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养蚕技术
大棚养蚕技术

大棚养蚕技术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大棚养蚕技术已经开始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大棚内养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产成本、节约劳力、提高效益是蚕桑生产的一项新技术,大棚养蚕技术省时、省力、省工、省钱,是省力化养蚕中最为典型的一种。
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大棚养蚕技术已经开始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大棚内养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产成本、节约劳力、提高效益是蚕桑生产的一项新技术,大棚养蚕技术省时、省力、省工、省钱,是省力化养蚕中最为典型的一种。
一、大棚养蚕的主要优点1、建棚容易成本低,有利规模经营:搭建一个16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2-3天即可完成,每平方米塑料大棚成本仅25元左右,比建专用蚕室或扩大住房养蚕手续简便、快捷,而且成本要低得多。
大棚养蚕实行规模化养蚕,养蚕数量比室内饲育增加多倍,一般可降低成本30%左右,纯收入增加6~7倍,按照目前每户有3-5亩桑园的规模,建一个160平方米的大棚就够用了,结合蚕台育,一次可养蚕六张以上。
2、节约劳力工效高:由于大棚养蚕采用地面条桑育,可以免除以前室内那种抽匾给桑、抬蚕、扩座、除沙、倒沙等工序,明显地节约了用工,减轻了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而且蚕室就建在桑园附近,减少了徒步采叶喂蚕的距离,据调查,5龄用工较室内养蚕约减少用工70%左右。
3、养蚕环境得到改善,蚕茧产量与质量都有明显提高。
大棚养蚕,棚内宽敞,空气流通并能经常保持新鲜;蚕座稀,蚕儿生长发育环境条件好,蚕病发生与蔓延的机会少,其上茧率、茧层率、张产等指标均优于室内饲育。
4、人蚕分离,适应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的要求,也有利村镇现代化建设。
5、大棚可循环使用,一年5个月养蚕,7个月可种植大棚蔬菜,且蚕沙可替代复合肥,肥效良好。
二、大棚建造技术1、棚址选择选择地势高燥、平坦、通风向阳距桑园较近,远离果园菜园,水电方便的场所。
2、物料准备应根据蚕农桑园面积及养蚕数量来确定。
一般2000--3300平方米桑园应建一个长20米,宽7米,面积140平方米的大棚,每季可养蚕种3张左右。
大棚养蚕实用技术

2 大棚 饲养 技术
2 1 蚕座 设置 . 大棚 养蚕一 般采取 地蚕 条桑 育或 地 蚕片
及天 气变 化 , 合理 调节给桑 量 和给桑 次数 。棚 内温度 高且
通 风后 易引起 桑 叶萎 凋 , 在 晴天 中午 喂饲 湿 叶 , 可 同时 用
03 . %有 效 氯 浓 度 漂 白 粉 液 或 消 特 灵 空 中 喷 雾 以 补 湿 防病 。
2 5 大棚 内温 湿度调 节 .
大棚养 蚕往往 遇 到温 度过 高或
过低 , 昼夜 温差 大 的不 良环 境 。棚 内温 度 早 秋 最 高 可 达 3 ' 晚秋 最低 在 l ℃ 以下 , 间 和 阴 雨 天棚 内湿 度 大 . 8 2, 1 8 夜 蚕座潮 湿 , 要适 时做 好棚 内 的温湿 度 调 节 , 能 保证 蚕 儿 才
棚 内温 湿度 调 节和 上 蔟 处 理 等 实用技 术 。
关键词 : 大棚养蚕 ; 大棚建造 ; 大棚饲养技术
中 图分 类 号 ¥ 8 82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o 7 3 (0 0 0 0 7— 7 1 2 1 )5—1 1— 2 9 0
蚕业 生产是 我 国的传统优 势产 业 , 而大棚 养 蚕技 术则 是 适应现 代蚕业 生产 实 际需 要 而发 展 起来 的实 用 养蚕 技 术, 它具有省 力 、 高效 、 少投 入 的特 点 , 减 对我 国蚕 业 生产 的规模化 、 约化生 产起 到了积极 的作用 。现 将 大棚 养蚕 集 过 程 中一些 常见 实用技 术介绍 如下 :
安 徽农 学 通 报 , n u A .e. u12 1 1 ( ) A h i SiB l 0 0,6 5 .
