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第三章

合集下载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1.2 教学内容哲学的定义与特点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与意义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哲学的重要性讨论法:分组讨论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第二章:人生的价值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思考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2.2 教学内容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及其特点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道德素养的培养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案例分析法:分析道德素养的实例,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第三章:人生的目标与规划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培养学生规划人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3.2 教学内容人生目标的设定方法与步骤人生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自我管理的方法与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生目标设定与人生规划的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个人的人生目标和规划第四章:人生的心理健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应对生活压力的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4.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定义与标准生活压力的应对方法与技巧心理素质的提升途径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讲解应对生活压力的方法心理训练法: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第五章:人生的社会责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责任的含义与意义培养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升社会责任感5.2 教学内容社会责任的定义与表现承担社会责任的方法与途径关注社会问题的意义与方法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责任的含义与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社会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第六章:哲学视角下的人生困境与抉择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用哲学视角分析人生困境的方法。

《哲学与人生》3的ppt

《哲学与人生》3的ppt

追求一种理想,意味着坚信这种理想是正确可行的,而这种坚信本身就 是一种信念。因此,很多时候,理想就是信念 。
一、理想和信念。 (一)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如果有一位神对你说,你 今天买彩票一定中一百万,你 不管克服多大的困难都会去买 彩票的,目标十分明确,行动 就一定会积极!
有些学生碌碌无为,就是没有目标,看不到自己的 前途或未来。
“宁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1960年,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油田转战大庆油 田。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他们以“宁可少活20年,拚命也 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 出大庆第一口喷油井。
•当 年 , 王 进 喜 率 领 1205 钻 井 队和1202钻井队,克服重重 困难,双双创造年进尺10万 米的奇迹。在大庆油田工作 的10年中,王进喜为我国石 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 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
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主要应该具备三点品质
坚持道德上正确的主张或真理; 坚持实践正义原则; 愿为他人作出奉献和牺牲。
200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男儿榜样 李隆 在四川抗震救灾战斗中,担任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 勤大队副大队长的李隆和战友们在异常险恶的环境下,不怕 牺牲,连续作战,在废墟下先后挖出57名群众,其中5人生 还,包括被困104个小时的李青松和被困124个小时的卞刚 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救援的奇迹。
三、实现理想要有坚强的意志。
(四)要加强意志锻炼。
意志必须经过长期的锻炼培养和多方面打造
形成坚定的信念 掌握知识和技能 培养深厚浓重的情感 参加社会实践 学习做人的榜样 加强自身的修养
第一千零十次推销

哲学与人生学习-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教案

哲学与人生学习-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教案

哲学与人生学习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教案第一章:认识客观实际1.1 了解客观实际的概念1.2 理解客观实际与主观想法的区别1.3 学习如何观察和分析客观实际第二章:客观实际的重要性2.1 探讨客观实际在人生中的作用2.2 理解客观实际对决策的影响2.3 学习如何根据客观实际做出明智的选择第三章: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实践方法3.1 学习如何收集和整理客观信息3.2 掌握分析客观实际的方法和技巧3.3 实践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客观实际第四章:克服主观偏见的策略4.1 认识主观偏见对客观实际的影响4.2 学习如何识别和克服主观偏见4.3 掌握提高客观思考能力的技巧第五章:培养客观实际的思考习惯5.1 理解培养客观实际思考习惯的重要性5.2 学习如何培养客观实际的思考习惯5.3 实践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客观实际思考习惯哲学与人生学习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教案第一章:认识客观实际1.1 了解客观实际的概念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客观实际的基本含义,认识到它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不依赖主观意识的现实。

教学内容:解释客观实际的概念,举例说明客观实际的存在形式。

1.2 理解客观实际与主观想法的区别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区分客观实际与主观想法,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差异。

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主观想法与客观实际可能存在差异。

1.3 学习如何观察和分析客观实际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客观实际的能力。

教学内容:介绍观察和分析客观实际的方法,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

第二章:客观实际的重要性2.1 探讨客观实际在人生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客观实际对个人决策和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讨论客观实际在决策中的作用,分享个人经验。

2.2 理解客观实际对决策的影响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客观实际对决策的影响。

教学内容:分析案例,探讨客观实际如何影响决策结果。

2.3 学习如何根据客观实际做出明智的选择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根据客观实际做出明智选择的能力。

《哲学与人生》参考答案

《哲学与人生》参考答案

《哲学与人生》习题答案第一章第一节1.(1)思维和客观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同时也是人类全部认识和实践的基本问题。

任何无法判断的事情都可以通过自己亲身的生活和实践去解决,从而认识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

(2)略。

2.(1)人们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行为就会是盲目的,人们的活动就会步入歧途,就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就不能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而也不能享受快乐。

(2)①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需要有照亮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因此,学习哲学与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是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节1.小伙子的核桃肯定卖不出去。

