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常染色体遗传和伴X染色体遗传常见题型解题方法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遗传遗传口诀及解题技巧【三篇】

高考生物遗传遗传口诀及解题技巧【三篇】

高考生物遗传遗传口诀及解题技巧【三篇】导读:本文高考生物遗传遗传口诀及解题技巧【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如何做好生物遗传题】生物遗传规律性强。

但是我不建议你把这些规律都背下来。

重要的是,找做题方法。

首先判断是伴性还是常染,其次是显隐判断。

利用好图示特征,比如说隔代,无中生有等信息。

平常做题建议用推导法,根据已知条件,猜是何种遗传,然后带进去,做出以后,再把其他遗传也代进入,看看会在什么地方不成立,练习大概五十个题左右,你就开始会有感觉看到题目就能预测这是什么类型的遗传了。

常显多并软常隐白聋苯抗D佝偻X显*肌X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白化症、先天性聋哑、苯丙*尿症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肌营养不良症;最上面的是一个记忆口诀,多问下班上成绩好的吧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这是遗传图谱的判断方法【篇二:做生物遗传图推断题的技巧】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其实对于这些问题我也非常害怕,看见那些繁琐的系谱分析题就头晕,但只要心平气和,就无所畏惧啦!对于只有一种遗传病的系谱分析就比较简单,只要记住这句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然而对于两种及以上的系谱分析,是高考的必考内容,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我给你提供个妙招吧。

首先,将题目中的系谱在自己的草稿纸上复制两份,将两种遗传病进行分开研究,减少对视觉的干扰因素。

打个比方,题目中告诉你一种是常染色体的遗传,一种是伴性遗传,那么自己必须清楚两者的差别,通常情况下,题目中不会设置伴Y遗传,再去考虑是隐性还是显性(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初次着笔进行推导分析发生矛盾,则换个思维,待两个系谱完全分析正确,满足题设要求时,将其再次合并,可以直接把答案写到试卷上,以便答题。

判断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基本方法

判断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基本方法

判断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基本方法作者:崔丽琼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4年第21期摘要:对于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的判断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难点,同时也是学生较难掌握的内容。

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实际例子对此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伴性遗传;常染色体遗传;判断;规律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112-02在高中教学中,对于要判断控制某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性染色体上,这种问题一般学生遇到时很难下手。

笔者根据教学经验,作了简要归纳,具体如下:一、显隐性状未知:可采用正交与反交法1、亲本都是纯合利用正交和反交的结果进行比较,若正交和反交子一代结果相同,且与性别无关,则属于常染色体遗传,若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且杂交后代的某一性状或几个性状与性别明显相关,则属于伴X遗传。

例1在高等植物中,有少数物种是有性别的,即雌雄异株。

双子叶植物女娄菜(2N=24)就是一种雌雄异株的草本植物,属于XY型性别决定。

已知女娄菜的高茎和矮茎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显隐未知)。

若实验室有纯合的高茎和矮茎雌、雄女娄菜亲本,如何通过一代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解析:取高茎雌性女娄菜与矮茎雄性女娄菜,矮茎雌性女娄菜与高茎雄性女娄菜分别进行正交和反交。

即高茎雌女娄菜×矮雄女娄菜;高茎雄女娄菜×矮茎雌女娄菜。

若正、反交后代雌雄个体性状表现一致,则该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正反交后代雌雄个体性状表现不一致,则该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

2、亲本之一杂合同样利用正交和反交结果进行比较,若正交和反交子一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且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则为常染色体遗传。

若正交子一代所有雌性个体表现型为同一种性状,所有雄性个体表现型为另一性状;反交雌雄个体都有两种性状,且性状分离比约为1:1,则为伴X遗传。

三类遗传实验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三类遗传实验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浅谈三类遗传实验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遗传变异的实验设计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解答这类题时总觉得会顾此失彼,难以考虑周全,现将其中三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归纳如下。

一、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解题方法:此类题目解题前必须先确定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然后选择用杂交还是自交进行实验设计。

(1)杂交法。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代出现的性状就为显性性状,未出现的为隐性性状。

(2)自交法。

根据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特点判断,若出现性状分离,则刚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原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若以上两种方法分别进行时都没有出现各自预期结果,则说明无法确定被鉴别个体是否纯合,那就综合运用两种方法,可以先自交再杂交,也可以先杂交再自交。

解题技巧:记住口诀。

两性生一性出现为显性;一性生两性出现为隐性;一性生一性,两性生两性,显隐难确定,两法一起进。

例题1某纯系不抗病的番茄(自花传粉)种子搭乘飞船从太空返回后,种植得到的一些植株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抗病性状。

