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的著名作品 2
中国现当代文学:八、钱钟书

钱钟书
主要作品: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 上》、短篇小说集 《人·兽·鬼》、长篇 小说《围城》、诗论 《谈艺录》、学术著 作《管锥编》(5卷) 等。
二、《围城》:
《围城》是钱 钟书文学上的代 表作,被誉为是 一部新《儒林外 史》。
《围城》
(一)《围城》中的故事:
《围城》为我们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方鸿渐回国 后流浪的故事(《围城》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式的知 识分子精神流浪的流浪汉小说);另一个是方鸿渐 与四个女性的故事。
《人·兽·鬼》是学者钱钟书 的一本短篇小说集。本书 中所收入的《上帝的梦》、 《猫》、《灵感》、《纪 念》四篇小说作品,出自 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作家 钱钟书写于1945-1946年的 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人·兽·鬼》之《上帝的梦》 中上帝创造了人,但后来 因某些原因而加害于人类, 想要人类彻底臣服于他。 但人类意志坚定,宁可饿 死也不屈服于上帝,于是 上帝惊诧。文章不仅寓意 深刻而且又有虚幻的意味。
(二)方鸿渐与四个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
1.方鸿渐:方鸿渐是一个经过西洋文明浸染的现代知识分 子,但也是从容貌到才能都不出色的 “小人物”。他兴趣广 泛而学无专攻,有小聪明,有辩才,说的都是书本话,有时 也玩世不恭。他为人坦白,内心善良,常常为了不伤害别人 而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有时也不乏正义感。他性格中最要 害的是他分明感受到了自己的软弱、妥协、被动、举棋不定 和随波逐流,却不能自拔。这导致了他人生的全部失败。
4.唐晓芙:
是全书惟一不被嘲讽 的人物。她纯净、聪明、 美丽、有独立意识,但极 敏感。她的敏感注定了她 的易受伤害,在丑陋的社 会人生面前,难于把握自 己的命运。
(三)《围城》的多重意蕴:
①“社会讽喻”。就是对抗战时期古老中国城乡 世态世相的描写,包括对内地农村原始、落后、 闭塞状况的揭示,对教育界、知识界腐败现象的 讽刺。
钱钟书诗词作品集,钱钟书诗词选

钱钟书诗词作品集,钱钟书诗词选钱钟书,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着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
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
钱钟书在文学、、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
代表作品是《围城》。
其夫人杨绛也是着名作家。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
着有学术着作《谈艺录》(1948)、《宋诗选注》(1958)、《管锥篇》(1979)等,还着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1),短篇小说《人·兽·鬼》(1946),长篇小说《围城》(1947)等。
槐聚诗存序余童时从先伯父与先君读书,经、史、”古文”而外,有”唐诗三百首”,心焉好之。
独索冥行,渐解声律对偶,又发家藏清代各家诗集泛览焉。
及毕业中学,居然自信成章实则如鹦鹉猩猩之学人语,所谓”不离鸟兽”者也。
本寡交游,而牵率酬应,仍所不免。
且多俳谐嘲戏之篇,几於谑虐。
代人捉刀,亦复时有。
此类先后篇什,概从削弃。
自录一本,绛恐遭劫火,手写三册,分别藏隐,幸免灰烬。
去年余大病,绛亦积劳成疾,衰弊馀生,而或欲以余流传篇什印为一书牟薄利者。
绛谓余曰:”与君皆如风烛草露,宜自定诗集,俾免欲本传讹。
”因助余选定推敲,并力疾手写。
余笑谓:他年必有搜集弃馀,矜诩创获,且凿空索隐,发为弘文,则拙集於若辈冷淡生活,亦不无小补云尔。
一九九四年一月钱钟书还乡杂诗昏黄落日恋孤城,嘈杂啼鸦乱市声。
乍别暂归情味似,一般如梦欠分明。
还乡杂诗盘餐随例且充肠,不羡侯鲭入馔尝。
知为鲈鱼归亦得,底须远作水曹郎。
谈坡诗因戏作还乡杂诗浅梦深帷人未醒,街声呼彻睡忪惺。
高腔低韵天会籁,也当晨窗唤起听。
还乡杂诗深浅枫如被酒红,杉松偃蹇翠浮空。
残秋景物秾春色,烘染丹青见化工。
还乡杂诗索笑来寻记几回,装成七宝炫楼台。
譬如禁体文章例,排比铺张未是才。
钱钟书简介钱钟书简介杨绛

