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合集下载

2014浙江高考语文作文

2014浙江高考语文作文

2014浙江高考语文作文引言2014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如下:【题目】写一篇文章,题目为《婚姻的意义》。

要求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要求】1.正确理解题目,明确表达观点;2.立论明确,论证充分,能作观点对比或举例说明;3.文章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婚姻的意义什么是婚姻婚姻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社会制度,是指男女双方为了建立家庭而进行的法律约束关系。

婚姻的含义既有爱情和感情的交融,也有责任和义务的承担。

婚姻的作用不仅仅是满足个人需求,更是对社会稳定和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

婚姻的意义婚姻的意义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和阐述。

首先,婚姻是家庭的基石。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而婚姻作为家庭的核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婚姻的稳定和幸福与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个稳定和谐的婚姻关系可以提供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从而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婚姻是个人成长和幸福的保障。

通过婚姻,一个人可以与另一半携手共进,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婚姻可以带给人们无尽的爱与温暖,可以给予彼此支持和安慰。

在婚姻中,人们学会了关心、理解和包容,也更能够培养出稳定和坚强的性格。

婚姻给予了人们良好的精神寄托,让人们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再次,婚姻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一个稳定的社会不能没有稳定的家庭,而稳定的家庭的基础正是婚姻。

婚姻关系的稳定与社会秩序的维护有着密切的关系。

婚姻可以减少犯罪率、家庭暴力等社会问题的发生,增加社会的和谐和安定。

只有保持健康、稳定的婚姻关系,才能真正构建和谐幸福的社会环境。

最后,婚姻是爱情得以永续的方式之一。

爱情是婚姻的基石,而婚姻则是爱情的庇护所。

通过婚姻,爱情可以得到更加深入和稳定的培养和保护。

婚姻是爱情经过时间考验的结果,是两个人共同经历风风雨雨的见证。

结论婚姻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意义远远超过了个人的需求和欲望。

婚姻的意义在于培养良好的家庭关系,保障个人的成长和幸福,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以及让爱情得以永续。

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分析及佳作点评

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分析及佳作点评

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分析及佳作点评作者:边建松来源:《作文评点报·高中版》2014年第42期【2014年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门与路永远相连。

门是路的起点,也是路的终点。

它可以挡住你前进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着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新,是它的通行证。

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注意】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得抄袭、套作。

【试题分析】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的命制方式沿袭了前几年的,都是根据材料写作文。

这种作文审题时,关键在于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我们来看一下,这则材料涉及了下面几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门和路的关系,但要注意是单向关系而不是双向关系,其侧重点在于门对路的影响,门能起到“挡住你前进的脚步”的作用,也能起到“让你走向世界”的作用;或者说,有门不一定有路。

但这样分析仅仅是一个基础工作,一个抽象的论题。

考生自然可以如此展开思路。

第二方面,在上面论述的基础上更深入一步,涉及大学的门和路的关系。

进入大学之门后,应该如何走大学之路?材料告诉我们,应该“学习、探索、创新”。

只有这样,才起到大学应该具备的作用,“从过去到未来”。

第三方面,但走大学之路实际情况不尽如人意,“有的很浅,有的很深”,这里又涉及选择的问题,我们当然要走“深”的大学之路,但如何走,又值得思考。

这里已经涉及人生之路了。

所以,本材料有三个方面:可以写对抽象的门与路的关系的思考,当然最好写门对路的作用和影响;也可以写在大学里应该具备“学习、探索、创新”的行为和精神;还可以写如何在人生之路上留下深深的脚印。

这是一个很开放的话题,只要根据材料来分析展开思路,一般不会偏题;但如果脱离材料泛泛而谈,也有可能会偏题。

2014浙江高考作文题目

2014浙江高考作文题目

2014浙江高考作文题目2014浙江高考作文题目2014年浙江高考说明:稳中微调、风格依旧由浙江省教育院编写的《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简称《考试说明》)已出炉。

《考试说明》是浙江省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从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等方面,具体规范了今年高考试题的要求。

