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tch选择结构作业

switch选择结构作业
switch选择结构作业

1、有else if块的选择结构是()C

A.基本if选择结构

B.if-else选择结构

C.多重if选择结构

D.switch选择结构

2、下列关于if选择结构和switch选择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BD

A.if-else选择结构中else语句是必须有的

B.多重if选择结构中else语句可选

C.嵌套if选择结构中不能包含else语句

D.switch选择结构中default语句可选

3、下列代码运行结果是? 很干燥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shiDu = 45;

if (shiDu >= 80) {

System.out.println("要下雨了");

} else if (shiDu >= 50) {

System.out.println("天很阴");

} else if (shiDu <= 30) {

System.out.println("很舒适");

} else if (shiDu >= 0) {

System.out.println("很干燥");

}

}

4、下面代码运行结果是()学钢琴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day = 3;

switch (day) {

case 1:

case 3:

case 5:

System.out.println("学钢琴");

break;

case 2:

System.out.println("学英语");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休息哦");

}

}

5、下列语句序列执行后,k 的值是( )。54

int x = 6, y = 10, k = 5;

switch (x % y) {

case 0:

k = x * y;

case 6:

k = x / y;

case 12:

k = x - y;

default:

k = x * y - x;

6、使用switch结构实现为小明定制学习计划,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学习编程,星期二、星期四、星期六学习英语,星期日休息。