因为他只是机械地模仿老翁的方法,并没有注意到自己货物的属性和特点,也就是不符合客观实际。

2.(略)第三节1.(1)是积极行动的信念是王凯克服了最初的迷茫胆怯。

(2)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应该勇敢地面对人生,积极地去行动,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因为只有勇敢地放手去干,才能增长才干,也只有付诸于实际行动,才能梦想成真。

但需要注意,行动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而不能仅凭自己的满腔热血蛮干。

·I·2.(略)第四节1.不正确。

小曹只看到环境的客观性,而忽视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只有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自觉能动性结合起来,才能把事情办好。

片面夸大一方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2.(略)第二章第一节1.(1)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使这位同学感到困惑。

(2)不可行。

世界上的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作为世界的一分子,也不可避免地要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中生存和发展。

此外,人际关系具有交互性,该同学如果一直当“独行侠”,不主动与他人交往,别人也会逐渐孤立他,他就会深陷于这种困境中。

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讲: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讲: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教学课题《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第八课教学目的1. 帮助学生了解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掌握现象表现本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2. 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避免被假象迷惑;3. 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认识到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课时分配本课时为一学时(45分钟)。

授课类型理论课,以讲解、讨论和互动为主要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重点:现象表现本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明辨是非的能力。

难点:如何擦亮明辨是非的“慧眼”。

教学关键:通过实例和互动,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

教学手段、教具教学手段:讲解、讨论、互动。

教具:PPT、白板、笔、纸等。

教学主要方法1. 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本质的关系;2. 利用课堂讨论和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3.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考方式,帮助学生擦亮明辨是非的“慧眼”。

教学过程1. 开场(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学习目标。

-让学生参与互动,引导学生思考“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2. 正文(35分钟)-利用PPT讲解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并举例说明现象表现本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

-引导学生讨论,帮助学生掌握明辨是非的能力,避免被假象迷惑。

-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考方式,擦亮明辨是非的“慧眼”。

3. 结束(5分钟)-简要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学生需要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布置课后作业板书和板画的设计(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设计)作业布置思考身边的现象,尝试从多个角度去了解和认识这个现象,归纳并写出自己的认识。

阅读相关资料,对于所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总结,形成一篇短文,并分享自己的思考与感受。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掌握了现象表现本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培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认识到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了人生发展的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实例和互动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现象背后的本质,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的认知方式和思考习惯,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第八课

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第八课


学会区分真象和假象
科学的思维方法
书上P89中世纪的灾难 “鬼火” /question/261597539.html

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一、现象有真象与假象之分。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 现本质的现象 二、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例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空城计 沉默的父爱
认识一切事物的方法——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一、太阳东升西落 二、海市蜃楼
说明“日升日落”的现象与本质
海市蜃楼
二、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 能力
第一、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全面把握事物的各 种现象 第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深入实际、反复实践

见书上P83 《老天使和小天使的故事》
发挥主观能动性
P84页怪兽的故事 福尔摩斯的推理

三、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1、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2、明辨是非、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个人发展有重要作 用 3、要做到明辨是非,必须要有明确判断和衡量是非 的标准

现象和本质是对立宝。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 宝,为了招揽顾客,使珠宝能畅 销起来,他特地用名贵的木料, 做成了许多小盒子,并把盒子雕 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名贵的 木料做成的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 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有一 个郑国人时代,看见装珠宝的盒 子这么漂亮,问明了价钱后,就 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 宝物拿了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自己把盒子抱走了。
第一、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不能停留在事 物的表面现象 第二、学会正确区分真象和假象,识别假象,不为 假象所迷惑 第三、必须明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 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第四、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理解哲学的概念和作用1.2 探讨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3 分析哲学对人生的影响第二章:人生的价值观2.1 理解价值观的概念和作用2.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价值观2.3 分析个人价值观的塑造和影响第三章:道德哲学与人生道德3.1 理解道德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3.2 探讨道德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3.3 分析人生道德的选择和判断第四章:人生哲学与人生意义4.1 理解人生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4.2 探讨人生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4.3 分析人生意义的追求和实现第五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1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容5.2 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意义5.3 分析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担当第六章:哲学思维与问题解决6.1 理解哲学思维的特点和方法6.2 探讨哲学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6.3 分析哲学思维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第七章:美学与人生审美7.1 理解美学的概念和作用7.2 探讨美学在人生中的意义7.3 分析人生审美的培养和体验第八章:宗教哲学与人生信仰8.1 理解宗教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8.2 探讨宗教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8.3 分析人生信仰的形成和影响第九章:社会哲学与人生社会9.1 理解社会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9.2 探讨社会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9.3 分析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第十章:当代全球伦理问题及其哲学思考10.1 理解全球伦理问题的概念和特点10.2 探讨全球伦理问题对人生的影响10.3 分析哲学在全球伦理问题解决中的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哲学与人生的关系理解哲学的概念和作用探讨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分析哲学对人生的影响难点一:哲学对人生的具体影响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观念体系,如何具体影响个人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形成。

