有的人向往成功,于是就孜孜不倦,默默耕耘;有的人向往奉献,于是就志存高远,兼济天下;有的人向往清高,于是就洁身自好,一尘不染。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老学庵笔记》乃陆游晚年所作,所记内容多为其亲历或亲见、亲闻之事。

难能可贵的是,此书迥异于仅记述事实或转抄他书的丛札性汇编,具有鲜明的识见。

除评判性的断语外,___________,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立“大节”、辩邪正的思想倾向。

A.并无透露出陆游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判断,哪怕一些条目的设置、笔法的使用等B.还有一些条目的设置、笔法的使用等,无不透露着陆游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判断C.处处透露着陆游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判断,包括一些条目的设置、笔法的使用等D.即使一些条目的设置、笔法的使用等,也都透露着陆游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判断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实际上,文学鉴赏有一个公认的规律,那就是见仁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面对同样一部作品,_____,一部分读者认为优秀,另一部分读者却认为不过如此,这是文学鉴赏活动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世界上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许多文学奖,每次公布得奖作品后都会在文坛上产生激烈争议,不像自然科学奖那样基本上可以一锤定音。

A.读者因人生阅历、性格禀赋乃至阅读爱好不同,会产生不一样的阅读感受B.读者拥有不同的人生阅历、性格禀赋乃至阅读爱好,因而阅读感受也会不一样C.读者会产生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因为其人生阅历、性格禀赋乃至阅读爱好不同D.人生阅历、性格禀赋乃至阅读爱好不同的读者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阅读感受4.将下面三个句子整合为一个长单句。

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

①隋唐是我国造墨业空前兴盛的时代。

专题04 语言文字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手法-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最新备考学案

专题04 语言文字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手法-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最新备考学案

专题04 语言文字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手法【高考真题演练】1.【2020·新高考Ⅰ卷(山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

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

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粘稠的河。

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

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

”看我在杯盘狼藉的儿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

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米粥。

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1)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4分)(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2.【2018·全国卷Ⅱ】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奋斗团结梦想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同舟共济3.【2017·山东卷】某校举办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

请在横线处填写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高考语文 专题十三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高考体验-把握高考考情 感知高考真题

高考语文 专题十三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高考体验-把握高考考情 感知高考真题

3.(2013·全国大纲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 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确认原句的句式特点、修辞方法,尤其 是分句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然后依样画“葫芦”。特别注意比喻贴 切,句式与示例相同,语句通顺。 答案:(示例)坚毅犹如青松,夏季迎灿烂阳光却无轻浮,冬季遇皑皑白 雪而不屈服。
全国卷未作考查。重 3.复习建议:这一考点综合性强。一般与语言表达
庆卷、浙江卷考查仿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和正确运用
用句式。
常见修辞手法结合在一起考查。因此,只有学好句
全国卷Ⅰ、Ⅱ:选用 句式、择句复位。
式、修辞等基础知识、掌握基本题型,才能在考试 中得心应手。
解析:A 从前文“而只要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等语句 可以看出,文段特别强调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而选项A使用“即 使……也”的句式恰好突出了“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 就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这一点。B项,侧重点在“现有汽车的改造并 不是必须的”;C项,“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与原文中“只 要使用……和柴油”矛盾;D项,“不管……都……”句式,不如A项 的“即使……也……”语气强烈,更能显示出后文“加快推进成品 油质量升级”的迫切性,故选A项。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
5.(2012·全国卷)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 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注意题干要求,要选用一个对象,使用到拟人修 辞手法,句式和示例相同。其次仿写时注意拟人要用词贴切,体现出拟 人的特点,内容上要合理通顺;所选话题要相关,如梅花、昙花都属植物。 答案:(示例一)花瓣在生命旺盛的初夏凋零,意在教导我们:学会放下; 树叶于五彩绚烂的深秋飘落,意在提醒我们:不要逞强。 (示例二)山泉在崎岖险峻的石缝叮咚,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快乐;青苔 于阴暗潮湿的角落翠绿,4·浙江卷)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

2014年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2014年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仿写、改写)——语言表达运用之二选用句式——语言的造型选择一、考点选用句式,指的是根据表意的需要(如强调重点的不同,语意深浅的不同等)或题目规定,选择恰当的句式。

