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氢、乙炔混合气干燥新工艺

合集下载

氯乙烯操作规程

氯乙烯操作规程

氯乙烯操作规程简介一、工作任务本工序主要任务是利用乙炔工序送来的精制乙炔气体及氯化氢工序送来的氯化氢气体,在转化器内通过氯化高汞触媒作用下,生成粗氯乙烯气体,经压缩和精馏得到精制的氯乙烯单体,输送至聚合工序作为原料。

二、生产原理1、混合气脱水利用氯化氢吸湿性质,预先吸收乙炔气中的部分水,生成40%左右的盐酸,降低混合气中的水分;利用冷冻方法使混合气体中残留水分冷却,进一步降低混合气中的水分;利用盐酸冰点低,将混合气体深冷,以降低混合气体中水蒸汽分压来降低气相中水含量。

在混合气冷冻脱水过程中,冷凝的40%盐酸,除少量是以液膜状自石墨冷却器列管内壁流出外,大部分呈极细微的“酸雾”悬浮于混合气流中,目前国内生产采用的除去酸雾的方法是过滤法,采用含氟硅油浸渍的玻璃纤维,由于含氟硅油通过Si—Cl键和玻璃表面的游离羟基反应,形成化学键,使玻璃表面完全由CF3基团整齐地覆盖起来,耐腐蚀性及脱水效果都很好,大部分雾粒被截留,在借重力向下流动的过程中液滴逐渐增大,最后滴落下来并排出。

2、氯乙烯合成一定纯度的乙炔气体和氯化氢气体按照1:1.05~1.1的比例混合后,在氯化高汞触媒的作用下,在100~180℃温度下反应生成氯乙烯。

反应方程式如下:C2H2+ HCl → C2H3Cl+124.8 KJ/mol3、粗氯乙烯的净化利用适当的液体吸收剂处理气体混合物,利用气体在吸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使后者分离。

反应后的粗氯乙烯气体经水洗、碱洗至中性。

三、所接触物料的物化性质1、乙炔(C2H2)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性的臭味,属微毒类化合物,具有轻微的麻醉作用。

乙炔极易与氯气反应生成氯乙炔引起爆炸,乙炔与铜、汞、银、极易生成相应的乙炔铜、乙炔汞、乙炔银等金属化合物,后者在干态下受到微小震动即自行爆炸。

沸点:-83.66℃凝固点:-85℃临界温度:35.7℃临界压力:61.6绝对大气压(6.2Mpa)车间空气中乙炔气体最高允许浓度:500mg/m3乙炔中毒症状:轻微麻醉损害中枢神经,兴奋不安,沉睡,发晕。

变压吸附干燥乙炔气新工艺

变压吸附干燥乙炔气新工艺

变压吸附干燥乙炔气新工艺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变压吸附干燥乙炔气新工艺这个超厉害的玩意儿!
你想啊,乙炔气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小伙伴,有时候它会有点“潮”,这可不行呀!这时候变压吸附干燥工艺就闪亮登场啦!它就像是一个超级魔法师,能把乙炔气里多余的水分给变走。

这工艺厉害在哪里呢?它呀,就像是一个精准的筛选器。

能把乙炔气中的水分准确地分离出来,只留下干燥纯净的乙炔气。

你说神奇不神奇?这就好比你在一堆糖果里,能一下子把你最喜欢的口味挑出来一样,是不是特别牛?
而且啊,这个工艺操作起来也不难。

它不需要你有多么高深的技术,只要你稍微了解一下,就能轻松上手。

就像骑自行车一样,一开始可能有点不稳,但多练习几次,你就能驾驭得很好啦!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个工艺,那乙炔气带着水分到处跑,会造成多大的麻烦呀!可能设备会受到损害,生产也会受到影响呢。

但有了变压吸附干燥工艺,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啦!
它的效率还特别高呢!就像一个短跑运动员,“嗖”的一下就完成任务了。