钱钟书简介-钱钟书简介杨绛杨(yáng)绛(jiàng)。
杨(yáng)绛(jiàng)。
本名杨季康。
江苏无锡人。
中国女作家。
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
钱锺书夫人。
杨(yáng)绛(jiàng)通晓英语。
法语。
西班牙语。
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
到2016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
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
2016年还在公演;杨(yáng)绛(jiàng)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
风靡海内外。
再版达一百多万册。
96岁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
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yáng)绛(jiàng)文集》八卷。
2016年5月25日。
杨(yáng)绛(jiàng)逝世。
享年105岁。
中文名,杨(yáng)绛(jiàng)。
别名,杨季康。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11年7月17日。
逝世日期,2016年5月25日。
职业,翻译家。
文学家。
戏剧家。
毕业院校,东吴大学。
清华大学。
主要成就,翻译《堂吉诃德》。
《小癞子》。
《吉尔·布拉斯》。
代表作品,《干校六记》。
《洗澡》。
《我们仨》。
丈夫,钱钟书。
女儿,钱瑗。
杨绛先生经历作品回顾时间轴。
2016年因病在北京逝世。
xx年《走到人生边上》出版。
xx 年《我们仨》出版。
2001年建立“好读书奖学金”。
1999年翻译《斐多》。
1988年《洗澡》出版。
1984年《老王》被选为初中教材。
1981年《干校六记》出版。
1978年《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
1960年任全国文代会代表。
1949年在清华任外文系教授。
1943年《称心如意》在上海公演。
1935年与钱钟书举行婚礼。
1932年东吴大学毕业。
1911年在北京出生。
人物经历。
1911年7月17日。
乡土中国第二篇批注

乡土中国第二篇批注乡土中国是中国现代作家钱钟书的著名作品之一,其中包含了多篇批注文章,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思考和传承。
本文将对乡土中国第二篇进行批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章。
乡土中国第二篇是钱钟书对杨宪益的《风土记》一书的批注。
在这篇文章中,钱钟书评论了《风土记》中描述的中国乡村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现代变革的影响进行了反思。
文章以批注的形式呈现,通过对杨宪益的文字进行解读和评价,展示了钱钟书对中国乡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他认为乡村文化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他也指出现代化进程对乡土文化的冲击和扭曲,呼吁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在批注文章中,钱钟书从不同角度审视乡村文化。
他评论了杨宪益对中国乡土文化的描述,指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
他提出了自己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和观点,并通过对历史文化的追溯和对现代变革的观察,深入分析了乡土文化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钱钟书的批注文章语言优美,思路清晰,非常适合用文章的形式来呈现。
他采用了对杨宪益文字进行引用和批注的方式,以准确且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他还通过引用其他文献和历史事件,加强了批注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整篇批注文章分为多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是针对不同主题或观点进行讨论和分析。
这种分段式的写作结构使得文章更加清晰易读,也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文章中的内容。
在文字排版方面,钱钟书注重整洁和美观的要求。
他使用了清晰易读的字体,合理地安排了行距和字间距,使得文章整体呈现出美观的视觉效果。
同时,他还通过使用引号和斜体等标记方式,将原文和批注文字进行区分,便于读者辨认。
总结起来,乡土中国第二篇批注是一篇精彩的文学作品。
通过钱钟书批注的形式,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乡村文化的特点和现状,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文章的整体结构清晰,语言流畅,给人以愉悦的阅读体验。
通过对乡土中国第二篇的批注,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钱钟书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和传承的努力。
钱钟书介绍(包括作品主要以围城为主)教材

