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导学案工作范文

合集下载

《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导学案(必修一).doc

《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导学案(必修一).doc

《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目标】: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知道加速度是欠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改变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变量区别。

3、能通过u—r图像理解加速度的意义,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计算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

【过程】一、知识理解(一)阅读课本25页中“思考和讨论”的内容,读懂图1.5-1 和下图“汽车的起动和制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讨论:“速度大”、“速度变化大”、“速度快”、“速度变化快”之间的区别?二、知识应用(一):认真观察下表,通过计算说明哪个物体速度改变得快。

初速度巾(m/s)末速度几(m/s)所用时间△/(s)速度变(m/s)每秒钟速度变化量汽车下坡2104汽车出站063火车出站020100急刹车时100 2.5三、知识理解(二)阅读课4: 26-27页屮“加速度”和“加速度与加速方向”两节的内容,认真思考下列问题:1 •人们用什么量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快慢?2.什么叫加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式怎样写?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什么?怎样读?3.为什么说加速度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是怎样确定的?阅读时请结合书本中图1.5-2图形的与上表中的实例认真思考。

四、知识应用(二)1.做加速运动的火车,在40s内速度从10m/s增加到20m/s,求火车加速度的大小。

2.汽车紧急刹车时做减速运动,在2s内速度从10m/s减小到零,求汽车的加速度。

3.下列几种情况可能存在吗?若可能,请各举一例。

(1)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很小。

(2)物体速度很小,加速度很大。

(3)物体速度变化较小,而加速度较大。

(4)物体速度变化较大,而加速度较小。

五、知识理解(三)阅读课本28页川“从v-t图象看加速度”认真思考下面的问题:设图1.5-3中每一大格的值均为1, a、b两个物体的初速度是多大?物体b在E处是什么时刻?速度多大?在F 是什么时刻?速度多大?b加速度多大?a加速度多大?六、知识应用(三)1.某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己知加速度为2m / s且保持不变,那么在任意1$内()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加/ s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Is内的末速度人2m/s物理量 速度V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Q物理 意义 表示运动的快慢和 方向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即速度的变化率公式及 单位 Ax△ v=(v —x^o) m/sA V2关系三者无必然联系 ,V 很大,Ay 可以很小,甚至为(),Q 也可大可小,也可能为零.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多,在4 —5s 内的加速度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Is 内的初速度大2ni/s2. 关于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 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3. 根据右图冋答下列问题:(1) 图线①②分别表示物体做什么运动? (2) ①物体3秒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其速度方向 有什么关系?(3) ②物体5秒内速度的改变 量是多少?方向与其速度方向 有什么关系?(4) ①②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少?方向如何呢?4. 如图所示的旷r 图象中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大?七、归纳小结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 加速度S)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加速度一Q 速度的变化量一Ay 所用时间一 公式:a=\v/\t单位:nvV —米每二次方秒,cm/s'—厘米每二次方秒.2.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1) 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巾>0, a >0)(2) 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巾>0, a <0)3. 从图象看加速度(1) 在速度一时间图象中,图彖斜率在数值上等于加速度.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加速度是恒量(大小、方向都 不变化).八、当堂训练请用10分钟时间独立完成下列各题,然后同组互相批改, 共同订正。

1.《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完美版

1.《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完美版

1.《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完美版必修一 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一、教材分析加速度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

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

为此教科书先从具体实例入手要求学生了解“速度大”,“速度变化大”和“速度变化快”含义不同。

图像的充分利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的改变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变量的区别。

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中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点.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加速度的概念及与速度快慢的区别★教学难点: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四.学情分析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刚迈上高中门槛的初中学生来讲,实在是太抽象!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涉及到运动多少路程、位移,运动有多快?很少碰到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的现象,可以说不学物理,在头脑中是不会自发的形成“加速度”的概念;其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的区别很难分清;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重结果,轻过程,再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死记结论,如果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不到培养。

五.教学方法:比较、分析、讨论法。

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六.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加速度,初步认识加速度概念。

