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全文)

合集下载

护理各类应急预案及程序

护理各类应急预案及程序

护理各类应急预案及程序护理各类应急预案及程序导言: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经常会面临各种突发状况和紧急情况,如病人出现突发呼吸困难、大出血、意识丧失、意外摔伤等。

护理人员需要具备应急预案和处理程序,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这些紧急情况,保护病人的生命安全,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本文将分别介绍针对各类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一、突然心跳停止的应急预案及程序1. 应急预案:(1)紧急呼叫120急救车,并告知对方病人心跳停止;(2)通知其他护理人员前来协助;(3)立即进行心脏复苏(CPR);(4)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专业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2. 处理程序:(1)确定病人心跳停止后,立即按下心脏复苏按钮,或报警器,通知其他护理人员前来协助;(2)确认是否有其他直接威胁病人生命安全的危险因素,如电流、大出血等,若有,先予处理;(3)检查病人有无自然呼吸,如无,紧急呼叫120急救车,并告知对方病人心跳停止,同时清楚表达现场所在地址;(4)开始心肺复苏(CPR),按照标准的心肺复苏程序进行;(5)在专业医护人员到达之前,继续进行心肺复苏,以提供最大可能的生命支持。

二、突发呼吸困难的应急预案及程序1. 应急预案:(1)为病人提供舒适的卧位,协助病人呼气;(2)询问病人是否使用支气管舒张剂;(3)协助病人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或吸氧装置;(4)观察病人病情的变化,并及时汇报给医生。

2. 处理程序:(1)在确认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后,帮助其立即采取坐位,保持呼吸通畅;(2)询问病人是否有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的医嘱,根据需要协助病人使用;(3)如果有吸氧装置,及时安装,并根据医嘱设置合适的吸氧浓度;(4)观察病人病情的变化,包括呼吸频率、呼吸困难程度,如病情加重,应及时汇报给医生。

三、大出血的应急预案及程序1. 应急预案:(1)戴好护目镜和手套,准备好止血器械;(2)迅速清洁伤口,并进行直接止血;(3)用纱布或压迫装置进行持续压迫止血;(4)观察伤口是否继续出血,及时就医。

护理应急管理预案及流程

护理应急管理预案及流程

一、预案概述护理应急管理预案是针对医院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事件、重大疾病爆发、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为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预防和减少损失而制定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和流程。

二、预案组织架构1. 护理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实施护理应急管理预案,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2. 护理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调度应急资源,组织开展应急响应行动。

3. 护理应急小分队: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响应行动,协助指挥部开展救援工作。

三、应急预案及流程1. 事件报告(1)当班护士发现突发公共事件、重大疾病爆发、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向护士长报告。

(2)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护理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报告。

(3)护理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护理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响应(1)护理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响应行动。

(2)护理应急小分队根据指挥部指令,迅速到达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3)对受伤、患病患者,应立即进行现场救治,同时通知相关部门。

3. 应急救援(1)对受伤、患病患者,应立即进行现场救治,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2)对需要转诊的患者,应立即联系救护车,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3)对突发公共事件、重大疾病爆发、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应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4. 信息报告(1)护理应急指挥部应及时向院领导、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事件情况。

(2)护理应急小分队应做好救援工作记录,包括救援时间、地点、人员、物资等。

(3)护理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定期汇总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形成报告。

5. 应急结束(1)当突发事件、重大疾病爆发、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得到妥善救治后,护理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2)护理应急小分队做好救援工作总结,分析经验教训,为今后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四、预案实施与培训1.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完整版)

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完整版)

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完整版)程序1、科室领导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和抢救,并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处置。

2、医疗护理人员应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做好病人的抢救和治疗工作,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

3、护理部应及时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加强对病人的监测和护理,防止疫情扩散。

4、医教科应及时向院领导汇报疫情情况,协调各科室的抢救和处置工作。

5、院领导应根据疫情情况,及时制定应对措施,组织专家会诊,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

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1、突发事件发生后,护理部应立即开展应急预案,调配护理人力资源,保证病人的安全。

2、护理部应根据病情和人员情况,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确保病人得到妥善的护理服务。

3、护理部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护理水平。

4、科室领导应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5、护理部应建立健全的应急机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

发生火灾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1、发生火灾时,科室领导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疏散和救援,并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处置。