鲍小姐:情人型 苏文纨:母亲型——智慧、控制 唐晓芙:女儿型——美、纯真 孙柔嘉:现实型——生活、妻子
故事发展
在北平上大学期间,受个性解放新思潮的影响,萌生对自主爱情的向往,大 着胆子给父亲写信要求解除包办婚姻,最终被浇了一桶冷水,在与鲍小姐的 调情,苏文纨的应酬中,渐觉到“女朋友”和“情人”的不同,当遇到“摩 登社会里那桩罕物——唐晓芙时,他真正坠入了爱河,但他的爱情却在苏文 纨的无情报复下夭折了。 为了逃避心灵的痛苦,方鸿渐和赵辛楣等走上了去三闾大学的求职之路,三 闾大学虽然地处湖南一个偏僻的乡下,但远非一方净土,这里有道貌岸然﹑ 老奸巨滑﹑口称维护教育尊严,其实却是酒色之徒的市侩校长高松年﹔有外 形木讷,内心狡诈的假洋博士韩学俞﹔有在政界失足落水,混迹学校的旧官 僚汪处厚﹔有专事吹牛拍马,浅薄委琐的势力小人陆子潇……清高孤傲无所 作为的方鸿渐终于在三闾大学中几十个知识分子的勾心斗角和相互倾轧中被 排挤出来,被解除了教师职务。 他还没有在事业的挫折中清醒过来,便受到孙柔嘉的诱惑,而逃避到了“一 个自己并没确认是否爱他的孙柔嘉的婚姻中”,以为这里是一个可以逃避失 败和压抑,追求自由生活的幸福港湾,或许是孙柔嘉在婚前过于心计。婚后, 方鸿渐忽然发现自己娶的好象是另外一个人,新家和旧家的矛盾又激化了他 们之间的冲突,再加上他们性格不同,的确很难相容,终于不离而散。
家人生活
1932年春,杨绛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不久,就知道已是三 年级本科生的钱钟书的赫赫大名了。 在一个风光旖旎的日子,杨绛结织了这位大名鼎鼎的同乡 才子。钱钟书侃侃而谈的口才,旁征博引的记忆力,诙谐 幽默的谈吐,给杨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人一见如故,谈起家乡,谈起文学,兴致大增,谈起来 才发觉两个人确实是挺有缘份的。1919年,8岁的杨绛曾 随父母到钱钟书家去过,虽然没有见到钱钟书,而且钱钟 书的父亲钱基博与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又都是无锡本地的名 士,都被前辈大教育家张謇誉为 “江南才子”,都是无锡有名的 书香世家。真所谓“门当户对, 珠联璧合”。
钱钟书的主要学术著作

钱钟书的主要学术著作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化学者、文学家、教育家和语言学家,他的学术著作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文学、文化、语言、教育等。
以下是他的主要学术著作:
1.《管锥编》:是钱钟书最著名的学术著作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经典之作。
该书是一部讲述中国古代礼仪制度和文化传统的百科全书,详细介绍了古代各种礼仪、制度和文化传统,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2.《中国文化要略》:是钱钟书的另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阐述的一部著作。
该书主要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了解中国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3.《古代小说十讲》:是钱钟书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特点和艺术风格,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小说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4.《汉语词汇新编》:是钱钟书的语言学著作之一,主要介绍了汉语词汇的构成、演变和用法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研究汉语词汇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5.《西南联大回忆录》:是钱钟书的回忆录,主要记录了他在西南联合大学的经历和见闻,对于了解西南联合大学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上是钱钟书的主要学术著作,这些著作不仅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文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后人研究这些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钱钟书作品

钱钟书作品钱钟书简介钱钟书,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
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
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
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
钱钟书长期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淡泊名利,甘愿寂寞,辛勤研究,著作等身,饮誉海内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几代学人,是中国的宝贵财富。
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钱钟书主要作品: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
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
《谈艺录》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
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注》、《管锥编》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
钱先生还参与《毛泽东选集》的外文翻译工作。
主持过《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
他的《宋诗选注》在诗选与注释上都卓有高明识见,还对中外诗学中带规律性的一些问题作了精当的阐述。
《管锥编》则是论述《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子张湛传》、《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外传》、《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学术巨著,体大思精,旁征博引,是数十年学术积累的力作,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
钱钟书作品集简介《围城》是钱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文学经典。
有论者认为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围城》内涵充盈,兼以理胜于情,是小说中的宋诗。
所谓“围城”,如书中人物所说,是脱胎于两句欧洲成语。
英国人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钱钟书的著名作品

