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2 选择结构作业

合集下载

2021春季建筑结构形考册作业2

2021春季建筑结构形考册作业2

建筑结构作业2一、填空题1.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为在同等条件下(即截面相同、配筋相同和材料相同),(长柱承载力)与( 短柱承载力)的比值。

2.在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中,当2/400mm N f y <时,取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y f =( );当2/400mm N f y >时,取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y f =( )。

3.钢筋混凝土大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是(受拉)钢筋先屈服,然后( 压区混凝土被压碎)。

4.混凝土受压区高度(或)的为大偏心受压构件,反之为小偏心受压构件。

5.根据混凝土构件施加预应力方法的不同,分为( 先张法)和(后张法)。

6.混凝土施加预压完成之前出现的预应力损失称为(第一批)损失,混凝土施加预压完成后的损失,称为(第二批)损失。

7.预应力混凝土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有:(强度高);(收缩、徐变小);快硬、早强;弹性模量高。

8.单层厂房中的主要受力构件是屋面梁或屋架、(屋面梁或屋架,柱和基础),按结构形式可分为( 排架结构和刚架结构)。

9.排架结构分无檩体系和有檩体系两种。

( 无檩体系)由大型屋面板、屋面梁或屋架及屋盖支撑组成,( 有檩体系)是由小型屋面板、檩条、屋架及屋盖支撑组成。

10.单层厂房的支撑包括(屋盖 )支撑和(柱间)支撑两部分。

二、选择题1.轴心受压构件,配置纵筋的作用是( D )。

A .发挥套箍的作用,防止纵筋压屈 B .提高混凝土的抗拉能力 C .防止发生失稳破坏D .帮助混凝土承受压力,减少构件截面尺寸2.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主要与( C )有关。

A .混凝土强度 B .配筋率 C .长细比 D .荷载3.钢筋混凝土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的根本区别在于,当截面破坏时,( B )。

A .受压钢筋是否能达到钢筋的抗压强度 B .受拉钢筋能否达到钢筋的抗拉强度 C .受压区混凝土是否被压碎 D .受拉区混凝土是否破坏4.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界限破坏时,( D )。

2020-2021学年 新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2 生态系统的结构 作业

2020-2021学年 新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2 生态系统的结构 作业

课时跟踪检测( 七)生态系统的结构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卵、幼虫、蛹和成虫②某一池塘的全部生物③亚马逊丛林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④长白山上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③④①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解析:选C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①符合种群的概念;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②符合群落的概念;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③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C正确。

2.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A.蚯蚓B.硅藻C.硝化细菌D.酵母菌解析:选B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上述生物中,只有硅藻能进行光合作用;硝化细菌虽然是生产者,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蚯蚓和酵母菌都是分解者。

3.下列四项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细菌、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解析:选A蓝细菌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蓝细菌和腐生细菌均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还有属于消费者的,故a包含d,b包含e,d和e属于c,A正确;B、C、D错误。

4.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隐含的食物链中,至少具有的营养级数目和螳螂在此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分别是()A.3个、第二营养级B.3个、第三营养级C.4个、第二营养级D.4个、第三营养级解析:选D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该成语中隐含的食物链是植物→蝉→螳螂→黄雀,故该食物链至少有4个营养级,螳螂是第三营养级。

5.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食物网可使()A.每种生物都能将能量传递到下一营养级B.每种生物都限定在一条食物链的固定位置上C.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连接成复杂的营养关系D.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解析:选C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不能将能量传递给下一营养级,A错误;在食物网中,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同时存在多种种间关系,B错误;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连接成复杂的营养关系,C正确;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不是不断增加的,D错误。

C语言_实验二、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C语言_实验二、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二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 掌握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使用。

2. 熟悉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3. 熟练使用if 语句进行程序设计。

4. 使用switch 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

二、实验内容(1 计算a+|b| 2 判断一个整数是否可以被3和5整除)1.[目的]掌握判断一个字符型数据是否数字字符的方法,以及数字字符转换为相应整数的方法。

[题目内容]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型数据,若输入一个数字字符('0'-'9'),则将其转换成相应的整数显示出来;若输入其它字符,则显示出错信息。

[输入]一个字符型数据[输出]整数或出错信息[提示] 根据字符型数据的ASCII 码值是否在‘0’字符与‘9’字符之间进行判断。

使用if …else …语句和复合语句。

2.[目的]掌握条件表达式的使用[题目内容] 编写一个程序,其功能为:从键盘输入三个数x 、y 、z ,判断x+y=z 是否成立,若成立输出‚x+y=z ‛的信息,否则输出‚x+y!=z ‛的信息。

