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分类(DOC)
慢传输性、原发性、继发性便秘及粪嵌塞辨析(肠道健康系列12)

肠道健康--慢传输性、原发性、继发性便秘及粪嵌塞辨析一、慢传输性便秘慢传输性便秘是指粪便在肠道内传输减慢所致的便秘,此类便秘没有解剖与器质性如肿瘤等原因,也非先天性巨结肠。
其特点是:大便次数减少,无排便欲望,也无结肠运动的感觉,仅在长期未排便后出现腹胀,以致食欲减退、饮食减少。
既往大都有长期应用刺激性泻剂,并有用量愈来愈大,且无作用的历史。
80%的患者有过出口梗阻性便秘历史。
二、原发性便秘和继发性便秘原发性便秘是指无器质性疾病存在而引起的便秘。
功能性便秘、单纯性便秘和特发性便秘均属原发性便秘。
而继发性便秘原因很多,常继发于肠道内疾病和肠道外疾病而引起的便秘,器质性便秘属于继发性便秘。
单纯性便秘常见于进食过少、食物残渣不足,由于缺乏纤维,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排便习惯受到干扰,由于精神因素、生活规律改变、长途旅行等而忽视日常便意,未能及时排便;滥用强泻药,使肠道的敏感性减弱,形成对泻药的依赖性。
特发性便秘无器质性疾病存在,而病因至今还不清楚的顽固性便秘,又称为特发性便秘。
三、粪嵌塞粪嵌塞是直肠便秘的一种形式,由于干燥的粪块堵塞在直肠部位不能排出,进而引起严重的便秘和会阴部疼痛等症状,成为粪嵌塞。
直肠长度约10 cm,如同一段富有弹性的短管道,可暂时存储一定量的粪便。
当直肠内粪便存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直肠膨胀,对肠壁内的压力感受器产生刺激,引起排便反射。
经常强行抑制便意(排便反射),经常服用泻药或灌肠导泻,会使直肠黏膜对刺激的敏感性下降,排便反射迟钝,粪便大量长时间淤积在直肠,逐渐变成较大的硬块,堵塞直肠,直肠内压力迅速增加,可引发较强的便意,肛周和盆底肌痉挛、疼痛、坠胀,偶尔少量稀粪可漏。
此时,直肠指诊可触及坚硬的粪块,如能用手指向上推动粪块,可有较软的粪便从侧边流出。
粪嵌塞持续时间过长,会损伤直肠和肛门处,甚则导致出现低位肠梗阻的表现,患有粪嵌塞者要及时处理。
便秘的原因及治疗

便秘的原因及治疗便秘的原因1.急性便秘(1)肛门、直肠附近疼痛性病变:肛裂、肛瘘、肛门周围脓肿、直肠炎或直肠溃疡、巨大内痔或内痔合并感染、出血等病变时均可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或者患者惧怕排便,使排便反射消失而导致便秘。
(2)结肠梗阻性病变:肠扭转、肠粘连、肠套叠、肠寄生虫病、肠肿瘤、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等疾病均可导致肠梗阻,使梗阻上端的粪便不能通过梗阻部,故可导致便秘。
(3)肠道运动反射性抑制:即肠道的正常蠕动功能显著减弱,可见于内脏炎症性疾病,如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腹膜炎、急性继发性巨结肠等,多系同时发生肠麻痹所致。
胆石症、肾结石等疼痛性疾病有时也可发生便秘。
(4)服用某些药物:服用氢氧化铝、阿托品、土霉素及碱式碳酸铋(次碳酸铋)、硫糖铝等药物后,部分患者可发生便秘。
2.慢性便秘(1)器质性疾病:①慢性结肠梗阻:如结肠狭窄,良性或恶性大肠肿瘤、大网膜粘连综合征(横结肠受牵拉,而形成锐角,导致内容物通过困难)及其他慢性结肠梗阻性疾病。
②先天性巨结肠:便秘系因肠腔高度扩张,肠麻痹,肠肌肉收缩、蠕动功能消失所致。
③肠道外病变压迫,尤其是直肠、乙状结肠外病变压迫,例如盆腔肿瘤、卵巢囊肿、前列腺肿瘤、腹腔内巨大肿瘤或肿块、腹水等均可压迫肠道。
④脑与脊髓病变:如脊髓炎、各型脑炎、脑肿瘤等,可使排便的正常反射弧发生障碍,而致便秘。
⑤慢性铅、砷、汞与磷等中毒:中毒后可使排便反射消失而致便秘。
⑥慢性全身性疾病:如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可因排便感觉消失、排便反射迟钝而致便秘。
(2)功能性便秘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①腹肌、肛门部肌肉或结肠平滑肌及肌间神经丛功能障碍,常可引起排便的动力减弱而发生便秘,多见于多次妊娠妇女、慢性肺气肿、营养不良、衰弱、老年及腹腔内脏下垂者。
