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浙江省温州市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感叹人生的短暂与自身的渺小。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有感于秦的奢侈浪费,发出质问指责秦将搜刮的珍宝随意浪费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4)荀子在《劝学》中说点明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检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韩愈在《师说》中阐明教师职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嗥.叫(háo)笔杆.(gān)禁.不住(jīn)穷困潦.倒(liáo)B. 彷.徨(páng)奔.赴(bēn)干草垛.(duò)按捺.不住(nài)C. 烙.印(lào)婆娑.(suō)小笸.箩(pǒ)含蓄隽.永(juàn)D. 坍.圮(dān)脊.骨(jǐ)什刹.海(chà)毫不踌躇.(chú)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医生说:“依我看,她的病只有一成希望,那一成希望在于她自己要不要活下去,人们不想活,情愿照顾殡仪馆的买卖,这种精神状态使医药一畴莫展.”B. 希腊人立碑纪念奋战阵亡的斯巴达战士,碑上的铭文是:“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请报告那里的公民们,我们阵亡此地,致死犹恪守他们的命令.”C. 大自然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人们感怀并摹写它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浸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体味人世的纷烦复杂,感慨历史的沧桑变化D. 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茕茕孑立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正是在这简陋的侧屋里诞生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之一--肖邦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金王朝》讲述了中世纪时辽、宋、金三国错综复杂的政权更替与外交策略.是熊召政继《张居正》后,历经十年古战场考察和史学资料研磨的又一部力作B. 日前,在陆河县热心人士罗金晋的帮助下,来自马来西亚槟城山脚下镇的华裔李丁祥终于在河田镇宝金村找到了自己的亲人,完成了祖辈、父辈多年来的夙愿C.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今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港独”问题表示,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不容置疑,也不会改变D.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实施,陕西省凭借区位优势从封闭的内陆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曾经“望洋兴叹”的陕西企业,纷纷加快了“西进”步伐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3小题,共11.0分)5.下面文字中有两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

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部分)

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部分)

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部分)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部分)注意:本试卷分试题与答题纸两部分,考试完毕,只收答题纸。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6分)一、(24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倾圮(pǐ)狙击(jū)酾(shī)酒呕哑嘲(cháo)哳B.蜉蝣(yóu)踯(chí)躅着(zhuó)XXX(jié)骜不驯C.迷惘(mǎnɡ)精辟(pì)绯(fēi)红舐(shì)犊情深D.执拗(niù)瞋(chēn)目彷(pánɡ)徨青青子衿(jī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XXX聒噪扃牖脍炙人口B.熨帖缧绁遴选人心惟危C.隽永樯橹蓊郁义愤填膺D.XXX忖度儒慕之情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

2)雨天的瓦屋,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

3)环境是克隆问题非常要紧的方面,我们克隆而成的个体自己激动不已,却基本上轻忽了这个方面。

A.悲忿寂静关于B.悲忿昏暗关于C.悲哀昏暗关于D.悲哀寂静关于实用文档精品文档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天山地域,牧民们都喜欢放马南山,由于天山南麓有大片丰沃的草场和干净的水源,而且阳光充足。

B.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赞叹不已。

C.人间间最高尚、最巨大、最忘我的情感是母爱,然而,母爱的质量和效果如何,与母亲的素质息息相关。

D.秋雨湿透了衣衫,她双手交叉护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是没能,她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电灯突然亮起来了。

上学期浙江省温州市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上学期浙江省温州市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上学期浙江省温州市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上学期浙江省温州市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1.下面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婚丧〔sāng〕嫁娶亘〔gèn〕古不变处〔chù〕街坊B.义愤填膺〔yīng〕蓊蓊〔wěng〕郁郁国子监〔jiān〕C.游目骋〔chěng〕怀衰草离披〔pī〕梵〔fàn〕婀玲D.波〔pō〕澜壮阔走投〔tóu〕无路踏莎〔shā〕行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A.虾蟆诽谤伺候棱角质铺B.房檩悬揣宁谧邂逅风致C.愤懑壁龛慰藉不惮斑驳D.羞涩隽永袅娜清淅侮蔑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闻一多是我国现代诗人、学者。

他的诗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

他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主张。

诗集有《红烛》、《死水》。

B.罗曼·罗兰是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代表作有《约翰·克力斯朵夫》、《贝多芬传》等.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C.先秦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左传》为编年体,《国语》、《战国策》为国别体。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D.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表现了各流派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其文章各具特色:《论语》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孟子》雄辩,《庄子》汪洋恣肆。