7、编程实现迷你计算器功能,支持加、减、乘、除,从控制台输入两个操作数,输出运算结果。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 1 在三种选择结构中,能用2个条件,控制从3个操作中选择一个操作执行的选择结构是______选择结构 【分析】能用1个条件,控制某个操作做或不做的选择结构是单分支结构;能用1个条件,控制从2个操作中选择一个操作执行的选择结构是双分支结构;能用n(n>l)个条件,控制从n+ l个操作中选择一个操作执行的选择结构是多分支结构。【答案】多分支 2 在三种循环结构中,先执行循环操作内容(即循环体),后判断控制循环条件的循环结构是______循环结构。 【分析】当型循环结构是先判断控制循环的条件,条件成立,执行循环体;条件不成立,则退出循环体。次数型循环结构也是先判断是否达到循环次数,没有达到循环次数,执行循环体;达到循环次数的,退出循环。只有直到型循环结构才是先执行循环体,然后再判断控制循环的条件,如果条件成立,进行循环;条件不成立,退出循环。 【答案】直到型 3 使用“getchar( )”函数时,程序的开头必须写一条包含命令为____________。 【分析】凡是使用系统函数的程序,都要在程序的开头写一条包含命令,包含命令中的“头函数.h”是一个文件,其中有关于该系统函数的定义。系统函数“getchar( )”是在名为“stdio.h(标准输入输出函数)”的头函数文件中定义的。【答案】#include"stdio.h"或#include<stdio.h> 4 执行输入语句“scanf("x=%c,y=%d",&x,&y);”,要使字符型变量X的值为'A'、整型变量y的值为12,则从键盘上正确的输入是( ) ①'A'/②A/③x=A/ ④x=A,y=12/ 12/ 12/ y=12/ 说明:备选答案中的"/"表示回车换行键 【分析】输入语句的格式控制符串中的“x=”、“,”、“y=”都是非格式控制符, 在输入时必须原样位置输人,所以只有备选答案④才符合这个要求。【答案】④ 5 设有下列程序段,则执行该程序段后的输出是( ) int i=012; float f=1.234E-2; printf("i=%-5df=%5.3f",i,f); ... ①i=__012f=1.234 ②i=10___f=0.012 ③10___O.012 ④___100.012 注:答案中的_代表一个空格。 【分析】输出语句的格式控制符串中的“i=”、“f=”都是非格式控制符,在输出时必须原样,原位置输出,所以只有备选答案①和②才符合这个要求;格式控制符“%-5d”的格式控制是数据左对齐、宽度为5的整型数据,备选答案①中的数据是右对齐的;此外,该答案中的实数“1.234E-2”应该代表“0.01234”,而不是“1.234”。只有备选答案②符合题意。【答案】② 6 在Turbo C的主屏幕中,将当前编辑的源程序以原名存盘,可以选用___________菜单项,也可以直热键________。 【分析】如果选用“File/Save”菜单项,或者使用热键(f12),当前编辑的源程序将以原来的文件名存盘;如果选用“File /Write to”,当前编辑的源程序将以新的文件名存盘。 【答案】File/Save F2 7 下列各种选择结构的问题中,最适合用if-else语句来解决的是( ) ①控制单个操作做或不做的问题 ②控制两个操作中选取一个操作执行的问题 ③控制三个操作中选取一个操作执行的问题 ④控制10个操作中选取一个操作执行的问题 【分析】if-else语句是专门解决“双分支结构”的,而“双分支结构”的问题就是用单个条件控制从两个操作中选取一个操作来执行的问题。 【答案】② 8 下列程序是输入一个小写字母,转换成对应大写字母的后一个字母输出。例如:'a'将转换成’B’、…、‘y’将转换成’Z’,其中的’Z’将转换成’A’。请填写程序中所缺少的语句。 main() {char ch ; scanf(”%c”,&ch〕; ch=ch- 32+1; ___________________; printf("%c\n",ch); } 【分析】分析程序库中的“ch=ch- 32+ 1;”语句,可知是将字符型变量 ch中的小写字母转换成对应的大写字母(- 32)的后一个字母(+ l)。如果ch中的字母是' a'、' b'、··,'y',转换结果都不会出错,但是,如果 ch中的字母是'Z',则-32后是大写字母'Z',再+l后将不是大写字母了。为了使其转换成'A',需要用一个单分支结构来实现:如果ch的值等于'Z'+ l,则硬性将 ch的值改成'A'。完成这个任务的语句是一条单分支语句,正是所缺少的语句。 【答案】 if (ch=='Z'+l) h='A'; 9不能正确计算下列分段函数的程序段是_________ |-1 x<0 y=|0 x=0 x>0 ① switch(x< 0)② if(x> 0) {case1:y=-1;break; y=1; case 0:switch(x==0)else {casel:y=0;break;if(x==0) case 0: y= l;y=0 } else } &ny=-l ③ y= l;④ y= l; if(x==0)if(x<0) y=0; y =-l; else else y=- l; if(x== 0) y=0; 【分析】先来分析备选答案①:表达式“x<0”的值只有两种可能性,成立值为1、不成立值为on如果“x<0”的值为 1(即 x< 0),则执行“easel:”后的语句“y=-l”后,退出 switch语句,符合分段函数要求。如果“x<0”的值为0(即x>=0),则执行“case 0:”后的switch语句。该switch语句的表达式是“x==0”,结果也有两种:成立为1、不成立为0.如果“x==0”的值为1(即x=0),则执行“case l:”后的语句“y=0”后,退出 switch语句,符合分段函数要求。如果“x==0”的值为0(即x>0),则执行“case 0:”后的语句“y=1”,也符合分段函数要求。再分析备选答案②:这是标准的用嵌套双分支结构来实现三分支的分段函数,结果显然是能求解分段函数的。分析备选答案③:双分支语句的条件是“x==0”,条件成立时,y值为0,符合分段函数的要求,条件不成立时(包含x>0和x<0两种情况),结果y值为-l,显然不符合分段函数的要求,所以本题要选该答案。至于备选答案④,是能正确计算分段函数的,首先置y为1;接着用双分支结构处理“x<0”和“x>=0”的两种情况:前者使得y值为一l;后者再执行一个单分支结构,如果“x==0”则使y值为0,否则不改变y值,保持y的原值1,符合分段函数的要求。 【答案】③ 10 三种循环语句都能解决循环次数已经确定的次数型循环,其中__________循环语句最适合。 【分析】当“for(表达式 1;表达式 2;表达式 3)语句;”中的表达式1为:整型变量 k=l;表达式 2为:整型变量 k<= n;表达式 3为:整型变量 k++;则这个 for循环就是次数为n次的标准次数型循环结构。 【答案】for 11执行下列程序段后的输出是() x=l; while(x<=3) x++,y=x+++x; printf("%d,%d",x,y); ① 6,10 ②5,8 ③4,6 ④3,4 【分析】我们可以使用逐步记录运行结果的方法来获得输出结果,记录如下: x=1; 进入循环,条件满足执行循环体:计算x+十得x为2,计算y=x+++x,得y为4、x为3; 继续循环,条件满足执行循环体:计算x+十得x为4,计算y=x+++x,得y为8、x为5; 继续循环,条件不满足退出循环; 输出x和y的值为5,8。 【答案】② 12 执行下列程序段,其中的do-while循环一共执行_次。 static int x; do x+=x*x; while (x); 【分析】对静态型变量,不赋初值也有值,对整型变量,其值为 0。执行循环语句 do-while 的循环体,x+=x* x是x=x+(x*