1.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导学案

1.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导学案

第4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运用加速度的定义式比较速度的快慢2.正确区分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这三个物理量3.熟知V-t图像中各个量的表示方式4.了解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所代表的物理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进一步学习比值法这一物理方法2.通过角色扮演,学习物体速度的变化过程3.通过与X-t图像的比较,学习V-t图像所代表的物理含义4.通过自主实验,定性学习物体速度的变化快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图像和比值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 观察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加强国家的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2.加速度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3.区别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4.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难点:加速度的方向的理解三、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四、教学设计:(一)自主学习:1.加速度(1)加速度是表示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它是____________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____________.表达式为:____________.(2)加速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____.2.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1)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同.(2)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________;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____________.3.从v-t图象看加速度(1)v-t图象不但反映了物体____________随____________变化的规律,通过v-t图象,还能够知道物体的____________.(2)如图1-4-1所示,若质点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求此质点的加速度的方法是:在图象上取任意两点E、F,找出时刻t1、t2及对应的速度v1、v2如图所示,求出Δt=t2-t1,Δv=v2-v1.则加速度a=____________.图1-4-1(二)重点、难点、疑点解析(师生共同探究完成)应用点一:对加速度的理解例1: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C.速度方向为正时,加速度方向一定为负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时,加速度越来越小拓展练习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速度改变量Δv 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D.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应用点二: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tv ∆∆,求解加速度 例2:某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10 s 内速度从5 m/s 均匀增加到25 m/s ,求汽车在这段运动中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刹车,2 s 内速度均匀减为零,求这个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拓展练习2-1:一只足球以10 m/s 的速度沿正东方向运动,运动员飞起一脚,足球以20 m/s 的速度向正西方向飞去,运动员与足球的作用时间为0.1 s ,求足球获得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应用点三:由v -t 图象分析加速度例3:如图1-4-2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在0~10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在10~40s 内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在40~60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_.图1-4-2 图1-4-3拓展练习3-1:如图1-4-3表示某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试分析各段时间内物体做什么运动,加速度是多少,加速度的方向是什么?(三)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1.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速度每秒变化4 m/sB.质点的速率每秒变化4 m/sC.质点的速度每秒增加4 m/sD.质点的速度每秒减少4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一定大B.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C.加速度为零的物体,其速度可能为零D.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一定大3.由a =tv ∆∆可知( ) A.a 与Δv 成正比 B.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由Δv 决定C.a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D.tv ∆∆叫做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4.一个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在此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达到最小值5.下述运动中可能出现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却不为零C.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D.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不变,速度也始终不变6.物体A 的加速度为3 m/s 2.物体B 的加速度为-5 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 的加速度比物体B 的加速度大B.物体B 的速度变化比物体A 的速度变化快C.物体A 的速度一定在增加D.物体B 的速度可能在减小7.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B.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C.v 0<0,a >0,物体做减速运动D.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8.台球以10 m/s 的速度沿垂直于框边的方向撞击后以8 m/s 的速度反向弹回.