句式的选用是为了使表达更加规范、准确或生动,因此,就必须结合具体的语义环境,并尽力使选用的句式与原句保持一致。

从汉语的表达上来说,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内容,但不同的句式之间往往又会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如上下文的连贯,内容的准确性,文章的感染力,表达的清晰性等。

句式的选用往往就是针对这些细微区别的。

选用句式与语言表达连贯(衔接)有交叉关系,其主要通过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该题型2011-2013年考得较少。

保持句子的语言连贯(即选用句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话题一致(话题统一)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相互有紧密联系,围绕着一个中心,集中地表现一个事实、一个场景或某一思想观点,前后各句的话题应当保持连贯统一,这样才能使文章读起来顺畅。

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话题转换出了故障,语言就会出现紊乱。

例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06年高考全国卷Ⅱ)都灵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的比赛中,张丹、张昊在冲击世界上最高难度的后内接环四周抛跳时失误,张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膝盖严重受伤。

,,。

他们勇敢的精神和精湛的技术征服了全场观众,也征服了现场裁判,最终赢得一枚银牌。

①所有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②在所有的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的时候③简单包扎后的张丹双双与张昊重新回到冰上继续比赛④冰上却出现了张昊和简单包扎后的张丹⑤两人顺利地完成了其他高难度动作⑥其他高难度动作完成得很顺利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解析】这段文字主要是围绕张丹、张昊来展开的,而就这两个人物而言,其中心点又是张丹。

从话题统一性的角度来考虑,①和⑥句引出了新的主语“所有人”和“其他高难度动作”,属于节外生枝,故应该排除。

高考专题复习--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三)

高考专题复习--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三)

高考专题复习----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三)(6)解题技巧1、“选用句式”的解题技巧解题时,一是要审清题目要求,弄清题目要求的是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意思,以便思考时更有针对性。

二是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提供的材料,如果保持上下文的连贯,则要分析话题、句式;如果要求强调某一意思,就要从句首句末的位置上去分析。

要注重三个“结合”:1.结合句意理解。

理解句意是解题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判明本语段是围绕什么进行表达或表述的,中心是什么,主体是什么,有何表达方式,由此判断采用从一而贯的句式,或者选用能够准确表达这个中心以及强调重心、情感、语气等的句式。

2.结合具体语境确认。

句式的选择总是为了使表达规范、语意明确,因此必须考虑语意和表达的需要,特别注意试题所提供的语境。

3.结合主体语序调整。

倘若一个句子附加成分太长,就容易遮蔽句子的主干,影响语言表达的清晰,这就需要对语序做出调整,直到表达清晰为止。

2、“仿写句式”的解题技巧仿写,需着眼两方面,即形式——结构(句式特点)+修辞格+句间联系,内容——中心和意蕴+事理(哲理)。

要仔细考虑例句的形式——句式、结构、句间关系及修辞手法;考虑该例句围绕什么中心展开,说明了怎样一个事理或者说哲理。

需紧紧抓住“三定”:一是“定心”,即根据命题人给定的例句,确定要表达的中心,明确内涵及意蕴,透析事理或哲理,确定仿写的中心、落脚点;二是“定向”,即分析命题要求,探明要求展开哪种想像或联想,是叙述、描写性,还是抒情、议论性仿写,确定思维走向;三是“定型”,即洞察句子结构、表述形式、修辞手法上有哪些明示或暗示要求,确定着眼点、切入点。

做到“形似”而“神合”。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五个“一致”:1.修辞一致,即仿句的修辞格要根原句的修辞格一致;2.结构一致,即仿句的句子结构、语法结构逻辑结构要尽量跟原句完全一致;3.话题一致,即仿句不能游离所定话题,特别是仿句跟原句是一体的时候,更应该是跟话题完全一致,不能有丝毫偏差;4.语体一致,即原句用的是书面语体,仿句也要用书面语体,而不能用口语语体,必须与原句语体保持一致;5.情调一致,即所仿出的句子的语气、格调、褒贬、意境、意向、意蕴都得跟原句保持一致,当然高出原句的意蕴更好。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精讲课件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精讲课件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
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总复习•语文 解析: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既
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本题例句写了
中国人对小说的欣赏习惯,讲究的是无巧不成书, ______
B.爱看新鲜的事情,而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
C.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的事,而爱看不知道的事 D.不爱看陈旧的事,而爱看新鲜的事
高考总复习•语文 解析:本题是从排序照应的角度来考查选用句式的。上文 突出“巧”字,下文突出“不喜欢一般化,而喜欢特殊化”。 A 、 B 两 项 均 为 “ 爱 看 …… 而 不 爱 看 ……” 与 原 文 的 “ 不 喜 欢……喜欢……”照应错位。D项的“陈旧”、“新鲜”也不能 与原文的“一般化”、“特殊化”相照应。故选C项。 答案:C
高考总复习•语文
◎借题发挥:选用句式的关键在于“用”,而不是简单地 区别几个不同的句子类型,所以选用句式题一定要考虑语境,
根据语境来选择恰当的句式。
高考总复习•语文
【例2】
(2013· 辽宁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
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
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的过程。进行
句式变换时应注意:句子内容不能省略,句意不能改变,可以 调整语序,增删个别词语,不能有语病。
高考总复习•语文
一、语言表达准确
“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 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句式,通常指的是句子的结构形式。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一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一