为了让考生更好地理解《考试说明》,近日特邀宁波中学的名师、各学科高三年级备课组组长,对今年的《考试说明》进行分析,并提出复习建议。

据了解,从高考样卷来看,今年的考试难度将与2013年相当。

与2013年相比,今年命题体现出稳中微调、风格依旧的特点。

更强调不会超范围命题,不会超出《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必修模块和指定选修模块(1A)范围。

自选模块考试内容强调,不超出《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自主选修模块(1B)范围。

重视探究学习与学生自我见解感悟。

从高考样卷来看,试题类型基本没变。

表述中,2013年有单选、多选,2014年改为选择题。

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没变。

复习建议:1、应该一如既往地阅读积累,精选内容。

答题技巧不是制约学生得分的主要原因,切合文意的理解与感悟和文法分析术语融会贯通需要加强。

2、不再容忍考生宿构的熟知文字游戏的文化大散文。

阅读与作文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生活细节,彰显人文情怀。

浙江高考作文题目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一人开车赶夜路。

对面车辆疾驰而来,他很有礼貌地把刺眼的远光灯转换为柔和的近光灯。

但对方却依然打着远光灯疾驰而过,强光刺痛了他的眼,他心里很是不快。

在白光晃眼中,他又迎来了下一个远光灯主义者——这次他有点愤怒了。

有人愿意永远只是自己为别人把远光灯变过来吗?于是他决定下一个不管是谁,坚决打远光灯。

不一会儿,一辆打着远光灯的车急驰而来。

他没有把远光灯变过来,对方也没有对峙似的,两道刺目的白光直射对方的眼睛。

但在交错的瞬间,对方忽然良心发现,将远光灯改为近光灯,他在瞬间也变换了过来——那是个双方都感到惬意和温暖的时刻。

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2014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解读浙江卷:门与路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

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

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七心作文专家解读:高考作文,主要考察学生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认知能力,不仅懂得为人,更要懂得处事。

首先丢开写作材料对题目做全面分析。

在过去的考试中,关于“门”和“路”都单独为话题做过考察。

这里就不再对这两个话题做单独讲解。

门与路的结合,使得两者原有话题本意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要将两者联系起来思考问题。

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从一个人的教育角度出发思考,不管入哪个门,路必须要自己走,依靠师傅或者他人,何时才能学会走路?就像温室里的花卉,恐怕很难接受住风雨的洗礼。

结合材料,即使入了大学门,就要学会自己学习,敢于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学习之路,再不可依靠老师和父母的督促来学习了。

这一理解与全国第二卷题目主题内容有点相似。

一句的解读:入了门,敢走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细细品味“门与路”,从中不难读出这一命题的初衷。

但作文写作的核心不可以在选择上做文章,而要在明确了自己的选择之后,重点放到该如何走路上来。

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门入得再对再好,如果不勤恳,不努力,不坚持,没信心,没恒心,最终还是一事无成。

同样,结合材料,不管是进大学门,还是不进大学门,首先应该怀揣理想和目标,只要选择对了,就要认定目标,持之以恒地往前走。

一句话解读:入对门,走对路。

总之,纵观浙江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的发展现状,这一题目有着非常强的时效性。

面对新的形势,各级政府应该要转变旧的观念,寻找新的门路来服务人民。

处于发展瓶颈的浙江民营经济,更迫切地需要再找门路,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对于生活在浙江的人来说,也要找对门,踏出坚实的步伐,走上新的征程。

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解读

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解读

以挡住 你 的脚步 ,也 可 以让你走 向世 界” , 考 生或许 能从之 前 的一
系列 自我追 问 中思考 得更 具深度 与高度 。
二. 从 实指 的 “ 门” 到 虚 化 的
“ 门”
次 的 品读 、 咀嚼 、 感悟 , 最 后融
那 么这里 的门 ,便 更多 的是指 向
人 生阶段 的分割点 了。 然而 , 我们
“ 它可 以挡 住你 的脚步 ,也 可以让 你走 向世界 ” 、 “ 从 过去 到
未来 , 无 数脚 印在此交集 ” , 这条路 上有 我们 的足 迹 , 而我 们 的足 迹从过 去走 向未来 ,显 而易见 这并 不是 日常 生活 中的