若球与框边的接触时间为0.1 s ,则台球在水平方向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为( )A.20 m/s 2,沿球弹回的方向B.20 m/s 2,沿球原撞击方向C.180 m/s 2,沿球弹回的方向D.180 m/s 2,沿球原撞击方向9.图1-4-4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在0~t1和t1~t2时间内()图1-4-4 图1-4-5A.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同B.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C.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D.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10.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1-4-5所示,则在t1时刻()A.甲、乙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甲、乙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甲、乙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等,方向相同D.甲、乙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等,方向相反11.一辆汽车从原点O由静止出发沿x轴做直线运动,为研究汽车的运(1)汽车在第2 s末的瞬时速度为多少?(2)汽车在前3 s内的加速度为多少?(3)汽车在第4 s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12.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取10 m/s2)以警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的加速度达到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车辆是达不到的.但是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例如:两辆摩托车以36 km/h相向而行发生碰撞,碰撞时间为2×10-3 s,试判定一下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13.汽车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和启动的快慢,是衡量汽车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汽车启动的快慢用速度从0增加到100 km/h的加速时间来表示.下表列出了两种汽车的性能指标,由此可知____________车(填“甲”或“乙”)能14、一物体做变速运动,前2秒向东运动了7米,后3秒向西运动了8米,取向东为正方向,则物体在这5秒内的位移是,路程是,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是.15、一质点沿某一直线运动,t=0时位于坐标原点,如图2-1-8为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由图可知,(1)该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是s=____;(2)在20s这段时间内t=_____s时质点距坐标原点最远;(3)从t=0到t=20s内质点的位移是_____;通过的路程是______.图2-1-8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速度变化快慢 速度的变化量 比值 a =t v ∆∆ 米每二次方秒 m/s 2 2.速度变化量 相同 相反3.速度 时间 加速度t v ∆∆ 例题评析1、解析:由加速度公式a =tv ∆∆可知,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故A 正确;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大,故B 错;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以为正(速度增加)也可以为负(速度减小),故C 错;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应越来越大,故D 错误.故选A.2、解析: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有v 0=5 m/s ,v =25 m/s ,t =10 s ,则a =105250-=-t v v m/s 2=2 m/s 2 a 为正值,表示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对于刹车阶段:v 0=25 m/s ,v =0 m/s ,t =2 s ,则a =22500-=-t v v m/s 2=-12.5 m/s 2 a 为负值,表示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答案:2 m/s 2,方向与初速度5 m/s 同向12.5 m/s 2,方向与速度25 m/s 反向3、解析:在0~10 s 内由图象可以看出速度是增加的:由0增至30 m/s ,因此其加速度大小为1030 m/s 2=3 m/s 2.这段运动是加速运动,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向东.在10~40 s 内,速度为30 m/s 不变,故其加速度为0;在40~60 s 内,速度由30 m/s 变为0,是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1.5 m/s 2,方向与运动速度方向相反.答案:3 m/s 2 向东 0 1.5 m/s 2 向西拓展练习1-1:D拓展练习2-1:300 m/s 2 方向向西拓展练习3-1:略演练广场1.A2.C3.CD4.B5.ABC6.BD7.BCD8.C9.B 10.BD11.解析:(1)由图表可知,第2 s 末的瞬时速度为3 m/s.(2)a =3140-=-t v v m/s 2=1 m/s 2. (3)汽车在第4 s 内的位移:Δx =x 4-x 3=(8-4.5) m=3.5 m 平均速度15.3=∆∆=t x v m/s=3.5 m/s. 答案:(1)3 m/s (2)1 m/s 2 (3)3.5 m/s12.解析:摩托车速度v 0=36 km/h=10 m/s碰撞时的加速度a =30102100-⨯-=-t v v m/s 2=-5 000 m/s 2=-500g 摩托车加速度的大小达到了500g ,因此驾驶员有生命危险.答案:有生命危险13.解析:由表可知,乙车的最大速度为50 m/s ,甲车的最大速度为40 m/s ,故乙车最大速度大;a =tv ∆∆,甲、乙两车速度变化量相等,加速时间小的加速度大,启动得快,所以乙车启动快.答案:乙 乙14、答案 -1m (大小为1m,方向向西),15m ,3m/s ,-0.2m/s (大小为0.2m/s ,方向向西).15、运动情况分析:质点以4m/s 的初速度朝负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0S 末速度减为零,之后以相同的加速度反向(朝正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图线与t 轴所围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在t 轴上方为正,表示位移朝正方向,在t 轴下方为负,表示位移朝负方向.(1)04/v m s =-,2040.4/2010a m s --==-() 220140.22s v t at t t =+=-+ (2)t=10s 时距原点最远(3)由图象可知:t=0到t=20s 内,t 轴上方的面积等于t 轴下方的面积,故位移为0.路程12(104)40()2s m =⨯⨯⨯=【答案】(1)-4t +0.2t 2 (2)10 s (3)0;40 m 78781515130.255s s s v v t t +-+-==-位路位路=()=-1m, s==m,mm==, ==。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导学案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导学案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知道加速度的定义式、单位及符号。