4.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游目骋〔chěng〕怀窈〔yǎo〕窕窥〔kuì〕镜帷幄〔wò〕B.气息奄〔yān〕奄刎颈〔jìng〕睨〔nì〕柱饥穰〔xiāng〕C.前倨〔jū〕后恭处〔chǔ〕士泥淖〔zhào〕无恙〔yàng〕D.面面相觑〔qù〕勍〔qíng〕敌列观〔guàn〕竦〔sǒng〕峙5.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茕茕孑立放浪行骸形影相吊仓廪羸老B.情随世迁怀瑾握瑜群贤毕至日笃骆鸵C.咬文嚼字变幻莫测套语滥调隽永淳朴D.残羹冷灸锱铢必较字斟句酌落漠庇护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其文章各具特色:《论语》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孟子》雄辩、善设机巧,《荀子》善用比喻、深入浅出.B.古代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浙江省温州中学2021-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浙江省温州中学2021-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浙江省温州中学2021-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说明:浙江省温州中学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一、基础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22分)1.下列各项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惬(qiè)意?(xuǎn)赫悄然(qio)jiá)然而止B.邂逅(jiè)饕(tāo)客亘(gèng)古鳞次栉(zhì)比C.蛰伏(zhé)气氛(fèn)应酬(yìng)锱铢必较(zhī)jié)载(zài)体全无分别(hé)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熨帖跌宕无耻谰言趋之如鹜B.欠收禁我们捐出的这点财物对灾区人民来说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它表达了我们的一份心意。

每日到局只要把按例的公事办完,立刻回公馆吃饭,一到下午,便一个人缓步徐行,出门逍遥自在去了。

装饰在屋脊上的脊龙,本来缺角少须,那四只龙爪干枯得有如鸡爪,经他一革新,竟变成维妙维肖的蛟龙。

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事件描写方面重大历史事件,如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刘裕北伐中原等,以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做背景,为英雄驰骋战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情感抒发方面抒发缅怀古代英雄以及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成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不雅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不雅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温州高一期末考试卷语文

温州高一期末考试卷语文

温州高一期末考试卷语文2021年温州市高级中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1. 下列诗句中,不含造句错误的一项是:A.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选自《夜泊牛渚怀古》)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选自《将进酒》)C.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选自《送别》)D. 西出阳关无故人,敢辞白日宿龙山。

(选自《秋登兰山寄张五》)2. 《小矮人》中的矮人在和巨灵王对决之时,展现出了怎样的品质?A. 胆小怕事B. 勇敢无畏C. 狡猾阴险D. 才华横溢3. 过一些书籍,生活似曾相识。

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A. 流连书海,百读不厌B. 相逢恨晚C. 书中自有黄金屋D. 读书如同与旧友重逢4. 下列成语中,意指功败垂成的是:A. 一无所知B. 事半功倍C. 事与愿违D. 孤立无援5. 王安石变法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变法措施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 推行科举制度B. 建立选官考校制度C. 改革铁农法D. 贬谪名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30分)请阅读以下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短文一:在一个春天的傍晚,我和我的几位朋友一起去森林里野餐。

我们准备好了美味的食物和饮料,找了一个草地坐下。

边吃边聊,天色渐晚,一轮红日悄悄落下。

不知不觉,我们开始数星星,大家的手指在黑暗中快速移动,指点着那些闪烁的星星。

这时,我突然感到一种奇妙的联系,我们几人聚在一起,仿佛成为了星星之间的连线,虽然我们看到的是星星,但我们却已经互相交织在一起。

这时,我体会到了朋友之间那种深厚的情谊。

1. 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A. 冬天B. 春天C. 夏天D. 秋天2. 朋友们在森林里做了什么?A. 野餐B. 打羽毛球C. 野外露营D. 捉迷藏3. 朋友们在星空下做了什么?A. 开始数星星B. 做游戏C. 讲故事D. 唱歌短文二:小明是一位大自然的爱好者,他热爱户外活动,每到周末就会邀请几位好友去登山或骑行。

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苏教版(1)

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苏教版(1)

浙江省温州中学2021-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苏教版一、基础与运用(每题2分,共22分)1.以下各项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惬.(qiè)意烜.(xuǎn)赫悄.然(qiāo)戛.(jiá)但是止B.邂.逅(j iè)饕.(tāo)客亘.(gèn g)古鳞次栉.(zhì)比C.蛰.伏(zhé)气氛.(fèn)应.酬(yìng)锱.铢必较(zhī)D.祈.祷(qí)攻讦.(jié)载.(zài)体一丘之貉.(hé)2.以下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熨帖跌荡无耻谰言趋之如鹜B.欠收禁锢口诛笔伐计日成功C.倾刻沦陷病入膏肓变幻莫测D.潸然编篡世外桃园束手无策3.以下各项中加点成语运用不适当的一项为哪一项(),但它表达了咱们的一份心意。