钱钟书的著名作品
1 钱钟书的经典作品
钱钟书,实名牟宗三,北洋兵马营校同学,受鲁迅影响七零年代
开始从事改革散文诗歌写作。
钱钟书曾荣获美国蒙特克利尔国际文学奖、中国全国新闻评论奖,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上最年轻的国
家艺术院授予的艺术家。
他的作品被举世赞誉,在中国的文学历史上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钱钟书的经典作品有《红山》、《涤荡者》、《闪烁之子》、
《苕溪渔隐》、《去年夏天》等诗歌,且都是享誉世界的文学名著。
《红山》对大自然的描写,情感深厚并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思想,是
其代表作,被誉为中国新文学的八大宝藏。
而《涤荡者》则用简洁而
清新的语言抒发出乡土情怀,将过去和现在、城市和故里,把历史细
节汇聚在一起,勾勒出了一幅凄美的画卷,被誉为描写乡土精神的佳作。
此外,钱钟书的小说《重庆森林》、《出塞曲》、《沙场点兵》
也散发着浓浓的历史和文化气息,凸显了人性的真实、英雄的豪迈、
伤感的岁月以及不同地域融合的美妙场景。
《重庆森林》以重庆本土
民间、市场传承作为背景,金句频出,犹如江南水乡般宁静而又优美;《出塞曲》以行军经历为线索,生动再现了师旅抗日时期青春洋溢的
激情;《沙场点兵》中细腻述说了抗战战争背景下扎根军中生涯的故事,让人震撼。
乐观、勤奋、温柔、真挚的钱钟书,继承了文学大师们的传统,实践着自己的心愿,写下了一部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当然,他又活跃在文学台上不断创作,散发着他精致的文学思想,创造着新式文学模式,被世界尊为“世界文学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有论者认为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围城》内涵充盈,兼以理胜于情,是小说中的宋诗。
所谓“围城”,如书中人物所说,是脱胎于两句欧洲成语。
英国人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法国人的说法是: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围城》中时起时伏,处处申说的,都是理想的不断升腾和一再破灭。
经常是事将成矣而毁即随之,浪抛心力而已。
许多人终身处于“围城”境遇而不察,因此,“围城”完全可以作为人类身处困境、屡遭挫折的象征。
钱锺书先生旁观浮生,思虑沉潜;指点世态,寄慨遥深,以形而下示形而上,使读者对人生恍然如有所知。
本书风格幽默,妙譬可人,读之颇可领略汉语文字的丰赡粹美。
《围城》的艺术特色:一、采取大跨度的横向移动式的结构间架,以人物行踪的三点双线来布设格局。
二、与众不同的讽刺艺术——反仿、反讽、反论构成的机敏的讽刺。
三、用心灵内在的表现手法来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在技术含量上更高一褚。
四、运用环境渲染及后现代叙述手法,不断展现多重艺术讽刺形式或夸张或夸大或魔幻。
《围城》写完后,钱钟书先生并不满意,便动笔写了《百合心》这篇小说小说,百合心脱胎于法文成语(le coeurd' artichaut),中心人物是一个女角。
大约已写成了两万字。
但后来因搬家遗失,但在钱先生心底的一个顽固想法是的信念:假如《百合心》写得成,它会比《围城》好一点。
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写于1945—1946年。
其中《上帝的梦》写上帝创造了人,但后来因某些原因而加害于人类,想要人类彻底臣服于他。
但人类意志坚定,宁可饿死也不屈服于上帝,上帝惊诧。
文章不仅寓意深刻而且又有虚幻的意味。
《猫》以一只黑猫为线索,用一种近乎描写状物的方式介绍了一个个性格各异的引人深思的人物,标志着钱钟书的文章由此进入了一个更高一些的境界,手法更娴熟,描写更精辟。
《灵感》写一名蹩脚作家生前写了大量的枯燥呆板的文章,把其中的人物写得死板呆滞,结果因文章中的人物向阎罗控告而在自己的办公室内直落入地府。
其间一个个人物相继控诉,这也是文章很精彩的一部分,最后以一个极尽幽默的方式“判决”了作家,但在投胎时又引发了令人惊奇的事,令人啼笑皆非。
《管锥编》是钱钟书先生生前的一部笔记体的巨著。
本书堪称“国学大典”,是一部钱钟书先生灌注大量心血而成的学术著作,是其主要学术代表作之一。
书中旁征博引,引述四千位著作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对《周易》、《毛诗》、《左传》、《史记》、《太平广记》、《老子》、《列子》、《焦氏易林》、《楚辞》以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等古代典籍进行了详尽而缜密的考证和诠释。
其中以《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二种耗力最巨,占全书近半篇幅。
钱钟书所著的《谈艺录》是中国一部集传统诗话之大成的书,也是第一部广采西方人文、社科新学来诠评中国古典诗学诗艺的书。
书中对古来诗家作品多所评骘,唐以后一些有代表性的诗人更被重点论列。
本书征引或评述的内容包括曾作为思想理论界显学的佛学、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文化人类学、新批评和较新起的流派如超现实主义、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
《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先生的散文集钱先生曾谦虚地说他的这几篇散文不过是如同中国旧书上的眉批,补的是人生这部大书的空白。
这本散文集收录的散文语言幽默,见解独到精辟,行文一气呵成,更是旁征博引,极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