圜 圈囝 圜
路 ,而是 以时间为度 量 的人 生漫
都赞 同。 再反 观本 题 , 我们便会 发
现本题 有着一 个预设 的前 提—— 门是 一定存在 的 ,并 且这 里的 门 划定 了不 同的层 次 。 预设 的概 念始 于 语 言学 , 最
对人 文素养 的注 目,依 旧保 持着 较高 的水准 , “ 门与路 ” “ 已知与未
知” “ 深与浅 ” 等等, 看 似简 明的文
多的人 物 、更 多的素 材便源 源不
断地涌 人脑海 。
定, 笔者并 不看好 。 或许这有 助于 学生 理清思路 。但是 却限 制了学 生思 维 的发散 。 如果 止步于 “ 它可
由此 , 再 回首看 看那 道 门, 是 否还是 鲜 明清晰地 矗立在 人生路 上 ,或者 已然化为 了人生 路上每
也 伴随着 必然 的下落 ?从激 昂到
淡然, 从 绚烂 到平淡 。追 问至此 ,
门的本体就 较为朦 胧含混 了。李 白潇洒 的一 句“ 仰 天大 笑 出门去 ,

2014年浙江高考试题分析

2014年浙江高考试题分析

2014年浙江高考试题分析DA选项中“精萃”应为“精粹”。

本词语的意思是“精粹,精美纯粹。

一般写成精华,精髓,最好的意思。

“精粹”常误写为“精萃”,应注意。

“粹”,《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①纯粹:粹白,粹而不杂;②精华:精粹。

“萃”,《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①聚集:荟萃;②聚在一起的人或物:出类拔萃;③姓。

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出,“精粹”一词应是“粹”,而不是“萃”。

C选项中“泊来品”应为“舶来品”。

“舶来品”原指通过航船从国外进口来的物品。

旧时外国商品主要由水路用船舶载运而来,故名。

引申为国外的东西,即从外国传入本国的意识、物品、语言等。

可以是一种文化,也可以是本国没有,从外国引进来的东西或技术。

比如“沙发”、“浪漫”、“巧克力”等词语。

D选项“出奇不意”应为“出其不意”。

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料到。

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

后也泛指出乎别人的意料。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答案:A解析:成语题其实主要就考查三个知识点,成语的使用对象,语言环境和语体色彩。

课上已经反复给孩子们强调过这三个知识点,今年的成语题主要考查语境和对象,难度中等,只有大而化之稍显生僻。

A选项中“推托”意思是“借故拒绝或推辞。

对象多为别人请求的事情。

”用在此处是正确的。

B选项中“不只”的意思是“不但;不仅”。

此处应该用“不止”,语境中明确提及“远不止一个人”。

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分析与点评

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分析与点评

2014年的高考已经落下了帷幕,回头看今年各个省市的考题,高考作文成了很多人评论的重头戏,以下是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推荐的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分析与点评,一起来看看专家的点评,也许你会有收获噢!2014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

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

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搜狐教育:你如何看待今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命题?温儒敏:这样的题目它真正有哲理性的,但是这个题目有一个毛病,它比较晦涩,像刚才讲的北京的题规定性很明确,学生知道这个题可以进入状态,然后发挥每个人的思维能力。

但是这个门和路都已经绕来绕去,跟你说了半天了,门是起点,路是终点,门可以阻碍你的脚步,又可以什么,它好像已经把一些哲理跟你说的,但他又说得很绕,有些东西他的提法不是准确的,门可以阻碍你的脚步,当然意思是可以理解,就是你不能迈错门,但是它的表述是比较生硬的。

这道题是真正有哲理性,但它比较绕,绕来绕去的绕,它不像北京的题,它的规定性比较明确,比较容易让学生尽快地进入考试的状态,而且北京的题比较偏重于考学生思维的能力,而并不像往年很多省份的题目,很喜欢出那种抒情的、文艺腔的这样一个题目,所以向比较来说,北京的题出得是不错的。