[输入] 三个数x 、y 、z[输出] ‚x+y=z ‛或‚x+y!=z ‛[提示] 条件判断表达式x+y==z3.[目的]掌握求最大值最小值的方法。

[题目内容] 编写一个程序,其功能为:输入三个整数,输出最大数和最小数。

[输入] 三个整数[输出] 最大值和最小值[提示] 设置最大值变量max 和最小值变量min ;首先比较a,b 的大小,并把大数存入max , 小数存入min ;然后最大值变量max 和最小值变量min 再与c 比较,若c 大于max ,则max 取值c ,否则保持不变;如果c 小于min ,则min 取值c ,否则保持不变。

最后输出max 和min 的值。

使用if …else …语句、if 语句以及复合语句。

4.[目的]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题目内容]如下两个线性方程组的两个未知数为x1和x2:ax 1+bx 2=mcx 1+dx 2=n该方程的唯一解为(ad-cb 不等于零时):cb ad bn md x --=1 bcad mc na x --=2 请编写一个程序,读取a 、b 、c 、d 的值,计算x1和x2的值。

switch选择结构作业

switch选择结构作业

1、有else if块的选择结构是()CA.基本if选择结构B.if-else选择结构C.多重if选择结构D.switch选择结构2、下列关于if选择结构和switch选择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BDA.if-else选择结构中else语句是必须有的B.多重if选择结构中else语句可选C.嵌套if选择结构中不能包含else语句D.switch选择结构中default语句可选3、下列代码运行结果是? 很干燥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shiDu = 45;if (shiDu >= 80) {System.out.println("要下雨了");} else if (shiDu >= 50) {System.out.println("天很阴");} else if (shiDu <= 30) {System.out.println("很舒适");} else if (shiDu >= 0) {System.out.println("很干燥");}}4、下面代码运行结果是()学钢琴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day = 3;switch (day) {case 1:case 3:case 5:System.out.println("学钢琴");break;case 2:System.out.println("学英语");default:System.out.println("休息哦");}}5、下列语句序列执行后,k 的值是( )。

54int x = 6, y = 10, k = 5;switch (x % y) {case 0:k = x * y;case 6:k = x / y;case 12:k = x - y;default:k = x * y - x;6、使用switch结构实现为小明定制学习计划,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学习编程,星期二、星期四、星期六学习英语,星期日休息。

选择结构作业解答(3)

选择结构作业解答(3)