重点二:人生的价值观理解价值观的概念和作用探讨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价值观分析个人价值观的塑造和影响难点二: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如何在多元价值观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塑造自己的价值观。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理解哲学的定义和特点1.2 探讨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3 理解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第二章:人生的价值观2.1 理解价值观的定义和作用2.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价值观2.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人生中的体现第三章:人生的目标与意义3.1 探讨人生目标的设定和追求3.2 理解人生意义的哲学思考3.3 引导学生思考并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意义第四章:人生的道德观4.1 理解道德的定义和作用4.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道德观4.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道德行为中的体现第五章:人生的心理健康5.1 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5.2 探讨哲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第六章:人与社会的关系6.1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6.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对个人与社会的看法6.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的体现第七章:人生的工作与职业规划7.1 探讨工作与职业对人生的意义7.2 分析不同哲学流派的工作观与职业规划思想7.3 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价值观制定职业规划第八章:人生的婚姻与家庭观念8.1 理解婚姻与家庭的定义和作用8.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对婚姻与家庭的看法8.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婚姻与家庭关系中的体现第九章:人生的成功与挫折9.1 理解成功与挫折的定义和意义9.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对成功与挫折的看法第十章:人生的信仰与精神追求10.1 理解信仰的定义和作用10.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对信仰和精神追求的看法10.3 引导学生培养个人信仰和精神追求,提升人生品质第十一章:人生的成长与自我提升11.1 理解个人成长的过程与重要性11.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个人成长与自我提升的观点11.3 引导学生运用哲学思想制定个人成长计划,提升自身能力第十二章:人生的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12.1 理解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的含义和重要性12.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的观点12.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中的体现第十三章:人生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3.1 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对人生的影响13.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13.3 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第十四章:人生的比较与跨文化理解14.1 理解跨文化比较的意义14.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跨文化理解和比较的观点14.3 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第十五章:人生的反思与终身学习15.1 理解反思在人生中的重要性15.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反思与终身学习的观点15.3 引导学生培养反思习惯,终身学习,实现人生价值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哲学思想来指导个人成长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ENTER YOUR TEXT
ENTER YOUR TEXT
ENTER YOUR TEXT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ENTER YOUR TEXT
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 ENTER YOUR TEXT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来源 2、认识是主体收集客体知识的主动行为, 是认识意识的表现形式
3、把握事物的本质,必 须明辨是非,在揭示事 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 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ENTER YOUR TEXT
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ENTER YOUR TEXT
1
培养科学的思维,必 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为指导
2
3
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要求人们运用辩证 要求人们遵循形式
第三章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复习
名词解释
ENTER YOUR TEXT
1.人际关系 :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 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2.发展: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樊,由低级到 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3.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第三章
CONTENTS
四、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ENTER YOUR TEXT
1、中职生要培养创新精神,热爱生活、 关注生活、享受生活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2、培养自信心,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冒 险精神,是形成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3、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是激 发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演示完毕 感谢大家的聆听
Listen to the wind and rain, strive to create a simple and practical ppt template, in this entry of your content, I wish you a pleasant work
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
现象与本质是可以相 互转化的
二、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 高人生发展能力
透过现象看 本质
1
深入实际, 反复实践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充分发挥主 观能动性, 运用科学的 思维方法, 对大量的现 象及现象之 间的联系进 行分析研究, 探究事物的 本质。
三、明辨是非是做
人的基本提条件
遵守过公 民基本道 德规范, 自觉养成 遵纪守法 的好习惯
四、在知行 统一中体验 成功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ENTER YOUR TEXT
现象是事物表现出来 的,能被人知觉到的 一切情况。现象是人 能够看到、听到、闻
到、触摸到的。
本质基本释义为 本身的形体,本 来的形状;指事 物本身所固有的 根本的属性。
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ENTER YOUR TEXT
思维的方法
逻辑的要求,正确
地运用形式逻辑
二、科学思维方法与人生发展能力
ENTER YOUR TEXT
发散思维
归纳与演绎
三、现代青年必须具备创新能力
ENTER YOUR TEXT
创新为实践开辟新的局面
04
03
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实质
创新是一个民 族进步的灵魂
02
01
创新思维是现代新思维的 特征, 科学思维就是创新思维 独立性 求异性 新颖性
练习:谈谈你的看法
1、上课时,好 友晓丁邀你去 网吧玩游戏。
2、朋友请你吃 “糖”,(实际 是软性毒品), 并帮他贩卖。
四、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ENTER YOUR TEXT
2、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 学会正确区分真相和假象, 识别假象。
1、把握事物的本质,必 须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 的向导,不能停留在事 物的表面现象上。
3、实践在认识中具有决定作用 4、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实践在认识中具有决定作用
主要表现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实践是检验认识 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二、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1、认知能力
2、操作能力 01
3、社交能力 02
三、成功与 失败伴随着 人生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