l1 9
大 棚 养 蚕 实用 技 术
大棚养蚕技术要点

三、养蚕技 术
主要采用 地蚕育 、活动蚕台育 、 固定蚕 台育 等。采用地 蚕育 时 ,放餐 前 ,先在地上撤 l 层新鲜石 灰粉 ,铺 1 层薄膜 ,再铺 1 层 稻草用 r放蚕 . . 4 龄第 2天或 5龄第 2天 进棚 ,4龄蚕 蚕座面积 不小于 I 5平 方 米 / 盒 ,5龄 蚕不小于 3 O平 方 米 / 盒 ,采 用 一 天 2 回育或 3回育 .每天喂 时 ‘ 前 用新鲜石 灰粉进行 蚕体 蚕座消毒 ,蚕期 I f 1 多撒 1 : 燥材料 ,温 湿度条件按常 规养 蚕技 术要求 调节 。在见熟 5 % 左 时 ,开 始放置方格 蔟。在上蔟 时,m_ 丁棚 内 温度高 ,蚕老熟 快 ,应提早 做好准 作。采茧结束后 ,做好棚 内外消毒 来源 :云 南农 业信 息 网
理蚕沙废淤。
大棚选址 宜地势 高 、通风 良好 , 远离T 厂 、窑场 、炯地 、烤炯房等 ,
最 ̄ - f 4 i : - 桑 园 附 近。 面 积按 】 盒 蚕 种 4 5~5 O平 方 米 的 蚕 座 确 定 。单 个 大 棚规格 可根据 建设场所 、养蠢数量 灵 活t 皓 j 整。 规模 以 5 0~2 0 0平方 米为寅。 棚 内宜J } J 水 泥 地 面 ,须 高 f l I 棚 外 l 0厘米 ,便于消毒 、防潮 、防蚂蚁 四而 砌 1 . 8米 以 I 高 的砖 墙 ,间隔 4 米装 1 根 承重 立柱 ,棚 脊 高不低 于 3 水 ,便于通 风和养蚕操 作。大门根据 大 棚 而积 没 l~ 2道 , 每 2根 立 朴 之间设 置 1 2 0 X 8 0厘 米 窗 户 1 扇 . 利 于通 风 换 气 。窗 户 应 设 纱 窗 ,以 防 蝇 、 防鼠。 棚 肖 架 竹 或 钢管等纵横连 接 . 棚 上盖 一 层 塑 料 膜 ,膜 上
大棚养蚕新技术

大棚养蚕新技术蚕是以卵繁殖的,幼虫长大些后就会蜕皮,再变成熟蚕,从熟蚕开始吐丝结茧,并在其中化蛹,当蛹完成发育后,就会蜕去蛹皮,羽化为成虫。
成虫后就会破茧而出成飞蛾,再交配产卵,这就是蚕的生长过成。
要怎么养殖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大棚养蚕新技术一、棚址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通畅,远离稻田、菜地、果园,距桑园较近处建造大棚。
二、进棚时间保持棚内干燥,新建大棚白天揭膜晒棚,晚上盖膜避免棚内受潮。
放蚕前,先在地上铺1层薄膜,再在膜上铺1层稻草,蚕放在稻草上。
1-3龄共育,4龄第2天或5龄第2天进棚均可。
三、温度调节大棚一般较室内蚕室温度偏高,且昼夜温差较大。
大棚温度调节重点是在做好降温的基础上,加强通风。
可通过以下措施缓解高温:1、覆盖遮阳物棚顶覆盖遮阳物,有利降低棚内温度,常用的遮阳物有遮阳网与草帘。
棚顶覆盖遮阳网降温效果2层优于1层,内层紧贴塑料薄膜,外层约离棚顶15-20厘米,并挂出大棚两侧1.5-2米左右,形成外走廊,更有利防止两侧阳光直射。
据调查,此法可降低棚内温度3-4℃。
若棚顶覆盖草帘,不宜过厚,以减轻雨天棚顶重量。
此外,在大棚四周栽种藤蔓植物,利用绿色遮阳,可有效降低棚内温度。
2、棚顶喷水在高温期间,从上午9时起,每隔1小时喷水1次,至下午3时左右。
据调查,棚顶喷水能降低棚内温度1-2℃。
3、加强通风晴天日出后,揭开大棚两侧薄膜通风换气,于傍晚当棚内温度降至饲育适温以下时,放下两侧薄膜保温。
在温度较高时,昼夜通风。
雨天放下大棚两侧遮阳网,掀起大棚两侧薄膜,以利通气。
4、适饲湿叶棚内温度高且通风后易引起桑叶萎凋,可在晴天中午喂饲湿叶,同时用0.3%有效氯浓度漂白粉液空中喷雾,以补湿防病。
