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8加几》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级上册《8加几》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级上册《8加几》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加几》数学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加几》数学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它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单元内容既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

本单元教学的内容是: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两步思维过程.能用凑十法正确计算8加几的式题.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猜猜看你真棒手势2.口算.9+()=108+()=107+()=106+()=105+()=104+()=1010+5=10+3=10+8=3.聪明屋3=2+()4=2+()5=2+()6=2+()7=2+()8=2+()8+()=108+2+1=()师指8+()=10问:8加几等于10?板书:24.凑十法口诀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五五一双手。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了9加几的加法,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凑十法)今天我们还用凑十法来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8加几)教学例1.(1)动手操作,探求新知师说:同桌交流,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生说:信息:一组领了8瓶橙汁,二组领了7瓶橙汁问题: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橙汁?信息:一组领了6瓶矿泉水,二组领了7瓶矿泉水问题: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矿泉水?师问:同学们通过第一个信息跟问题,知道怎样列式吗?(板书:8+7=)师问:8+7这道题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现在用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同桌说一说讨论一下.指名用小棒演示说计算方法.精心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8加几》

【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8加几》

8加几说课一、教材分析《8加几》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0-51页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有“6加几”的进位加法计算作支撑,学生初步经历了观察分析、收集信息、计算等活动。

和前面学过的6加几相比,这一节教学内容基本上脱离了学具的帮助,主要通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探讨8加几的计算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8加几时,不用像6加几那样进行全新的探索,而主要是验证6加几的计算方法在8加几中是否同样适用,在肯定学生课堂上生成的多样化算法的同时渗透“湊十法”择优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自控能力不强,对9加几的掌握应用还不够熟练,在教学设计时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力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一)在熟练计算6加几的基础上,学会用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推导新算法。

(二)掌握计算8加几的基本思维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三)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8加几的运算意义,能比较熟练地进行8加几的口算。

难点:在熟练计算6加几的基础上,学会用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推导新算法。

五、设计思路(一)关于情景的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二)关于小组合作学习。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注意倾听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此,本节教学内容开始进行大胆尝试。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8、7、6加几(2)》优质课件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8、7、6加几(2)》优质课件

6 + 9 = 15 7 + 8 = 15
45
第92页 做一做2)
2.
7 + 6 = 13 8 + 6 = 14 9 + 7 = 16 6 + 7 = 13 6 + 8 = 14 7 + 9 = 16
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教材第92页 做一做3)
3.
8节
?节
8 + 3 = 11(节)
10
要想把8凑成10,应该把9分
成( 2 )和( 7 )。
方法二:拆小数。 8 + 9 = 17 71 10
要想把9凑成10,应该把8分
成( 7 )和( 1 )。
9 + 8 =17 8 + 9 =17
你发现了什么?
交换算式中 加数的位置, 和不变。
练习
(教材第92页 做一做1)
1.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8、7、6加几(2)
1.口算练习。
8+4=12 9+5=14 7+6=13
6+6=12 8+7=15 7+5=12
(教材第92页内容)
3 8+9=
怎么计算呢?
(教材第92页内容)
8+9=
可以用“凑十 法”,拆9。
也可以 拆8!
方法一:拆大数。 8 + 9 =17 27
(教材第92页 做一做3)
3.
8朵
?朵
7 + 8 = 15(朵)
巩固练习
1.
(教材P94页 第6题)
15
8 + 7 = 15
(教材P94页 思考题)
2. 在 里分别填上3、4、5、6、7,使每 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2。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8、7、6加几(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8、7、6加几(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8、7、6加几(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运用进位加法的方法计算20以内的数据。

2.能够理解个位、十位的概念,正确填写计算结果。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1.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20以内的数字相加。

三、教学难点1.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进位加法的概念。

2.确保学生能够准确计算出结果。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20以内的加法题目和进位加法例题。

2.小板书:用于在课堂上临时记录和解答问题。

3.学生练习册:用于课堂练习和布置作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请同学们拿出纸和铅笔,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进位加法的概念和方法。

2. 学习新知识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下面的题目:8+7、7+6、6+9,看看这些题目中是否有进位的情况出现。

2.请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计算这些题目,然后请几组同学上台展示他们的计算方法。

3.教师讲解进位加法的具体步骤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个位数和十位数的概念。

4.带领学生一起练习一些20以内的进位加法题目,逐步加深对进位加法的理解和掌握。

3. 拓展练习1.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2.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多加练习,确保能够灵活运用进位加法的知识。

六、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2.思考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进位加法的应用。

七、板书设计•进位加法的概念•20以内的进位加法•8+7、7+6、6+9的计算方法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需要充分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和方法。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8加几》说课稿-8页文档资料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8加几》说课稿-8页文档资料

8加几说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师身份转变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同时“改变课程学习方式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应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

一、教材分析《8加几》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0-51页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有“6加几”的进位加法计算作支撑,学生初步经历了观察分析、收集信息、计算等活动。

和前面学过的6加几相比,这一节教学内容基本上脱离了学具的帮助,主要通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探讨8加几的计算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8加几时,不用像6加几那样进行全新的探索,而主要是验证6加几的计算方法在8加几中是否同样适用,在肯定学生课堂上生成的多样化算法的同时渗透“湊十法”择优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自控能力不强,对9加几的掌握应用还不够熟练,在教学设计时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力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一)在熟练计算6加几的基础上,学会用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推导新算法。

(二)掌握计算8加几的基本思维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三)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8加几的运算意义,能比较熟练地进行8加几的口算。

难点:在熟练计算6加几的基础上,学会用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推导新算法。

【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8加几》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8加几》教学反思

20以内的进位加法——8加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一开始我设计了闯关游戏,通过摘苹果游戏复习了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口算题,又利用的方式复习了数的分成为这节课所学的新知识8加几做好铺垫。

新课我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8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

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通过让学生摆小棒进行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

重视方法的统一和优化,在教学中注意体现数学课的数学味和生活味的有机结合。

注重分层次进行练习,练习题设计的由易到难,不仅巩固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8加几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从中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用好方法计算出结果。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意识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都得到培养和发展。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就是前面动手操作的时间耽误了不少时间,导致了后面练习时间过于紧张,显得有点匆匆忙忙,以后一定要把握好时间的安排。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8、7、6加几及其两种算法 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8、7、6加几及其两种算法  课件

10
要想把9凑成10,应该把8 分成( 1 )和( 7 )。
还有什么方法 呢?
交换算式中加数 的位置,和不变。
9 + 8 =17 8 + 9 =17
计算。 6 + 8 = 14 7 + 6 =
8+7=
6 + 8 =14 6 + 8 =14
44
42
10
10
计算。 6 + 8 = 14 7 + 6 = 13 8 + 7 =
7 + 6 =13 7 + 6 =13
33
34
10
10
计算。 6 + 8 = 14
7 + 6 = 13
8+7= 1 5
8 + 7 =15 8 + 7 =15
25 10
53 10
三、巩固提升 1.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6 + 9 =15 7 + 8 =15
45
52
10
10
2.
7 + 6 =13 6 + 7 =13
【学习目标】
1.学会计算“8、7、6加几”的方法,进一步理 解“凑十法”。
2.掌握拆小数“凑十法”更加简单以及“交换 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
【学习重点】
学会熟练掌握8、7、6加几的方法,进一步 理解“凑十法”。
一、复习引入
1.拍手歌: 1919好朋友, 2828手拉手, 3737真亲密, 4646一起走, 55凑成一双手。
8 + 6 =14 6 + 8 =14
9 + 7 =16 7 + 9 =16
怎样想能很快 说出得数?
3.
8 + 3 = 11 (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