班级: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学习目标】1、在近年高考中选用句式出现频率较低,只做一般了解。

2、仿用备受出题者青睐,注意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仿写,对联仿写以及诗词仿写。

3、变换句式:长句与短句的转换,句子重组、整句与散句的转换。

重点难点:长句与短句的转换,句子重组、整句与散句的转换。

【知识准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重要的语言操作技能。

本专题复习的目标,一是让学生掌握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方法,提高解答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题的能力;二是使学生能根据语言环境的需要选用恰当的句式,全面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自主探究】做好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复习,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构筑知识基础。

要提高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必需以相应的知识作为理论支撑,因此首先要了解相关知识。

例如:长句、短句、常式句、变式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疑问句、整句、散句等知识。

二、树立语境意识。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题一般都给出相应的语言环境,也只有结合语境才能选用、仿用、变换恰当的句式。

三、拓宽训练渠道。

除进行专题训练外,一方面可结合课文学习或课外阅读组织训练,从课文或课外阅读材料中摘取典型的句式和典范的句子,然后作一些变换练习或仿写训练,再与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原文表情达意的准确性,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将此项训练贯穿到写作训练中,语言技能的提高非一日之功,从理解到运用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只有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经常锤炼语言,留心选取恰当的句式来表情达意,才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典题导航】1、选用句式:例子详见《高考密码》P50(07浙江)针对下面反方的说法,写一个反问句,把正方的话补充完整。