6多分支结构——select语句

第三节多分支结构——select语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充分理解多分支结构的流程。 (2)能够利用多分支结构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2)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疑问并能够针对疑问积极主动的思考解决。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多分支结构的流程。 2、难点:理解程序中流程的代码描述。 三、教学过程 1、游戏引入 通过学生喜欢的心理测试的小游戏再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中来的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选择不同的面包能够得到不同的测试结果。 (设计意图:从游戏入手,满足了学生爱玩的童心的同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为后面的问题做好铺垫。)

2、初步理解 教师通过解密心理测试的秘密引出游戏的背后的支持者:程序代码,带领学生边玩游戏边看代码,从中发现规律。同时提出问题:玩游戏的过程当中如果在文本框中输入3,测试结果变成“你是灰太狼”,要达到这个要求需要对游戏代码做怎样的修改?并说明原因(代码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很难通过定义理解它,通过修改代码从形式上让代码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接触学生看到代码的陌生心理,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不同的选择对应不同的结果。) 3、深入剖析 通过理解星猫心理测试的过程,将不同的面包对应不同的测试结果转化为流程图中不同的条件对应不同的语句组,通过心理测试的代码导出程序基本格式。 (设计意图:图形是比较直观好理解的表现形式,通过图形引出结构的流程图,结合流程图分析该图是如何应用程序语句描述的,以具体的程序语句对照理解语句格式的基本结构也就不难了。) 4、模拟练习 以程序填空的形式完成分蛋游戏,进一步体会不同的年龄段对应不同的礼物,体验调试程序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在这一过程中要演示学生的成果,适时给出表扬。 (设计意图: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本节课只需要理解多分支结构的执行过程,理解不同的条件对应执行不同的语句组,代码只需要简单了解。通过流程图理解游戏在程序中的执行过程,在通过代码填空,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习题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练习 1.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型数据,若输入一个数字字符('0'-'9'),则将其转换成相应的整数显示出来;若输入其它字符,则显示出错信息。[提示]根据字符型数据的ASCII码值是否在‘0’字符与‘9’字符之间进行判断。使用if…else…语句。 精选文档,供参考!

2.编写一个程序,其功能为:从键盘输入三个数x、y、z,判断x+y=z是否成立,若成立输出“x+y=z”的信息,否则输出“x+y!=z”的信息。[提示] 条件判断表达式x+y==z 3.编写一个程序,其功能为:输入三个整数,输出最大数和最小数。 [提示] 设置最大值变量max和最小值变量min;首先比较a,b的大小,并把大数存入max,小数存入min;然后最大值变量max和最小值变量min 再与c比较,若c大于max,则max取值c,否则保持不变;如果c小于min,则min取值c,否则保持不变。最后输出max和min的值。使用if…else…语句、if语句以及复合语句。 精选文档,供参考!

精选文档,供参考!

4.某产品生产成本c=c1+mc2,其中c1为固定成本,c2为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当生产数量m<10000时,c1=20000元,c2=10元;当生产数量m≥10000时,c1=40000元,c2=5元;编写一个程序,其功能为:分别计算出生产数量为6000以及25000时,总生产成本及单位生产成本。 精选文档,供参考!

5.分段函数的计算。编写一个程序,计算下列函数: y= x x<1 2x-1 1≤x<10 3x-11 x≥10 [提示]根据输入的x值的取值,计算y的值并输出。使用if…else if语句以及复合语句。 精选文档,供参考!

switch结构实例(1)