②直肠扩张、收缩的排便反射迟钝或消失,多见于未能养成每天定时大便习惯者,此时因无粪便刺激的感觉,故正常的排便反射明显减弱,患者久而久之可导致顽固性便秘。
便秘分级评估标准三级

便秘分级评估标准三级
便秘的分级评估标准如下:
1. 轻度:大便存在轻度秘结现象,但可自行排出,患者的排便次数控制在每周2~3次左右,基本不存在躯体不适感。
2. 中度:大便存在秘结现象,自行排出的难度较大,患者的排便次数控制在每周1~2次左右,腹部存在一定不适感。
3. 重度:大便存在严重秘结现象,无法自行排出,患者的排便次数低于每周1次,粪质呈硬球状,且同时伴随着腹胀、腹痛、肛门肿痛、痔疮等症状,甚至出现便血现象。
请注意,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如有便秘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
判断便秘?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

判断便秘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
如何判断便秘?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但许多大大咧咧的朋友却是一无所知。
为此,这里小编就给您介绍一种简单的判断方法。
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
一型就是颗颗硬球,难拉!
二型如香肠,表面凹凸,费力!
三型仍如香肠,表面有裂痕,还行!
四型如蛇,表面光,舒畅!
五型光滑柔软,轻松!
六型粗边蓬松,太糊!
七型水状,不成形,拉肚子!
一二型是便秘
其中,一二型是便秘,三四型很理想,五至七型腹泻。
国际肠道健康有个4A标准,即排气没臭味、大便没臭味、大便呈香蕉状、大便呈黄色。
怎样保持肠道健康?首先不要憋屁和憋便,还要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预防便秘。
缓便秘常规方法集锦——
1、老年便秘多由胃肠蠕动能力差、大便体积小造成。
可多吃芋头,富含纤维素,能刺激肠道蠕动,促排便畅通。
2、便秘的朋友不妨常按大肠俞穴,位于第十六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常以拇指指腹按摩此穴能缓解便秘。
3、肉苁蓉含微量生物碱、多糖、无机盐等,能提高小肠推进度,缩短通便时间。
将肉苁蓉洗净,上锅蒸软,切片,泡茶饮服。
4、另外中医认为,肾虚会致津液干涸,无法滋润肠道,导致大便干燥,老人肾不好就容易出现便秘。
建议老人吃凉拌菜时放些香油,其性凉,入大肠经,能清除燥热,滋润肠道。
便秘的国际化诊断标准

便秘的鉴别诊断关键在于区分:1.继发性便秘2.特发性便秘3.功能性便秘《继发性便秘》例如代谢性、神经性性、肌肉性、药物性、机械性。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肛肠协会制定了“功能性便秘的罗马标准Ⅱ”,在过去的12个月内,至少有12周(不必连续)发生以下一项或者两项的情况:1. 1/4以上的排便有排便不尽感;2. 1/4以上的排便有排便紧迫感;3. 1/4以上的排便干结或坚硬;4. 1/4以上的排便肛门直肠有梗阻和阻塞感;5. 1/4以上的排便者需要额外帮助(如手指抠挖、盆底按摩);6. 每周排便<3次,没有排稀溏便现象且不足以诊断肠易激综合症。
一、器质性便秘是继发性便秘的继续,其病因如下: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卟啉病使胃肠神经功能和平滑肌损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低钾血症致肠平滑肌应激性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低钾血症致肠平滑肌张力缺乏;慢性铅中毒常有平滑肌痉挛等。
二、医源性便秘尤其是药物性便秘需要更多的重视,包括抗胆碱药,如利眠宁,颠茄;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或肠神经系统的药物如阿片;抗震颤性麻痹药物、精神抑制药物等。
三、食物因素性便秘如果食物过于精细或者缺乏残渣和纤维素,以致对直肠、结肠刺激减少。