四、条桑饲育大棚饲养强调通风,片叶育易造成桑叶干瘪,因此以条桑育为宜。
蚕进棚给第2次桑叶后,即可采用条桑育。
每日给桑3回。
给桑量要根据大棚饲养温度高、发育快的特点,超前给足桑叶,一般掌握有10%左右残桑时,给下1回桑。
浅谈塑料大棚养蚕技术

浅谈塑料大棚养蚕技术浅谈塑料大棚养蚕技术塑料大棚养蚕是传统养蚕技术的重大改革。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蚕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具有省工、省力、节约成本、优质高效等特点。
它同时适合桑蚕和柞蚕,近年来,在我国很多地方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1 塑料大棚养蚕的优点1.1投资少,成本低,利于规模经营 1.2省工、省时、工效高由于大棚养蚕可免除室内那种给绿叶、抬蚕、扩座、除沙、倒沙和室外长时间看管等工序,明显地节约了用工,减轻了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而且棚室就建在柞、桑园附近,减少了徒步采叶喂蚕的距离,据调查,5龄用工较室内养蚕约减少用工70%左右。
1.3改善蚕生存环境,蚕茧产量与质量得以提高与室内饲育大棚养蚕,棚内宽敞,空气流通并能经常保持新鲜;与室外山坡饲养相比,减少风、雨等恶劣环境的侵害,蚕儿生长发育环境条件好,蚕病发生与蔓延的机会少,其上茧率、茧层率、张产等指标均好。
1.4塑料大棚循环交叉使用,增加经济效益塑料大棚可实现综合利用,增加经济效益。
自10月初养蚕结束后至来年春季5月中旬7个月的季节反差时间,可利用大棚种植蔬菜、养殖蘑菇、饲养肉食鸡等,实行一棚多用,增加经济效益。
且蚕沙、鸡粪可为蔬菜提供优质肥料,这样既保护了大棚,又可增加收入.为农民奔小康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2 塑料大棚建造技术2.1棚址选择选择地势高燥、平坦、通风向阳靠近桑园、柞林,远离果园菜园,水电方便的场所。
2.2塑料大棚的构建方法棚大小根据植被面积和每期蚕的饲养规模而定。
上面设置阴棚,简易大棚可用钢筋、竹、木搭建,一般100平方米大棚每次可养大蚕3张。
3 塑料大棚蚕饲养技术3.1地面消毒蚕投放前,地面使用l%漂白粉溶液喷洒一遍,再撒一层新鲜石灰粉,以杀灭地表病菌。
若发现地下有蚂蚁。
应使用防蚁灵或氯丹等药剂进行药杀,以确保蚕儿不受侵害。
3.2蚕儿投放小蚕共育分蚕给大蚕户后,大蚕户让蚕儿在房间内眠起,4龄饷食后可直接进棚饲养。
利用大棚养蚕的技术要点

利用大棚养蚕的技术要点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廖吉林一、大棚的建造!、选址:塑料大棚宜选在地势高燥、平坦、交通便利、远离稻田、果园、距桑园较近、无病源污染的空旷之处。
若专用于养蚕,则宜选择树阴下,以利遮档直射阳光,防止白天棚内温度过高;若兼用于栽培蔬菜等作物,则要考虑土壤质地、肥力等条件。
大棚以南北向为好,棚内温度和光线分布比较均匀,有利于通风。
"、规模:大棚的建造面积,应根据农户的养蚕规模而定。
一般每张蚕种需面积"#$%#平方米。
一般大棚长!#米、宽&米、高"米。
%、建造:竹竿结构简易大棚需要直径"$%厘米的竹竿或宽’$#厘米的竹片弯成弧形,作成拱架,间距&(厘米左右,两端插入地下固定;横向再扎缚细竹竿,间距略小,使棚架呈网格状;棚内设!$"排柱子(间距%米左右)支撑,棚上覆薄膜,两拱架间用粗铁丝或尼龙绳作压膜线。
两端以地锚固定;两侧置约&($)(厘米高的裙膜,两端中部设棚门。
另需遮阳网、草帘、铁丝、炉子和烟囱等。