在短时间内就能让乙炔气变得干干爽爽的,不耽误事儿。

还有哦,它的成本也相对较低。

不需要你花费大量的金钱去维持,是不是很划算?这就好比你买了一件性价比超高的衣服,既好看又实惠。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不能小瞧这个工艺。

它就像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在背后为我们的生产保驾护航呢。

它让我们的乙炔气更纯净,让我们的生产更顺利,让我们的工作更高效!
所以啊,变压吸附干燥乙炔气新工艺真的是太重要啦!它是我们工业生产中的好帮手,是让乙炔气变得更完美的秘密武器!大家一定要重视它,好好利用它呀!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说明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说明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说明工艺流程:乙炔工段送来的精制乙炔气〔纯度≥98.5%〕,经乙炔沙封后,与氯化氢工段送来的氯化氢〔纯度≥93%,不含游离氯〕在混合器以一定比例〔1:1.05〕混合后进入一级石墨冷却器,用-35℃冷冻盐水冷却至〔2±4〕℃,再经二级石墨冷却器用-35℃冷冻盐水间接冷却至〔-14±2〕℃左右,在这两级石墨设备内各依重力作用除去大部分冷凝液滴后依次进入一级酸雾过滤器、二级酸雾过滤器,由氟硅油玻璃棉过滤捕集除去少量粒径专门小的酸雾,排出40%的盐酸送氯化氢脱吸或作为副产品包装销售。

得到含水分≤0.06%的混合气依次进入石墨预热器,蒸气预热器预热至70~80℃温度送入串联的两段装有氯化高汞触媒的转化器,可分别由数台并联操作,反应生成粗氯乙烯,第一段转化器出口气体中尚有20%~30%的乙炔未转化,在进入第二段转化器连续反应,使其出口处的乙炔含量操纵在3%以下。

第二段转化器装填的是活性高的新催化剂,第一段转化器装填的那么是活性较低的催化剂,即由第二段更换下来的旧催化剂。

合成反应热,通过转化列管间的循环热水移支去。

精氯乙烯通过装有活性炭填料的除汞器填料塔的稀酸及解吸后的稀酸吸取混合气中的大部分氯化氢气体,制得氯化氢含量为28%~30%的盐酸送氯化氢脱吸或作为副产品包装销售;通过吸取后的粗氯乙烯气体进入二级填料水洗塔二次清洗,水洗后含有极微量的氯化氢酸雾、二氧化碳及惰性气体,进入碱洗塔用8%~20%的NAOH溶液洗涤,净化后的气体经汽水分离器部分脱水后送入压缩工序。

生产间的波动那么由设置的氯乙烯气柜来实现缓冲。

工艺原理:混合气脱水:利用氯化氢吸湿性质,预先吸取乙炔气中的绝大部分水,生成40%左右的盐酸,降低混合气中的水分,利用冷冻方法混合脱水,是利用盐酸冰点低,盐酸上水蒸气分压低的原理,阄混合气体冷冻脱酸,以降低混合气体中水蒸气分压来降低气相中水含量,达到进一步降低混合气中的水分至所必需的工艺指标。

实验室氯化氢气体制备工艺探讨

实验室氯化氢气体制备工艺探讨

实验室氯化氢气体制备工艺探讨应化121 马毅 12031030112氯化氢气体可用作催化剂、有机合成原料和超纯试剂的原料, 还可用纯水吸收制得高纯度盐酸,应用于试剂、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医药等,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中电子级氯化氢 HCl (纯度\991995 % ) 用于医药、化工、半导体行业, 需求量越来越大。

工业上生产氯化氢的方法有合成法与解吸法。

目前商业上的氯化氢气体钢瓶规格有 515N、 510 N、418N、 310N和 218N。

气体钢瓶给使用带来了方便, 但是对于氯化氢气体钢瓶的储存、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 以确保安全。