大众越来越多的意识到这个问题。
脊源性疾病脊(椎)源性疾病包括1颈源性疾病2胸源性疾病3腰源性疾病等,它不但包括各种颈.胸.腰椎的骨伤疾患,更主要包括脊神经受压后,引起的脏腑.系统等各种疑难杂病.中医理论为督脉气血运行不畅--痹症,督脉主一身之阳气,阳为功能,主调各脏腑和系统的功能.运用此理论不但可以立竿见影地治疗各种颈椎病和腰腿痛,而且可以治疗各种疑难杂病.造成脊源性疾病的原因是什么?引起脊柱相关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各种病因作用于脊柱,导致脊柱及其相关脏腑的功能异常,产生疾病。
由于脊柱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人们所处的环境地点不同,人体体质因素、致伤外力、感邪程度等的差异,就产生了人体对各种病因反映的特殊性。
便秘的诊断及处理

便秘的诊断及处理便秘是指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甚至多日不排便,粪质坚硬,排便困难。
当各种因素如饮食习惯、精神因素、机械因素、全身疾病等影响上述条件,便可致便秘。
一般情况下便秘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种。
(一)相关诊断1.器质性便秘(1)胃肠道梗阻如幽门梗阻、结肠肿瘤、肠结核、肠粘连,或肠外病变压迫肠道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腹腔肿块等。
(2)直肠肛门疾病如直肠炎、肛裂、肛周脓肿、痔疮等引起肛门括约肌反射性痉挛而致便秘。
(3)药物、毒物中毒铋剂、抗胆碱能药物、抗抑郁药物、镇静药的应用可能引起便秘。
铅、碑、汞、磷等中毒亦易引起便秘。
(4)神经系统或其他系统疾病脑炎、脑肿瘤、脊髓病变、多发性神经根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2.功能性便秘食物中缺乏水分、纤维素;生活规律改变如长期卧床等;排便动力缺乏如多胎妊娠、肥胖、消瘦等所致的腹肌衰弱;老年性的肠平滑肌无力;痉挛性便秘如肠易激惹综合征等。
(二)相关处理1.一般治疗应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包括饮食和排便习惯、系统疾病史、用药史、职业史、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注意询问便秘发生的缓急、伴随症状。
应教育便秘者调整饮食,多饮水,多进食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平时应根据年龄、体质进行体育锻炼或活动,并注意劳逸结合。
2.对症治疗(1)导泻药物如果导、液状石蜡、硫酸镁等,中药制剂如三黄片、牛黄解毒丸、麻仁九、大黄、番泻叶等。
但如老年体弱、便秘时间过久者慎用强效的泻药如硫酸镁、番泻叶等。
(2)灌肠经上述处理无效或便秘时间较长的患者可考虑开塞露塞肛或肥皂水灌肠。
3.病因治疗积极寻找病因并进行治疗。
如便秘系肠梗阻、肿瘤、全身性疾病或毒物所致者,应及时转诊。
便秘的分级评估标准

便秘的分级评估标准便秘的分级评估标准通常是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来划分的。
以下是便秘的分级评估标准:一、轻度便秘轻度便秘是指患者有排便困难和排便不尽感,但症状较轻,对日常生活没有明显影响。
轻度便秘可能由饮食不当、精神压力大、缺乏运动等因素引起。
二、中度便秘中度便秘是指患者有明显的排便困难和排便不尽感,同时伴有腹部胀满、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状。
中度便秘可能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等。
三、重度便秘重度便秘是指患者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明显,同时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重度便秘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影响工作和学习,甚至需要卧床休息。