假设抗病与不抗病是一对相对性状,且为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请用已有的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方案,来鉴别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解题思路:该题不能确定抗病性状是否纯合,所以无法用简单的杂交法或自交法来直接鉴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应该两种方法交叉使用。

参考答案:方法1:选择抗病番茄自交,若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抗病为显性;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抗病,则说明抗病番茄是纯种,再让纯种的抗病番茄与纯种不抗病番茄杂交,其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方法2:选择抗病番茄与纯种不抗病番茄杂交,若f1全部表现为抗病,则抗病为显性;若f1全部表现为不抗病,则不抗病为显性;若f1既有抗病又有不抗病,则抗病为显性。

二、判断基因位置——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这类题目的性染色体一般都只要考虑x染色体,因为若是伴y遗传则问题就过于简单了。

遗传系谱图的解题技巧

遗传系谱图的解题技巧

常隐
3、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_ __。
4、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 的儿子,则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患 有色盲病的几率 为:________ 1/4 。
5、图是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如果Ⅲ6 与有病的女性结婚,则生育正常男孩的 概率是( B )
A、5/6 C、1/8 B、1/3 D、 1/6
B、显性遗传病 (1)男性患者,其母或其女有正常,一定是 常染色体遗传 图8
(2)男性患者,其母和其女都患病,最可 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 图9、图10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 正常
患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
正常 患病
在系谱中无上述特征,就只能从可能性大 小来推测 (1)代代有患者最可能为显性,隔代最 可能为隐性。 (2)无性别差异、男女患者各半,可能 为常染色体遗传病。 (3)有性别差异,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为 最可能伴X隐性,女多于男则为最可能伴X 显性。
第三步:判断显隐性
(1)双亲正常,子代有患者,患病为隐形。即无中 生有为隐形 图1 (2)双亲患病,子代有正常,患病为显性。即有中 生无为显性 图2 (3)亲子代都有患者,无法准确判断,可先假 设,再推断 图3
第四步:确定是否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
A、隐形遗传病
(1)女性患者,其父或其子有正常,一定是常染色 体遗传 图 4、 5 (2)女性患者,其父和其子都患病,最可能 是伴X染色体遗传 图6、7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
【解析】选C。此遗传病在连续三代中有明显 的连续性,故显性遗传的可能性大。因第一 代的女性为患者,儿子中有正常的,即可判 断不可能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由于男性 患者的女儿均有病,而其儿子均正常,说明 此遗传病与性别有关,故C的可能性比B的可 能性还要大。

有关伴性遗传的常见习题解题方法的总结

有关伴性遗传的常见习题解题方法的总结

有关伴性遗传的常见习题解题方法的总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遗传:子代性别的的选择:解题方法:原理是用一种性状来指示性别的雌雄,而能用来指示性别的性状,其基因位于雌雄共有的性染色体上。

选用的亲本是:隐性性状的性纯合子(如X a X a)×显性性状的性杂合子(如X A Y),表现显性性状的子代为性纯合子,表现隐性性状的子代为性杂合子。

例1.桑蚕中发现雄蚕产丝多,质量好。

为了在幼虫时期及时鉴别雌雄,以便淘汰雌蚕保留雄蚕,人们根据伴性遗传的原理,设计了一个杂交组合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现提供以下资料和条件:(1)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W型(即雄性为zz雌性为zw)(2)正常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

“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如油纸(可以看到内部器官)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

A对a显性,他们都位于Z染色体上。

(3)现在正常蚕和“油蚕”两个品种雌雄幼虫若干条。

请根“油蚕”据提供的资料和条件,利用伴性遗传的原理。

设计一个杂交组合方案,能在幼虫时,就根据皮肤特性把雌雄蚕区分开来。

分析:从题意中我们可以分析到的蚕雄性是性纯合子ZZ,雌性是性杂合子ZW套用解题方法亲本是隐性性状的性纯合子×显性性状的性杂合子即×,表现显性性状的子代为性纯合子,表现隐性性状的子代为性杂合子。

参考答案:设计如下:以Z a Z a(雄油蚕)与Z A W(雌正常蚕)交配,子代中凡是正常蚕均为雄性Z A Z a,油蚕均为雌性Z a W。

例2有一种雌雄异株的草本经济植物,属XY型性别决定。

已知其叶片上的斑点是由X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

某园艺场要通过杂交培育出一批在苗期就能识别雌雄的植株,则应选择:(1)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植株作母本,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_。

表现型为___________的植株作父本,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2)子代中表现型为_________的是雌株;子代中表现型为_________的是雄株。