switch 结构实例 switch 结构是另一种形式的选择结构。程序员可以根据一个单精度整形数,字符或逻辑表达式的值来选择执行特定的代码语句块。 switch (switch_expr) case case_expr_1, ???Statement 1Statement 2... Block 1 case case_expr_2 ???Statement 1Statement 2... Block 2 ... otherwise, ???Statement 1Statement 2... Block n end 如果switch_expr 的值与case_expr_1相符,那么第一个代码块将会被执行,然后程序将会跳到switch 结构后的第一个语句。如果switch_expr 的值与case_expr_2相符,那么第二个代码块将会被执行,然后程序将会跳到switch 结构后的第一个语句。在这个结构中,用相同的方法来对待其他的情况。otherwise 语句块是可选的。如果它存在的话,当switch_expr 的值与其他所有的选项都不相符时,这个语句块将会被执行。如果它不存在,且witch_expr 的值与其他所有的选项都不相符,那么这个结构中的任何一个语句块都不会被执行。这种情况下的结果可以看作没有选择结构,直接执行MA TLAB 语言。 如果说switch_expr 有很多值可以导致相同代码的执行,那么这些值可以括在同一括号内,如下所示。如果这个switch 表达式和表中任何一个表达式相匹配,那么这个语句块将会被执行。 switch (switch_expr) case {case_expr_1, case_expr_2, case_expr_3}, ???Statement 1Statement 2... Block 1 otherwise, ???Statement 1Statement 2... Block n end switch_expr 和每一个case_expr 既可以是数值,也可以是字符值。 注意在大多情况下只有一个语句块会被执行。当一个语句块被执行后,编译器就会跳到end 语句后的第一个语句开始执行。如果switch 表达和多个case 表达式相对应,那么只有他们中的第一个将会被执行。 例: 下面的语句用来判断1到10之间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它用来说明一系列的case 选项值的应用和otherwise 语块的应用。 switch (value) case {1, 3, 5, 7, 9}, disp('The value is odd.'); case {2, 4, 6, 8, 10}, disp('The value is even.');

05、if与switch选择结构

《JAVA程序设计基础》(选择结构)练习 一、选择题 1. 为一个boolean类型变量赋值时,可以使用()方式 A. boolean a = 1; B. boolean a = (9>=10); C. boolean a = “真”; D. boolean a == false; 2. java中关于if选择结构描述错误的是() A. If选择结构是根据条件判断之后再做处理的一种语法结构 B. 关键字if后小括号里必须是一个条件表达式,表达式的值必须为布尔型 C. If后小括号里表达式的值为false时,程序需要执行大括号里的语句 D. If语句可以和else一起使用 3. 编译运行如下java代码,输出结果是()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num = 5; if(num<=5){ num += 2; System.out.println(num); } System.out.println(num+5); } } A.10 B.5 10 C.7 12 D.运行出错

4.下面这段代码的输出为() int year = 2046; if(year%2==0){ System.out.println(“进入了if”); }else{ System.out.println(“进入了else”); } System.out.println(“退出”); A.进入了if B.进入了else C.进入了else 退出 D.进入了if 退出 5.有else if块的选择结构是( ) A.基本if选择结构 B.if-else选择结构 C.多重if选择结构 D.switch选择结构 6.下列关于if 选择结构和 switch选择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if-else)选择结构中else语句是必须有的 B.多重if选择结构中else语句可选 C.嵌套if选择结构中不能包含else语句 D.switch选择结构中default语句可选 7.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public class Weath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shiDu=45;//湿度 if(shiDu>=80){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练习题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练习题 1.逻辑运算符两侧运算对象的数据类型( ) A.只能是0和1 B.只能是0或非0正数 C.只能是整型或字符型数据 D.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数据 2.下列运算符中优先级最高的是( ) A.< B.+ C.&& D.!= 3.能正确表示“当x的取值在[1,10]和[200,210]范围内为真,否则为假"的表达式是( ) A.(x>=1)&&(x<=10)&&(x>=200)&&(x<=210) B.(x>=1)||(x<=10)||(x>=200)||(x<=210) C.(x>=1)&&(x<=10)||(x>=200)&&(x<=210) D.(x>=1)||(x<=10)&&(x>=200)||(x<=210)

4.表示图中坐标轴上阴影部分的正确表达式是( ) A.(x<=a)&&(x>=b)&&(x<=c) B.(x<=a)||(b<=x<=c) C.(x<=a)||(x>=b)&&(x<=c) D.(x<=a)&&(b<=x<=c 5.判断char型量ch是否为大写字母的正确表达式是() A.‘A’<=ch<=‘Z’ B.(ch>=‘A’)&(ch<=‘Z’) C.(ch>=‘A’)&&(ch<=‘Z’) D.(‘A’<=ch)AND(‘Z’>=ch) 6.设x,y,z都是int型变量,且x=3,y=4,z=5,则下面表达式中值为0的是 () A.‘x’&&‘y’ B.x<=y C.x||y+z&&!y D.!(x

7.已知x=43,ch=‘A’,y=0;则表达式(x>=y&&ch<‘B’&&!y)的值是() A.0 B.语法错误 C.1 D.“假” 8.若希望当A的值为奇数时,表达式的值为“真”,A的值为偶数时,表达式的值为“假”,则以下不能满足要求的表达式是() A.A%2==1 B.!(A%2==0) C.!(A%2) D.A%2 9.设有:int a=1,b=2,c=3,d=4,m=2,n=2;执行(m=a>b)&&(n=c>d)后的值为() A.1 B.2 C.3 D.4 10.下列运算符中优先级最低的是( )优先级最高的是( ) A.? B.&& C.+ D.!=