四、顽固性便秘顽固性便秘是指患者经过常规治疗无效的便秘症状,可能需要长期使用药物或其他特殊治疗方法来缓解症状。
顽固性便秘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除了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评估外,还可以根据症状的持续时间进行分级。
例如,短期便秘是指症状持续时间较短,可能由饮食不当、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引起;长期便秘是指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可能需要长期治疗和调整生活习惯才能缓解。
在评估便秘的严重程度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因素。
例如,老年人和孕妇容易发生便秘,可能与身体机能下降、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长期卧床的患者也容易发生便秘,可能与缺乏运动、胃肠蠕动减缓等因素有关。
针对不同类型的便秘,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轻度便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来缓解症状;中度便秘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治疗;重度便秘和顽固性便秘则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运动锻炼等。
在评估和治疗便秘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随意使用泻药或灌肠等方法治疗便秘,以免加重症状或引起其他并发症。
2.如果患者有长期便秘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可能的病因。
3.针对不同类型的便秘,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便秘鉴别诊断

便秘鉴别诊断(一)习惯性便秘病史中一般有偏食不吃蔬菜或饮食过于精细的习惯或自幼未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厕所不方便或工作环境对排便不便情绪紧张对习惯性便秘也有影响体格检查X线造影或肠镜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可诊断为习惯性便秘(二)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上有三种表现类型:①结肠痉挛主要引起慢性腹痛和便秘;②慢性间断性无痛性水泻;③便秘与腹泻交替伴有便秘的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有:①慢性腹痛伴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②患者在乙状结肠区常有间歇性腹绞痛在排气或排便后缓解;③体格检查可在左下腹们及充满粪便和痉挛的乙状结肠有轻压痛肛门指检直肠壶腹部无粪块;④患者常伴烧心腹胀腰背酸痛软弱无力头晕心悸等症状。
诊断要点:①具有上述临床特点;②X线钡剂造影或肠镜检查无阳性发现或仅有乙状结肠痉挛;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便秘;③在左下腹们及肿块应与结肠癌相鉴别采用灌肠或其他方法令患者排便排便后肿块消失其肿块为干结的粪便(三)泻药性肠病泻药性肠病是指患者由于便秘或直肠肛门病变造成排便困难,患者为了排便通畅开始应用泻药,长期应用造成排便对泻药的依赖性称为泻药性肠病诊断要点:①患者有因便秘或排便困难长期频繁应用泻药史;②除外内分泌直肠肛门等器质性便秘可考虑为泻药性肠病如没有服药史不能诊断泻药性肠病(四)大肠癌大肠癌包括结肠和直肠癌有资料表明大肠癌l/3以上在直肠2/3的癌肿在直肠和乙状结肠1主要临床特点①大肠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秘或腹泻或两者交替,可能是大肠癌的早期表现;②便血尤其是排便后出血是大肠癌常见的症状;③可有腹部持续