2、医疗护理人员应迅速将病人疏散到安全地点,并进行抢救和治疗工作。

3、护理部应及时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加强对病人的监测和护理,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4、医教科应及时向院领导汇报火灾情况,协调各科室的救援和处置工作。

5、院领导应根据火灾情况,及时制定应对措施,组织专家会诊,做好火灾的防控工作。

停电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1、停电时,科室领导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并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处置。

2、医疗护理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保障医疗服务的正常进行。

3、护理部应及时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加强对病人的监测和护理,防止病情恶化。

4、医教科应及时向院领导汇报停电情况,协调各科室的处置工作。

5、院领导应根据停电情况,及时制定应对措施,保障医疗服务的正常进行。

病人走失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1、发现病人走失后,科室领导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搜索和救援,并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处置。

(完整)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完整)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患者发生紧急状态时的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一)住院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应立即通知医生。

2、立即将抢救车及抢救用品推至床旁。

3、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4、患者家属不在场时通知患者家属。

5、某些重大抢救或重要人物抢救,应按规定及时通知医务科或院总值班。

(二)患者突然发生猝死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发现后立即抢救,并将抢救车推至床旁,同时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护士长、科主任,必要时通知上级领导。

2、通知家属。

3、如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做好尸体护理,家属能在短时间到院的,家属到院时再通知殡仪馆。

如无家属或暂时无法联系到家属时,向医务科或院总值班汇报后再处理。

5、做好完善的病情记录及抢救记录.6、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室患者进行保护。

(三)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发现患者有自杀念头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必要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2、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

3、通知患者家属,开放病人要求家属24小时陪护,患者身边不可无人,家属如需要离开患者时应通知值班的护理人员。

4、详细交接班,同时多关心患者,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

(完整)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四)患者自杀后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发现患者自杀,应立即通知医生,推抢救车与医生一同奔赴现场.2、评估患者受伤程度,判断患者是否有抢救的可能,如有可能应立即开始抢救工作.3、保护现场(病房内及病房外现场)。

4、报告医务科或院总值班,服从领导安排处理。

5、协助主管医生通知家属。

6、配合院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

7、做好各种记录。

(五)患者坠床 / 摔倒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患者不慎坠床/摔倒,立即推抢救车奔赴现场,同时马上通知医生。

2、对患者的情况做初步判断,如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判断患者意识等.3、医生到场后,协助医生进行检查,为医生提供信息,遵医嘱进行正确处理。

4、如病情允许,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患者床上。

5、遵医嘱开始必要的检查及治疗。

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引言护理工作作为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为了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提高护理质量,本文将介绍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二、护理应急预案1. 重大意外伤害事故护理急救工作规定(1)迅速评估患者伤情,给予现场急救处理。

(2)立即通知医生,请求支援。

(3)根据伤情,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如止血、固定、包扎等。

(4)做好患者转移工作,确保患者安全。

2. 常见急性化学中毒的抢救预案及程序(1)立即停止接触化学物质,迅速脱离现场。

(2)根据中毒情况,给予相应解毒药物。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食物中毒病人的抢救应急预案及程序(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对患者进行催吐、导泄等处理。

(2)根据中毒情况,给予相应解毒药物。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传染病救治应急预案及流程(1)对疑似传染病患者,立即隔离治疗。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疫情扩散。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突然发生猝死应急预案及程序(1)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启动应急预案。

(2)通知医生,请求支援。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患者自杀的应急预案及程序(1)立即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情绪。

(2)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患者再次自杀。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 患者外出或外出不归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1)立即通知家属,告知情况。

(2)做好患者交接工作,确保患者安全。

(3)密切关注患者动向,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8. 停水或突然停水的应急预案及程序(1)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请求支援。

(2)做好患者生活用水储备,确保患者生活需求。

(3)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护理流程1. 患者入院流程(1)患者办理入院手续。

(2)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

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一、预防措施1.组建紧急预案小组:由院内具有丰富护理经验和基本医学知识的专门人员组成小组,负责制定和执行护理应急预案。

2.制定应急预案文件: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和护理的特点,制定全面、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组织机构、责任分工、紧急联系方式等信息。

3.培训护理人员: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应急处理流程1.紧急报警并求助: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护理人员首先应迅速报警并求助,通知医院及相关部门,并向护理行动负责人汇报情况。

2.组织护理行动:护理行动负责人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范围,迅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同时,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