C语言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练习题

第四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一、填空 1.在C语言中,表示逻辑“真”值用_________。 2.得到整型变量a的十位数字的表达式为_________。 3.表达式:(6>5>4)+(float)(3/2)的值是_________。 4.表达式:a=3,a-1‖--a,2*a的值是_________。(a是整型变量) 5.表达式:(a=2.5-2.0)+(int)2.0/3的值是_________。(a是整型变量)6.C语言编译系统在给出逻辑运算结果时,以数值_________代表“真”,以 _________代表“假”;但在判断一个量是否为“真”时,以_________代表“假”,以_________代表真。 7.当m=2,n=1,a=1,b=2,c=3时,执行完d=(m=a!=b)&&(n=b>c)后,n的值为_________,m的值为_________。 8.若有int x,y,z;且x=3,y=-4,z=5,则表达式:!(x>y)+(y!=z)||(x+y)&&(y-z)的值为_________。 二、编程: 1.企业发放的奖金根据利润提成。利润(i)低于或等于10万元时,奖金可提10%; 利润高于10万元,低于20万元时,低于10万元的部分按10%提成,高于10万元的部分,可提成7.5%;20万到40万之间时,高于20万元的部分,可提成5%;40万到60万之间时高于40万元的部分,可提成3%;60万到100万之间时,高于60万元的部分,可提成1.5%,高于100万元时,超过100万元的部分按1%提成,从键盘输入当月利润i,求应发放奖金总数? 2.输入三个整数x,y,z,请把这三个数由小到大输出。 3.输入某年某月某日,判断这一天是这一年的第几天? 4.本程序演示从键盘输入x的值,计算并打印下列分段函数的值。 y=0(x<60) y=1(60<=x<70) y=2(70<=x<80) y=3(80<=x<90)

(4)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练习题答案

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练习题答案 1、 从键盘上读入长方形的边长a,b ,计算它的面积和周长,输出。 2、 输入一个时、分、秒,把它转换为一个秒数。 3、 输入一个三位整数,将它反向输出。例如输入127,输出应为721。

4、 从键盘读入一个数,判断它的正负。是正数,则输出"+",是负数,则输出"-"。 5、 输入两个数a,b ,输出较大数的平方值。 6、 铁路托运行李规定:行李重不超过50公斤的,托运费按每公斤0.15元计费;如超50公斤,超 过部分每公斤加收0.10元。编一程序完成自动计费工作。

7、某超市为了促销,规定:购物不足50元的按原价付款,超过50不足100的按九折付款,超过100 元的,超过部分按八折付款。编一程序完成超市的自动计费的工作。 8、输入三个字母(大小写不定),将它们按各自的序号由小到大的顺序输出。(提示:已知字符求 字符序号函数ord(‘A’)=65, 已知序号求其字符chr(65)= ‘A’, ord,chr两者是互逆函数) 调试程序:输入三个字符“abB ”运行如下: 说明:(小字字母的序号(范围97~122)比大写 字母的序号(范围65~90)要大),所以大写字母 输出时在小写的前面。

9、 打印某年某月有多少天。(提示:即输入年、月,输出该月有几天?2月闰年有29天,平年有28天。A 、闰年的计算方法:年数能被4整除,并且不能被100整除;或者能被400整除的整数年份。B 、利用MOD(取余)运算可以判断一个数能否被另一个数整除) 9、 当前小学生的成绩单由以前的百分制改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的等级制。编一程 序完成分数的自动转换工作。转换规则如下:6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60到69分为合格;70到89分为良好;90分以上的为优秀。(提示:可以利用DIV (整除)运算来使程序更简明) 说明:DIV 和MOD 是整型量的运算,程序中必须把实型变量cj 用取整函数trunc (cj )转换后才能进行整除(DIV )运算。想一想?为什么不能用int (cj )或者round (cj )函数来转换?

