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恒压控制系统
PLC在恒温恒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1概述
根据 系统的实际情况 ,PLC采用FX2N一64MR,采用PT100作
在供热系统中,由热电厂恒压 向一次 网供 水管道供热水流经换 为温度传感器 ,整个系统中PLC带4个特殊功能模块 ,FX2N一4AD- 热器 将热水的温度经热传递传给二次网。在二次 网侧 ,二次 网供水 PT、FX2N-2AD、FX2N-4DA、FX2N一2DA。PLC与特殊功 能模块
制 系 统 如 图 1所 示 。
变 频器 采 用 三 菱 FR—D700变 频 器 ,变 频 器 的 使 用 可 以 消 除 管
3主 要元 器件 选 型
道 的压 力波 动 ,不 但保 证 可 靠 供 水 ,而且 节 能效 果 明 显 。变 频器 在 使 用过程 中,需要设置的参数较多。在本系统 中,控制水泵 电机的变频
信号输 出。有2个模拟量输 出通道 。根据接 线方 式不 同,模拟量输 出 可 在 电压 输 出 和 电 流 输 出 中进 行 选 择 ,本 文 中将 FX2N一2DA的 CH1设 定 为 电压 输 出 方 式 。
FX2N-4DA有4个模 拟量输 出通道 CH1~CH4,输出量程 DC0~ IOV、0~5V和 DC4~20mA,我 们 这 里 采 用 4~20mA电流 信
蛰
l 1_I !苎 黪辫
数 控 技 术
PLC在恒温恒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王振起 (宁波技 师 学院 浙 江宁 波 315000)
摘 要:通过 三 菱PLC、触摸 屏 和变频 器对 换热站 中的供 水管 道和 回水 管道 中的温度 、压 力进行 自动 监控 ,实现 了换 热站 系统恒 压 、恒温供 热的
用一 备 。补 水 泵 的功 能 是 因为 在 供 回 水 的过 程 中管 道 中的 水 会 有损 的数据 ,Fx2N一4AD—PT共有31位缓冲存储器 ,其 中BFM#1~#4
恒压供水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恒压供水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控制策略:1.PID控制策略:根据水压的反馈信号与设定值之间的误差,计算出控制阀门的开度,以调节出水流量,使水压保持在设定值范围内。
2.水泵组合运行策略:根据需求的水流量大小,自动选择合适的水泵数量和运行状态(单泵或多泵并联),以满足供水系统对水压的要求。
3.系统监测与故障诊断策略:通过监测系统中的传感器,实时监测供水系统的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并能够自动诊断故障,提供警报和故障排除建议。
硬件选择:1.压力传感器:选用高精度、稳定性好的压力传感器,能够实时准确地测量供水系统中的水压,并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
2.控制阀门:选择高灵敏度、响应速度快的电动或气动控制阀门,能够根据控制信号快速调节水量,实现恒压供水。
3.变频器:选择适合的变频器可以根据供水需求调节水泵的运行频率,提高系统的能效,减少能耗。
4.控制器:选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或微处理器控制器(MCU),具有强大的计算和控制能力,能够实时处理信号,控制整个供水系统的运行。
系统布局:1.水源与水池:根据供水需求选择水源和水池的容量,保证水能够持续供应。
2.水泵配置:根据供水系统的水压需求,选择合适的水泵类型和数量,自动控制其启停和运行状态,以稳定供水压力。
3.阀门安装:在输送管道上设置自动控制阀门,根据系统控制信号调节阀门的开度,以控制出水量,保持恒定的水压。
4.传感器安装:将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等安装在适当的位置,能够准确地测量和传递相关参数,为系统控制提供实时反馈信号。
5.控制器布置:控制器应该安装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与其他元件紧密配合,并与操作界面(如触摸屏)相连,便于操作和监控系统运行。
以上是对恒压供水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的一个基本描述。
具体的实施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设计,以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效果。
自动控制原理时间响应知识点总结

自动控制原理时间响应知识点总结一、定义自动控制原理中的时间响应,指的是系统在输入发生变化时,输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它反映了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二、常见的时间响应指标1. 峰值时间(Tp):系统响应达到峰值的时间。
2. 上升时间(Tr):系统响应从初始值到上升到峰值的时间。
3. 调整时间(Ts):系统从初始值到稳定值的时间。
4. 延迟时间(Td):输入信号变化后,系统响应出现延迟的时间。
5. 响应超调量(Mp):系统响应超过稳定值的最大幅度。