3.停止正在进行的护理工作:根据具体情况,暂停正在进行的护理工作,并调整护理资源,确保合理分配护理资源。

4.按照应急预案执行任务:根据应急预案中的具体流程和要求,执行各项任务,包括隔离患者、提供紧急救助、启动应急设备等。

5.协调与合作:在应急处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与医生、其他护理人员以及相关部门保持密切合作与沟通,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6.记录与报告:在处理突发事件后,护理人员应准确记录事件的经过和处理过程,并及时向上级主管汇报情况。

三、评估与总结1.评估应急处理效果:在应急处理结束后,护理人员应评估应急处理效果,分析事故原因与救治效果,为今后的防范提供经验与依据。

2.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实际情况和应急处理的经验,护理人员应总结出不同类型事件的应对措施和经验教训,并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3.持续改进:根据评估和总结的结果,护理人员应及时调整和改进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响应速度。

通过以上的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要注意的是,预防和培训工作是预案的基础,只有不断加强预防和培训,才能提高应急处理的效果。

因此,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应急处理的顺利进行。

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

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

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一、前言临床护理工作中,突发事件和意外情况时有发生,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确保患者安全和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制定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具有重要意义。

本预案旨在指导护理人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意外情况,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二、应急预案1. 患者病情变化应急预案(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

(2)根据医生指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3)准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确保随时可以使用。

(4)协助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心肺复苏、止血、吸氧等。

2. 患者坠床/摔倒应急预案(1)立即奔赴现场,评估患者受伤程度和意识状态。

(2)通知医生,协助进行检查,提供相关信息。

(3)将患者移至安全位置,确保病情稳定。

(4)遵医嘱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如X光片、CT等。

(5)认真记录坠床/摔倒经过和抢救过程,向上级领导汇报。

3. 药物过敏反应应急预案(1)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特别是首次用药。

(2)一旦发现药物过敏反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报告医生。

(3)根据医生指示,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如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吸氧等。

(4)做好过敏反应的记录和报告工作,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密切关注公共卫生信息,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2)按照医院和政府部门的要求,严格执行防控措施。

(3)做好患者和员工的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4)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5. 火灾应急预案(1)熟悉火灾应急逃生路线和灭火设备的位置。

(2)一旦发生火灾,立即报警,启动应急预案。

(3)组织患者和员工有序撤离,确保人身安全。

(4)协助消防部门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三、工作程序1. 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定期巡视病房,了解患者需求和病情进展。

(3)做好护理记录,及时反映患者病情变化。

2. 急救药品和设备管理(1)确保急救药品充足,定期检查过期药品。

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应急预案概述护理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医院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意外事件或紧急情况,预先制定的应对措施和行动方案。

通过建立健全护理应急预案,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二、应急预案内容1. 护理突发事件类型(1)患者跌倒、坠床;(2)用药错误;(3)过敏性休克;(4)患者突发病情变化;(5)电梯故障;(6)其他意外事件。

2. 应急预案内容(1)成立应急小组:根据突发事件类型,成立相应应急小组,明确小组负责人及成员职责。

(2)制定应急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包括现场处理、后续救治、善后处理等。

(3)应急预案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应急预案处理流程1. 护理突发事件发生时,当班护士应立即报告护士长及当班医生。

2. 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应急小组进行处置。

3. 应急小组根据突发事件类型,采取以下措施:(1)患者跌倒、坠床:安抚患者情绪,检查伤情,必要时进行止血、包扎等处理;报告医生,根据医生指示进行进一步救治。

(2)用药错误:立即停止用药,保留用药记录,报告医生及护士长;采取补救措施,尽量减轻给药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

(3)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抗过敏药物,报告医生;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配合医生进行处理。

(4)患者突发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报告医生;协助医生进行抢救。

(5)电梯故障:安抚患者情绪,报告电梯维修部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协助患者离开电梯。

(6)其他意外事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4. 护理记录:详细记录突发事件发生、处置及结果。