作业2 选择结构作业

顺序结构练习2 1 解 2 输入实数x ,求下面的三角波脉冲函数 F(x) 的值 3 书本P98第3题 4书本P98第4题 ? ????<≤+-<≤-≥<=0.320.300 .165.00 .300.280.145.00.32,0.280 .0)(x x x x x x x F 02=++C Bx Ax

以下题目选做: 5 用IF语句编写下面功能程序: (1) 读入a,b,若a>b,则置X=1.23,否则置X=32.1,打印X值; (2) 读入a,b,c,d,若a+b>c+d,则X=1.1,若a+b=c,则X=0.0,若a+b0,则Z=cosX); 当X>0时,Z=100,打印Z值。 7 读入一个整型变量N的值,用CASE构造编程, 若N=1、2、3、5,则Y=X; N=4、8,则Y=X2; N=6、7,则Y=X3,其它情况则Y=0,打印Y值。 8 输入一个数M,判断能否被7,11,17整除,如能被以上三个数之一整除,则打印出“M能被7(或11,17)整除”,如不能被以上三个数整除,则打印出“M 不能被1,11,17整除” 9 输入四个数A,B,C,D,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把它们打印出来 10 有四个原,圆心分别为(2,2)(-2,2)(2,-2)(-2,-2),圆半径为1,坐标在圆上或者园内的点,相应的H值为10,园外的点,响应的H值为零。输入一个坐标点(X,Y),求相应的H(提示:用逻辑变量)

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2.2.1 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流程图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2)能用文字语言表示算法,并能将算法用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 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流程图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程序化思想,在归纳概括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算法的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难点:用含有选择结构的流程图表示算法。三、学法与教学用具学法: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体会到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学习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教学用具:尺规作图工具,多媒体。四、教学思路(一)、问题引入揭示课题例1 尺规作图,确定线段的一个 5等分点。要求:同桌一人作图,一人写算法,并请学生说出答案。提问:用文字语言写出算法有何感受?引导学生体验到:显得冗长,不方便、不简洁。教师说明:为了使算法的表述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我们今天学习用一些通用图型符号构成一张图即流程图表示算法。本节要学习的是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右图即是同流程图表示的算法。 (二)、观察类比理解课题 1、投影介绍流程图的符号、名称及功能说明。符号符号名称功能说明终端框算法开始与结束 处理框算法的各种处理操作 判断框算法的各种转移 输入输出框输入输出操作 指向线指向另一操作 2、讲授顺序结构及选择结构的概念及流程图 (1)顺序结构依照步骤依次执行的一个算法流程图: (2)选择结构对条件进行判断来决定后面的步骤的结构流程图: 3.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与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的比较(1)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公式当r=10时写出计算圆的面积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switch选择结构作业

1、有else if块的选择结构是()C A.基本if选择结构 B.if-else选择结构 C.多重if选择结构 D.switch选择结构 2、下列关于if选择结构和switch选择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BD A.if-else选择结构中else语句是必须有的 B.多重if选择结构中else语句可选 C.嵌套if选择结构中不能包含else语句 D.switch选择结构中default语句可选 3、下列代码运行结果是? 很干燥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shiDu = 45; if (shiDu >= 80) { System.out.println("要下雨了"); } else if (shiDu >= 50) { System.out.println("天很阴"); } else if (shiDu <= 30) { System.out.println("很舒适"); } else if (shiDu >= 0) { System.out.println("很干燥"); } } 4、下面代码运行结果是()学钢琴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day = 3; switch (day) { case 1: case 3: case 5: System.out.println("学钢琴"); break; case 2: System.out.println("学英语");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休息哦"); } } 5、下列语句序列执行后,k 的值是( )。54 int x = 6, y = 10, k = 5; switch (x % y) { case 0: k = x * y;

多分支结构

多分支结构——select语句说课稿 一、说学情 3、个别少部分学生对抽象事物认识速度比较慢,对VB的认识还停留在窗体、控件上,对代码的概念还很模糊,因此在安排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让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带领这些学生学习。 二、说教材 本节课是海南省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前面学生已经了解了visual basic 的工作界面和VB代码,并对流程图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对VB及流程图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学会用程序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2、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和学情分析制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1、充分理解多分支结构的流程。 2、能够利用多分支结构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2、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疑问并能够针对疑问积极主动的思考解决。 3、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多分支结构的流程。 难点:理解程序中流程的代码描述。 三、说教法 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在多分支的流程图及基本格式的理解中通过课件演示、具体实例的分析使抽象的事物尽可能的通俗易懂,已达到学生理解的目的。再配以恰当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探究,更进一步的加深理解,自觉运用。 四、说学法 初三学生已经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比较理解多分支的流程图并能够利用多分支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学案的帮助下,通过自主学习、分组协助,总结经验,完成实践任务,以达到概念内化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五、媒体与评价 媒体:网络教室、演示文稿、学案 评价:过程性评价,即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可以针对学习内容评价,也可以是针对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在评价时,要注重以激励为主,同时,还要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让学生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得到进步。 六、教学过程 1、游戏引入(2分钟)