6. 响应时间(Tt):系统响应达到稳定值的时间。
7. 衰减时间(Td):系统响应过程中,衰减到稳定值的时间。
三、常见的时间响应类型1. 零阶系统: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没有时间延迟,即响应时间为0。
峰值时间、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均为0。
常见的零阶系统包括恒温控制系统和恒压控制系统。
2. 一阶系统:系统的输出信号具有惯性,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迟。
常见的一阶系统包括RC电路和RL电路。
3. 二阶系统:系统的输出信号具有振荡过程,常见的二阶系统包括机械振动系统和RLC电路。
四、时间响应的稳定性分析1. 稳定性判据:稳定性是评价系统时间响应的重要指标,常用的稳定性判据包括极点位置、系统阻尼比和频率响应。
2. 极点位置:极点的位置与系统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当系统的极点都位于左半平面时,系统是稳定的;当系统的极点有一部分位于右半平面时,系统是不稳定的。
3. 系统阻尼比:阻尼比是描述系统阻尼程度的量化指标,可用于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当阻尼比小于1时,系统为欠阻尼系统,可能出现振荡;当阻尼比等于1时,系统为临界阻尼系统,系统快速收敛到稳态值;当阻尼比大于1时,系统为过阻尼系统,不会出现振荡。
4. 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描述了系统对不同频率输入信号的响应情况。
通过分析频率响应曲线,可以判断系统是否具有稳定性。
常见的频率响应包括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等。
五、影响时间响应的因素1. 控制器类型:不同类型的控制器对系统的时间响应产生不同的影响。
NB2000动态节流仪介绍

NB2000暖通智能控制系统联系人:谢先生日期:2009-07-31NB2000暖通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空调器机电一体化的方法和特点方法一:采用DDC(或控制器)+变频器等的方式。
方法一特点:1、需要如下采购设备:变频器、传感器、控制器、变压整流器、空气开关、编制软件、控制柜制作等;2、是一个大系统,着眼点为整个中央空调系统,不可能对中央空调局部进行控制;3、以大控制系统带动每一个控制局部;4、由于是一个大系统,成本较高,尤其是每一台空调机组配一套DDC(或控制器)加变频器的成本;5、达到空调机组机电一体化要求有很大的难度。
方法二:采用智能变频控制系统的方式。
方法二特点:1.是成套设备只有控制主机和传感器;2.是一个小系统,着眼点为中央空调系统局部;可以对中央空调局部进行控制;3.以每一个控制局部带动整个大控制系统的良好运行;4.每一台空调机组配一套空调机组智能变频控制系统,成本远低于方法一;空调机组智能变频控制系统能达到空调机组机电一体化的全部要求。
“NB2000暖通智能控制系统”与“DDC控制系统”的区别DDC控制系统特点:◆是一个大系统,着眼点为整个中央空调系统,不可能对中央空调局部进行控制;◆以大控制系统带动每一个控制局部;控制理论主要延续国外几个大公司的控制做法;◆对空调机组和风机盘管主要采用变水量控制(电动调节阀),对空调水泵和空调主机等采用台数控制;◆只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央空调的控制问题,但并没有解决占中央空调总能耗40%-50%的输送动力系统的能耗问题;◆工程涉及到综合布线;◆经过国内大量实践证明DDC控制系统存在如下问题:1、是一个大系统,造价昂贵;2、不能解决许多中国特有的中央空调问题(如:噪音);3、控制过程不直观,使用者往往对其复杂的控制过程不能全部了解,控制设备形同虚设;4、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过于复杂,所以许多DDC控制系统“带病”投入运行,造成后期存在大量问题,如:寿命短、控制失灵等;5、缺乏对输送动力设备(如风机水泵电机)有效保护。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上篇)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上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自动控制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谓自动控制,是指在人不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如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或变化。
自动控制系统,是指能够对被控对象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控制的系统,一般是由控制装置和被控对象组成的。
各种自动控制系统都有衡量其性能优劣的具体性能指标。
控制装置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动调节系统中的调节器决定了系统的控制规律,对系统的控制技师有着很大影响。