遗传方式的判断方法

遗传方式的判断方法
因在X染色体上,因此,此遗传病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
分析图3:个体4、5与7构成了典型的标志图,根据前面所述的口诀,该 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分析图4:个体10、11与13构成标志图,利用“有中生无为显性”这句口诀, 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但4(父)病7(女)没病,所以排除致病基因在X染 色体上。因此,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
很可能在Y染色体上。
5.抗维生素D的佝偻病女人同正常男人结婚,所生 儿女中各有一半是患者。患病的儿子同正常女人 婚配,他们的女儿都是佝偻病患者,儿子都正常。 请问,人类佝偻病的遗传方式是( )A A.X染色体显性遗传 B.X染色体隐性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遗传方式的判断方法
01
02
03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显)
04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常隐)
05
伴X染色体显性遗 传 (X显)
伴X染色体隐性遗 传 (X隐)
பைடு நூலகம்
伴Y染色体遗传 (伴Y)
第一步:先判显隐性
1确定显隐性: “无中生有为隐性”; 显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例题1]分析下列遗传图解,判断患病性状 的显隐性。
分析图5:从图上看不出典型标志图,但患者发病率较低,而且性状 遗传不连续(第三代中无患者),因此初步判断为隐性遗传病。又 因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且符合母病(1)子(4、5)必病的遗 传特点,所以此病为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最大。
分析图7:从系谱中看出,男性患者的后代男性均患病,女性 均正常,且代代相传,即父传子、子传孙。由此推导致病基因
[例题3] 根据下图判断: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 __________遗传病;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 __________遗传病。

伴性遗传题型总结

伴性遗传题型总结

李林中学高三年级生物一轮复习小卷子班级姓名学生使用时间第周题型二:遗传系谱图的分析与判断1、分析遗传系谱图的思路:先判断是否为伴Y染色体遗传或是细胞质遗传;若不是,再判断遗传性状的显隐性;最后定位致病基因的位置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

第一步:两种特殊的遗传系谱图(1)伴Y染色体遗传为限雄,特点是:患病性状只在男性中表现,女性一定不患此病;(2)细胞质遗传,特点是:子代总是表现出与母本相同的患病症状;口诀:只病母子,质遗传;第二步:确定显隐性(1)无中生有为隐性,记住:一定是双亲都正常,才能判断;(2)有中生无为显性,记住:一定是双亲都患病,才能判断;第三步:当确定为隐性遗传时,女性患者为突破口(生女患病为常隐):母亲患病儿子正常;父亲正常女儿患病,一定不是隐性遗传,必定是。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女患者的父亲、儿子一定;第四步:当确定为显性遗传时,男性患者为突破口(生女正常为常显):儿子患病母亲正常或父亲患病女儿正常,一定不是显性遗传,必定为。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男患者的母亲、女儿一定;2、若遗传系谱图中没有上述特征,则进行不确定性判断(一般题目中“最可能”等字眼):①不确定性判断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向来推断。

通常的原则:若世代连续遗传,很可能为遗传;世代不连续遗传,很可能为遗传(连续的含义:指直系血亲之间具有连续性)。

②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患病的概率大约各占1/2,则该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染色体上。

③若男女患者比例相差较大,该病很可能是性染色体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它又分为以下两种情况:a.若患者男性多于患者女性,则该病很可能是;b.若患者女性多于患者男性,则该病很可能是。

按以上步骤分析下列遗传病类型结论:该病是位于。

该病为。

该病为。

1.右上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致病基因为A或a,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病的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性遗传病。

(2)Ⅰ—2和Ⅱ—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遗传系谱的解题思路

遗传系谱的解题思路

遗传系谱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如下:首先,判断遗传方式,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

1、判断显隐性显性遗传:代与代之间有连续性,子代中有患者,则双亲都有患者,且后代发病率较高(至少为1/2)。

(注意若是独生子女,则看不出发病率;若都是患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

)隐性遗传:不具备这样的特点。

由此,可总结为“有中生无为显性,无中生有为隐性”。

(其中“有中”的“有”指双亲都患病;“无中”的“无”指双亲都正常。

)2、基因定位确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即判断遗传方式是否与性别有关。

Y染色体遗传有传男不传女的特点,最容易判断。

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隔代遗传。

母亲是患者,则儿子全部是患者;女儿是患者,则其父一定是患者。

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代代交叉遗传。

父亲是患者,则女儿全部是患者;儿子是患者,则其母一定是患者。

常染色体遗传:没有交叉遗传和发病率不均衡的特点。

这里,可以总结为若已确定为显性遗传病,则找男患者,看他的母亲和女儿,若都患病,则为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只要其中一个正常,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若已确定为隐性遗传,则找女患者,看她的父亲和儿子,若都是患者,则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只要其中有一个正常,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其次,确定有关个体基因型。