实验五switch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五选择结构程序设计2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和条件运算符; 2.学会正确书写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和条件运算符; 3.熟练掌握switch语句。 二、实验学时数 2学时 三、实验步骤 (一)阅读程序 1. 输入并运行以下程序,观察运行结果。 #include main() { int i=1; switch(i) { case 1:printf("%d\t",i++); case 2:printf("%d\t",i++); case 3:printf("%d\t",i++); case 4:printf("%d\t",i++); } printf("\n i=%d",i); } 2. 输入并运行以下程序,观察运行结果。 #include main() { int x=10,y=9,a,b,c; a=(--x==y++)?--x:++y; b=x++; c=y; printf("a=%d,b=%d,c=%d",a,b,c); }

3、若x=12,则以下程序运行的结果是 #include main() { int x,y; scanf("%d",&x); y=x>12?x+10:x-12; printf("y=%d",y); } (二)完成程序 要求:按照给定题目要求,参照出现的语句,填写程序空白处。 1. 以下程序实现的功能是: -1 x<0,请将以下程序补充完整 y= 0 x=0 1 x>0 #include main() { int x ,y;scanf(“%d ”,&x); switch(x<0) {case 1:y=-1;break; case 0:switch(x==0) { case 1:y=0;break; case 0:y=1; } } printf(“y=%d ”,y); } 2.用switch 结构编写一个处理四则运算的程序。 #include main() {float v1,v2;char op; printf(“please type your e xpression:\n”); scanf(“%f%c%f”,&v1,&op,&v2); switch(op) {case ‘+’:printf(“%1.0f+%1.0f=%1.0f”,v1,v2,v1+v2);break;

java选择结构switch基础入门

1:switch语句(掌握) (1)格式: switch(表达式) { case 值1: 语句体1; break; case 值2: 语句体2; break; ... default: 语句体n+1; break; } 格式解释说明: switch:说明这是switch语句。 表达式:可以是byte,short,int,char JDK5以后可以是枚举 JDK7以后可以是字符串 case:后面的值就是要和表达式进行比较的值 break:表示程序到这里中断,跳出switch语句 default:如果所有的情况都不匹配,就执行这里,相当于if语句中的else (2)面试题

switch语句的表达式可以是byte吗?可以是long吗?可以是String吗? 可以,不可以,JDK7以后可以 (3)执行流程: A:首先计算表达式的值 B:和每一个case进行匹配,如果有就执行对应的语句体,看到break 就结束。 C:如果没有匹配,就执行default的语句体n+1。 (4)注意事项: A:case后面只能是常量,不能是变量,而且,多个case后面的值不能出现相同的 B:default可以省略吗? 可以省略,但是不建议,因为它的作用是对不正确的情况给出提示。 特殊情况: case就可以把值固定。 A,B,C,D C:break可以省略吗? 可以省略,但是结果可能不是我们想要的。 会出现一个现象:case穿透。 最终我们建议不要省略 D:default一定要在最后吗? 不是,可以在任意位置。但是建议在最后。 E:switch语句的结束条件 a:遇到break就结束了 b:执行到末尾就结束了

第二章分支选择结构(精)

分支结构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支结构的特点,能够使用分支结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知道单分支和双分支,能根据需要合理地使用; 3、了解分支结构的嵌套。 [过程与方法] 从现实生活中列举需判断的实际问题,从单分支、双分支,再到分支结构的嵌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使用分支结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贴近现实生活的实例学习,极大提高学习兴趣,并激发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单分支和双分支 教学难点:分支结构的嵌套 教学过程: 一、分支结构 根据给定条件是否成立而决定执行不同步骤的算法结构。 【例1】上完体育课,如果是上午最后一节,下课后去食堂吃饭;否则,进教室上课。 (从现实生活中引入需判断的实际问题,此例目的是引出双分支结构,出示双分支流程图。) 双分支结构:根据给定条件是否成立,分别执行不同语句块的分支结构。【例2】出门带伞问题:如果下雨,带伞后出门,否则直接出门。 (引出单分支结构,并出示单分支流程图。)

