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的下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习的教学计划.doc

合集下载

五年级健康教育(下期)教学计划及教案

五年级健康教育(下期)教学计划及教案

五年级健康教育(下期)教学计划及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学会选择健康食物。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压力,学会调整心态。

5. 教育学生学会自我保护,预防意外伤害。

教学内容:第一章:健康饮食1.1 学习食物的营养成分,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1.3 认识食品安全,预防食物中毒。

第二章:良好作息2.2 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提高睡眠质量。

2.3 学会合理安排课余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第三章:应对学习压力3.1 了解学习压力的来源,学会正确面对。

3.2 学习缓解压力方法,提高抗压能力。

第四章:体育锻炼4.2 学习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身体素质。

4.3 学会合理安排运动时间,避免运动损伤。

第五章:自我保护5.1 学习意外伤害的预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2 学会紧急救援方法,应对突发状况。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健康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

3. 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期终考试成绩,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4. 学生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第六章:心理健康6.1 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

6.3 认识心理健康问题,学会寻求帮助。

第七章:性教育7.1 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正确面对性发育。

7.2 学习性别平等观念,尊重他人。

7.3 掌握性卫生知识,保护自身健康。

第八章:网络素养8.1 认识网络的两面性,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8.2 学习网络安全知识,预防网络陷阱。

第九章:环境保护9.1 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提高环保意识。

9.2 学习环保知识,培养环保行为。

9.3 参与环保活动,共建绿色家园。

第十章:生命安全10.1 学习生命安全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0.2 了解灾害逃生方法,增强安全意识。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课始学教育教育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学习目标的意义和作用;指导学生学会合理的制订个人的学习目标,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了解制订目标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设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自觉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一、导入教师:同学们,在新的学期,你们都有什么新的打算,在学习上有新的计划和目标吗?今天我们讲为什么要制订学习目标以及如何制订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解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王涛和体操运动员桑兰的故事,最后作小结。

教师:同学们,王涛和桑兰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目标在人的心中是多么重要,它能给人以动力,唤起人们的极大热情,从而坚定不移地去获取成功。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给自己订出恰当的目标,使自己的学习行动更加自觉、刻苦,顺利完成五年级的学习任务。

三、课堂活动1、议一议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两个问题:(1)王涛和桑兰的目标是什么?(2)你给自己制订新学期的学习目标了吗?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上两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发言。

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学习目标对促进自己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画一画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三张白纸。

请学生给白纸编号,即白纸1号、白纸2号及白纸3号。

教师:请同学们在白纸1号上随便画什么都行。

(一分钟后)请你在白纸2号上画一只小企鹅。

(一分钟后)请你在白纸3号上画一只黄嘴巴、黑身子、白肚皮的小企鹅。

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无目标、有目标及有明确目标进行学习,其学习结果大不一样。

3、写一写教师:(让学生把书翻到指定页)请你将自己制订的学习总目标及阶段目标写出来。

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总目标是在小目标的实现活动中得以实现的道理。

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请写出你的具体做法。

四、教师总结教师: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认识到学习目标对自己学习进步的重要作用,并学会了制订学习目标的操作方法。

希望同学们在新学期一开始,就为自己订出一份学习目标,并征求老师和家长的意见,以便得到他们的帮助和监督,使自己顺利完成五年级的学习任务。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正确表达、处理和管理情绪;2.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3.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失败和挫折,学会从中成长;4. 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教学内容1. 情绪管理: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教导学生认识不同的情绪,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以及通过运动、音乐等方式放松自己;2. 人际关系:进行小组活动、团体合作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交流能力和人际关系技巧;3. 挫折处理:通过案例分析和故事阅读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失败和挫折,学会从反思中成长;4. 积极人生态度:进行游戏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1.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2.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情景,培养情感和情绪的表达能力;3. 团体合作:开展团体活动和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或故事,引发学生思考,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观察:老师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表达能力,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2. 作业评定:布置相关作业,如情景描述、小组活动报告等,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3. 学习总结:定期组织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和成长体会,促进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的实施,可以帮助五年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7篇教学计划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因材施教,注重启发性教学,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现在随着作者一起往下看看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希望你喜欢。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精选篇1)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懂得“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班在校内外举办的各种比赛中有哪些同学获过奖?介绍给大家,说说你们的感受,你们认为他们取得成绩的原因是什么?是天分吗?(讨论) 出示课题:“天才出于勤奋”。

(二)、讲授新课1、你的.学习状况,谈谈你认为学习是苦还是乐?2、你认为学习好坏与什么因素有关?3、你知道爱因斯坦(达尔文、童第周等)的故事吗?你认为他们是天才吗?为什么?4、小组活动A、听“方仲永的故事”。

B、你认为小仲永是天才吗?你知道后来怎样吗?你认为他没有成才的原因是什么?5、把你知道的名人成才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先组内讲,然后选出好的在班上讲)你觉得他们的天分怎么样?说说他们为什么能成才?(三) 活动明理建议利用班活动时间召开“名人故事会”,介绍他们的成才之路。

(四) 总结全课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名人,知道了他们在成才路上付出的艰辛,使我们懂得了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

正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我哪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学习上。

”祝愿同学们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取得成功。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精选篇2)活动目标:1.让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有初步了解和认识;2.掌握一些培养心理健康的手段和方法;3.提高主动注重心理健康的积极性;4.确立自己心理保健的意识,达到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活动过程:(一)健康两个字很简单,我们都会写也都认识,但你们知道“什么是健康吗?标志是什么呢?”如果你知道请举手。

学生回答#大家说得很好。

我这里有一个参考答案,请大家看一下。

下面我们来讨论几个问题:1.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是不健康的?2.那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又是怎样的呢?说说你的看法,也可以举例子。