5. 善后处理: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四、应急预案实施与评估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2. 根据演练情况,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3. 对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4. 对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确保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全文)一、患者发生紧急状态时的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1、住院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2、患者突然发生猝死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3、患者自缢防范预案及应急处理流程4、患者跌倒/坠床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5、出走防范预案及应急处理流程6、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7、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8、患者发生静脉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及流程9、输液过程中出现肺水肿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0、患者发生噎食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1、患者发生冲动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2、住院患者发生消化道大出血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3、发现传染病患者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4、住院患者用药错误处理应急预案及流程15、住院患者烫伤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6、住院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7、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应急预案及流程18、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预案及流程19、急诊科护理人员应急预案和流程20、门诊患者发生意外事件应急预案及流程21、患者发生压疮的应急预案及流程22、患者发生中毒应急预案及流程23、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及流程24、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25、突发脑疝应急预案及流程26、急腹症应急预案及流程27、心跳骤停应急预案及流程28、谵妄的应急处理程序及流程29、昏迷患者应急预案及流程图30、急危重症患者优先诊疗程序及流程图31、口头医嘱执行制度及流程32、“危急值”报告制度和程序33、患者咬破体温计应急处理流程图34、约束护理流程及程序35、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36、窒息急救护理程序及流程37、木僵患者的护理程序及流程38、拒食患者的护理流程及程序39、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防范预案及流程图40、触电防范预案及应急处理流程41、吞服异物防范预案及应急处理流程42、精神科药物过量防范预案及应急处理流程43、医院应急疏散流程44、三级护理流程及程序45、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制度及流程46、医嘱查对制度与执行流程47、用药与治疗反应的观察制度和流程48、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及流程49、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核心制度持续改进及流程50、护理部护士分层次培训考核制度51、护理不良事件应急预案及流程52、护理投诉应急预案及流程护理风险防范预案1.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护理缺陷安全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2.认真执行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3.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均需履行告知程序,必要时需履行签字手续。

4.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加强医、护、患沟通。

5.按护理级别要求巡视患者,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规范准确的书写护理记录,抢救病人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6.进行各项技术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三查九对”制度。

7.加强病房药品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严格执行药疗原则,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8.抢救药品、物品、设备要做到“四定”,定期检查,保证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9.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对危重患者、新入院、年老体弱、特殊检查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等的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10.按医院规定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并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包装破损、潮湿、污染等现象发生。

11.按规定处理医疗垃圾,防止再次污染及交叉感染。

12.住院期间要保证患者安全,防止一切意外发生。

13.当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时,要按规定及时上报,不得隐瞒。

一、患者发生紧急状态时的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一)住院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应立即通知医生。

2、立即将抢救车及抢救用品推至床旁。

3、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4、患者家属不在场时通知患者家属。

5、某些重大抢救,应按规定及时通知医务科或院总值班。

(二)患者突然发生猝死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发现后立即抢救,并将抢救车推至床旁,同时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值班护士长、病区主任、病区护士长、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等,必要时通知主管领导。

2、通知家属。

3、如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做好尸体护理,家属能在短时间到院的,家属到院时再通知殡仪馆。

如无家属或暂时无法联系到家属时,向医务科或院总值班汇报后再处理。

5、做好完善的病情记录及抢救记录。

6、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室患者进行保护。

(一) 自缢防范预案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受病态所致,常可发生一些意外,如自缢,自伤等。

为防此类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旨在使其发生率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1、护理人员应对病区内的消极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密切观察患者动态变化,防意外发生。

2、结合消极患者的病情,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参加工娱疗活动,以转移、分散患者的消极自杀意念,改善情绪。

3、加强病区内危险品的管理,对消极患者应重点做好安全检查、尤其是每次外出返室时都应仔细检查,同时应做好家属的安全宣教。

4、夜间应加强消极患者的巡视,做好睡眠护理,对入睡困难、早醒的消极患者应密切观察,必要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5、严重消极的患者应24 小时监护在工作人员的视野内,必要时遵医嘱约束保护,或请家属协助陪护。

6、一旦发现患者自缢,应采取如下措施。

(1)呼叫其他工作人员,即刻从其背部向上托起抱住自缢者,解松或割断套绳,然后将其平卧,快速判断有无呼吸、心跳。

如果心跳呼吸已停止,则应果断地将自缢者下颌用力向上向后托起,打开气道,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立即报告值班护士长、医生,科主任、护士长,通知医务科、护理部、行政值班者。

(2)医生到达后,遵医嘱协同做好抢救及护理工作。

(3)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通知患者家属来院。

(4)正确及时写好护理记录:发现患者自缢的时间、地点、生命体征、主要抢救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或死亡。

(二)自缢应急处理流程呼叫(四)患者坠床/ 摔倒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患者不慎坠床/摔倒,立即推抢救车奔赴现场,同时马上通知医生。