能确定的先确定下来,如表现型是隐性性状,则基因型肯定是由两个隐性基因组成;如表现型是显性性状,则基因型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再根据前后代隐性个体的基因型来推断。

一、伴Y遗传传男不传女。

二、伴X遗传1、伴X的隐性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隔代遗传;交叉遗传(性别交叉);母病儿心病;女病父必病;2、伴X的显性遗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儿病母必病;父病女必病;看遗传图表:如出现以下情况一定是伴性遗传1.女性患病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是伴X隐性遗传2.男性患病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是伴X显性遗传3.家族男性均为患者,则是伴Y遗传病判断遗传病类型的步骤中可简单表示如下:第一步:确认或排除伴Y 染色体遗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常染色体遗传和伴X染色体遗传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方

遗传类型的判断是解答很多遗传综合题的基础。

在细胞核遗传中,遗传类型有三种:常染色体遗传、伴x染色体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

伴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很直观:限雄遗传,因此很容易作出判断。

而常染色体遗传和伴x染色体遗传的特点相对比较“隐秘”,需要深入分析才能作出结论,而学生在做这类题时,也经常思路“混乱”。

本文就对常染色体遗传和伴x染色体遗传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作一梳理归纳。

判断属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染色体遗传的常见题型主要有两类:
题型一:根据遗传系谱图或遗传统计表判断
思路分析:要判断某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其根本是要把握这两种位置的基因遗传特点的区别:伴x染色体遗传,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伴x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解题方法:根据性状是否与性别相关联,可推理判断。

若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属伴x染色体遗传,若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则属常染色体遗传。

例1.下图是六个家族的遗传图谱,请根据图回答:
(1)最可能为伴y染色体遗传的是图_______。

(2)最可能为常染色体遗传的是图和。

(3)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是图________和_______。

(4)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是图________。

解析:图a可判断为y染色体遗传。

因为其病症是由父亲传给儿子,再由儿子传给孙子,只要男性有病,所有的儿子都患病。

图b可判断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理由是双亲正常,子女患病,可判断为隐性;子女中有一个患病女儿,但她的父亲正常可判断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排除了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可能性。

图f可判断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理由是连续遗传,且与性别无关。

图c可判断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因为该病的遗传特点明显地体现了男性将致病基因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特点。

图d可判断为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因为母亲患病,所有的儿子部患病,而父亲正常,所有的女儿都正常。

体现了交叉遗传的特点。

图e可判断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理由是父亲有病,女儿都得病,父亲体内的致病基因一传到女儿体内,女儿就得病,说明该致病基因是显性的。

答案:(1)a (2)b和f (3)c和d (4)e
例2.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

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的发病率较低。

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

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_,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_,主
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类题为根据遗传统计表进行判断。

可根据性状是否与性别相关联,推理得出。

答案:常染色体上 x染色体上甲病男女患者人数基本相同,乙病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题型二:设计杂交实验探究或验证某对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
思路分析:要通过杂交实验作出推断,方法主要是看后代的结果是否可以区分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

在“隐♀×显♂”杂交方案中,若为常染色体遗传,子代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若为伴x遗传,则子代中,所有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所有雄性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故可根据这一杂交方案的结果作出判断。

此外,在正交与反交两组杂交实验中,若为常染色体遗传,正、反交结果相同;若为伴x染色体遗传,正、反交结果不同。

故也可根据正、反交结果的对照加以判断。

解题方法一:设计“隐♀×显♂”杂交方案
解题方法二:设计正、反交两组杂交实验
(说明:若已知性状的显隐性,用方法一最简便,若显隐性未知,用方法二。


例3.1910年5月摩尔根在其实验室的大群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

对这只科学史上最有名的昆虫,摩尔根爱护备至。

经实验证明,白眼基因(w)是隐性基因。

利用上述实验
室里的大群野生型红眼果蝇和这只白眼雄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育种程序,证明果蝇的白眼基因(w)位于x染色体上。

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

解析:本题显隐性已知,白眼为隐性,红眼为显性。

故可根据方法一“隐♀×显♂”杂交方案解题。

但该题没有直接给出隐性雌果蝇,即白眼雌果蝇,因此首先要通过杂交育种获得白眼雌果蝇。

答案:
由此可见,只有白眼基因(w)位于x染色体上,才可能在(3)中的f1代出现性状分离,且雌性都是红眼,雄性都是白眼,如果白眼基因位于y染色体或常染色体上均不会出现此结果。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例4.已知果蝇中,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

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分叉毛雌、雄果蝇亲本,你能否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

解析:本题直毛和分叉毛的显隐性未知,因此不能用方法一解题。

用方法二可达目的。

答案:能。

取直毛雌、雄果蝇与分叉毛雌、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若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不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