选择结构作业解答(3)一、选择题:1.判断char型变量ch是否位数字的表达式的是:a)‘0’ < = ch <= ’9’ b) (ch > ‘0’)&&( ch <’9’)c) (ch >= ‘0’)&&( ch <= ’9’) d) (ch >= ‘0’)||( ch <= ’9’)答案:b)2.能正确表示a和b不同时为0的逻辑表达式的是:a) a*b==0 b) (a==0)||( b==0)c) (a==0&&b!=0)&&( b==0&&a!=0) d)(a! = 0)||( b != 0)答案:d)解答:3.能表示a不能被2整除且a、b不相等,但a、b的和等于0的C语言逻辑表达式是:a) a==-b && a%2==0 b) a!=b && a+b==0 && a%2c) !(a%2)&&a==-b d) a%2==0 a+b==0答案:d)解答:4.有以下程序:#include<stdio.h>void main{ int x=2,y=3,z;char ch=‘a’;z=(x||!y)&&(ch>’A’);}程序运行后z的值是a)true b)false c)0 d)15.关于if后面一对圆括号中的表达式,叙述正确的是a) 只能用关系表达式 b) 只能用逻辑表达式c) 只能用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 d) 可以使用任意合法的表达式6.对switch后面一对圆括号中的表达式,叙述正确的是a) 只能用数字 b) 可以是浮点数c) 只能用整型数据或字符型数据 d)以上叙述都不对7.以下不正确的if语句是a) if (a<b) t=a; b) if (a!=b && b);c) if (a=b) printf(“equal”); c)if (a>b)&&(b>c) printf(“max=%d”, a);8.有以下程序:#include<stdio.h>void main(){ int m=-2;if(m=0) printf(“@@@”);else printf(“%%%”);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 b)%%% c)%% d)@@@%%% 9.有以下程序:#include<stdio.h>void main(){ int a=12,b=20,t=18;if(a>b) t=a;a=b;b=t;printf(“a=%d,b=%d,t=%d”,a,b,t);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a=12,b=20,t=18 b)a=20,b=18,t=18c) a=20,b=12,t=12 d)a=20,b=18,t=1210.有以下程序:#include<stdio.h>void main(){ int t=65;if(t>45) printf(“%d”,t);else printf(“%d”,t);if(t>35) printf(“%d”,t);else printf(“%d”,t);if(t>25) printf(“%d”,t);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65 b)6565 c) 656565 d)不确定的值11.有以下程序:#include<stdio.h>void main(){ int t=8;if(t-->=8) printf(“%d\n”,t--);else printf(“%d\n”,t++);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9 b)8 c) 7 d)612.有以下程序:#include<stdio.h>void main(){ int a=2,b=5,c=3,d=2,x;if(a%3>b)if(c>d)if(b<d) x=++b;else x=++d;else x=--c;else x=++b; }程序运行后的x的值是:a )6 b)3 c) 2 d)713. 与“y=(x>0?x:x<0?-x:0)”的功能相同的if 语句是b) if (x>0) y=x; else if(x<0) y=-x; else y=0;14. 若a 、b 、c1、c2均是整型变量,x ,y 是浮点型变量,则以下正确的switch 语句是15. 以下关于switch 和break 语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break 语句只能用在switch 语句中;b) 在switch 语句中,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使用break 语句; c) 在switch 语句中必须使用break 语句; d)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16. 有以下程序:#include<stdio.h> void main(){ int c;c=getchar (); switch(c-‘2’) { case 0:case 1: putchar(c+4);case 2: putchar(c+4);break; case 3: putchar(c+3);a) switch (c1+c2){case 1:y=a+b;break ; case 2:y=a-b;break; case 1:y=b-a;break;}b ) switch (x+y){ case 1:case 2:printf(“%d ”,a+b);break; }d )switch (a-b){default: y=a*b;break; case 10:case 9: x=a+b;break; case 7:case 5: y=b-a;break;}c ) switch (c1+c2); {case c1:y=a-b;break ; case c2:x=a*b;break; default:x=a+b;}b )if (x) if(x>0) y=x; else if(x<0) y=-x; else y=0;c) y=-x;if (x) if(x>0) y=x; else if(x==0) y=0; else y=-x; a) if (x) if(x>0) y=x; else if(x<0) y=-x; else y=0; d) y=0; if (x>=0) if(x>0) y=x; else y=-x;case 4: putchar(c+2);break;}}程序运行后,输入2<回车>,输出结果是:a)66 b)6 c)6654 d)没有输出内容二、填空题:1.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算术运算符和赋值运算符的运算优先级顺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赋值运算符。

高中 化学 选择性必修2 物质结构与性质 课时作业(七)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与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高中 化学 选择性必修2 物质结构与性质  课时作业(七)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与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课时作业(七)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与杂化轨道理论简介一、基础巩固(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及杂化轨道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将分子分成两类:中心原子有孤电子对的和无孤电子对的B.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既适用于单质分子,也适用于化合物分子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通过杂化形成的一组能量相近的新轨道D.AB2型共价化合物的中心原子A采取的杂化方式可能不同B[在VSEPR理论中,将分子分成了含孤电子对与不含孤电子对两种情况,显然分子的VSEPR模型与空间结构可能相同(不含孤电子对的情况下),也可能不同(含孤电子对的情况下),A项正确;VSEPR模型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化合物分子,不适用于单质分子,B项错误;AB2型共价化合物由于其中心原子具有的孤电子对数和σ键电子对数可能不同,则其采取的杂化方式也可能不同,D项正确。

]2.s轨道和p轨道杂化的类型不可能有()A.sp杂化B.sp2杂化C.sp3杂化D.sp4杂化D[n p轨道有三个:n p x、n p y、n p z,当s轨道和p轨道杂化时只有三种类型:①sp杂化:即一个s轨道和一个p轨道的杂化;②sp2杂化:即一个s轨道和两个p轨道的杂化;③sp3杂化:即一个s轨道和三个p轨道的杂化。

]3.下列有关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描述正确的是()A.价层电子对就是σ键电子对B.孤电子对数由分子式来确定C.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价层电子对互斥的结果D.孤电子对数等于π键数C[价层电子对数是σ键数与孤电子对数之和,孤电子对数是指没有成键的价电子对数,其与中心原子价层电子总数、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及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有关,A、B、D项错误。

]4.以下关于杂化轨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ⅠA族元素成键时不可能有杂化轨道B.杂化轨道既可能形成σ键,也可能形成π键C .孤电子对有可能参加杂化D .s 轨道和p 轨道杂化不可能有sp 4出现B [ⅠA 族元素如果是碱金属,易失电子,不能形成共价键,如果是H ,一个电子在1s 能级上不可能杂化;杂化轨道只能形成σ键,不可能形成π键;s 能级有1个轨道,p 能级只有3个轨道,不可能有sp 4杂化。

C语言程序设计第四次作业-选择结构(2)