单分支结构:当给定条件成立时,执行指定的语句块,给定条件不成立时,直接退出的分支结构。

判断框有一个入口,两个出口,而分支结构只有一个入口,即判断框的入口,一个出口, 即汇聚点的出口。 二、设计算法流程图 【例3】打印出从键盘输入的两个不相等的数中较大的数。(双分支结构) 【例4】求分段函数值 x x>3 y= 2x+1 x<=3 【例5】输入一个数到变量a,输出它的绝对值(不用绝对值函数)。 【例6】输入两个不相等的数a,b,比较大小,将大数放在a中,小数放在b 中,然后输出a,b。(单分支结构) 2

选择结构单分支结构(教学设计)

2.3.2程序的选择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社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第2章第3节《程序的选择结构》,是在上两课时(2.1—2.2)学习VB的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变量、函数、表达式等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顺序结构的基础上,学习程序的选择结构,其中包含“选择结构的格式、功能、执行过程”。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对事物进行判断和选择。如何在程序设计中能够实现判断和选择,选择结构是重要的选择方式之一。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采用英语“If you feel happy then you will smile else you will sad.”提炼选择结构并编写程序,引导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通过分析程序,归纳总结出VB语言的选择结构的格式、功能、执行过程,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协助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学情分析 在第一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领略了用计算机解题的奇妙之道,在第二章中学习VB的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变量、函数、表达式等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顺序结构的基础上,感悟了程序设计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对程序设计已经产生了一定兴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英语“If you feel happy then you will smile.”提炼选出择结构的单分支结构,通过英语“If you feel happy then you will smile else you will sad.”提炼出选择结构的双分支结构,讲解单分支结构和双分支结构及其功能和执行过程。师生共同分析“密码登陆框”问题,分别用单分支和双分支结构解决密码输入正确和不正确时的处理方法。归纳总结VB语言的选择结构的格式、功能、执行过程,掌握条件选择语句的使用方法,能够编写简单的选择结构的程序;掌握VB语言的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等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 2、初步掌握程序调试、运行的方法。 3、本节从问题“密码登陆框”入手,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明白条件选择语句的执行流程及使用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理解VB语言选择结构的格式、功能、执行过程。 2.掌握VB语言的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等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 难点: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得运用,如何利用计算机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以课程标准为核心,以教材为依据,教学流程呈现梯度层进式发展。首先从英文“If you fell happy then you will simile.”引入,快速自然的引导学生走进主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顺势讲解单分支和双分支结构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通过组织学生完成“密码登陆框”问题,首先完成单分支结构的学习,将问题变形后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双分支结构,进一步理解选择结构的格式、功能和

《VB多分支选择结构的运用》教学案例期

口/李志汪细强 本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第二章的部分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VB的编程环境、VB中的数据类型、变量的使用以及If单分支与双分支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学生展示VB多分支选择结构的使用。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或者说信息能力,在全国、省、市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中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是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技术、技能培养,教学过程中将指导学生如何操作和使用作为教学核心;另一种是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过程,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去发现和学习技术,形成技能。本案例就是在“引领学生思维,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思维促进技能”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设计,并进行了教学反思。 一、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第一次接触程序设计。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单分支和双分支选择结构,能够编写简单的选择结构程序。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理解选择结构中单分支和双分支选择结构执行过程,并用其解决实际问题;能理解多分支选择结构,并能用If多分支语句和Select Case多分支语句解决实际问题;能理解Image控件的picture属性和List控件的text属性;能熟练编写、修改、运行程序。 过程与方法:能掌握两种多分支结构语句的基本格式;能掌握选择结构中条件的表达方法;能灵活运用多分支语句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任务驱动,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选择If的单分支、双分支以及If和Select Case多分支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理解选择结构的执行过程,能对程序设计有整体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1.实例演示,了解程序流程。 小明爸爸的生日快到了,小明想用平时节省下来的800元钱给爸爸买生日礼物,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爱心礼物”的小程序,让爸爸挑选喜欢的上衣、裤子和鞋子共三件礼物且不超出800块钱预算。教师展示如图1所示的程序。 2.学生操作程序,教师布置任务。 (1)口述程序流程。 (2)用程序流程图画出程序模块结构。 3.师生共同交流探讨,完成程序流程图(略)。设计意图:用实际操作“爱心礼物”程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叙述操作过程、绘制程序流程图,引导学生对程序进行整体把握,养成学生整体构建、整体分析能力,为后面任务生成奠定基础。 (二)分析流程明确任务 1.分析程序流程,学生讨论思考:我们完成本程序设计,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2.学生讨论,教师梳理,列出如下任务: (1)图片载入。 (2)双分支,多分支选择。 (3)价格核算。 3.联系旧知,解析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