理论简介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
自动控制理论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为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两大部分。
它的发展初期,是以反馈理论为基础的自动调节原理,到五十年代末期,自动控制理论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通常把这个时期以前所应用的自动控制理论,称为经典控制理论。
经典控制理论,以传递函数为基础,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的反馈控制系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时域分析法、根轨迹和频率法。
进入六十年代以来,随着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控制理论一一现代控制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主要研究多变量、变参数、非线性、高精度及高效能等各种复杂控制系统。
现代控制理论已成功地应用在航天、航空、航海及工业生产等许多方面。
目前,现代控控制理论正在大系统工程、人工智能控制等方面向纵深发展。
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两者相轴相成,各有其应用场合。
常用术语1)被控对象被控对象是一个设备,由一些机械或电器零件组成,其功能是完成某些特定的动作,这些动作通常是系统最终输出的目标2)系统系统是由一些部件组成的,用以完成一定的任务。
3)环节环节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由控制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组成,其任务是完成系统工作过程中的局部过程。
4)扰动扰动是一种对系统的输出量产生反作用的信号或因素。
若扰动产生于系统内部,则称为内扰;若其来自于系统外部,则称为外抗。
pi控制案例

pi控制案例标题:基于PI控制的应用案例一、温度控制系统在一个温度控制系统中,PI控制器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一个恒温房间中,PI控制器可以根据设定的温度来调节加热装置的功率,使室内温度保持在设定的值附近。
PI控制器通过测量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并根据偏差的大小调整加热装置的功率来实现温度的稳定控制。
二、飞行器姿态控制在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中,PI控制器被用于控制飞行器的姿态。
例如,在一个飞行器的俯仰控制系统中,PI控制器可以根据目标俯仰角和当前俯仰角的偏差来调整飞行器的控制舵面的角度,从而控制飞行器的俯仰运动。
三、直流电机速度控制在直流电机的速度控制系统中,PI控制器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一个自动化生产线中,PI控制器可以根据设定的速度来控制直流电机的转速,使其保持在设定的速度范围内。
PI控制器通过测量电机转速与设定速度之间的偏差,并根据偏差的大小调整电机的电压来实现速度的精确控制。
四、液位控制系统位控制系统中,PI控制器可以根据设定的液位来控制进水阀的开度,从而控制水箱中的液位。
PI控制器通过测量液位与设定液位之间的偏差,并根据偏差的大小调整进水阀的开度来实现液位的稳定控制。
五、机器人轨迹控制在机器人的轨迹控制系统中,PI控制器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一个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机器人系统中,PI控制器可以根据目标轨迹和当前位置之间的偏差来调整机器人的关节角度,从而控制机器人沿着设定的轨迹运动。
六、恒压控制系统在恒压控制系统中,PI控制器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一个气体供应系统中,PI控制器可以根据设定的压力来控制气体供应阀的开度,从而保持恒定的气体压力。
PI控制器通过测量压力与设定压力之间的偏差,并根据偏差的大小调整气体供应阀的开度来实现恒压控制。
七、光伏发电系统控制在光伏发电系统中,PI控制器被用于控制光伏电池阵列的输出功率。
例如,在一个光伏发电站中,PI控制器可以根据目标输出功率和当前输出功率的偏差来调整光伏电池阵列的工作状态,从而使其输出功率保持在设定值附近。
基于PLC的恒温恒压集中供热控制系统的WinCC组态设计

的实 时数据 ; 状态信息是系统 中重点 部分 的实时状态 , 为操作 人员 的监控管理予 以方便 。 1 . 1 . 3 报警信息 系统 报警 系统包含 了 当前机 组运行 状态 、 设 备状 态 和故障 信 息等 。报警信息 以消息 的形 式形成 报警 信息 页面 , 以及报警 的具体状 态信 息 , 这 样相关 操作人 员 和设备 维护 人员 就可 以 及 时了解供热机组 以及相关设备状态信息 。 1 . 1 . 4 上 位 组 态 权 限管 理 供热 系统 Wi n C C组态对 各级管 理权 限进行 了设置 , 操作 员、 维护员或者系统管 理员进入 Wi n C C监 控 系统主 界面前 都 必须先登 录。退 出系统 时也必须按照权 限操作 。 2 Wi n C C监控 下的系统功 能