A.咱们捐出的这点财物对灾区人民来讲尽管只是无济于事....B.雁荡山的几个景点能够说是各有所长,固然,要说印象最深刻的,仍是大龙湫,高崖飞瀑,如白龙吸水,真是巧夺天工。

....,出门逍遥自在去了。

C.每日到局只要把照例的公事办完,立刻回公馆用饭,一到下午,便一个人安步当车....的蛟D.装饰在屋脊上的脊龙,原先缺角少须,那四只龙爪干枯得有如鸡爪,经他一革新,竟变成栩栩如生....龙。

4.以下各项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布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与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B.为知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减缓地铁线路载客,近日,广州地铁三号线再增加一列新车上线运营。

C.若是想刻画一种语言具有什么特点,拿另一种语言来跟它进行比较是最好的方式。

D.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那么,整理出版了大量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2021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别姬,别姬刘雨昕①长达数年的抗战最终落幕。

②月悬中天,星垂平野。

满江城口,十里无人的城墙下有一道身影,那人在月光下暴露无遗,他站立不稳,倒在地上,激起满地烟尘。

浑黄的酒液夹杂着泥土沾染上皱巴的军服,使得李玉狼狈不堪,他面色微醺,蒙眬间似乎瞧见城楼上的红衣翻飞。

隐隐听见清越的女声自天边而来,叫人分不清梦境与真实。

“乌江旁美人泣红瓣点点染血泪,银锋一闪恨别离,生生世世再难相见,曰虞兮曰霸王”萦绕耳边,浸入骨髓的《霸王别姬》,来自遥远的三年前。

哪怕是后来兜兜转转,种种是非,几次出生入死,也是枉然。

她血溅满江城,引得城民暴动,给了李玉出逃的机会,那般决绝。

③如今战火停熄,日本佬儿被中国军民打回老家的消息传遍了华夏大地,本该是让人欣喜的事,而李玉心中凭空生出三分苦涩、七分凄凉。

这场胜利,流了太多的血泪,牺牲了太多的人。

他只是一名小小的军官,和百姓们一样渴望太平安稳,好好活下去,吃饱穿暖便为最好。

④可李玉清楚地知道,别姬离去那日,她的眸子是凉的,无数大雨洗刷过的城墙下,还能闻到那股子腥甜。

当年李玉重伤,想通过地下党将情报送出城去,奈何行动暴露,日军封锁全城,大街小巷全是巡逻的日本兵,手上拿着刺刀,胸口挂着机枪,挨家挨户地搜。

官大的,坐着几个大铁皮摩托,“哄哄哄”压过马路牙子,搞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⑤别姬将李玉藏在了红阁,化装成了白净小生,才逃过一劫。

中日战事吃紧,日方占着城,这持久战是打不得的,越拖伤亡越重胜算越小,他的情报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赶紧送回军方。

还不待他行动,鬼子已经急了,像赶鸭子似的把老百姓从大小家中赶出来。

李玉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

⑥哪知转头便见别姬坐在凉椅上,小腿一踢一踢的,半张脸掩在手执的戏谱中,笑得两眼弯弯,发出的声音闷闷的。

“别急,我已经想好送你出城的法子,你暂且喝杯茶冷静冷静。

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①那些很容易被铭记的诗作,大都是有韵律的。

以现当代诗为例,那些广为流传的“名句”,其实大都在使用重复、对称这些最基本的韵律原则,比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还有一些名句的韵律方式则近似于古典诗歌的韵律原则,比如海子那句广为人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仅有叠韵,而且讲究平仄,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与传统的律诗的声响非常相似,无怪乎这个诗句甚至成了很多房地产广告的标语。

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种讲究重复、对称等韵律原则的写法在当代中国诗歌创作中并不受欢迎,很多诗人避之唯恐不及,当代诗歌的可铭记性因此而不强。

②从社会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韵律原则的兴起与流行往往与一个文化共同体的集体认知密切相关,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是集体记忆的化身。

古典诗歌的创作与阅读群体——“士”,即知识者与官僚群体——天然就是这样一个同质性的文化群体,所以在他们之中逐渐形成一些公共的韵律规则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但是,现代中国的社会机构和教育制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知识分子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而且诗歌本身也被边缘化,过去诗人与读者之间那种同质性的文化群体已不复存在,诗歌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私人性、个人化的写作行为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共性的诗歌成规地消失。

③在不同文化中,韵律都有两个基本作用:一是便于沟通,二是便于记忆。

而“沟通”不仅仅是一个“雅俗共赏”的问题,也涉及诗人与诗人、诗人与读者之间如何建立一个公共的渠道,以便于在这个渠道中磨练某些精妙的技艺,传达种种微妙的体验的问题。