大多数化学工在实验室使用时, 为降低费用、避免使用压缩气体带来的危险和手续的繁琐, 他们都采用实验室制备的方法。

下面分别探讨了不同的制备工艺, 并确定了最好的方法。

基于实验室制备氯化氢气体为出发点的制备方法有: 盐酸滴入硫酸、硫酸滴入氯化钠、混合氯化钠与硫酸氢钠并加热、加热浓盐酸、盐酸滴入无水氯化钙, 硫酸滴入氯化铵等。

1 氯化氢气体制备工艺111 盐酸滴入硫酸用该方法生产 HCl气体要求使用的盐酸浓度为 31 % 以上, 浓硫酸 98 % 。

使用的设备见图 1。

图 1用浓硫酸和浓盐酸制备氯化氢气体装置 1. 聚四氟乙烯节门加料漏斗; 2 . 反应器; 3. 鼓泡器盐酸慢慢滴入一个装有硫酸的被搅动的烧瓶中, 释放的 HCl 以鼓泡形式通过少量硫酸去除水蒸气, 即得到干燥的氯化氢气体。

实际应用使用时 2份硫酸对应 1份盐酸, 当盐酸滴下时要恒定搅动硫酸。

鼓泡器的作用有: 气体发生器将要充满气体、停止或者泄漏, 也可以看到多少气体产生并且它可去除 HCl气体夹带的所有水蒸气, 产生无水 HCl气体。

氯化氢的产量接近于理论量, 如 900 mL盐酸慢慢滴加大约 2个小时将产生 300 gHCl气体。

一旦气体产生量开始减少, 在反应器中的硫酸可以继续加热, 可得到更多的 HCl气体。

VCM生产工艺简介

VCM生产工艺简介

三、转化生产工艺
氯乙烯(C2H3Cl) 1.理化特性 氯乙烯也叫乙烯基氯,属易 燃气体,为无色具有醚样气 味的气体。熔点:-159.8℃, 沸点:-13.4℃,相对密度 (水=1):0.91,相对密度 (空气=1);2.15。易燃, 引燃温度415℃,爆炸下限: 3.6%,爆炸上限:31.0%。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用作塑料原料及用于有机合 成,也用作冷冻剂等。

三、转化生产工艺
2 .对人体的危害 本品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吸入。急性毒性表现为麻醉作用;长期接触可引 起氯乙烯病。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 可发生昏迷、抽搐,甚至造成死亡。皮肤接触氯乙烯液体可致红斑、水肿或坏。 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肝功能异常。消化功能障碍、 雷诺氏现象及肢端溶骨症。皮肤可出现干燥、皲裂、脱屑、湿疹等。本品为致癌 物,可致肝血管肉瘤。 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本品后要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 医。 眼睛接触本品后,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 吸入本品后,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三、转化生产工艺
转化器主要副反应: C2H2+H2O CH3CHO C2H3Cl+HCl C2H4Cl2 触媒中毒副反应: HgCl2+H2S HgS+2HCl 3HgCl2+PH3 (HgCl)3P+3HCl 混合器过氯副反应: Cl2+C2H2 C2HCl+HCl
三、转化生产工艺
酸雾捕集器
工作容积 换热面积 19m3 20㎡ 夹 套 设计压力 0.55MPa 工作压力 0.5MPa 设计温度 -35℃ 工作温度 -35℃ 物 料 冷冻盐水

乙炔干燥工艺

乙炔干燥工艺

乙炔干燥工艺乙炔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气焊和切割等工艺。

然而,在使用乙炔之前,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乙炔干燥的工艺和方法。

乙炔在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由于其易燃易爆的特性,对乙炔进行干燥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乙炔的水分含量过高会导致气体不稳定,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因此,在使用乙炔之前,需要将其进行干燥处理,以确保其水分含量低于规定标准。