性的隐痛便秘与里急后重常同时存在;④浸润型大肠癌易发生肠梗阻;⑤腹部检查和肛门指检有时可触及肿物2诊断依据①40岁以上的患者有以上的临床表现;②便潜血持续阳性而无胃病证据;③腹部检查沿结肠部或直肛检查发现肿块1④癌胚抗原可升高但无特异性;⑤钡剂造影及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癌的重要手段(五)巨结肠巨结肠(megacolon)是指结肠显著扩张,伴有严重便秘或顽固性便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便的类型及对身体的影响力用大便的状况检查健康状态的要点是:“颜色”、“形状”、“硬度”、“气味”四种。
在这里我们先来看看“形状”和“硬度”。
根据硬度和形状,大便分为六种类型。
1. 园滚状(痉挛性便秘) 水份含量低于70%2. 坚硬状(迟缓性便秘) 水份含量低于70%3. 香蕉状(情况良好) 颜色黄,水份含量70%--80%4. 半膏状(软便) 水份含量高于80%5. 泥状(腹泻) 水份含量超过80%6. 水状(腹泻) 水份含量高达90%以上这六种类型大致算是具有代表性的形状。
就像每个人的容貌都不同,却可以根据某些特征来分类一样。
决定大便的硬度,是大便中所含的水分比率,普通的大便含有70%~80%的水分。
水分超过80%就是软便,亦即相当于图中的半膏状、泥状的腹泻便;如果水分高达90%以上,大便就会呈水状。
若是便秘,水分的含量就低于70%,如图示的圆滚状或坚硬状类型。
通常大便在大肠中,以时速10厘米的速度移动。
如果是痉挛性的便秘,速度就会减缓,水分也会减少,排出来的大便就像兔子大便一样,又小又硬。
肠内停滞的大便会产生有害物质相信各位都听过“肠内停滞的大便”这句话,但明确知道意思的人大概不多。
事实上,这也是产生便秘的一个原因。
人在便秘时,大便会卡在肛门,跟在后面的大便有时就受到妨碍而无法通过。
这样一来,像黑色、未燃尽木炭的大便,就会牢牢地黏在肠的肉褶之间。
这种肠内停滞的大便,就成为妨害肠机能的累赘。
就算停滞于肠内的大便排出,此时肠也并未吸收水分,所以经常会拉出软便;由于大便呈半膏状或泥状,我们往往会误以为是腹泻。
可是,以医学的观点来看,这也算是一种便秘。
此时因大便停滞的缘故,肠内也开始腐烂,产生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被肠吸收后,将会严重地损害人体的健康。
便秘会带给我们身体各式各样不良的影响。
虽然我们说过“便秘不会使人致命”,但事实上,有时便秘却是令人丧命的间接原因。
我们在排便时因为用力,所以血压会比平常还高。
以血压正常的人来讲,大便时的血压,比平时上升10至20。
尤其是冬天,常发生高血压的人昏倒在厕所的情况,排便时用力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由于气温降低,血管收缩,血压就会上升,在这种情况下用力排便,血压往往就迅速窜高,因此造成脑血管破裂而昏倒。
便秘的类型及其原因便秘的种类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称为“机能性便秘”。
这是大肠或直肠的作用减弱,或老是忍住便意而引起的便秘。
另外一种是“器质性便秘(通过解剖鉴定看到的器官形状的性质)”。
这是因为某种疾病导致肠管变细,或大肠长异物,使得大便难以通过肠管而引起的便秘。
此外,也有因先天性大肠形状异常,而引起便秘的情况。
这两种便秘之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患的机能性便秘。
而机能性便秘又分为“一时性便秘”和“习惯性便秘”两种。
因旅行、搬家等生活环境改变,或精神紧张、烦恼所暂时引起的便秘,称为“一时性便秘”;由于食量减少,胃或结肠的排便反射不够充分,也是其中的原因。
因大肠排泄的作用,持续减低所引起的便秘,称为“习惯性便秘”,即所谓的慢性便秘,可分为“迟缓性”、“直肠性”、“痉挛性”三种类型。
日本人的慢性便秘,有一半以上是属于“迟缓性便秘”。
内脏下垂或体质虚弱的人,很容易引发这种类型的便秘。
“痉挛性便秘”是因感情或情绪的变化,精神上的压力所引起的便秘,是住在都市,或从事脑力劳动者较常见的类型。
读者或许会觉得意外,人的精神状态竟然与便秘有关。
但是,由于大肠运动是由自律神经来控制,所以受到大脑的影响不小。
这种类型的便秘与一般的便秘不同,不会因为排便而感到痛苦,没有腹胀的感觉,拉出来的大便一颗颗硬硬的,就像兔子的大便一样。