从今年作文题可以看出,现在因为高考的改革,命题确实是有所改善,虽然浙江的题好像比较绕,但是它也是往理性,大家都往理性,往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作文他最基础的东西还是思维,语言的表达也是思维的表现。

现在我觉得改革的迹象是好的。

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分析与点评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2014浙江省高分作文范例

2014浙江省高分作文范例

201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高分作文赏析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题如下:门与路,永远相连。

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

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往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得抄袭、套作。

关于审题今年的作文材料有两层意思,一是概括性综述门和路的关系,门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这层含义具有浓郁的思辨色彩。

二是对门和路的具体范围限定,大学的一边门连接着过去,连接着已知,一边连接着将来,连接着未知,而大学的路却充满着未知充满着变化,行走在路上,可以苟且安逸,轻盈随意,也可以踏实跋涉,坚苦卓绝。

材料的关键词语是门、路、大学,联系已知、未知、过去、未来等词语看,可见,材料中的门和路是具有象征意义的,门,可以说是人生的目标,路是实现目标的过程,目标是阶段性的,过程是持续不断的。

实现了一个目标,应该重新确立一个新的目标,持之以恒,踏实有为,勇往直前,以至走进辉煌的人生大门。

因而,在写作过程中,如果只侧重在对门和路之间关系的阐述分析而忽视人生,无疑是偏离题意的。

关于论述路,是丈量着人生的长度,是记录着前行的过程,是维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门,是生命厚度的坐标,是人生的起点或终点,是是否努力前行的结果,也是新征程的基石。

有目标的人生,没有平坦的高速公路可走,有理想的路,是坎坷曲折的,充满着无限的艰辛,充满着变数的门,可能是辉煌的,也可能无路可走的绝境。

辉煌的大门是人生的梦想,大学,是实现美丽梦想最好的载体,是最佳的平台,进入辉煌的大门,必须学习、探索、创造,因为它们是必备的通行证。

只有通过艰难跋涉留下深深足印的人才能推开一扇扇迷人的大门,轻浮的人生是虚度了的光阴,哪里有累累的硕果可言?在作文要求中,命题者提出了“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来立意的要求,“所思”似乎侧重于理智的解析,“所感”似乎侧重于情绪的宣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浙江卷:门与路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

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

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七心作文专家解读:高考作文,主要考察学生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认知能力,不仅懂得为人,更要懂得处事。

首先丢开写作材料对题目做全面分析。

在过去的考试中,关于“门”和“路”都单独为话题做过考察。

这里就不再对这两个话题做单独讲解。

门与路的结合,使得两者原有话题本意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要将两者联系起来思考问题。

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从一个人的教育角度出发思考,不管入哪个门,路必须要自己走,依靠师傅或者他人,何时才能学会走路?就像温室里的花卉,恐怕很难接受住风雨的洗礼。

结合材料,即使入了大学门,就要学会自己学习,敢于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学习之路,再不可依靠老师和父母的督促来学习了。

这一理解与全国第二卷题目主题内容有点相似。

一句的解读:入了门,敢走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细细品味“门与路”,从中不难读出这一命题的初衷。

但作文写作的核心不可以在选择上做文章,而要在明确了自己的选择之后,重点放到该如何走路上来。

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门入得再对再好,如果不勤恳,不努力,不坚持,没信心,没恒心,最终还是一事无成。

同样,结合材料,不管是进大学门,还是不进大学门,首先应该怀揣理想和目标,只要选择对了,就要认定目标,持之以恒地往前走。

一句话解读:入对门,走对路。

总之,纵观浙江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的发展现状,这一题目有着非常强的时效性。

面对新的形势,各级政府应该要转变旧的观念,寻找新的门路来服务人民。

处于发展瓶颈的浙江民营经济,更迫切地需要再找门路,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对于生活在浙江的人来说,也要找对门,踏出坚实的步伐,走上新的征程。

其实,“门与路”是老题目的新组合,主要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大家一定要弄清这样几个问题:不入“豪”门,一定不会成才;入“豪”门才能成才;入“豪”门一定成才。

对于高一、高二同学一定要注意这方面能力的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