2 0 1 3 . N 0. 0 4
与 自动 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J o u r n a l o f He n a n S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基于 P L C的恒 温 恒 压 集 中 供 热 控 制 系统 的 Wi n C C组 态 设 计
制系统 , 并以 Wi n C C监控 系统 进行组 态。其系 统功能 特点概
括如下 :
( 1 ) 集成化 。系统 以 s 7—3 0 0 P L C进 行数 据采 集 、 控制、
管理 , 实现数据的 自动实时采集 , Wi n C C组 态可 以实 现远程控 制、 数据统计 、 报警 、 信 息报 表等功能。
恒温恒压控制系统研究与分析

在温 度控 制方 式下 ,温 度控 仪根据 恒温 装 阻容吸收 电路进行过压 保护,增 加消 除高次 u / d t ,提供 出 P I D信 谐波 的措施 ,抑制 较高的 d 号 ( 4 - 2 0 mA)。在压 力控 制方式 下,压 力控 护措施防止误触发。 制仪根据恒温区 中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值 和流程
算 选 型
( 1 )反 向重复峰值 电压及 断态峰值 电压
对系统进行 了一些改进, 消除 了该系统的隐患, 提高 了工作效率 ,延长了该系统主要电气 或 自 控仪表元件 的使用寿命 ,降低了备品备件的损 耗,提高 了该系统的可靠性。
・
依据 下列计 算公式 ,对原有晶闸管重新计
3结 束语
通 过对恒 温恒 压装 置控 制系统 的分析 ,
设定量输 出 P I D信号。 周 波控 制器根 据 P I D信号 量 ,去控 制触 发脉冲的控制角和导通 角。P I D输入信号越大 , 控制 角越小 , 导通角越大。例如 :在温控方 式 F,恒温箱体的实 际温度如果远离设定温度 , P I D输入 2 0 mA,温控仪及 输出信号将最 大 ,
线,防止 电源线直 线导入 干扰 ,防止 晶闸管触 发导通 ,发生控温失灵 的现象。 2 . 4设立对 晶闸管进行 d i / d t 保护措施 ,进
一
控制 系统 由周波 控制 器、可控 整流 混合
性模块、温控仪 、压力控 制仪 、过流保护 电路 组成 的功率调节器和温度传感器 、 压力传感器 、 电热器、变 频器 、磁 力鼓风机等组成 。其原理
K W ——波形系数 ,一般取 1 . 1 1 ( 3 )门极触 发电流 I GT确定 ,如果不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题目____恒温恒压供水系统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史秀敏学号250系(院)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指导教师周红勋职称博士二O一一年六月一日说明1.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之前,必须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确定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题目并拟订进展计划,题目不得空、大,要详细具体。
2.要及时主动地联系指导教师;联系方式要灵活多样,如面谈、E-Mail、电话、QQ、MSN、短信。
3.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及分组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得更改;若确需更改,须经系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并签署书面意见。
4.毕业设计(论文)用A4纸打印,单面双面均可,左侧装订;排版要美观大方,封面无页眉页脚,封面、目录均单独一页。
5.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包括:封面、目录、设计总说明或论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和致谢等部分。
正文可以分为选题背景、方案论证、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结果分析、结论或总结等,或者按项目模块分为:毕业设计计划、前言、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技术难点与分析、心得体会等。
毕业设计(论文)要有相关图表和流程图。
正文篇幅不少于3000字。
6.毕业设计(论文)按自然科学论文格式排版:正文使用“小四”宋体字,单倍行距,标准字符间距;目录不要超过3级,目录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1、1.1、1.1.2等标识,目录序号后没有标点符号,与目录文本之间保留2个半角空格;一级目录小三号加粗宋体字,二级目录四号加粗宋体字,三级目录小四号加粗宋体字。
7.《毕业设计(论文)》要至少提前一个工作日经指导教师签名,交指导教师或答辩秘书,否则不予安排答辩。