乙炔的干燥工艺主要有两种方法:物理吸附干燥和化学吸附干燥。

物理吸附干燥是通过将乙炔通入一种具有吸附性能的物质中,如活性炭或分子筛,使其中的水分被吸附,从而实现乙炔的干燥。

化学吸附干燥则是通过将乙炔与一种可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物质接触,使其中的水分与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水分去除。

在物理吸附干燥中,活性炭是最常用的吸附剂。

活性炭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地吸附乙炔中的水分。

乙炔经过活性炭床时,水分被吸附在活性炭上,从而达到干燥的目的。

然而,由于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有限,需要定期更换或再生活性炭,以保证其吸附效果。

化学吸附干燥中常用的化学物质有石灰、氯化钙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水合物或氢氧化物,并将水分固定在其中。

乙炔在经过这些化学物质时,水分会被化学物质吸附,从而达到干燥的效果。

然而,化学吸附干燥需要定期更换或回收化学物质,以保证其吸附效果和反应速率。

除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干燥外,还可以采用冷凝法进行乙炔的干燥。

冷凝法是将乙炔通过冷凝器冷却,使其中的水分凝结成液体,然后通过排水阀排出。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乙炔中的水分,并且不需要使用吸附剂或化学物质,因此更加简单和经济。

在乙炔的干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定期检查干燥设备和吸附剂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吸附效果。

其次,要避免乙炔与空气接触,以免发生爆炸事故。

再次,要严格控制干燥时间和温度,以避免乙炔过热或过长时间停留在干燥设备中。

干法乙炔生产工艺

干法乙炔生产工艺

干法乙炔生产工艺
乙炔是一种重要的燃烧气体,广泛应用于焊接、切割和金属加工等领域。

以下介绍一种常用的乙炔生产工艺:干法乙炔生产工艺。

干法乙炔生产工艺是通过电解水溶液中的碳酸钙制备乙炔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1. 原料准备:将纯度较高的石灰石(碳酸钙)破碎成适当粒度的颗粒,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制备成碳酸钙溶液。

2. 电解槽投料:将碳酸钙溶液慢慢注入预先准备好的电解槽中。

电解槽底部通有二氧化碳气体,用于维持碳酸钙溶液的适宜
pH值。

3. 电解过程:在电解槽中设置两个电极,分别为阴极和阳极。

通电后,阳极上的氯离子会失去电子而生成氯气,而阴极上的氢离子则会得到电子并生成氢气。

4. 乙炔生成:在电解槽中,由于电极反应释放的氯气作用于碳酸钙溶液中的氢离子,使得氯离子与氢离子结合形成氯化氢气体,并产生乙炔。

5. 乙炔提取:乙炔气体随着氯化氢一同冒出电解槽,通过特定的管道输送到各种乙炔使用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干法乙炔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是产生的乙炔经过碳酸钡床处理以去除残存的氯化氢和其它杂质。

而且乙炔的分离纯化过程比较复杂,需要使用吸附法和凝聚法进行处理,以保证乙炔的纯度和安全使用。

总的来说,干法乙炔生产工艺通过电解碳酸钙溶液获得乙炔气体,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合中小型乙炔生产厂家使用。

但在产生乙炔后的分离纯化过程,需要注意安全操作,确保乙炔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乙炔干燥工艺

乙炔干燥工艺

乙炔干燥工艺乙炔(C2H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具有很高的燃烧温度和强烈的还原性。

由于乙炔在常温下非常不稳定,容易发生爆炸,因此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乙炔的干燥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乙炔干燥的目的是去除乙炔中的水分,以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水分的存在会导致乙炔的不稳定性增加,易于自燃和爆炸。

因此,在乙炔的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干燥处理。

乙炔的干燥方法有多种,其中比较常用的是分子筛吸附法和冷却凝析法。

分子筛吸附法是利用分子筛对乙炔中的水分进行吸附。

分子筛是一种具有特殊孔结构的材料,可以选择性地吸附水分子。

在乙炔干燥装置中,将乙炔通过装有分子筛的干燥塔,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将乙炔中的水分吸附到分子筛上,从而实现乙炔的干燥。