这种大棚可自筹材料搭建,成本低,但承重较差,使用年限短。
’、建棚时间:春蚕于’月上旬,夏蚕于&月中下旬,秋蚕于)月上旬至*月上旬建棚,也可在农闲时提早建棚或建成!年内多次使用的。
建成后在大棚四周挖(+%米深的排水沟。
二、大棚养蚕前的准备!、彻底消毒是保证大棚养蚕成功的关键。
大棚建成后用消特灵等含氯制剂对木柱、竹竿、草帘、大棚内外地面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重复使用的大棚要更换棚内#厘米厚的表土。
养蚕前要用熏烟消毒剂消毒!次,地面厚撒一层新鲜石灰或盖一层薄膜隔离地面。
在棚内外壁边用氯丹粉、灭蚁清或洗衣粉撒布地面防蚁害。
"、只用大棚饲养大蚕的,要在室内养好小蚕。
最好用共育形式,确保小蚕发育均匀、无蚕病,蚕体健壮。
三、大棚小蚕饲育技术!、饲育形式。
采用木框或竹匾叠放式防干薄膜育饲养小蚕,大棚可用作小蚕共育室。
一般!个大棚可共育!$%龄小蚕!(张,每天"回育。
塑料大棚养蚕技术

塑料大棚养蚕技术【塑料大棚养蚕技术】塑料大棚养蚕作为省力化养蚕的一项新技术深受欢迎,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不懂技术而失败的例子也屡见不鲜,通过近几年的试验推广,掌握了一些塑料大棚养蚕技术措施。
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塑料大棚养蚕技术:地点的选定春季、夏季、中秋蚕期应选择地势高亢,排水方便的树荫下建棚,可防止温度过高或棚内进水;晚秋蚕期最好选择地势高亢,排水通畅,太阳光下建棚,便于提高棚内温度。
塑料大棚养蚕技术:大棚消毒一是大棚外彩条布、塑料布用清水彻底清洗,然后暴晒。
二是大棚内外地面及塑料布用250倍消毒净溶液消毒。
三是棚内用优氯净熏烟剂5克/米消毒。
四是用氯丹粉在地面撒薄薄一层,防止蚂蚁危害。
五是蚕进棚前地面撒一层新鲜石灰粉。
塑料大棚养蚕技术:适时进棚一般蚕儿进棚的最佳时间为五龄饷食第二回叶。
采可用条桑斜面育或地面育,每天给桑二次,即早上收获桑叶上午喂,傍晚采叶随时用,一般不吃过宿叶,喂蚕时桑条倒顺交替摆放,使蚕座上桑叶分布均匀。
塑料大棚养蚕技术:加强防病每天或隔天撒一次新鲜石灰粉或优氯净石灰粉,灭蚕蝇与氯霉素交替使用。
塑料大棚养蚕技术:加强温湿度控制温湿度控制好坏关系到养蚕的成败,只有适时调节好大棚内温度和湿度,才能确保蚕儿正常发育。
为了防止白天日中温度过高,夜间棚内温度过低,影响蚕儿正常发育,采取塑料布上下各覆盖一层草帘的办法,白天温度低时,将上层草帘揭去,棚内温度可迅速升高。
温度高时,将上层草帘盖上,防止散热过快。
下层草帘具有防止塑料布上的水珠下滴,棚内湿度过大的作用。
低温天气使用带烟囱煤炉加温。
塑料大棚养蚕技术:上簇处理蚕见熟5%左右,立即改喂片叶,使蚕座平整,上簇前一天上午或傍晚添食蜕皮激素,有利熟蚕上簇齐一。
以上就是塑料大棚养蚕技术措施的详细介绍了。
希望本文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大棚养蚕技术 - 大棚养蚕技术

• 5、灵活给桑。春期蚕儿进棚后第三回给 桑,采用条桑育,夏蚕可利用蔬芽叶, 晚中秋可剪梢条桑育,每天给桑3次。5 龄第2天就要给足吃饱,少控叶,第3-6 天为用叶高峰,白天间隔时间短给桑量 可适当减少,夜间间隔时间长给桑可适 当增加。总之,看天看蚕灵活掌握给桑 方法和给桑量,让蚕充分吃饱吃好。
• 6、适时上蔟。棚内温度高,蚕食桑快、 老熟快,要提早准备蔟具。在见熟前1天
5、提高大棚综合利用,增加蚕农经济收入。从 10月份晚中秋蚕结束后到次年5月饲养春蚕, 大棚约有6个多月的闲置时间,可充分利用大 棚种植反季节蔬菜,食用菌或养鸡,从而提高 大棚利用率,提高综合效益。