2、对患者的情况做初步判断,如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判断患者意识等。

3、医生到场后,协助医生进行检查,为医生提供信息,遵医嘱进行正确处理。

4、如病情允许,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患者床上。

5、遵医嘱开始必要的检查及治疗。

6、协助医生通知患者家属,必要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7、认真记录患者坠床/摔倒的经过及抢救过程。

(五)出走防范预案及应急处理流程(一)出走防范预案精神障碍患者是特殊的群体,由于发病期间缺乏自知力,个别患者对住院不安心而出现出走行为。

为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或使此意外的损失降到最低,现制定如下预案。

1、平时要鼓励患者多参加集体活动,以转移患者的出走意念。

2、交接班时,必须清点患者数,做到班班交清。

3、患者进出病区时,密切注意患者动向,须在工作人员视野内,经常清点患者数。

4、对有出走企图的患者,要及时掌握,重点观察其动态,及时发现出走先兆迹象,采取措施,谨防患者出走。

5、对出走企图强烈的患者不宜带出病区活动,应安臵在重病室专人监护或遵医嘱暂时约束保护。

6、一旦发现患者出走,值班者应呼叫其他工作人员电告门卫关好大门,防范患者走出院外,迅速展开寻找,同时报告所在病区护士长(或负责医生)。

7、若判断患者已离开医院,则应采取如下措施。

(1)立即报告上级部门,逢节假日报告值班护士长及行政总值班。

同时通知患者可能前往的家属及亲戚朋友,请他们协助寻找。

(2)同时组织病区工作人员在市内有关车站寻找。

(3)若24小时没有出走患者的信息,则上报所在地区派出所、公安分局。

(4)若有出走患者的信息,则组织人员派车接回(二)出走应急处理流程立即电告门卫呼叫其他关闭大门工作人员(六)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换管输入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保留血袋。

2、报告值班医生,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保留未输完的血袋及输血管,以备检验。

3、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必要时报告护士长。

4、病情紧急的患者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

5、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

6、按要求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检验科。

7、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检验科,必要时医患双方共同封存输血用物,由医方保管。

8、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做好抢救记录。

(七)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器,维持静脉通路。

2、及时报告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

3、积极配合医师对症治疗、抢救。

如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冰敷,必要时吸氧,并按医嘱给药物处理。

4、按医嘱留取标本及抽血培养。

5、检查液体质量,输液瓶是否有裂缝,瓶盖是否有松脱;用消毒巾、胶袋,把输液瓶(袋)连滴管、针头包好,放冰箱保存,记下药液的名称、剂量、厂家、批号,与药剂科联系,待药剂科转交相关部门抽样检查。

6、如患者或家属怀疑药物、输液用物有问题时,医务人员与患者或家属共同封存输液用物,并由医方保管。

7、上述各项均应填写输液反应报告表,上报药剂科。

(八)患者发生静脉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发现输液器内出现气体或患者出现空气栓塞症状时,立即停止输液,将患者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脚高位,同时给予氧气吸入。

2、更换输液器或排空输液内残余空气。

同时通知主管医生及病房护士长。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配合医生积极抢救。

4、做好护理记录。

(九)输液过程中出现肺水肿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发现患者出现肺水肿症状时,立即停止输液或将输液速度降至最低。

2、将患者安置至端坐位,双下肢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3、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紧急处理。

4、加压给氧,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同时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酒精,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缓解缺氧症状。

5、遵医嘱给予镇静、扩血管和强心药物。

6、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

7、密切观察病情,认真记录抢救过程。

8、患者病情平稳后,加强巡视,重点交接班。

(十)患者发生噎食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噎食防范预案噎食是指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管的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呼吸抑制,危及生命。

常见因抢食、暴食、药物不良反应所致。

因此,从积极预防着手,根据患者不同的特点,因人而异,制定预案,进行护理干预。

1、精神障碍患者一般采用集体用餐方式,开饭期间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进食情况,并劝导患者细嚼慢咽,酌情协助,防止噎食,或力争对噎食者早发现、早急救。

2、对暴食和抢食患者。

安排单独进餐,劝其放慢进食速度,禁止患者将馒头带回病室。

3、对年老或药物反应严重、吞咽动作迟缓的患者给予软食或无牙饮食,必要时予以每口少量喂食,专人照顾。

4、发现噎食者,就地急救,分秒必争,立即有效清除口咽部食物、疏通呼吸道,同时通知医生。

具体采取一枢二臵的方法或Heimlic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