分子筛吸附法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乙炔的干燥工艺中。

冷却凝析法是利用乙炔和水的凝析温度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乙炔干燥装置中,通过降低乙炔的温度,使其与水分凝结并分离,从而实现乙炔的干燥。

冷却凝析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设备投资少,但由于乙炔和水的凝析温度差异较小,所以需要控制温度和压力,以确保干燥效果。

除了分子筛吸附法和冷却凝析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乙炔干燥方法,如膜分离法、过滤法和蒸发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乙炔的干燥。

在乙炔干燥过程中,除了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保证干燥装置的密封性。

由于乙炔具有很高的燃烧温度和强烈的还原性,一旦发生泄漏,将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在干燥装置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必须确保其密封性良好,以防止乙炔泄漏。

要定期检查和更换干燥剂。

干燥剂是乙炔干燥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其吸附能力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干燥剂的吸附效果,并根据需要及时更换。

还要注意控制乙炔的流量和温度。

乙炔在干燥过程中的流量和温度都会影响干燥效果。

过高或过低的流量和温度都可能导致干燥效果不理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控 制在 3 0 左 右 。 ×1 ( ) 工艺 。 2新
分 降至 1 0 , ×1 ~ 为保 证后 续 系统 的反 应 效 果 及 降 低 消耗奠 定基 础 。
图 1为湖南 建滔 ( 阳) 衡 实业有 限公 司 1 0万 ta / P VC装 置的混合 气 干燥新 工艺 流程简 图 。
汽压计算 的[ 。通 常认 为 由于盐 酸 的水蒸气 分 压较 2 ]
此 工艺 的关 键 设 备 为硫 酸 组合 干燥 塔 , 为包 其
括填料 段 与泡罩 段 的 组合 型 塔 器 , 势 , 有 占地 面积 小 、 具 吸收效率 高 、 作 弹性大 等 优 点 。填 料段 采 用先 进 的气 体 分 操 布器 与液体 分布 器 , 气 液相实 现更好 的初 始分布 , 使 保 证 了物 料在填 料 层 内 的传 质 效 率 , 吸 收水 分 打 为 下基础 ; 体经 过初 步脱水 之后进 入泡 罩段 , 气 利用泡 罩 塔板 的性 能 , 气体 与浓 硫酸 的泡沫层 充分 接触 , 使 水 分被 进 一 步 吸 收 。 虽 然 泡 罩 塔 板 与 其 他 塔 板 相 比, 效率并 不 高 , 板 但是 其具 有零 漏液性 和较 大 的操
入转 化器 。
种气 体在 初步冷 却之后 , 进行混 合 , 先 然后进 入深 冷
冷却 器脱 水 , 后 进 入 预 热 器 并 进 入 转 化 装 置 。2 最 种工 艺路 线 的原 理是 一 样 的 , 2种 是 第 1种 的 改 第 良路线 。氯化氢 中 的水蒸气 分压是 以盐 酸 的饱和蒸 汽压计 算 的 , 乙炔 中的水 蒸 气 分 压是 以水 的饱 和蒸
合 成 气
3 经 济 效 益 计 算
以1 0万 ta V / C生 产能力 进行计 算 , P 采用硫 酸 组合 干 燥塔 工 艺 , 酸 消耗 约 为 2 g h 动 力 消耗 硫 5k / , 为 3 w/ , 运 行 成 本 及 硫 酸 消 耗 成 本 总 计 约 Ok h 年