8.参考文献格式为:著作格式: [序号]作者. 译者. 书名. 版本. 出版社. 出版时间期刊格式: [序号]作者. 译者. 文章题目. 期刊名. 年份. 卷号(期数). 页码学位论文:[序号]作者. 题名[学位论文](英文用).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 年份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 题名. 国别. 专利文献种类. 专利号. 发布日期9.参考文献之后可酌情增加附录部分。
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程序等。
目录第一章绪论1.1、变频供水系统现状--------------------------------------------11.2、变频供水系统简介--------------------------------------------21.3、变频供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原理--------------------4第二章恒温供水系统设计2.1、恒温供水系统总体组成--------------------------------------52.2、恒温冷水机组的控制----------------------------- ------------72.3、PID控制原理------------------------------------------------------82.4、可编程序控制器----------------------------------------------8第三章恒压供水系统设计3.1、变频器的选择------------------------------------------------------103.2、传感器的选择------------------------------------------------------103.3、可编程控制器(PLC)----------------------------------------113.4、电器控制系统原理图------------------------------------------123.5、恒压供水的控制算法------------------------------------------13总结---------------------------------------------------------------------------------------------------17 致谢---------------------------------------------------------------------------------------------------18参考文献-------------------------------------------------------------------------------------------19第一章绪论1.1、变频供水系统现状近5年来,我国汽车制造业以平均24.5%的速度高速增长。
汽车产业己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汽车产业的增长状态己经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增长全局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按照可借鉴的国际经验,一个大国在进入汽车大众消费阶段后,汽车产业将会保持20~30年的快速增长。
初步预测,在巧~20年内,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国,相当多类型汽车在国际市场最具竞争力(至少在成本上)。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汽车的性能高低。
汽车产业作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将会使国内发动机厂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但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市场逐步放开,进入管制在逐步放松,特别是国家允许发动机及零部件企业可以独资,将使得国内发动机厂商直接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生存压力加大。
这就要求国内的发动机企业,努力加快速度提升自己的技术含量,改造自己的生产工艺,生产出高质量的发动机,汽车发动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精密动力机械,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发动机结构复杂,也对内燃机辅助系统提出较高的要求,这些都是生产一台高性能的发动机的实验室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正是出于提升自己的发动机制造工艺,达到生产高质量的发动机的要求,一汽公司提出了发动机实验室的改造工程,“基于冷水机组的供水自动监控系统”,这也是本论文的项目来源和现实意义。