反方:如果美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请问:诗人李白感受到的月亮之美,难道和你是一样的吗?正方:如果美不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请问:2、仿用句式:(1)(2009全国Ⅰ)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
方 法 点拨
3.要特别注意“重组句子”这种变换句 内结构的试题。 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弄清作为重组句 子开头的词语在原句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 要弄清原句内部的逻辑关系。重组后各个成 分结构关系及句子叙述角度发生变化,但原 句逻辑关系及语意不能改变。
40
方 法 点拨
三、选用句式 句式的选用是在一定的语境中选用能达 到理想表达效果的句子,一般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在选项中选择恰 当的一句,这要涉及“连贯、得体”等知识。 二是根据要求,选择恰当句式,拟写手机短 信、广告语、标语、请柬等,要涉及“简明、 得体”等知识。 41
22
方 法 点拨
第(13)—(16)句领会了例句的 意思而忘了例句的语言形式;第 (17)—(24)句注意了语言形式,分 句之间也具备了相对的因果关系,但思 想平淡甚至庸俗,境界低。
23
方 法 点拨
什么是境界? 境界是事物达到的程度 或表现的情况。冯友兰在《简明中国哲学史》 中讲,任何人做任何一件事,既具有对自己 的功利意义,又具有对社会对他人的道德意 义;不同的人做相同的事,因对所做事情意 义的理解程度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人生境 界。看下面几个句子: 24
3
考 点 精解
“变换句式”就是要求在一定的语境中, 根据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 另一种句式。变换句式的基本要求有两点: 服从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需要;不能改变 句子的原意。长短句的变换是高考热点, 尤其是高度综合性的重组式变换。
4
命 题 揭秘 命题角度Ⅰ 仿照给定的句子仿写句子
(2011· 全国大纲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 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句式与示例相同。 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 中的坚冰; 谅解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 头的尘埃; 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 上的阴云。 5
答:(示例)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 学习告一段落后写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常常 对前一阶段的情况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 评价,以利于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 教训,悟出个中的道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8
考 向 扫描
从考题的形式上看,题型以简答和填 空题为主。选用题一般在第Ⅰ卷中以选择 题的形式出现,仿用和变换题一般以简答 题的形式在第Ⅱ卷中出现。
28
方 法 点拨
仿句的实质是考查多方面的知识、能力、 素质,可以说是一箭数雕,既直接考查学生 的审题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间接考 查学生的文化底蕴、审美情趣。确切精美的 仿句不仅要仿出合乎形式的语言,还要仿出 丰厚的知识积累,仿出深邃的思想,仿出过 人的才华,仿出宽广博大的胸怀,仿出高尚 的生活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29
37
方 法 点拨
(2)肯定句与否定句变换,要特别 注意弄清否定的次数,一重否定表示否 定的意思,双重否定表达的是肯定的意 思。 (3)散句变换为整句,变换后要 形成排比或对偶。
38
方 法 点拨
(4)陈述句与疑问句的变换,要注 意反问句的特点:肯定的形式表达的是 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形式表达的是肯定 的意思。
方 法 点拨
(25)袁隆平不表现自己,怎会有“水稻之父” 的称誉?
(26)比尔· 盖茨不表现自己,怎会有富可比国的 巨额财富?
(27)袁隆平不表现自己,怎会有杂交水稻的问世? (28)比尔· 盖茨不表现自己,怎会有遍布全球的 微软事业?
25
方 法 点拨
(27)(28)句与(25)(26)句 相比,同是一件事,反映出来的却是 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
13
方 法 点拨
仿句看似简单,然而要想写好其实并不 容易。实际操作中,常常要么忽略了语言形 式,要么忽略了思想意义。用这两个标准衡 量,比较与所给例句的切合程度,仿句有以 下三种不同的层次境界:
14
方 法 点拨
1.仿其形 只注意了例句的语言形式, 而忽略了例句的思想意义、表现手法和分句 间的逻辑关系,仿写的句子与例句只是形似, 稍作比较就会发现,要么手法不一致,要么 前后分句之间不合逻辑,要么出现语病或知 识性错误等硬伤。如:
第一章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 8 节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1
考 点 精解