改喂片叶,并用稻草填平蚕座,同时用 灭蚕蝇体喷1次,在放蔟具前撒1层新鲜 石灰消毒,再喂1次片叶。见熟5%左右 放蔟具。避免过熟上蔟,注意遮光。
四、应注意事项
• 1、切实做好防病防害工作。由于室外养蚕易 受老鼠、蚂蚁、蛤蟆等为害,因移蚕前须在大 棚四周撒氯丹粉、灭蚁灵等,防病措施一般按 常规进行,坚持每天撒石灰,重点做好灭蝇工 作。
• 4、温湿度调节。大棚饲养温度调节的重点是 在做好降温的基础上,加强通风,从试养情况 看,高温对蚕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措施缓解。
• ①覆盖遮荫网。棚顶盖遮荫网,有利于降低棚 内温度。从效果看,二层明显优于一层,两边 最好挂出1.5-2m,形成外走廊,防止阳光直射。
• ②加强通风。晴天一般是揭开大棚两侧薄膜, 通风换气,在晚上放下薄膜,如温度较高时, 昼夜通风,可达到降温效果。雨天或夜间棚内 温度低时,适当放下大棚两边遮阳网,既通气 又保温。
• 大棚养蚕的主要优点 • 大棚的搭建与规格 • 大棚养蚕的技术要点 • 注意事项
三、大棚养蚕的技术要点
• 1、严格消毒。由于在室外饲养,易污染、虫 害多,因此除常规消毒外,特别要重视地面消 毒,进棚后每天最好撒一次新鲜石灰,以保持 蚕座干燥,同时做好灭蝇工作,应在4龄第2天 和5龄第2、4、6天中午添食或体喷一次灭蚕蝇, 以防蝇蛆为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棚养蚕技术
大棚养蚕是蚕桑生产的一项新技术,山东、江苏已推广应用10多年。
我省在桐乡、秀洲、湖州、德清、上虞等市县开展的试验饲养,获得了初步成功。
一、大棚养蚕的主要优点
一是建棚容易,有利于规模经营。
建大棚可利用田头地边、宅基空地等,可解决经营大户养蚕面积不足的矛盾。
二是投入少,经济效益高。
一般3-5亩桑园建1只200-300平方米的大棚,一次可养5-7张蚕种,其投资约6000多元,简易大棚仅需2000元左右。
冬季可利用大棚种蔬菜、食用菌或养鸡等增加收入。
三是节约劳力工效高。
大棚养蚕实行小蚕共育,大蚕条桑育,自动上蔟。
据调查,1个劳力常规养蚕只能养1张左右5龄蚕,而大棚内可养2-3张,大大提高了工效。
四是人蚕分离,适应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也有利村镇现代化建设。
二、大棚型式及主要特点
目前我省养蚕大棚按结构分主要有简易蚕室、大棚和活动蚕室等3种,在嵊州市还有地坑育。
1、简易蚕室
大小一般为35米×8米,四周墙体为水泥砖,顶为石棉瓦,搭2层蚕台,造价约35元/平方米。
主要特点是,使用时间长,便于养蚕操作,温湿度易控制,温差小。
但一次性投资大,在综合利用上只能与养殖相结合。
2、大棚按大棚用料与结构又可细分为塑料大棚、稻草大棚和简易大棚3种。
(1)塑料大棚
大小根据场地和饲养量,一般为20-25米×7-8米,用直径22毫米左右的装配式镀锌薄壁大棚钢管作拱架,0.1毫米厚的塑料膜作棚顶覆盖材料,再覆1-2层遮阳网作隔热层。
一般搭建2层蚕台,造价约30元/平方米。
主要特点是,成本低,便于综合利用,但防高温性能较差,昼夜温差也较大。
(2)稻草大棚
在养鸭比较集中的地方,利用鸭棚养蚕。
大小一般为12米×8米×6米,周围砌1.2米高的砖墙,搭2层蚕台,农村搭建约20元/平方米左右。
主要
特点是,取材容易,成本较低,防高温效果较好,温度受外界影响较小;但消毒难以彻底,稻草使用时间短,一般3-4年需调换一次。
(3)简易大棚
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根据场地和饲养量,用木料或毛竹依房屋墙壁搭建临时棚架,上覆编织布即成,蚕期结束后,即拆除。