[ 收稿 日期 ]2 1 —1 —2 00 1 3
[ 作者 简 介 ]邱 树 锋 ( 92 ) 男 , 理 工 程 师 ,0 5 毕 业 于 安 徽 理 工 大 学 。 18 一 , 助 20 年
2 2
第期 9
邱 锋 :化 、炔 合 干 新 艺 树 等氯 氢乙 混 气 燥 工
l囊 鬻 羹
A w r i g p o e s o a i t r fh d o e h o i e a d a ey e e ne d y n r c s fg sm x u e o y r g n c l rd n c t ln
QI S u n , U h fe g TONG n a g Xi y n ,ZHANG h z u S ih 。
续 系统 的深冷 消 耗 。不 过混 合 冷 冻 有一 个 优 点 , 即 溶解 在水 中的 乙炔 量 减 少 , 溶解 在 水 中的氯 化 氢 而
量 相应增 加 , 以氯化 氢 富余 而 电石 相 对 紧 张 的企 所
业 可 以采 用混合 冷 冻方法 。 采用 这种 工艺 有时会 出现 混合气 干燥 效果 不理 想、 水分 超标 、 温 度仍控 制在 指标要 求 的范 围之 内 但
[ 键 词]氯 化 氢 ; 关 乙炔 ; 合 气 ; 燥 ; 酸 组 合 干 燥塔 混 干 硫 [ 摘 要]介 绍 了 氯化 氢 、 炔 混 合 气 干 燥效 果对 后 续 系统 的影 响 及 传 统 混 合 气 干 燥 工 艺 流 程 , 提 出 了 混 合 乙 并 [ 献 标 志 码 ]B 文 [ 章 编 号 ]10 文 0 9—7 3 (0 10 —0 2 9 7 2 1 ) 9 02—0 2 气 干燥 新 工 艺 。该 工 艺 采 用 硫 酸组 合 干燥 塔 对 混 合 气 进 行 干 燥 , 混合 气 含 水 质 量 分 数 可 降至 1 0 左 右 。 ×1 [0 分 类 号]T 2 . o图 Q3 5 3
(1 .Ha z ou Zho gh o Te h l y Co.,Lt ng h n a c no og d,Ha z u 31 0 7,Chi ; ng ho 0 0 na
2 Hu a ato( n y n )Id s il o ,Ld , n y n 2 2 C ia . n nJ na He g a g n ut a C . t. He g a g4 0 , hn ) i r 1 0
新 工艺 。
() 2 水分 过高会 导致 触媒 结块 , 触媒 接触 面积 使 减小, 降低转 化器生 产 能力 。
() 3 水分 存在 时 , 化 氢 与水 形 成 高 浓盐 酸 , 氯 腐
蚀 设备 及管 道 , 蚀生 成 的氯 化铁 和氯 化 亚铁 堵塞 腐
管道 , 影响 正常 生产 。
2 混 合 气 干 燥 工 艺 流 程 介 绍
( ) 统工 艺 。 1传
来 自外管 的氯化 氢 和 乙炔 通过低 温冷 却器 和深
干 燥工 序 的干燥 效果 直接 影 响后 续转 化工 段 的设 备 使 用周 期及能 源 消耗 , 主要表 现为 以下 4 方面 。 个 () 1 原料 气水分 含量 直接影 响 触媒使 用寿命 , 水
右 。有 2种工 艺 路线 : 2种 气 体 分别 通 过 冷 却 器 ① 冷却 降温 脱水后 , 混合 , 经预 热器进 入转 化装 置 ; 2 ②
塔, 与浓 硫 酸逆 流 接 触 , 干 燥 后 气 相 中 水 分 降 至 经 1 0 4 右 , 1 I左 X 然后 经 酸雾 捕集器 进入转 化器 。经 此 工艺 干燥 的混 合气 温度较 高 ( 2 左右 ) 设备 的 在 0℃ , 温差 应力 较小 , 以考 虑 省 去 气体 预 热 器 而 直接 进 可
作 弹性 , 特别 适 用于大气 量 、 吸收 的工 况 。 小 该 混合 气干 燥新工 艺 的操作 重点是 吸 收任务 的