3、能区分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4、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还是减速运动。

二、学习重点1、加速度概念的建立。

2、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式、单位。

3、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区别和联系。

三、学习难点1、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2、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

四、知识回顾1、速度: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来描述,速度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速度的公式:v =Δx /Δt 。

3、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五、新课导入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快慢不同的情况。

比如,汽车启动时速度增加得很快,而飞机在跑道上加速起飞时速度增加得相对较慢;篮球自由落体时速度增加得比较快,而羽毛飘落时速度增加得非常慢。

那么,如何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呢?这就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加速度。

六、加速度的概念1、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公式:a =Δv /Δt ,其中Δv 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t 表示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

3、物理意义: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越大,表明物体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越小,表明物体速度变化得越慢。

七、加速度的单位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 m/s²。

八、加速度的方向1、加速度是矢量,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

2、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3、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九、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区别和联系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2、速度变化量是末速度与初速度的差值。

3、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导学案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导学案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导学案一、教学目标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的改变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变量的区别。

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中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4通过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2加速度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3区别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4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难点:加速度的方向的理解三、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四、教学设计(一)新导入起动的车辆初始时刻的速度可以达到的速度起动所用的时间小轿车3020火车600摩托车2010教师引导学生三种车辆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比较发现:三种车辆的速度均是增大的,但它们速度增加得快慢不同。

那么,如何比较不同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呢?从而引入加速度。

(二)新内容.速度的变化量提问:速度的变化量指的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要比较速度改变的快慢,必须找到统一的标准。

也就是要找单位时间内的速度的改变量。

2加速度学生阅读本,教师引导学生得出:(1)定义: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2)物理意义:指进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3)单位:米/秒2(/s2)(4)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a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

匀变速运动又分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曲线运动。

[例题1]做匀加速运动的火车,在40s内速度从10/s增加到20/s,求火车加速度的大小。

汽车紧急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在2s 内速度从10/s减小到零,求汽车的加速度。

分析:由于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所以我们计算的时候必须先选一个正方向。

一般选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分析讨论:火车40s秒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什么关系?(2)汽车2s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其初速度方向有何关系?(3)两物体的运动加速度分别为多少?方向如何呢?练习:本P31,第1题思考本P31,第2题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教案: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目标:1.了解加速度的概念及其与速度的关系。

2.理解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演示实验器材:一条长直轨道、一架小车、一个计时器。

2.课堂演示视频、图片等相关资料。

教学步骤:引入:1.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快慢时,除了速度之外,还有什么可以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指标呢?2.引导学生观察两个不同速度的运动物体的视频或图片。

请学生描述两个物体的运动特点。

探究:1.解释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指标,是速度与时间的比率。

2.引导学生思考:当一个物体的速度从静止变为匀速运动时,加速度是正数还是负数?为什么?3.进行实践:将小车放在长直轨道上,用计时器测量小车在相同时间下分别从静止开始以不同速度滑行的距离。

4.计算加速度:根据小车滑行的距离和时间,通过距离公式(加速度=2x距离/时间²)计算加速度。

然后与实际观察到的小车的运动特点进行对比。

概念总结: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指标,是速度与时间的比率。

2.加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变化的方向,正加速度表示速度增加,负加速度表示速度减小。

拓展练习:1.给学生多组速度、时间和距离的数据,让学生自主计算加速度。

2.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如小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m/s的速度需要多长时间?讲解误区:1.加速度和速度的概念混淆:加速度和速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是物体运动的快慢。

2.加速度是速度的绝对值: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指标,包括速度变大和速度变小。

加速度的绝对值越大,速度的变化越快。

教学延伸:1.介绍正加速度和负加速度在不同的情况下的实际意义。

如正加速度可以表示物体的自由下落,负加速度可以表示物体的减速运动。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案例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案例

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重庆第30中学物理组教学背景:本堂课是在重庆市高中新课程实施的第一年在市内一所普通中学由一位年轻教师上的一节教学常规课。