针对长春一汽汽车发动机试验室提出的具体要求,结合当前供水技术的发展,,设计出由供水主控制计算机(由计算机和上位机软件等组成)、远程通信设备和恒温恒压供水子系统组成的供水系统。
供水系统实现全自动化,能对各个环节自动监测、调节、记录、报警等,是一套经济高效的自动监控方案。
本系统可以克服传统的供水方式普遍存在的不同程度的效率低、可靠性差、自动化程度不高等缺点,能很好的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
目前,新型恒压供水系统除了实现恒压供水外,还具有远程监控功能,但它们的功能还不够完善。
本文在现有的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基础上,结合汽车发动机实验室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种功能更加完善的恒温恒压供水远程监控统,它具有远程通信功能、远程测试功能、远程控制功能和故障诊断功能。
它能对该系统中的多种设备进行远程故障诊断,从而及时得到供水系统中的各种故障信息并对故障进行及时处理,保证该系统的正常运行,相信它将是现代供水系统的发展方向。
该系统是远程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和测试技术在设备测试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1.2、变频供水系统简介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在供水行业中的应用,按所使用的范围大致分为三类:(1)小区供水(加压泵站)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这类变频供水系统主要用于包括工厂、小区供水、高层建筑供水、乡村加压站,特点是变频控制的电机功率小,一般在135kw以下,控制系统简单。
由于这一范围的用户群十分庞大,所以是目前国内研究和推广最多的方式.如希望集团(森兰变频器)推出的恒压供水专用变频器。
(2)国内中小型供水厂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这类变频供水系统主要用于中小供水厂或大中城市的辅助供水厂。
这类变频器电机功率在135kV沐320kw之间,电网电压通常为ZooV或380V。
受中小水厂规模和经济条件限制,目前主要采用国产通用的变频恒压供水变频器。
(3)大型供水厂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这类变频供水系统用于大中城市的主力供水厂,特点是功率大、机组多、多数采用高压变频系统。
这类系统一般变频器和控制器要求较高,多数采用了国外进口变频器和控制系统。
如利德福华的一些高压供水变频器在本文中,研究和设计的变频器是以第二种应用范围为基础。
目前国内,除了高压变频供水系统,多数恒压供水变频系统均声称只要改变容量就可以通用于各种供水范围,但在实际运用中,不同供水环境对变频器的要求和控制方式是不一致的,大多数变频器并不能真正实现通用。
以中小水厂供水环境来说,由于其包括了自来水生产系统,其温湿度及腐蚀程度都大于常见小区和加压泵站,在水泵组搭配上、需要处理的信号(如水质信号停机管理)也多于小区供水系统,所以在部分条件复杂的中小水厂,采用通用的恒压供水变频系统并不能完全满足实践要求,现部分中小水厂已认识到这一情况,并针对实际情况对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加以改进和完善。
1.3、变频供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原理在国内外,专门针对供水的变频器集成化越来越高,很多专用供水变频器集成了PLC 或PID,甚至将压力传感器也融入变频组件。
同时维护操作也越来越简明显偏高,维护成本也高于国内产品。
目前国内有不少公司在从事进行变频恒压供水的研制推广,国产变频器主要采用进口元件组装或直接进口国外变频器,结合PLC 或PID 调节器实现恒压供水,在小容量、控制要求的变频供水领域,国产变频器发展较快,并以其成本低廉的优势占领了相当部分小容量变频恒压供水市场。
但在大功率大容量变频器上,国产变频器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第二章恒温供水系统设计2.1、恒温供水系统总体组成图2.1恒温供水系统原理图该系统由俩台小泵(5.5KW)组成;PLC部分由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S7-200系列的CPU226,文本显示器TD200组成;变频器采用三菱FR-A540系列,功率22KW。
用户所需的生活用水压力、消防用水压力、运行方式等参数在TD200文本显示器上设定,压力传感器把用户管网压力转换为0-10V标准信号送进PLC模拟量模块EM235,PLC通过采样程序及PID闭环程序与用户设定压力构成闭环,运算后转换为PLC模拟量输出信号送给变频器,调节水泵电机转速,达到恒压供水的目的。
该系统有各个泵的运行时间累计功能,通过PLC的数据区保持可以断电记忆。
每次起动时先起动1#小泵,当用水量超过一台泵的供水能力时,PLC通过程序实现泵的延时上行切换,切换原则为当前未运行的大泵累计运行时间最少的先投入;当压力超过时,PLC通过程序实现泵的延时下行切换,切换原则为当前正在运行的大泵运行时间最多的先撤出。
直到满足设定压力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