另外,每天常重复着便秘和腹泻,也可以说是痉挛性便秘的特征。
大便的粗细以二至三厘米为标准在大便的六种类型之中,基本上便秘时排出的大便是圆滚状、坚硬状;腹泻时排出的大便是半膏状、泥状或水状;健康状态最佳时,排出的大便是香蕉状。
香蕉状是排出时的形状,如果一次排出很多,有时在马桶中会盘卷成一团。
如果大便是软的,会呈现半膏状黏答答的圆锥型;但若是保持某程度的硬度,形状就会像盘绕的蛇一样,这样就根本看不出香蕉的形状。
大便的粗细会因食量而有所不同,以日本人来讲,标准是2至3厘米,长度约为15厘米,正像一根香蕉一样,重量大概是100克。
所以一天排出二根半左右的大便,是最为理想的排便量。
不过,也不一定非要每天都排出等量的大便。
人不是机械,事实上很少能这么有规律地排出固定量的大便。
所以,不妨可以这么想:今天只拉二根香蕉分量的大便,明天就拉三根吧!如果注意饮食的内容,比方增加食物纤维含量多的食品,或摄取大豆低聚糖等,就很有可能达到目的。
像婴儿般的黄色大便最理想接下来,让我们来谈有关大便的颜色。
一般的说法是:“婴儿时大便是黄色,长大成人后,就成为黑色或褐色了。
”大部分的书似乎都这么写,这也不能算错。
但在表现方式上还需要商榷。
正如前述,婴儿的大便是黄色。
而大多数的人一到了成年,大便变成黑色或褐色,这也是事实。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大便也不一定会变成黑色。
过去,我曾检查过许多人的大便。
关于大便的颜色,最令我觉得惊讶的是,某禅寺和尚的大便就像婴儿黄色的大便,呈现非常漂亮的乳褐色。
不论修行多么严格,信仰多么坚定,总不会连大便的颜色都和凡人不一样吧!那么为什么他们的大便颜色和一般人不同呢?因为他们每天主要都吃豆腐、青菜,完全不吃肉类,所以排出来的大便是黄色。
换句话说,排出来的大便是黑色或褐色,最大的原因在于肉类、多脂肪食物,亦即欧美式的饮食所导致。
反之,如果食用的食物与和尚相同,即使是成人排出来的大便也不会是黑色的,而可能是理想的乳褐色。
排出漆黑的大便,有可能是患有严重的疾病姑且不论禅寺的和尚,以成人的情况来讲,不管多么讲究饮食,酸碱度(PH值)都不会低于5.5;即使如此,若能尽量减少欧美式饮食,肠内也会呈现酸性,达到与婴儿同等的程度。
虽然黑色或褐色的大便是一种警讯,但也不必慌慌张张地上医院,只要尽可能摄取偏酸性的食物,使大便呈现黄色即可。
可是,如果排出来的大便比平常还要黑,或呈紫色,就必须特别注意,这不仅是PH值呈酸性而已,有可能是胃或肠出血。
这种情况是血液混入大便之中,在排泄出来之前,颜色由红色变成黑色,必须立即看医生才行。
漆黑的大便有各式各样的类型。
比方排出焦油状的大便,可能是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胃癌等疾病。
也有人排泄的大便,几乎不含有一般大便的成分,而是血液和黏液的混合,称之为黏血便。
这种类型的大便有时会伴随着剧烈的腹痛或呕吐的症状,此时可能是患肠套叠、肠扭转、肠梗塞等疾病;如果黏血便中混有脓,而且连续好几天,就非常有可能是患大肠癌。
便秘的人如果拉出漆黑的硬大便,也可能是大肠癌的征兆。
这是大肠某处出血,长时间积存在肠内而变成黑色所致。
有时会以为是腹泻,不久就拉出黏血便,而频频上厕所的情况,这有可能是患痢疾;有时还会伴随下腹部疼痛,或发烧的症状。
人类可与肠胃病绝缘“以菌制菌”将取代“以药治菌”成为治疗肠胃病的有极佳途径一、肠胃疾病的形成和危害1.形成原因进食过冷、过热、过硬的食物,暴饮、暴食、饮用烈酒、浓茶、浓咖啡等,导致胃粘膜炎性病变。
食物腐烂或不卫生,导致消化系统细菌感染。
蔬菜、水果上的农药残留,大鱼、大肉中的激素残留等,导致肠内菌群失调,产生消化不良。
现代人误把服用各种药物当作身体健康的保障,其实各种药物成分会直接破坏胃的保护组织,导致胃炎、胃溃疡病的发生。
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强大的精神压力以及不良情绪等。
2.危害★ 主要表现为胃痛、胃酸、胃胀、腹泻、腹痛、下坠、脓血便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消化道出血、穿孔、诱发癌变,如胃癌、结肠癌等。
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能麻痹大意,肠胃不适一定要早检查、早治疗,防患于未然。