主要特点是,搭建方便,投本省;但温度受外界影响明显,温差大。
3、活动蚕室
大小为8.1米×7.2米×3.8米,用膨胀珍珠岩板围成,以角铁作平梁,上盖石棉瓦,搭2层蚕台,造价约120元/平方米。
主要特点是,拆卸容易,大小可灵活掌握,但造价高。
4、地坑
在地势高的稻田挖地坑,大小为13米×1.3米×2米,用竹片作棚架,上覆稻草,一般每只坑可养2张蚕种。
主要特点是,挖坑方便,成本低廉,但操作不便。
三、大棚养蚕实用技术
1、棚址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通畅,远离稻田、菜地、果园,距桑园较近处建造大棚。
2、进棚时间
保持棚内干燥,新建大棚白天揭膜晒棚,晚上盖膜避免棚内受潮。
放蚕前,先在地上铺1层薄膜,再在膜上铺1层稻草,蚕放在稻草上。
1-3龄共育,4龄第2天或5龄第2天进棚均可。
3、温度调节大棚一般较室内蚕室温度偏高,且昼夜温差较大。
大棚温度调节重点是在做好降温的基础上,加强通风。
可通过以下措施缓解高温:(1)覆盖遮阳物
棚顶覆盖遮阳物,有利降低棚内温度,常用的遮阳物有遮阳网与草帘。
棚顶覆盖遮阳网降温效果2层优于1层,内层紧贴塑料薄膜,外层约离棚顶15-20厘米,并挂出大棚两侧1.5-2米左右,形成外走廊,更有利防止两侧阳光直射。
据调查,此法可降低棚内温度3-4℃。
若棚顶覆盖草帘,不宜过厚,以减轻雨天棚顶重量。
此外,在大棚四周栽种藤蔓植物,利用绿色遮阳,可有效降低棚内温度。
(2)棚顶喷水在高温期间,从上午9时起,每隔1小时喷水1次,至下午3时左右。
据调查,棚顶喷水能降低棚内温度1-2℃。
(3)加强通风
晴天日出后,揭开大棚两侧薄膜通风换气,于傍晚当棚内温度降至饲育适温以下时,放下两侧薄膜保温。
在温度较高时,昼夜通风。
雨天放下大棚两侧遮阳网,掀起大棚两侧薄膜,以利通气。
(4)适饲湿叶棚内温度高且通风后易引起桑叶萎凋,可在晴天中午喂饲湿叶,同时用0.3%有效氯浓度漂白粉液空中喷雾,以补湿防病。
4、条桑饲育
大棚饲养强调通风,片叶育易造成桑叶干瘪,因此以条桑育为宜。
蚕进棚给第2次桑叶后,即可采用条桑育。
每日给桑3回。
给桑量要根据大棚饲养温度高、发育快的特点,超前给足桑叶,一般掌握有10%左右残桑时,给下1回桑。
但还应根据蚕的发育及天气变化,合理调节给桑量和给桑次数。
5、防病防害
按常规方法搞好养蚕前消毒,大棚连续使用的,在使用药剂前,应先削除10厘米左右表土。
消毒后,养蚕前,在地面先撒1层氯丹粉,再撒1层新鲜石灰粉。
蚕期中多撒干燥材料。
在阴雨、闷热天气,早、晚各用1次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4龄进棚饲养的,应在5龄饷食后及时除去蚕沙,清洁蚕座。
6、适时上蔟
棚内温度高,蚕老熟快,应提早做好准备工作。
在见熟前1天改喂片叶,并用短稻草填平蚕座,同时用灭蚕蝇体喷1次。
见熟5%左右时开始放蚕蔟。
在摆放蚕蔟前撒1层新鲜石灰粉消毒,再喂1次片叶。
要注意避免过熟上蔟,否则,将造成大量熟蚕在蚕座中营茧而遭受损失;还要注意遮光,以避免光线过强而增加蚕座中营茧的损失。
大棚养蚕是推进蚕业规模经营,实现蚕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措施。
在山东、江苏可以说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但我省才刚刚起步,缺乏成熟、完整的技术经验。
因此,各地在应用大棚养蚕技术时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