低, 混合 之后 能凝 结一 部分水 以盐 酸形式 排 出 , 降 可 低 后续 系统 的深 冷 消 耗 。但 笔 者认 为 在混 合 之后 , 气 相 中的水蒸 气凝 结下 来 的水 产生 的热 量大 部分都 被气体 带走 , 的热能值 并没 有减 少 , 不能 降低后 总 并
3 2万元 。湖 南建 滔 ( 阳) 衡 实业 有 限 公 司 干 燥 装 置
运行后 统计 发 现 , 媒 更 换 时 间从 原 来行 业 平 均 的 触
a o 0 p . b ut1 0 p m
中 国为贫油 和富煤 的 国家 , V 生产 基 本 以 电 P C
在 触媒表 面 , 降低触 媒 活性 。
石法 为 主 。但 由于 生产 管 理 及 生产 工 艺 的差 别 , 不 同的电石法 P VC生产企 业生 产成本 也不 同 。 目前 , 技术 创新 、 节能 降耗 和 提 高产 品收 率是 企 业 发展 的 根本 。下 面 介 绍 湖 南 建 滔 ( 阳) 业 有 限 公 司 衡 实 1 taP C装 置采 用 的氯 化 氢 、 0万 / V 乙炔 混合 气 干燥
的情 况 , 这是 因为气 相 中的水蒸气 被 冷凝下 来之 后 ,
分配 , 填料 段 通 过 大 循 环 量 、 气 速 来 提 高 传 质 效 低
率, 保证 填 料 段 在 塔 器 中 的 吸 收任 务 达 到 9 % 以 0 上 , 系统 中的 吸收处理 段 往后移 ; 将 泡罩 段任务 是 吸 收气相 中的微 量水 分 , 为保 证 塔 板上 的气 液 分 布均 匀 , 少塔板 上 的液面 落差 和浓度 返混 , 体流 量控 减 液 制 得较 低 , 因而塔 板 的处 理 能力不 大 ; 泡罩 段在 整套 干 燥系 统起把 关作 用 , 填 料 段则 是 干 燥 系统 的核 而
心 。该工 艺 的亮点 是 干燥 效果 好 , 将 气 相 中 的水 能
有一 部分 水并 不能通 过换 热器管 壁 降至气 液分离 段 被分 离 出来 , 而是 以水 雾 的状 态 被 气 体 夹 带 到后 续
系统 中去 , 导致 原 料气 水分 超 标 。如 果 在深 冷 冷 却
器或气 体 混合器 后 加 1 水 雾 捕集 器 , 高 干燥 效 个 提 果将 是立 竿见影 的 。经 此流 程 干燥 后 , 相 中水 分 气
( ) 分过 高 , 4水 乙炔 还会 转 变成 对 精 馏 、 合 工 聚 序有 害 的乙醛 , 降低 收率 , 加后 续系统 能源 负荷 。 增
1 干燥 工 序 的重 要 性 [ 1 ]
来 自合成 炉 的氯化氢 和来 自乙炔 发生 器 的乙炔 经 过冷 却 、 燥 、 合后 进 入转 化 器 。氯化 氢 、 干 混 乙炔
a d a n w o e s o r i g o h i t r a s p op s d.I he ne p o e s ulurc a i n e pr c s f r d y n f t e m x u e g s wa r o e n t w r c s ,s i c d f c mbi a i n owe swe e a p e o n to t r r do t d,a hec n e t ri t e g sm i t r ou d be r du e o nd t o t ntof wa e n h a x u e c l e c d t
第3 9卷 第 9期 21 0 1年 9月
聚 氯 乙 烯
Pol v n y i ylChl rd o ie
Vo . 9,No 9 13 .
S p.,2 e 011
氯化 氢、 乙炔混合 气 干燥 新 工 艺
邱树锋 , 童新 洋 张石柱 ,
( . 州中昊科技 有 限公 司, 1杭 浙江 杭 州 3 0 0 ; . 南建滔 (O 实业有限 公 司, 10 72 湖 g 阳) 湖南 衡 阳 4 1 0 ) 2 0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