C语言程序设计第四次作业-选择结构(2)

C语⾔程序设计第四次作业-选择结构(2)(⼀)改错题输出三⾓形的⾯积和周长,输⼊三⾓形的三条边a、b、c,如果能构成⼀个三⾓形,输出⾯积area和周长perimeter(保留2位⼩数);否则,输出“These sides do not correspond to a valid triangle”。

输⼊输出样例1: Enter 3 sides of the triangle: 5 5 3 area = 7.15; perimeter = 13.00输⼊输出样例2: Enter 3 sides of the triangle: 1 4 1 These sides do not correspond to a valid triangle源程序(有错误的程序)#include <stdio.h>#include <math.h>int main(void){double a,b,c;double area,perimeter,s;printf("Enter 3 sides of the triangle: ");scanf( "%lf%lf%lf",&a,&b,&c );if( a + b > c || b + c > a || a + c > b)s = ( a + b + c ) / 2;area = sqrt( s * ( s - a ) * ( s - b ) * ( s - c );perimeter = a + b + c;printf("area = %.2f; perimeter = %.2f\n",area,perimeter);elseprintf("These sides do not correspond to a valid triangle\n");return 0;}错误信息1:错误原因:少⼀个右括号。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案初中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案初中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选择结构的概念和作用;2. 学会使用条件语句编写选择结构程序;3. 能够运用选择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选择结构的概念和作用;2. 条件语句的语法和用法;3. 选择结构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顺序结构程序设计,让学生了解程序的基本执行顺序;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程序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来执行不同的操作吗?这种结构叫做选择结构。

二、讲解选择结构的概念和作用(15分钟)1. 讲解选择结构的概念:选择结构是一种程序结构,它可以根据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执行路径;2. 讲解选择结构的作用:选择结构可以使得程序具有判断和决策的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执行不同的操作。

三、学习条件语句的语法和用法(20分钟)1. 讲解条件语句的语法:条件语句由条件表达式和执行语句组成,条件表达式用于判断条件是否成立,执行语句用于执行条件成立时的操作;2. 讲解条件语句的用法:根据条件表达式的结果,选择执行语句中的一个。

四、学习选择结构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步骤(15分钟)1. 讲解选择结构程序的设计方法:首先确定条件表达式,然后根据条件表达式的结果编写执行语句;2. 讲解选择结构程序的步骤:分析问题、确定条件表达式、编写执行语句、测试和调试。

五、实例讲解和练习(15分钟)1. 通过一个实例讲解选择结构程序的设计和执行过程;2. 让学生编写一个简单的选择结构程序,并运行测试。

六、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总结选择结构的概念、语法和设计方法;2.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选择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选择结构解决复杂问题。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编写一个选择结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2. 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个选择结构程序的设计和测试;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选择结构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教学PPT;2. 编程环境(如Scratch、Python等);3. 实例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序结构练习2
1 解
2 输入实数x ,求下面的三角波脉冲函数 F(x) 的值
3 书本P98第3题
4书本P98第4题 ⎪
⎩⎪⎨⎧<≤+-<≤-≥<=0.320.300
.165.00
.300.280.145.00.32,0.280
.0)(x x x x x x x F 02=++C Bx Ax
以下题目选做:
5 用IF语句编写下面功能程序:
(1) 读入a,b,若a>b,则置X=1.23,否则置X=32.1,打印X值;
(2) 读入a,b,c,d,若a+b>c+d,则X=1.1,若a+b=c,则X=0.0,若a+b<c+d,则X=-1.1,输出X值;
(3) 读入S与S1,如|S-S1|≤10-7,则置S为S1。

6 用IF构造嵌套方法编程:读入X,分三种情况求得Z值,
当X<0时,Z=-100;
当X=0时,又分三种情况(y<0,则Z=sinX;y=0,则Z=0;y>0,则Z=cosX);
当X>0时,Z=100,打印Z值。

7 读入一个整型变量N的值,用CASE构造编程,
若N=1、2、3、5,则Y=X;
N=4、8,则Y=X2;
N=6、7,则Y=X3,其它情况则Y=0,打印Y值。

8 输入一个数M,判断能否被7,11,17整除,如能被以上三个数之一整除,则打印出“M能被7(或11,17)整除”,如不能被以上三个数整除,则打印出“M 不能被1,11,17整除”
9 输入四个数A,B,C,D,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把它们打印出来
10 有四个原,圆心分别为(2,2)(-2,2)(2,-2)(-2,-2),圆半径为1,坐标在圆上或者园内的点,相应的H值为10,园外的点,响应的H值为零。

输入一个坐标点(X,Y),求相应的H(提示:用逻辑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