加速度是力学教学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中较难懂的概念•在学生的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习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教材先列举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还展示飞机的起飞过程,要求学生从具体问题中了解“速度快” “速度变化大” “速度变化快”的含义不同,并且又在旁批中指出“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在此基础上,通过飞机起飞和炮弹射出过程的具体数字运算引出平均加速度,进而说明瞬时加速度.同时指出了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中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的关系•通过瞬时加速度得出直线运动的这一物理运动模型•在学习加速度概念后,又通过上节课学习的速度时间图象进一步说明怎样在图象中找到加速度,让学生通过速度时间图象加深对加速度概念的认识和对图象的理解.是对图象认识的深化和提高.变化率是生活中的常用概念,教材在“科学漫步”栏目中深入、细致地介绍了一般情况下的变化率,有助于学生理解速度是位置的变化率,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要想正确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公式,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可是,学生首次碰到加速度概念时是刚刚考入高中不久,不少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高,难以理解加速度的意义和定义公式•为了降低难度,现行教材均把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加速度合为一节,只限于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只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定义、公式、意义、单位、方向.没有研究加速度的测量方法,没有讨论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没有涉及加速度的成因,只在以后各章节中才把加速度的概念逐步扩充到一般变速运动中的瞬时加速度.因此,在确定加速度教学目标时,注意了教材处理的这一实际情况,逐步到位,不一步到位.否则,教学目标制定过高,学习难度太大,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易于在学生中产生物理难学的心里障碍,对今后的物理学习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当然,也不能把教学目标制定得太低,这是不利于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理解加速度概念、物理意义及与速度快、慢的区别,知道加速度的公式、符号、单位。

3《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说课稿设计

3《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说课稿设计

3《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说课稿设计《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说课稿尊敬的领导和老师们:下午好!今天我要说的是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的教学设计。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五节,加速度是既是运动学中的重要参量,也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是高中物理课程中比较难懂的概念之一。

在物理学中,它不仅是运动学与动力学联系的桥梁,也是电磁学中的重要物理量,因此,加速度的学习和掌握,对以后物理的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我从以下三个维度来分析和确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我确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①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其定义式和单位。

②知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一致。

③区别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

④能看懂v-t图,并能根据图像求加速度,理解图像所代表的运动情况。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对学生认知能力和基本现状的分析,我确定的过程和方法目标是:① 通过展示生命中不同物体在启动和制动过程中速度变化的例子,引出加速度的定义,并对加速度有初步的了解。

② 通过实例分析,了解速度、速度变化和加速度之间的区别和关系,结合之前的速度学习,进一步了解比率定义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③ 分析V-T图像中线条的物理意义,根据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求解加速度,了解加速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中阶段的同学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基础,对学习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因此我确定的情感与态度目标是:①利用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②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③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的改变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变量的区别。

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中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通过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加速度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
区别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难点:加速度的方向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比较、分析法
四、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起动的车辆
初始时刻的速度
可以达到的速度
起动所用的时间
小轿车
火车
00
摩托车
教师引导学生三种车辆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比较发现:三种车辆的速度均是增大的,但它们速度增加得快慢不同。

那么,如何比较不同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呢?从而引入加速度。

新课内容
.速度的变化量
速度的变化量指的是什么?:提问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要比较速度改变的快慢,必须找到统一的标准。

也就是要找单位时间内的速度的改变量。

加速度
学生阅读课本,教师引导学生得出:
定义: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物理意义:指进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单位:米/秒2
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a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

匀变速运动又分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曲线运动。

[例题1]做匀加速运动的火车,在40s内速度从10/s增加到20/s,求火车加速度的大小。

汽车紧急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在2s内速度从10/s减小到零,求汽车的加速度。

分析:由于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所以我们计算的时候必须先选一个正方向。

一般选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分析讨论:
火车40s秒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什么关系?
汽车2s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其初速度方向有何关系?
两物体的运动加速度分别为多少?方向如何呢?
练习:课本P31,第1题
思考课本P31,第2题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

总结: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加速度很小,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
B.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

总结: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加速度很小,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加速度是“变化率”——表示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变化的大小。

c.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却向西。

总结:物体是否作加速运动,决定于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关系,而与加速度的大小无关。

加速度的增大或减小只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程度增大或减小,不表示速度增大或减小。

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作加速运动,速度增大;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

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作减速运动,速度减小;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
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

总结: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大小没有关系。

从v~t图象看加速度
学生阅读课本,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速度—时间图象描述了什么问题?怎样建立速度时间图象?
图1.5—3中两条直线分别是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通过图象比较两物体运动的异同点?
在图象中如何表示出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
三、小结
加速度的物理概念及意义。

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区别。

能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中分析出v、a的大小、方向等。

四、布置作业
P31练习五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