《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选用、 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 用)。 “选用句式”就是要求根据特定的语 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 果。选用句式还是一个修辞问题,与“连贯、 得体、简明”的修辞要求存在着交叉关系。 近年单独命题较少,一般结合辨析和修改病 句、语言连贯、仿用句式进行考查,每年都 考。 2
Hale Waihona Puke 方 法 点拨怎样才能仿出形神兼备、精当确切 的句子?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 着手:
30
方 法 点拨
1.重视审题 审例句的语言形式, 审例句内部的逻辑结构,审例句的思 想意蕴,审例句的审美趣味。
31
方 法 点拨
2.强化语言表达 严格按照例句的 结构范式组织语言,使修辞一致,手 法相同,构成整齐、简练、精美的排 比句段。
方 法 点拨
选用句式要求:适合语意表达、情 感表达、语意连贯的需要。
42
考 点 精解
“仿用句式”就是要求在一定的语境中, 根据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 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 句子。它通常是给出一个例句或画线的句子, 要求仿照例句形式或修辞特点,另起话题再造 句子。仿用一要做到“形似”——句式一致; 二要做到“神似”——内容统一;三要做到修 辞恰当。仿写是近几年高考比较稳定的题型。
11
考 向 扫描
本考点既可以综合测试理解句意、分 析句式与表达效果关系的能力,又可以考 查学生的联想、想象、创新思维等能力。 作为高考命题的试验田,一定会从内容和 形式上进一步创新。
12
方 法 点拨
一、句式仿写
仿句,即依据给定的例句仿写前后意义
贯通、语言形式相似的句子,属于语言的实
际运用,要求与原句“神形皆似”。
35
方 法 点拨
二、句式变换
解答句式变换的题目,要注意以下几 点: 1.不管句式怎么变换,语意不能改变。 如果句式变换以后语意改变了,那么 这种变换肯定不对。
2.掌握几种常见句式变换的注意点。
36
方 法 点拨
(1)长句变换为短句,先找出句子 的主干组成一个中心句子,再将修饰成分 分层次独立成句;短句变换为长句,先找 出或组成一个中心句,再将其他句子的内 容变成修饰成分归到中心句里去。
26
方 法 点拨
一、句式仿写
3.形神兼备 这是仿句的最高境界,既 符合题目要求的语言形式,又境界高远,意 蕴丰富,有才学,有见识,有气魄,有胸襟。 如:
27
方 法 点拨
(29)王勃不表现自己,怎会有文采飞扬的《滕王阁 序》? (30)毛遂不表现自己,怎会有赵与楚的顺利结盟? (31)爱因斯坦不表现自己,怎会有相对论的问世? (32)张朝阳不表现自己,怎会有连接千家万户的“搜 狐”? (33)邓小平不表现自己,怎会有改革开放的今天? (34)鲁迅不表现自己,怎会有为民主而呐喊的战士? (35)科学家不表现自己,怎会有遨游太空的载人飞船? (36)司马迁不表现自己,怎会有流传千古的史学巨著 《史记》?
(14)你不向别人推荐自己,别人怎知道你有能力?
(15)一味的畏首畏尾,怎会有通向成功的道路? (16)人人都羞于表现自己,怎会有五彩缤纷的世界? (17)王昭君不表现自己,怎会有千古流传的美名? (18)小孩不表现自己,怎会得到家长老师的喜爱?
21
方 法 点拨
(19)人们不表现自己,怎会得到鲜花和掌声? (20)运动员不表现自己,怎会有领奖台上的鲜花 和奖杯? (21)孔繁森不表现自己,怎会有家喻户晓的楷模? (22)学生不表现自己,怎会有金榜题名的状元? (23)学生不表现自己,怎会有优良中差的分别? (24)我们都潜藏了自己的才能,不表现自己,怎 会有豪华舒适的生活?
19
方 法 点拨
一、句式仿写
2.仿其意 只注意了例句的意思,而忽 略了例句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涵。这一类句 子没有语言方面的硬伤,看起来似乎也合乎 生活逻辑,但要么“得意而忘形”;要么内 容平淡,缺乏思想性;要么有思想性,却境 界不高。如:
20
方 法 点拨
(13)国人都闭关自守,怎会有中国的腾飞?
(6)比尔· 盖茨不表现自己,怎会有高速发展的科 技?
17
方 法 点拨
(7)牡丹不表现自己,怎会有妖艳富贵的姿态?
(8)牡丹不表现自己,怎会有绮丽美艳的牡丹花? (9)网络高手们不表现自己,怎会有日新月异的高科 技产品? (10)青年不表现自己,怎会有拔地而起的高大建筑?
(11)舞蹈家不表现自己,怎会有令人沁人心脾的旋 律?
15
方 法 点拨
在横线上写出与画线部分句式相同、语 意相关的句子。 大自然都在表现自己,春笋不表现自己, 怎会有浓郁苍翠的竹林? 人们在社会 中同样需要表现自己, 因此,哪里有 成功和胜利,哪里就有表现。
16
方 法 点拨
(1)乌云不表现自己,怎会有倾盆如注的大雨?
(2)韩寒不表现自己,怎会有“常挂红灯”的人 才? (3)鸟儿不表现自己,怎会有绚丽多彩的羽毛? (4)美女不表现自己,怎会有引人注目的选美大 赛? (5)明星不表现自己,怎会有成千上万的星迷?
32
方 法 点拨
3.平时注意阅读积累 广泛阅读并 及时积累,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胸中 富甲兵,笔底有飞才。
33
方 法 点拨
4. 培 养 高 尚 情 操 , 提 升 人 生 境 界 写作说到底是做人,做人要有底气。 为人胸襟广博,高瞻远瞩,为文自有 飒爽豪杰之气。
34
方 法 点拨
把仿句和写作结合起来将更是一举两得、事半 功倍。能根据给定的句式仿写出精彩而整齐的文句, 写作时也必定善于旁征博引,巧于铺排,使文章具有 一种神采飞扬之势。如高考满分作文《追求坚韧》中 有这样一段:“坚韧是海岸的礁石,它将汹涌澎湃的 浪化为轻盈细柔的雨,飘飘扬扬洒落下来;坚韧是璀 璨夺目的金刚石,它将无色的光化为七彩色光,纷纷 扬扬散射开去;坚韧是我心中的那盏灯,把我心中的 那团漆黑化为光明,一丝一缕温暖我的身体。”出众 的才华,逼人的气势,怎不令人赏心悦目,也当然征 服了高考阅卷老师,而这一切,就其手法的渊源来说, 直接得益于仿句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