小学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计划700字

小学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计划700字

小学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计划700字小学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习正确的应对方法和情绪管理技巧;2.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等心理品质,增强沟通能力;3.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增强同理心和团队意识;4.培养学生正确应对挫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抗挫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心理健康意识1.什么是心理健康2.为什么需要心理健康3.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第二章:情绪管理1.情绪种类和表达方式2.情绪管理的方法与技巧3.对待负面情绪的正确态度第三章:沟通与人际关系1.沟通中的误解和解决方法2.与他人交往中的心理问题和处理方法3.友谊的重要性和珍惜友情的方式第四章:团队合作1.团队合作的重要性2.团队合作的优势与挑战3.如何提升团队合作的技能第五章:应对挫折1.人生挫折的种类和应对方法2.挫折忍耐力的培养3.失败的意义以及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老师针对每个主题进行讲解,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讲授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2.案例教学法:教师通过案例来说明理论知识的应用情况,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游戏体验法: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体验心理健康知识的应用情境,从而达到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心理健康的目的。

4.讨论法: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进行沟通交流。

5.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情景仿真的训练中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第一节心理健康意识1.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2.学习心理健康保健知识和方法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和讲授法教学重点:介绍心理健康和保健知识,特别是把握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正确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第二节:情绪管理1.认识情绪及情绪表达方式2.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情绪及情绪表达的方式,学习情绪管理技巧,培养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认识。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控情绪,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活动主题1. 认识心理健康2. 积极心态,快乐成长3. 情绪调控,做情绪的主人4. 人际交往,快乐交往5. 关爱他人,温暖成长三、活动对象五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每课时40分钟五、活动内容1. 认识心理健康: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积极心态对成长的影响。

2. 积极心态,快乐成长: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促进快乐成长。

3. 情绪调控,做情绪的主人:教授学生情绪调控的方法,如深呼吸、心理暗示等,帮助学为情绪的主人,避免情绪失控带来的负面影响。

5. 关爱他人,温暖成长:教育学生关爱身边的人,学会关心、尊重和帮助他人,共同营造温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六、活动方法和手段1.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心理健康。

2.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生活场景,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

3.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邀请专业心理教师或专家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权威的心理健康知识。

4. 心理测试:设计简单的心理测试题,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激发他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5. 小组合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七、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方面。

3. 角色扮演展示: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情感投入、应变能力等。

4. 心理测试结果:分析学生心理测试的结果,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为后续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2024年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2024年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2024年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和情感素质。

2.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3. 促进学生之间的社交和沟通技巧,培养友谊和合作精神。

4.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1.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1.2. 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1.3. 社交和沟通技巧1.4. 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2. 教学方法2.1. 讲述和解释:通过教师讲述和解释心理健康的概念、情绪管理技巧、沟通技巧等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和理解。

2.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理感受和问题,促进彼此的理解和支持。

2.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锻炼学生的社交和沟通技巧,提高解决问题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2.4. 游戏和活动: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友谊,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第三部分:教学计划Week 1: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1. 教学内容1.1. 什么是心理健康1.2. 心理健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2. 教学方法2.1. 讲述和解释心理健康的概念2.2. 分组讨论: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和体验Week 2: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1. 教学内容1.1. 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的区别1.2. 常见的情绪管理技巧1.3. 压力的来源和应对方法2. 教学方法2.1. 讲述和解释情绪管理技巧和压力应对方法2.2.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常遇到的情绪和压力,并讨论如何应对Week 3:社交和沟通技巧1. 教学内容1.1. 积极的社交技巧和沟通技巧1.2. 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2. 教学方法2.1. 讲述和解释积极的社交和沟通技巧2.2. 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进行沟通练习,观察和分析不同沟通技巧的效果Week 4: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1. 教学内容1.1. 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定义和重要性1.2. 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方法2. 教学方法2.1. 讲述和解释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概念和作用2.2. 游戏和活动:通过团队合作和挑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第四部分:评价和总结1. 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感受。

2024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工作计划

2024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工作计划

2024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1.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和心理适应能力。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促进其社交能力的发展。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内容: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借助游戏、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和行为,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2. 组织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家、心理医生等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解答学生心理问题,提供咨询和支持。

3. 搭建心理咨询平台建立学校心理中心,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

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进行介入和干预。

4. 组织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在学校中组织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如心理健康周、亲子活动等,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增进学生与家长、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5. 提供心理素质教育在课堂和校园中,通过阅读、角色扮演、互助小组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合作意识、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三、工作措施:1. 制定详细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在每学期初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内容和工作措施,合理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间和形式。

2.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每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心理特点、问题和需求,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3. 加强师资培训组织相关心理健康培训,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和教育能力,使其能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 积极与家长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联系,邀请他们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共同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计划
执教者:袁碧君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学会调整自己和老师的关系,制定有效符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通过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良好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学措施
1、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如录像、投影、挂图、模型表演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巩固教学效果,促进健康心理状态的培养。

2、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健康的学习
环境。

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使学生产生良好心态,培养良好心理状态。

3、联系实际结合教案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同学们提高学习适
应能力,用良好的心态积极学习。

第一课我是什么样的人
教育目标:
教师:了解学生评价自我的能力,教给学生评价自我的方法。

学生: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学会认识自己的方法。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认真想过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自己有哪些优点
和缺点呢你们想不想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大家了解自己,认识自我。

二、授新课
教师念一遍课文,然后请学生念一遍。

最后教师讲解课文。

教师: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过高评价自己,
要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不能过低评价自己,不要自卑,不要看不起自己,要挖掘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

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正确评价自己。

三、堂活动
a)议一议
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问题:
i.兰兰怎样了解自己的长相
ii.明明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iii.你打算怎样认识自己
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这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一位同学在全班发言。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