二、正确认识肠胃疾病导致的胃癌、结肠癌肠胃疾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了,肚子痛、胃痛、腹涨、胃涨……正是因为我们习惯了这样的疾病表现,所以麻木了,根本不能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每每都是几片简单的药剂,或者是挺挺就过去了,这就是严重的误区,也是给胃癌、结肠癌病发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如果被胃癌、结肠癌这样致命的癌魔找上门来,谁都无计可施,只有束手待毙。
我们没有有效的手段治疗胃癌、结肠癌。
但是我们完全能够做到防于患前,提早的消除胃肠隐患,让胃、肠癌没有机会侵入我们的身体,保护胃肠健康。
三、肠胃疾病的治病原理胃肠道。
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95%的疾病与肠内微生态有关:人体的黏膜是第一道免疫防线,而胃肠道黏膜的面积是人体中最大的,有一个网球场那么大,约300平方米。
所谓“病从口入”,据统计95%以上的疾病直接或间接与消化道有关。
保持微生态平衡、健康的胃肠菌群,是保持人体免疫力的重要一环,可以吸收营养、维生素等活性物质,并能有效的消除和分解毒物质。
首先,维护肠道正常细菌菌群平衡,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以防止便秘,下痢和胃肠障碍等。
其次,增加肠道内维生素、氨基酸含量同时提高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
再次,增强人体免疫机能,预防抗生素的副作用。
最后,综合调理肠胃机能,恢复肠胃代谢平衡。
四、双岐杆菌---肠胃疾病的克星1.双岐杆菌Bifidobacterium是1899年由法国学者Tissier从母乳营养儿的粪便中分离出的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末端常常分叉,故名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是肠胃有益菌的保护者和领导者,堪称人类“第一益生菌”。
胃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是健康的前提和标准,是多种营养要素的源泉,是人体基本健康的保证。
补充双歧杆菌可迅速杀灭肠胃道有害菌,快而彻底,30分钟起效。
是名副其实的胃肠治疗、调理专家。
2.双岐杆菌具有以下效果1.维护肠道正常细菌菌群平衡,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防止便秘,下痢和胃肠障碍等;2.抗肿瘤;3.在肠道内合成维生素、氨基酸和提高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4.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治高血压;5.改善乳制品的耐乳糖性,提高消化率;6.增强人体免疫机能,预防抗生素的副作用,抗衰老,延年益寿。
3.双岐杆菌对人类的贡献1.参与食物消化过程,制造和供应营养,保护肠胃壁2.抑制腐败菌生长,治疗便秘和腹泻3.抗致病菌入侵,预防和治疗肠道传染病4.维持维生素的供应5.对肝脏的保护作用6.预防肠癌和乳腺癌7.提高免疫功能8.衰老、延年益寿、美容、延缓皮肤老化作用五、哪些人需要补充益生菌-九株浓缩液益生菌是生活在人类肠道中的一类细菌,以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为主要代表。
因为它们在肠道内能形成生物屏障,排斥和抑制有害细菌,产生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促进消化吸收与肠蠕动,增强人体免疫,因而获得“人类朋友”的美名。
那么,哪些人需要补充益生菌呢?1. 剖腹产儿、早产儿、低体重儿、人工喂养儿:这些孩子免疫力低下,三天两头不是感冒就是肠炎。
2. .腹泻或便秘人群:不论细菌、病毒、原虫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还是非感染性腹泻,都有肠道菌群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