韵律的重心与其说是关于“如何写/评价一首好诗”,不如说是关于诗人与读者、诗人与诗人之间是如何“交流”无论古今,有韵律或者韵律感强的作品从来不意味着它们就是杰作(反之亦然),韵律更多是关于诗歌给读者传达的东西究竟在哪些方面是公共性的或者可以共享的,它在不同的诗人之间也建立了一个可以相互比较和传承的共同通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①/②⑦/③⑤/④⑥/⑧
B.①③/②⑦/④⑧/⑤⑥
C.①/②④/③⑤⑥/⑦/⑧
D.①③/②⑦/④⑤⑥/⑧
8.下列各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他继“永州八记”之后的又一佳作。
B.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北宋散文家,有《嘉祐集》传世。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C.蛰伏(zhé) 气氛(fèn)应酬(yìng)锱铢必较(zhī)
D.祈祷(qí) 攻讦(jié)载(zài)体 一丘之貉(hé)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熨帖 跌宕 无耻谰言 趋之如鹜
B.欠收禁锢 口诛笔伐 计日成功
C.倾刻 沦陷 病入膏肓 变幻莫测
D.潸然 编篡 世外桃园 一筹莫展
二、现代文阅读
11.下列对课文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将“我”的“车辙”和母亲的“脚印”联系在一起,说明“我”在地坛心灵求索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有母亲的脚印,母亲对“我”的爱早已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地坛上空,弥漫在“我的”的周围了。
B.《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苏艾是琼珊的朋友,是与琼珊有着更为相似的现实困境的人,是一个乐观而又勇于面对苦难的人,情节安排上,如果由她来画最后那片叶子,则更合情合理。
C.《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通过一个伤兵的所见所感,真实地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从而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反映了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被战争败坏了的整个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
B.《永》词用刘义隆一典追述历史上的沉痛教训,表现出作者对韩侂胄之流轻举妄动必将误国的担忧。
C.事件描写方面,两首词都选择了重大历史事件,如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刘裕北伐中原等,以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做背景,为英雄驰骋战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D.情感抒发方面,两首词都抒发了缅怀古代英雄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都借古讽今,表达对朝政昏庸的愤懑与不满。
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捐出的这点财物对灾区人民来说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它表达了我们的一份心意。
B.雁荡山的几个景点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当然,要说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大龙湫,高崖飞瀑,如白龙吸水,真是巧夺天工。
C.每日到局只要把照例的公事办完,立刻回公馆吃饭,一到下午,便一个人安步当车,出门逍遥自在去了。
D.《六国论》中,作者除了运用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等论证方法外,还使用形象描述的方法。如写先人创业的艰难过程,用“暴霜露,斩荆棘”。
10.以下对《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念》词将小乔嫁与周郎这一赤壁之战前十年的事,移至赤壁之战时,表现了英雄美人相得益彰。“羽扇纶巾”,是儒将装扮,用形写出人物的神。
C.如果想刻画一种语言具有什么特征,拿另一种语言来跟它进行比较是最好的方法。
D.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思厥先祖父B.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C.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D.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D.装饰在屋脊上的脊龙,原来缺角少须,那四只龙爪干枯得有如鸡爪,经他一革新,竟变成栩栩如生的蛟龙。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B.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广州地铁三号线再增加一列新车上线运营。
B.“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描述出肺炎侵袭之凶残,在调侃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奈的某种认同。
C.“多么令人宽慰,令人惬意的炮声,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我的名字后面将写着:‘由学校上战场,为……而阵亡。’”——这样的心理描写表现出这名伤兵思想观念的转变,已经由上战场的心甘情愿,转为对战争本身的反思,并为自己竟为纳粹而受伤感到悲哀。
【最新】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惬(qiè)意烜(xuǎn)赫悄然(qiāo)戛(jiá)然而止
B.邂逅(jiè)饕(tāo)客亘(gèng)古 鳞次栉(zhì)比
6.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现象一致的是 ( )
例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A.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B.日与其徒上高山
C.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D.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7.对下列各句按照特殊句式类型进行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②戍卒叫,函谷举 ③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④至丹以荆卿为计 ⑤斯用兵之效也 ⑥居是州,恒惴栗 ⑦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也 ⑧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D.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这里使用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分别从妆镜、头发、化妆品、香料四个方面,渲染美女之多、生活之奢,以此极写秦始皇骄奢淫逸。
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
C.欧·亨利,美国作家,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与法国莫泊桑、俄国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海因里希·伯尔,德国作家,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等。
9.下列对课文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我与地坛》(节选)的两部分,从主题思想上看,是浑然一体的: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看到了生存的意义,让作者在“怎样活”这个问题上有了深切的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